大一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总结(全)
西方经济学大一重点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一、需求1、商品需求1)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2)影响因素:商品的自身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
2、需求函数一一是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Qd = f (P) o线性需求函数:Qd = Q-BXP.3、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表示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间成反方变动。
2、供给1、商品供给1)只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2)影响因素:该商品的价格、生产的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1、供给、需求与均衡价格1)供给不变时,需求增加回事需求曲线向右平移,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2)需求不变时。
供给增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1 )与2)构成了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3)需求、供给同时变动,则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变化难以确定,结合具体情况确定。
3、需求价格弹性1、需求价格弹性1)概念: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2)包括点弹性和弧弹性;3 )五种类型:e d > 1 ,富有弹性;e d<l,缺乏弹性;e d = 1 ,单位弹性;e d =8,完全弹性;e d = O ,完全无弹性。
2、需求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销售收入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市场上销售收入减少,二者成同方向变化;对于单位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或提高价格对厂商的销售收入都没有影响。
3、影响因素:商品的可替代性,正比;商品用途的广泛性,正比;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必需品一较小,非必需品一较大;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正比;所考查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正比。
大一西方经济学基础知识点
大一西方经济学基础知识点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大一新生,了解并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西方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基础,涵盖了众多理论和概念。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大一学习西方经济学时需要了解的基础知识点。
1.供求关系及市场机制供求关系是西方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它描述了商品或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
供给是指市场上供应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数量,需求是指市场上对该产品或服务的需求量。
供求关系的变动将影响价格和数量的变化。
市场机制是指通过供求关系来决定价格和分配资源的机制。
了解供求关系及市场机制的运作原理对于理解经济学的其他理论和概念至关重要。
2.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是经济学中另一个重要概念。
边际效益是指增加一单位生产或消费所得到的额外效益,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单位生产或消费所需的额外成本。
理性经济人会通过比较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来做出决策。
当边际效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他们会继续进行该项活动;相反,当边际效益小于边际成本时,他们会选择放弃该项活动。
了解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的概念有助于我们理解经济中的决策行为和资源配置。
3.生产要素和生产函数生产要素是指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资源,如劳动力、资本和土地。
生产函数是将生产要素转化为产品或服务的函数关系。
生产函数解释了生产过程中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
通过了解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的运作原理,我们能够理解经济增长、生产率和劳动力市场等相关概念。
4.成本与收益的分析成本与收益的分析是经济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成本分析帮助我们了解企业生产与经济运作过程中的成本结构及其对经济决策的影响。
收益分析则侧重于理解企业或个人从经济活动中获得的收益来源。
掌握成本与收益的分析能力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商业环境中做出明智的决策。
5.市场结构与垄断市场结构是指市场的竞争程度和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等。
了解不同的市场结构对于我们理解市场经济的运作和竞争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完整版)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一:西经的研究对象1: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问题2:经济体制①自给自足②计划经济③市场经济④混合经济需求供给和均衡价值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特点一、微经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的具体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
个体经济单位是指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
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循环流动图(实线——需求关系,虚线------供给关系)第二节:需求曲线价格:价格是经济参与者相互之间联系和传递经济信息的机制,并且,价格机制也使经济资源得到有效率的配置,任何商品的价格都是由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的。
一、需求函数1、定义: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必须是指消费者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2、影响因素: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主要的因素有:该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以及消费者的人数等。
①关于商品的自身价格。
一般来说价格越高,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越小,相反,价格越低,需求量就会越大。
②关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对于大多数商品来说,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就会增加对商品的需求量;相反收入下降时,就会减少需求量。
③关于相关商品的价格。
当一种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而与它相关的其他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种商品本身的需求量就会发生变化。
④关于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
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下一期会上升时,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需求量;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下一期会下降时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现需求量。
⑤关于消费者人数的变化。
一个商品市场上消费人数的增减会直接影响该市场上需求数量的多少。
3、需求函数:所谓需求函数是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影响需求数量的各个因素是自变量,需求数量是因变量)(价格是决定价格的最基本因素)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1、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大一西方经济学的知识点
大一西方经济学的知识点一、导论
经济学的定义和作用
基本概念:稀缺性、选择性、机会成本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二、需求与供给
需求的概念与需求曲线
供给的概念与供给曲线
市场均衡与市场调节机制
三、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市场
垄断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
寡头垄断市场
四、成本与生产
成本概念与分类
成本曲线与产量关系
规模报酬递增与规模报酬递减
五、价格决定与市场失灵
价格弹性的概念与计算
市场失灵的原因与类型
政府干预与市场效率
六、收入与贫富分配
国民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
收入与贫富差距的衡量
收入再分配政策与公平正义
七、货币与金融
货币供应与货币需求
货币乘数效应
央行与货币政策
八、经济增长与发展
经济增长的原因与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模型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九、国际贸易与全球化
比较优势理论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
十、经济周期与经济政策
经济周期的阶段与特征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应对经济衰退与通货膨胀的策略
十一、经济理论与现实世界
理性人假设与行为经济学
信息不完全与不对称市场
经济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以上是大一西方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经济现象,为将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
坚实的基础。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大一西方经济学笔记整理
大一西方经济学笔记整理
大一西方经济学笔记整理
1. 经济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 经济学是研究资源分配和决策的社会科学。
- 研究经济学需要了解稀缺性、选择和机会成本等基本概念。
2. 经济体系和经济主体
- 经济体系指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
- 主要的经济体系包括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和混合经济。
- 经济主体包括家庭、企业和政府等。
3. 需求和供给
- 需求是指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购买意愿和能力。
- 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
- 需求和供给相互作用决定市场价格和数量。
4. 市场和竞争
- 市场是买卖商品和服务的地方或机制。
- 竞争是指多个生产者在市场上争夺消费者的需求。
- 市场竞争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价格。
5. 价格和效率
- 价格是商品或服务交换的价值。
- 效率是指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最大化利益的方式。
- 市场价格反映了供求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源的有效分配。
6.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的总体运行和政策调控。
-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别经济主体的决策和行为。
7. 国民收入和经济增长
- 国民收入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全部居民所创造的收入总和。
-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扩大和生产能力的提升。
8. 通货膨胀和失业
- 通货膨胀是货币供应过多导致物价普遍上涨。
- 失业是指在就业人口中寻找工作但没有找到的人数。
以上是大一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笔记整理,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一西方经济学知识点
大一西方经济学知识点西方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它研究经济系统的运行规律、经济行为和经济政策等方面的问题。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大一学习西方经济学时需要了解的重要知识点。
1.经济学基本概念经济学是研究社会资源如何分配以满足人类无限需求的科学。
它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分支。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的规律,而微观经济学则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和市场运行的规律。
2.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中的基本概念,它描述了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供给量与商品的价格正相关,需求量与商品的价格负相关。
供求关系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数量。
3.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描述了市场中的买家和卖家之间的关系以及市场的竞争程度。
常见的市场结构有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等。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买卖双方都是价格接受者,并且市场中有许多买家和卖家,没有任何一方能够左右价格。
4.边际效用理论边际效用理论是微观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解释了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如何考虑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
边际效用是指每增加一单位的消费或生产对总效用所产生的影响。
5.货币与通货膨胀货币是经济中的一种交换媒介,通货膨胀则指的是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会对经济产生一系列影响,如降低货币的购买力、扰乱经济计划和投资决策等。
6.经济增长与发展经济增长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段时间内所生产的总价值的增加,而经济发展则是指经济结构、社会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等方面的提升。
经济增长和发展是经济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7.国际贸易与全球化国际贸易指的是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交换,全球化则是指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和人员流动等各个方面的加深和扩大。
国际贸易和全球化促进了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争议。
8.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经济运行的一种手段,货币政策则是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
大一西方经济学的知识点
大一西方经济学的知识点西方经济学是指以西方国家为主要代表的经济学理论体系。
下面是大一西方经济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供求理论:供给和需求是经济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供给代表着生产者愿意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需求代表着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求关系决定了市场上的价格和数量。
2.边际效用理论:边际效用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其中一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满足感。
边际效用理论认为,人们会根据边际效用决策,尽可能使边际效用最大化。
3.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指商品或服务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当需求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时,称为弹性需求;当需求对价格变化不敏感时,称为非弹性需求。
4.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市场由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组成。
劳动力市场涉及雇主和劳动者之间的雇佣关系,资本市场涉及资本家和投资者之间的资金融通关系。
5.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分配资源的情况。
市场失灵的原因可能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不完全竞争等。
6.政府干预: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补贴、法律和监管等手段来干预经济,以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
政府的干预通常是为了提供公共产品、纠正外部性、保护消费者权益等。
7.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国民经济总量(如国内生产总值)的持续增加。
经济增长可以通过提高生产率、增加投资和创新等手段实现。
8.货币与通货膨胀:货币是经济活动中的一种媒介,它可以用来交换商品和服务。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增加时,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9.国际贸易与全球化: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交换。
全球化是指国际交流和合作的加强,包括贸易自由化、资本流动和跨国公司的兴起等。
10.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指经济活动的一系列波动。
一般来说,经济周期包括繁荣期、衰退期和复苏期。
这些知识点只是大一西方经济学的一部分,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如果你需要更详细的学习材料,建议参考相关经济学教材或课程。
大一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大一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总结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与经济制度的学科。
在大一学习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我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知识点,以下是我对这些知识点的总结:一、经济学基本概念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稀缺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方式的学科。
经济学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大领域。
宏观经济学关注整体经济,如国民收入、通货膨胀等;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如消费者选择和企业决策等。
二、供给与需求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中的两个核心概念。
供给表示厂商根据价格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数量;需求表示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市场的均衡价格和数量通过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
三、边际成本与边际效益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所需增加的成本,边际效益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带来的额外收益。
当边际效益大于边际成本时,继续增加产量会带来利润的增加;当边际效益小于边际成本时,进一步增加产量会导致利润的减少。
四、市场结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有很多卖方和买方,产品是同质化的;垄断市场只有一个卖方,能够操纵价格;垄断竞争市场有多个卖方,但是产品差异化程度较高;寡头垄断市场有少数几家卖方,但是市场份额较大。
五、成本与收益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厂房租金;可变成本是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费用。
收益包括总收益和平均收益,总收益等于单位价格乘以产量,平均收益等于总收益除以产量。
六、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经济增长是指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扩大,可以通过提高生产率、增加投资和技术进步来实现。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定时期内的波动,包括扩张期、高峰期、衰退期和底部期。
七、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可以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规模和增长速度,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八、货币与金融体系货币是指一种用于交换商品和服务的媒介。
大一西方经济学知识点归纳
大一西方经济学知识点归纳在大一学习西方经济学时,我们接触到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对我们理解现代经济运行机制和宏观微观经济学原理非常重要。
下面是对大一部分西方经济学知识点的归纳整理。
1. 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供给是指厂商或个人愿意以一定价格销售一定数量的商品或服务。
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以一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或服务。
供求关系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市场价格。
2. 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消费增加或减少一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指的是,随着消费增加,每个额外单位的边际效用逐渐减少。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是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基础。
3. 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指商品或服务的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需求弹性分为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价格弹性三种类型。
根据价格弹性的不同,可以判断商品或服务的市场反应及销售策略。
4. 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包括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
劳动力市场指的是雇主与劳动力之间的交易,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
资本市场指的是资本供给者与企业之间的交易,利率是资本的价格。
5. 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外部环境或参与者行为导致市场未能有效配置资源。
常见的市场失灵包括外部性(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不完全竞争等。
6. GDP和经济增长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规模的指标,它包括所有在国内范围内生产的最终商品和服务的价值。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国民收入总量的持续增加。
7. 货币供应和通货膨胀货币供应是指经济体内流通的货币总量。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过多,导致货币价值下降,物价上升的现象。
通货紧缩则是货币供应不足,导致货币价值上升,物价下降。
8. 国际贸易和汇率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交易。
汇率是一种货币与另一种货币的兑换比率,它直接影响国际贸易的成本和收益。
9.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运行。
(完整版)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一:西经的研究对象1: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问题2:经济体制①自给自足②计划经济③市场经济④混合经济需求供给和均衡价值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特点一、微经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的具体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
个体经济单位是指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
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循环流动图(实线——需求关系,虚线------供给关系)第二节:需求曲线价格:价格是经济参与者相互之间联系和传递经济信息的机制,并且,价格机制也使经济资源得到有效率的配置,任何商品的价格都是由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的。
一、需求函数1、定义: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必须是指消费者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2、影响因素: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主要的因素有:该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以及消费者的人数等。
①关于商品的自身价格。
一般来说价格越高,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越小,相反,价格越低,需求量就会越大。
②关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对于大多数商品来说,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就会增加对商品的需求量;相反收入下降时,就会减少需求量。
③关于相关商品的价格。
当一种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而与它相关的其他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种商品本身的需求量就会发生变化。
④关于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
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下一期会上升时,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需求量;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下一期会下降时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现需求量。
⑤关于消费者人数的变化。
一个商品市场上消费人数的增减会直接影响该市场上需求数量的多少。
3、需求函数:所谓需求函数是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影响需求数量的各个因素是自变量,需求数量是因变量)(价格是决定价格的最基本因素)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1、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总结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社会科学,它包含了众多的理论和概念,对于我们理解经济运行和做出合理的经济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西方经济学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一、微观经济学部分(一)供求理论需求指的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影响需求的因素包括商品自身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以及消费者对未来商品价格的预期等。
需求曲线一般向右下方倾斜,表示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呈反方向变动关系。
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数量。
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商品自身的价格、生产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以及生产者对未来商品价格的预期等。
供给曲线通常向右上方倾斜,表明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二)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会追求效用最大化。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出,在一定时间内,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在既定收入和商品价格条件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状态。
(三)生产者行为理论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
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短期生产中存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即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四)成本理论成本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显性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隐性成本是指厂商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大一西方经济学笔记知识点
大一西方经济学笔记知识点一、经济学导论1. 经济学的定义和作用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如何生产、分配和利用稀缺资源的科学。
经济学的作用是解释经济现象,为经济决策提供理论和依据。
2.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学使用观察、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等方法来研究经济现象。
观察方法通过观察和记录经济现象及其变化来获取相关数据;实证分析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提出经济理论和假说并进行验证;理论分析方法通过构建经济模型和推导来研究经济问题。
二、市场经济与供求关系1. 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制度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通过供求关系来决定资源配置和价格的经济制度。
其基本特征包括个体自由选择、私有产权、竞争和市场信号等。
2. 供求关系的基本原理供求关系是指市场上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供给方愿意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数量与价格成正比,需求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数量与价格成反比。
供求关系的平衡点即市场均衡,确定了商品或服务的最终价格和数量。
三、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1. 市场失灵的原因和种类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其原因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垄断和信息不对称等。
外部性指市场交易产生的影响未完全反映在价格中;公共物品指供给一人就能供给多人且无法排除他人使用的商品;垄断指市场中存在的稀缺资源的垄断权力;信息不对称指市场交易中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等。
2. 政府干预的类型和目的政府干预是指政府通过法律、政策和监管等手段对市场经济进行调控。
政府干预的类型包括价格控制、税收和补贴、垄断管制和市场准入等。
政府干预的目的是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
四、宏观经济学与国民经济运行1.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变量关系的分支学科。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国民收入、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经济周期等。
2. 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国民经济运行具有周期性、内外平衡和经济增长等基本特征。
周期性指经济运行呈现波动性,包括扩张期和收缩期;内外平衡指国内生产总值与总支出的平衡以及国内生产总值与总收入的平衡;经济增长指长期内国民经济的总量逐步增加。
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总结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总结(一)1.供需关系供需关系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基础,它描述了市场上商品数量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
当市场上的需求增加时,价格通常会上升,这通常会刺激供应商生产更多的商品,从而提高供应量。
反之,当市场需求减少时,价格通常会下降,这会导致供应商减少生产,从而减少供应量。
2.弹性弹性是描述市场对价格变化的响应速度及程度的指标。
在需求方面,价格弹性表示市场上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变化程度。
在供应方面,市场上的供应商将生产出更多或更少的商品,以响应价格变化。
当产量变化与价格变化相同时,称为完全弹性。
当产量的变化小于价格的变化时,称为不完全弹性。
当产量的变化与价格的变化无关时,称为不弹性。
3.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因销售商品而获得的总价值,减去为生产和销售所花费的总成本。
它将生产者的价值与他们的实际成本相比较,以确定生产者从生产中获得的净收益。
生产者剩余是一个市场的效率指标,因为它测量了生产者的产出是否超过了他们所支付的成本。
4.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因购买商品而获得的总收益,减去所支付的总价格。
它将消费者为商品所付出的成本与他们享受的收益相比较,从而计算出他们的净收益。
消费者剩余也是市场效率的指标,因为它测量了消费者对商品的价值是否超过了他们所支付的价值。
5.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市场经济无法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市场失灵可能有多种形式,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天然垄断,信息不对称等。
这些市场失灵形式可能导致市场出现效率和公平性的问题。
政府可以采取措施来纠正市场失灵,例如建立监管机构,实施税收政策或提供补贴。
6.垄断垄断指市场上只有一个生产商或供应商的情况。
这可能是由于市场条款或政府政策的原因。
垄断可能导致价格偏高,生产量低和市场效率低下。
政府可以通过反垄断法规来限制垄断行为,以保护市场竞争和消费者权益。
7.外部性外部性是指作为交易结果而影响到既非买方也非卖方的第三者的情况。
西方经济学大一上知识点总结
西方经济学大一上知识点总结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分配和利益最大化的学科,它提供了理论和工具来解释市场经济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作为大一学生,初步接触到的西方经济学知识点主要包括经济学的基本概念、需求与供给、市场结构、成本与效益分析等。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总结。
1. 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经济学研究的是有限资源的分配问题。
经济学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层面。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个经济体系的总体运行规律,包括国家整体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等;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如企业的生产与销售决策、个人的消费行为等。
2. 需求与供给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一定商品或服务的意愿,供给是指企业生产并愿意销售一定商品或服务的能力。
需求与供给的均衡决定了市场价格和交易数量。
需求曲线下降,供给曲线上升,在均衡价格下,市场需求等于市场供给。
3.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指的是市场中存在的各种不同竞争程度的情况。
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是常见的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市场中,存在许多卖方和买方,产品同质化,市场价格由供给与需求决定;垄断市场中,只有一个卖方,可以通过限制供给和提高价格来获取利润。
4. 成本与效益分析成本与效益分析是经济学中常用的工具,用于评估各种决策的经济效益。
成本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效益可以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角度进行评估。
成本与效益的比较可以帮助决策者在有限资源下作出最优选择。
5. 边际分析边际分析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对边际变动的研究。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指的是当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量增加时,每单位消费所获得的额外效用逐渐减少。
边际成本递增原理指的是当生产单位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时,所需的额外成本逐渐增加。
6. 选择与机会成本选择与机会成本是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指的是作出某种选择时放弃的最好的替代品。
机会成本是任何资源使用的机会费用,它反映了资源有限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现实。
7. 弹性弹性是描述市场变动响应的一个指标。
西方经济学大一知识点总结
西方经济学大一知识点总结在大一的经济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西方经济学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读者回顾所学内容。
一、经济学的定义和分类经济学是研究资源的配置和决策制度的科学。
它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主要分支。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状况和政府政策对经济的影响,而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
二、供给和需求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
供给是指某种商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能力,而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决定了市场上的价格和数量。
三、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不同卖方和买方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和完全竞争。
垄断是指只有一个卖方或很少的几个卖方控制市场,寡头垄断是指少数几个卖方控制市场,垄断竞争是指市场上有多个卖方但是产品差异较小,完全竞争是指市场上有许多卖方和买方,产品差异较大。
四、边际效应边际效应是指每增加一单位生产或消费所带来的额外效益或成本。
边际效应在决策和资源配置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当边际效益递减时,决策者应考虑是否继续增加产量或消费。
五、成本与效益在经济中,成本包括明显成本和隐含成本。
明显成本是指直接支出的成本,如购买原材料的费用,而隐含成本是指放弃其他机会所带来的成本。
效益是指从某项活动中获得的收益或增益。
六、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指的是一个国家在某个领域生产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机会成本比其他国家低,这使得各国可以通过贸易来互利共赢。
绝对优势理论指的是一个国家在某个领域的生产能力超过其他国家,从而可以以更低的成本生产该商品或服务。
七、外部性和公共物品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行为的结果会对除参与者之外的其他人产生影响。
外部性可以是正面的,如技术创新带来的社会福利增加,也可以是负面的,如污染和交通拥堵。
公共物品是指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且一人使用不会影响其他人使用的物品或服务。
西方经济学复习主要知识点
西方经济学复习主要知识点1.市场经济原理:市场经济是指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的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的核心概念包括供求关系、自由竞争、价格机制等。
2.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中决定价格和数量的基本力量。
供给是指卖方愿意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需求是指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求关系的平衡决定了市场的价格和数量。
3.效用理论: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满足需求时获得的满足感或实用性。
效用理论认为消费者在分配资源时会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目标,并根据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进行决策。
4.边际效益与边际成本:边际效益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时所增加或减少的效益,边际成本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时所增加或减少的成本。
在决策中,人们会权衡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来做出最合理的选择。
5.消费者行为和需求弹性:消费者行为研究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需求弹性是指需求对价格、收入或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做出的反应。
需求弹性包括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
6.企业行为和生产成本:企业行为研究企业的生产和决策过程。
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企业会根据成本和市场价格来做出生产决策,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7.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企业的数量、规模和竞争程度等特征。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等。
8.公共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研究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和影响。
其中包括政府干预市场的原因和方式,如税收、补贴、价格管制等。
9.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体质的运行和宏观经济现象的变化。
主要关注国民经济总体规模和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货币政策等方面。
10.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经济增长的因素和机制。
其中包括劳动力、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以上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些主要知识点。
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西方经济学大一知识点笔记
西方经济学大一知识点笔记1. 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地分配有限资源的学科,它涉及了生产、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的研究。
2. 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经济体中的个体行为,尤其是企业和家庭的决策行为,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其研究内容包括需求与供给、企业决策、市场结构等。
3.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体的总体行为,包括国民经济产出、就业、通货膨胀等宏观指标的研究。
它探讨经济增长、商业周期、货币政策等问题。
4. 价格理论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涉及需求、供给、市场均衡等概念。
根据价格理论,价格的形成由市场上的需求和供给决定。
5.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指的是进行某项经济活动所放弃的最好的替代选择。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出某种选择就意味着放弃了其他可能性,这样的成本就是机会成本。
6. 边际分析边际分析是指对某个决策进行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比较,以判断是否进行该决策。
根据边际分析,个人或企业应当在对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进行比较后作出决策。
7.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描述市场中企业的数量、产品差异、市场进入和退出等特征。
常见的市场结构有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
8. 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指用于生产商品和服务的资源,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等。
这些生产要素对经济活动和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9. GDPGDP全称为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总值。
GDP是衡量经济活动和国家经济总体状况的重要指标。
10.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流通中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会导致货币价值下降,进而影响消费能力和投资环境。
11.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的一系列措施和手段,用以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经济变量,以实现稳定的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
12.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换的活动。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扩大市场规模,提高国家财富和福利水平。
西方经济学大一知识点复习
西方经济学大一知识点复习西方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广泛的经济理论和方法。
在大一阶段,我们初步接触了一些基本的经济学概念和理论。
现在,让我们来进行一个大一知识点的复习,以便加深对这些概念和理论的理解。
1.供求理论供求理论是经济学的基石之一,它解释了市场上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形成。
供给是指厂商愿意以一定价格出售产品的数量,而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以一定价格购买产品的数量。
供求曲线的交点确定了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
2.边际效用理论边际效用理论解释了人们对商品或服务的价值如何随着其消费量的增加而减少。
根据边际效用理论,当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时,其对某种商品的需求会减少,因为消费者愿意将资源用于其他更具价值的商品。
3.成本理论成本理论是研究企业如何决定生产数量的经济学理论。
其中,固定成本是不随生产数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而变动成本是随生产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
企业通过比较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来决定生产的最优数量。
4.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存在的企业数量和其相互作用方式。
主要的市场结构包括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和完全竞争。
其中,完全竞争是指存在大量卖方和买方,并且没有任何一方能够影响市场价格。
5.效率与公平效率和公平是经济学中的两个重要目标。
经济效率是指资源的最佳利用程度,公平是指资源分配的合理性。
经济学家使用效率和公平的概念来评估不同政策和经济体制的优劣,并寻找最优解决方案。
6.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经济学分支。
它关注的是国民生产总值、通货膨胀、失业率等宏观经济指标。
宏观经济学通过研究经济体系的总体运行规律,提供对经济政策的建议和预测。
7.货币与银行货币是经济活动的媒介和价值计量标准。
银行作为金融机构,提供存款和贷款等服务。
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和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8.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解释了国家之间为什么进行贸易以及贸易如何影响国家福利。
大一微观西方经济学知识点
大一微观西方经济学知识点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家庭、企业)的行为和决策以及市场供求关系。
了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对于理解和分析经济问题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大一学生应该掌握的微观西方经济学知识点。
一、需求和供给需求和供给是微观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数量,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出售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和供给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市场价格和数量。
二、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所得到的额外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递减是指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满足程度逐渐减少。
边际效用理论有助于解释消费者的选择行为和需求曲线的形状。
三、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是指企业生产产品或服务所付出的费用。
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是不随生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租金、管理费用。
可变成本是随生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工人工资。
了解生产成本有助于企业决策和市场竞争分析。
四、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描述了市场中竞争者的数量和特征。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
不同的市场结构对产品定价、市场份额和企业利润等方面产生不同影响,理解市场结构对于企业战略和政府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五、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根据价格弹性的大小,可以将需求或供给分为完全弹性、完全不弹性和部分弹性。
价格弹性的理解有助于企业决策和市场预测。
六、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边际成本是指企业生产或经营中增加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所需付出的额外成本。
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比较有助于企业决策,通常企业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达到最优产出。
七、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配置资源和实现社会最优福利。
常见的市场失灵包括外部性和公共物品问题。
外部性是指市场活动对不参与交易者或第三方造成的影响,可以是正面的(正外部性)或负面的(负外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一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总结(全)一、填空题1.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物品最大产量的组合。
2.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某种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同方向)变动。
3.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
4.短期边际成本是短期内每增加一单位(产量(产品))所增加的成本总量。
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对整个行业来说,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对个别企业来说,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价格出发的平行线)。
6.利息是(资本)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
7.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拥有信息少的一方作出不利于另一方的选择,这种情况被称为(逆向选择)。
8.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
9.经济增长的前提是(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源泉是(资源)的增加,核心是(技术进步)。
10.IS曲线是描述物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11.如果把1995年作为基期,物价指数为100,200l年作为现期,物价指数为120,则从1995年到200l年期间的通货膨胀率为(20%)。
12.需求管理是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13.浮动汇率制分为(自由浮动(清洁浮动))和(管理浮动(肮脏浮动))两种。
二单元1.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2.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3.影响供给弹性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时间)。
4.适度规模就是指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 达到最大。
5.短期总成本曲线是一条从(固定成本)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6.垄断企业实行歧视定价可以实现更大的利润,其基本原则是对需求富有弹性的消费者收取(低)价,对需求缺乏弹性的消费者收取(高)价。
7.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称为(劳伦斯)曲线,根据这种曲线计算出的反映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是(基尼系数)。
8.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为(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为(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9.经济增长是指(GDP(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GD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10.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表示短期中物价水平与总供给量是(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11.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来的货币量与法定准备率成(反)比,与最初存款成(正)比。
12.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物价指数)。
13.扩张性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紧缩性财政政策包括(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1.经济学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根据其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2.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
3.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表示。
4.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
5.垄断竞争市场与完全竞争市场的关键差别是完全竞争产品(无)差别,而垄断竞争产品(有)差别。
6.劳动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后弯曲)的曲线。
7.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决定了人们不用购买仍然可以消费,这种不用购买就可以消费的行为称为(搭便车)。
8.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称为(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9.经济增长是指(.GDP(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GD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10.投资函数是指(投资)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11.长期中存在的失业称为(自然)失业,短期中存在的失业是(周期性)失业。
12.宏观经济政策应该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稳定,为此要同时达到四个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减少经济波动)和(实现经济增长)。
13.内在均衡是指(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外在均衡是指(国际收支平衡)。
1.经济学研究方法中的实证方法要回答的问题是(是什么),规范方法要回答的问题是(应该是什么)。
2.替代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减少)。
3.当市场供求关系实现均衡时,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需求量与供给量也相等,处于这种均衡状态的市场称为市场处于(市场出清)状态。
4.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的大小只能用序数表示。
5.在分析技术效率时,短期是指企业不能全部调整(所有生产要素投入)的时期。
6.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之和称为(经济成本) 。
7.假设某一市场的销售额为1000亿元,在该市场上最大的四家企业的销售额分别为200亿元、160亿元、140亿元和100亿元,则该市场上的四家集中率为(60%)。
8.如果一件事件未来的可能结果可以用概率表示就是(风险)。
9.国民生产总值以(人口)为统计标准,国内生产总值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
10.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
11.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来的货币量与法定准备率成(反 )比,与最初存款成(正)比。
12.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是由于(成本)增加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13.扩张性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紧缩性财政政策包括_(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14.对国内产品的支出=国内支出+(净出口)。
1.稀缺性就是指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2.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3.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消费者剩余) 。
4.总收益减去(会计成本)就是会计利润,会计利润减去(机会成本)_就是经济利润。
5.(用公式表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R=MC),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MC=AR=AC)。
6.劳伦斯曲线是用来衡量(社会收入分配(或财产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
7.公共物品是由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特征是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8.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是(技术进步),充分条件是(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
9.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不变时,总需求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物价水平(上升)。
10.消费函数图中的45°线表示在这条线上任何一点都是(收入等于储蓄)。
11.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物价指数)。
12.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与(税收)。
13.开放经济中的乘数(小于)封闭经济中的乘数。
1.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2.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和(税收)。
1.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同)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2.需求缺乏弹性是指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3.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消费者剩余)。
4.如果商品价格不变而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则消费可能线向(右)平行移动。
5.在经济分析中,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MR=MC)。
6.在短期,管理人员的工资属于(固定成本)本。
7.市场集中程度指大企业在市场上的控制程度,用(市场占有额)来表示。
8.际收益。
9.拥有信息多的一方以自己的信息优势来侵犯拥有信息少的一方的利益,实现自己 10.公共物品是由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两性)。
11.GDP-折旧=(NDP)。
12.需求管理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个内容。
13.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项目分(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官方储备项目)。
14.外在均衡是指(国际收支平衡)。
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2.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是需求(减少),向右移动是需求(增加)。
3.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4.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
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而在其他市场上,一般是平均收益(大于)边际收益。
6.分配理论是(价格)理论在分配问题上的应用。
7.公共物品是由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特征是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8.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国民收入)。
9.M2=(M1)+(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
10.消费函数图中的45°线表示在这条线上任何一点都是(收入等于储蓄)。
11.货币供给是指(流通中的货币量)。
12.周期性失业又称为(总需求不足)的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
13.在开放经济中,出口的增加会使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1.选择就是如何使用(有限资源)的决策。
2.价格机制包括(价格调节经济的条件)、(价格在调节经济中的作用)以及(价格调节经济的方式)。
3.如果把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等成本线必定与无数条等产量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生产要素最适组合或生产者均衡)。
4.会计成本是指企业生产与经营中的(各种实际支出)。
5.垄断企业实行歧视定价可以实现更大的利润,其基本原则是对需求富有弹性的消费者收取(低)价,对需求缺乏弹性的消费者收取(高)价。
6.收入再分配政策主要有两大类,即(税收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
7.摩擦性失业是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
8.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要说明(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与(物价水平)的决定的。
9.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说明了在短期中,(总需求(总支出))是决定均衡国内生产总值的最重要因素。
10.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支出增加,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从而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上升)。
11.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
12.在开放经济中,出口的增加会使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上升)。
1.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经济制度基本有两种,一种是(市场经济制度),另一种是(计划经济制度)。
2.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
3.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4.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
5.在经济分析中,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6.当收入绝对平均时,基尼系数为(零);当收入绝对不平均时,基尼系数为(一)。
7.市场失灵指在有些情况下仅仅依靠(价格调节)并不能实现资源配置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