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崇高之美熔铸我们的灵魂读后感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美与崇高是交融作文800字优秀3篇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美与崇高是交融作文800字优秀3篇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美'与"崇高'是交融的。
2500多年前,伟大思想家孔子发出感叹:"尽美矣,又尽善也。
'意思是说,真正的美不仅在于给人感官上的愉悦,更在于能让人领会到崇高的力量。
巍峨的山川、精湛的艺术,乃至高尚的人格无不体现这种交融与共生。
关于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美与崇高是交融作文有哪些呢?以下是查字典我整理的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美与崇高是交融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与收藏。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美与崇高是交融作文一于美中滋养高尚人格,于崇高领会青春之美(题目中含括了"美'"崇高'"人格'"青春'等关键词,凸显了文章的主旨且形式工整)古之臻言映照现实(一句话由古至今,"映照'一词体现考生对材料引用古语所含启示意义的理解),"尽善尽美'气韵犹存。
以前人广博放眼量风物:冬奥赛场上领略竞技带来感官之美的时候,闪耀高尚光辉的包容博爱展现崇高之美的再度共生。
作为美的新人(明确新时D青年的主体身份),我认为:于美中滋养高尚人格,于崇高中领会青春之美。
(开篇结合材料,紧扣"美与崇高'的关系,中心明确,入题干脆利落)于美中滋养高尚人格,不是镜花水月的空谈,而是交融共生的实践。
(以单独成段的形式清晰呈现分论点,可借鉴)真正的美并非表层感知的意会,而是直触深层心灵、铸就高尚人格的引擎。
(信手拈来的比喻,阐释美的内涵)"美'与"崇高'之所以交融,是对人格塑造的交织;"美'与"崇高'之所以共生,则来自美育的滋养和实践。
(围绕美与崇高的关系,阐释分论点。
论点后有分析,分析后有事例,段落内有起承转合,深谙议论文法)君可见余秋雨杖行天下,以实闻灼见锻造《文化苦旅》直击心灵花园;君可见花滑选手羽生结弦于冰中作诗,身体力行谱写花滑之美;君可见人大康瑜执念探寻心中真美,抛下城市优渥,抚慰大山诗意,终以崇高之美感化山川,滋养青年人格。
树立崇高理想的心得体会
树立崇高理想的心得体会人生的每个阶段都需要有一份崇高的理想来驱动自己向前走。
这个理想可以是对事业的追求,也可以是对家庭的责任和关爱,更可以是对社会的贡献和奉献。
由于人类是一种目标导向的生物,因此拥有崇高的理想可以使我们的生命更加有意义和宝贵。
在我生命中的不同阶段,我也曾树立过不同的崇高理想,同时也从中体验到了很多人生的真谛。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想着加入中国共产党,因此我也一直在努力学习和做人。
刚上小学的时候,我每周要参加一次少先队的集会,并在集会上学习红领巾的折法、唱红歌、背经典,感受党爱民、团结友爱的精神。
即使我现在已经长大成人了,但我的这个理想还一直伴随着我,鞭策我一直不断地加油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人生有很多的起点,但我选择的目的地是人民的幸福,为此我的艰苦奋斗之路还很长。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有过很多的挫折和遭遇,但我坚信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自己都可以调整心态、调整方法,寻找解决办法。
在2018年,我曾经加入一家互联网公司,执掌公司品牌营销。
但不幸的是,我经常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公司各级领导也只能默默地观望着我,甚至让我接受了一定的批评。
虽然这次经历很痛苦,但我知道这只是一个人生的小插曲,我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和理想。
很多人都觉得理想是一个远大目标,但我认为理想是可以落实到日常生活中的。
我们可以把理想根据不同阶段的个人情况分阶梯式地划分成小目标,一步一步地实现。
例如,我的小目标就是在一个团队中做出突出贡献,或者是微不足道的每一点工作都做得尽善尽美。
当我们一步一步地向目标靠近时,我们的理想也就会越来越近了。
不过,也有一些人会质疑理想的存在,认为它只是空洞的口号或者华而不实的空想。
但我认为理想是我们生活的动力和方向,在人类发展史中,有很多人都凭借着自己的理想,创造了人类文明的巨大财富。
正如美国总统肯尼迪曾经说过的那句名言:“不是因为一件事情困难,我们不去尝试它,而是因为我们不去尝试它,所以它才会变得更加困难。
“崇高”的救赎——读《渴望崇高》有感_读后感
“崇高”的救赎——读《渴望崇高》有感“崇高”的救赎——读《渴望崇高》有感李桦“冷寂与荒芜的人心现状严正地提醒着我们,崇高在功利主义大行其道的时日已经与我们渐行渐远。
”谁又说不是呢?当今社会,扶老人之前要三思——却有其事还是碰瓷?附近有没有监控?说话之前要三思——这话确实在理,但说出来会不会伤人心?父母从小教育我们人心险恶,长大后在社会上生存更是如此,与人为善之前要三思,否则一不留神就会反受其害惹火烧身。
“出门看天气,看人看脸色”“说话做事要世故圆滑”。
此间种种,似乎都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蒙上了一层蒙娜丽莎微笑般的扑朔迷离的面纱。
所以人们越来越渴望崇高——他们会给新闻头条里推送出来的善人善事点赞,也对周边处事圆滑的朋友报以艳羡。
很多人年少时存有的纯真的梦,到了社会里都被现实磨成了“梦幻泡影”,在此之后又一遍遍以自己“鲜血淋漓”的过往告诫自己的孩子,于是这层看不见的“厚障壁”代代相传,竟成了如同《围城》里方鸿渐给自己铸就的围墙。
先前学《离骚》的时候便有此感,是,屈原他才华横溢又凛然正气,有一说一,遗世独立。
他为百姓谋福祉,替君王除奸佞,为往圣继绝学,替万世开太平。
他耿直,不为沆荡一气的朝廷所容;他清傲,不愿与蛇鼠一窝的小人虚与委蛇;他爱国,一腔热血与满腹愁思便洒在罗江。
他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是崇高的,受人敬仰的。
他是朵高岭之花,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梦。
他多清高无私啊!他的不幸,是楚王鱼目混珠偏听偏信,是奸人狼子野心从中作梗。
但转念一想,屈夫子虽好,若是生活在21世纪的现实社会里,岂不是分分钟都要跳江自杀?职场的尔虞我诈,娱乐圈的潜规则,只要人活一世,便不得不接触“集体”,你的“清冷、孤傲”会被“集体”所摒弃,你将游走于灰色地带,夜不能寐。
从炎黄两帝到21世纪,有人的地方就有群体,就有爱,有自私,有善,亦有恶,有黑也有白,有温暖,也有孤寂。
你说你不想变得世故圆滑,你想遵从本心。
父母说你痴人说梦,同事笑你“清冷孤傲”。
成尚荣上有灵魂的课读后感
让人的灵魂安顿下来,让灵魂在道德与学术上闪亮起来1我是个晚熟的人其实,我是个晚熟的人,真的。
我说自己晚熟,要比莫言的《晚熟的人》早好多年。
说自己晚熟,绝对没有什么自豪感,当然,也绝对没有什么愧疚感。
人生是多彩的,没有一种绝对好的生活方式和样态,也没有一种绝对不好的方式和样态。
好不好,全在自己心灵的感受,心灵原本就是自由自在的,像是蓝天下田野里的百花,自然、本色就最好,刻意就别扭,就不真实。
人生下来就背上了枷锁,其实,枷锁往往是人自己背上的。
晚熟意味着滞后,与年龄的成熟度不相适应,反映的是认知或心理的不够成熟,是心智发育得较晚。
因而,有时显得并不合年龄特点,有时显得不合事宜,不合身份。
我大概就是这一类。
首先表现在我上小学一年级,比同班同学大两岁,但从来没有人把我当哥哥,成长度还像一年级的小朋友,天真,甚至比弟弟妹妹还稚嫩。
其次表现在做事不沉稳,匆匆忙忙,急促得很。
记得教自然科学的吴京旺老师叫我把几件实验用品送到实验室去,到了门口,不知怎的,呼啦一下,全掉在地上,有的还破了——吴老师心中一定有个想法:年龄大点的孩子未必能把事办好。
再次表现为在众多人事关系中,我不会识别,不会协调,也不太会表达。
还记得上中学时,有些人看不惯我,大概还有点嫉妒,总是不让我入团,将我排除在组织的大门之外,有时还当众对我不友好,可我全然蒙在鼓里,总认为是他们对我严格。
我稀里糊涂,没有任何识别能力,没有任何警觉,也没有什么勇气。
也许,过于善良让人晚熟。
当了小学教师后,和孩子们在一起疯玩,像是兄弟,像是伙伴,没有什么长大的感觉,认为教师就应该这样,和学生没有什么不一样。
也许,和儿童生活在一起,爱孩子,往往让人容易晚熟。
最忆的是到了省教育厅工作,专注于业务,忘了人事关系,不愿进别人的“圈子”。
一天,老厅长对我直截了当地说:“你啊,不成熟。
”他是爱护我,提醒我。
也许,过于投入专业、不开窍容易让人单纯,容易让人晚熟。
总之,我是比较晚熟的,而自己全无知觉。
浅析崇高美及其现实价值
浅析崇高美及其现实价值作者:刘园园来源:《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17期摘要:崇高是美学史上一个历久弥新的重要范畴。
在西方的文化传统中,人们一直都在追求崇高美,体验崇高美,创造和表现着富有崇高美的各种艺术作品。
崇高美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它在人的精神重建、提升人生境界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崇高崇高美悲剧性喜剧性现实价值作为西方美学史上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对崇高美的论述和探讨一直没有停止。
崇高把对人的心灵及其生存和命运的思考当作根本性的问题,强调人的主体性在抗争中的超越。
当美学的重心由思辨的哲学开始转向艺术领域时,作为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艺术创作及其作品,其理想的追求便转向了美的一种更高形态——崇高美。
一、对崇高及崇高美的阐释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提出崇高范畴的是古罗马时期的朗吉弩斯。
他在《论崇高》中明确的把崇高和优美作为两种可以并举的美加以论述,认为文学作品的崇高风格归根到底是来自于伟大的心灵。
继朗吉弩斯之后,英国的伯克提出崇高对象的感性性质主要是体积的巨大、晦暗、力量、无限、壮丽等,并着重考察了主体在观赏崇高对象时的心理特征,即崇高感,这种崇高感的本质在于对象能激发和引起人的尊严及自豪感和胜利感。
德国的康德在吸收伯克等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将崇高概括为两种类型:一是数量的,即对象的体积和数量无限大;一是力量的,即为一种无比巨大的威力。
这种量的无限大和力的无限大,都是感官无法把握,想象力不能适应的。
康德把心灵抗争的过程表述为一种超越,进一步突现了人的自我价值感。
其后,德国的席勒从艺术的角度论述崇高的实质,认为崇高与优美一样,都是“活的形象”,都是生命与形象、实在与形式、偶然与必然的统一。
通过对以上几位西方美学家崇高理论的简单考察,我们可以看出,崇高范畴在西方一直是备受关注的。
崇高作为西方美学的基本形态之一,它的基本内涵是:人的理性、道德精神和自我尊严等的本质力量在经过巨大的异己力量的压抑、排斥、震撼之后,最终通过人类实践特别是审美实践活动而得到全面的高扬和完整的显现。
崇高之心读后感凝视崇高读后感
崇高之心读后感_凝视崇高读后感凝视崇高读后感(一)今天,读《凝视崇高》一文感受颇深,其中深刻的哲理让人思绪万千,仿佛日渐消沉的灵魂得到了升华。
又像是昏暗的丛林中看到一缕旭日之光,一种热乎乎的感觉油然而生作者那犀利的文笔让我汗颜,激动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他让我对什么是崇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崇高的侧面是平凡,绝不是卑微!深深地打动了我。
文章始终围绕崇高而论,于是蔑视崇高成为一种"时髦"人们不谈信仰,不谈友谊,不谈爱情,不谈永远。
人欲横流,物欲横流被视为正常,大马路上出现了一位舍己救人的英雄,人们可以理解小偷,却要把救人者当作异端。
的确,当今社会有人蔑视崇高,但毕竟是少数。
我认为只有崇高心胸的作者,才会写出令人敬仰的作品。
如今一些颇具文学功底的文人在论坛上互骂,指责对方的不是。
不知道他们是大练骂功帮人家改过,还是想借此吵作,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我认为他们不过想以此赚些稿费罢了。
还有那些娱乐界的明星,故意制作花边新闻,与那些专找人家不是的评论家没有什么区别!追求崇高,坚守崇高,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老老实实做人,用自己微薄的力量维护着社会的公德,是我们每一位公民应做的事情。
对抗卑微是人类生存的需要。
人类是一种构造精细又孱若无比的生物,对大自然和对其它强大生物的惧怕,使人类渴望崇高。
当然,在和平年代里,想如鲁迅先生那样以笔杆子征战的机会没有了,文学家们或许叹息:我们没有了崇高的机会。
但是你们想想,崇高有一个很大的关联词叫平凡你们能否在平凡的生活中做一些不平凡的事?高尚的事情在我们身边不难发现,如一位出租车司机发现一位乘客的钱包丢在车上,他把钱一分不少的交还给失主;一位妇产科护士默默地把一个被遗弃的女婴养大,想方设法为孩子寻找亲人;一个刚满20岁的青年,为救一个落水儿童而献出宝贵的生命他们的举动让人肃然起敬!所以崇高是给人一种感觉,而不是自己说的。
但愿所有读过《凝视崇高》的读者记住一句话崇高的侧面可以是平凡,绝不是卑微!希望作者给我们创作出更精美的文章,更希望我们身边的崇高的人越来越多!凝视崇高读后感(二)有一个诗人曾经写道: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的读书笔记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的读书笔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了许多事情,但有些事情却不平凡。
在这个不平凡的世界里,我们经常会感到优美感和崇高感。
读书是一种习惯,一种明智的方式来理解世界,探讨思想,并享受优美和崇高之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论优美感和崇高感的读书笔记”。
优美感和崇高感是文学中两种不同的美的观感。
优美感是指美感,它包含了所有美好事物的视觉、听觉和感官的美感。
在文学作品中,这种美感经常通过描述美丽的景色和人物来表现。
崇高感则表现了对伟大、神圣或无限的崇敬感。
它可以被描绘成人物的英勇、行动的伟大,或者是宗教、自然、科学和思维等方面的崇高追求。
崇高感表现出卓越、智慧和尊严的特征,这些特征超越了个人、物质和野心的表现,体现了一个伟大的价值观。
在文学中,这两种美的感受经常相互作用。
例如,浪漫主义时期的许多诗歌中,诗人借助优美的自然景色和宏大的叙述表现出了崇高的精神。
在这些诗歌中,对自然界的思考和对宇宙和万物的理解也是突出的。
比如,高中生常读到的《天路历程》——约翰·鲍威尔(John Bunyan)的著作。
这本书无论你信哪个宗教,它都不失为一本优秀的道德教育读物。
这本书情节引人入胜,具有高度的叙事性,并且描述了人物在面对困难和试炼时所需的勇气和信心。
这本小说不仅以其幽默、感人和深入的理解赢得了数百年来的读者,而且它也被认为是对道德原则和人类经验的传统阐述。
除了《天路历程》,还有大量的文学作品,例如《格列佛游记》、《唐吉诃德》等,它们都充满着优美感和崇高感。
在读这些小说时,我们会感到人性、道德和价值观的重要性,并为主人公的奇妙的经历和影响感到惊叹。
当我们读完一本充满崇高的小说时,我们会感到心情矫健,心灵振奋,振奋精神,也滋养了我们的内心。
此外,我们还可以读一些杰出的演讲,比如马丁·路德·金的“I Have a Dream”演讲,这是对崇高的清晰表达。
这篇演讲通过英明的用词、声音、姿态、节奏和充满激情的意念,向全球传达了平等和自由的信息,这激励了数百万人们的斗争和奋斗。
伟大崇高,不容消解读后感
伟大崇高,不容消解读后感英烈之于一个民族,意味着什么?如果英烈没有受到应有的保护和尊崇,将会带来怎样的恶果?面对个别人侮辱、诽谤、抹黑英烈的错误言行,强烈谴责并且绳之以法是否小题大做?在又一个清明来临之际,当我们悼念先辈、缅怀英烈之时,认真思考并回答好这几个问题,极为必要。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我们这个社会,每当诋毁英烈的错误言论出现,总能引来舆论的一致声讨。
这足以说明,崇尚英雄、捍卫英烈,已成为我们社会的基本共识。
同时我们也看到,仍然存在一些声音为那些诋毁英烈者叫屈,认为对他们的批评和惩处是“上纲上线”,实在没有必要。
我们认为,不论是对诋毁英烈者的严厉惩处,还是对上述言论的严词批驳,都非常有必要。
“我们的身后就是祖国,为了祖国人民的和平,我们不能后退一步!”回望历史,无数英烈用智慧和汗水乃至鲜血和生命,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他们的血性令敌人胆寒,他们的精神让天地动容。
身处和平年代,我们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就是在坚守国家和民族的共有价值,凝聚发展前行的力量。
英烈的不朽,属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英烈事迹彰显伟大,英烈精神诠释崇高。
它们浇筑着民族的精神基因,搭建着社会的信仰基石。
倘若英烈事迹任由抹黑、英烈精神任由歪曲,民族基因就会变异,信仰大厦也会崩塌。
试想,如果没有了精神引领,一旦国家和民族面对生死存亡,还有谁能舍生忘死、挺身而出?有人说,伟大的需要使人崇高,卑微的需要使人沉沦。
诋毁并遗忘英雄,就是在磨灭一段历史,也是在摧毁一个民族。
历史昭示我们,“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是一些心怀叵测者的惯用手段,以乱其史来乱人心,动了根就会让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大厦轰然坍塌。
这在任何时候都要高度警惕。
诋毁英烈从来不是嘻嘻哈哈的说辞、随随便便的言行那么简单,其中深藏着历史虚无主义的无耻伎俩,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一颗毒瘤。
尊重英烈,对诋毁英烈者坚决说“不”,既是尊重一个个鲜活的、可敬的灵魂,更是在尊重我们自己,照亮人性中最善良的那束光。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读后感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读后感
刚读的时候,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大杂烩的情感超市。
康德把优美感和崇高感这两种情感拎出来,就像从一堆糖果里挑出了两颗最特别的。
优美感呢,就像是春天里轻轻飘落的花瓣,那种柔软、细腻的感觉,让人心里痒痒的。
比如说,看到一幅古典的田园画,画里有柔和的阳光洒在草地上,牛儿慢悠悠地吃草,小溪潺潺地流着,这时候心里涌起的那种愉悦和宁静,就是优美感在作祟。
而崇高感就完全不同啦,它像是暴风雨中的大海,汹涌澎湃,充满了力量。
像站在高山之巅,望着脚下连绵的山脉和云海,那种震撼心灵的感觉,让你觉得自己特别渺小,但又有一种莫名的敬畏和豪情。
这时候,崇高感就像个大力士,把你的心撞得砰砰直跳。
康德在书里分析这两种感觉的时候,就像是一个特别细心的侦探。
他从各个方面去探究这两种情感的来源,从人性讲到文化,从性别差异讲到民族特性。
有时候觉得他想得可真够深入的,就像拿着放大镜在看这两种情感的每一个毛孔。
有时候也会被他那些复杂的论述绕得有点晕头转向,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迷宫,到处都是他的哲学思想在挡路。
但是,读完这本书之后,又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就好像以前看世界是模糊的,现在突然戴上了一副特制的眼镜,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我们内心的情感是如何被外界的事物所触发的。
而且,会不自觉地在生活中去寻找优美感和崇高感的影子。
看到一朵盛开的花,会想这是优美感的体现;看到消防员冲进火海救人,就会想到崇高感在他们身上闪耀。
崇高理想信念的心得体会
崇高理想信念的心得体会崇高理想信念的心得体会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人生之旅中的灵魂引导,是我们追逐和追求的目标。
在我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崇高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和力量。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崇高的理想信念能够给予我们力量和动力。
每个人的成长中都会经历各种困难和挫折,有时候可能会感到疲倦和迷茫。
但是只要我们拥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就能够坚定信心,勇敢面对困难,激发内在的动力。
我记得在高中时期,学业压力非常大,同时还要面对各种竞争和选择。
但是,我一直有着志愿医生的崇高理想,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奉献能够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每当我感到疲惫和迷茫时,我总是回想起自己的理想,这给予了我巨大的力量和动力,让我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学习和努力。
其次,崇高的理想信念能够引导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策。
在生活的道路上,我们常常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和抉择。
有时候,这些选择可能似乎迷惘我们的方向,让我们无所适从。
然而,如果我们拥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就能够更好地判断和辨别,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我曾经面临过一个重要的抉择,那就是选择大学专业。
当时,我内心犹豫不决,迷茫不已。
然而,我坚持思考并回归到我的崇高理想信念,想象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和对社会做出的贡献。
最终,我选择了医学专业,这个决定是出于对崇高理想的追求。
这个选择让我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并且今天我已经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最后,崇高的理想信念能够塑造我们的品格和人生态度。
一个人的品格和人生态度对于他的发展和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如果一个人拥有崇高的理想信念,他就会注重道德和伦理的追求,具有坚韧和责任感。
同时,他还会以积极和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的挑战和困难。
在我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我的崇高理想信念塑造了我坚韧不拔的品格和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我相信只要我秉持崇高理想信念,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建设,我就能够以正确的方式应对各种挑战,并且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成长和进步。
美与崇高交融申论作文
美与崇高交融申论作文在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美与崇高从来都是一对密不可分的伙伴。
美是指那种充满审美价值、引发愉悦感受的事物;而崇高则代表着那种无法言表、让人敬畏的力量和情感体验。
无论是在艺术领域,还是在社会生活中,美与崇高经常交融在一起,产生互相补充、相得益彰的效果。
首先,美与崇高在艺术创作中相互交织。
艺术作品要追求美的表达,却也需要带给人们崇高的震撼。
例如,音乐作品通常通过优美的旋律和和谐的和弦结构来营造美的感受,但同时也可以借助音乐的力量激发人们内心深处那种让人不可抗拒的冲动。
同样,绘画作品通过细腻的用色和形象的再现给人以美感,但也能通过宏伟的画面和视觉冲击带给人们一种崇高的视觉享受。
正是美与崇高的交织,使得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能够既得到审美的满足,又能够引发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其次,美与崇高在社会生活中亦有相互融合的表现。
社会上存在许多具有美感的事物,例如美丽的自然风景、精美的建筑和艺术品等。
这些事物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同时也能够激发人们感受到自然和人类智慧的伟大,从而引发一种崇高的情感。
此外,对于那些具有伟大品质和重大价值的行为,人们常常用“崇高”来形容。
这种行为不仅仅是美的体现,更是生命力量和良知的结晶,能够引发人们对于人性和社会进步的向往。
因此,美与崇高的结合使得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人们在追求美的同时也能够找到奋发向上的力量。
综上所述,美与崇高交融在一起,不断为人们引发审美与情感共鸣。
无论是在艺术领域还是在社会生活中,美与崇高的结合都能够给人们带来无穷的启迪和体验。
我们应该积极培养对美的欣赏能力,同时也要学会在崇高的力量中找到前行的动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享受真正的美,并且以崇高的情感来引领我们的行为。
崇高美育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崇高美育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崇高美育社会实践心得体会一、引言美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它不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有幸参与了一次崇高美育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次实践,我深刻体会到崇高美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在这篇心得体会中,我将结合自己的实践经历,分享我对崇高美育的理解和体会。
二、理论基础崇高美育是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追求高尚的美感体验和审美价值。
崇高的美育是通过艺术、音乐、体育等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来实现的。
崇高美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
崇高的美育是一种精神追求和人生哲学的体现,它能够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引领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实践经历在崇高美育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组织了一次艺术展览和一次音乐会,使学生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艺术和音乐。
艺术展览中展示了一系列崇高的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等多种形式的艺术创作。
音乐会上演奏了一些古典音乐作品,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和莫扎特的《安魂曲》等。
这些艺术作品不仅让我们享受到美的享受,还能唤起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灵感。
四、崇高美育的意义崇高美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崇高美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通过接触和欣赏崇高的艺术作品,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其次,崇高美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艺术和音乐作品是艺术家和音乐家创造的结晶,它们富有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学习和欣赏这些作品,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再次,崇高美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
崇高的艺术作品和音乐作品往往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通过学习和欣赏这些作品,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和道德意识。
最后,崇高美育可以引领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崇高的艺术作品和音乐作品往往蕴含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通过学习和欣赏这些作品,学生可以激发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积极追求人生的目标和梦想。
崇高:心灵的无限之旅
崇高:心灵的无限之旅【摘要】崇高是一种超越凡俗的心灵体验,是心灵的无限之旅。
从哲学、文学、艺术到心理学,崇高在不同领域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
哲学视角下,崇高代表着人类对无限的向往和探索;文学作品中的崇高常常体现在人类对人性、命运和宇宙的思考中;艺术作品通过表现形式唤起人们对美和伟大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认为经历崇高能够激发人类内在的力量和潜能。
崇高对于个体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引领人们超越平凡,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
通过对崇高的思考和实践,人们可以找到人生的真谛,感受到内心的深刻振动,并且不断探索心灵的无限之旅。
【关键词】崇高,心灵,无限之旅,哲学,文学,艺术,心理学,重要性,思考,实践意义。
1. 引言1.1 崇高:心灵的无限之旅崇高,这个词汇充满着神秘和吸引力,它让人联想到无限的可能性和内心的力量。
崇高是一种超越凡俗,引发内心深层共鸣的情感体验,是一种超越人类感官和理性认知的心灵境界。
崇高不仅存在于自然界的壮丽景观中,也存在于艺术作品、哲学思考和心灵修炼中。
它是人类心灵的无限之旅,是对生命、世界和宇宙的深刻思考与领悟。
崇高的核心是追求真、善、美的完美融合,是对人类情感、理性和灵魂的升华。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断超越自我,超越世俗的欲望和物质的束缚,寻找心灵的宁静和灵感的源泉。
崇高是一种超脱世俗的心灵体验,是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探索,是对人类尊严和精神追求的传承和延续。
崇高的旅程不仅仅是一场心灵之旅,更是一次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深刻探索,是一次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和追求。
在这个旅程中,人们不断超越自我,超越生命的局限,寻找内心的平静和情感的升华,让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让人生得到智慧和启示。
2. 正文2.1 何为崇高:心灵的无限之旅崇高的感受往往来源于自然景观或人文建筑中的壮丽之美,比如高山、深海、宏伟的建筑等。
在这些壮美之景中,人们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微小与渺小,从而产生一种超越自我的感受。
这种感受不仅仅是一种审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开启人们心灵深处的潜能,使之得以升华和超越。
以让崇高的品德走进心灵为题写一篇作文
以让崇高的品德走进心灵为题写一篇作文示例文章篇一:《让崇高的品德走进心灵》嘿!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什么是崇高的品德?就像我们每天都会背着书包去上学一样自然,品德其实也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
它有时候像温暖的阳光,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有时候又像清凉的微风,让我们在炎热的夏日感到舒适。
还记得有一次,我在公园里玩耍。
那时候,花开得正艳,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我正玩得高兴呢,突然看到一个小男孩摔倒了,“哇”地大哭起来。
周围的人有的匆匆走过,好像没看到一样;有的站在那里看着,却没有行动。
我心里想:“要是没人帮他,他得多难过呀!”于是,我赶紧跑过去,把他扶了起来,还帮他拍掉身上的尘土,安慰他说:“小弟弟,别哭啦,勇敢点!”小男孩停止了哭泣,对我说:“谢谢姐姐。
”那一刻,我心里别提多开心啦!这不就是善良的品德吗?还有一回,我们班组织去敬老院看望爷爷奶奶。
一到那里,我们就忙开了。
有的同学给爷爷奶奶们唱歌跳舞,逗得他们哈哈大笑;有的同学帮着打扫卫生,把敬老院打扫得干干净净;我呢,则陪一位老奶奶聊天,听她讲过去的故事。
老奶奶拉着我的手,不停地说:“孩子们真好,真好!”看到爷爷奶奶们脸上的笑容,我深深感受到了尊敬长辈的重要性。
这难道不是尊敬的品德吗?咱们再想想,在学校里,每次有同学遇到难题,大家都会主动去帮忙讲解,这是友爱;捡到东西主动交给老师,这是诚实。
崇高的品德呀,就像是我们心灵花园里最美的花朵。
如果我们的心灵是一片土地,那么崇高的品德就是那肥沃的土壤,能让我们的心灵之花茁壮成长,绽放出最绚烂的色彩!如果每个人都拥有善良、诚实、友爱、尊敬这些美好的品德,那我们的世界该有多美好呀!难道你不希望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温暖和爱的世界里吗?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让崇高的品德走进我们的心灵,我们一定能创造出这样美好的世界!示例文章篇二:《让崇高的品德走进心灵》嘿,小伙伴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什么是崇高的品德呢?对于我这个小学生来说,这可真是个值得好好琢磨的大问题。
崇高美育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崇高美育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在参与崇高美育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崇高美育对于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通过参与艺术创作和文化活动,我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和美的魅力,同时也意识到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崇高美育带给我无穷的灵感和创造力。
在实践中,我与其他志愿者一起参与并组织了各种艺术活动,如绘画、音乐、舞蹈等。
在与各类艺术表达形式的互动中,我的创造力得到了开发和提升。
我学会了观察和感受生活中的美,用艺术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情感。
这样的体验激发了我内心深处的激情和热情,让我更加勇于面对挑战并寻求创新。
其次,崇高美育让我拓宽了视野并丰富了文化素养。
在社会实践中,我有机会与不同背景的人交流和合作,了解到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艺术表达形式和艺术家们的创作理念。
这些交流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认识到世界是多元而丰富的。
我也学到了如何尊重和欣赏不同的文化,不仅增强了我对艺术的理解,也培养了我对于文化的敏感性和包容心。
此外,崇高美育社会实践还教会了我如何通过艺术去传达和分享情感。
在参与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艺术对于个体情感的宣泄和释放。
同时,艺术又是一种语言,可以通过画笔、音符、舞步等方式传递和表达情感。
我了解到艺术不仅是一种表演和欣赏,更是一种与他人交流和分享的方式。
通过艺术,我可以与他人建立起共鸣,让情感得以传递和理解。
总结起来,崇高美育社会实践让我体验到了艺术的力量和美的魅力,同时也拓宽了我的视野和丰富了我的文化素养。
我深信崇高美育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它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热情,拓展人们的视野和认知,让人们通过艺术去传递和分享情感。
我会继续坚持参与崇高美育社会实践,为推动艺术教育的发展和促进社会的进步尽自己的努力。
读《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有感_小学作文
读《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有感
本文是关于小学作文的读《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有感,感谢您的阅读!
文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惨遭罗马士兵杀害,在他眼中,地上的那个图形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可见他是一个多么高贵的人啊,他对真理的追求超过了他自己宝贵的生命。
让我们再看看当今社会有许多各种各样的人,有的有百万家产,却吃喝玩乐,玷污了他们的灵魂,有的人虽然生活贫苦,但是他们仍然捐献自己微薄的衣物给灾区的人们,相比之下,这些人的灵魂要比前者高贵无数倍。
我们不能以物质的财富的多少衡量一个人灵魂的高贵,而要以精神财富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使我幼小的心灵受到了震动,它教给我们如何判断一个人的好坏最主要的是以判断一个人的灵魂是否为标准的。
我们长大应该做一个灵魂高贵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凝视崇高》读后感
《凝视崇高》读后感《凝视崇高》读后感正文:第一章:作者简介在本书中,作者以亲身经历和人生感悟为基础,讲述了他对于崇高的理解和追求。
作者是一位哲学家兼作家,他曾经历过人生的起伏和困境,通过艰辛的思考和探索,逐渐找到了崇高的真谛。
第二章:崇高的定义在这一章节中,作者详细解释了崇高的概念。
他认为崇高是一种远远超越个人利益和欲望的境界,是一种对于美好、正义、真理和道德价值的追求。
崇高可以给予人以启示和力量,使人们超越自我,走向更高级的存在。
第三章:崇高的来源崇高的来源可以是多方面的,例如:自然景观、伟大的艺术作品、伟人和英雄的事迹、伟大的思想和信仰等等。
作者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分析,展示了这些来源是如何激发人们对崇高的追求和敬仰的。
第四章:崇高的体验在这一章节中,作者描述了他自己对崇高的体验。
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观赏、艺术作品的欣赏以及与伟人的对话,作者深刻地感受到了崇高给予他的震撼和启迪。
他通过这些体验,更加坚定了自己对于崇高的信仰和追求。
第五章:崇高与人生这一章节中,作者探讨了崇高对于人生的意义和影响。
他认为,崇高是人生中的重要指引和激励,可以使人们超越平庸和虚浮,追求真正有意义和价值的生活。
通过追求崇高,人们可以获得内心的满足和成长。
结尾:本文档涉及附件:1、《凝视崇高》全书PDF版本2、作者其他相关作品推荐法律名词及注释:1、崇高:指超越个人利益和欲望的境界,对于美好、正义、真理和道德的追求。
2、美好:指具有高尚品质和价值的事物或观念。
3、正义:指符合道德标准和法律规定的公正行为。
4、真理:指客观存在的事实和原则。
5、道德价值:指符合道德规范和原则的行为和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崇高,是一个让我们读来就会顿生敬意的词汇。
一个品行崇高的人,一定是一个有家国情怀的人。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绵延数千载而生生不息,正在于根植于民族文化血脉深处的家国情怀。
屈原在《国殇》中椎心慨叹:“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
陆游在《示儿》中殷殷敦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凛然高歌:“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这些抒发深厚爱国情怀的诗句,是“挺直腰杆”最好的营养剂,深刻塑造着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也是最自然最深厚的崇高之美。
正是凭着一腔爱国情、报国志,一代代大写的中国人,在中华大地上书写了一个个感天动地的英雄传奇。
甲午海战中的邓世昌、丁汝昌等爱国将领,在国家危难之际,无惧侵略者的坚船利炮,顽强应战,决然赴死,把一腔热血倾洒在祖国的壮阔海疆。
抗日名将杨靖宇率领东北抗日联军,在朔风怒吼的白山黑水间与强敌周旋,“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
壮士们!精诚奋发横扫嫩江
原。
”牺牲时胃里只有枯草、树皮和棉絮,没有一丁点粮食。
正如后来瞻仰者感言:“伟岸的,不仅仅只是海拔;震撼的,永远只有灵魂!”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留美期间,“无一日、一时、一刻不思归国”,关押虐待消磨不了他报国的壮志,严密监视阻挡不了他回国的决心。
我国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崛起,与他的拳拳爱国之心密切相关。
他们的感人事迹,充分彰显了家国情怀的博大与深沉:因为热爱,所以执着;因为执着,所以伟大;因为伟大,所以崇高。
正是因为崇高,才有了我们今日的山河烂漫、风光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