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美术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
考 问题 , 表达 自己的看 法, 教师给予鼓励 , 从而使 学生获得 自
信和成就感 。
二、 开 发思维 , 激 发学 生 的想 象 力
学生最 爱尽 情想象 , 在美术课上教 师要鼓 励学生的这种
行 为, 打破 常规 的思维 , 因为在绘 画的世界 里没有什 么不可 能。 以往 , 学 生作 品会 经常 出现一种 固定的模 式, 教 师要引 导学生打破这 种 固有 的意识 , 让学 生尝试不 同的表 现方 式。
四、 美 术评 价要 多 元化
教 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 非常重要, 尤其评价学生 的 作 品时, 要注 意多元化、 多角度地观察 学生 的作 品。即使在
一
品, 这样 更有说服 力 ; 故事引入 法, 中低年级 的学生尤其 对故 事感 兴趣 , 教 师把 学生带入故 事情境 , 让 学生对 当前 的教学
三、 创造 力的开 发
美 术能力包 括创造 力、 观 察力 、 想象 力等。要使 学生养
成 良好的观察 力 , 鼓励学 生观 察生 活 当中的事 物, 学生只有
能力 、 表现 能力和创 新能力。教 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 究式学
习, 提 高学生的综合 能力, 陶冶其情操。
( 作者单位: 苏州工业因区娄葑学校 )
、
美 术教 学 的趣 味性
中小学美术课是 一种 以互 动为主的课程 , 要 以一种 活跃 的、 交流 的方式来进行 。爱 因斯坦说 : “ 兴趣是最好 的老 师。 ”
住。在美术课 堂 中, 把 一幅美术作 品通过局部放大或者层层
剥离 的方 式进 行展示 , 把美术 中的审美规律 、 绘 画法则渗透
学研 究 中的 感 受 和 体 会 , 从 以下 几个 方面 进 行 分 析 。
创设问题情境_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S小学科学cience在小学阶段开展科学教学时,教师通过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使探究性学习得到充分体现。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师需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究,确保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科学知识,对教学内容充分认知,实现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有效增强,提升整体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实践探究中形成更高的科学素养,推动现代新课程改革的发展。
一、科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一)特点其一为情景性。
教师在设置问题情境时,需要与学生生活实际有效结合。
真实情境的科学创设,可以对学生能力进行严格考核,强化学生生活体验,使其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其二为知识性。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需要与学生所学知识有效结合,确保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效应用。
其三为应用性。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需要与科学概念有效结合,使问题情境符合实际,能科学评价学生的应用能力,对其进行综合考查。
(二)要点首先,需要保证问题的新颖。
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兴趣进行有效激发,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科学教师在具体应用问题情境时,需要合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从多个角度设置探究问题,对学生兴趣进行有效激发,以强化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具有更强的体验感和参与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该问题,提升其问题解决能力。
其次,在设置问题时,需要明确其指向性,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身心发展相对不足,教师在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置问题情境时,需要确保其指向性,对学生思维进行科学引导,确保学生能够积极探究,深入思考。
通过该方式设置问题情境,可以强化学生思维发展,使其学习效果大大提升。
最后,教师在设置问题情境时,需要确保其有序性,与学生认知规律有效结合,使问题由易及难,由浅入深,使学生思维能力在解决问题中得到有效锻炼,实现学生思维空间的有效拓展,强化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
(三)意义问题情境,具体是指在特定情境内设置问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学习◇陈明生(甘肃:山丹县教育局)〔摘要〕科学教师在设置问题情境时,需要结合探究内容,对学生课堂学习进行科学引导,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科学探究,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小学美术“微课-_情境-_问题”学习模式的建构
-116-2023年第35期(总第375期)美育体育2016年,教育部研究制定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 规划》,指出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日益凸显,要按照服务全局、融合创新、深化应用、完善机制的原则,稳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各项工作的开展,从而发挥信息技术在落实立德树人、支撑教育改革和发展方面的作用。
微课作为一种信息化的教学资源,已经被许多教师认可并应用,美术教师亦然。
对于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微课应用情况,笔者曾做了一次问卷调查,收回33份面向美术教师的问卷和667份面向四、五、六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微课使用频率为很高或经常使用的教师占比62.5%;认为在美术课堂中使用微课很有前景的教师占比96.97%;认为在美术课堂中使用微课的作用是“让自己学会了技能方法”的学生占比40.3%;认为使用微课能让自己“在完成作业时进行参考”的学生占比23.3%;认为微课“启发了自己创作”的学生占比36.39%。
经分析,在美术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仅把微课作为讲授或示范知识的一种方法;部分学生仅把微课视频作为临摹的素材:美术课堂上的微课还没有充分发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
因此,怎样有效应用微课,使之成为美术课堂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育教学利器,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微课-情境-问题”学习模式,即以微课视频作为引导的手段,融合问题和情境为学生搭建探究学习的支架,使学生能有效地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并将所学知识有效迁移到新知学习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此,教师要充分挖掘信息技术背景下的美术微课应用路径,做到融合创新、深化应用。
一、小学美术“微课-情境-问题”学习模式及其实施路径尹少淳在论述关于“小学美术探究学习中设置问题情境”的问题时提出,问题的提出与情境的创设是相互包容的关系,情境中往往包含探究问题,探究问题也是在特定的情境中提出的[1]。
微课是基于信息技术,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学习内容、过程及拓展素材进行碎片化呈现的数字资源。
初中美术发展学生的观察力
初中美术发展学生的观察力第一篇范文:初中美术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初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力培养的关键时期,美术教育在这个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观察力是美术创作的基础,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是美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通过初中美术教育发展学生的观察力。
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的重要动力。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例如,在讲解美术作品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参观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艺术作品,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观察习惯是发展学生观察力的重要保障。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观察任务,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观察。
例如,在教授绘画技巧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观察对象的形状、色彩、纹理等方面的特点。
通过反复的练习,学生可以逐渐形成观察习惯,从而提高观察力。
三、教授观察方法观察方法是提高学生观察力的关键。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教授一些观察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观察。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对象,从而发现对象的不同特点。
此外,教师还可以教授学生一些绘画技巧,如透视、光影、色彩搭配等,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观察和理解对象。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发展学生观察力的重要途径。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思维方式去观察和理解对象。
例如,在教授绘画技巧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材料和表现手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组织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观察力的重要手段。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从而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让他们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魅力。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观察和理解对象,提高自己的观察力。
综上所述,通过初中美术教育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具有重要意义。
演绎魅力生本打造智慧课堂
演绎魅力生本打造智慧课堂生本教育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就是以激扬生命为宗旨而为学生设计的教育。
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那么,怎么以学生为本,打造智慧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一、增强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也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
小学生们都爱玩游戏,好玩是孩子的天性。
于是我就顺应他们的心理特点,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习。
在《我是汽车设计师》一课中,我就利用游戏导入新课,孩子们在玩游戏过程中,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表达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我是这样设计的:大家喜欢玩游戏吗?(喜欢)那我们今天就玩个“猜一猜”的游戏,看看谁最敢于大胆想象!看!它会是什么?一听玩游戏,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尽情的想象,大胆的猜测:有的孩子说:“是花朵。
”有的孩子认为是是块地毯,还有孩子觉得像是神奇山洞……孩子们兴致勃勃,积极主动大胆的进行想象的,思维火花被点燃了,激发了小学生的创作兴趣和欲望,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为此,我就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营造一片自由探索的空间,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
在教学《我是汽车设计师》一课时,课堂我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引发学生发挥想象:你会设计什么造型形的汽车呢?如此引导,启发,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拉近学生与设计的距离,学生很自然地融入到课堂中去,真正地充当学习的主人。
借势我又提出新的问题,汽车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可是随之而来也带了一些弊端。
都有什么呢?亲爱的设计师们,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你们设计的汽车都有那些特殊的功能呢?引导学生讨论,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时大家就会各抒己见,既更好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锻炼了思维、拓展了思维,课堂气氛异常的轻松活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整堂课,我在教学中只充当问题情境的创设者这一角色,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发现提出的问题,主动去找寻解决的方法。
教师如何在美术活动中支持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如何在美术活动中支持幼儿自主学习李桂芳嘶马小学邮编:225008摘要: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法之一。
幼儿自主学习是以尊重幼儿的独立人格,发展幼儿个性为宗旨,以更好地发挥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一定的环境中,幼儿按自己的意愿主动地学习,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
而在传统的美术学习方式中,过分地突出和强调的是机械的模仿及强调知识的接受与技能的掌握,幼儿的学习被控制在“你说我听,你示范、我模仿”的被动接受过程,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被冷落。
那么,教师应如何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发挥幼儿在认知活动中的主体性,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关键词:美术活动幼儿自主学习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对幼儿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乃是激起幼儿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即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幼儿主动学习的动机。
”情境教学能把概念具体化,传授方法趣味化,能使幼儿的认识与情感相结合,使思维与形象统一,变灌输为感悟,变说教为体验,使幼儿全面发展。
1、直观演示,创设形象情境。
幼儿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具体动作思维、直观形象思维处于优势地位。
利用直观演示法寓教于乐,在教学中,我运用电教设备再现教学内容情境或收集与内容相关的实物、图片创设情境等,让幼儿入情入境,借境悟理,进行自主学习。
如:在绘画《各种各样的恐龙》活动中,由于幼儿共同收集了各种各样恐龙的模型玩具、图片,并参观了恐龙展,幼儿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对恐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情趣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以愉快的心情积极参与到直接感受各种个样的恐龙中来。
在作画中,非常自如,积极主动,想象力也非常丰富。
2、故事启迪,创设想象情境。
幼儿爱听故事,老师可以借助故事的魅力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感悟道理。
如:在《神奇的蘑菇》活动中,我运用这个故事:“一天,有个小白兔来到一座森林,它看到许多蘑菇,这些蘑菇形状有的像房子,有的像滑滑梯,有的像小鸟等。
一年级美术上册《请跟我来》优秀教学案例
4.突出问题导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案例以问题为导向,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从而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引导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勇于尝试、不断创新,培养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和毅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感。
2.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欣赏他人的优点,培养他们健康的竞争意识和包容心态。
(四)总结归纳
小组讨论结束后,我会邀请各小组代表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让其他同学进行欣赏和评价。在此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线条、图形和色彩运用,总结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同时,针对学生的作品,我会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五)作业小结
最后,我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幅画作。作业要求主题明确,线条流畅,色彩搭配合理。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针对课程内容,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通过问题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策略。我将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完成创作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初中美术教学方法论(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美术教学方法论第一篇范文在探讨初中美术教学方法论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美术教育不仅仅是技能的传授,更是审美情感、创造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因此,作为一名初中美术教师,我们肩负着激发学生艺术潜能、引导他们发现美、创造美的重任。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初中美术教学方法论。
一、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设置富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课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1.创设情境:教师可通过展示名画、播放音乐、讲述故事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富有艺术氛围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实践操作:鼓励学生动手实践,通过绘画、制作等形式,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艺术表现。
二、情感教学情感教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以真诚的态度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
1.关爱学生:教师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关爱。
2.情感共鸣: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从而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艺术的情感共鸣。
3.情感表达:鼓励学生通过绘画、设计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三、差异化教学差异化教学强调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特长和兴趣,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1.了解学生:教师要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和需求,为他们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
2.个性化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
3.多元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他们自信地展示自己的才华。
四、综合性教学综合性教学强调学科之间的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创设课堂情境 引导自主学习
创设课堂情境引导自主学习黄梅县实验小学卢登雄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罗斯杰曾经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
”有关研究成果表明,在现代社会里,决定一个人成功的主要因素不是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尼尔戈尔曼在《情感智力》一书中,首次使用了“情商”与“智商”相对应概念,并且认为在对一个人成功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中,智商占20%,情商占80%,情商包括人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情感因素,这些因素在人的创造性活动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自主学习作为学生的一种高品质的学习,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它变传统的“要你学”为学生自己的“我要学”、“我能学”。
因此,在自主学习中,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技能,而且价值观和态度等也能得到发展。
近几年来,我校积极主动地适应教育改革,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和情商培养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广泛地开展创设课堂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探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创设和谐情境没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小学生就没有自主性,就不可能自主地学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创设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在平等、宽容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逐步从有疑难可问、有问题可想、有想法可说的状态进入敢想、敢说、敢问,以至会想、会说、会问的自主学习状态。
例如:我校青年教师祝汉先在教学一年级语文《春风吹》一文时,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春天的轻音乐,展示春风、春雨、绿树、红花这些春天的画面,让师生自主地进入课文的情境中,接着老师用亲切、亲和的语气说:“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里,一起来读春风,画春风,表演春风好不好?”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他们或深思静想自己亲身经历和感受的春风,或相互交流。
各自眼中的不同春风,还相互争辩着自己认为最美的春姑娘……师生一起把春风的韵味读得入情、入境、入神,把春风的风姿画得活灵活现,把春风的样子表演得那么有灵气,那么有神气,那么有仙气。
幼儿美术教案:让孩子自主探索创作乐趣
幼儿美术教案:让孩子自主探索创作乐趣人类天生就有创造性的潜力,而幼儿时期更是这种潜力最旺盛的时候。
美术作为一种表现形式,在幼儿教育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幼儿美术教案的制定,不仅要有严谨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更要给予孩子自主探索的空间和创作乐趣,帮助幼儿在充分发挥自身创造力的同时,更好地认识和享受艺术的魅力。
一、制定严格的教学计划一个好的幼儿美术教案,需要有一份完善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
在设计教学计划时,需要结合孩子的年龄、性格、兴趣等因素进行分析和考虑,制定出符合其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案。
1.教学内容幼儿美术教案的教学内容可以涉及到图画造型、色彩表现、手工制作等多个方面,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来确定。
对于3-4岁的儿童,可以开展简单的教学活动,比如让孩子涂色、涂鸦、拼图等。
在画画时,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模板,让孩子可以在模板的基础上进行随意涂画,增加创造性和趣味性。
对于4-5岁的儿童,需要在教学内容上更加注重形式的丰富和技能的提高。
可以通过引导孩子进行手工制作、拼图、描摹等学习,促进孩子的手脑协调、观察力、创新力的培养。
三是对于5-6岁的幼儿,可以引入更加高级的画画技巧,如线条、立体效果等。
为孩子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让他们在作品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幼儿美术教案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孩子实现的目的。
在设定教学目标时,需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等多个因素。
可以通过分析孩子的自身特点来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目标,让孩子认识并掌握美术的一些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
3.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幼儿美术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美术教师,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教学方法,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特点来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
学前教育领域里流行着一种叫做“多元智能”教学法的教学方式,它以“视觉-空间智能”、“语言智能”、“身体动觉智能”、“逻辑数学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 和“自我认知智能”为依据,从不同角度和方法切入,激发孩子的多元素智能,提高教学效率。
美术实践教学经验交流(3篇)
第1篇一、引言美术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受到重视。
实践教学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结合个人在美术实践教学中的经验,与同行进行交流,共同探讨美术实践教学的有效策略。
二、美术实践教学的现状1. 教学理念滞后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以传授知识为主,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种教学理念导致学生在实践中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
2. 教学方法单一目前,许多美术教师仍采用传统的讲授法、示范法等单一的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种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发展。
3. 教学资源不足部分学校美术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如缺少专业教室、设备、材料等,导致实践教学难以深入开展。
三、美术实践教学的有效策略1. 转变教学理念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丰富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美术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建设(1)加大投入:学校应加大美术实践教学资源的投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2)共享资源:鼓励教师之间、学校之间共享实践教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3)创新资源:鼓励教师创新实践教学资源,如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技术手段,丰富教学手段。
4.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在实践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特长和需求,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
5. 评价方式多元化(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如合作、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五年级美术下册《装点我们的生活》优秀教学案例
本案例以问题为导向,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潜能。
3.小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本案例注重小组合作,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共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沟通与交流技巧,使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成长。
3.提醒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在下一节课开始时,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分享和评价,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化教学,紧密联系实际
本案例将美术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通过观察、讨论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会运用美术知识和技能,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具体方法如下:
1.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课程内容,如:“你们认为生活中的美在哪里?”“如何运用美术元素和设计原理来装点我们的生活?”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
4.教师在评价时要注重激励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开始时,通过展示一组生活中的美好图片,如美丽的风景、独特的建筑、富有创意的室内装饰等,引发学生对美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美,讨论如何将这些美好事物运用到美术创作中,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装点我们的生活》。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个生活场景作为创作主题,如教室、公园、家庭等。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美术学科核心素养1. 引言1.1 研究背景美术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审美能力、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传统的美术教育往往注重技法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学生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往往会感到困惑和无措,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当前美术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思考、探索和实践,从而激发其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问题情境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解决各种问题的综合素养。
探讨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和实践意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问题情境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以期为美术教育的改进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在当今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调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美术学科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的重要学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关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审美情感、观察表现、创造表现、文化意识等方面,这些素养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审美情感的提升、价值观的培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可以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核心素养,进一步提升他们在美术学科中的表现和水平。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教育实践,可以为学生全面发展和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初中美术创意发散训练(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美术创意发散训练教育的本质是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在美术教育中,创意发散训练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探讨初中美术创意发散训练的具体实施策略。
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使其能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其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3.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升其艺术表现技巧。
教学内容1.美术基础知识:包括色彩、造型、构图等基本元素。
2.艺术史论:介绍国内外著名艺术家及其作品,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3.创意实践: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
2.案例分析:分析经典艺术作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其审美鉴赏能力。
3.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心得,提升其合作和创新能力。
4.动手实践: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培养其动手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精神、创新思维等。
2.作品评价:以学生的美术作品为评价对象,从审美、技巧、创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3.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在实施初中美术创意发散训练时,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
同时,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成长。
通过以上教学策略,我们期待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成为具有全面素质的新时代青年。
在此,我们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美术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创意发散训练的优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美术大单元教学实践心得(3篇)
第1篇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深知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了以大单元教学为手段,将美术课程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实践体验,提高美术素养。
以下是我对美术大单元教学实践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大单元教学的意义1.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单元教学将知识点进行整合,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单元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大单元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单元教学强调实践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通过参与各类美术活动,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大单元教学实践策略1. 精选教学内容在实施大单元教学时,教师应精心挑选教学内容,确保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同时,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使教学内容更具吸引力。
2.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山水画时,可以带领学生参观自然风光,感受山水之美;在教授人物画时,可以邀请模特现场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人物画的技巧。
3.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可以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2)提供学习资源,引导学生查阅资料。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如书籍、网络资源等,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拓展知识面。
(3)组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合作学习。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初中美术教学方法
初中美术教学方法第一篇范文:初中美术教学方法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创造力和美术技能的重要学科。
在初中阶段,美术教育不仅要传授基本的美术知识,还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
本文将探讨初中美术教学方法,以期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教学目标与原则1.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技能,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2)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他们的艺术潜能。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2.教学原则(1)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2)注重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3)强调创新,鼓励学生自由探索。
(4)注重审美,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教学内容(1)美术基本技能训练:绘画、雕塑、设计等。
(2)美术欣赏与评价:中外美术史、名作欣赏等。
(3)创意实践:课题研究、小组合作、个人创作等。
2.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分析经典案例,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3)实践教学法: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美术技能。
(4)分组合作教学法:小组讨论、合作创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5)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创新精神。
三、教学评价与反馈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态度、参与度、合作能力等。
2.成果性评价:评价学生作品质量,包括创意、技巧、审美等。
3.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反思自身学习过程,提高自我认知。
4.教师反馈: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建议,促进学生成长。
四、教学资源与手段1.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适合初中生的美术教材,丰富多样,具有启发性。
(2)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搜集优秀美术作品、教学案例等。
(3)校内外实践基地:合作单位、美术馆等,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2.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运用PPT、视频等,直观展示美术作品。
(2)现场示范:教师或学生演示,提高教学效果。
(3)互动教学:提问、讨论、评价,激发学生思考。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在美术学科的教学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面对各种形式的艺术创作和技法运用,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才能够达到理想的艺术作品。
而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更可以促进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问题情境的创设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中刻意设置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遇到各种问题,并通过自主思考和探索来解决问题。
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展开。
1. 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实践性和启发性的主题和题材,例如“用线条表现物体的质感”、“运用色彩搭配表达情感”等。
还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争议和挑战性的艺术作品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 教学环境: 在教学环境的创设上,可以通过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艺术作品、提供丰富多样的艺术材料和工具、设置艺术展示和实践空间等方式,营造出一个充满艺术氛围和思考氛围的教学环境。
3. 教学方式: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实践,开展实践案例研究和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和解决问题。
二、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学生在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时,能够灵活运用各种资源和策略,采取合适的方法和步骤,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和实践,最终得到满意的解决方案。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 自主思考和探索能力:学生具有自主思考和探索的能力,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2. 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能够勇于尝试和大胆创新,提出独特的艺术观点和见解。
3. 合作和沟通能力:学生具有合作和沟通的能力,能够在团队合作中有效地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
4. 批判性思维和评价能力: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和评价能力,能够客观公正地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发现其中的优缺点和问题所在。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摘要】本文介绍了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借助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现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意。
问题情境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学会从细节和整体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动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挑战。
在教学中更好地运用问题情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未来,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更好地引导学生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激发创造力,观察分析能力,团队合作,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动力,教学运用,提高专业水平1. 引言1.1 介绍文章的背景意义美术学科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创造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学科,需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并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深入研究如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
1.2 阐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变得越发重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学生们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复杂多样。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应对挑战,更能提升其竞争力和适应性。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素养,不仅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更需要他们具备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团队合作等能力。
通过解决问题,学生可以不断挑战自我,探索未知领域,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美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
美术学科强调的是创造性思维和审美情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感受,从而提升其美术素养。
初中美术教学的地方特色
初中美术教学的地方特色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美术教育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初中美术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技能,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详细探讨如何学好初中美术,包括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注意事项、主要学习方法和技巧、中考备考技巧以及提升学习效果的策略。
学好重要性美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此外,美术还能帮助学生放松心情,丰富课余生活。
在中考中,美术成绩也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
主要学习内容初中美术教学主要包括绘画、书法、摄影、设计等基本技能训练,以及艺术欣赏、创意实践等综合素质培养。
学生需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色彩理论、构图原则等,同时了解不同艺术流派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学习注意事项1.注重实践:美术学习离不开动手实践,学生应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2.勤于练习:美术技能的提高需要大量练习,学生应在课外时间自主练习,不断积累经验。
3.学会欣赏:欣赏优秀作品能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宽视野,提高审美水平。
主要学习方法和技巧1.分阶段学习:将学习内容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聚焦一个具体技能,如素描、色彩等。
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逐步提高技能水平。
2.对比学习:对照优秀作品,分析自己的作品,找出差距,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3.创新实践: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尝试创新,将个人情感融入作品中,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中考备考技巧1.熟悉考试大纲:了解中考美术考试的要求和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2.强化练习:针对考试题型进行专项练习,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3.合理安排时间:在备考期间,合理分配学习、练习和休息时间,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提升学习效果的策略1.建立学习小组:与同学结成学习小组,互相鼓励、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2.寻求老师指导:主动向老师请教,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3.参加美术活动:积极参加校内外美术活动,拓宽人脉,提高知名度,激发创作灵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设美术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良好的问题情境是学生构建认知结构的推动力,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重要阵地。
一、宽松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敢于自主探究学习。
二、趣味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乐意自主探究学习。
三、明确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清晰地自主探究学习。
四、拓展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尽情地自主探究学习。
标签:宽松的问题情境趣味的问题情境明确的问题情境拓展的问题情境自主探究学习
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美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再到乐学,提高探索知识的能力,是美术教师时常要关注和解决的大问题。
“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正好能满足学生的这一需求。
教师在教学中要苦心经营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不断地体验、不断地探索,使有限的美术知识逐渐被学生主动内化成无限的学习方法。
可见,良好的问题情境是学生构建认知结构的推动力,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重要阵地。
一、宽松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敢于自主探究学习
如我讲《字的联想》一课:同学们,看到“火”字你们联想到了什么?请大家独立思考。
学生开始活动,刚开始他们自言自语地独立思维,可是不一会儿一些学生相互议论起来,接着就是全班七嘴八舌地说个不停。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一般会耐不住混乱的局面,大声训斥学生要独立思考,并且开始整顿纪律,这样一来纪律是保证了,但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而我表现得异常冷静,多给了学生几分钟自主争论、思考的机会。
师:看来同学们非常想表达自己的观点,下面就来说说各自的想法!生1:我联想到了大火。
生2:我联想到了火灾。
生3:我联想到了森林大火,好恐怖。
生4:我刚才同同学们交流了各自的想法,使我知道原来从“火”字可以联想到很多东西的,比如火柴、火山、大火等。
从学生兴奋、自豪的表情和语言中可以了解到,刚才的活动是有很大收获的。
这样,营造宽松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自觉地探索尽可能多的思考途径,为学生留下思维空间,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学习。
二、趣味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乐意自主探究学习
如教学《纸盒建筑》(根据学生的情况,我新添加的内容),在教一班时,我分步骤不停地示范、讲解,学生跟着一步一步做,但到后来,仍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不会做。
教二班时,我改变了教学方式,给每个学生一个做好的纸盒建筑,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看看,这些是什么?学生对纸盒建筑非常好奇,纷纷动手把玩。
师:这些都是别的班级送给你们的礼物——纸盒建筑,收到礼物后你的想法是怎样的?生1:我好开心,这是我第一次收到同学的礼物。
生2:他们做得
好漂亮,是怎样做的啊?生3:老师,我也想做一个送给他们。
师:说得真好,那你们认为收到别人礼物应该怎样?学生一致认为应该也做一个互赠礼物。
然后我安排他们自主拆装纸盒建筑,从中获得制作方法。
作业中大家都表现得异常积极,甚至有很多学生设计出了自己的作品。
这样,学生在趣味的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究基本技法,同时获得了一种寻求知识的方法。
三、明确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清晰地自主探究学习
如《动物朋友》一课,教师轻点鼠标,屏幕上出现多媒体课件,音乐响起,学生被带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动物世界”,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发出声音开始自我介绍。
同时出现了虚拟导游“卡通人”提问:“小朋友们猜猜这些是什么动物?”……接着就是出示森林背景,作业后教师请学生戴着动物面具猜谜、游戏、唱歌。
整堂课,形式多样,该用的活动基本上都用上了,学生也积极投入,可谓眼花缭乱、热闹非凡。
可是我们仔细分析:学生到底在这堂课上学到了什么?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与任务,没有讲授相关的技法与知识,学生的想法也没有在课堂上表现出来,学生没有提出一个问题,教师也没有动口提一个问题,课堂俨然成了课件和教具的舞台,学生的自主学习根本没有体现出来。
所以,无论是公开课还是平常课,应该为课堂瘦身,明确重点与难点,创设明确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清晰学习目标与目的,踏踏实实地自主探究学习。
四、拓展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尽情地自主探究学习
如《插花》一课。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插花这门艺术,看来同学们对它有了一定的认识。
那这些插花艺术到底有什么用处呢?学生讨论交流。
生1:我觉得可以美化我们的教室。
生2:还可以美化我们的家,比如在卧室里摆放,令人心情舒畅。
生3:我觉得就一个作品不够,应该多一些样式、多一些数量,这样来布置我们的环境会更美。
学生们一致认为这个提议好,纷纷想尝试。
再如《版面设计》一课。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版面知识,那你觉得你的收获是什么呢?它有什么用途呢?生1:我知道了版面设计原来有那么多学问。
生2:我们班出的黑板报不太漂亮,总是得不了一等奖,可能是版面设计的问题,课后要和老师同学商量进一步把黑板报设计好,得个一等奖……这样,通过拓展的问题情境,使学习内容延伸到课外,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建立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与实践的激情,使学生尽情地到课外去自主探究学习。
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潜能才会被激发。
创设好最佳的问题情境,能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