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第五章 中国的区域差异 教学案

合集下载

地理区域 同步教案 初中地理粤人版八年级下册(2022年)

地理区域  同步教案   初中地理粤人版八年级下册(2022年)
课题
地理区域
第1课时
主备人
内容出处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类型划分,分析与归纳区域的概念,认识不同区域划分的范围,区域的界线。
评估任务
1.学生观察地图,说出地理区域的划分、区域的范围、区域的界线。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估要点
环节一:
导入
导入;同学们,你们了解哪些地理区域呢?你知道哪些重要的地理区域界线?活动一:区域的划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中国地理区域的划分,翻开课本,上一学期我们了解了中国的整体地理特征,这一学期,我们将划分区域来学习,同学们请看“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数一数我们中国有多少个省份?(34个)为什么中国会划分为34个而不是33个或者35个?
师:一个省份为一个行政单位,由于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演变,以及中国的地形、气候和军事原因,有的以分水岭、河流为界,还有的省份按民族聚居的范围,不断地调整而形成现在的不同省份地理区域划分,比如四川,就是一个既有厚重历史文化,又有军事要塞原因而形成的一个行政区域。
同学们再看“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分布在我国主要的气候有哪些?
生: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师:那你们知道为什么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气候吗?
中国气候是根据不同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温、降水来划分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一个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比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它距海遥远,深居大陆内部,年温差和日温差都比较大,冬冷夏热,而且,全年降水非常少。同学们再看图“南方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在图中找出广东省所属的行政区域、气候区、经济区?
区域界线
板书设计
地理区域
1、区域的划分

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5.0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5.0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区域认知目标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2.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

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4.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二)综合思维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

3.从气温、降水、地势等方面理解我国的自然差异;从农耕制度、农作物、人口、经济等方面理解人文差异。

4.认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找出其范围,理解划分的主导因素。

(三)地理实践目标指出秦岭-淮河一线,比较其南北方的自然和人文差异。

(四)人地观念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二、重点和难点1.能够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划分原因。

2.理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限。

三、教材设计思路本章教材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区域部分的衔接点。

在八年级上册讲述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

作为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开篇部分,本章只是对区域地理的宏观介绍。

主要的作用有两个:其一,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的差异,为后面认识各分区地理特点作知识上的铺垫;其二,由于后面的区域选择不能过多,选择的区域尺度有大有小,所以先有了宏观整体认识之后,才能避免在具体区域的学习时以偏概全。

因此,在本章教材的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其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一组我国“福建、新疆、黑龙江、海南、西藏、江苏”的景观图片。

问题引领:猜猜看,福建、新疆、黑龙江、海南、西藏、江苏对应的是那幅图,并思考不同地区地理差异产生的原因?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和承转:由于我国东西降水差异、东西地势起伏、南北气温差异显著,各地景观差异明显。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1 《地理区域》 教学设计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1 《地理区域》 教学设计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1 《地理区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地理区域》是本册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节主要介绍了地理区域的划分、特点及意义。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我国不同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提高对我国地理环境的认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地理区域的划分:根据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2.地理区域的特点:分析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

3.地理区域的意义:了解地理区域对我国经济发展、区域合作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掌握了我国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基本知识。

但针对地理区域的划分、特点及意义,学生可能还存在以下问题:1.对地理区域概念的理解不够清晰,容易与地理界线混淆。

2.对四大地理区域的特点了解不全面,难以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对地理区域的意义认识不足,难以理解其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特点及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分析我国不同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对我国地理环境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区域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理区域的划分及特点。

2.地理区域的意义及运用。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直观展示我国不同地理区域的特点。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地区,分析地理区域的特点及其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3.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地理区域的意义及运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料。

2.设计案例分析题目,准备讨论话题。

3.制作PPT,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地理区域的划分。

提问:你们知道我国是如何划分地理区域的吗?2.呈现(10分钟)展示四大地理区域的地图,分别介绍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案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初步理解中国的地理差异以及影响因素;2)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2)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爱国的含义。

教材分析:本章是八年级地理下册的第一章,是中国区域地理的开篇之作,也是中国地理总论和中国区域地理部分的衔接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就本章内容看,首先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我国“地理差异显著”,其次从宏观角度上认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为后面认识各分区地理特征做知识上的铺垫。

学情分析:学生在上学期已了解了中国地理的概况,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对区域的划分还缺乏认识,综合分析、归纳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学重点:1、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2、秦岭--淮河一线的位置、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1、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依据。

教法选择:小组探究法、教授法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课前三分钟:板书课题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学习目标秦岭--淮河一线的位置、地理意义。

二、自学指导师: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需要大家认真而紧张地自学,请同学们认真默读教材第2—4页的内容,8分钟后回答下列问题,比一比谁完成的又快又好。

1、概括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都表现在哪些方面?2、划分地理差异的界线一般为哪些地理事物?举例说明?3、在图5.1上指出秦岭、淮河所在位置?4、列举南、北方的自然景观及人文差异?5、完成P5活动题1、2、3?三、学生自学,教师注意巡视指导四、后教:学生交流答案,教师点拨引导1、自然环境差异: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人文环境差异:人口、民族、工业、农业、交通等例如:南北温差:纬度因素/东西降水:海陆位置/南稻北麦:气候注:此处通过幻灯片展示不同地区的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给学生直观感受,学生能感受到祖国的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国家富强、人民生活幸福。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别》教课方案【核心修养】人地协调观、地区认知、综合思想【教材剖析】本章教材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地区部分的连接点。

在八年级上册叙述中国地理概略、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色的基础上,开始进一步论述我国不一样地区的地理差别。

作为中国地区地理学习的开篇部分,本章不过对地区地理的宏观介绍。

主要的作用有两个:其一,从整体上掌握地区的差别,为后边认识各分区地理的特色作知识上的铺垫;其二,因为后边的地区选择不可以过多,选择的地区尺度有大有小,先让学生有了宏观整体认识以后,才能防止在详细地区的学习时以偏概全。

所以,本章教材在整个《中国地理》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学情剖析】初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必定的地理思想能力和地理基础知识,但对新旧知识的连接上还存在必定的缺点。

【课程标准】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他们的自然地理差别。

学习动词是指出,学习水平是运用,学习内容是“ 四大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差别。

【教课目的】1.经过阅读有关地图,剖析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等自然环境的差别和成因。

2.能够在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剖析“秦岭 - 淮河”一线南、北双侧的自然景观、人类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差别,从而说出“秦岭—淮河” 一线的地理意义。

3.知道地区的区分,认识不一样种类的地理地区。

4.运用地图说出四大地理地区的名称,指出它们大概的地点和范围,剖析确立其分界限的主导因素。

【教课重难点】1.四大地理地区的区分的标准2.四大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差别【教课方法】1 / 7自主、合作、研究、议论法【教课过程】导入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对本班进行不一样类其他分组,并说出区分依照。

学生会以“性别”、“身高”、“头发长短”、“能否近视” 为依照来分组,从而得出班级分组能够分红多种种类的组,同一个人能够是好多组的成员。

其实地理地区区分的方法与班级小组的区分方法近似,不过区分的依照应是地理因素而已。

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说课稿

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以及板书设计共八个方面向各位评委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中国的地理差异》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的内容,本课内容由“地理差异显著”和“四大地理区域”组成,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习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掌握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的相关知识。

八年级的教材安排上册讲中国地理的总论,下册讲分区,而本章内容既是对总论部分的总结,又是对分区部分的引领,承上启下,因此在整个教材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有了一定的积累。

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阶段,思维活跃,有强烈的好奇心。

但是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需要教师加强引导,以便学生顺利进行学习。

基于对教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在气温、降水、地势方面的差异和规律。

2.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出其地理意义。

3.在地图上指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指出其分界线,说出区域间的主要影响因素(四)教学重难点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结合教材的特点,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了解我国的地理差异显著的表现及其原因和分析归纳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

考虑到本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状况。

我把教学难点确定为:我国地理差异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五)教法、学法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结合教学重难点的安排并联系教学实际,我将采用“读图分析法”、“问题探究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这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

同时通过师生共同探究,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善于分析,乐于思考的品质。

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

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

一、教师:播放电子课件资料。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分组讨论:阅读课本2页至6页内容(参看地图册6页至9页),完成下列要求:1、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但大体有一些规律(结合书图 5.1理解):1)自南向北:纬度,气温。

2)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降水,景观。

3)自西向东:地势,海拔。

2、由于各地自然环境的差异,致使各地人类活动也呈现差异。

例如:1)农业:西东、南北;2)人口、城市、交通:东西;3)经济发展水平:东西3、我国各地地理差异很大,为了方便认识,人们根据不同的标准,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例如:1)按照气候特征,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区域;2)根据干湿状况,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区域;3)根据气温差异,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区域。

4、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二、教师展示电子课件资料,指导学生合作探究、解疑及展示评价:1、阅读课本2页图5.1和课本4页图5.3、图5.4,并结合上学期所学知识,比较、归纳“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完成下表:三、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重点内容(电子课件资料):1、秦岭一淮河一线有哪些重要意义?2、四大地理区域之间各以什么依据划分?各个地理区域之间有什么差异?。

四、抢答题(课堂练习):1、下列关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南方地区的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B北方地区农田多为旱地,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C南方地区1月的平均气温一般高于0CD北方民居比南方民居的屋顶坡度大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A、气候因素B、地形差异C河流差异D 、植被差异3、秦岭一淮河以南地区的民居特点是()A、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B、屋顶坡度大,墙体高C屋顶坡度小,墙体高D 、屋顶坡度大,墙体较厚4、决定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界线突出的因素是()A、气候因素B、地形因素C纬度因素D 、经济因素5、我国自然环境差异显著,以下不属于自然环境差异表现的是()A、气温B、降水C、地势D、经济水平三、作业设计1、书第5页活动题1 o2、书第6页活动题1、2、3四、板书设计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地理差异显著1、自然环境、人文现象差异2、“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二、四大地理区域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2、四大地理区域:1)北方地区2)南方地区3)西北地区4)青藏地区五、教学反思总体教学效果较好,具体各班有所差异,根据各班学生实际接受水平,临时调整个别教学环节。

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优秀教案

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优秀教案

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学习目标
1. 通过阅读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能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范围。

2. 理解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

3.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和淮河,并总结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学生活动1:
四大地理区域及其特征连线:
西北地区海拔高
青藏地区冬夏温差大
北方地区湿热
南方地区枯燥学生活动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学生活动3:
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1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干湿类型
温度带
河流
植被类型
耕地类型
熟制
主要农作物
穿着
主食
屋顶坡度
墙体
运输方式。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1《地理区域》教学设计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1《地理区域》教学设计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1《地理区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1《地理区域》是学生在学习了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基础知识后,进一步探讨中国地理区域划分的内容。

本节教材通过讲解和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各个地理区域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掌握了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地理思维和分析能力。

但对于地理区域的划分及特点,可能还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深入理解地理区域的划分及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地理区域的划分,掌握各个地理区域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理区域的划分。

2.各个地理区域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地理区域的划分及特点。

2.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理区域的实例资料,如图片、地图等。

2.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3.准备纸质地图,供学生练习使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

然后提出问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划分中国的地理区域呢?”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展示各个地理区域的实例图片,如东北地区、华北地区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地理区域的特点。

同时,教师简要讲解地理区域的划分及特点。

3.操练(10分钟)分发纸质地图,让学生尝试划分中国的地理区域,并指出各个地理区域的特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讨论地理区域的划分及特点,总结出规律。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案新版新人教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案新版新人教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我国地理差异显著的表现及其原因。

2 、初步了解我国区域划分的依据以及地理区域类型。

3 、能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并说明划分依据。

4 、能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简单说明秦岭 -淮河一线的意义。

5、简单了解地理差异对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总结知识的能力。

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 大好河山的强烈情感。

、激发学生对进一步了解各地理区域的热情。

、我国地理差异的表现。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依据。

、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以及对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课件展示:西藏高山牧区、云南丽江、傣族竹楼、沿海经济特区生产流水线、长江三角洲农业与工业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 在广袤的地理区域中, 各地区的景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我们就来了解中国的地理差异。

、新课讲授(一)地理差异显著 1、我国的自然环境差异显著(1) 1月份平均气温:自南向北,随纬度的升高,气温 逐渐降低。

(2) 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减少情感、 教学重点、秦岭-淮河一线的主要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我国地理差异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

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多媒体。

今天,(3)地势: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2、人文地理现象千姿百态(1)农业:西牧东耕、南稻北麦(2)人口、城市、交通线:东密西疏(3)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4)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的差异大3、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差异(1)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一年收获一次或两年收获三次交通运输以陆路运输为主,汽车是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2)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农田多为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等为主,一年收获二至三次水运仍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4、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1)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2)1月份0C等温线(3)800mm等降水量线(4)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5)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6)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7)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分界线(8)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二)四大地理区域1、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地理区域(1)根据气候特征划分为不同的气候类型区,大概有热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高原山地气候区等(2)根据干湿度把我国划分为不同干湿地区,大致有湿润区、半湿润区、干旱区、半干旱区(3)根据气温差异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温度带,包括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高原气候带2、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1)划分的标准:依据总体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2)四大区域: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3)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三、课堂小结我们学习了中国地理差异的相关知识,知道了我国地理差异显著,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现象千姿百态;同时也学习了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我国的地域差异导学案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我国的地域差异导学案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我国的地域差异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和掌握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及成因。

2.结合地理图册,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识图和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主要地理环境特征【自主学习】三、北方和南方地区:归纳比较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人文环境:项目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自然地理特征1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气候类型植被类型河流流量结冰期人文地理特征耕地类型耕作制度主要粮食作物主要油料作物主要糖料作物居民主食传统民居特点传统交通方式【合作学习】根据所学完成课本第10页的积极参与【展示提升】小组选代表发表见解【当堂达标】1、以下各线大致与秦岭一淮河一线一致的是()①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②亚热带与暖温带界线③400毫米等降水量线④1月0℃等温线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2、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C、温带大陆性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3、以下水果不是主要出产在我国北方的是()A、香蕉B、苹果C、梨D、大枣4、关于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地理差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资源:南丰北缺B.人们主食:南面北米C.传统运输:南船北马D.糖料作物:南甘北甜5、下列描写南方地区景观的是()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C、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6、丁丁打算暑期去我国西北和南方地区旅行,临行前上网查阅了两地的部分景观图片和气候资料(如下图),请你帮助他解答相关问题:江南水乡(B)西部荒漠(A)AB(1)反映西北地区的是图(A、B),该地1月平均气温约为℃,该地区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是。

(2)读图可知,南方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气候。

(3)若去A地区,他是否需要携带雨具(是、否)。

右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7~9题。

7.某山脉以北是枣木成林,桃李芬芳,以南是稻田片片,橘园飘香,此山脉位于哪两个区域的分界线上?()A.甲、乙之间B.甲、丙之间C.丙、丁之间D.乙、丁之间。

八年级地理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主备人:审核人:审批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我国的地理差异。

2. 运用地图说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并指出它们大致的位置和范围,分析确定其分界线的主导因素。

3. 能够在图上找到秦岭和淮河的位置,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4. 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初步培养获取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填图,使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得到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南北方地区的地理差异及成因。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小麦收割自南向北的延迟。

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吗?读图:(1)在下图中找出16℃、8℃、0℃、-8℃、-16℃等温线。

(2)找出800mm、400mm年降水量线。

2、归纳小结:(1)自然地理差异气温差异:自南往北,纬度逐渐_____________,气温逐渐____________。

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______,降水越来越________。

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_________状分布,逐级_________。

(2)人文地理差异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_________牧_______耕、_______稻________麦。

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_______密_______疏。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_________高,_________低。

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1月平均气温(高于0℃或低于0℃)年降水量河流冬季结冰(有或无)农田类型主要粮食作物1、认识: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2、明确四大地理区域的界线。

小结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课堂教学评价一、慧眼识图读图回答第1-3题。

1、图中北方地区是指:()A.甲B.乙C.丙D.丁2、图中区域甲和乙的界线是:()A.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C.秦岭——淮河D.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3、确定区域丁与其他地区的主导因素是:()A.地势因素B.季风因素C.纬度因素D.气候因素图3中,西侧的山脉和东侧的河流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按要求完成4~6题。

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中国的地理差异以及影响因素;?
2.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材料和图片,培养学生提炼有效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

?
3.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
★情感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思想意识?
2.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
●教学重、难点?
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
难点: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法、启发式讲述法、学生活动、探究法。

?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学生据图5.1回顾我国冬季气温的特点?这种特点对自然和人文各有什么影响,试各举一个例子。

特点: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影响:自然环境:植被自南向北呈现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的变化;人文:冬季自南向北的人们穿的衣服逐渐变厚,更加注意保暖。

)据图5.1回顾我国东西部、南北部降水差异?这种特点对自然和人文各有什么影响,试各举一个例子。

差异:我国降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粤教版)第五章 第二节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粤教版)第五章 第二节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同学们看图5.10,秦岭淮河南北两侧分布的是什么农作物,分别分布在哪些地区?(……)
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影响,所以说秦岭淮河为界,南北两侧的耕作制度,农作物种类,耕地类型明显不同。(课本P8)
同学们根据我们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想一想,水稻一般种植在什么季节?
(水热条件好的时候)
因此,水稻在南方分布较广。
秦岭淮河一线在中国地理上一一重大,因为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成东西走向,这条线的南北两侧景观差异大,是1月份0度等温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的通过地,再加上冬季,秦岭能够阻挡寒潮南下,夏天又能阻挡潮湿的季风进入西北地区,导致这条线的南北在气候、河流、植被、土壤、农业等多方面存在差异,所以秦岭淮河理所当然称为中国东部地区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那么它意义何在呢?
1.我国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
2.一月份0度等温线(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
3.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
4.亚热带季风区与温带季风区的分界线
5.亚热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6.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针叶林的分界线
7.中国的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
8.水稻小麦种植区分界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运用地图,找出我国的地理分界线,分析秦岭淮河两侧年降水量、温度带、干湿状况的差异与原因,两侧农业生产的特点与差异,找出内流区与外流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并分析其地理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与综合的地理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读图、分析等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地区地区
纬度位置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
32°N~34°N以北32°N~34°N以南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教案4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教案4

八年级《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学设计
增城市荔景中学:张淦均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记住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之间的界线。

2、知道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并对比两者的差异。

3、知道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文特征,并对比两者的差异。

能力目标:
1、运用图表、资料分析某地区的自然特征及人文特征。

2、分析地区之间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3、掌握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地理规律,形成地理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树立“人地协调”、“因地制宜”的发展观。

2、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

二、教学重点:
1、南北方地区之间的地理界线。

2、南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3、南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和人文差异。

三、教学难点:
1、运用图表、资料分析某地区的自然特征及人文特征。

2、分析地区之间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3、掌握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地理规律,形成地理思维。

四、教学方法:读图、解图、对比教学法
五、教具准备: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南北方地区的自然比较图、南北方地区的农村生
活景观图;在投影片上,绘制南北方地区地理各要素特征的表格。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设计:
附南北方地区地理要素表格的投影片:。

八年级地理(下)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下)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源自科下册第五单元(章)单元(章)
名称、课题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课时划分
2
教学课时
1
总备课数
1
主备人
刘志海
备课组其他成员
顾兴德、李翠英
备课内容






知识与能力:
1、能在地图上正确指出“秦岭—淮河”的位置,并能从气温、降水、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区域的划分等方面说明该线的地理意义。
2、能够正确说出四大地理单元的名称,并在地图上通过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如山脉、河流)指出其各自的范围。
第五单元(章)教材分析
本章教材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区域部分的衔接点。在八年级上册讲述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开始进一步阐述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作为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开篇部分,本章只是对区域地理的宏观介绍。主要的作用有两个:其一,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的差异,为后面认识各分区地理特点作知识上的铺垫;其二,由于后面的区域选择不能过多,选择的区域尺度有大有小,先有了宏观整体认识之后,才能避免在具体区域的学习时以偏盖全。因此,在本章教材的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其承上启下的作用。
3、能够说出四大地理单元各自的突出地理特点和彼此间的主要地理差异。
过程与方法:
学会在地图上运用文字、数据、地图资料,说明地理事物的特点或原因,进一步提高运用地图获取地理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举例说明我国地理差异显著,培养尊重差异的意识,树立人地和谐的理念。
教学
重点
1、读图指出秦岭—淮河一线的位置,运用比较法和归纳法总结秦岭—淮河两侧在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居民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八年级地理教案)区域差异,交流互补复习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区域差异,交流互补复习教案

区域差异,交流互补复习教案八年级地理教案“区域差异,交流互补”复习设计复习目标:●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说出各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归纳整理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差异。

难点──说出各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复习方法:本课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复习课教学模式,采用以问题为载体,以练习为手段,以帮助学生归纳、整理、巩固知识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发展学生能力为宗旨的“互动、交流、探究式”的复习模式。

复习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共分为考点整合与知识梳理结合、疑点分析、走进中考、拓展提高四个环节。

学教过程:【导入课题】复习一下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找出区域之间的差异,交流区域间的优势互补。

【要点梳理】首先找个同学结合地图说一下考点1的内容。

(进入网络框架)其中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位于东部季风区,但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

下面找个同学结合考点2对比一下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之间的差异,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南方和北方地区传统民居各有什么特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传统民居以什么为主,因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畜牧业非常发达,但其自然特征各不相同,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是什么?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是什么?下面结合考点3看一下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自然特征的成因和地表景观,受自然因素的制约,农业类型不同。

找个同学说一下农业区的分布。

过渡:对于区域地理的复习:要求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并掌握所有的知识要点。

现在对于本单元的内容,谁还有疑问?可以举手提出,大家共同探讨。

老师还有一些疑问需要大家帮忙分析一下。

【疑点分析】疑点一:为什么说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学生分析。

承接:通过同学们分析,可以看出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性,而在这条界线南北还存在着这样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中国的区域差异
课标: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所处的位置,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对比归纳“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学习方法:
1.自学浏览电子课本第五章地理区域和界线P1-P10。

2.在地理专用笔记本上完整抄写完成下列学习题单(用不同颜色的笔做好标记)。

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及其地理意义
1.找出秦岭-淮河一线的位置
2.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找出贺兰山的位置,说明贺兰山的地理意义
拓展:读图分析,贺兰山队宁夏平原发展成为“塞上江南”起着怎样的作用(联系气候、地形、河流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