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品课件之2016届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第一单元准备课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数学解决。
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有哪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关于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作为参考,希望你喜欢。
【第一单元:数一数、比多少】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
从后往前数:5、4、3、2、1。
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基础知识
(1)四则运算:熟练运用加减乘除,掌握各种运算方法,包括基本四则运算、计算二元一次方程、计算实数的平方根等;
(2)数理逻辑:学习判断真假的能力,促进思考的能力及一些基本的逻辑思维;
(3)数论:掌握数论基本概念及用数论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二、几何知识
(1)几何图形名称:学习三维几何图形及二维几何图形的名称,包括球体、圆锥形、平面四边形等;
(2)平行线和平行四边形:学习判断四边形是否是一个平行四边形,了解平行线之间的角关系;
(3)角的概念:学习角的度量标准,包括弧度、角度等;
(4)三角形的认识:学习三角形的关系和性质,例如相似三角形、平行三角形等;
三、空间几何
(1)立体图形的构造:学习构成立体图形的原则,例如锥体的构成、棱柱的构成等;
(2)四面体、六面体的构成:学习构成四面体、六面体的原则,以及这些图形的内角度数和外角度数之间的关系;
(3)投影:学习投影的定义及投影原则;
四、测量学
(1)体积:学习体积测量的基本原理、定义及计算方法;
(2)质量:学习重力定义,认识重力的计量单位,以及质量计算方法;(3)面积:学习面积的计算方法,包括曲面积的计算、正多边形的面
积计算等;
五、统计学
(1)概念:学习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例如众数、中位数、极差等;(2)数据处理:学习将数据用表格、图表表示出来的方法,方便分析;(3)概率:学习概率的定义,了解实验的不确定性。
一张,带你掌握一年级上册数学所有知识点
一张,带你掌握一年级上册数学
所有知识点
一张思维导图,带你掌握一年级上册数学所有知识点!(北师大版) -
一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如下:
•生活中的数: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认识0~10各数,并建立起“物”与“数”的对应关系。
•比较:比较大小、数量、重量、高度和长度。
•2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认识0~20各数,会进行加减运算,并运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分类:了解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物品进行分
类。
•位置和顺序:知道上下左右前后,用这些来描述物体的
相对位置。
•理解图形: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及其特
征。
•认识时钟:初步认识时钟,认识并读出时钟中的整点和
半点时间。
这些内容涉及数学领域: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
这些都是以后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有点高)。
2016年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梳理(必备)_知识点总结
2016年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梳理(必备)_知识点总结想要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超越别人,就要在别人还玩耍的时候,自己静静的学习。
做好超越别人的准备了吗?我们为大家提供了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希望能帮到大家。
一、读数、写数。
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 19 18 17 ······单数:1、3、5、7、9 ······双数:2、4、6、8、10 ······2、两位数(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 11里有(11)个一。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 12里有(12)个一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 13里有(13)个一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 14里有(14)个一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 15里有(15)个一······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20里有(2)个十; 20里有(20)个一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
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生活中的数(一)本单元知识网络:1、生活中的数(1)认、读、数、写10以内的数。
(2)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二)各课知识点:1、可爱的校园(数数)知识点:(1)通过观察情境图,初步认识10以内的数。
(2)在数数的活动中,体会有序数数的(方法)。
2、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认识)知识点:(1)初步认识1~10各数的符号表示方法。
(2)在具体情境活动中,学习运用数字符号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量。
3、玩具(1~5的认识与书写)知识点: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能用数表示日常生活的一些事物,第1页共4页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
4、小猫钓鱼(0的认识)知识点:(1)知道在生活中“0”所表示的几种常见的意义,知道“0”和1,2,3,…一样也是一个数,“0”比1,2,3,…小。
(2)会正确书写“0”5、文具(6~10的认识与书写)知识点:(1)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个数。
(2)学会6~10各数的读写方法。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加减法】(一)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凑十法”“凑小数,拆大数”,将小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
如:3+9(3+7=10,9可以分成7和2,10+2=12)“凑大数,拆小数”,将大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
如:8+7(8+2=10,7可以分成2和5,10+5=15)注意:孩子喜欢和熟悉的方法才是方法而且只掌握一种就可以了。
(二)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11+6(个位相加,1+6=7)11+6=1715-3(个位上够减,5-3=2)15-3=123、加强进位和不进位、及不退位的训练。
4、看图列式解题时候,要利用图中已知条件正确列式。
常用的关系有:(1)部分数+部分数=总数:这时?在大括号下面的中间。
(2)总数-部分数=另一个部分数:这时?在大括号的上面一边。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1. 数字 0-10 的认识2. 加法和减法3. 位置关系和空间形状4. 长度的度量5. 时间的认知6. 重量的度量7. 温度的认知8. 数型的认知9.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10. 计数和比较大小1. 数字 0-10 的认识:在这一部分,学生需要掌握数字 0-10 的认知,比如数字的基本形态、发音、数字间的大小关系等。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拼图游戏等课堂活动认识这些数字。
2. 加法和减法:这一部分学生需要学习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方法,例如用图示法表示加减运算过程。
例如,老师可以设计加法和减法的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感受加减运算的过程。
3. 位置关系和空间形状:这一部分学生需要学习基本的位置关系和空间形状,例如左右、前后、上下等。
例如,老师可以通过图示等方式向学生展示一些物品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4. 长度的度量:这一部分学生需要学习长度测量的方法,例如使用长度单位米、厘米等。
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比较不同长度的杠铃或绳子的长度,然后测量它们的长度并记录结果。
5. 时间的认知:这一部分学生需要学习时间单位和对时间的认知,例如秒、分钟和小时等。
例如,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时间练习,让学生学习如何使用钟表读时间。
6. 重量的度量:这一部分学生需要学习重量测量的方法,例如使用重量单位克、千克等。
例如,老师可以将许多相同数量的糖果重量相差很大的两个盒子,然后通过秤将它们的重量测量并记录结果。
7. 温度的认知:在这一部分,学生需要学习温度单位度的概念和方法。
例如,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温度测量的游戏,让学生学习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8. 数型的认知:这一部分学生需要学习不同的数字类型,例如奇数、偶数、整数和分数等。
例如,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数字类型的游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的数字类型。
9.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这一部分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
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然后整理和分析这些数据。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1、数与计算(1)20以内数的认识。
加法和减法。
数数。
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加法和减法。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2)100以内数的认识。
加法和减法。
数数。
个位、十位。
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
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2、量与计量钟面的认识(整时)。
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3、几何初步知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
4、应用题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多和少的应用题(抓有效信息的能力)5、实践活动必背知识点加法加数+加数=和和=加数+加数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加数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减法被减数-减数=差差=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被减数=减数+差数位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几个一)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几个十)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几个百)2、20里面有2个十,也可以说20里面有20个一。
3、10里面有1个十,也可以说10里面有10个一。
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读作是写语文字,写作是写数学字5、个的前面写数学字,个的后面写语文字。
在“︸”下面就是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在“︸”上面就是求部分,用减法计算。
(-)比大小多少求大数比小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
(-)求小数比大数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也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几少几的问题认时间1、时针短,分针长。
1时=60分60分=1时1刻=15分2、分针指着12是整时,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4、钟面数字有十二个。
两数之间有五小格,一周共有六十小格。
5、时针转一个数字是一时,分针转一个小格是一分,6、时针刚过数字几,就是表示几时多。
要问多了多少分,请你仔细看分针。
凑十歌凑十歌:小朋友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九凑一,八凑二,七凑三来六凑四,两五相凑就满十。
凑十法:拆小数,凑大数。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11.比较两个事物的大小、多少、长短、高矮、轻重等,要以其中的一个事物作为参照,或者说以其中的一个事物作为标准,然后再比较,这样就能说另一个事物比作为标准的那个事物大或者小、多或少等。
比长短:常用的方法注意要一端对齐,也可以采用数格比较,或对称比较。
比高矮:注意在同一平面上去比较。
比多少:运用一一对应原则。
2,三个事物比较,可以先两个两个的比较。
然后根据比较的结果,得出三个事物比较的结论。
如:A比B重,B比C重,那么可以得到A比C重。
A最重,C最轻。
A比B重,A比C重,只能得到A最重,还要比较B和C,才知道谁最轻。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2__的主要内容是图形的初步认识,从生活周围熟悉的物体入手,对物体的形状的认识从感性逐步上升到抽象的几何图形。
通过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和展开立体图形,初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
在此基础上,认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直线、射线、线段和角。
一、目标与要求1.能从现实物体中抽象得出几何图形,正确区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能把一些立体图形的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进行研究和处理,探索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2.经历探索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提高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形成自觉、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敢于面对学习困难的精神,感受几何图形的美感;倡导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精神,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能从小组交流中获益,并对学习过程进行正确评价,体会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二、知识框架三、重点从现实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是重点;正确判定围成立体图形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探索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是重点;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是一个重点,在现实情境中,了解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另一个重点。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重点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重点
一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归纳重点主要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图
形的认识以及简单的应用题。
以下是详细的归纳:
1. 数的认识
- 学生需要掌握0到10的数字,包括它们的读音、写法和意义。
- 学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理解“大于”和“小于”的概念。
- 能够识别和使用数序,例如1在2之前,3在2之后等。
2. 数的运算
- 掌握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包括口算和列竖式计算。
- 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例如加法是合并,减法是分离。
- 学会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分配物
品等。
3. 图形的认识
- 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并能识别它
们的特征。
- 学会区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通过观察和比较,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觉。
4. 简单的应用题
- 能够读懂简单的文字描述,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 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问题,例如“小明有5个苹果,小华有3个
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 掌握基本的解题步骤,如先确定问题是什么,然后找出已知条件,最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一年级的数学学习是基础,它为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数学技能,还能培
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和家长应鼓励学生多练习,多思考,以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一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
一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
认识数字:掌握0-20之间的数字,包括0-9的基数和10-20的序数。
认识加法和减法: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掌握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认识图形和空间:能够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解空间的概念。
分类和比较: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掌握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等比较的概念。
认识钟表:能够认识时钟和分钟,了解时间的概念,掌握时间的计算方法。
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掌握简单的元、角、分计算。
解决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购物、计算时间等。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梳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梳理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梳理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1.数一数点数法:数数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事物所对应的是几,即最后数到几,事物的总数就是几。
数图中物体的数量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数,比如可以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等顺序来数数。
各种事物的数量都可以用一个数表示。
比如1面红旗,2本书,3块面包等。
但有时数字也可以表示多个数量的同一种事物分成的几类或几个整体。
比如1群大雁,4个小组的学生,3袋糖果等。
2.比多少同样多:两种事物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就说这两种事物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两种事物一一对应后,如果一种事物有剩余,那么有剩余的那种事物就多,没有剩余的那种事物就少。
描述物体多或少时,不能只说谁多谁少,应该说“谁比谁多”或“谁比谁少”。
1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要点1.认识上、下上是指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下是指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
2.判断上、下位置关系的方法:首先确定参照物,再确定所描述的物体是在参照物的上面,还是在参照物的下面。
上、下是两个具有相对关系的方位,两者相互依存,不能单独存在。
不能单独说某物体在上面或下面,应说某物体在另一物体的上面或下面。
3.认识前、后一般面对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4.判断前、后位置关系的方法:以参照物为标准,参照物面向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前、后是两个具有相对关系的方位,两者相互依存,不能单独存在。
不能单独说某物体在前面或后面,应说某物体在另一物体的前面或后面。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会发生变化。
因此,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会发生变化。
25.认识左、右左手所在的一边是左边,右手所在的一边是右边。
要点提示:(1)在确定左右时,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当观察者身体方向发生变化时,左边和右边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优品课件之2016届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2016届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2016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第一单元准备课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优品课件之2016届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2016届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2016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一:读数、写数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 19 18 17 ・・・・・・单数:1、3、5、7、9 ・・・・・・双数:2、4、6、8、10 ・・・・・・(注:0既不是单数,也不是双数,0是偶数。
在生活中说单双数,在数学中说奇偶数。
)2、两位数(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 11里有(11)个一。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 12里有(12)个一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 13里有(13)个一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 14里有(14)个一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 15里有(15)个一・・・・・・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20里有(2)个十; 20里有(20)个一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
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优品课件,意犹未尽,知识共享,共创未来!!!。
优品课件之一年级上册《比较》知识点归纳
优品课件
一年级上册《比较》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上册《比较》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
1、比较动物谁多谁少有两种策略:一是基于“数数”,二是进行“配对”,从而体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2、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意义的理解,学会写法,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
3、体验“同样多”、“多”、“少”、“最多”、“最少”的含义。
高矮(比高矮、比长短)
【知识点】:
1、长短、高矮、厚薄都属于物体长度的比较的问题,只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把水平放的物体的长度比较叫比长短,把垂直摆放的物体达到长度的比较叫比高矮。
把扁平的物体上下距离的比较叫比厚薄。
它们的比较方法是相通的。
2、认识高矮的区别,知道比较高矮、长短、厚薄时要在起点相同的情况下才能正确比较。
3、知道高矮比较的相对性
轻重(比轻重)
【知识点】:
1、经历比较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及轻重的相对性。
2.初步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间接比较轻重,渗透了等量对换的思想,对学生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
优品课件,意犹未尽,知识共享,共创未来!!!。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数学是一门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学科,是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世界的重要工具。
尽管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相对简单,但它为他们奠定了数学思维的基础。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计数计数是数学的基础,也是人们平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
一年级学生需要学会从1开始顺序地数数,并能够正确地识别和唤醒数字。
此外,他们还需要学会对一组物品进行数数,并能够比较不同集合的大小。
2. 加法和减法一年级学生开始学习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加法是将两个或更多的数合并在一起,而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
学生需要通过操作对象、图片或实物模型,以直观的方式理解这些数学概念,并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加减法题目。
3. 图形和空间图形和空间是数学中的重要分支,它帮助我们理解和描述世界中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
一年级学生需要学会认识和命名常见的二维图形,如圆形、三角形、矩形和正方形。
他们还需要学会识别和描述几何图形的特征,例如直线、曲线和边。
4. 时间和日历时间和日历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概念,也是一年级数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学会读表和写时间,了解一天的不同时间段的名称,以及使用钟面图等工具来解决一些时间相关的问题。
此外,他们还需要了解日历的结构和如何使用日历来追踪时间和日期。
5. 金钱数学和金钱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需要学会识别并了解不同面值的货币,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
他们将学习如何用最少数量的货币来表示一个特定的金额,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购物、付款和找零等活动。
6. 数据数据分析是一项重要的数学技能,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处理大量信息。
一年级学生将学习如何收集和组织简单的数据,并能够使用图表和图形来表示和解读这些数据。
他们还将学习如何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排序,并学会使用术语如“最多”、“最少”等来描述和比较数据。
通过学习一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学生将培养出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还将建立起对数学思维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届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2016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一、读数、写数。
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 19 18 17・・・・・・单数:1、3、5、7、9・・・・・・双数:2、4、6、8、10・・・・・・(注:0既不是单数,也不是双数,0是偶数。
在生活中说单双数,在数学中说奇偶数。
)2.两位数(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 11里有(11)个一。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 12里有(12)个一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13里有(13)个一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 14里有(14)个一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 15里有(15)个一・・・・・・ 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20里有(2)个十; 20里有(20)个一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
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
1.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2.任意取20以内的两个数,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
如:16比15大,写出来就是16>159比13小,写出来就是9<133、“比”字的用法看“比”字的后面是谁,比几大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加1,比几小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减1。
如:比5小2的数是(3),比4多3的数是(7)。
3.几和第几△▲▲★△☆☆△△△▲★★★☆★ 观察图,说说有几个图形?(16个图形)从左数第几位是什么?从右数第几位是什么?把左边三个圈起来;把右边第2个圈起来。
(复习此类知识时,分清左右,同时确定方向;知道几个和第几个的区别。
)4.相邻数 2的前面是1,2的后面是3,2再添上1就是3,3再去掉1就是2,与2相邻的数是1和3。
3的前面是2,3的后面是4,3再添上1就是4,4再去掉1就是3,与3相邻的数是2和4。
・・・・・・ 20的前面是19,20的后面是21,・・・・・・,与20相邻的数是19和21。
三、比一比1.比较两个事物的大小、多少、长短、高矮、轻重等,要以其中的一个事物作为参照,或者说以其中的一个事物作为标准,然后再比较,这样就能说另一个事物比作为标准的那个事物大或者小、多或少等。
比长短:常用的方法注意要一端对齐,也可以采用数格比较,或对称比较。
比高矮:注意在同一平面上去比较。
比多少:运用一一对应原则。
2.三个事物比较,可以先两个两个的比较。
然后根据比较的结果,得出三个事物比较的结论。
如:A比B重,B比C重,那么可以得到A 比C重。
A最重,C最轻。
A比B重,A比C重,只能得到A最重,还要比较B和C,才知道谁最轻。
四、加减法(一)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
加数+加数=和如:3+13=16中,3和13是加数,和是16。
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
被减数-减数=差如:19-6=13中,19是被减数,6是减数,差是13。
(一)熟记表内加法和减法的得数(二)知道以下规律1.加法(1)两个数相加,保持得数不变:如果相加的这两个数有一个增大了,则另一个数就要减小,且一个数增大了多少,另一个数就要减少多少。
(2)两个数相加,其中的一个数不变,如果另一个数变化则得数也会发生变化,且加数变化了多少,结果就变化多少。
(3)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得数不变。
2.减法(1)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保持减数不变:如果被减数增大,结果也增大且被减数增大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则结果也减小,且被减数减小多少,结果也减小多少。
(2)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被减数不变:如果减数增大,结果就减小,且减数增大了多少,结果就减小多少;如果减数减小,则结果增大,且减数减小了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
(3)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的数不变:被减数增大多少,减数就要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多少,减数也要减小多少。
(三)整理与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1 2 3 4 5 6 7 8 9 10 0+1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0+2 1+2 2+2 3+2 4+2 5+2 6+2 7+2 8+2 0+3 1+3 2+3 3+3 4+3 5+3 6+3 7+3 0+4 1+4 2+4 3+4 4+4 5+4 6+4 0+5 1+5 2+5 3+5 4+5 5+5 0+6 1+6 2+6 3+6 4+6 0+7 1+7 2+7 3+7 0+8 1+8 2+8 0+9 1+9 0+101-2-3-4-5-6-7-8-9-10-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2-2 3-2 4-2 5-2 6-2 7-2 8-2 9-2 10-2 3-3 4 -3 5-3 6-3 7-3 8-3 9-3 10-3 4-4 5-4 6-4 7-4 8-4 9-4 10-4 5-5 6-5 7-5 8-5 9-5 10-5 6-6 7-6 8-6 9-6 10-6 7-7 8-7 9-7 10-7 8-8 9-8 10-8 9-9 10-9 10-10五、加减法(二)(一)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凑十法”“凑小数,拆大数”,将小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
如:3+9(3+7=10,9可以分成7和2,10+2=12)“凑大数,拆小数”,将大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
如:8+7(8+2=10,7可以分成2和5,10+5=15)注意:孩子喜欢和熟悉的方法才是最佳方法而且只掌握一种就可以了。
(二)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11+6(个位相加,1+6=7)11+6=1715-3(个位上够减,5-3=2)15-3=123、加强进位和不进位、及不退位的训练。
(三)看图列式解题时候,要利用图中已知条件正确列式。
常用的关系有:(1)部分数+部分数=总数:这时?在大括号下面的中间。
(2)总数-部分数=另一个部分数:这时?在大括号的上面一边。
(3)大数-小数=相差数:谁比谁多几,或谁比谁少几。
(4)原有-借出=剩下:用了多少,求还剩多少时用。
六、分类1.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所属的类别,根据这些类别将同类的事物分在一起就是分类,而这些类别就是我们分类的标准。
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如:△△●●☆☆●△●●△△☆● 按形状分:1、△2、☆3、● 按颜色分:1、有颜色2、没有颜色2.分类的步骤和方法。
(1)给定标准:当已知分类标准时,我们只需要判断所给的事物是属于哪个类别的,然后将同一类的事物放在一起即可。
(2)未给定标准:当有很多物体摆在面前,让我们自己确定类别分类时,应首先观察每个物体都有什么样的特点,把具有相同特点的特点的物体放在一起,表示同一类,而这些特点就是分类的标准。
(3)分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分类,可以根据物体的形状、颜色、作用等将物体分类。
3.常见题型有:(1)把同一类的物体圈起来。
(2)同类的物体画符号“○”“√”。
(3)同类的物体番号填在一起。
七、认识物体和图形(一)立体图形1.长方体长方体是长长的,有6个平平的面,有些面是一样的,有些面是不一样,长方体对面相等,用它可以画出长方形。
平时见到的火柴盒、文具盒都是长方体。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含一年级数学上下册全部知识点)2.正方体正方体四四方方的,它也有6个平平的面,它的边也是直直的。
而且它的棱都是一样长,每个面都一样大,无论怎么平放在桌子上,它的高矮都都是一样的,用它可以画出正方形。
魔方就是正方体。
3.圆柱体圆柱就像一根柱子。
它有上下两个圆圆的面,而且大小一样,用它可以画出圆形;另一个面是弯曲的,我们把弯曲的面放在桌子上就可以滚动它。
4.球圆圆的,可以滚来滚去的就是球。
平时玩的皮球、篮球、踢的足球都是球。
(二)平面图形1.长方形:四条边,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
2.正方形:四条边,而且一样长。
3.圆形:没有角4.三角形:三条边(注:三棱柱可以画出三角形和长方形,可不要漏选哦!)八、认识钟表1.认识钟表会认读整时、半时、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这四种时间。
整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整。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就是1时。
1: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就是2时。
2: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4就是4时。
4: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
6:00・・・・・・半时:时针指1和2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1时半。
1:30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含一年级数学上下册全部知识点)时针指2和3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2时半。
2:30 时针指3和4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3时半。
3:30 时针指4和5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4时半。
4:30 时针指5和6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5时半。
5:30 时针指6和7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6时半。
6:30・・・・・注意:半时的时候,分针一定指6,时针指在两数字中间,如如时针指的是一个数,则这个时刻是错误的。
而分针指在12附近,时针马上指着准确的数字,此时是大约几时整。
在练习拨针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上。
时针和分针并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微偏了一点,像这种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而应该说“大约是几时”。
注意:“大约是几时”拨针时应该掌握在前后5分以内。
优品课件,意犹未尽,知识共享,共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