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下册)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和意识。
2. 培养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劳动: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情感。
2. 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学会扫地、拖地、擦窗户等基本的劳动技能。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等实践活动。
4. 创意制作: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如制作手工艺品、种植盆栽等。
5. 团队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如开展集体植树、环保宣传等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以及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传授基本的劳动技能。
2. 演示法:展示劳动实践操作,让学生直观地学习。
3.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的情况。
3.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团结协作、创新意识等。
4. 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态度的变化。
六、教学准备:1. 教材: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材。
2. 教具:扫把、拖把、窗户清洁工具、劳动工具等。
3. 材料:手工制作材料、盆栽种植工具等。
4. 场地:教室、校园草地、花坛等。
七、教学进程:1. 课前准备:教师组织学生领取劳动工具,安排劳动任务。
2. 课程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 教学新课:讲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传授新的劳动技能。
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
5. 创意制作: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
第一课钉纽扣(学习穿针、打结)教学内容:课文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试一试”,“探讨学习”,“学一学、做一做”,“议一议”,“助学提示”,“平安警告”,“评一评”等8个小栏目,指导学生学习钉纽扣的大体方式和注意事项。
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事自己做。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学会钉纽扣,教育学是自己的事自己做,常常维持穿着整齐。
2.在感受劳动的乐趣的同时应注意平安。
教学难点:学会穿针和打止结。
教学预备:针线,布块,双眼扣和四眼扣各数粒,一件缺扣子的衣服,相关投影图片。
教学进程:一、揭题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每当衣服破了,钮扣掉了,书包裂口了,你如何办?这些事都是说帮你做的呢?想不想自己来学钉钮扣呢?谁定过纽扣,说说你是怎么定的?二、看看说说1.出示各类各样的纽扣。
2.说说不同纽扣的钉法。
(重点讲解双眼扣,四眼扣的钉法)三、想一想试试1.钉纽扣第一要学会什么?2.学生练习,互教互学。
重点仿照穿针和打止结。
四、探讨学习1.认真观看课文插图,自学钉钮扣的方式。
2.学生自己在布块上练习钉双眼扣和四眼扣3.说说钉钮扣的注意点:定位,捏紧,对准扣眼进针,用双股线正反面重复四五次,然后打结,剪去多余的线头。
4.讨论:正式在衣服上钉纽扣,该注意些什么?(1)纽扣的位置要对准衣服上的扣洞。
可用粉笔做上记号。
(2)进针后,要把针线往上提,不能往隔壁啦,以避免针尖戳到他人。
五、议议评评1.各小组展现钉好的纽扣,讨论:(1)钉纽扣时,在定位,进针,打结等操作上各要注意些什么?(2)说说还有什么钉钮扣的方式?(3)以后钮扣掉了,你会怎么做?2.推选代表说说钉钮扣的进程。
3.小组评判。
4.小结:钉纽扣的大体方式和注意事项,要求学生学会做自己能做的事。
六、课外延伸把自己第一次钉钮扣的进程写下来,感受劳动的乐趣。
教学跋文:第二课缝沙包(学习大体针法)教学内容:课文以图片为主,将沙包的缝制进程:裁减布料——穿针引线——对折布面——缝牢三边——翻面装沙——封口完成,清除明白地展现出来。
四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与目标1.1 课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劳动与技术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年级下册《劳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探究、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学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家庭劳动培养学生在家中参与家务劳动的习惯,学会扫地、拖地、洗碗、整理房间等基本家务技能。
2.2 农田劳动让学生了解农田劳动的基本知识,学会除草、浇水、施肥等基本农田劳动技能。
2.3 手工制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学会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如纸飞机、风筝、小船等。
2.4 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学会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等环保技能。
2.5 团队协作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各项任务,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策略3.1 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2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生活中学习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3 小组合作学习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4 激励评价法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进行评价。
4.2 终结性评价在学习结束时,对学生所学的劳动技能进行测试,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4.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五章:教学计划5.1 第一周:家庭劳动技能培训学习扫地、拖地、洗碗等基本家务技能。
5.2 第二周:农田劳动技能培训学习除草、浇水、施肥等基本农田劳动技能。
5.3 第三周:手工制作技能培训学习制作纸飞机、风筝等简单手工作品。
四下劳动与技术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认识到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定义及其重要性2. 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3. 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认识到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生活自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2.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实际劳动,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五、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设置劳动与技术实践区,准备相关劳动工具。
2. 教学材料:劳动与技术相关书籍、案例资料。
3. 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
教案内容依次类推,提供后续章节的详细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评价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出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4.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参与实际劳动,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劳动心得,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方法是否合适,学生学习效果如何。
2. 学生反馈: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认识是否有所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是否有所增强,团队合作精神是否有所培养。
八、课后作业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劳动与技术的感悟文章。
2. 家长签字确认,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劳动情况。
九、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在家庭作业中的完成情况。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学会钉纽扣,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掌握手缝技巧。
2、学会穿针引线和打结,并学会钉双眼扣和四眼扣。
教学过程:一、揭题1、指导学生初步掌握手缝技巧,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指导学生会穿针引线和打结,基本学会钉纽扣。
二、施标1、激趣师:同学们,在现代生活中,用机器来缝制各类纺织用品已经很普及了。
比如我们穿的衣服、背的书包、连纽扣等都是机器缝制的。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衣服会绽先,书包会裂口,纽扣会脱落等等。
怎么办呢?如果还用机器来缝制就不方便了,这就需要我们用手来缝制。
一枚针、一根线,自己动手就可以解决。
今天我们就来自己动手学习钉纽扣。
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板书:钉纽扣2、看一看说一说书P4师:同学们,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纽扣。
请你们把自己准备的纽扣拿出来给同学们看一看。
指名学生说一说你带来了什么样的纽扣。
▲再请同学们打开书P4师:看过同学们带的纽扣,我们再来看书上左边图中的纽扣,同学们仔细看一看,纽扣的品种多吗?各式各样的纽扣漂亮吗?你见过吗?漂亮的纽扣不仅起固定作用,它还可以起到妆饰作用呢。
3、想一想试一试书P5师:同学们,钉纽扣首先要学会什么呢?看老师是怎么做的?师边做师范边提示:看老师第一步干什么?(师做穿针动作)并提问:第一步是什么?生回答(穿针)师板书:穿针。
看老师第二步干什么?(师做引线动作)并提问:第二步是什么?生回答(引线)师板书:引线。
再看老师第三步干什么?(师做给线打结动作)并提问:第三步是什么?生回答(打结)师板书:打结。
★师进一步讲解:起始结——终止结(并在布块上作示范)▲请同学们看书P5上的想一想试一试下面的四幅图是不是这样的?你有兴趣上来试一试吗?好!我们找一位同学上台来试一试看看他(她)会不会。
▲(生完成后)师:我们来评一评,看他(她)的`整个过程怎么样?(师生一起进行评议)▲师:这个学生会了,你们会不会呢?请你们一起穿针、引线和打结好不好?▲学生作全过程的穿针……。
四下劳动与技术计划、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计划、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认识到劳动是技术的基础。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品质。
3. 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关系2. 劳动的意义和价值3. 基本的劳动技能训练4. 生活中的技术应用5. 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三、教学重点:1. 劳动与技术的关系2. 基本的劳动技能训练3. 生活中的技术应用四、教学难点:1. 劳动与技术的关系2. 生活中的技术应用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2. 实践法:指导学生进行基本的劳动技能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应用技术。
3.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技术应用,让学生深刻理解劳动与技术的结合。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劳动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劳动与技术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劳动的认识和体验。
二、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10分钟)1. 教师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强调劳动是技术的基础。
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点内容。
三、劳动的意义和价值(5分钟)1. 教师讲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劳动的感悟。
四、基本的劳动技能训练(5分钟)1. 教师示范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整理书包、打扫卫生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
五、生活中的技术应用(5分钟)1. 教师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技术应用,如用电、用火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的技术应用经验。
六、小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
2.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八、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编写一篇关于劳动与技术的日记。
2. 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劳动表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完美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完美版)一、教学目标1. 初步了解劳动和技术的概念;2.了解不同劳动和技术的实践应用;3. 培养学生对劳动和技术的兴趣和热爱;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劳动的含义和分类:- 劳动的定义及其重要意义;- 劳动的分类: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
2.技术的概念和应用:- 技术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技术的应用领域:生活、教育和工作等。
3. 劳动和技术的联系:- 劳动和技术的关系及相互依赖性;- 举例说明劳动和技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研究劳动和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了解不同劳动和技术的实践应用。
2. 教学难点:- 揭示劳动和技术的联系及相互依赖性。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和探究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劳动和技术的应用。
3. 观察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和实践,加深对劳动和技术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对劳动和技术的兴趣。
2. 概念讲解:简要介绍劳动和技术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3. 分类研究:分别介绍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概念和实践应用。
4. 技术应用:列举生活、教育和工作等方面的技术应用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5. 讨论与总结: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理解,然后进行整体总结。
6. 拓展延伸:邀请一些有相关经验或专业知识的人士来校园进行讲座或实践指导,加深学生对劳动和技术的认识。
六、教学评价1. 反馈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观察、记录学生的表现和回答,给予及时反馈。
2. 自我评价:要求学生对自己的研究表现进行自我评价,以激发学生自主研究的动力。
3. 小组评价: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分享对课程的理解和收获。
七、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和实物素材:用于导入和示范实验。
2. 案例分析材料:提供真实的技术应用案例,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
2. 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通过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劳动的意义:让学生了解劳动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认识到劳动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2. 基本劳动技能: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擦窗户等,并进行实际操作训练。
3. 劳动工具的使用:教授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劳动工具,如拖把、扫帚、抹布等,并强调使用工具的安全注意事项。
4. 劳动安全知识: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劳动安全知识,如避免受伤、处理突发事件等。
5. 团队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劳动的意义、基本劳动技能、劳动工具的使用和劳动安全知识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掌握劳动技能。
3. 团队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是否认真听讲、主动提问、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等。
2. 学生操作技能: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训练中的表现,如劳动技能的掌握程度、操作的准确性和熟练度等。
3. 团队合作意识:观察学生在团队合作劳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是否能够与他人合作、遵守团队规则、关心团队成员等。
五、教学计划1. 第一周:讲解劳动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2. 第二周:教授基本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擦窗户等,并进行实际操作训练。
3. 第三周:教授劳动工具的使用,如拖把、扫帚、抹布等,并强调使用工具的安全注意事项。
4. 第四周:教授劳动安全知识,如避免受伤、处理突发事件等。
5. 第五周:组织团队合作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四年级劳动与技术下教案
四年级劳动与技术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2. 培养学生运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技术创新意识。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劳动的意义:讲解劳动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劳动的价值。
2. 劳动技能:学习简单的劳动技巧,如扫地、擦桌子、整理物品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技术应用:学习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机械,如锤子、锯子、螺丝刀等,培养学生运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团队合作: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传授劳动技能和知识。
2. 示范法:教师示范劳动技巧和工具使用方法,学生跟随操作。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劳动技能。
4.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劳动心得,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 劳动工具:如扫把、拖把、锤子、锯子、螺丝刀等。
2. 劳动场地:教室、操场等。
3. 教学PPT:讲解劳动的意义、劳动技能和团队合作等内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动手能力:评估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操作技能,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学生团队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沟通协作能力,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 学生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2. 讲解劳动技能:讲解简单的劳动技巧,如扫地、擦桌子、整理物品等,并示范操作。
3. 学习工具使用:讲解并示范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机械,如锤子、锯子、螺丝刀等。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劳动心得,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 动手实践: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劳动技能。
七、课堂小结2. 强调劳动技能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劳动。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习惯。
2. 培养学生运用劳动工具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2. 学习使用劳动工具,如扫把、拖把、抹布等。
3. 学习整理物品的方法和技巧。
4. 学习制作简单的劳动用品,如环保袋、手工皂等。
5. 进行劳动实践,如班级卫生打扫、植物种植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劳动技能。
2. 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劳动场景中体验劳动的乐趣和价值。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工具,如劳动工具、制作材料等。
2. 准备劳动实践的场地和环境,如教室、花坛等。
3. 准备教学PPT和视频资料,辅助教学。
五、教学评价1. 通过观察学生的劳动表现,评价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态度。
2. 通过学生的作品和成果,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了解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体验。
六、教学实施1. 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劳动观念的教育,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和价值。
2. 教授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进行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分组练习,掌握工具使用技巧。
3. 组织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活动,如打扫卫生、种植植物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和收获。
4. 设置劳动任务,鼓励学生创新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协作精神。
5. 进行定期的劳动技能和态度评价,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和进步。
七、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讨论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场景,引起学生对劳动的兴趣和关注。
2. 理论学习:讲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3.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劳动工具的使用练习,如扫地、拖地、整理物品等。
4. 创作展示:学生制作简单的劳动用品,如环保袋、手工皂等,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认识到劳动与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的作用。
(2)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学会合作、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探究、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学会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实践技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
(2)培养学生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认识劳动与技术第1课时: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作用第2课时: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第二单元:劳动技能培养第1课时:基本劳动技能训练第2课时:特定劳动技能训练第三单元:技术应用与创新第1课时:简单工具的使用与创新第2课时:现代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提高认识。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4. 采用实践操作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参与度、合作能力等。
2. 结果性评价:评价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程度,以及技术创新的能力。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2. 教辅资料:相关劳动与技术的图片、视频、案例等。
3. 实物资源:劳动工具、材料等。
4. 网络资源:相关劳动与技术的网站、论坛等。
六、教学安排第一单元:认识劳动与技术第3课时:劳动与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第4课时:劳动与技术的发展与未来第二单元:劳动技能培养第3课时:家务劳动技能培养第4课时:户外劳动技能培养第三单元:技术应用与创新第3课时:农业技术应用与创新第4课时:信息技术应用与创新第四单元:劳动与技术实践第1课时:班级劳动实践第2课时:社区劳动实践第五单元:劳动与技术展示第1课时:个人劳动与技术成果展示第2课时:小组劳动与技术成果展示七、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劳动技能。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和意识。
2.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劳动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认识劳动1. 导入:讲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劳动的感悟和经历。
3. 总结:强调劳动对于个人和社会的益处,激发学生对劳动的兴趣。
第二课时:学习基本劳动技能1. 讲解并演示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擦桌子、整理物品等。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第三课时:动手实践1. 布置一个简单的劳动任务,如种植一盆植物、制作手工艺品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3. 总结: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劳动成果和喜悦。
第四课时:团结协作1. 布置一个需要集体合作的劳动任务,如打扫教室、布置展览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教师指导并评价团队合作的效果。
第五课时:劳动安全教育1. 讲解劳动安全的基本知识,如遵守劳动纪律、使用劳动工具的安全方法等。
2. 学生讨论并分享劳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3. 总结:强调劳动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安全劳动的习惯。
三、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评估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和反思能力。
四、教学资源1. 劳动工具:扫把、拖把、整理物品的容器等。
2. 劳动材料:种植植物的种子、土壤、花盆等;手工艺品的材料。
3. 劳动安全宣传资料。
五、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生动的讲解和示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注重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4. 定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安全意识。
六、教学拓展第六课时:劳动与自然1.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劳动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年级劳动与技术下教案
四年级劳动与技术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习惯。
2. 学习简单的技术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通过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四章:我是环保小卫士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会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法,培养环保意识和行动。
教学内容:学习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学会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技巧实践垃圾分类和处理2. 第五章:我们的菜园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学会简单的种植技术和养护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耐心。
教学内容:学习植物生长的基本知识学会种植技术和养护方法实践种植和养护植物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操作能力。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操作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包括种植日记、垃圾分类实践报告等。
3. 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认识和体会,以及对环境保护的实际行动。
五、教学资源:1. 垃圾分类道具和图片素材。
2. 植物种植工具和种子。
3. 教学PPT和视频素材。
4. 作业本和相关阅读材料。
六、第六章:生活中的技术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技术,学会运用技术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学习简单的生活技能,如烹饪、洗涤等。
学会使用一些日常工具和家用电器。
实践生活中的技术应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七、第七章:小小工匠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学习简单的制作技巧,如剪贴、编织、组装等。
完成一些手工艺品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实践制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八、第八章:安全常识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在危险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四下劳动与技术计划、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计划、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认识到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思想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学会团队协作。
二、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意义。
2. 基本的劳动技能训练。
3. 劳动与技术实践项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劳动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基本技能。
2. 示范法:演示具体操作步骤。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技能。
4.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劳动与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意义。
2. 第二课时: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
3. 第三课时:实践项目一:整理书包。
4. 第四课时:实践项目二:整理房间。
5. 第五课时:实践项目三:制作简单的家常菜。
6. 后续课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其他劳动与技术实践项目。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鼓励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劳动与技术学习中得到提高。
4. 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在每项实践活动完成后,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反思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技能掌握程度、合作精神、创新意识等方面。
4. 定期评价:教师定期对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鼓励表现优秀的学生,激励后进生。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劳动与技术教育教材。
2. 教具:劳动工具、实验器材、生活用品等。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整理物品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制定劳动计划,提高劳动效率。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学习扫地和拖地的基本方法,掌握扫地和拖地的技巧。
2. 第二课时:学习整理物品的基本方法,如整理书桌、整理书包等。
3. 第三课时:学习折衣服和整理床铺的方法。
4. 第四课时:学习制作简单的家务劳动计划,培养学生制定计划的能力。
5. 第五课时:总结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实践演练,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教师讲解劳动技能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采用示范法,教师演示劳动技能的操作过程。
3. 采用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技能。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劳动任务。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整理物品等。
2. 学生能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劳动效率。
3. 学生能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劳动任务。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2. 教具:扫把、拖把、整理物品等实物。
3. 课件:劳动技能的操作步骤和图片。
4. 实践场地:教室、宿舍等。
5. 评价工具:评价表、奖状等。
六、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学习扫地和拖地的基本方法,掌握扫地和拖地的技巧。
2. 第二课时:学习整理物品的基本方法,如整理书桌、整理书包等。
3. 第三课时:学习折衣服和整理床铺的方法。
4. 第四课时:学习制作简单的家务劳动计划,培养学生制定计划的能力。
5. 第五课时:总结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实践演练,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
6. 第六课时:学习洗衣服的基本方法,掌握洗涤、漂洗和晾晒的技巧。
苏科版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一册教案(共9课时)
苏科版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一册教案(共9课时)一. 教材分析《劳动与技术》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课程。
苏科版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一册教案共有9课时,内容包括:手工制作、烹饪、家庭理财、环保意识、交通安全、健康生活、社交礼仪、团队合作和科技创新。
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提高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会公德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劳动技能,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求知欲强。
但部分学生对劳动的认识仍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理解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提高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合作、交流、探究,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各种劳动技能的掌握和运用。
2.教学难点: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劳动技能,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劳动技能。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3.探究学习法: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创新意识。
4.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事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劳动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设计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按时完成预习任务,准备相关材料。
3.教室准备:调整桌椅布局,布置教学环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场景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讲述一个关于团队合作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例如:介绍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四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一、指导思想劳动于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制定性研究领域.是一门综合性强.与学生生活实际、当地生产实际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以实践为主的课程.全日制小学开设劳动与技术课.对于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总的教学要求:(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5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尊重学生基于自己的需要、动机和兴趣所选择的活动内容与方式.(6)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实现研究性研究、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息技术教育等领域的整合.(7)把研究性研究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方式。
(8)鼓励和支持学生发掘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的联系。
(9)弹性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第三,对学术现状的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剪、折、刻、画、贴等一系列技能感兴趣。
已经很熟悉,并且能够完全理解造纸工人的一些符号。
这学期,在三年级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将继续研究更多关于造纸工人的知识。
除了纸工的研究,这学期还涉及到陶艺和缝纫知识的研究,这两个都是比较新的知识点。
所以这学期的研究有一定的挑战性。
但只要我们用心教和学,我相在这学期的四。
提高质量的措施教师:1、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课程观、教学观和质量观;2.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研观摩活动。
定期开展讲座和评优活动。
积极与其他老师交换意见;3、不断加强学科性研究以及教学研究.提高自己的自身文化素质.4、转变教学观念.遵循教育规律.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新方法.新路子.开拓创新.不断进取.努力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以及劳技技能.5.认真备课,写教案,研究功课。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打扫卫生、整理物品、烹饪简单的食物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劳动实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观念,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了解劳动的意义,学习基本的打扫卫生技能。
3. 第三课时:学习烹饪简单的食物,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
4. 第四课时:学习制作手工艺品,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 第五课时:总结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劳动实践展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动手制作手工艺品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示范法、实践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劳动实践。
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劳动实践的表现,包括态度、技能、合作等方面。
2. 学生手工艺品的创意和制作质量。
3. 学生对劳动意义的认识和劳动价值观的树立。
教案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资源1. 劳动工具:扫把、拖把、垃圾桶、清洁剂等。
2. 食材:简单的食材,如米、菜、水果等。
3. 手工艺品材料:纸张、剪刀、胶水、彩笔等。
4. 教学视频或图片:有关劳动场景、烹饪过程等。
七、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劳动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2. 演示与讲解:教师展示基本的打扫卫生、整理物品、烹饪食物等劳动技能,并讲解操作要领。
3.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劳动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讨论:学生相互交流劳动心得,分享劳动成果。
5. 创意制作:学生动手制作手工艺品,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6. 总结与评价:教师点评学生的劳动实践和手工艺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八、作业布置1. 课后回家实践:打扫房间、整理物品、烹饪简单的食物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下册) 洗涤·我们爱清洁1洗涤·洗茶具2洗餐具3洗衣物4拖地板5擦玻璃窗6纸多面体的构成和变化7摩天大楼的设计和制作8纸模型的设计与制作(立交桥)9废纸盒造型纸工(技术信息)洗涤·我们爱清洁教学目标1、关注家庭生活中的技术问题,能运用技术解决生活中常见的小问题。
积极参与家庭的洗涤保洁工作,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在劳动实践中体验劳动所带来的乐趣。
2、了解学生参加家庭洗涤保洁工作的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劳动计划,培养和别人合作劳动的能力,培养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制定本学期学习洗涤劳动的进度计划。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课文插图、两张空白表格。
2、学生准备:课前收集一些卧室、客厅、厨房以及卫生间的照片。
查找与洗涤劳动相关的信息。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居住条件大为改善,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爱清洁、讲卫生已成为大家的自觉要求。
二、想一想,说一说1、师:如果你每天进入的是一个窗明几净、整齐清洁的家,你会有怎样的感觉?2、指名说。
3、怎样才能使家里既整齐又整洁呢?生讨论后回答4、提问:你家平时是怎样做好清洁工作的?你参加其中的哪几项工作?指名回答。
三、写一写1、出示内容我家平时的洗涤清洁工作主要有:我已经会做的洗涤项目有:我还不会做的洗涤项目有:2、学生自己填写3、交流和统计(1)根据每个人的汇报,作出小组统计。
(2)汇总统计结果四、议一议,填一填1、出示表格2、和老师一起讨论,制定出本学期洗涤劳动的进度计划。
3、根据讨论师生一起填写表格。
洗涤·洗茶具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洗茶具的操作要领,掌握洗茶具的方法。
2、培养学生从事简单家务劳动的能力和热爱劳动的思想。
重点难点学习洗茶具的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拍好完整的洗茶具的过程录象,以及投影仪、录音机、几只带茶垢的杯子。
学生准备:茶具、洗洁精、去茶垢的辅助用品,抹布等。
教学过程一、录象导入,出示课题。
⒈看洗茶具的录象,弄清洗茶具的主要过程。
⒉让学生小结清洗茶具的主要步骤,教师用投影仪演示洗茶具的主要过程:①浸泡茶具;②擦洗茶具;③冲洗茶具;④擦干、摆放。
二、讨论学习,确定洗茶具各步骤的操作要领。
⒈分组讨论,根据刚才录象的演示,结合平时自己的实践经验,说说各步骤的要领。
然后对照参考书上“技术信息”提示,得出正确的结论。
⒉将讨论结果填写在书上的表格中。
⒊投影出示填写情况,师生评议。
⒋小结:⑴浸泡茶具:加1~2滴洗洁精。
⑵擦洗茶具:不要用力过猛。
有茶垢,可用牙膏擦。
⑶冲洗茶具:从里到外,逐一冲洗。
注意节约用水。
⑷擦干、摆放:用净布擦干水,轻拿轻放,摆放整齐。
三、研究性学习: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去茶垢的几种方法。
⒈在洗茶具时,最需要清除的是积在茶杯上的茶垢,除了用牙膏擦除,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呢?⒉让每组学生分别用自己准备的辅助材料,擦洗一个有茶垢的杯子。
⒊各小组代表介绍所用方法,并展示洗涤效果。
⒋提问:能不能用洗衣粉?为什么?学生阅读书P5的内容。
四、动手实践,分组洗茶具。
教师巡视指导,并请学生说说洗涤过程和注意点。
五、根据实际情况分项目进行评价。
洗餐具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知道洗餐具的组主要过程。
2、动手实践,掌握洗餐具的操作要领。
3、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争当家务劳动小能手。
重点难点1、掌握洗餐具的要领。
2、如何将餐具清洗干净。
教学准备课前在家洗一次餐具、查阅相关资料、洗餐具的录像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调查情况:平时你在家洗餐具吗?谁来说说餐具怎样洗?二、学习如何洗餐具:1、观看洗餐具的录像。
2、说说洗餐具的过程。
3、每个步骤需要注意些什么?(1)小组讨论。
(2)参考“技术信息”,填写书上的表格。
(3)师生共议,确定注意点。
4、讨论难点。
问:如果洗的碗很油腻,该用热水洗还是冷水洗?如果一个碗鱼腥味很重,该用热水洗还是冷水洗?小结:(1)油腻的碗要用热水洗,用冷水不能去除油腻。
(2)鱼腥味很重的碗要用冷水洗,用热水洗不能去除鱼腥味。
讨论夹过糯米糕的筷子、有粘底的锅该如何洗。
5、洗餐具可以有几种洗涤方法?怎样洗既干净又方便?三、交流自己掌握的相关知识。
洗衣物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知道洗衣物的主要步骤,知道不同质地的衣物要用不同的洗涤方法,还要用不同的洗涤用品重点难点让学生通过对不同衣物的洗涤掌握正确的洗涤方法。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投影片、衣物质地标识、衣物洗涤说明标识、实物投影仪、录音机、晾衣绳、几件不同质地的衣物、各种洗涤用品。
2、学生准备:绸红领巾、羊毛手套、尼龙袜任选一类。
教学过程1、设问导入:你平时看到家长怎样洗衣物的?主要分哪几个步骤?2、出示写有洗衣物主要步骤投影片,请学生根据先后顺序填写序号并连箭头。
3、出示几件不同质地的衣服,提问:这几件衣物可以一起洗吗?为什么?(学习“助学提示”,让学生知道质地不同的衣物应该分开洗并选择相应的洗涤方法)4、认识衣物质地标识和洗涤说明标识。
(1)用投影仪出示各种标识和说明,让学生自己认自己记,然后逐个出示各种标识,让学生说说代表的意思。
(2)把刚才几件衣物拿出来,让学生说说各是什么质地,该怎么洗,要注意什么。
5、动手操作,分组洗涤衣物(1)看书学习正确的洗涤方法。
(2)查阅“技术信息”,获得怎样使衣物洗得更干净的小知识。
(3)根据自己所带要洗的衣物,说说应该用什么洗涤用品。
(4)分组洗涤,并填写洗涤记录。
6、根据各人在劳动技术活动中的表现,作出评价记录。
7、建议学生根据“网站漫游”提供的网址上网浏览,了解更新,更科学的有关洗涤的知识。
拖地板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学会拖地板,教育学生自己的事自己做,经常保持整洁。
2、在感受劳动的乐趣的同时应该注意安全。
重点难点拖地板的要领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图片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议议议一议,图中这个小朋友会不会拖地板?你是从哪些方面看出来的?(二)说说根据你自己的经验,说说拖地板应掌握哪些操作要领。
(三)助学提示拖地板的操作要领:1、先扫地。
2、拖把要尽力拧干,不要带水太多。
3、身体向前微倾,双手握把均匀用力,来回拖擦。
4、人要边拖边退,按从里到外的顺序进行。
5、洗拖把的水要及时更换。
6、等地板干了,再进房间。
(四)比一比拖地板的工具也在不断改进,让我们分别用老式拖和经过改进后的新式拖把拖地板,比较两者有什么不同。
(五)做一做(1)回家后进行拖地板的劳动实践,请家务劳动填写评价记录。
(2)劳动评价。
(3)今后打算。
第二课时练习拖地板擦玻璃窗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擦玻璃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培养学生关心集体、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努力掌握劳动本领。
重点难点擦玻璃窗的操作过程和要领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抹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人们常用“窗明几净”来形容房间的清洁卫生,玻璃窗需要经常擦拭才能保持明亮,你会擦玻璃窗吗?二、看一看,说一说,写一写议一议,图中这个小朋友会不会擦玻璃?擦玻璃的操作过程和要领是什么?三、安全提示擦玻璃窗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用力过猛,当心别弄碎玻璃划破手,如果擦楼上或高处的玻璃窗,一定要有老师或家长在旁边保护。
四、议一议擦玻璃窗一定要注意安全,具体还应该注意些什么?五、做一做分别用干净颍抹上牙膏、啤酒、醋、洋葱片汁等,试着擦拭玻璃窗。
然后填写探索实践记录,并汇报交流。
第二课时一、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分小组把把教室里的玻璃窗擦干净。
二、议一议根据自评和互评结果,分别填上“☆、☆☆、☆☆☆”认真实践掌握要领互相协作注意安全擦窗效果纸多面体的构成和变化教学目标1、认识多面体的特点。
了解多面体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空间感觉。
重点难点1、认识多面体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空间感觉。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面体和六面体的展开图、学生收集多面体的图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介绍身边的多面体。
(1)课件展示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各种多面体。
如:建筑、公共汽车、家具、电器等。
(2)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多面体。
2、讲解多面体的组成。
(1)播放各种多面体的三位画面,让学生观察多面体最少要有几面组成。
(2)讨论。
小结:多面体是由四个以上的多边形围成的一个立体。
3、看一看。
拿出五面体和六面体的展开图,观察每一面是什么图形。
4、试一试:拿出准备好的图片,同桌互相说一说。
5、课后继续了解多面体的相关知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