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设计三范式
数据库五大范式详解
第一范式(1NF)第一范式,强调属性的原子性约束,要求属性具有原子性,不可再分解。
举个例子,活动表(活动编码,活动名称,活动地址),假设这个场景中,活动地址可以细分为国家、省份、城市、市区、位置,那么就没有达到第一范式。
第二范式(2NF)第二范式,强调记录的唯一性约束,表必须有一个主键,并且没有包含在主键中的列必须完全依赖于主键,而不能只依赖于主键的一部分。
举个例子,版本表(版本编码,版本名称,产品编码,产品名称),其中主键是(版本编码,产品编码),这个场景中,数据库设计并不符合第二范式,因为产品名称只依赖于产品编码。
存在部分依赖。
所以,为了使其满足第二范式,可以改造成两个表:版本表(版本编码,产品编码)和产品表(产品编码,产品名称)。
第三范式(3NF)第三范式,强调属性冗余性的约束,即非主键列必须直接依赖于主键。
举个例子,订单表(订单编码,顾客编码,顾客名称),其中主键是(订单编码),这个场景中,顾客编码、顾客名称都完全依赖于主键,因此符合第二范式,但是顾客名称依赖于顾客编码,从而间接依赖于主键,所以不能满足第三范式。
为了使其满足第三范式,可以拆分两个表:订单表(订单编码,顾客编码)和顾客表(顾客编码,顾客名称),拆分后的数据库设计,就可以完全满足第三范式的要求了。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范式的侧重点是非主键列是否完全依赖于主键,还是依赖于主键的一部分。
第三范式的侧重点是非主键列是直接依赖于主键,还是直接依赖于非主键列。
修正的第三范式(BCNF)修正的第三范式,是防止主键的某一列会依赖于主键的其他列。
举个例子,每个管理员只能管理一个仓库,那么如果设计库存表(仓库名,管理员名,商品名,数量),主键为(仓库名,管理员名,商品名),这是满足前面三个范式的,但是仓库名和管理员名之间存在依赖关系,因此删除某一个仓库,会导致管理员也被删除,因此设计不合理。
第四范式(4NF)当一个表中的非主属性相互独立时(3NF),这些非主属性不应该有多值。
数据库范式1NF2NF3NFBCNF(实例)通俗易懂的讲解
数据库范式1NF2NF3NFBCNF(实例)通俗易懂的讲解本⽂对⼤多数初学数据库原理的同学绝对是个⼤福利,哈哈,完完整整的看完此篇博⽂⼀定能够清晰地理解数据库的四⼤范式。
不懂者留⾔相互讨论。
设计范式(范式,数据库设计范式,数据库的设计范式)是符合某⼀种级别的关系模式的集合。
构造数据库必须遵循⼀定的规则。
在关系数据库中,这种规则就是范式。
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必须满⾜⼀定的要求,即满⾜不同的范式。
⽬前关系数据库有六种范式:第⼀范式(1NF)、第⼆范式(2NF)、第三范式(3NF)、第四范式(4NF)、第五范式(5NF)和第六范式(6NF)。
满⾜最低要求的范式是第⼀范式(1NF)。
在第⼀范式的基础上进⼀步满⾜更多要求的称为第⼆范式(2NF),其余范式以次类推。
⼀般说来,数据库只需满⾜第三范式(3NF)就⾏了。
下⾯我们举例介绍第⼀范式(1NF)、第⼆范式(2NF)和第三范式(3NF)。
在创建⼀个数据库的过程中,范化是将其转化为⼀些表的过程,这种⽅法可以使从数据库得到的结果更加明确。
这样可能使数据库产⽣重复数据,从⽽导致创建多余的表。
范化是在识别数据库中的数据元素、关系,以及定义所需的表和各表中的项⽬这些初始⼯作之后的⼀个细化的过程。
下⾯是范化的⼀个例⼦ Customer Item purchased Purchase price Thomas Shirt $40 Maria Tennis shoes $35 Evelyn Shirt $40 Pajaro Trousers $25如果上⾯这个表⽤于保存物品的价格,⽽你想要删除其中的⼀个顾客,这时你就必须同时删除⼀个价格。
范化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以将这个表化为两个表,⼀个⽤于存储每个顾客和他所买物品的信息,另⼀个⽤于存储每件产品和其价格的信息,这样对其中⼀个表做添加或删除操作就不会影响另⼀个表。
关系数据库的⼏种设计范式介绍1 第⼀范式(1NF)在任何⼀个关系数据库中,第⼀范式(1NF)是对关系模式的基本要求,不满⾜第⼀范式(1NF)的数据库就不是关系数据库。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是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是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一个好的数据库设计应该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并且能够有效地存储和检索数据。
以下是数据库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1. 数据库范式化- 第一范式(1NF):确保每个属性都是原子的,不可再分。
- 第二范式(2NF):确保非主键属性完全依赖于主键。
- 第三范式(3NF):确保非主键属性不依赖于其他非主键属性。
2. 数据库冗余最小化- 避免在多个表中存储相同的数据,通过建立关联来实现数据共享和一致性。
- 使用外键来建立表之间的关系,避免重复数据。
3. 数据库安全性- 设置适当的访问权限和角色,限制用户对敏感数据的访问。
- 使用加密算法对敏感信息进行加密存储,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
4.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 定期备份数据库以防止意外数据丢失。
- 建立有效的恢复机制,以便在需要时能够快速恢复数据库。
5. 数据库索引优化- 根据查询需求创建适当的索引,以提高查询性能。
- 避免创建过多的索引,因为过多的索引会增加写操作的开销。
6. 数据库性能优化- 使用合适的数据类型和字段长度来减少存储空间和提高查询效率。
- 优化查询语句,避免全表扫描和不必要的连接操作。
- 定期进行数据库性能监控和调优,以保持数据库的高性能。
7. 数据库一致性与完整性- 使用约束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如主键、外键、唯一约束等。
- 设置触发器来处理复杂的业务规则和数据验证。
8. 数据库可扩展性- 设计合理的表结构以支持未来业务需求的扩展。
- 考虑使用分区表或分布式数据库来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
9. 数据库文档化- 记录数据库设计和架构,包括表结构、关系图、索引等信息。
- 编写清晰详细的数据库文档,方便后续维护和开发人员理解数据库结构。
10. 数据库规范化与反规范化- 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规范化或反规范化处理,平衡数据存储和查询性能的需求。
总结: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范式化、冗余最小化、安全性、备份与恢复、索引优化、性能优化、一致性与完整性、可扩展性和文档化。
数据库设计中的范式化与反范式化
数据库设计中的范式化与反范式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库已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核心组成部分。
在数据库设计的过程中,范式化(Normalization)和反范式化(Denormalization)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分别指的是对数据库表的结构进行规范化和冗余化的处理。
本文将对范式化和反范式化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探讨。
一、范式化(Normalization)范式化是指将数据库中的表结构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设计和拆分的过程。
其主要目的是减少数据的冗余,提高数据存储的效率、一致性和易于维护性。
1. 第一范式(1NF)第一范式要求数据库表中的每个列都是原子性的,即不可再分解。
例如,一个学生表的列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而不是将它们放在一个“个人信息”列中。
这样可以避免数据的冗余和更新异常。
2. 第二范式(2NF)第二范式要求数据库表中的每个非主键列完全依赖于主键。
简单来说,就是表中的每个非主键列必须与主键直接相关,而不能与其他非主键列相关。
这样做可以消除表中的部分冗余,提高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3. 第三范式(3NF)第三范式要求数据库表中的每个非主键列不存在传递依赖。
也就是说,表中的非主键列之间不应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关系。
通过将具有传递依赖关系的非主键列拆分成独立的表,可以进一步减少数据库表中的冗余数据,提高查询效率和数据的一致性。
二、反范式化(Denormalization)反范式化是指在数据库设计中有意地将表中的某些冗余数据复制到其他表中,以提高查询性能和简化复杂的数据关联操作。
虽然这会增加数据的冗余,但能够降低查询时的数据读取和联接操作,提高系统的性能。
常用的反范式化技术包括冗余、数据扁平化、表的合并等。
1. 冗余冗余是反范式化的一种常见手段。
它通过将某些重复的数据放置在多个表中,减少了查询时的数据关联操作。
例如,在一个订单表中同时存储客户的姓名和地址信息,避免了通过联接操作来获取客户信息,提高了查询性能。
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之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以及BC范式
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之第⼀范式、第⼆范式、第三范式以及BC范式 关系数据库设计的⽅法之⼀就是设计满⾜适当范式的模式,通常可以通过判断分解后的模式达到⼏范式来评价模式规范化的程度。
范式有1NF,2NF,3NF,BCNF,4NF,5NF,其中1NF的级别最低。
这⼏种范式之间,5NF⊂4NF⊂BCNF⊂3NF⊂2NF⊂1NF成⽴。
通过分解,可以将⼀个低⼀级范式的关系模式转化成若⼲个⾼⼀级范式的关系模式,这个过程为规范化。
下⾯我们来看⼀个栗⼦(好吃),有错误的地⽅希望读者可以提出改正。
供应者和它所提供的零件信息,关系模式FIRST和函数依赖集F如下: FIRST(Sno,Sname,Status,City,Pno,Qty)(公司编号,名称,状态,城市,产品编号,数量) F={Sno->Sname,Sno->Status,Status->City,(Sno,Pno->Qty)} 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该关系中不含有可以再分的数据项(什么是可以再分的数据项?想象⼀张table,不应存在两个相同的字段,即两个相同的数据项。
如果存在了,就说明他有了可以再分的数据项,就不是关系模式的数据库了。
存在了可再分的数据项,就要考虑新增实体,将两个数据项分别放到两个实体上),所以该关系满⾜第⼀范式的条件。
1NF 第⼀范式 定义:若关系模式R的每⼀个分量是不可再分的数据项,则关系模式R属于第⼀范式 第⼀范式有四个缺点:(1)冗余度⼤(2)引起数据修改不⼀致(3)插⼊异常(4)删除异常此处对该四个缺点不进⾏详细描述 当我们使⽤第⼀范式设计数据库的时候,会发现我们以Sno作为主键(码)的时候,不能唯⼀标识⾮主键字段(⾮主属性)Qty,但是⾮主属性Sname,Status却可以被Sno唯⼀标识且和Pno没有关系,此时对于数据库的使⽤会存在影响,所以要消除这种部分函数依赖的情况。
消除了这种部分函数依赖关系后,所得到的两个关系中⾮主属性完全依赖于码,这种规范称为第⼆范式。
第一、二、三范式
设计范式简介(范式,数据库设计范式,数据库的设计范式)是符合某一种级别的关系模式的集合。
构造数据库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
在关系数据库中,这种规则就是范式。
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即满足不同的范式。
目前关系数据库有六种范式: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第四范式(4NF)、第五范式(5NF)和第六范式(6NF)。
满足最低要求的范式是第一范式(1NF)。
在第一范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更多要求的称为第二范式(2NF),其余范式以次类推。
一般说来,数据库只需满足第三范式(3NF)就行了。
下面我们举例介绍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和第三范式(3NF)。
在创建一个数据库的过程中,范化是将其转化为一些表的过程,这种方法可以使从数据库得到的结果更加明确。
这样可能使数据库产生重复数据,从而导致创建多余的表。
范化是在识别数据库中的数据元素、关系,以及定义所需的表和各表中的项目这些初始工作之后的一个细化的过程。
下面是范化的一个例子Customer Item purchased Purchase price------------------------------------------------------------------------Thomas Shirt $40Maria Tennis shoes $35Evelyn Shirt $40Pajaro Trousers $25如果上面这个表用于保存物品的价格,而你想要删除其中的一个顾客,这时你就必须同时删除一个价格。
范化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以将这个表化为两个表,一个用于存储每个顾客和他所买物品的信息,另一个用于存储每件产品和其价格的信息,这样对其中一个表做添加或删除操作就不会影响另一个表。
关系数据库的几种设计范式介绍第一范式(1NF)在任何一个关系数据库中,第一范式(1NF)是对关系模式的基本要求,不满足第一范式(1NF)的数据库就不是关系数据库。
MySQL数据库三大范式
MySQL数据库三⼤范式第⼀范式(1NF) 所谓第⼀范式(1NF)是指在关系模型中,对域添加的⼀个规范要求,所有的域都应该是原⼦性的,即数据库表的每⼀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原⼦数据项,⽽不能是集合,数组,记录等⾮原⼦数据项。
即实体中的某个属性有多个值时,必须拆分为不同的属性。
在符合第⼀范式(1NF)表中的每个域值只能是实体的⼀个属性或⼀个属性的⼀部分。
简⽽⾔之,第⼀范式就是⽆重复的域。
说明:在任何⼀个关系数据库中,第⼀范式(1NF)是对关系模式的设计基本要求,⼀般设计中都必须满⾜第⼀范式(1NF)。
不过有些关系模型中突破了1NF的限制,这种称为⾮1NF的关系模型。
换句话说,是否必须满⾜1NF的最低要求,主要依赖于所使⽤的关系模型。
第⼆范式(2NF) 在1NF的基础上,⾮码属性必须完全依赖于候选码(在1NF基础上消除⾮主属性对主码的部分函数依赖。
第⼆范式(2NF)是在第⼀范式(1NF)的基础上建⽴起来的,即满⾜第⼆范式(2NF)必须先满⾜第⼀范式(1NF)。
第⼆范式(2NF)要求数据库表中的每个实例或记录必须可以被唯⼀地区分。
选取⼀个能区分每个实体的属性或属性组,作为实体的唯⼀标识。
例如在员⼯表中的⾝份证号码即可实现每个⼀员⼯的区分,该⾝份证号码即为候选键,任何⼀个候选键都可以被选作主键。
在找不到候选键时,可额外增加属性以实现区分,如果在员⼯关系中,没有对其⾝份证号进⾏存储,⽽姓名可能会在数据库运⾏的某个时间重复,⽆法区分出实体时,设计辟如ID等不重复的编号以实现区分,被添加的编号或ID选作主键。
(该主键的添加是在ER设计时添加,不是建库时随意添加) 第⼆范式(2NF)要求实体的属性完全依赖于主关键字。
所谓完全依赖是指不能存在仅依赖主关键<字⼀部分的属性,如果存在,那么这个属性和主关键字的这⼀部分应该分离出来形成⼀个新的实体,新实体与原实体之间是⼀对多的关系。
为实现区分通常需要为表加上⼀个列,以存储各个实例的唯⼀标识。
数据库设计的三大范式、BCNF、4NF
数据库设计的三⼤范式、BCNF、4NF⼀、理解的范式需要理解⼏个基本概念:码:表中可以唯⼀确定⼀个元组的某个属性(或者属性组),如果这样的码有不⽌⼀个,那么⼤家都叫候选码,我们从候选码中挑⼀个出来做⽼⼤,它就叫主码。
相当于键值的意思。
主属性:⼀个属性只要在任何⼀个候选码中出现过,这个属性就是主属性。
⾮主属性:与上⾯相反,没有在任何候选码中出现过,这个属性就是⾮主属性。
外码:⼀个属性(或属性组),它不是码,但是它别的表的码,它就是外码。
⼆、范式详解为了建⽴冗余较⼩、结构合理的数据库,设计数据库时必须遵循⼀定的规则。
在关系型数据库中这种规则就称为范式。
范式是符合某⼀种设计要求的总结。
要想设计⼀个结构合理的关系型数据库,必须满⾜⼀定的范式。
在实际开发中最为常见的设计范式有三个:1.第⼀范式(确保每列保持原⼦性)第⼀范式是最基本的范式。
如果数据库表中的所有字段值都是不可分解的原⼦值,就说明该数据库表满⾜了第⼀范式。
第⼀范式的合理遵循需要根据的实际需求来定。
⽐如某些数据库系统中需要⽤到“地址”这个属性,本来直接将“地址”属性设计成⼀个数据库表的字段就⾏。
但是如果系统经常会访问“地址”属性中的“城市”部分,那么就⾮要将“地址”这个属性重新拆分为省份、城市、详细地址等多个部分进⾏存储,这样在对地址中某⼀部分操作的时候将⾮常⽅便。
这样设计才算满⾜了数据库的第⼀范式,如下表所⽰。
上表所⽰的⽤户信息遵循了第⼀范式的要求,这样在对⽤户使⽤城市进⾏分类的时候就⾮常⽅便,也提⾼了数据库的性能。
2.第⼆范式(确保表中的每列都和主键相关)第⼆范式在第⼀范式的基础之上更进⼀层。
第⼆范式需要确保数据库表中的每⼀列都和主键相关,⽽不能只与主键的某⼀部分相关(主要针对联合主键⽽⾔)。
也就是说在⼀个数据库表中,⼀个表中只能保存⼀种数据,不可以把多种数据保存在同⼀张数据库表中。
⽐如要设计⼀个订单信息表,因为订单中可能会有多种商品,所以要将订单编号和商品编号作为数据库表的联合主键,如下表所⽰。
数据库三大范式举例理解
数据库三大范式举例理解
数据库三大范式是指在数据库设计中,通过规范化设计,确保数据库表结构的合理性
和一致性。
三大范式是从第一范式(1NF)开始逐步优化实现的,每一级范式的约束条件都是在前一级基础上建立的。
第一范式(1NF):原子性
第一范式要求每一列都具有原子性,即每一列的数据都是不可拆分的最小单元。
如果
一列数据可以细分成更小的数据单元,就需要将其拆分成不同的列。
例如,一个订单表中
的“商品名称”列如果包含多个商品名字,就应该把它拆分成多个单独的“商品名称”列。
这样可以保证数据的精确性和可用性。
第二范式要求每个非主键列完全依赖于主键,而不是部分依赖于主键。
即,一个表中
的每个非主键列只与主键有关,而不受其他非主键列影响。
例如,一个订单表中,包含商
品ID、商品名称、商品价格、订单数量等信息。
这时候,商品名称和商品价格这两个属性只与商品ID有关,与订单数量无关,因此需要把它们拆分成另一张表,以确保表中的数据不重复,避免出现数据冗余和不一致的情况。
第三范式(3NF):消除传递依赖
综上所述,数据库三大范式是数据库设计过程中的基本原则,依次达到三大范式可以
提高数据库表结构的合理性和一致性,使数据查询和管理更加方便和高效。
范式详解
数据库三大范式详解数据库范式1NF 2NF 3NF BCNF(实例)设计范式(范式,数据库设计范式,数据库的设计范式)是符合某一种级别的关系模式的集合。
构造数据库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
在关系数据库中,这种规则就是范式。
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即满足不同的范式。
目前关系数据库有六种范式: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第四范式(4NF)、第五范式(5NF)和第六范式(6NF)。
满足最低要求的范式是第一范式(1NF)。
在第一范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更多要求的称为第二范式(2NF),其余范式以次类推。
一般说来,数据库只需满足第三范式(3NF)就行了。
下面我们举例介绍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和第三范式(3NF)。
在创建一个数据库的过程中,范化是将其转化为一些表的过程,这种方法可以使从数据库得到的结果更加明确。
这样可能使数据库产生重复数据,从而导致创建多余的表。
范化是在识别数据库中的数据元素、关系,以及定义所需的表和各表中的项目这些初始工作之后的一个细化的过程。
下面是范化的一个例子 Customer Item purchased Purchase price Thomas Shirt $40 Maria Tennis shoes $35 Evelyn Shirt $40 Pajaro Trousers $25如果上面这个表用于保存物品的价格,而你想要删除其中的一个顾客,这时你就必须同时删除一个价格。
范化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以将这个表化为两个表,一个用于存储每个顾客和他所买物品的信息,另一个用于存储每件产品和其价格的信息,这样对其中一个表做添加或删除操作就不会影响另一个表。
关系数据库的几种设计范式介绍1 第一范式(1NF)在任何一个关系数据库中,第一范式(1NF)是对关系模式的基本要求,不满足第一范式(1NF)的数据库就不是关系数据库。
所谓第一范式(1NF)是指数据库表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基本数据项,同一列中不能有多个值,即实体中的某个属性不能有多个值或者不能有重复的属性。
关系数据库设计范式介绍(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
关系数据库设计范式介绍(第⼀范式,第⼆范式,第三范式)1 第⼀范式(1NF)⽆重复的列所谓第⼀范式(1NF)是指数据库表的每⼀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基本数据项,同⼀列中不能有多个值,即实体中的某个属性不能有多个值或者不能有重复的属性。
如果出现重复的属性,就可能需要定义⼀个新的实体,新的实体由重复的属性构成,新实体与原实体之间为⼀对多关系。
在第⼀范式(1NF)中表的每⼀⾏只包含⼀个实例的信息。
简⽽⾔之,第⼀范式就是⽆重复的列。
(相当于设置某个表的字段属性时,不能出现同样的属性。
⽐如员⼯表,不能出现两个⼀样属性的员⼯姓名的列)。
说明:在任何⼀个关系数据库中,第⼀范式(1NF)是对关系模式的基本要求,不满⾜第⼀范式(1NF)的数据库就不是关系数据库。
1.2 第⼆范式(2NF)属性完全依赖于主键[消除部分⼦函数依赖] (设置某个表的主键,其他的属性都可以根据这个惟⼀主键来检索)第⼆范式(2NF)是在第⼀范式(1NF)的基础上建⽴起来的,即满⾜第⼆范式(2NF)必须先满⾜第⼀范式(1NF)。
第⼆范式(2NF)要求数据库表中的每个实例或⾏必须可以被惟⼀地区分。
为实现区分通常需要为表加上⼀个列,以存储各个实例的惟⼀标识。
例如员⼯信息表中加上了员⼯编号(emp_id)列,因为每个员⼯的员⼯编号是惟⼀的,因此每个员⼯可以被惟⼀区分。
这个惟⼀属性列被称为主关键字或主键、主码。
第⼆范式(2NF)要求实体的属性完全依赖于主关键字。
所谓完全依赖是指不能存在仅依赖主关键字⼀部分的属性,如果存在,那么这个属性和主关键字的这⼀部分应该分离出来形成⼀个新的实体,新实体与原实体之间是⼀对多的关系。
为实现区分通常需要为表加上⼀个列,以存储各个实例的惟⼀标识。
简⽽⾔之,第⼆范式就是属性完全依赖于主键。
1.3 第三范式(3NF)属性不依赖于其它⾮主属性[消除传递依赖](存在另⼀个表主键作为外键,但是不能出现这个外键关联表中的其他属性)满⾜第三范式(3NF)必须先满⾜第⼆范式(2NF)。
简述数据库设计三范式
简述数据库设计三范式
数据库设计三范式是指在数据库设计中,数据表的设计应当满足三个范式的要求。
三范式是指: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和第三范式(3NF)。
第一范式(1NF)要求一个数据表中的每一列都应该是不可分割的基本数据项,也就是每一列都应该是一个单一的值。
第二范式(2NF)要求一个数据表中的每一个非主键列都应该完全依赖于主键,也就是说,非主键列中的每一个值都应该唯一对应于主键中的某一个值。
第三范式(3NF)要求一个数据表中的每一个非主键列都应该依赖于主键而非其他非主键列,也就是说,非主键列中的每一个值都应该与主键相关,而不是与其他非主键列相关。
通过遵循三范式的要求,可以保证数据库的结构合理、数据存储的高效,并且减少了数据冗余和不一致性的问题,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 1 -。
数据库设计的原则和规范
数据库设计的原则和规范在进行数据库设计时,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范是至关重要的。
良好的数据库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并且方便后续的维护和扩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数据库设计的原则和规范,供读者参考。
一、遵循范式设计原则范式是数据库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定义了关系型数据库中数据的组织方式。
遵循范式设计原则可以提高数据库的灵活性和规范性。
常见的范式有第一范式、第二范式和第三范式。
第一范式要求数据列是原子性的,即每个数据列都不能再分解为更小的数据单元。
这样可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第二范式要求数据库表中的每个非主键列都必须完全依赖于主键。
如果存在非主键列只依赖于部分主键的情况,就需要将相关的非主键列提取出来创建新的表。
第三范式要求数据库表中的每个非主键列都必须直接依赖于主键,而不能依赖于其他非主键列。
这样可以避免数据冗余和更新异常。
二、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在数据库设计中,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对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查询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了不同的数据类型,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
例如,在存储整数数据时,可以选择int类型来节省存储空间和提高查询效率;而在存储小数时,可以选择float或double类型来确保精度;在存储字符串时,根据字符串的长度选择合适的varchar或char类型。
三、避免使用保留字和特殊字符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应避免使用保留字和特殊字符作为表名、字段名或约束名。
这样可以避免在查询和更新数据时出现语法错误或歧义。
通常,数据库管理系统会提供一份保留字的列表,设计人员可以参考该列表避免使用其中的保留字。
此外,还应避免使用特殊字符,以免引起解析错误或与系统命令冲突。
四、设立适当的索引索引是提高数据库查询性能的重要手段。
在数据库设计中,应设立适当的索引来加快数据的检索速度。
一般来说,可以对主键字段和常用于查询的字段建立索引。
然而,索引也会增加数据库的存储空间和维护成本。
数据库设计中的范式和反范式的优缺点
数据库设计中的范式和反范式的优缺点在数据库设计中,范式(Normalization)和反范式(Denormalization)是两种不同的设计策略,它们分别针对数据库中数据的组织和存储方式,具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本文将就范式和反范式的优缺点进行探讨。
一、范式(Normalization)范式是一种规范化的数据库设计方式,旨在减少数据冗余和数据修改异常的发生。
范式化设计通过将数据库表拆分成更小的关系,以避免信息的冗余存储。
常用的范式包括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等。
1. 第一范式(1NF)第一范式要求每个数据列都是不可再分的最小数据单元,即数据列中不包含多值或重复数据。
2. 第二范式(2NF)第二范式要求每个非主键列都完全依赖于主键,即非主键列不能部分依赖于主键。
3. 第三范式(3NF)第三范式要求每个非主键列都不存在传递依赖关系,即非主键列不能依赖于其他非主键列。
范式化设计的优点:- 数据库结构清晰,易于维护和拓展。
- 数据更新快速准确,避免了数据冗余。
- 数据一致性较高,减少了数据修改异常的风险。
范式化设计的缺点:- 数据拆分导致查询时需要进行多次表关联,性能较低。
- 大量的表关联可能增加了数据库的复杂度。
- 一些复杂查询需要多次联接表,使得查询语句的编写和优化较为困难。
二、反范式(Denormalization)反范式是为了提高数据库查询性能而采用的一种设计方式,它通过增加冗余数据来避免表关联和查询的复杂性。
反范式化设计的优点:- 查询性能更高,不需要进行多次表关联。
- 简化了复杂查询语句的编写和优化过程。
- 可以减少大量的表之间关联,提高查询效率。
反范式化设计的缺点:- 数据冗余增加了存储空间的需求。
- 数据更新可能导致冗余数据的不一致。
- 数据修改时需要更新冗余数据的多个副本,增加了维护的复杂度。
三、范式和反范式的选择在实际的数据库设计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来选择范式和反范式。
数据库设计和规范化的基础知识
数据库设计和规范化的基础知识数据库设计是构建一个可以存储、维护和访问数据的系统。
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存储在表格中,并且表格中的每一行都代表一个实例或者一条记录。
在设计数据库时,我们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定义表格结构和关系,并设置索引和约束等规则来管理和保护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规范化是数据库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它旨在优化表格结构,减少数据冗余和重复。
规范化可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并减少数据管理的工作量。
规范化分为多个级别,它们分别侧重于不同的问题和优化需求。
第一范式 (1NF):确保表格中每个单元格只包含一个原子值,无重复列或分组。
第二范式 (2NF):确保表格的每一行都有一个唯一标识符,通常是主键,用来区分各个实例。
第三范式 (3NF):确保表格中的每个非主键列都依赖于主键或其他非主键列,而不是依赖于其他非主键列。
BC范式 (BCNF):确保表格中的每个决定都取值于候选键。
换句话说,每个非主属性都不依赖于非超码的主属性。
由于规范化的目标是最小化数据冗余和重复,因此在设计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避免将重复信息存储在不同的表格中2. 检查表格中是否存在多个部分描述相同的数据,如果是,应创造一个新的表格,将其独立出来,然后将任何与其他表格相关的数据与之关联起来。
3. 严格限制数据类型,确保输入的数据类型正确,以免出现意外的错误。
4. 为满足数据规范化,有可能需要创建某些额外的表格或列以分离某些数据。
在设计数据库之前,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包括:1. 数据库类型:常用的数据库类型包括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对象数据库等。
2. 数据类型:不同的数据类型包括数字、文本、日期、布尔、时间戳等。
3. 实体关系模型 (ERM):ERM是一种图形化表示形式,用于描述实体、属性和实体之间的关系。
4. 索引:索引可以加快查询的速度。
当我们查询数据库时,系统可以使用索引来定位特定的数据,而不需要扫描整个数据库组输入的查询。
sql 三范式 的深刻理解
sql 三范式的深刻理解
SQL三范式是指在数据库设计中,将数据划分为不同的表,以降
低数据重复性和提高数据一致性的规范化过程。
它包括三个范式,即
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
深刻理解SQL三范式对于数据库设
计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范式(1NF):每个数据都是原子性的,不可再拆分为更小
的数据项。
即每一个字段都应该是不可再分的基本数据类型。
例如,
在一个用户表中,电话号码不能被拆为区号、前缀和后缀三个字段。
第二范式(2NF):满足1NF的基础上,每个表只描述一种实体,同时该表中的每个非主键字段都与主键相关。
例如,在一个客户订单
表中,订单号为主键,如果要添加产品信息,需要再创建一个产品表,产品信息与订单信息关系可以用产品ID与订单表关联。
第三范式(3NF):满足2NF的基础上,消除表中的传递依赖,
即非主键字段只与主键相关,而不与其他非主键字段相关。
例如,在
一个员工表中,如果要添加部门信息,需要再创建一个部门表,而不
是将部门信息作为员工表的一个字段,因为该字段会随部门名的变化
而变化。
总之,SQL三范式是数据库设计中的核心规范,可以提高数据的
一致性和减少数据的冗余。
当遇到表中存在传递依赖时,应当将其拆
分为两个独立的表。
这样可以更好地管理数据,减少数据出错的概率。
通过深刻理解SQL三范式,我们可以在设计和管理数据库时更好地掌
控数据。
数据库设计中如何解决数据冗余和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数据库设计中如何解决数据冗余和数据不一致的问题数据冗余和数据不一致是数据库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将会对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造成很大影响。
因此,在数据库设计和实现中,解决冗余和不一致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1. 数据库范式数据库范式是解决数据冗余和数据不一致问题的常用方法。
范式是关系型数据库中的概念,它是在排除冗余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进行分解和规范化,实现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在范式设计中,一般应遵循“从第一范式到第三范式”的设计思路。
第一范式是指所有属性都是不可再分的基本数据类型,第二范式是指所有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于候选关键字,第三范式是指非主属性不依赖于其他非主属性。
通过遵循这些规则,可以有效地降低数据冗余和不一致的风险,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 数据库视图数据库视图是一种虚拟的表格,它是由一个或多个基本表的部分数据汇集而成的。
它与实际的基本表没有实际的数据关联,而是通过在查询时动态生成的方式来实现数据的查询和展示。
因此,通过使用数据库视图,可以避免数据冗余和不一致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需要频繁查询某些数据,可以将这些数据整理成一个视图,作为单独的查询对象使用。
例如在一个订单系统中,如果需要频繁查询某个客户的订单信息,可以将客户信息和订单信息整合成一个视图,以方便查询。
3. 数据库索引数据库索引是一种特殊的数据结构,它可以提高数据库的查询效率。
通过使用索引进行数据查找,可以提高数据查询的速度和准确性,减少查询所需的时间和资源。
因此,在数据库设计中,索引的设计和使用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常用的索引类型包括B+树索引、哈希索引、全文索引等。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数据规模来选择合适的索引类型和设计方案。
例如在一个大规模数据集的系统中,采用B+树索引可能更为适合,而在数据集较小的系统中,采用哈希索引可能更为适合。
4. 数据库事务数据库事务是指一组操作,这些操作将被当作一个整体进行执行。
数据库设计范式2——BC范式和第四范式
数据库设计范式2——BC范式和第四范式我在中介绍了数据库模型设计中的基本三范式,今天,我来说⼀说更⾼级的BC范式和第四范式。
回顾我⽤⼤⽩话来回顾⼀下什么是三范式:第⼀范式:每个表应该有唯⼀标识每⼀⾏的主键。
第⼆范式:在复合主键的情况下,⾮主键部分不应该依赖于部分主键。
第三范式:⾮主键之间不应该有依赖关系。
这是我们设计数据库的基本规则,但是只有这三个规则并不能完全解决数据的增删改的异常情况,下⾯就来看看BC范式的例⼦。
BC范式BC范式(BCNF)是Boyce-Codd范式的缩写,其定义是:在关系模式中每⼀个决定因素都包含候选键,也就是说,只要属性或属性组A能够决定任何⼀个属性B,则A的⼦集中必须有候选键。
BCNF范式排除了任何属性(不光是⾮主属性,2NF和3NF所限制的都是⾮主属性)对候选键的传递依赖与部分依赖。
⽐如我们有⼀个学⽣导师表,其中包含字段:学⽣ID,专业,导师,专业GPA,这其中学⽣ID和专业是联合主键。
这个表的设计满⾜三范式,有主键,不存在主键的部分依赖,不存在⾮主键的传递依赖。
但是这⾥存在另⼀个依赖关系,“专业”函数依赖于“导师”,也就是说每个导师只做⼀个专业⽅⾯的导师,只要知道了是哪个导师,我们⾃然就知道是哪个专业的了。
所以这个表的部分主键依赖于⾮主键部分,那么我们可以进⾏以下的调整,拆分成2个表:学⽣导师表:导师表:第四范式如果满⾜了BC范式,那么就不再会有任何由于函数依赖导致的异常,但是我们还可能会遇到由于多值依赖导致的异常。
⽐如我们建⽴课程教师和教材的模型,我们规定,每门课程有对应的⼀组教师,每门课程也有对应的⼀组教材,⼀门课程使⽤的教程和教师没有关系。
这样我们⾸先肯定有三个实体表,分别表⽰课程,教师和教材。
现在我们要建⽴这三个对象的关系,于是我们建⽴的关系表,定义如下:课程ID,教师ID,教程ID;这三列作为联合主键。
以下是⽰例,为了表述⽅便,我们⽤Name代替ID,这样更容易看懂:这个表除了主键,就没有其他字段了,所以肯定满⾜BC范式,但是却存在多值依赖导致的异常。
mysql三大特性、三范式、五大约束
mysql三⼤特性、三范式、五⼤约束
1.数据库的三⼤特性
'实体':表
'属性':表中的数据(字段)
'关系':表与表之间的关系
2.数据库设计三⼤范式
a:确保每列保持原⼦性(即数据库表中的所有字段值是不可分解的原⼦值)
b:确保表中的每列都是和主键相关(表中只能保存⼀种数据,不可以把多种数据保存在同⼀张表中)--->完全属于当前表的数据
c:确保每列都和主键直接相关,⽽不是间接相关(在⼀个数据库表中保存的数据只能与主键相关)----> 消除传递依赖(间接).⽐如在设计⼀个订单数据表的时候,可以将客户编号作为⼀个外键和订单表建⽴相应的关系。
⽽不可以在订单表中添加关于客户其它信息(⽐如姓名、所属公司等)的字段。
3.数据库五⼤约束'
a.primary KEY:设置主键约束;
b.UNIQUE:设置唯⼀性约束,不能有重复值;
c.DEFAULT 默认值约束
d.NOT NULL:设置⾮空约束,该字段不能为空;
e.FOREIGN key :设置外键约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信人: moonbase (MoonBase), 信区: DataBase标 题: 技术系列49—数据库设计范式发信站: 天大求实BBS (Tue Jan 29 21:17:32 2008), 本站()本文将对范式进行通俗地说明,并以笔者曾经设计的一个简单论坛的数据库为例来讲解怎样将这些范式应用于实际工程。
提到数据库的设计范式,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数据库设计所需要满足的规范,满足这些规范的数据库是简洁的、结构明晰的,同时,不会发生插入 (insert)、删除(delete)和更新(update)操作异常。
反之则是乱七八糟,不仅给数据库的编程人员制造麻烦,而且面目可憎,可能存储了大量不需要的冗余信息。
设计范式是不是很难懂呢?并不事这样得,大学教材上给我们一堆数学公式我们当然看不懂,也记不住。
所以我们很多人就根本不按照范式来设计数据库。
事实上,设计范式用很形象、很简洁的话语就能说清楚,道明白。
本文将对范式进行通俗地说明,并以笔者曾经设计的一个简单论坛的数据库为例来讲解怎样将这些范式应用于实际工程。
范式的说明第一范式(1NF):数据库表中的字段都是单一属性的,不可再分{个人理解:就像一个家庭,有几个儿子,其它的儿子都是由一个部份构成,唯独有一个儿子需要两个部份构成,即这就不是一个正常的家庭,呵呵,说得过分了}。
这个单一属性由基本类型构成,包括整型、实数、字符型、逻辑型、日期型等。
1 附图: 1.jpg (19 KB)很显然,在当前的任何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中,傻瓜也不可能做出不符合第一范式的数据库,因为这些DBMS不允许你把数据库表的一列再分成二列或多列。
因此,你想在现有的DBMS中设计出不符合第一范式的数据库都是不可能的。
第二范式(2NF):数据库表中不存在非关键字段对任一候选关键字段的部分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指的是存在组合关键字中的某些字段决定非关键字段的情况),也即所有非关键字段都完全依赖于任意一组候选关键字。
{个人理解:如在一个家庭里面,任何决定都只能是爸爸、妈妈一致通过后才能够算数,就说明是正常的;如果有一个女儿可以只由妈妈决定做什么,那么这就违背了原则,就不满足约定。
}假定选课关系表为SelectCourse(学号, 姓名, 年龄, 课程名称, 成绩, 学分),关键字为组合关键字(学号, 课程名称),因为存在如下决定关系:(学号, 课程名称) → (姓名, 年龄, 成绩, 学分)这个数据库表不满足第二范式,因为存在如下决定关系:(课程名称) → (学分)(学号) → (姓名, 年龄)即存在组合关键字中的字段决定非关键字的情况。
由于不符合2NF,这个选课关系表会存在如下问题:(1) 数据冗余:同一门课程由n个学生选修,"学分"就重复n-1次;同一个学生选修了m门课程,姓名和年龄就重复了m-1次。
(2) 更新异常:若调整了某门课程的学分,数据表中所有行的"学分"值都要更新,否则会出现同一门课程学分不同的情况。
(3) 插入异常:假设要开设一门新的课程,暂时还没有人选修。
这样,由于还没有"学号"关键字,课程名称和学分也无法记录入数据库。
(4) 删除异常:假设一批学生已经完成课程的选修,这些选修记录就应该从数据库表中删除。
但是,与此同时,课程名称和学分信息也被删除了。
很显然,这也会导致插入异常。
把选课关系表SelectCourse改为如下三个表:学生:Student(学号, 姓名, 年龄);课程:Course(课程名称, 学分);{个人理解:可以在该加上ID字段作为主键,因为如果以后课程名称有变动,再如果这个数据库运行了10年,有1000万次选课记录,那么你要去更新这一千万条记录,也算是一个费资源的问题。
如果有了ID,不管你名称怎么变,都只会影响一条当前记录}SelectCourse(学号, 课程名称, 成绩)。
{这里相应就改为:SelectCourse(学号, 课程ID,成绩)}这样的数据库表是符合第二范式的,消除了数据冗余、更新异常、插入异常和删除异常。
另外,所有单关键字的数据库表都符合第二范式,因为不可能存在组合关键字。
第三范式(3NF):在第二范式的基础上,数据表中如果不存在非关键字段对任一候选关键字段的传递函数依赖则符合第三范式。
所谓传递函数依赖,指的是如 果存在"A → B → C"的决定关系,则C传递函数依赖于A。
因此,满足第三范式的数据库表应该不存在如下依赖关系:关键字段 → 非关键字段x → 非关键字段y假定学生关系表为Student(学号, 姓名, 年龄, 所在学院, 学院地点, 学院电话),关键字为单一关键字"学号",因为存在如下决定关系:(学号) → (姓名, 年龄, 所在学院, 学院地点, 学院电话)这个数据库是符合2NF的,但是不符合3NF,因为存在如下决定关系:(学号) → (所在学院) → (学院地点, 学院电话)即存在非关键字段"学院地点"、"学院电话"对关键字段"学号"的传递函数依赖。
它也会存在数据冗余、更新异常、插入异常和删除异常的情况,读者可自行分析得知。
把学生关系表分为如下两个表:学生:(学号, 姓名, 年龄, 所在学院);学院:(学院, 地点, 电话)。
这样的数据库表是符合第三范式的,消除了数据冗余、更新异常、插入异常和删除异常。
鲍依斯-科得范式(BCNF):在第三范式的基础上,数据库表中如果不存在任何字段对任一候选关键字段的传递函数依赖则符合第三范式。
假设仓库管理关系表为StorehouseManage(仓库ID, 存储物品ID, 管理员ID, 数量),且有一个管理员只在一个仓库工作;一个仓库可以存储多种物品。
这个数据库表中存在如下决定关系:(仓库ID, 存储物品ID) →(管理员ID, 数量)(管理员ID, 存储物品ID) → (仓库ID, 数量)所以,(仓库ID, 存储物品ID)和(管理员ID, 存储物品ID)都是StorehouseManage的候选关键字,表中的唯一非关键字段为数量,它是符合第三范式的。
但是,由于存在如下决定关系:(仓库ID) → (管理员ID)(管理员ID) → (仓库ID)即存在关键字段决定关键字段的情况,所以其不符合BCNF范式。
它会出现如下异常情况:(1) 删除异常:当仓库被清空后,所有"存储物品ID"和"数量"信息被删除的同时,"仓库ID"和"管理员ID"信息也被删除了。
(2) 插入异常:当仓库没有存储任何物品时,无法给仓库分配管理员。
(3) 更新异常:如果仓库换了管理员,则表中所有行的管理员ID都要修改。
把仓库管理关系表分解为二个关系表:仓库管理:StorehouseManage(仓库ID, 管理员ID);仓库:Storehouse(仓库ID, 存储物品ID, 数量)。
这样的数据库表是符合BCNF范式的,消除了删除异常、插入异常和更新异常。
范式的应用我们来逐步搞定一个论坛的数据库,有如下信息:(1) 用户:用户名,email,主页,电话,联系地址(2) 帖子:发帖标题,发帖内容,回复标题,回复内容#attach 2.jpg这个数据库表符合第一范式,但是没有任何一组候选关键字能决定数据库表的整行,唯一的关键字段用户名也不能完全决定整个元组。
我们需要增加"发帖ID"、"回复ID"字段,即将表修改为:2 附图: 3.jpg (9 KB)这样数据表中的关键字(用户名,发帖ID,回复ID)能决定整行:(用户名,发帖ID,回复ID) → (email,主页,电话,联系地址,发帖标题,发帖内容,回复标题,回复内容)但是,这样的设计不符合第二范式,因为存在如下决定关系:(用户名) → (email,主页,电话,联系地址)(发帖ID) → (发帖标题,发帖内容)(回复ID) → (回复标题,回复内容)即非关键字段部分函数依赖于候选关键字段,很明显,这个设计会导致大量的数据冗余和操作异常。
我们将数据库表分解为(带下划线的为关键字):(1) 用户信息:用户名,email,主页,电话,联系地址(2) 帖子信息:发帖ID,标题,内容(3) 回复信息:回复ID,标题,内容(4) 发贴:用户名,发帖ID(5) 回复:发帖ID,回复ID这样的设计是满足第1、2、3范式和BCNF范式要求的,但是这样的设计是不是最好的呢?不一定。
观察可知,第4项"发帖"中的"用户名"和"发帖ID"之间是1:N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把"发帖"合并到第2项的"帖子信息"中;第5项"回复"中的 "发帖ID"和"回复ID"之间也是1:N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把"回复"合并到第3项的"回复信息"中。
这样可以一定量地减少数据冗余,新的设计为:(1) 用户信息:用户名,email,主页,电话,联系地址(2) 帖子信息:用户名,发帖ID,标题,内容(3) 回复信息:发帖ID,回复ID,标题,内容数据库表1显然满足所有范式的要求;数据库表2中存在非关键字段"标题"、"内容"对关键字段"发帖ID"的部分函数依赖,即不满足第二范式的要求,但是这一设计并不会导致数据冗余和操作异常;数据库表3中也存在非关键字段"标题"、"内容"对关键字段"回复ID"的部分函数依赖,也不满足第二范式的要求,但是与数据库表2相似,这一设计也不会导致数据冗余和操作异常。
由此可以看出,并不一定要强行满足范式的要求,对于1:N关系,当1的一边合并到N的那边后,N的那边就不再满足第二范式了,但是这种设计反而比较好!对于M:N的关系,不能将M一边或N一边合并到另一边去,这样会导致不符合范式要求,同时导致操作异常和数据冗余。
对于1:1的关系,我们可以将左边的1或者右边的1合并到另一边去,设计导致不符合范式要求,但是并不会导致操作异常和数据冗余。
总结我们可以发现,满足范式要求的数据库设计是结构清晰的,同时它也可以避免数据冗余和操作异常。
但这并不意味着不符合范式要求的设计一定是错误的,在数据库表中存在1:1或1:N关系这种较特殊的情况下,合并导致的不符合范式要求反而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