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A版三年级上册第28课《古诗二首》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教案3、古诗两首练习一6、西湖练习 2教学要求:1. 学用字词句,能联系上下文正确字词的意思。
2. 写好钢笔字,注意带撇和竖笔画的字怎样写才好看。
3. 读读背背,积累描绘民族建筑和山水风光的词语。
教学重点:学用字词句,联系特定语境,在字典中选择正确的意思。
教学难点:理解读读背背中的成语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学用字词句1.在《北大荒的秋天》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出示: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大家细细读一读,想想这句话里的“漾”是什么意思?2.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理解这个字?(本店铺)3.通过本店铺知道“漾”字有两种解释,是哪两种?(生言:水面轻微动荡;液体太满而向外流。
)4.那你们想一想这句话里的“漾”字应该选择哪种解释呢?(同桌讨论,集体交流。
)5.方法小结:一个字词的意思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理解,我们应该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这个字词在特定环境中的特定含义。
我们一起来做个练习。
6.小猴在读童话书时遇到了几个不认识的字,你能帮他查本店铺找到确切的解释吗?7.出示句子,查出带点字的读音,指导生将语句读通顺。
8.小组讨论带点字应该字典中的哪种解释。
9.集体交流——蔫:在这里比喻小象性格内向不好动。
挎:这里是说小白兔胳膊上挂着的。
蹑:在这里是指小彼得掂着脚尖动作很轻。
10.根据上下文确定字词的意思,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你们学会了吗?请试着用这种方法预习新课文中的字词(师出示例句,供学生练习。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教案】终于写完毕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古诗二首
《古诗二首(早发白帝城、绝句)》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 学会本首古诗中的生字新词。
2 在弄懂词句意思的基础上,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3 能正确、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重难点:重点: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难点:在弄懂词句意思的基础上,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复习:出示图片:看图回忆古诗《绝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古诗。
出示一段话:(略)教师指导朗读。
师:同学们喜欢读那一段话?说出理由。
(喜欢读古诗,古诗读起来象唱歌)师:朗读古诗要注意节奏,就像大家做操一样,要跟着节奏,才能做出优美的动作。
三:新课:师:今天我们学习古诗《早发白帝城》(板书)1 预习情况,解释词语意思。
白帝城辞江陵还2 出示地图从图上找到白帝城和江陵的大概位置。
师:作者正是从白帝城回江陵?那么他用的是什么交通工具呢?(船) 师: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轻舟已过万重山)同学们思考:作者从白帝城出发到江陵坐船需要多长时间?师:诗中用多长时间?(一天)师:为什么用一天就可以到达千万里的路程?3 教师简单讲诗的背景:李白在朝中做官时遭人陷害被皇帝流放到很远的地方中途的赦返回家乡。
这时的李白是怀着异常高兴的心情返回家中的。
正是因为这样他才写下了经典的《早发白帝称》。
师:那么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感情来朗读这首古诗呢?(轻松愉快的心情)板书:朗读古诗。
(创新之处打节奏读古诗)师:刚才大家说喜欢读古诗,因为读起来比较优美,我们以前用什么样的方法读古诗?(拍手打节奏:一句来两拍一句四拍一句七拍)1 学生分别用三种节奏来朗读古诗,感受诗的节奏美。
教师指导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 小结用那一种节奏读起来比较好?(一句两拍)大家再来读一遍。
板书:体会古诗师:读完古诗,你从中知道了诗中写了那些内容?(学生回答)师:诗中写了谁从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去?(李白从白帝城出发到江陵去)师: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诗的题目)师:“发”是什么意思?(出发学生对出发可能不懂,教师稍加讲解。
最新语文A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二首》学案第一课时(精品)
《古诗两首》学案一、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2.感悟诗歌的内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3.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2、重点难点1.咀嚼和体悟重点字词的情味。
2.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感悟诗人离别的情怀。
三、导学问题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1.“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这是一种怎样的别后思念?2.“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寒尘。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从这首诗中体会什么?对比想象安西与渭城的不同。
四、参考资料王维不老盛唐之音,一半由诗歌奏响,嘈嘈杂杂,有太多的烟花,太多的叫嚣。
仗着酒意行走天下的李白,肆意弄月舞清影,将半痴半醉的诗歌随意抛洒;泪眼婆娑的杜甫,用泪水将整个盛唐的山水浸泡,历史早已将其泪痕风干。
盛唐经李白杜甫的厚饰,诗意横流,太过夸张。
李白傲气太浓,用醉眼看世界,在滚滚红尘中迷路;杜甫阴气太重,因无法得一庐而蔽天下寒,尽显十足的弃妇之心。
在李白与杜甫之间,独行着一位诗人,他自由地出没于朝廷与山野之间,健步踏上权力的至尊,独步,或与朋友携手笑傲于林泉之下,将一身的功名轻轻放下,将一身的尘土轻轻抹去,只留下淡定的寂灭。
他就是纵马驰骋于沙漠边陲的王维,不杂一丝沉滓的王维,用超然的关怀滤去浮世的悲欢,还原成生命本真的王维。
王维历经千年而不老。
初识王维是在小学时读课本里的边塞诗,“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观猎》),洋溢的激情,遄飞的豪兴震撼着读者的心灵,英姿飒爽的将军纵横猎场的身影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这是年轻而意气风发的王维,如同一只稚鸟,尝试着去搏击高而远的天空。
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王维潜意识里儒家建功立业的思想逐渐明朗。
如同所有封建士子一样,王维渴望将自己的一腔热血抛洒在祖国的疆场,并朝着这大写的人生践行。
他在另一首边塞诗写道:“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古诗二首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课设计:古诗二首古诗二首教课目的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
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领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3、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课前准备1、课文插图,及《夜书所见》诗句字条。
2、学生课前查阅这两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3、学生收集描绘秋景或表达想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
第一课时一、沟通资料,认识背景1、学生沟通课前所查阅的资料。
2、教师引述:我国宋朝有个诗人叫叶绍翁。
有一年秋季,他走开家乡,单独在外。
一个夜晚,他出门漫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板书课题,理解“书”的意思。
3、看图说话:(出示课文挂图)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形,请大家认真看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第1页/共5页1、自由朗诵:放声朗诵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要修业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相互评论、相互指点。
3、自学古诗:借助课后说明或联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合作学习:沟通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5、讲堂沟通:小组指派代表沟通,一同解决疑难问题。
三、再读感悟,领会感情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涌现画面:诗歌描述了一幅如何的情形?2、小组沟通,组内成员相互增补。
(要发散学生的思想)3、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指引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领会感情:若是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单独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形,你会产生如何的心情?(依据讲堂状况可让学生写一写)5、感情朗诵:带着这样的感情朗诵古诗。
经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四、兴趣活动1、我说你读。
方法:第2页/共5页1)老师描述诗句的内容,学生读出对应的诗句。
2)老师点挂图上的光景,学生读出对应的诗句。
2、字条连诗。
方法:老师出示某句诗的字条,学生接续后边一句诗(多连几次,让学生基本会背)。
《古诗二首》三年级语文教案
《古诗二首》三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二首》三年级语文教案1.通过预习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学写8个字。
2.诵读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懂得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3.背诵课文,积累与时间有关的.古诗或名言,做一个合理支配时间的人。
1.自主识字写字。
2.通过理解古诗,结合生活实际,懂得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课前有关惜时的名言警句。
2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自由轻读诗文。
2.师范读诗文。
1.拼读生字。
2.生字正音。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出示生字。
1.学习小组开火车识字。
2.“小老师”带读。
3.生字开花。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认一认。
2.记一记。
3.说一说。
4.看一看:教师范写。
5.写一写。
6.评一评。
1.读准会写字的音。
2.记清会写字的形。
3.观察后: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4.难点字指导:昏、滚、坠。
5.独立练写,教师巡视。
6.师生共同评议。
1.读一读会写字,漂漂亮亮地写一写会写字。
2.正确、流利地读一读诗文。
3.调查一分钟可以做什么。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交流关于惜时的古诗或名言警句。
2.同桌互读古诗。
3.听读古诗。
1.可以小组为单位上台汇报、诵读。
2.互相正音。
3.读准读通。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默读两首古诗。
2.标记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全班交流。
4.教师指引。
5.引导相互读好感慨句和问句。
6.诵读比赛。
背诵诗文。
1.思考两首诗诗意。
2.小组合作解疑。
3.针对全班解决不了的问题。
4.把相对应的句子结合起来理解。
5.将读文和看图结合,想象图中人物对话、语言。
6.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小组比;男女生比……1.交流古人惜时的故事或让学生诵读其他惜时的名言警句。
2.联系自己的时间观谈一谈学课文的感受。
1.为自己设计一张合理支配时间的学习方案。
2.调查一分钟可以做什么。
(已经调查的可以交流)。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二首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体会作者思念故乡以及赞美梅花品格的情感,知道梅花自古以来是清高、勇敢的象征。
2、学会本课生字5个,词语4个。
3、能解释诗句中字、词的意思。
4、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
5、会用自己的话说说《静夜诗》的意思。
教学重点:读懂诗句,理解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带点字的意思。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歌曲磁带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教学《静夜思》,学会诗中3个生字,理解疑举等字的意思。
2、背诵并默写该诗。
3、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作者思念故乡的情感。
过程:一、揭题。
播放《十五的月亮》的歌曲。
简短谈话,揭示第一首诗的题目。
二、自由读。
自学3个生字。
读通诗句。
三、指导朗读。
四、讲解诗句。
1、读古诗,圈出不懂的字。
2、学生试解。
3、连起来说说诗的意思。
五、背诵全诗,体会情感。
六、作业。
第二课时目标:1、教学《梅花》,学会诗中的5个生字,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的读背全诗。
3、体会梅花的风格,学习梅花不怕困难的精神。
过程:一、启发谈话。
二、听课文录音,自学生字,读通诗句。
三、理解诗句。
1、学习第1、2 句。
正确朗读这两句诗。
说说带点字的意思。
试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2、学习3、4两句话。
解释带点字的意思。
四、指导朗读。
范读。
自读。
交流讨论,朗读品味。
五、作业。
最新语文A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第二课时(1)(精品)
《古诗二首》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通过学习这两首古诗,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积极豁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这首诗.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前准备搜集相关文学常识,使用“手机”拍照,分享给全班同学。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1、导课1.播放西湖景色的课件。
提问:西湖的景色美吗?如果你欣赏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别有一番滋味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板书课题。
2.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2、新授(一)自由诵读,初步感悟1.借助拼音初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重点指导:潋艳liàn yàn 空蒙kōng méng 淡妆浓抹dàn zhuāng nóng mǒ 相宜xiāng yí 3.读通课文:如果把这些生字新词放入诗中,大家一定会读得更好!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的朗读节奏。
4.同座互读全诗,并相互正音。
(二)再读古诗,理解诗意1.利用字典、注释、插图自学古诗互相交流。
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闪的样子。
方:正,恰恰。
空蒙:形容山岚迷蒙的样子。
亦:也。
欲:想要。
西湖:这里指杭州西湖,又叫西子湖,因为它在杭州西面;叫西子湖,则是从这首小诗而来。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姓施,家住浣纱溪村西,所以称为西施。
淡妆浓抹:或淡雅地妆束,或浓艳地打扮。
相宜:适合。
2.朗读古诗,理解诗意(1)抽生说说诗意这一天,诗人到西湖游览,最初,天色晴朗,阳光照射到湖面,水波闪动,非常好看。
后来天色转阴,下起雨来,雨雾迷漫,山色朦胧,又别有一番情调。
西湖正如那仪态万方的美人西子一样,无论是淡雅或浓艳的打扮,都恰到好处,美丽动人。
(2)师小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
最新语文A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第一课时(精品)
《古诗两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感悟诗歌的内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咀嚼和体悟重点字词的情味。
教学难点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感悟诗人离别的情怀。
教学方法朗读法,活动教学法。
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送别诗。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讲新课之前,同学们先读一遍文章,使用“手机”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有一首曲子叫《阳关三叠》,也叫《渭城曲》,这首曲子是后人根据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诗创作的。
(设计理念:人的情感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一定的情境,儿童更是如此。
优美、有些淡淡哀伤的古筝独奏《阳关三叠》,帮助学生架起想像的桥梁,将学生带到了几前年的渭城。
入境,为理解古诗奠定基础。
)(点评:新课程倡导,教学中老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
此环节中,老师为学生展示古典乐曲《阳关三叠》,首先就为学生创设了诱发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动机环境。
通过创设符合本节课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为学生提示了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
)2、新课学习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理解诗意。
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读准“朝”“舍”“更”的读音。
引导学生理解“浥”“更尽”等字、词的意思。
(设计理念: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初知大意,为深入理解古诗扫清障碍。
)(点评:“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这一提问非常必要。
的确,学生的阅读思维是看到信息后,信息马上会触动其思维,即可就会产生“这写的是什么呢?”的疑问,有疑问就有思考。
老师此时提问,给学生提供发表感知课题、分析问题、交流逐步思维收获的机会,是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表现,也是了解学情、展开后面继续学习的前提,更是引发、培养学生学习时要产生问题的意识的需要。
语文A版三年级上册第28课《古诗二首》教案
生字、词语卡片
设计者
三年教师
教 学 设 想
学生活动
备 注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谈话,引入新课。
1.背诵《送元二使安西》。
2.师述:这是王维送别好朋友元二时写的一首诗。一位名叫高适的诗人也写有一首送别好友的诗。他是怎样写的,表达怎样的情感呢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就会明白。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通过课前预习,你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对他有什么了解?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板书
设计
28、古诗二首
《别董大》
教学反思
教研组长: 教导主任: 校长:
教 学 设 计
三年级 语文 第 15周
教学内容
28、古诗二首
课时
共2课时
第 2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
2、通过看注释、查字、词典,理解每首古诗的含义。
教学
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
难点
识字、写字
2、齐背古诗。
3、导入: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描写送别的古诗,去感受另一番的送别情景。
二、初读古诗,了解大意。
1、指名读古诗。
2、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3、了解古诗大意:这首古诗是写谁送别谁的
三、细读古诗,理解古诗,体会诗情。
1、提纲导读:
(1)、高适在哪个季节别董大的
(2)理解故事的意思
千里黄云百日曛,北风吹雁雪纷飞。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意思是,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这是对朋友的劝慰。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
小学三年级语文-古诗二首教案
一、新课导入
1、孩子们,我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自古便有许多传统节日流传至今,今天老师想邀请全班同学一起玩一个小游戏,请你读古诗,猜猜诗中说的是哪个传统节日。敢接受挑战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唐)杜牧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中秋月》(唐)李峤
预设:
a.一个人吃饭,无聊,即使饭很好吃也吃不香味。
b.一个读书,不懂时不知像谁求助,弄明白了一道难题的喜悦不知道与谁分享喜悦。
c.一个爬山
d.一个散步
5.一个人读书,一个散步,一个吃饭,一个人爬山,多么地孤独啊!此时的他在想着谁?念着谁?没错,诗人把自己对家人的思念都倾诉在第二句。
6.当中秋节时,别人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月饼,赏月亮,吟诗,对对,热闹极了,当王维看到这一幕,心里想起?
2.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问题,第一个问题与作者有关的,还有哪些问题也是与作者有关的?我们就可以把这些问题归为一类。那如果想了解这些作者资料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解决呢?那么课前谁查阅了这些资料给大家介绍介绍?那么看来像这样的问题我们通过自己课下查阅资料就能解决。就不作为今天我们课上研究的主要问题了。但是刚才的过程这也是我们学习古诗重要的一步,我们可以简单进行概括(板书:知作者)。
当春节时,别人一家人在一起贴对联,放鞭炮,吃饺子,全家说说笑笑,王维看到这里,心里想起?
当端午节来临时,别人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粽子,一起到河边观赏赛龙舟,在一起热闹极了,王维看到这里心里想起了?
平时的生活里王维一直都是一个人,孤苦伶仃,思念亲人,而在每逢佳节,别人阖家团圆,共享天伦之乐时,王维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第二句中的几个字把他的心情准确地写出来了,快找找!没错,这里我们就可以把它理解成更加思念亲人,十分,非常,特别。那么王维都思念家里的谁呢?看来诗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兄弟”就包含了我们说的所有家里的人。谁能带着你的感受读读前两句。
(语文A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28 古诗二首 2word版
————————精选资料,欢迎阅读下载————————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会认2个生字,学习多音字“笼”,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敕勒歌》和《饮湖上初晴后雨》。
背诵古诗。
情感目标: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这两首古诗,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积极豁达的思想感情。
2.对比学习两首古诗,初步感受“豪放”与“优美”两种不同的审美类型。
教学重点:
1.会认2个生字,学习多音字“笼”,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背诵这首诗。
教学难点:
1.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对比学习两首古诗,初步感受“豪放”与“优美”两种不同的审美类型。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插图、古典乐曲。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精选资料,欢迎阅读下载————————。
三年级语文上册28古诗二首别董大1教案新部编本语文A版
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设计[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古诗二首——别董大作品简析: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其余对象是有名的琴师董庭兰。
盛唐时流行胡乐,能赏识七弦琴这种古乐的人不多。
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
唯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一直怜得董庭兰。
”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各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他在《别董大》之二中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遇无酒钱。
”)。
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动大方,激励人心。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天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吼叫,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各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仿佛变为了黄色,原来绚丽刺眼的阳光此刻也淡然失容,仿佛夕阳的余辉一般。
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
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活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安慰:此去你不要担忧遇不到知音,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安慰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设计理念:语文新课程标准重申:“语文教课不但要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授,更要侧重对学生人文思想的培育。
”“阅读优秀作品,品尝语言,感觉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能力”,踊跃创建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谈论、研读赏析。
本课旨在古诗教课中试试主题性阅读,经过对诗歌语言的推断,让学生对古诗的感情体验更为富厚。
塑造学生完佳人品,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
教课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诗的生字,并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
能力目标:在频频朗读与融情想象中,咀嚼和推断要点诗句的情味,体验诗人表露出的感情。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28古诗二首
28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
2.通过看注释,查字、词典,边读边想象,大体理解每首诗的意思,体会朋友之间真挚的感情。
3.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朋友之间真挚的感情。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幻灯片、投影仪、录音机、磁带。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
师述:通过平时的学习,我们古诗库中已经积累了不少古诗。
今天我们的古诗库又将增加两首古诗,它们分别是《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
板书课题。
二、学习《送元二使安西》。
1.简介作者。
王维(?—761),唐代诗人、画家。
字摩诘。
王维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2.学生自由读古诗,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3.检查自学情况,想象画面。
(1)指名读,正音。
舍:多音字。
舍(shě)不得、宿舍(shè)。
在本诗中读“shè”。
朝:多音字。
朝(zhāo)霞、朝(cháo)代。
在本诗中读“zhāo”。
(2)说说自己通过朗读,读懂了什么?(3)或词典,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意思。
诗句的意思:“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意思是:渭城的早晨,刚刚下过雨,湿润了路上的尘土,旅店旁的杨柳被雨水淋过后更加青翠了。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意思是:朋友,您就要上路了,请再喝一杯送别酒吧,等你出了阳关后就不容易见到老朋友了。
三、想象表演,体会感情。
1.边读边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2.说说自己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同桌分别扮演王维和元二,再现依依惜别的情景,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3.指导朗读。
4.反复诵读,体会感情。
四、拓展。
1.交流自己学过的王维的古诗有哪些?(《山居秋暝》《竹里馆》《杂诗》《相思》《使至塞上》《鹿柴》《鸟鸣涧》《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试着背一背王维的诗。
五、巩固生字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指名朗读古诗。
三、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明白哪句的意思就说哪句。
2.讨论交流。老师相机引导学生了解诗意。诗句的意思: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的意思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甚至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黯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晖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找出表示友谊的诗句,读一读,说说从这些诗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逐项指名反馈,评议。
3、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四、总结比较,感悟友情。
说说:同是送别友人,但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学生评议
学生齐背古诗。
学生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学生讨论交流。代表汇报。
学生练习背古诗。
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第15周
教学内容
28、古诗二首
课时
共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
2、通过看注释、查字、词典,理解每首古诗的含义。
教学
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
难点
识字、写字
教具
生字、词语卡片
设计者
三年教师
教学设想
学生活动
备注
教
学
过
程
一、谈话导入
1、指名读第一首古诗《送元二到安西》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板书
设计
28、古诗二首
《别董大》
教学反思
教研组长:教导主任:校长:
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第15周
教学内容
28、古诗二首
课时
共2课时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
2、通过看注释、查字、词典,理解每首古诗的含义。
教学
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
难点
识字、写字
教具
生字、词语卡片
学生讨论交流。代表汇报。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板
书
设
计
28、古诗二首
《送元二使安西》
教学反思
教研组长:教导主任:校长:
2、齐背古诗。
3、导入: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描写送别的古诗,去感受另一番的送别情景。
二、初读古诗,了解大意。
1、指名读古诗。
2、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3、了解古诗大意:这首古诗是写谁送别谁的?
三、细读古诗,理解古诗,体会诗情。
1、提纲导读:
(1)、高适在哪个季节别董大的?
(2)理解故事的意思
千里黄云百日曛,北风吹雁雪纷飞。
1.认读生字词。
2.指导识字。重点指导“董”“雁”字的写法。
五、总结延伸。
1.说说这两首古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诗中表示友谊的诗句有哪些?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七、作业。
1.背诵并默写古诗。
2.课外收集唐朝的古诗,举行古诗朗诵会。
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每个字音。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意思是,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这是对朋友的劝慰。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
3.启发学生想象高适和董大分别时的情景。
4.朗读全诗。
5.全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真挚而深厚的思想感情。)
四、巩固生字词。
设计者
三年教师
教学设想
学生活动
备注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谈话,引入新课。
1.背诵《送元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安西》。
2.师述:这是王维送别好朋友元二时写的一首诗。一位名叫高适的诗人也写有一首送别好友的诗。他是怎样写的,表达怎样的情感呢?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就会明白。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通过课前预习,你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对他有什么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