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真·见新·见精——浅谈现场短新闻写作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见真·见新·见精
——浅谈现场短新闻写作技巧
一篇短新闻是否吸引读者的目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冲击力,而冲击力中最强的要素在于新闻的动感如何。
如何通过鲜活的场景、起伏的情节、富有冲击力的精辟语言来吸引读者,对此,笔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现场短新闻要“见真”
有人认为,即便不深入现场,同样也能写出现场短新闻,同样可以完成任务,这是错误的。
现场短新闻定义为:作者在新近发生事件的现场,用最精炼的文字、巧妙的手法制作的单一事实的立体报道。
现场短新闻必须有记者的亲身经历,必须有记者的耳闻目睹,必须是纪实性的报道而不是事后解释,事前预测。
否则,就容易出问题。
“见真”,即必须亲身深入现场,用好自己的“五感”,亲眼看、亲
耳听、亲自嗅、亲口尝、亲自摸,用心整合得来的素材,从而实现可读性、可听性、可视性。
美国新闻学家D·C·雪特狄克曾说过:“要反映出一个场景,仅仅应用一种官能是不够的。
想一想我们在海滨度过的时光吧。
除了你看到的一切以外,你一定还记得那徐徐吹来的海风,那一阵阵海浪的拍击,你的嘴唇上还留着海水的咸味,那沙粒也还曾抚摸过你的双脚。
如果仅仅写出你看到的景象,不就会遗漏掉许多生动的记忆吗?所以,
要是你想在报道中使这一切重现的话,你就一定要记住那种声音、滋味的感受。
”
还有,现在不少报纸上都有通篇只有对话和几个简单场景,读来如白开水一般无滋无味的现场短新闻。
原因就在于作者只是“身”到了现场,而“心”没有到现场,只发挥了“五感”一部分作用。
现场短新闻要“见新”
“见新”,指的是从内容到形式都要新,简单地说就是形式新颖、内容活泼、表现手法多样。
这既是对记者新闻敏感性的考验,又是对记者创新意识的挑战。
它要求记者要积极学习新东西,适应新需要,转变旧观念,探索新路径。
一直以来,几段对话再加上两个场景,最多再加上几个细节就是现场短新闻的观念深植在很多新闻工作者心中。
只要收集材料多,不怕写不出一篇现场短新闻,这种固化的观念是不应该的。
只有“新”才能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站住脚跟,所以报道必须做到立意新,题材新,表现手法新。
虽然选择新闻角度是一篇短新闻姓“新”的重要条件,但切忌牵强附会,艾丰在《新闻采访方法论》中说得好:“材料不是万能的‘钥匙’,什么锁都能开;不是用钢筋混凝土制成的‘预制件’,建什么楼房都行;不是有伸缩、可大小的‘面团’,既可以做小馒头,又可做大蛋糕;不是画家配色盘中的颜料,想配成什么色就配什么色。
”
“见新”,需要记者摈弃僵化的思维模式,在现场采访时,不要只盯着数据、案例、结果、背景、问题等。
一定要明确,记者是来发现新问题,掌握新情况的,不能等同于那些专门搞调查研究的人,虽然,这些东西对我们也有用处。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发现“新天地”,写出“新”报道。
见新”,还需要提高采访技巧,养成在收集、整理素材的同时,思考新闻主题、列出写作纲要的习惯。
因为,到现场采访时,随时可能出现新问题,只有做到边采访、边打腹稿,才能随着采访的深入,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而且要不断地、反复地修改腹稿,发现不足立即补充。
这样写出的稿子,才具备“短、新、快、活”的特点。
如果记者在现场只顾收集材料(当然也是必要的),写什么等回去再琢磨,许多鲜活的东西可能已经从我们指间、笔间溜走。
现场短新闻要“见精”
写“短”了容易,通过压缩总可以符合字数要求。
然而,让现场短新闻达到“精”的要求,却需要记者付出更大的努力。
新闻主题靠新闻题材体现,不同主题需要不同的题材。
要更好地表现报道的主题,就需要瞄准并选择那些最典型的、最有代表性的、最能体现本质的材料。
要知道,典型的材料更具有代表性,更能揭示新闻人物的精神面貌,反映新闻事物的本质,从而深刻地表现报道的主题。
著名作家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写作体会中说:“用最能代表一般的典型例子,来说明本质的东西,给人的印象是会清楚明
白的,也会是突出的。
”因此,在选择新闻题材时,一定要对准以一当十的典型题材,对那些虽然生动但与主题关系不大的材料,大可弃置一旁。
现场短新闻要想“见精”,在选好最典型的材料同时,还需选择最佳的表现角度。
就是说记者在写作时要从最能说明主题的那个方面去理解事实、表现事实、反映事实,要通过对材料的巧妙安排和新颖构思,写出别具一格而又能充分体现报道意图的新闻作品来。
总而言之,最典型的材料与最佳的表现角度结合,现场短新闻自然会精益求精,惜字如金,达到“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