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素氧合酶—1与心血管炎症的相关性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红素氧合酶—1与心血管炎症的相关性探讨
血红素氧合酶-1(HO-1)是一种诱导型血红素氧合酶,可促进血红素的分解并生成胆红素、CO以及铁等,这些代谢产物能够通过多种机制而抑制心血管炎症。本文探讨了HO-1与心血管炎症之间的相关性。
标签:血红素氧合酶-1;心血管疾病;相关性
临床研究发现,HO-1以及其酶解产物具有抗炎、抗损伤以及组织修复等作用,可形成一个内源性保护系统,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1]。
1 HO及其产物的抗氧化应激作用
机体氧化应激能够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从而导致细胞膜发生蛋白变性、脂质过氧化以及DNA断裂等,致使组织细胞受损。HO-1能够使促氧化游离血红素降解,并且生成CO以及胆红素。当处于应激状态时,CO能够有效调节心脑血管系统所处的紧张状态,从而保护心脑血管。此外,CO还可有效降低细胞损伤,抑制蛋白质氧化以及脂质过氧化,从而起到细胞保护作用。而胆红素是一种抗氧化剂,在生理水平下,胆红素对脂质过氧化过程具有抑制作用,并可清除氧自由基,从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以及平滑肌细胞[2]。
2 HO及其产物的抗炎作用
在炎症状态下体内巨噬细胞以及白细胞激活与聚集,可释放出大量炎性介质、酶以及自由基,并能够激活机体补体系统,导致细胞损伤。有研究资料显示,炎性细胞因子还可利用核转录因子(NF)-JB以及AP-1的介导作用而诱导HO-1基因转录以及表达。HO-1能够利用其酶解产物胆红素以及CO抑制炎症反应过程。其中,CO对脂多糖所介导发生的前炎症因子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从而提高脂多糖所介导的IL-10表达,而IL-10是一种抗炎因子。此外,胆红素能够抑制补体的激活以及瀑布反应,有效保护组织细胞,避免其被补体活化所致炎性损伤。朱冰坡[1]等人研究发现,HO-1所具有的抗炎作用也能够防止AS形成。
3 HO及其产物的抗凋亡作用
细胞具有程序性死亡特征,即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的诱导主要可通过两种途径进行调节,一是由B淋巴细胞与白血病-2所属线粒体进行调节,另一种是死亡受体Fas以及其特异配体FasL在聚合状态下进行调节[1]。氧化应激、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炎症反应等均能够降低凋亡基因的表达,并提高促凋亡基因的表达,导致心肌细胞以及血管内皮细胞快速凋亡。动物研究发现,HO-1能够利用其酶解产物胆红素以及CO发挥抗凋亡作用。其中,CO能够抑制促凋亡基因的表达,并使NF-JB激活,提高凋亡基因表达,最终抑制由炎症因子所诱导的细胞凋亡过程。而胆红素能够清除多余的氧自由基,有效抑制过氧化硝酸盐基所致内皮细胞凋亡。
4 HO及其产物的抗增殖作用
相关研究资料显示,HO-1对血管内皮细胞以及VSMC增殖与凋亡所致血管损伤均具有保护作用。HO-1的产物CO能够抑制VSMC的增殖,并可对细胞周期中的特异性转转录因子(E2F-1)的转录过程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影响细胞的循环周期。此外,其还可对内皮素-1(ET-1)产生影响,有效防止VSMC发生增殖以及迁移。杨人强[3]等人研究发现,HO-1具有促进VSMC凋亡的作用。因此,从而HO-1所具有的抗VSMC增殖作用,能够为血管阻塞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5 HO及其产物的抗血小板凝集作用
臨床研究发现,血管内膜损伤处血小板凝集,可形成血栓。处于激活状态的血小板能够释放出血管活性因子以及有丝分裂因子,例如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ET-1以及血管紧张素Ⅱ等,并促进MSMC迁移以及增殖,致使血管内膜增生以及管腔狭窄等[1]。目前,已有研究资料显示,血小板中存在HO-1。在正常生理状态下,HO-1并不明显地显示其抗血小板凝集活性,而当HO-1处于高表达状态下时,可有效抑制血小板的凝集,并预防血栓的形成,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6 HO及其产物的血管张力调节作用
VSMC所产生的HO-1经催化后产生的CO具有内皮输血管因子或者NO类似作用,对血管平滑肌具有舒张作用,并可调节血管血流量以及血管张力。而心血管系统可产生大量的CO,从而对血管阻力、心输出量以及血压等产生影响。在应激状态下,CO具有微循环保护作用,且对于心脑血管系统所处紧张度具有调节作用,从而起到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当处于慢性缺氧状态时,平滑肌舒张以及血管扩张作用主要源自CO而非NO。
7 小结与展望
HO-1系统在机体各类组织中广泛存在,其可通过多种机制而保护细血管系统,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具有良好的研究和应用前景[4]。但受病理、生理以及非生理因素等的影响,HO-1基因转录过程呈现复杂性以及多样性,其基因表达信号通路、基因启动区内的调控位点等方面均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寻优化HO-1表达的诱导以及调控方法,可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和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冰.血红素氧合酶-1的表达水平同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21):412-413
[2]朱冰坡,曹剑,李健等.上调血红素氧合酶-1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管内
皮功能及血压的影响[J].武警医学,2011,22(6):490-494
[3]杨人强,程晓曙,王伶,等.血红素氧合酶-1在大鼠急性烧伤后心肌中的变化[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50(5):5-8,15,封3.
[4]Yang H,Lee S E,Kim G D,et al. Hemeoxygenase-1 mediates an adaptive response to spermidine-induced cell death in human endothelial cells[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smistry,2011,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