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河南省罗山县莽张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语文
河南省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河南省兰考县三中卫星部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B.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C.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D.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2. 2014年非洲地区爆发埃博拉疫情,埃博拉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下列关于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生命系统层次中的最小层次B.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C.能在无机环境中繁殖,因此具有传染性D.可用煮熟冷却后的肉汤大量培养,用于科学研究3.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只草履虫和一只乌龟二者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完全相同的B. 覆盖全身的皮肤,属于器官层次的描述C.大肠杆菌的菌落,属于种群层次的描述D.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4.换上高倍镜后不应出现的操作是( )A.调节光圈B.调节细准焦螺旋C.调节反光镜D.调节粗准焦螺旋5.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中四种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其中表示碳元素的是( )A.甲B.乙C.丙D.丁6.显微镜下看到一草履虫在沿逆时针方向运动,那么,它实际的运动方向是( )A.逆时针B.在左侧是逆时针,在右侧是顺时针C.顺时针D.无法确定7.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镜与低倍镜相比( )A.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B.物像小、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C.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D.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8.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内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施旺和魏尔肖B.细胞学说认为所有生物都是由一个细胞或多个细胞组成的C.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别的细胞产生的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多样性9.下列关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蓝藻和水绵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B.细菌细胞膜与真菌细胞膜相似C.发菜与草履虫都有染色体D.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细胞结构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10.如下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
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同其它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处而安等等。
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来互相吹捧或以竹自诩,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
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画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门类,封建士大夫在私园、庭院中种竹养竹以助风雅,亦成为普遍风气。
最早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它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恐怕要算《礼记》了,《礼记•祀器》中说:“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
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
”魏晋时期政治局势反复无常,文人士子意气消沉,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为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在当时社会引起很大震动,对后代封建文人的行止也产生了莫大影响,可以说,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竹林七贤乃是“始作俑者”。
自此以后,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便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懑闷中解脱出来,他们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广袤的竹林正是他们托身、浪迹之所,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痴迷。
一时间,闻有好竹即远涉造访而不通名姓者有之,种竹十顷栖居林中者有之,对竹啸吟终日不辍者亦有之,王徽之、张廌、翟庄、袁粲等,是其中风流最著者。
河南省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
河南省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1题;共26分)1. (2分) (2019高一上·长春期末) 下列选项中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A . 蓊(wèng)郁弥(ní)望猗(yī)郁混(hùn)沌B . 肄(yì)业冶(yě)游相勖(xù)訾詈(yán)C . 镣铐枷锁蜷缩峰颠D . 骇人听闻义愤填膺安之若素崇山峻岭2.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 度日度过难关枯燥躁动不安B . 融汇融汇贯通迁移潜移默化C . 简洁简便快捷家具病情加剧D . 复员幅员辽阔事故人情事故3. (2分) (2016高二上·西湖期中) 下列句中,加横线字词解释都正确的一组是()A . 不与秦塞通人烟通人烟:相互往来自我徂尔徂:往B . 渚清沙白鸟飞回渚:水中小洲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爽快C . 欲寄彩笺兼尺素尺素:书信的代称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将息:将要休息D . 肇锡余以嘉名肇:肇事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贸:贸易4. (2分)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项是()A .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侣鱼虾而友麋鹿B . 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舞幽壑之潜蛟C . 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常在于险远D . 园日涉以成趣月明星稀,乌鹊南飞5. (2分) (2015高二上·连江期中) 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访风景于崇阿A . 遂见用于小邑B . 农人告余以春及C .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D .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6. (2分) (2019高三上·厦门开学考) 对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其”的意思与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其后名之日“褒禅”②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④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⑤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⑥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⑦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⑧其孰能讥之乎⑨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⑩其如土石何A . ①③/④⑤⑥⑨⑩/②/⑦⑧B . ①④/③⑤⑥⑦/②/⑧⑩/⑨C . ①③④/⑤⑥⑦⑨/②/⑧⑩D .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⑩/⑨7. (2分)下文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A . 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
高一生物第一学期月考测试题
高一生物第一学期月考测试题高一生物第一学期月考测试题生物试题本试卷共分为I.II两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C.H.O.N.P.S等6种元素是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其中占细胞鲜重最多的是:A.CB.NC.OD.P2.将人体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分别浸入下列a.b.c三个不同浓度溶液的烧杯内,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则a.b.c溶液浓度大小比较正确的是:A.a_gt;b_gt;cB.a_gt;c_gt;bC.a_lt;b_lt;cD.a_lt;c_lt;bab c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要细胞膜上的同一种载体蛋白②只有小分子物质和离子才能通过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进入细胞③所有细胞都有相同的细胞膜结构〝嵌入〞支架或〝漂浮〞在支架两侧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相同④当细胞内外存在浓度差时,细胞就会发生质壁分离或复原⑤温度高低会提高或降低水分通过半透膜的扩散速度和细胞内酶的活性A.⑤ B.②⑤C.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4.比较H2O2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实验中,新鲜肝脏研磨液属于:A.因变量B.自变量 C.无关变量 D.以上都对5.图1表示某有机物加入酶后,置于0℃至80℃环境中,有机物的分解总量与温度的关系图.根据该图判断,如果把这些物质置于80℃至0℃的环境中处理,其关系图应为图2中的6.人在发高烧时食欲降低,感觉食之无味,其原因是:A.体温升高,导致肠胃不能及时排空B.体温升高,完全抑制了消化酶的分泌C.体温升高,消化酶的活性受到影响D.体温升高,破坏了体温调节系统,从而影响了肠胃的吸收7.ATP之所以能作为能量的直接来源是因为:A.ATP在细胞内数量很多B.ATP中的高能磷酸键储存的能量多且很不稳定C.ATP中的高能磷酸键很稳定 D.ATP是生物体内唯一可以释放能量的化合物8.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所必需的是:A.叶绿素B.ADP C.ATPDO29.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光反应必须在光下进行,暗反应必须在暗处进行B.暗反应需大量的酶参加,光反应不需要酶C.光反应在叶绿体基粒上进行,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里进行D.没有光反应,暗反应就不能进行;没有暗反应,光反应则仍能顺利进行10.将刚萎蔫的菜叶放入清水,菜叶细胞中的水分能够得到恢复的原因属于:A.主动吸水B.主动运输C.自由扩散 D.协助扩散11.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分解及三碳化合物形成葡萄糖所需能量分别来自: A.呼吸作用产生的ATP和光能 B.都是呼吸作用产生的ATPC.光能和光反应产生的ATPD.都是光反应产生的ATP12.如下图所示,某植物的绿叶经光照24小时后,然后脱色用碘处理,结果有锡箔覆盖的位置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该实验证明:(1)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2)光合作用需要光(3)光合作用放出氧气(4)光合作用制造淀粉A.(1)(4)B.(2)(4)C.(2)(3)D.(1)(3)13.生物体在呼吸作用过程中有CO2放出时,则可判断此过程一定:A.不是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B.不是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C.是有氧呼吸D.是无氧呼吸14.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慢的色素及其主要吸收的光是:A.叶绿素a,蓝紫光B.叶绿素a,红光和蓝紫光C.叶绿素b,蓝紫光D.叶绿素b,红光和蓝紫光15.下列哪项是光合作用.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共有的现象:A.在植物体内随时进行 B.分解葡萄糖C.产生ATP D.在线粒体内发生16.细胞有氧呼吸释放的CO2中的氧元素:A.全部来自H2OB.部分来自O2C.全部来自C6H12O6D.部分来自C6H12O617.为延长水果仓贮时间,向贮仓中加入N2和CO2的目的是:A.抑制无氧呼吸 B.促进无氧呼吸C.抑制有氧呼吸D.促进有氧呼吸18.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直接能源.主要能源和最终能源依次是A.太阳能.糖类.ATPB.ATP.糖类.脂肪C.ATP.脂肪.太阳能D.ATP.糖类.太阳能19.一位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将水绵(丝状绿藻)放在暗处,一束白光通过棱镜再投射到水绵的叶绿体上,这时好氧性细菌将明显聚集在:A.红光的投影区域内B.红光和绿光的投影区域内C.红光和蓝紫光的投影区域内D.黄光和橙光的投影区域内20.下列有关线粒体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线粒体具有内外两层膜,内膜折叠成嵴,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B.线粒体内膜和基质中含有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C.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时必须有氧的参与D.细胞产生 CO2的部位一定是线粒体21.在四支试管中含有下列不同的化学物质和活性酵母细胞制备物,经一定时间的保温后,能产生的CO2的是:A.葡萄糖+细胞膜已经破裂的细胞B.葡萄糖+线粒体C.丙酮酸+核糖体D.丙酮酸+内质网22.能够促进麦芽糖酶水解的酶是:A.淀粉酶 B.蛋白酶C.脂肪酶 D.麦芽糖酶23.绿叶中的色素能够在滤纸上彼此分离开的原因是:A.色素提取液中的不同色素已经分层B.阳光的照射使各种色素能彼此分开C.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D.丙酮使色素溶解并且彼此分离的扩散速度不同24.在夏季中午光照最强的情况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略有下降.这时,叶肉细胞内的C3 .C5.ATP 的含量变化依次是:A.升.降.升B.降.升.降 C.降.升.升D.升.降.降25.由于硝化细菌的作用,土壤中的氨可以转变成植物制造何种物质的原料?A.核糖和脂肪B.葡萄糖和淀粉C.氨基酸和核苷酸D.脂肪酸和氨基酸26.叶绿体与线粒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同点是①具有双层膜②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③产生氧气④水作为生理功能的一种原料⑤含有DNA⑥内部含有酶A.①②④⑥ B.③④⑤⑥C.②③④⑤D.①④⑤⑥27.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A.磷脂.蛋白质B.糖脂.糖蛋白C.脂质.蛋白质.无机盐D.磷脂.蛋白质.核酸28.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描述不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B.乌龟属于个体层次C.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属于种群层次D.培养皿被污染后,除大肠杆菌外,又滋生了别的细菌和真菌,既属于种群层次,又属于群落层次29.温室栽培不受季节.地域限制,可为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最适宜的条件,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以下措施不能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是A.增加室内CO2浓度B.适当增大室内昼夜温差C.增加光照强度D.采用绿色玻璃盖顶30.种子萌发的需氧量与种子所贮藏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元素比例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消耗同质量的有机物,油料作物种子(如花生)萌发时需氧量比含淀粉多的种子(如水稻)萌发时的需氧量A.多B.少C.相等D.无规律31.硝化细菌用于合成有机物的能量来自A.体内物质氧化B.体外无机物氧化C.光能 D.体外有机物氧化32.利用小球藻培养液进行光合作用实验时,在其中加入抑制暗反应的物质后,发现在同样的光照条件下释放氧气的速率下降,主要原因是A.叶绿素吸收光能的效率下降B.[H].ATP等的积累,光反应速率减慢C.合成ATP所需酶的活性受到抑制 D.暗反应中生成的水减少,使光反应的原料不足33.ATP转化为 ADP 可表示如下:式中_代表A.H2OB.[H]C.PD.Pi34.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H]的产生是在①光合作用的光反应②光合作用的暗反应③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④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⑤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A.①③⑤B.①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35.若要在显微镜下尽快观察到目标,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A.目镜5_和物镜40_ B.目镜10_和物镜40_C.目镜5_和物镜10_D.目镜10_和物镜10_第II卷非选择题(非选择题共3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计30分36.(6分)下面是光合作用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1)e的结构简式为,形成的部位是,写出f形成e的反应式.(2)若物质a用 18O标记,则18O在光合作用的最终产物[ ]检测到.(3)若物质c用14C标记,并追踪14C,这种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用图中相关字母表示).(4)在光照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 ]的浓度可提高d的产量.37.(5分)下图是验证酶的催化特性的几组对比实验,1―5号试管内装有等量的H2O2液.1―4号试管控制温度与投入物品如图所示,请回答:(1)若投入物品后,立即用带有余烬的卫生香去试探1―4号试管口,其中2号试管口卫生香.(2)若1号.2号.3号和4号都是为了验证酶的某项特性而设置的对照,哪一号设置得不科学,应如何改进?答:号设置得不科学,改进的方法:.(3)若要证明酶的活性受酸碱度的影响,而再增设5号试管,请补充:①5号试管内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5号试管温度应控制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8.(8分)下图为物质代谢过程中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两者间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Ⅰ过程所发生的能量变化是,Ⅱ过程是在叶绿体的部位进行的,包括和两个过程.(2)在上述Ⅰ—Ⅴ中,供给绿色植物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多的是.(3)在上述Ⅰ—Ⅴ中,各种生物细胞都能进行的过程是.在无氧条件下,不同生物产生不同代谢产物的阶段是,其直接原因是.处理ABCSiO2+++CaCO3—++95%乙醇+—+蒸馏水(10mL)—+—39.(6分)分别在A.B.C三个研钵中加2g剪碎的新鲜菠菜绿叶,并按下表添加试剂,经研磨.过滤得到三种不同颜色的溶液,即深绿色.黄绿色(或褐色).几乎无色.(注)表中〝+〞表示加,〝—〞表示不加.(1)A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原因是.(2)B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原因是.(3)C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原因是.40.(5分)工业生产果汁时,常常利用果胶酶破除果肉细胞壁以提高出果汁率.为研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将果胶酶与苹果泥分装于不同试管,在100C水浴中恒温处理10 min(如图A).②将步骤①处理后的果胶酶和苹果泥混合,再次在10℃水浴中恒温处理10 min(如图B).③将步骤②处理后的混合物过滤,收集滤液,测量果汁量(如图C).④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重复以上实验步骤,并记录果汁量,结果如下表:根据上述实验,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果胶酶能促进细胞壁中的水解,这是利用了酶的性.(2)实验结果表明,在上述8组实验中,当温度为时果汁量最多,此时果胶酶的活性.当温度再升高时,果汁量降低,说明.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CDABBCBCCCCB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 BDCDCDCDABCC题号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CDADDABBDBC二.非选择题36.(1)ATP,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反应式略(2)[b]O2 (3)c→c3→d,c→c3→(CH2O)(4)[c]CO237.⑴迅速复燃⑵4号;应将0℃改成37℃,或将熟猪肝改成鲜猪肝.⑶①加入1克用酸液或碱液浸泡过的鲜猪肝.(若在5号试管加入酸液或碱液,则在其他试管也要加入等量的蒸馏水).②37℃38.(1)光能转变成ATP中活跃化能,基质, CO2的固定,C3的还原(2)Ⅴ(3)Ⅲ,Ⅳ,酶的种类不同39.(1)黄绿色,部分叶绿素受到破坏(2)几乎无色,叶绿素不溶于水(3)深绿色,大量叶绿素溶于乙醇40.(1)果胶 ,专一性 (2)400C 最大温度升高,降低了酶的活性。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高级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高级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放在30%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是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B.洋葱根尖生长点细胞C.洋葱表皮细胞 D.干种子细胞参考答案:C2. 细胞膜上与细胞的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和血型决定有密切关系的化合物是()A.糖蛋白B.磷脂C.脂肪D.核酸参考答案:A3. 植物细胞吸水不会涨破,这是由于存在着( )A.细胞膜 B.叶绿体 C.液泡 D.细胞壁参考答案:D4. 现有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男孩。
①若男孩色觉正常,其母色盲,其父正常;②若男孩色觉正常,其父色盲,其母正常;③若男孩色盲,其父正常,其母色盲。
则①②③中此染色体变异分别发生在什么生殖细胞 ( ) A.精子、卵、不确定 B.精子、不确定、卵C.卵、精子、不确定 D.精子、不确定、精子参考答案:C5. 如图是酵母菌呼吸作用实验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条件X下葡萄糖中能量的去向有三处B. 条件Y下,葡萄糖在线粒体中被分解,并产生CO2和水C. 试剂甲为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D. 物质a产生的场所为线粒体基质参考答案:A根据产物酒精判断条件X为无氧,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储存在酒精中,一部分储存在ATP中,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A正确;线粒体不能利用葡萄糖,B错误;试剂甲为酸性重铬酸钾溶液,C错误;图中无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为线粒体基质,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呼吸、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名师点睛】解决本题需要知道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物是CO2和水;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物是CO2和酒精;同时需要知道鉴定CO2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鉴定酒精需要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
6. 以下关于遗传和减数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间的部分交换属于基因重组B.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基因A和a的分离只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C.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是一致的D.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形成4种精子参考答案:C【考点】61: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解:A、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间的部分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A 错误;B、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等位基因A和a的分离一般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若发生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也可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错误;C、由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因此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是一致的,C正确;D、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形成4个精子,但只有2种,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7. 下表中有关人体细胞化合物的各项内容,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C8. 下列各项中均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A. 绿藻、小球藻、颤藻、黑藻B. 大肠杆菌、酵母菌、乳酸菌、破伤风芽孢杆菌C. 洋葱、伞藻、蝾螈、刀豆D. 蓝球藻、SARS病毒、Rous肉瘤病毒、香菇参考答案:C【详解】细菌(如杆菌、球菌、螺旋菌、乳酸菌等)、蓝藻(如颤藻、蓝球藻、念珠藻、发菜等)等都是原核生物;绿藻、小球藻、黑藻、伞藻、香菇、酵母菌、洋葱、蝾螈、刀豆等都是真核生物;所以选C。
[精品]2019河南省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0
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2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美学所讲的“意象说”主张“美在意象”:美在“象”外之“意”,言外之情。
任何一件美的文艺作品,其本身或为声色,或为言词,都是有“象”的(“在场的东西”)。
能体悟到“象外之意”“词外之情”,就是一种美感。
此种美不是低层次的感性美,而是深层次的意境美、精神美。
“意象说”突破了美在声色之类的局限性,深刻地揭示了美之为美的本质内涵,不仅值得中国美学继承和弘扬,而且也值得世界美学借鉴。
但为什么要深入到象外,才能达到此种美的境界呢?“意象说”没有做论证。
我根据“万有相通”的哲学本体论认为,原因就在于,任何一件美的作品,都是作者凝聚了作品背后无尽的联系之网的结晶。
这背后无尽的联系之网,说得通俗具体一点,就是指形成作品本身的背后的人、事物和社会历史背景等。
我们对一件作品的欣赏,不过是把凝聚在作品这一点“在场的东西”中无尽的内涵(“不在场的东西”)展现在想象中,点点滴滴地加以玩味;不过是回归到形成作品的母源,从母源中,我们对作品获得了一种“原来如此”的醒悟,从而产生了一种满足感。
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美的愉悦”“美的享受”。
这种愉悦和享受不是感官的娱乐或感性的满足,而是精神上的满足,思想上的满足。
杜甫的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为什么能引起美感?“山河在”是一点在场的东西,但形成此“在”之背后的东西,则是什么都“不在”。
正是这什么都“不在”构成这“在”的内涵(此即司马光的解读:“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
我们欣赏这诗句时,就回归到这“在”的母源——什么都“不在”,自然倍感凄凉。
但这里的凄凉绝非现实生活中的凄凉可以比拟,它是审美意义下的凄凉,它超越了现实生活中凄凉的现实性,给欣赏者引发了一种对“在”的内涵的醒悟,这种醒悟就是审美的愉悦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高级中学高一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高级中学高一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真核生物的性状从根本上来说决定于A.tRNA上碱基的排列顺序 B.mRNA上碱基的排列顺序C.DNA上碱基的排列顺序 D.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参考答案:C2. 把等量的不同植物的不同器官放在封闭容器中,并将它们置于相同强度不同颜色的光照下。
8 h 后,对容器中的氧气含量进行测量,得到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包括植物种类、植物器官、光的颜色和温度B.容器2和容器4可用来研究不同颜色的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C.从实验数据可知容器1中的植物光合作用速率最大D.容器3和容器5所得实验数据表示的生物学含义不同参考答案:D该实验的自变量包括植物种类、植物器官、光的颜色,不包括温度,A错误;容器2和容器4的植物种类、光的颜色不同,存在两个自变量,不能用来研究不同颜色的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B错误;该实验测得的数据是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的差值,不同植物呼吸作用速率不同,无法比较实际光合作用速率的大小,C错误;容器3的植物材料是天竺葵的根,根细胞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测得的数值为呼吸作用耗氧量,容器5中的植物材料是紫罗兰的叶,既可进行光合作用又可进行呼吸作用,所得实验数据表示净光合作用强度,两者生物学含义不同,D正确。
3. 20世纪80年代初,Cech 和Altman分别发现了具有催化功能的核酶,打破了酶只是蛋白质的传统观念,为此双双获得了198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核酶”是指某些()。
A.DNA B.RNA C.染色体 D.ATP参考答案:B4. 组成玉米和人体的最基本的元素是A .氢元素B .氧元素C .氮元素D .碳元素参考答案:D5. 如图为真核细胞呼吸作用的部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的是①③④B.呼吸作用用于生成ATP的能量都少于热能散失的能量C.①②③④过程均有ATP生成D.人在剧烈运动时产生的CO2只来源于②过程参考答案:C6. 以下元素中属于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是()A. 锌B. 钙C. 铁D. 铜参考答案:B本题考查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要求考生能识记常见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种类,此题难度较小。
河南省罗山县高一上学期语文1月期末联合考试试卷
河南省罗山县高一上学期语文1月期末联合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一上·蚌埠月考)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年来,外卖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_________的行业,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得“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和渐渐关注。
无数事实证明,在一个没有规则、监督又缺位的市场环境里,商家的“良心”往往是靠不住的。
()。
诚然,政府及主管部门_________。
作为社会秩序的维护者与裁判,及时制定外卖业的运行规则、行业标准、质量要求等_________。
近年来,外卖业的快速崛起,导致监管法规及游戏规则建设滞后,《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管理办法》直到今年1月1日起才实施,外卖提供者须有实体店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规定也才得以明确。
此后,相关的法规与监管也还须进一步完善。
相较于政府及主管部门的监管,外卖平台无疑更为接近“守门员”的角色。
外卖平台虽也是“利益攸关方”,但它并非食品的直接生产制作者,而是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或牵线人,其麾下成千上万的外卖送餐员更是直接接触食品的运送者,对商家有无实体店、卫生条件等_________,因此,作为外卖平台,在整个产业链上,其天生具备监督员的角色定位。
(1)文中加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但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得“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也渐渐关注B . 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壮大,“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也渐受关注C . 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壮大,“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也渐渐关注D . 但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得“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也渐受关注(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显然,外卖也急需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与其他餐饮领域一样B . 显然,其他餐饮领域与外卖一样,也急需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C . 显然,外卖与其他餐饮领域一样,也急需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D . 显然,其他餐饮领域也需要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与外卖一样(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司空见惯责无旁贷迫不及待一目了然B . 不可或缺义不容辞迫在眉睫一览无余C . 司空见惯义不容辞迫不及待一览无余D . 不可或缺责无旁贷迫在眉睫一目了然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9高二上·双鸭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