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专题检测七 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最新高中语文 综合检测(2)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考试必备)
2018--2019苏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综合检测(2)李仕才(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一、基础巩固(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偏惊物候新偏:特别、尤其忽闻歌古调古调:此指陆丞诗《早春游望》B.江渚渚:指水中陆地日悠悠悠悠:深远C.铁骑绕龙城铁骑:穿铁甲的骑兵宁为百夫长百夫长:指中级军官D.不胜愁胜:承受得住皎皎空中孤月轮皎皎:洁白的样子【解析】C项,“百夫长”指军队中低级军官。
【答案】 C***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游人只合..江南老只合:只应该B.日日花前常病酒..病酒:为酒所病,饮酒过量而感不适C.还与韶光..共憔悴韶光:美好的时光D.细雨梦回..鸡塞远梦回:梦里回到【解析】D项,“梦回”意为“梦醒”。
【答案】 D2.下列各项中,与例句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A.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欧阳修《生查子》)B.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蝶恋花》)C.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木兰花》)D.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王安石《桂枝香》)【解析】A项为类比;B项为拟人,作者赋予“明月”以灵性;C项为“移情”手法;D项为比喻,“似练”“如簇”与例句同。
【答案】 D3.下列词句中不能体现苏轼词豪放高旷风格的一项是( )(3分)【导学号:75302078】A.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B.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C.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D.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解析】A句出自《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理解,齐宠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平,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表现了词人洒脱、旷达的襟怀;B句是《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开头句,气势恢弘,把人们带入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中;C句出自《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幽怨缠绵,耐人寻味;D句出自《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表达出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是他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 专题检测七 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学案导学设计】2015高中语文专题检测七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青芜.妩.媚落霞孤鹜.好高骛.远B.李煜.熨.衣钟灵毓.秀郁.郁葱葱C.罗襦.蠕.动孺.子可教儒.雅端庄D.罗衾.矜.持青青子衿.寿终正寝.答案 C解析A项“芜”读wú,“妩”读wǔ,“鹜”、“骛”均读wù;B项“熨”读yùn,其余均读yù;D项“衾”读qīn,“矜”读jīn,“衿”读jīn,“寝”读qǐn;C项均读rú。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弄妆..梳洗迟弄妆:修饰仪容B.还乡须.断肠须:等待C.日日花前常病酒..病酒:为酒所病,饮酒过量而感不适D.罗衾不耐..五更寒不耐:忍受不了答案 B解析“须”应为“必,定”。
3.下面对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双双金鹧鸪”有暗示的含义,反衬自己的孤独和寂寞。
B.“未老莫还乡”,说“莫还乡”实则正由于想到了还乡。
“莫还乡”是叮咛嘱咐的话,是你想还乡,而现在却有不能还乡的苦衷。
C.“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写在睡梦中梦到远赴边关去寻找所思念的人。
D.“别时容易见时难”指男女恋人之间因受外力的牵掣而难以相见的怨愤。
答案 D解析是指告别故国而难以相见的怨恨。
4.下面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 )A.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译文:春天的江水清澈澄碧得和蓝天一样,这时躺在画船之中细听雨声悠然入眠。
B.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译文:我独立在小桥之上,任凭风吹拂双袖,直到月上树梢,行人归尽。
C.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译文:细雨霏霏中从梦中醒来觉得边塞荒凉偏远,小楼上已吹完玉箫,显得寂静而又冷寒。
D.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译文:落花随流水而去,春天也将尽,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2018苏教版语文选修专题检测7+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专题检测七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一、积累运用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青芜.妩.媚落霞孤鹜.好高骛.远B。
李煜.熨.衣钟灵毓.秀郁.郁葱葱C.罗襦.蠕.动孺.子可教儒.雅端庄D。
罗衾.矜.持青青子衿.寿终正寝.答案 C解析A项“芜”读wú,“妩”读wǔ,“鹜”、“骛"均读wù;B项“熨”读yùn,其余均读yù;D项“衾”读qīn,“矜”读jīn,“衿”读jīn,“寝"读qǐn;C项均读rú。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弄妆..梳洗迟弄妆:修饰仪容B。
还乡须.断肠须:等待C.日日花前常病酒..病酒:为酒所病,饮酒过量而感不适D.罗衾不耐..五更寒不耐:忍受不了答案 B解析“须"应为“必,定”.3.下面对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双双金鹧鸪”有暗示的含义,反衬自己的孤独和寂寞。
B.“未老莫还乡”,说“莫还乡"实则正由于想到了还乡。
“莫还乡"是叮咛嘱咐的话,是你想还乡,而现在却有不能还乡的苦衷。
C.“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写在睡梦中梦到远赴边关去寻找所思念的人。
D.“别时容易见时难”指男女恋人之间因受外力的牵掣而难以相见的怨愤.答案 D解析是指告别故国而难以相见的怨恨。
4.下面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A。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译文:春天的江水清澈澄碧得和蓝天一样,这时躺在画船之中细听雨声悠然入眠.B.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译文:我独立在小桥之上,任凭风吹拂双袖,直到月上树梢,行人归尽。
C。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译文:细雨霏霏中从梦中醒来觉得边塞荒凉偏远,小楼上已吹完玉箫,显得寂静而又冷寒。
D.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译文:落花随流水而去,春天也将尽,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答案 A解析江水比蓝天还碧.5。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配套文档:专题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推荐
专题检测(一)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绮丽(qǐ)筵席(yǎn)江渚(zhǔ)槛外(jiàn)B.凤阙(què) 霰雪(sǎn) 南浦(pǔ) 绿鸾鸟(luán) 皎皎(jiǎo) 沙汀(tīnɡ) D.纤尘(qiān) 扁舟(piān) 砧板(zhēn) 碣石(jié)答案 C解析A项“筵”应读yán;B项“霰”应读xiàn;D项“纤”应读xiān。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偏惊物候新(特别、尤其)忽闻歌古调(此指陆丞诗《早春游望》)B.江渚(指水中陆地)日悠悠(深远)C.铁骑绕龙城(穿铁甲的骑兵)宁为百夫长(指中级军官)D.不胜愁(承受得住)皎皎空中孤月轮(洁白的样子)答案 C解析百夫长:指军队中的低级军官。
3.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列不同类的一项是()A.月照花林皆似霰B.不知江月待何人C.银烛吐青烟D.淑气催黄鸟答案 A解析A项比喻,其余为拟人。
4.下列对诗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起首两句警拔,以“偏惊物候新”领起全篇。
中间四句,用“出”、“渡”、“催”、“转”四个动词,形象地刻画了早春景物变化的情态。
B.杨炯的《从军行》采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其中首联采用虚写的手法,尾联采用实写的手法,表达从军的强烈愿望。
C.《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中“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着意写出了离情的缠绵,令人感慨欷歔。
D.《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写了江南早春清新秀美的景色及由此引起的浓厚的思乡之情,极为真切。
答案 B解析首联为实写,尾联为虚写。
5.下列关于《春江花月夜》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全诗以月为主体,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B.诗人将屡见不鲜的传统体裁,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于一体。
C.本诗虚实相生、黑白相辅,并从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7】《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精品备课参考
【学案导学设计】2018高中语文专题七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专题整合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词词,亦称“乐府”、“长短句”、“诗余”、“琴趣”等,是我国古代诗歌园地中的一朵奇葩。
约始于南朝,定形于中晚唐,盛行于宋代。
原指合乐歌唱的歌词,故又称为“曲”或“曲子词”等。
后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称“倚声”。
再后,则依前人作品的字数、句数、声律、韵律而填定。
自此,方与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故称为“诗余”。
词有“令”、“引”、“近”、“慢”等。
“令”一般较短,“引”、“近”一般较长,“慢”又比“引”、“近”长。
根据字数又分为“小令”、“中调”、“长调”:小令,限58字以内;中调,指59字至90字;长调,指91字以上者。
词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区别:单调的词往往是一首小令;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为前后两阕,有的是小令,有的是中调或长调;三叠就是三阕,四叠就是四阕,一般三叠、四叠词很少见。
词的格律,即词律,其特征是:①字数一定。
每一词调都规定一定字数。
短的如《十六字令》只有16个字,长的如《莺啼序》有240字。
②讲究平仄。
③句式参差不齐。
少的为一字句,多到十几字句,各种句式都有。
④押韵的位置各个词调不同。
有上下句押,有隔一句押,有隔二句押,有隔三句押,还有句中押;有一韵到底的,也有中间换韵的。
古诗中的修辞一、理论讲解本专题诗歌中《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中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十分典型,它属于高考中“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考点范畴。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它要求语言精炼而形象,音调和谐而有鲜明的节奏和韵律。
诗人在写作时感情特别强烈,想像特别丰富,所有这些,都依靠修辞手法。
因此,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明确其作用,对理解和鉴赏古代诗歌是很有帮助的。
下面来介绍一下古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方法(修辞格):1.比喻诗歌中常称之为“比”。
“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做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2019-2020年高中选修语文《唐诗宋词选读》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苏教版知识点练习第四十九篇
2019-2020年高中选修语文《唐诗宋词选读》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苏教版知识点练习第四十九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关于“诗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现代人的文学常识中,“诗词”作为一个语词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文学形式,这一观念至迟在宋代就已经产生了。
B、诗是商周时代就已产生的文学样式,词是起源于唐、五代而全盛于宋代的文学样式,我们常把它们合称为“诗词”。
C、虽然诗和词都采用了韵文的形式,但起初“诗词”这两个字很少连用,即使连用,也是用来指“诗的文词”。
D、从字形演变的角度看,“诗词”本来等同于“诗辞”;由于宋代出现了新的文学样式,这两个词语就不再等同了。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对《菩萨蛮》特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演的场面流光溢彩,落英缤纷,如仙如佛。
B、音乐与舞蹈完美结合,具有浓郁的西域色彩。
C、舞姿充满喜庆的热闹,唱词合乎听众的心理。
D、既美艳又庄严,塑造出可亲可爱的菩萨形象。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鲍照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他的《拟行路难》18首表达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B、白居易,唐代诗人。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他的诗歌通俗易懂、流畅自然,代表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
他还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人。
C、张若虚是唐朝晚期的著名诗人,他的《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事实上《春江花月夜》代表唐诗的最高水平。
D、《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游仙诗。
李白借梦游天姥山表达对自己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和不平。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哈姆莱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都是纪传体史书,合称为“前四史”。
选修《唐诗宋词选读》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乌夜啼
选修《唐诗宋词选读》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乌夜啼测试题 2019.9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苍桑斑斓陈词烂调通货膨胀B.肄业振撼鬼鬼崇崇病入膏肓C.慈祥寒喧脍炙人口穿流不息D.烦躁赝品为虎作伥殚精竭虑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陕西警方已经以刑事侦查的手段介入了久拖不决的“周老虎”真假案,华南虎照真假之谜有望在近期水落石出。
B.中国古典山水诗平淡而隽永,读者透过优雅的意象想像其中的画面和情景,就能领悟意境的含英咀华和美妙深远。
C.文明城市中的每一位市民也是文明的,在别人危急之时,纵然不相识也应该落井下石,主动地伸出援手帮助一把。
D.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驾驶私家车出行,然而在堵车时,一队队的车辆熙熙攘攘,只能原地静静等待。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欧阳修《〈伶官传〉序》)本:推究B.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阙者(韩愈《张中丞传后叙》)恨:痛恨C.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柳宗元《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嫌:疑忌,猜忌D.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苏轼《方山子传》)稍:逐渐,渐渐4,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③云虽欲独食,义不忍②险以远,则至者少④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5,下列对小说文本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桥边的老人》采用有限视角叙事,给人一种亲历感,借助侦察兵“我”的眼睛,通过“我”与老人之间的对话,表现了老人在战争中失去家园的孤苦伤痛。
B.《牲畜林》运用“延迟”手法给情节的发展设置障碍,小动物们一次次出场吸引德国兵的注意,朱阿每次将要开枪时都会有人出来阻止,这消解了情节上的沉重,而显得“轻逸”。
最新精选高中选修语文《唐诗宋词选读》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苏教版习题精选八十六
最新精选高中选修语文《唐诗宋词选读》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苏教版习题精选八十六第1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鲍照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他的《拟行路难》18首表达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B、白居易,唐代诗人。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他的诗歌通俗易懂、流畅自然,代表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
他还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人。
C、张若虚是唐朝晚期的著名诗人,他的《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事实上《春江花月夜》代表唐诗的最高水平。
D、《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游仙诗。
李白借梦游天姥山表达对自己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和不平。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关于“诗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现代人的文学常识中,“诗词”作为一个语词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文学形式,这一观念至迟在宋代就已经产生了。
B、诗是商周时代就已产生的文学样式,词是起源于唐、五代而全盛于宋代的文学样式,我们常把它们合称为“诗词”。
C、虽然诗和词都采用了韵文的形式,但起初“诗词”这两个字很少连用,即使连用,也是用来指“诗的文词”。
D、从字形演变的角度看,“诗词”本来等同于“诗辞”;由于宋代出现了新的文学样式,这两个词语就不再等同了。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对《菩萨蛮》特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演的场面流光溢彩,落英缤纷,如仙如佛。
B、音乐与舞蹈完美结合,具有浓郁的西域色彩。
C、舞姿充满喜庆的热闹,唱词合乎听众的心理。
D、既美艳又庄严,塑造出可亲可爱的菩萨形象。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哈姆莱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都是纪传体史书,合称为“前四史”。
选修《唐诗宋词选读》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鹊踏枝
选修《唐诗宋词选读》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鹊踏枝测试题 2019.9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那个春天的黄昏,当满树繁花不经意间闯入我的眼帘,我的心不禁为之震颤。
我惊诧,三年时间,树天天在,花年年开, a ,一连好几天,b ,望它们于无声处悄然散发着生命的芬芳。
美丽的花树,寂寞的花树,使我领悟了一句话: c 。
①可我竟然从未留意过这近在咫尺的美②可对这近在咫尺的美,我竟然从未留意过③我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站在阳台上望它们④我天天都在阳台上望它们,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⑤美丽如河流,越深越无声⑥美丽如醇酒,越久香越浓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③⑥D.②④⑥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王珪,宇叔玠。
性沉澹,为人雅正,恬于所遇,交不苟合。
时大宗召为谏议大夫。
帝尝曰:“君臣同德,则海内安。
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谏正,庶致天下于平。
”珪进曰:“古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谏不用,则相继以死。
今陛下开圣德,收采刍言,臣愿竭狂瞽,佐万分一。
”硅推诚进善,每存规益,帝益任之。
它日进见,有美人侍帝侧。
帝指之日:“庐江不道,贼其夫而纳其室,何有不亡平?”珪避席曰:“陛下以庐江为是邪?非邪?”帝曰:“杀人而取妻,乃问朕是非,何也?”对曰:“臣闻齐桓公之郭,问父老曰:‘郭何故亡?’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
公曰:‘若子之言,乃贤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不能用恶恶不能去所以亡。
’今陛下知庐江之亡,其姬尚在,窃谓陛下以为是。
审知其非,所谓知恶而不去也。
”帝嗟美其言。
帝使太常少卿祖孝孙以乐律授宫中音家,伎不进,数被让。
珪与温彦博同进曰:“孝孙修谨士,陛下使教女乐,又责谯之,天下其以士为轻乎!”帝怒曰:“卿皆我腹心,乃附下罔上,为人游说邪?”彦博惧,谢罪,珪不谢,曰:“臣本事前宫,罪当死,陛下矜其性命,引置枢密,责以忠效。
今疑臣以私,是陛下负臣,臣不负陛下。
”帝默然惭,遂罢。
时珪与玄龄等同辅政。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七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试题)(打包9套)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一、词人名片李璟(916~961),字伯玉,初名景通,改名璟,后因避周讳又改名为景,徐州(今属江苏)人,五代时南唐国主,世称中主。
好读书,多才艺,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
他的词,感情真挚,风格清新,语言不事雕琢,对南唐词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词中蕴涵着浓重的忧患意识。
其词今仅存四首。
二、诗词故事王感化“感化”李璟相传李璟即位之初,好宴乐击鞠,尝命金陵名妓王感化唱水调词。
感化奉命歌唱,翻来覆去只有一句“南朝天子爱风流”,李璟因此感悟,把酒杯倒扣在桌上说:“若孙皓、陈叔宝这两个亡国之主能早感悟到这一点,当不会有衔璧出降之辱!”后来李璟手书其《浣溪沙》二首赐予感化。
后李煜即位,感化以御赐词札献上,后主感动,厚赐感化。
三、文题背景《浣溪沙》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纱》或《浣沙溪》。
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
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词的作年不详,似在即位初写的,又好像在丧败不支时所作。
是一首秋思词。
一、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词。
提示全词表现的是悲秋怀人之情。
“菡萏香销”二句是写景,是通过残败萧瑟的景物意象,来构筑一种凄凉感伤的情感氛围,来表现一种感物而动的心灵震撼,来比喻青春、生命、和平、幸福、社稷、家园乃至一切美好事物的衰落与消逝。
虽为写景,然景中已潜寓着极其沉郁浓烈的伤感和愁绪。
“细雨梦回”二句则是描写一种感情的氛围与境界,乃是由景物意象与动作行为两部分熔铸而成。
梦醒人远,其幽怨暗恨正与迷蒙细雨有机地融为了一片;小楼吹笙,直吹到笙寒声断,其执着的思念与凄凉的心境亦从“彻”字与“寒”字中轻轻透露,构成了一个幽微迷离的情感境界。
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演练+Word版含解析.doc
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青芜.妩.媚落霞孤鹜.好高骛.远B.李煜.熨.衣钟灵毓.秀郁.郁葱葱C.罗襦.蠕.动孺.子可教儒.雅端庄D.罗衾.矜.持青青子衿.寿终正寝.解析:选C。
A项,“芜”读wú,“妩”读wǔ,“鹜”“骛”读wù;B项,“煜”“毓”“郁”读yù,“熨”读yùn;C项,全部读rú;D项,“衾”读qīn,“寝”读qǐn,“矜”“衿”读jī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河畔菩萨浩月当空落寞筹怅B.浣沙化妆无可奈何鸠占鹊巢C.垆边韶光意向绵密憔悴不堪D.鹧鸪胭脂大浪滔沙婉约柔媚解析:选B。
A项,浩-皓,筹-惆;C项,向-象;D项,滔-淘。
3.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雪白的香腮)B.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敢于拒绝)C.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秋风)D.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本来)解析:选B。
敢辞:岂敢辞。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小山..重叠金明灭B.谁道闲情..抛掷久C.平林新月..人归后D.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解析:选C。
A.“小山”古义是绘有山形图画的屏风,今义是指小型的山;B.“闲情”古义是闲愁,今义是闲适安逸的情致;D.“客”古义是俘虏,今义是客人。
5.名句填空。
(1)小山重叠金明灭,_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2)________________,画船听雨眠。
(3)未老莫还乡,________________。
[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4)________________,平林新月人归后。
[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5)菡萏香销翠叶残,________________。
[李璟《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6)别时容易见时难。
广东省乳源高级中学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七 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教案
《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对温庭筠、韦庄词的鉴赏,初步了解花间词的艺术风格。
2、能通过对冯延巳、李璟、李煜词的鉴赏,初步了解南唐词的艺术特色。
3、能用浅近的文言文拟写一两则词话。
(第一课时)一、词的简介词最初作为配合歌唱的音乐文学,对它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音乐。
词在唐五代时期通常称为“曲子”或“曲子词”,它在体制上,与近体诗最明显的区别是:有词调;多数分片;句式基本上为长短不齐的杂言。
词与诗不同,它必须是配乐吟唱的。
唐五代词与汉魏乐府所不同的是:汉魏乐府一般先有歌词,后配乐;而唐五代词是先有乐,后填词。
词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
从隋唐到初盛唐,传世作品有限。
到中唐,有张志和、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较多词人从事填词,词的写作才从偶发走向自觉。
晚唐五代衰乱,一般文化学术日渐萎弱,但适合女乐声伎的词,在部分地区城市商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却获得了繁衍的机运。
到了五代十国,在西蜀和南唐形成了两个词的中心。
(三)花间词派,向来是“温韦”并称。
温词如周昉、张萱笔下的簪花仕女,簇金结绿,韦词如吴道子笔下的淡妆美人,疏朗清秀;温词如富丽堂皇之牡丹,韦词如清新明丽之芙蓉。
温词多“密而隐”,富于美感的联想;韦词多“显而疏”,易于直接触发情感的感动。
同学们可以通过对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和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的学习,用心体会温词和韦词以上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
三、学习下列几首词。
(一)诵读《菩萨蛮》,依次解释划线的词句;揣摩词意。
菩萨蛮温庭筠小山①重叠金明灭②,屏风上的小山重重叠叠,晨阳闪闪或明或灭,鬓云③欲度④香腮雪⑤鬓边发丝飘过雪白的香腮。
懒起画蛾眉⑥。
懒懒地起来画一画细长弯曲的美眉,弄妆⑦梳洗迟。
迟迟地修饰仪容,梳洗打扮。
照花前后镜,对前镜、后镜照一照新插的花朵,花面⑧交相映。
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
新帖⑨绣罗襦⑩,穿上的刚熨平(或“贴绣”)的绫罗短袄上,双双金鹧鸪⑾。
高中语文 专题七 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专题整合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专题七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词词,亦称“乐府”、“长短句”、“诗余”、“琴趣”等,是我国古代诗歌园地中的一朵奇葩。
约始于南朝,定形于中晚唐,盛行于宋代。
原指合乐歌唱的歌词,故又称为“曲”或“曲子词”等。
后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称“倚声”。
再后,则依前人作品的字数、句数、声律、韵律而填定。
自此,方与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故称为“诗余”。
词有“令”、“引”、“近”、“慢”等。
“令”一般较短,“引”、“近”一般较长,“慢”又比“引”、“近”长。
根据字数又分为“小令”、“中调”、“长调”:小令,限58字以内;中调,指59字至90字;长调,指91字以上者。
词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区别:单调的词往往是一首小令;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为前后两阕,有的是小令,有的是中调或长调;三叠就是三阕,四叠就是四阕,一般三叠、四叠词很少见。
词的格律,即词律,其特征是:①字数一定。
每一词调都规定一定字数。
短的如《十六字令》只有16个字,长的如《莺啼序》有240字。
②讲究平仄。
③句式参差不齐。
少的为一字句,多到十几字句,各种句式都有。
④押韵的位置各个词调不同。
有上下句押,有隔一句押,有隔二句押,有隔三句押,还有句中押;有一韵到底的,也有中间换韵的。
古诗中的修辞一、理论讲解本专题诗歌中《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中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十分典型,它属于高考中“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考点范畴。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它要求语言精炼而形象,音调和谐而有鲜明的节奏和韵律。
诗人在写作时感情特别强烈,想像特别丰富,所有这些,都依靠修辞手法。
因此,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明确其作用,对理解和鉴赏古代诗歌是很有帮助的。
下面来介绍一下古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方法(修辞格):1.比喻诗歌中常称之为“比”。
“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做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如:“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精选2019-2020年苏教版高中选修语文《唐诗宋词选读》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复习巩固五十一
精选2019-2020年苏教版高中选修语文《唐诗宋词选读》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复习巩固五十一第1题【单选题】下列关于“诗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现代人的文学常识中,“诗词”作为一个语词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文学形式,这一观念至迟在宋代就已经产生了。
B、诗是商周时代就已产生的文学样式,词是起源于唐、五代而全盛于宋代的文学样式,我们常把它们合称为“诗词”。
C、虽然诗和词都采用了韵文的形式,但起初“诗词”这两个字很少连用,即使连用,也是用来指“诗的文词”。
D、从字形演变的角度看,“诗词”本来等同于“诗辞”;由于宋代出现了新的文学样式,这两个词语就不再等同了。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诗歌到了唐代,体裁完备,有古诗、律诗、绝句等;唐代有成就的诗人也最多,大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B、《阿房宫赋》选自《樊川文集》,作者杜牧,晚唐著名诗人,有“小杜”之称,诗歌清丽自然,与同时代的李贺齐名,他们又有“小李杜”之称。
C、《窦娥冤》原名为《感天动地窦娥冤》,它的作者关汉卿,号已斋叟,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
D、现存最早的民间曲子词是在敦煌莫高窟藏经室中发现的敦煌曲子词。
现存最早的文人词是李白的《忆秦娥》和《菩萨蛮》。
因而李白被尊为“百代词曲之祖”。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诗句表达的情感不相同的一项是( )A、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辛弃疾《菩萨蛮》)B、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江城子》)C、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D、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李煜《浪淘沙》)【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真是一次别开生面的文化沙龙,大家在一起品香茗,说时事,论作家,谈作品,唱京戏,弹古筝……每个人都沉浸在愉快的氛围中。
选修《唐诗宋词选读》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选修《唐诗宋词选读》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测试题 2019.91,根据《雷雨》有关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雷雨》通过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内错综复杂的矛盾,深刻地揭示了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罪恶,反映了正在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20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
B.《雷雨》最本质的矛盾冲突是以鲁侍萍、鲁大海为代表的劳动人民同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之间的矛盾。
C.《雷雨》第二幕中周朴园前后判若两人的不同态度,充分揭示了周朴园伪善、丑恶的心理,他认为金钱可以收买人心,可以化解仇恨,充分显示了他的资产阶级本质。
D.《雷雨》中的鲁侍萍是一个正在觉醒的底层劳动妇女的形象,她根本不相信有什么命运,大胆地向封建势力和不幸命运进行挑战。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着迷/穿着参差/疑信参半扁担/一叶扁舟B.婢女/裨益庇荫/刚愎自用髀骨/筚路蓝缕C.沮丧/矩形踽踽/越俎代庖龃龉/含英咀华D.薄弱/薄暮分量/分外妖娆便装/大腹便便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安金鹏的母亲卖了家中唯一值钱的牛给儿子凑学费,真是心劳日拙。
B.田世国为使患上尿毒症的母亲延续生命献出了自己健康的肾,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慰藉,让那些不肖子孙汗颜无地。
C.王全书同志的著作集《感悟中原》即将出版,这是他多年含辛茹苦的经验结集,也是他长期惨淡经营的成果。
D.只有切实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才能让刚性的法律真正成为保护农民权益的尚方宝剑,让基层群众的维权之路少一些坎坷,多一些平坦。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巴菲特以纯粹的“投资人”身份,跻身世界富豪排行榜榜眼,的确堪称奇才,不过在华尔街并非没有先例。
B.人们喜爱他也并不仅仅因为NBA中出现了一个能够与奥尼尔对抗的中锋,而是因为这个中锋是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亚洲人。
C.这个地方的百姓太穷,存款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很少;居民经济紧张,电影票价几元甚至十几元都承受不起。
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阶段测试同步训练试题80
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阶段测试同步训练试题2019.10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西江月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廓,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1)《古今词语》云:“东坡”在黄州,月独酌,作《西江月》词。
词中“月明多被云妨”一句写的是眼前实景,却有更深的内涵。
请品读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井冈杜鹃红刘华⑴“1929年,第三次反围剿期间,井冈山青年林同生告别心上人吴月娥,参加了红军。
临行前,二人相约,来年相会在杜鹃花盛开的时候。
”⑵我来了,我已经收到了你的邀约,柔情似水的江南,留不住我茫然的脚步,林中飘荡的倩影,就像我落寞的心灵。
我匆匆前行,为了采摘一片绿盈盈的清静,我寻寻觅觅,为了追回那个红艳艳的花期。
⑶就这样走,一直走进山的深处、云的深处、春的深处,一直走到林的边缘、崖的边缘、梦的边缘。
路在崖边断了,花却在崖下红了。
⑷就这么悄然地绽开。
一枝枝、一簇簇,伫立在村舍边、山溪畔,是娇羞的,也是热切的,拨开潇潇春雨,撩起蒙蒙晨雾,翘望着春的来路;一团团、一片片,是娴静的,也是野性的,往泉声里躲,往林深处藏,却是藏不住的春色满山流淌。
⑸我涉过溪洞寻找你的踪迹,我真切地听到你的山歌了,那妙龄的山歌唱得瀑在奔泻、云在翻卷、花在怒放。
我攀上山岩仰望你的容颜,我清晰地看到你的眉目了,那青春的笑颜映得瀑生虹影,云若霞飞,花作浪涌。
⑹我来了,沿着当年你走过的路。
你还在守望着山路,约会着花期吗?⑺“杜鹃花还没有开,林同生已经牺牲在了八面山。
当年春天,昊月娥也遭抓捕,敌人逼她带路,吴月娥将计就计,将敌人引上了悬崖。
”⑻密密匝匝的鹃林,绵延十里的花廊,随着带雨的山风且歌且舞,伴着嶙峋的怪石同吟同唱。
⑼我看到你了,你就是在这里被捕的吗?我看到你了,你就是这样穿过蓄势待发的花山,把敌人带上断魂的悬崖?你就是这样以花一样的生命,制成了箭一般的武器?⑽你要走了吗?你已经不记得相约花期的诺言了吗?你要走了吗?你难道不珍惜合苞待放的花季吗?你一定要去吗?⑾我目送你走向深邃。
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阶段测试同步训练试题40
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阶段测试同步训练试题2019.101,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北京奥运会上出现了往届奥运会从未使用过的技术,包括虚拟局域网络、无线网络等在内的新的技术将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提供更加快捷的多样化的服务。
B.近几年,草根群体中崛起了一股出自平凡之举却又摧枯拉朽的道德力量,它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仅树立了正气,凝聚了人心,而且感动着每一个善良的人。
C.保障市场供给,规范价格秩序,防止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对于保持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和维护社会安定和谐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D.现代阅读理论认为,作品是一个开放结构,只是提供了某种意义的可能性,读者的参与才意味着意义的生成及作品的最终完成。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丰富深刻的主题,使得金庸的小说具有大气、深沉。
B.新千年到来后,互发短信的沟通方式成了人际交流的新宠,而且正以极快的速度风行开来。
C.把孩子逐出校门,实质上等于剥夺了他们受教育的权利,把他们变成社会的边缘人甚至可能一辈子进不了主流社会。
D.尽管我怎么发问,怎么催促他指出我可能存在的错误,可是他还是闭口不开。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让群山披上绿装是整个区域保护建设的基本要求,但青龙山地区开发建设管理滞后,开山采石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
B.受场地的限制,吴旭东特别擅长的大幅山水作品展出并不多,但观众们依然可以充分领受到他笔墨开合的深厚功底。
C.央视主持人芮成钢的许多言论并非创新,他提出的东西方对某一品牌的文化含义有不同看法早已为大家所熟悉。
D.前段时间,部分网民对周正龙拍摄的华南虎照片的真实性提出质疑,于是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华南虎事件”的影响越来越大。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症结/症状哄闹/一哄而散成见/图穷匕见B.剽窃/缥缈胼胝/民脂民膏岱庙/严惩不贷C.恪守/联络谄媚/陷害忠良拮据/诘屈聱牙D.评判/频率琢磨/卓有成效契约/锲而不舍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当人们纷纷向灾区人民捐钱捐物献爱心的时候,你却无动于衷,细大不捐,你这样做,不感到羞愧吗?B.张检查官厉声问道:“请问这个贪官给了你什么好处,你替他为虎作伥,干出这么多伤天害理的事情来?”C.在职场里竞争有时候机会很多,有时候却机会不等人,如果老是瞻前顾后,高不能攀,低又不就,可能会坐失良机。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配套文档:专题七 专题整合 Word版含答案推荐
专题整合词词,亦称“乐府”、“长短句”、“诗余”、“琴趣”等,是我国古代诗歌园地中的一朵奇葩。
约始于南朝,定形于中晚唐,盛行于宋代。
原指合乐歌唱的歌词,故又称为“曲”或“曲子词”等。
后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称“倚声”。
再后,则依前人作品的字数、句数、声律、韵律而填定。
自此,方与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故称为“诗余”。
词有“令”、“引”、“近”、“慢”等。
“令”一般较短,“引”、“近”一般较长,“慢”又比“引”、“近”长。
根据字数又分为“小令”、“中调”、“长调”:小令,限58字以内;中调,指59字至90字;长调,指91字以上者。
词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区别:单调的词往往是一首小令;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为前后两阕,有的是小令,有的是中调或长调;三叠就是三阕,四叠就是四阕,一般三叠、四叠词很少见。
词的格律,即词律,其特征是:①字数一定。
每一词调都规定一定字数。
短的如《十六字令》只有16个字,长的如《莺啼序》有240字。
②讲究平仄。
③句式参差不齐。
少的为一字句,多到十几字句,各种句式都有。
④押韵的位置各个词调不同。
有上下句押,有隔一句押,有隔二句押,有隔三句押,还有句中押;有一韵到底的,也有中间换韵的。
古诗中的修辞一、理论讲解本专题诗歌中《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中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十分典型,它属于高考中“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考点范畴。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它要求语言精炼而形象,音调和谐而有鲜明的节奏和韵律。
诗人在写作时感情特别强烈,想像特别丰富,所有这些,都依靠修辞手法。
因此,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明确其作用,对理解和鉴赏古代诗歌是很有帮助的。
下面来介绍一下古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方法(修辞格):1.比喻诗歌中常称之为“比”。
“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做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如:“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导学设计】2015高中语文专题检测七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青芜.妩.媚落霞孤鹜.好高骛.远B.李煜.熨.衣钟灵毓.秀郁.郁葱葱C.罗襦.蠕.动孺.子可教儒.雅端庄D.罗衾.矜.持青青子衿.寿终正寝.答案 C解析A项“芜”读wú,“妩”读wǔ,“鹜”、“骛”均读wù;B项“熨”读yùn,其余均读yù;D项“衾”读qīn,“矜”读jīn,“衿”读jīn,“寝”读qǐn;C项均读rú。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弄妆..梳洗迟弄妆:修饰仪容B.还乡须.断肠须:等待C.日日花前常病酒..病酒:为酒所病,饮酒过量而感不适D.罗衾不耐..五更寒不耐:忍受不了答案 B解析“须”应为“必,定”。
3.下面对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双双金鹧鸪”有暗示的含义,反衬自己的孤独和寂寞。
B.“未老莫还乡”,说“莫还乡”实则正由于想到了还乡。
“莫还乡”是叮咛嘱咐的话,是你想还乡,而现在却有不能还乡的苦衷。
C.“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写在睡梦中梦到远赴边关去寻找所思念的人。
D.“别时容易见时难”指男女恋人之间因受外力的牵掣而难以相见的怨愤。
答案 D解析是指告别故国而难以相见的怨恨。
4.下面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 )A.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译文:春天的江水清澈澄碧得和蓝天一样,这时躺在画船之中细听雨声悠然入眠。
B.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译文:我独立在小桥之上,任凭风吹拂双袖,直到月上树梢,行人归尽。
C.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译文:细雨霏霏中从梦中醒来觉得边塞荒凉偏远,小楼上已吹完玉箫,显得寂静而又冷寒。
D.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译文:落花随流水而去,春天也将尽,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答案 A解析江水比蓝天还碧。
5.下列对词的有关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早期的词,本是一种配乐的歌词,可以歌唱,所以称为“曲词”或“曲子词”。
B.词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称为“诗余”,又因为句子长短不齐而称为“长短句”。
C.词还有“别的名称,如“乐章”、“歌曲”等,《东坡乐府》中的“乐府”也是词的别称。
D.“词牌”指词调的名称,一首词可以只有词牌,没有词题;也可以只有词题,没有词牌;还可以词牌、词题同时出现。
答案 D解析“也可以只有词题,没有词牌”错。
6.将下列句子排成前后连贯的话。
(只填序号)①李煜生于江南,山清水秀孕育了他多愁善感的气质、多才多艺的灵性。
②因此,他往往能在看似平常的句子里含有丰富内容,善于概括出人生中一些典型的、共同的、容易打动人心的东西,如喜怒哀乐、离情别绪、人生愁恨等,引起读者共鸣。
③在位期间享乐优游流连于感情的漩涡,丰富的思想感情使他对一草一木、春花秋月皆有独特的感受。
④凡是亡国遗民,漂泊游子,被贬官吏,怀人相思者,读了他的词都能引发感慨或借他的词句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⑤读者却不容易觉出彼此之间有什么不同而产生感情上的差距。
答案①③②⑤④解析此题考查语句的连贯。
此类题目在解答时,应当注意确定中心话题,明确首句,抓住关键词,理清句间关系;最后通读,再次确定句序的合理。
对于此题来说,通读全部句子,可以确定中心话题为“强调李煜的气质特点及其词作的风格影响、读者的感受”,再加之由词人到词作的逻辑关系及②③④⑤都出现了指示代词、人称代词、关联词语,故可确定首句为①;其后的顺序理清句意,抓住关键词即可确定顺序为①③②⑤④。
7.文学常识填空。
(1)李煜,南唐后主,其词风哀婉,属于婉约(词派)词人。
(2)韦庄,字端己,五代前蜀诗人、词人,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有《浣花集》。
8.名句填空。
(1)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温庭筠《菩萨蛮》)(2)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温庭筠《菩萨蛮》)(3)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韦庄《菩萨蛮》)(4)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韦庄《菩萨蛮》)(5)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冯延巳《鹊踏枝》)(6)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李璟《浣溪沙》)(7)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李煜《乌夜啼》)(8)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李煜《浪淘沙令》)二、阅读鉴赏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洲。
(1)词中哪些地方暗示了倚楼女子凝望之久?答案①“过尽千帆”,以所望船之多暗示凝望之久。
②从“梳洗罢”到“斜晖脉脉”,以时间之长暗示凝望之久。
(2)简析“斜晖脉脉水悠悠”句在词中表达感情的作用。
答案此句以景写情,语短情长,境界悠远。
(3)有人认为最后一句破坏了词的含蓄美,属狗尾续貂之笔。
你认为如何?答案这句是画龙点睛之笔。
交代了词中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再者去掉本句,就不是“梦江南”词牌了。
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南李煜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1)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一首词。
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故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
你是如何理解作品主题的呢?答案从表面看(特别是后三句),这首词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但实际是表达梦醒后其处境的无限凄凉。
(2)请从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看法。
答案作者通篇不对当前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梦境进行有力的反衬。
梦境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便越是浓重;对旧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今日处境便越凄凉。
11.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破阵子李煜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花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1)全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上阕前四句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写的是什么内容?写这些内容对于表达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答案表达了作者的亡国之恨。
前四句的表现手法有铺陈、夸张、比喻等。
前两句写建国前后四十年,拥地纵横三千里,国势鼎盛,雄冠当时;后两句写凤阁龙楼、玉树琼花,足见国力殷实,财物丰饶。
上阕前四句描述了一派浩荡壮阔的国运形势。
这样写与最后“仓皇辞庙”的亡国形成强烈的反差,为最后抒写亡国之恨作铺垫,通过前后强烈的对比,更有力地表现了中心思想。
(2)作者为什么在“仓皇辞庙日”落得一个“垂泪对宫娥”的伤心结局?这样写的用意何在?答案在亡国的危难之际,因为大臣们都已经逃跑得没有了踪影,所以国君只能落得一个面对教坊宫娥垂泪的结局。
通过用逃跑的大臣与镇定自若地演奏哀乐宫娥的对比,意在突出表现亡国之君“树倒猢狲散”的凄凉处境和亡国的悔恨伤心。
1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谒金门冯延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1)“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一句历来为人赞叹,大都认为“皱”字用得好,请问好在何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词刻画了主人公的哪些动作细节?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从写景的角度看,“皱”字形容水的波纹十分贴切,化静景为动景,新颖别致,不落俗套,韵味无穷。
从抒情的角度看,用一个“皱”字也暗示了那种温柔敦厚的封建贵妇人细微感情波澜的起伏。
(2)逗鸳鸯、挼杏花、观斗鸭、闻鹊喜。
这种细致的由表及里的刻画表现出主人公“望君君不至”的懒散愁闷情绪。
三、体验高考13.(2012·江苏)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温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1)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答案(1)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2)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
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3)借景抒情。
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无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
解析本题以品味关键字的形式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从分析人物情感方面考查对诗歌形象的鉴赏,从景与情的关系方面考查对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
回答问题先要通读全词,明确大体意思。
“在天涯”表示远行,“恨极在天涯”,恨远在天涯之人。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意思是:山上的明月,却一点也不知道我的心事;水面上的轻风,竟故意把我眼前的花吹落;天边的碧云,还是恣意地摇曳横斜。
“山月”这三句写景,旨在以无情的山月、水风、落花和碧云,与“千万恨”“心里事”的有情相比,突出主人公内心的悲戚和哀伤。
由此可知,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思妇形象。
这样第(1)题中的“恨”自然就是一种思念至极却又不能相见的怨恨之情了。
回答第(3)题,首先要判断出这句是写景句,是承上两句写景而来。
其次要注意分析作者写景时选用的意象的特征,作者正是通过这些意象的特点来表达思妇的感情的。
14.(2004·全国)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欧阳炯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
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
空有姑苏台[注]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注姑苏台: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原址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
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含有深意,试结合全词加以赏析。
答案“水无情”明写落日余晖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
“空有”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
解析回答本题应该利用好题干“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
本词怀古咏史,首先弄清史实,明确本词写的是六朝的故事。
其次体会意图,领悟感情,“水无情”实写落日中长江的景色,但无情的不是江水,而是历史长河,而六朝帝王之所以被历史淘汰,正是因为他们荒淫无道,作者的激愤之情通过无情一词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怀古是为了讽今,六朝的月又照到今人身上,“空有”一词道出了作者惟恐今人重蹈覆辙的担忧。
四、写作表达(两题任选一题)15.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用“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来展现江南景色之美,试将这句词扩展成100字左右的一段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