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本 历史第三册 第二单元 第9课 诗歌与小说汇报课

合集下载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9课《诗歌与小说》经典课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9课《诗歌与小说》经典课件
《论语-季氏》:不学诗,无以言。
13
探究二
一般人爱说唐诗,我却要说“诗唐”。 诗唐者,诗的唐朝也。
——闻一多
14
全 王维白居易李商隐白杜 牧 杜 甫 唐

垂 老 别 无九 月 九 日 忆 山 东忆 江 南静 夜 思过 华 清 宫落 花潼 关 吏 新送 元 二 使 安 西大 林 寺 桃 花梁 甫 吟泊 秦 淮忆 梅新 安 吏 石陇 西 行琵 琶 行将 进 酒清明蝉从军行卖炭翁行路难赤壁月下与君共钦长恨歌蜀道难山行全唐诗
——鲁迅
3
诗歌的发展脉络
诗经楚辞
春秋战国


汉赋
两汉
小说
明清
诗歌



4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演变
1、演变
诗歌的源头——《诗经》、楚辞 诗歌的发展——汉赋 诗歌的高峰——唐诗宋词元曲
2、趋势
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
5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现有 篇30,5保存
了从
西周初期约至5春0秋0年中的期诗歌。句式是以
为主,多为四重言章叠句,艺术手法上运用了

赋、比、兴
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创造了一种新体诗歌 ,吸
收了
精华,采用 方言,句式 楚辞 ,常
用语气助南词方民“歌兮”,代表作品有楚国 。
自由灵活
《离骚》
6
两汉出现专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的文体 赋,它
是吸收了 《诗经》表和现楚手辞法的 散文。带代韵表人物

等司。马相如、班固
——柳 永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将难息……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
21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9课《诗歌与小说》优质课件(共37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9课《诗歌与小说》优质课件(共37张PPT)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是人类心灵 的窗口,诗歌是情感的精灵,诗歌是灵感 的造化,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的海洋,体 验古人的喜怒哀乐,感悟不同时代多姿多 彩的风情。
①半边林靠半坡地,一头牛同一卷文 ——打一唐朝诗人
② 放学路上别贪玩 ——打一句唐诗(五言) )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 课标:知道诗经、楚辞、汉赋、
远嫁
——贾探春
▪ 1、明代小说:
《三国演义》 罗贯中
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水浒传》 施耐庵 英雄传奇和武侠小说的先河
《西游记》 吴承恩 神魔小说
《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 世情小说
三言二拍 冯梦龙 世情小说、市井生活、工商业者
▪ 2、清代小说:
《红楼梦》 《曹雪芹》百科全书式巨著 《聊斋志异》 蒲松龄 谈狐说鬼
华丽、带韵散文
1、下列文献中,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 生活内容的是
A、《老子》B、甲骨卜辞C、《楚辞》 D、 《诗经》
2、下列有关楚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新体诗歌 B.产生于春秋时期 C.利用民歌形式 D.屈原是其代表人物
3、“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 万人和; 山陵为之震动,山谷为之荡波“。
了解四大名著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阅读原版著作; (2)看缩写本; (3)看八九十年代拍的同名电视剧; (4)看近两年新拍的同名电视剧。
古代文学灿烂辉煌 人才辈出 继承 发展
……
1、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
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平民化B.逐渐贵族化C. Nhomakorabea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
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
词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

最新文档-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9课《诗歌与小说》优秀课件(共21张PPT)-PPT精品文档

最新文档-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9课《诗歌与小说》优秀课件(共21张PPT)-PPT精品文档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脉络:
春 战 汉 唐 宋元明
秋 国 赋 诗 词曲清
诗楚

经辞

课标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 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演变
1、演变
诗歌的源头——Biblioteka 诗经》、楚辞 诗歌的发展——汉赋 诗歌的高峰——唐诗宋词元曲
2、楚辞
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 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二)汉代:赋
图为电视剧《凤求凰》。司马相如才华横溢,倜傥 风流,以辞赋名世。在蜀中,他以琴心挑得富豪之女卓 文君私奔,传为佳话。后为汉武帝写成冠绝一代的大赋 《子虚赋》和《上林赋》。他是汉赋的奠基者,我国古 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赋家。
代表人物: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明清小说
“四大奇书”: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明朝短篇小说集“三言”“二拍”
《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通言》、 《初刻拍案惊奇》、《续刻拍案惊奇》
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 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所 以娱耳目乐心意者,丽靡烂漫于前,靡曼美色于 后。
—— 司 马 相 如 《 上 林 赋 》
(三)唐代:诗歌(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
1、唐朝诗歌繁盛的原因(见课本) 。
2、主要代表人物(课本P38)
(四)宋代:宋词
闲话诗词
反映了市民生活中 追求财富和享乐的 社会风气,同时反 映了资本主义萌芽 时期人们渴望爱情 和平等的自由主义 思想。商人第一次 作为被歌颂的对象 进入文学世界。

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9课 诗歌与小说课件(共22张PPT)

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9课 诗歌与小说课件(共22张PPT)

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9课 诗歌与小说课件(共22张PPT)
二、诗歌之颠——辉煌唐宋
(一)唐诗
2.背景: (1)大唐帝国的繁荣、开放和多元的文 (2)科举取士(以诗取士)提供了机会 (3)汉代的五言诗和七言律诗的发展也提供了----借鉴 (4)太平盛世的安乐给初唐和盛唐的诗人带来诗歌的灵感
思考:结合社会背景分析为什么唐朝造就了诗歌的辉煌呢?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 唐代——传奇 宋代——话本 明清——小说(蓬勃发展)
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9课 诗歌与小说课件(共22张PPT)
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9课 诗歌与小说课件(共22张PPT)
三、小说盛世——别样明清
以讽刺的手法揭露科举制弊端: 以描写农民起义为题材,反映人民的反抗斗争: 以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和贵族家庭的盛衰,批判封建社会 以神话故事的形式反映人民的斗争精神: 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
经济:经济实力强,社会繁荣 文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020/10/28
二、诗歌之颠——辉煌唐宋
(一)唐诗
1.成就:
背 唐 诗,谈 感 悟
2020/10/28
二、诗歌之颠——辉煌唐宋
(一)唐诗
1.成就:
时期
代表人物
初唐 王勃 陈子昂
盛 唐
中唐
(边塞诗人)高适 岑参 (山水诗人)孟浩然 王维 (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白居易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 悠苍 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9课诗歌与小说课件(共22张PPT)

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9课诗歌与小说课件(共22张PPT)
诗,奠定 现实主义的 基础。
“骚体”与“国 风”合成“风骚”, 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 两大源头。
三、汉赋
汉朝,半诗半文的综 合文体——赋出现。
“奏陶唐氏之舞, 听葛天式之歌;千人唱, 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 川谷为之荡波。”
—司马相如《上林赋》
四、唐诗
浪漫主义诗人:“诗仙”李白
1.最自信的诗句: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借写妖魔鬼怪故事批判封 建社会
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9课 诗歌与小说 课件 (共22张PPT)
思考: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
①经济: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②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社会矛盾加深
(文人对社会不满,对现实进行批判) ③阶层:市民阶层壮大,对文学精神食粮需求增加,
明清小说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 层的要求。
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9课 诗歌与小说 课件 (共22张PPT)
宋 代 说 书 场 景
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9课 诗歌与小说 课件 (共22张PPT)
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9课 诗歌与小说 课件 (共22张PPT)
时期 春秋 战国 两汉



明清
形式 诗经 楚辞 汉赋



小说
时代背景
铁犁牛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9课 诗歌与小说 课件 (共22张PPT)
七、明清小说 小说起源于古代的神话传说。
1.中国小说发展过程: ①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 ②唐朝出现情节曲折离奇的短篇小说──传奇。 ③宋代说书人开始创作白话小说——话本。 ④明清时期,小说发展呈现空前繁荣局面。
附:从魏晋南北朝直到唐代,小说都是用 文言写的。

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三讲义第二单元第9课诗歌与小说

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三讲义第二单元第9课诗歌与小说

第9课诗歌与小说课程标准: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一、《诗经》、楚辞与汉赋1.《诗经》(1)地位:《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内容:保存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大约500年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的内容最丰富。

以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叠句的句式,是中国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

2.楚辞(1)产生: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2)特点:楚辞采用自由灵活的句式,更适合表达复杂丰富的思想情感,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抒情浪漫风格的先河。

(3)地位:“骚体”(楚辞)与“风”(《诗经》)合称“风骚”,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

3.汉赋吸收先秦《诗经》和楚辞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

二、唐诗、宋词与元曲1.唐诗(1)背景: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的盛唐及科举取士制度的确立造就了诗歌的辉煌。

(2)代表人物:①李白:诗风飘逸、豪放,纵横开阖,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人称“诗仙”。

②杜甫:诗风凝重浑厚、沉郁顿挫,创作了大量的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人称“诗圣”,他的诗作被誉为“诗史”。

③白居易:作品通俗流畅,平易近人,在对黑暗现实的猛烈批判中表达了对民间疾苦的深切同情。

2.宋词(1)苏轼:词风意境开阔,雄浑壮观。

他创作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派的代表作。

(2)辛弃疾:南宋词人,词风慷慨激昂、浓郁悲凉。

苏轼与辛弃疾被合称为“苏辛”。

(3)柳永:词风委婉含蓄、回还往复,体现市民情趣,成为婉约派的代表。

3.元曲在宋词、金元俚曲俗谣基础上经文人重新制作而形成的新诗体。

三、明清小说1.背景(1)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各种社会矛盾逐渐加深。

(2)城市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工商业城镇和市民阶层扩大。

(3)印刷术不断完善。

(4)社会识字率的提高,新兴社会群体对文学精神食粮需求的刺激。

2024年历史岳麓版必修ⅲ第9课诗歌与小说精彩课件

2024年历史岳麓版必修ⅲ第9课诗歌与小说精彩课件

2024年历史岳麓版必修ⅲ第9课诗歌与小说精彩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2024年历史岳麓版必修Ⅲ第9课“诗歌与小说”,详细内容如下:1. 诗歌:分析唐诗、宋词、元曲等不同时期诗歌的艺术特点及代表作品。

2. 小说:探讨明清小说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红楼梦》的艺术成就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诗歌与小说的发展脉络,掌握各时期的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了解历史,增强历史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唐诗、宋词、元曲的艺术特点,明清小说的发展历程,《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2. 教学重点:各时期诗歌与小说的艺术特点,文学作品与历史背景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首唐诗、一首宋词、一首元曲,引发学生对诗歌艺术的好奇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新课导入:介绍唐诗、宋词、元曲的艺术特点,穿插讲解代表作品,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

4. 例题讲解:以《红楼梦》为例,讲解明清小说的发展历程及其艺术成就。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明清小说的艺术特点。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诗歌:唐诗:边塞诗、山水诗、咏物诗等宋词:豪放派、婉约派等元曲:杂剧、散曲等2. 小说:明清小说:历史演义、神魔小说、世情小说等《红楼梦》:人物形象、艺术成就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一首唐诗的艺术特点,结合历史背景进行解读。

(2)从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等方面,分析《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2. 答案:(1)举例:《登鹳雀楼》分析:本诗为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描绘了黄河壮阔的景象。

艺术特点:对仗工整,意境开阔,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兴亡的忧虑。

(2)举例:《红楼梦》分析:作者曹雪芹通过丰富的人物形象、细腻的情感描绘、独特的结构布局,展现了封建社会的全貌。

历史岳麓版必修ⅲ第9课诗歌与小说课件

历史岳麓版必修ⅲ第9课诗歌与小说课件

历史岳麓版必修ⅲ第9课诗歌与小说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岳麓版历史必修Ⅲ第9课“诗歌与小说”。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诗歌的起源与发展、唐宋诗歌的繁荣、明清小说的兴起及其艺术特色。

具体章节内容涉及诗歌的韵律、意象、情感表达,以及小说的情节构造、人物刻画、社会背景反映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诗歌与小说的发展脉络,掌握各时期诗歌与小说的特点。

2. 学会分析诗歌的韵律、意象、情感表达,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 学会解读小说的情节、人物、社会背景,培养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歌的意象、情感表达,小说的人物刻画、社会背景反映。

教学重点:唐宋诗歌的繁荣、明清小说的兴起及其艺术特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古典诗歌朗诵,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讲解:详细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实践情景,分析诗歌与小说的艺术特色。

a. 诗歌部分:以《静夜思》为例,讲解诗歌的韵律、意象、情感表达。

b. 小说部分:以《红楼梦》为例,分析小说的情节构造、人物刻画、社会背景反映。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分析一首唐诗和一部明清小说,巩固知识点。

4.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诗歌与小说,提高课堂氛围。

六、板书设计1. 诗歌部分:a. 诗歌的起源与发展b. 唐宋诗歌的繁荣c. 诗歌的韵律、意象、情感表达2. 小说部分:a. 明清小说的兴起b. 小说艺术特色:情节构造、人物刻画、社会背景反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分析一首你喜欢的唐诗,阐述其韵律、意象、情感表达。

b. 阅读一部明清小说,分析其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社会背景。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典诗歌与小说,提高文学素养,培养审美情趣。

可推荐阅读《唐诗三百首》、《红楼梦》等作品。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歌的韵律、意象、情感表达2. 小说的人物刻画、社会背景反映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中的分析题目及答案一、诗歌的韵律、意象、情感表达1. 韵律:古典诗歌的韵律主要体现在平仄、对仗、押韵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司马相如(?~前117), 字长卿,小名犬子,成都人, 西汉辞赋家。景帝时,他为 武骑常侍,曾为梁孝王门客, 与邹阳、枚乘、严忌等辞赋 家交游。所作《子虚赋》 《上林赋》,为武帝所赏, 拜为中郎将,奉命出使西南 有功,后为孝文园令。作品 还有散文《谕巴蜀檄》《难 蜀父老》《凡将篇》,明人 辑有《司马文园集》。
1、【春秋战国】——楚辞
艺术特点:
①采用楚国方言
②句式灵活,句子不局限在四字,易于表达情感
③常用语气助词“兮” ④楚辞以瑰丽华美、想象独特著称,开创了中国 古典文学抒情浪漫风格的先河。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 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 而文治不足。 “风”是指《诗经》中的 《国风》,“骚”即《楚 辞》中的《离骚》。《诗 经》《楚辞》分别开创了 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的诗风,“风骚”成为中 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 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课堂小结】
春 秋 诗 经
战 国 楚 辞
汉 赋
唐 诗
宋 词
元 曲
明 清 小 说
趋势:
1、格律渐渐变淡,更加灵活自由。
2、平民化、世俗化。语言日益通俗 易懂,白话日益增多。
原因: 商业、城市、市民、文化、印刷术…
【当堂达标】
<构建“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 1-5题。
1.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 社会生活内容的是 ( A.《老子》 C.《楚辞》 )
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
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关汉卿《窦娥冤》
5、【元代】——元曲感悟之特点和背景
作品风格:
①虽有格律曲牌限制,但大量使用白话、方言、 衬字。 ②与音乐、戏曲结合紧密。 ③感情基调是压抑愁闷。
社会背景:
①元朝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民族分化,汉族文人 进取无望; ②社会下层文人对社会黑暗、人民悲惨遭遇的不 满。
法”。 1.文人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种,追求 绘画特点: 个性、注重写意。 北宋构图气势宏伟、画风阳刚豪放。 南宋偏安,描绘的对象变为江南风光, 构图不追求对称,墨色恬淡。 2.描绘市井生活的风俗画大量出现。
宋词特点: 长短句、灵活多变、善于抒发感情
【学以致用】 宋代文化发展与时代变迁的关系?
1、宋代商业兴盛、城市发展、社会生活繁 荣,市民阶层的兴起和文化的普及; 2、宋代重文轻武、文人阶层不断壮大,理 学的兴起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 2、两宋之际,金人南侵,民族矛盾和阶级 矛盾不断尖锐,充满了流落异乡的士人的思 乡之情; 3、南宋朝廷不思进取,体现了诗人们杀敌 报国的雄心壮志和对南宋朝廷苟安于江南的 愤慨。
B.甲骨卜辞 D.《诗经》
2. 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 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 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与“学士词”词风一 致的代表人物是( )
A.李煜
C.陆游
B.李清照
D.辛弃疾
3. 促使唐诗空前繁荣的社会原因是( ①繁荣、开放、文化多元的背景
少夺人衣作地衣。
白居易:平易浅切,明畅通俗 ,善于叙事。在对黑 暗现实的猛烈批判中表达了诗人对民间疾苦的深切同 情。
3、【唐代】——唐诗感悟 之特点
唐诗流派纷呈,风格众多。流派方面,有 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人,描写 幽静宁谧的自然世界;有以岑参、高适为代表 的边塞诗人,歌颂从军报国、建功立业得到英 雄气概等。而从创作方法看,成就最大、影响 最远的,无疑是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 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
光被赋
寻踪光被,采风济美。史芳沁溢,今兴迎来。 叙故事而扬激情,闻新歌而扑旧怀。 百年六中,聚时代之名流;举世名校,开盛世之篇章 人杰地灵,英才辈出。 校堂傍秀水之畔,才气若浩瀚迸发。 人师聚万漉千淘,可叹精英; 学子汇千挑万选,堪称高材。 传道授业,打造卓越;习文悟德,拼搏一流。 拜慕无数,教德之扬名;褒奖有加,学业之高深。 继往开来,又上一层;吐故纳新,更进一步。 „„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2.【汉代】汉赋——带韵散文
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 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所以娱 耳目乐心意者,丽靡烂漫于前,靡曼美色于后 —司马相如《上林赋》
特点:
铺陈排比 、文采华丽。
背景: 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
6、【明清代】——小说鉴赏 十 年 寒 窗 无 人 问 , 一 朝 成 名 天 下 知
6、【明清代】——小说感悟之特点和影响
作品风格:
①体裁多样,内容既有世情小说也有批评现实的。 ②表现手法丰富,在反映社会生活深度和广度上 大大超越了前代。 ③表现形式体现了分标章节回目、首尾完整相连 的特点。
6、【明清小说】—— 感悟之背景
【问题组一】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春 秋 诗 经
战 国 楚 辞
汉 赋
唐 诗
宋 词
元 曲
明 清 小 说
【问题组一】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时代 体裁 春秋 战国 汉 唐 宋 元
代表人物及作品 文学史地位
明清
【问题组二】 鉴赏 感悟
小组合作
问题组二 共分为6个朝代, 对应1-3、 5-7小组顺序, 每个小组讨论完成一个朝代作品 鉴赏和感悟。代表发言! 4、8组负责补充。 时间3分钟!!!
3、【唐代】——唐诗鉴赏
出 塞 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边塞诗 昂扬进取
3、【唐代】——唐诗鉴赏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田园诗
清新恬静
3、【唐代】——唐诗鉴赏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浪漫诗 张扬个性、蓬勃向上 李白(“诗仙”)
3、【唐代】——唐诗鉴赏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现实诗 颠沛流离、饥寒交迫(由盛转衰); 政治黑暗、矛盾尖锐 杜甫(“诗圣”、“诗史”)
3、【唐代】——唐诗鉴赏 红绒毯 白居易
宣城太守知不知, 一丈毯,千两丝,
地不知寒人要暖,
特点:题材丰富,流派众多,诗体完 备,韵律更加工整、回还有致,思想 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高度的成熟。
3、【唐代】——唐诗感悟之背景
①国家的统一和国力的强盛为诗歌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 础。 ②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则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③开明兼容的政治及文化政策促进了思想的开放、活跃。 ④科举“以诗取士”也直接刺激了诗歌创作的发展。 初唐诗人王勃等人的诗充满自信乐观和昂扬进取的 精神; 盛唐诗人李白的诗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充分体现 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中唐诗人杜甫的诗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后 唐王朝由盛转衰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充满忧国忧民的 感情; 晚唐诗人白居易的诗猛烈批判黑暗现实,表达了对 人民的同情。
4、【宋代】——宋词鉴赏
念奴娇赤壁怀古
北宋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 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 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 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 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 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 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 梦,一尊还酹江月。 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风格与词截然不同,苍劲古朴, 沉郁悲凉,更有“压倒须眉”之气,而且多从大处着笔, 多以议论入诗,很有不为风气所左右的个性,最为著名 的千古绝唱,乃是意在讽刺南宋小朝廷苟且偷安。 虽纯为议论,但石破天惊,足以振聋发聩。
4、【宋代】——宋词感悟之 特点和背景
5、【元代】——元曲鉴赏
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夸 荐。老天只恁忒心偏,贤和愚无分辨。折挫英雄, 消磨良善,越聪明越运蹇。志高如鲁连,德高如 闵骞,依本分只落的人轻贱。 ——《中吕· 朝天子· 志感 无名氏 不读书有权》
5、【元代】——元曲鉴赏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
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
课程要求: • 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 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 • 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何为诗?
《诗经·大序》说:“诗者, 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 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 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艺术特点: 词又称“长短句”,便于更加灵活地表达情感,并 可配乐演唱。按特定的乐调曲谱“填词”。 婉约派:柳永、李清照„„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背景:
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韵律严格的 诗歌已不能充分表达人们更丰富感情。 ②天下分裂、战乱频仍,两宋之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 锐,一批有识之士希望振奋人心,词更便于抒发忧国忧民 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③宋代市井生活丰富,娱乐场所需要大量的歌词。 ④宋代重文轻武。
【学以致用】
“一定的文化(当做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 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 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请回顾中国古代文学并结合汉字书法和绘画 的发展历程,参照例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