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GCT逻辑:逻辑基础和形式推理(二)
GCT-逻辑学讲义
GCT逻辑学讲义背景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 GCT;综合素质型考试。
考试内容: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外语运用能力测试。
总分400分,每部分各100分;3个小时,每部分45分钟;考试题型都为客观题!逻辑推理能力测试部分总共50道题。
逻辑推理能力主要是考查考生运用常用的逻辑分析方法,通过对已获取的各种信息和综合知识进行理解、分析、综合、判断、归纳等,引出概念、寻求规律,对事物间关系或事件的走向趋势进行合理的判断与分析,确定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从试题分类角度看,逻辑推理又具体包括形式推理、论证推理和分析推理三大类型。
其中形式推理、论证推理题型以单题形式出现,大约为40道;分析推理题皆以题组的形式出现,整张卷子一般有两个题组,每个题组约有5道题。
1 形式推理形式推理只研究普通思维的推理形式问题,即研究以什么形式的命题为前提,可以必然要么或然地推出具有什么形式的命题的结论的问题,也就是说,所谓形式推理的推理,就是从一个命题推出另一个命题的思维形式。
2 论证推理论证推理是GCT逻辑考试的主流题型,其考查目的都是为了科学、公平、准确地测试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以批判性思维为理论依据而设计的论证推理题的考查。
3 分析推理分析推理题要求考生分析一些假想的情况,是为了测试考生理解题设条件和引出结论的能力,要求考生根据已知的人物、地点、事件和项目中的关系进行演绎,得出结论。
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第一篇形式推理一,概念和定义1,概念概念是思维形式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构成命题、推理的要素。
概念有两个基本的逻辑特征: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思维对象的特性或本质。
外延是指具有概念的内涵所反映的那些特性或本质的具体思维对象。
一个思维对象只有具备内涵所反映的全部特性或本质属性的时候,才属于该概念的外延。
比如“商品”这个概念的内涵是用于交换而生产的产品;它的外延是指古今中外的,各种性质的,各种用途的、在人们之间交换的产品。
GCT逻辑2
1.任何人都没有吃过雅各岛上的任何水果,所以无法知道雅各岛上任何水果的口味。
为了合乎逻辑的推出上述结论,需要假设的前提是要知道某种水果的口味,需要有人去品尝。
2.最近的一项研究指出:“经常吃沙棘果对儿童的智力发育有益。
”研究人员对560名儿童进行调查,发现那些经常吃沙棘果的儿童,其智力水平较很少吃沙棘果的儿童要高。
因此,研究人员发现了沙棘果与儿童智力发育之间的联系。
对成年人的研究发现,每天吃沙棘果的人智力水平并不比很少吃沙棘果人的高如果为真,最不可能削弱上述论证?3.凡金属都是导电的。
铜是导电的,所以铜是金属。
所有从事工商管理的都要学习企业管理,老陈是学习企业管理的,所以,老陈是从事工商管理工作的与上述推理结构最相似。
4.为了有助于人们选择最满意的城市居住,有关部门实施了一项评选“最舒适城市”的活动。
方法是,选择十个方面,包括社会治安、商业设施、清洁程度、绿化程度、教育设施、旅游文化景点等等,每个方面按实际质量的高低,评以1分至10分之间的某一分值,然后求得十个分值的平均数即是这个城市的舒适性指数。
城市的各种舒适性质量程度都可以用准确的数字表达;城市的各种舒适性对于居民来说都是同等重要的;居民有自由选择居住城市的权利并且大都乐于这样做是实施上述活动需要预设的前提。
5.卫生部的官员们对牟定县狂犬病疫情有以下断定:(1)该县所有的狗都得了狂犬病。
(2)该县有些斑点狗得了狂犬病。
(3)该县有些狗得了狂犬病。
(4)该县有些狗没得狂犬病。
其实上述断定中只有两个与事实相符。
根据如上的情况,结论可能成立的是:该县的狗不可能都没得狂犬病6.如果一个儿童的体重与身高的比值超过本地区80%儿童的水平,就称其为肥胖儿。
根据历年的调查结果,15年来,临江市的肥胖儿的数量一直在稳定增长。
如果以上断定为真,则临江市的非肥胖儿的数量15年来不断增长也必为真。
7.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在托儿所里度过,会引发孩子的紧张不安。
在我们的研究中,有464名12~13岁的儿童接受了特异情景测试法的测验,该项测验意在测试儿童1岁时的状况与对母亲的依附心理之间的关系。
工程硕士(GCT)逻辑分类真题词项逻辑与命题逻辑(一).doc
工程硕士(GCT)逻辑分类真题词项逻辑与命题逻辑(一)(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0,分数:100.00)1.某班学生全都是足球迷。
在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期间,所有支持阿根廷队的学生都不支持德国队,凡是支持阿根廷队的学生也都不支持巴西队。
有些支持美国队的学生支持阿根廷队,有些支持美国队的学生支持德国队,有些支持美国队的学生支持巴西队。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以下哪一项关于该班学生的陈述必然为真?(分数:2.00)A.有些支持德国队的学生既不支持巴西队,也不支持美国队。
B.有些支持美国队的学生既不支持德国队,也不支持巴西队。
C.所有支持美国队的学生或支持阿根廷队,或支持德国队,或支持巴西队。
D.有些支持巴西队的学生支持德国队。
2.青海湖的湟鱼是味道鲜美的鱼,近年来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化和人们的过度捕捞,数量大为减少,成了珍稀动物。
凡是珍稀动物都是需要保护的动物。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以下陈述都必然为真,除了______。
(分数:2.00)A.有些珍稀动物是味道鲜美的鱼B.有些需要保护的动物不是青海湖的湟鱼C.有些味道鲜美的鱼是需要保护的动物D.所有不需要保护的动物都不是青海湖的湟鱼3.某地召开有关《红楼梦》的小型学术研讨会。
与会者中,4个是北方人,3个是黑龙江人,1个是贵州人;3个是作家,2个是文学评论家,1个是教授;以上提到的是全体与会者。
根据以上陈述,参加该研讨会的最少可能有几人?最多可能有几人?(分数:2.00)A.最少可能有4人,最多可能有6人。
B.最少可能有5人,最多可能有11人。
C.最少可能有6人,最多可能有14人。
D.最少可能有8人,最多可能有10人。
4.绝大部分优秀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绝大部分优秀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过好成绩,而所有在比赛中取得过好成绩的运动员都是训练刻苦的。
以下哪项陈述可以从上面的陈述中适当地推出?(分数:2.00)A.大部分训练刻苦的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GCT 逻 辑 讲 义-2 模态命题,关系命题
第二章模态命题,关系命题及推理(一)、模态命题“模态命题”:逻辑中把包含“必然”、“可能”、“不可能”等“模态词”的命题称为模态命题。
1.模态命题种类:2.模态命题的负命题及其等值命题不可能P等价于必然非P;不可能非P等价于必然P;不必然P等价于可能不来;不必然非P等价于可能P。
模态命题负命题等价命题转化方式为:可能必然(可能变成必然,必然变成可能)(二)、关系命题及推理所谓关系命题是断定事物与事物之间是否具有某种关系的命题。
关系命题的种类1.对称性关系。
(1)当事物a与事物b有关系R,并且b与a之间一定也有关系R时,则R是对称关系。
如张三是李四的同学,则李四也是张三的同学。
同学关系即为对称关系。
(2)当事物a与事物b有关系R,且b与a肯定没有关系R时,关系R就是反对称关系。
如张三比李四年龄小,但不可推出李四比张三年龄小。
年龄大小关系为反对称关系。
(3)当事物a和事物b有关系R,且b与a是否有关系R不定,即b与a既可能有关系R,也可能没有关系R时,关系R就是非对称关系。
如张三喜欢李四,而李四是否喜欢张三不一定。
此种关系为非对称关系。
2.传递性关系。
(1)当事物a与事物b有关系R,事物b与事物c有关系R,且事物a与事物c也有关系R时,关系R就是传递关系。
如张三比李四高,李四比王五高,则张三比王五高。
此种关系为传递性关系。
(2)当事物a与事物b有关系R,事物b与事物c有关系R,而事物a与事物c没有关系R时,关系R就是反传递关系。
如甲是乙的哥哥,而乙一定不是甲的哥哥。
此种关系为反传递性关系。
(3)当事物a与事物b有关系R,事物b与事物c有关系R,而事物a与事物c是否有关系R不定时,关系R就是非传递关系。
如张三喜欢李四,而李四是否喜欢张三不一定。
此种关系为非传递关系。
GCT逻辑专项训练二模态、关系命题1.不可能所有的错误都能避免。
以下哪项最接近上述断定的含义?A.所有的错误必然都不能避免。
B.所有的错误可能都不能避免。
研究生入学考试GCT逻辑
第7页/共31页
2007GCT-33
高校2007年秋季入学的学生中有些是免费师范生。所有免费师范生都是家境贫寒的。凡是家境贫寒的学生都 参加了勤工助学活动。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则以下各项必然为真,除了—— A、有些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学生不是免费师范生 B、2007年秋季入学的学生中有人家境贫寒 C、凡没有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学生都不是免费师范生 D、有些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学生是2007年秋季入学的
所以,王某某是本案的作案人。
2
第3页/共31页
3.前提中不周延的词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
例① : 法官是懂得法律的; 他不是法官,
所以,他不是懂得法律的。
例② 鲁迅是文学家; 鲁迅是思想家,
所以,思想家都是文学家。
3
第4页/共31页
4.两个否定命题作前提不能得结论 所有鸟都不是胎生的; X这类动物不是鸟, ? 小项和大项都在中项的外延之外,二者的外延关系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无法确定。
23
2012年9月
第24页/共31页
(三)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区别:
(1)思维进程的方向不同: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知识推出个别性知识,而归纳推理是 从个别性知识推出一般性知识。
(2)结论所断定的知识范围不同:演绎推理的结论没有超出前提所断定的知识范围; 而归纳推理的结论已经超出前提所断定的知识范围。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最能削弱上述推论的可靠性? A、地球和月球大小不同 B、月球上同一地点温度变化极大,白天可以上升到100℃,晚上又降至零下160℃ C、月球距离地球很远,不可能有生物存在 D、 地球和月球生成时间不同
第29页/共31页
几种推理的综合运用: 例题:
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方针政策都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改革开放有利于生产力的发 展,所以改革开放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
逻辑指导:GCT逻辑应试教程(二)
⼆、性质命题及其直接推理(⼀)性质命题的类型性质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
性质命题也叫直⾔命题或直⾔判断,可分为六种基本类型:(1)全称肯定判断。
其逻辑形式是“所有S都是P”。
例如:所有的⾦属都是导体。
(2)全称否定判断。
其逻辑形式是“所有S都不是P”。
例如:所有马克思主义者都不是唯⼼主义者。
(3)特称肯定判断。
其逻辑形式是“有S是P”例如:有的⾦属是液态。
(4)特称否定判断。
其逻辑形式是“有S不是P”例如:有的战争不是正义战争。
(5)单称肯定判断。
其逻辑形式是“某个S是P”。
例如:北京是中华⼈民共和国的⾸都(6)单称否定判断。
其逻辑形式是“某个S不是P”。
例如:⼩王不是警察由于单称判断对反映某⼀单独对象的概念的全部外延作了断定,从逻辑性质上说,单称判断可以看作是全称判断。
这样,性质命题就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种基本形式:(1)全称肯定判断,简称为“A”判断,可写为“SAP”(2)全称否定判断,简称为“E”判断,可写为“SEP”(3)特称肯定判断,简称为“I”判断,可写为“SIP”(4)特称否定判断,简称为“O”判断,可写为“SOP”(⼆)对当关系从概念的外延间的关系来说,判断主项“S”的外延与谓项“P”的外延之间的关系,共存在五种:全同关系、被包含关系、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和全异关系。
把各种性质判断的真假情况归纳起来,可列表如下:根据上表,可以清楚地看出具有同⼀素材的A、E、I、O四种判断之间的真假关系。
所谓同⼀素材的判断,就是指具有相同主项和谓项的判断。
这⾥所说的真假,并不是各种判断内容的真假,⽽是同⼀素材的A、E、I、O四种判断之间的⼀种相互制约关系。
对当关系就是指具有相同素材的性质命题间的真假关系。
性质命题的对当关系可归纳为以下⼏种:(1)⽭盾关系。
这是A和O、E和I之间存在的不能同真、不能同假的关系。
例如:A:所有事物都是运动的(真) O:有些事物不是运动的(假)例如:I:有些物体是固体(真) E:所有物体都不是固体(假)(2)差等关系。
GCT逻辑基本知识
GCT新奇迹逻辑基本知识(一):概念一、考点归纳(一)汉字的特点汉字是表意文字,是用表意的符号来记录汉语的。
汉字的一个字就表示一个音节,如:天(tian)、地(di)、人(ren)等。
一般说来,一个汉字还代表一定的意义。
因此说,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
我们看了字形,一般不能读出字音,读出字音也不能就写出字形。
只有弄清了一个字的音、形、义三者的关系,才能认识这个汉字。
从汉字的结构上看,汉字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纯粹表意的,另一种是既有表音成分又能表意成分的文字,就是“形声字”。
其实,形声字的表音部分(声旁)本身也是一个表意字,只是被借用来表示一些字的读音,并非纯粹的表音符号,仍然没有脱离表意系统。
(二)汉字的造字方法汉字的造字方法,古代有“六书”之说,指的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和转注。
其中前四种造字法是最常用的,而形声造字法用得最多,①一般说来,一个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是固定的,如果任意调换位置就会成为另一个字,或者造成错字。
例如“吟”字的形旁“口”在声旁“今”的左边,如果把“口”调到“今”的下边,就成了“含”字;如果把“口”调到“今”的上面或右边,就不成为字了。
这一点我们书写时要特别注意。
②形声字声旁的变化,造成误读、误用的情况也是较为常见的,应当避免只读半边的错误。
(三)汉字的音、形、义认识汉字并且正确地使用汉字,要在音、形、义三个方面下功夫。
每一个汉字都是音、形、义的统一体,只有会读、会写、能讲明意义,才能达到准确使用汉字的目的。
⒈字音汉字读音的主要障碍是多音字和形声字。
多音字要注意分辨字的意义和用法。
汉字的意义不同,用法就不同,其读音就有所不同,再加上语体色彩的不同等等,使汉字的读音显得难于把握。
实际上,只要辨识清楚多音字的字义和用法上的细微差别,读音问题也就解决了。
至于形声字,要注意其声旁的作用,形声字的声旁与该字的关系大致可分为四种:第一,该字的读音与其声旁的读音完全相同,声旁能够表音,如驶、裱、裤、附;第二,声母相同韵母不同,声旁有表音作用,但不准确,如浪、眠、砌;第三,韵母相同声母不同,声旁虽有表音作用但不准确,如霜、欣、效、捎;第四,声母韵母都不同,声旁完全失去了表音的作用,如江、池、疫、珊。
GCT逻辑复习
在一次比赛中,甲乙丙丁四人名列前四名,但具体名次不知道。已知条件:
1)如果乙是第二名,那么甲是第一名;
2)如果丁是第三名,那么甲是第一名;
3)甲不是第一名。
如果上面的条件中只有一个为真,那么名次顺序是什么?
五、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1、归纳推理:
2、类比思维:
六、因果思维
二、 题型总结
如果林肯的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下述哪项断定是假的?
A.林肯可能在任何时候都不受骗
B.骗子也可能在某个时刻受骗
C.不存在某个时刻所有人都必然不受骗
D.不存在某一时刻有人可能不受骗
例2
甘蓝比菠菜更有营养。但是,因为绿芥兰比莴苣更有营养,所以甘蓝比莴苣更有营养。
以下各项,作为新的前提分别加入到题干的前提中,都能使题干的推理成立,除了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医生的结论?
A、服用番茄红素的乳腺肿瘤患者的年龄在35 — 55岁之间。
B、服用番茄红素的乳腺肿瘤患者中有少数人的病情相当严重。
C、还有一组相似的等候手术的乳腺肿瘤患者没有服用番茄红素胶囊,他们的肿瘤没有缩小。
D、番茄红素不仅存在于西红柿中,也存在于西瓜、葡萄等水果中。
以下结论哪一个是正确的?
A.张三是罪犯,李四和王五情况不明。
B.张三和李四是罪犯,王五情况不明。
C.王五是罪犯,张三和李四情况不明。
D.李四是罪犯,张三和王五情况不明。
二、推理形式
例1
有些台独分子论证说:凡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管辖的都是中国人,台湾人现在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管辖,所以,台湾人不是中国人。
概念思维的核心就是关于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
2010年GCT逻辑指导:逻辑基础和形式推理(一))
2010年GCT逻辑指导:逻辑基础和形式推理(一)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备考要点与解题技巧逻辑推理能力测试的考查目标是测试考生逻辑风格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考试题目与题目涉及的内容无关,也不需要专业的逻辑知识。
其考查的实际上是那些与生俱来的、考生日用而不知的思维方法。
尽管给足时间大部分考生都能够对题目正确作答,但是在45分钟内完成50道题目还是有很大难度。
所以,沉着自信、精确读题、捍卫逻辑、思维经济这四个解题原则必须遵守,以提高答题效率。
以下分逻辑基础和形式推理、批判性思维和论证推理、综合运用和分析推理三个部分详细讲解逻辑测试部分的备考要点和各类常见题型的解题技巧。
题型化是很好的解题思路,但是逻辑题目大多比较综合,题目的分类有很大的相对性,请广大考生尽可能从多个角度来分析题目的类型,切不可生搬硬套。
1逻辑基础和形式推理这一部分尽管题目不多,且大多数题目都集中在复合命题推理部分,而且不学习这些逻辑知识也可以得出正确答案,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基本逻辑知识必将提高解题效率,有助于类型化思考问题,从而为论证推理部分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注意形式逻辑理论不是学习的重点,考生应侧重对各种逻辑思维方法的学习。
清华在线提供1.1概念、命题和普通逻辑基本规律1. 概念【备考要点】概念的内涵:对事物的特性和本质、对事物内在规定性的描述。
概念的外延:包含的事物种类,概念的适用对象(周延与否)。
概念间关系:相容(全同、从属、交叉);不相容即全异(反对、矛盾)。
【解题技巧】(1)定义的规则下定义的基本方法可以用公式表示为:被定义项(种概念)=临近的属概念+种差定义规则如下。
①定义必须揭示被定义对象的本质特征,即一物区别于他物的独异特质和种差。
②被定义项的外延和定义项的外延必须是全同关系。
③定义项中不得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
④定义项中不得有含混的词语,不能用比喻。
⑤定义不能同义反复,不能循环定义。
例1(2003GCT30)过去,我们在道德宣传上有很多不切实际的高调,以至于不少人口头说一套,背后做一套,发生人格分裂现象。
GCT逻辑精讲讲义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GCT逻辑精讲讲义3-1目录:引论:GCT逻辑测试概述..................................................................................................................................................第0章逻辑基础...................................................................................................................................................................第一节概念、命题、推理.................................................................................................................................................第二节演绎推理.................................................................................................................................................................第三节归纳推理.................................................................................................................................................................第四节类比推理.................................................................................................................................................................第五节假说和论证.............................................................................................................................................................第六节题型概览.................................................................................................................................................................引论:GCT逻辑测试概述一、考什么?考思维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资格考试(Graduate Candidate Test),简称GCT,是2003年开始实行全国统考的。
2010年GCT考试(逻辑)真题及答案
(50题,每题2分,满分100分)1.去年,有6000人死于醉酒,有4000人死于开车,但只有500人死于醉酒开车。
因此,醉酒开车比单纯的醉酒或者单纯的开车更安全。
如果以下哪项陈述为真,将最有力地削弱上述论证?A.不能仅从死人绝对数量的多少判断某种行为方式的安全性。
B.醉酒导致意识模糊,醉酒开车大大增加了酿成交通事故的危险陛。
C.醉酒开车死人的数目已分别包含在醉酒死人的数目和开车死人的数目之中。
D.醉酒死人的概率不到0.01%,开车死人的概率是0.015%,醉酒开车死人的概率是33%。
2.经过20多年的自然保护,甘肃祁连山区野生动物的数量大大增加。
活动于甘州一带的野生岩羊经常闯入牧场,侵食牧草,糟蹋草场。
山丹马场放牧的羊时常被出没的狼群活活咬死。
岩羊的天敌是雪豹和狼,山丹马场距甘州不过百余公里,但甘州的岩羊却未遭狼群侵害。
如果以下哪项陈述为真,能够最好地解释上述反常的现象?A.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部分森林中,近来曾发现雪豹的踪迹。
B.祁连山区的一些群众和环保工作者呼吁,适当开放狩猎行为,以控制岩羊的数量。
C.现在民间没有猎枪,面对肆虐的狼群,山丹马场的职工无法有效地保护自己的羊。
D.甘州与山丹马场之间的草原围栏、高速公路、铁路等设施阻断了野生动物的迁徙通道。
3.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坦是左撇子,发明家富兰克林和科学家牛顿是左撇子,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毕加索和贝多芬也都是左撇子。
这表明,创造性研究是左撇子独特的天然禀赋。
以下哪项陈述是上述论证所依赖的假设?A.自福特以来的美国总统,除少数几位外都是左撇子。
B.左撇子突出的创新研究能力并不是由教育和环境等后天因素决定的。
C.20世纪初,中国的父母还在煞费苦心地矫正孩子惯用左手的“坏毛病”。
D.左撇子具有一定的遗传性,例如,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和她的母亲都是左撇子。
4.“羡慕嫉妒恨”是今年的网络流行语,它正好刻画了嫉妒的生长轨迹:始于羡慕终于恨。
对一个人来说,被人嫉妒等于领受了嫉妒者最真诚的恭维,是一种精神上的优越和快感。
GCT考试逻辑辅导教材
GCT考试逻辑辅导教材--第一章(一)第一章关于GCT逻辑应试的若干问题问题1:GCT逻辑考试是一种什么类型的考试?对于GCT考生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首先,这个有特殊涵义的问题是成立的。
因为GCT逻辑考试不同于一般的逻辑考试。
逻辑考试这种形式我们并不陌生。
大学课堂中有逻辑课并有相应的逻辑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及各种形式的网络教育中也有相应的逻辑考试。
但GCT逻辑考试不同于其它一般形式的逻辑考试。
GCT逻辑考试的特点是:它是一种确定意义上的能力型考试。
这种能力型考试的模式来源于西方特别是北美。
美国的GMAT(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GRE(研究生入学考试)、SAT(本科生入学考试)和LSAT(法学本科生入学考试)等,都是能力型考试。
这种考试测试考生的两种能力:语言文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这种考试包含几个部分。
其中,批判性推理(Critical Reasoning)直接测试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阅读理解(Reading Comprehension)和数据充分性分析(Data Sufficiency )通过对文字和数学内容的理解测试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写作(Writing)同时测试考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考生现在所面临的我国的GCT逻辑考试,是比照上述能力型考试中的批判性推理(Critical Reasoning)部分设计的。
北美的上述能力型考试已有近30年的历史。
这种能力型考试模式进入我国也已有近10年的历史。
最早采用这种模式的是自1997年开始的我国MBA(工商管理硕士)全国入学统考。
近年来,我国的MPA(公共管理硕士)、MPA-CC(公共管理会计硕士)和GCT(工程管理硕士)的全国入学统考都陆续采用了这种考试模式。
这些考试中的逻辑考试部分,都是比照上述能力型考试中的批判性推理(Critical Reasoning)部分设计的。
考生面临的GCT逻辑考试,和上述我国的MBA、MPA等的逻辑考试,总体上属于同一种类型。
GCT逻辑02直言命题及其推理
2021/4/93 Nhomakorabea1 直言命题的结构分析
直言命题在结构上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组成。
主项是表示直言命题中事物对象的概念。如例子中的“育龄 职工”,通常用大写的“S”表示。谓项是表示直言命题中 事物性质的概念。如例子中的“违纪超生”,通常用大写 的“P”表示。联项是表示直言命题中联结主项和谓项的概 念,包括肯定联项和否定联项。前者为“是”,后者为 “不是”。量项是表示直言命题中主项的数量范围的概念, 包括全称量项、特称量项和单称量项。全称量项通常用 “所有”、“一切”、“凡”等表示;特称量项通常用 “有些”、“某些”、“有的”等表示;单称量项通常用 “某个”、“这个”、“那个”等表示。
2021/4/9
6
2 直言命题的真假对当关系
直言命题的真假关系,主要是看该命题所断 定的情况是否与实际相符合。若相符合则 真,反之则假。这种真假关系主要由其主 项和谓项的外延之间的关系来确定。
主项和谓项的外延之间的关系主要有:
2021/4/9
7
对当关系
(1)矛盾关系。这是SAP和SOP、SEP和SIP之间存在的不能同真(必有一 假)、不能同假(必有一真)的关系。例如:
相反而推出结论的推理。进行这种推理时需要注 意的是,除了改变联项外,还需要结论中的谓项 变为前提中谓项的矛盾概念。具体推理情况如下: “所有S是P”可以换质为“所有S不是非P”, “所有S不是P”可以换质为“所有S是非P”, “有些S是P”可以换质为“有些S不是非P”, “有些S不是P”可以换质为“有些S是非P”。
2021/4/9
18
反对关系推理
具体推理公式如下: SAP→¬(SEP) SEP→¬(SAP) SAP→¬(SeP) SEP→¬(SaP)
GCT分析推理题
(一)1-6基于以下题干:F、G、J、K、L、M和O七人应聘某个职位。
只有被面试才能被聘用。
以下条件必须满足:如果面试G,则面试J。
如果面试J,则面试L。
面试F。
除非面试K,否则不聘用F。
除非面试M,否则不聘用K。
如果聘用M,并且面试L,则聘用O。
聘用→面试(Ga = G面试; Gb = G聘用;类推)Ga → Ja Ja → La Fa Fb → Ka Kb → Ma (Mb ∧ La)→ Ob 1.以下哪项可以是包括全部被面试应聘者的名单?A.F,GB.F,JC.F,LD.F,G,LE.F,G,J答案是C。
例如A不成立。
因为如果G被面试,则J被面试。
聘用→面试(Ga = G面试; Gb = G聘用;类推)Ga → Ja Ja → La Fa Fb → Ka Kb → Ma (Mb ∧ La)→ Ob 2.以下哪项可能为真?A.只有L和M被面试。
B.只有F、J和K被面试。
C.只有G和另外一位应聘者被面试。
D.只有G和另外两位应聘者被面试。
E.只有G和另外三位应聘者被面试。
答案是E。
有G,则有J和L,又有F。
聘用→面试(Ga = G面试; Gb = G聘用;类推)Ga → Ja Ja → La Fa Fb → Ka Kb → Ma (Mb ∧ La)→ Ob3.如果M未被面试,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A.K未被面试。
B.K被面试但未被聘用。
C.F被聘用。
D.F被聘用,但K未被聘用。
E.F被面试,但K未被聘用。
答案是E。
⌝Ma 只能推出:⌝Kb聘用→面试(Ga = G面试; Gb = G聘用;类推)Ga → Ja Ja → La Fa Fb → Ka Kb → Ma (Mb ∧ La)→ Ob 4.如果只有G和另外五名应聘者被面试,并且恰有三名应聘者被聘用,则以下哪项可以是被聘用者的名单?A.F,L,MB.F,K,MC.K,L,OD.G,J,ME.G,J,L答案是E。
A不成立。
假设A成立,推出七人全面试,违反条件。
2010年GCT逻辑:逻辑基础和形式推理(二)
2010年GCT逻辑:逻辑基础和形式推理(二)5.1.2演绎推理1. 直言命题推理【备考要点】(1)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第一层:换质法(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在进行换质推理时需要注意的是,除了需要改变联项外,同时还需要把结论中的谓项变为前提谓项的矛盾概念。
例如:“所有商品都是有价值的”可以换质为“所有商品都不是没有价值的”。
“所有人都不是长生不老的”可以换质为“所有人都有一死”。
“有些人是自私的”可以换质为“有些人不是不自私的”。
“有些领导人不是廉洁的”可以换质为“有些领导人是不廉洁的”。
第二层:换位法(主项谓项换位)换位推理就是通过改变前提中直言命题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从而推出结论的推理方法。
换位推理通常又称为“倒过来说”。
在进行换位推理时,除了需要交换主项和谓项的位置外,还需要注意在前提中不周延的词项在结论中也不能周延。
例如:“所有无价证券都是不准买卖的物品”可以换位为“有些不准买卖的物品是无价证券”。
“所有大学生不是中学生”可以换位为“所有中学生不是大学生”。
“有些花是红色的”可以换位为“有些红色的是花”。
“有些人不是大学生”不能换位为“有些大学生不是人”。
第三层:质位互变这是换质推理和换位推理的综合运用。
通过换质推理得到的结论还可以进行换位,通过换位推理得到的结论还可以进行换质。
这关键是要看具体推理过程的需要。
例如:“既然证人都必须是精神上没有缺陷的人,所以,精神上有缺陷的人都不能作证人。
”上述推理就是先通过换质,得到“证人都不是精神上有缺陷的人”,再进行换位得到的。
(2)对当关系推理这类题目要求熟练运用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熟悉保证命题为真的周延关系。
【解题技巧】近年来,考题一般倾向于对对当关系直接推理和推理变形综合运用的考查。
例(2004GCT29)从“有投票人赞成所有候选人” 不可推出:A. 所有候选人都有投票人赞成。
B. 有投票人赞成有的候选人。
C. 所有投票人赞成所有候选人。
D. 并非所有投票人不赞成所有候选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GCT逻辑:逻辑基础和形式推理(二)5.1.2演绎推理1. 直言命题推理【备考要点】(1)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第一层:换质法(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在进行换质推理时需要注意的是,除了需要改变联项外,同时还需要把结论中的谓项变为前提谓项的矛盾概念。
例如:“所有商品都是有价值的”可以换质为“所有商品都不是没有价值的”。
“所有人都不是长生不老的”可以换质为“所有人都有一死”。
“有些人是自私的”可以换质为“有些人不是不自私的”。
“有些领导人不是廉洁的”可以换质为“有些领导人是不廉洁的”。
第二层:换位法(主项谓项换位)换位推理就是通过改变前提中直言命题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从而推出结论的推理方法。
换位推理通常又称为“倒过来说”。
在进行换位推理时,除了需要交换主项和谓项的位置外,还需要注意在前提中不周延的词项在结论中也不能周延。
例如:“所有无价证券都是不准买卖的物品”可以换位为“有些不准买卖的物品是无价证券”。
“所有大学生不是中学生”可以换位为“所有中学生不是大学生”。
“有些花是红色的”可以换位为“有些红色的是花”。
“有些人不是大学生”不能换位为“有些大学生不是人”。
第三层:质位互变这是换质推理和换位推理的综合运用。
通过换质推理得到的结论还可以进行换位,通过换位推理得到的结论还可以进行换质。
这关键是要看具体推理过程的需要。
例如:“既然证人都必须是精神上没有缺陷的人,所以,精神上有缺陷的人都不能作证人。
”上述推理就是先通过换质,得到“证人都不是精神上有缺陷的人”,再进行换位得到的。
(2)对当关系推理这类题目要求熟练运用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熟悉保证命题为真的周延关系。
【解题技巧】近年来,考题一般倾向于对对当关系直接推理和推理变形综合运用的考查。
例(2004GCT29)从“有投票人赞成所有候选人” 不可推出:A. 所有候选人都有投票人赞成。
B. 有投票人赞成有的候选人。
C. 所有投票人赞成所有候选人。
D. 并非所有投票人不赞成所有候选人。
解析先把题干变形为“所有候选人都有一些人投票赞成”,这样就把题干从关于投票人的I命题,转变为关于候选人的A命题。
显然,A就是我们变形的结果。
B是原题干命题的从属命题,当然可以推出。
C命题可以推出题干,但是反过来从I到A是不合逻辑的,所以选它。
题干命题的矛盾命题是“所有投票人不赞成所有候选人”,对这个命题的否定,其实就是题干本身,因此D选项和题干是等值的,可以推出。
C项的对当关系:C项与题干是从属关系,推理关系由上(C项)到下(题干),所以,由下(题干)往上(C项)推不出。
故选之。
2. 三段论【备考要点】(1)直言三段论直言三段论是由包含着一个共同词项的两个直言命题推出一个新的直言命题的推理。
例如:所有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所有瓦房店人都是东北人,所以所有瓦房店人都是活雷锋。
三段论在结构上包括大项、小项和中项。
大项是作为结论的谓项的概念。
小项是作为结论的主项的概念。
中项是在前提中出现两次而在结论中不出现的概念。
上例中,“活雷锋”是大项,“瓦房店”是小项,“东北人”是中项。
三段论的两个前提分别叫做大前提和小前提。
其中,包含大项的前提叫大前提,包含小项的前提叫小前提。
排列的顺序不是区分大、小前提的标准。
区分大、小前提,只能看它们是包含大项还是包含小项。
中项在三段论中非常重要,它起到连接大、小前提从而推出结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三段论中,大项通常用字母P表示,小项用字母S表示,中项用字母M表示。
这样,上述推理的一般公式, 可以表示为:也可以写为:所有M都是PMAP所有S都是MSAM所有S都是PSAP上述公式只是三段论最为重要的公式之一,它属于三段论第一格的AAA式。
中项位置有四种,所以三段论共有四个不同的格。
第一格:典型格。
一般→个别,用于审判和证明。
也叫证明格。
大前提: M—P全称肯定命题凡人必死小前提: S—M肯定命题苏格拉底是人结论: S—P个别性质断定苏格拉底必有一死第二格:区别格,结论为否定。
常用来说明某一事物不属于某一类。
大前提: P—M全称中国人是黄皮肤小前提: S—M有一个是否定他不是黄皮肤结论: S—P他不是中国人第三格:反驳格。
只能得出特殊结论。
常用来否定全称命题。
大前提: M—P所有黄铜不是金子小前提: M—S肯定所有黄铜是闪光的结论: S—P结论特称有些闪光的不是金子反对全称命题SAP所有S都是P所有闪光的都是金子第四格:很少应用。
大前提: P—M非特否;有一个前提否定,则全称有些文学爱好者是四川人小前提: M—S非特否;如大前提肯定,则全称四川人都喜欢麻辣烫结论: S—P不是全称;如小前提肯定,则特称有些喜欢吃麻辣烫的是文学爱好者(2)三段论的一般规则一个三段论是否正确,可以通过下述规则来加以判定:一个正确的三段论有且只能有三个不同的词项;一个正确的三段论中,中项至少要周延一次;在前提中不周延的词项在结论中也不能周延;两个否定前提推不出结论;如果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那么结论就是否定的;如果结论是否定的,那么前提中必有一个是否定的;两个特称前提推不出结论;如果前提中有一个是特称的,那么结论就是特称的。
【解题技巧】三段论的结构和七项推理规则是考查重点。
而三段论推理大都可以用文恩图求解,这样就把这些题目还原成为概念间关系的题目了。
基本上用不到三段论推理那些繁琐的知识。
(1)三段论推理例1(2007GCT33)高校2007年秋季入学的学生当中有些是免费的师范生。
所有的免费师范生都是家境贫寒的。
凡家境贫寒的学生都参加了勤工助学活动。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则以下各项必然为真,除了A. 有些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学生不是免费师范生。
B. 2007年秋季入学的学生中有人家境贫寒。
C. 凡没有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学生都不是免费师范生。
D. 有些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学生是2007年秋季入学的。
解析正确答案为A。
(1)2007年秋季入学的有些是免费的师范生。
(2)所有的免费师范生都家境贫寒。
(3)凡家境贫寒的学生都参加了勤工助学活动。
(2)和(3)可以推出(4)所有的免费师范生都参加了勤工助学活动。
利用文恩图,可以迅速得出结论。
A不一定成立。
如果入学新生都是师范生,就不成立了。
选项BCD都成立。
(2)三段论结构例2(2003GCT4)有些“台独分子”论证说:凡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管辖的都是中国人,台湾人现在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管辖,所以,台湾人不是中国人。
以下哪一个推理明显说明上述论证不成立?A. 所有成功人士都要穿衣吃饭,我现在不是成功人士,所以,我不必穿衣吃饭。
B. 商品都有使用价值,空气当然有使用价值,所以,空气当然是商品。
C. 所有技术骨干都刻苦学习,小张是技术骨干,所以,小张是刻苦学习的人。
D. 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都应受到社会的谴责,所以,所有犯罪行为都应受到社会的谴责。
解析题设格式:所有M是P; S不M;所以S不P。
“中国人”不当周延。
A与题设相同。
B的格式: P—M,S—M,所以S—P。
肯定的。
不成立。
不同。
C的格式: M—P,S—M,所以S—P。
肯定的。
成立。
不同。
D的格式: S—M,M—P,所以S—P。
肯定。
成立。
不同。
答案为A。
近年的题目,关于推理形式判断的题目不仅局限于三段论的结构,二难推理、复合命题推理结构题目也经常出现。
这类题目实际上是应用类比思维来解题,所以有关这部分题目的分析在类比推理部分讲解。
3. 关系推理【备考要点】关系的性质必须明确把握。
在对称性关系中,等于、同乡、同学、邻居等属于对称关系。
大于、以南、重于等属于反对称关系。
信任、尊重、喜爱、了解属于非对称关系。
传递性关系中,等于、年长于、小于等属于传递性的关系。
母亲、叔叔等属于反传递性关系。
信任、尊重、喜爱、了解、朋友、同学等属于非传递性关系。
只要推理结构中包含一个关系命题,就可以把这个推理叫做关系推理。
在GCT中,大部分关系推理题很像智力题或数学题。
我们所要做的实际上就是根据关系的性质,主要是传递关系法则,做出合乎逻辑的推理。
【解题技巧】这类题目大都较为简单,利用图表或者简单的运算求解十分方便。
有的题目根据关系推理的一般法则就可以直接求解。
例1在英语四级考试中,陈文的分数比朱利的分数低,但是比李强的分数高;宋颖的分数比朱利和李强的分数低;王平的分数比宋颖的高,但是比朱利的低。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根据下列哪项能够推出张明的分数比陈文的分数低?A. 陈文的分数和王平的分数一样高。
B. 王平的分数和张明的分数一样高。
C. 王平的分数比张明的高,但比李强的分数低。
D. 张明的分数比朱利的分数低。
解析正确答案为C。
确定张明的位置,必须找到其与已确定位置的考生的关系。
根据题干信息画图后,一目了然。
A项不涉及张明,是无关项,排除。
B项中交代的分数关系虽然涉及张明,但王平是不确定的,无法确定张明的位置,排除。
C项将张明排在王平之后,进而又确定了王平在李强之后,从而可以肯定,张明在陈文之后。
选之。
D项显然无法确定。
例2(2006GCT30)某大学办围棋比赛。
在进行第一轮淘汰赛后,进入第二轮的6位棋手实力相当,不过,还是可以分出高下。
在已经进行的两轮比赛中,棋手甲战胜了棋手乙,棋手乙战胜了棋手丙。
明天,棋手甲和丙将进行比赛。
请根据题干,从逻辑上预测比赛结果:A. 棋手甲肯定会赢。
B. 棋手丙肯定会赢。
C. 两人将战成平局。
D. 棋手甲很可能赢,但也有可能输。
解析正确答案为D。
根据前面的比赛,甲胜乙,乙胜丙,所以,甲战胜丙的可能性比较大。
但是,这个关系实际上是无法保真传递的。
因为丙不是乙,丙输给乙,并不表示丙一定会输给甲。
因此,D最符合逻辑。
4. 复合命题推理这是演绎推理部分的重点考查内容。
【备考要点】复合命题推理的基本法则(1)联言推理联言推理就是前提或结论为联言命题,并且根据联言命题的逻辑特征所进行的推理。
一个联言命题是真的,当且仅当其所有支命题是真。
联言推理的推理形式有分解式和组合式。
分解式就是由前提中一个联言命题为真推出其任一支命题为真的联言推理。
公式是:p并且q所以p或者p并且q所以 q例如,小刘有优点并且有缺点,所以,小刘有优点。
组合式就是由前提中一些支命题为真推出这些支命题所组成的联言命题为真的联言推理。
公式是:p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q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所以, p并且q所以,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
(2)选言推理选言推理就是前提中有一个选言命题,并且根据选言命题的逻辑特征所进行的推理。
它包括相容的选言推理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
①相容的选言推理相容的选言推理就是前提中有一个相容的选言命题,并且根据相容的选言命题的逻辑特征所进行的推理。
对于相容的选言命题来说,其选言支是可以并存的,可以同真。
一个相容的选言命题为真,至少有一个选言支为真。
相容的选言推理有以下两条推理规则:否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肯定另一部分选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