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临安市於潜第二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岳阳楼记》导学案(无答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7岳阳楼记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7岳阳楼记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27《岳阳楼记》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以致背诵全文。

2、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3、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能够流利的翻译全文。

学习重点: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

学习难点:积累并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达到自己能独立翻译全文。

学法指导:听老师范读课文,给不认识的字注音,注意划分句子的节奏.知识链接一、岳阳楼介绍: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

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

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

二、走进范仲淹: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他出身贫寒,自幼苦学,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

27岁中进士,为官敢于直谏,曾负责西北边防,屡立战功,后任参知政事(副宰相),提出革新朝政建议,触动保守派利益,遭到贬谪。

死后谥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

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他的诗文代表文学创作的进步方向,具有鲜明的政治内容。

自主学习初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再读课文,把不能解释的词语画上符号;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解决自学的疑点。

(扫清障碍,小组内一对一检查)1、请学生自由诵读课文,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晖.()涯.()楫.()薄.暮冥冥()旷.()嗟.()樯.()谪.守()属.予作文()浩.浩汤.汤()()若夫霪.雨霏.霏()()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潇湘..()()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点的词。

(1)、政通人和....(2)、锦鳞..游泳(3)、居庙堂之高.....(4)、先.天下之忧而忧(5)、越明年...(6)、薄.暮冥冥(7)、属.予作文以记之(8)、微.斯人吾谁与归.(9)、静影沉璧.(10)、予观夫巴陵胜状..(11)、增其旧制..(12)、登斯.楼也(13)、前人之述备.矣(14)、浊浪排空..(15)、薄暮冥冥..、(16)、春和景.明(17)、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18)、予尝求.古仁人之心(19)、是进.亦忧,退.亦忧(20)、浩浩汤汤,横无际涯.........(2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2)、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合作探究通过自己的实力和小组成员的智慧,解决下列重点字词,以致能独立翻译全文。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7课《岳阳楼记》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通用)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7课《岳阳楼记》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通用)

第27课《岳阳楼记》导学练测【字词综合运用】(1)注音滕(téng)谪守(zhé)衔(xián)吞(tūn)骚人(sāo)霪雨(yín)霏霏(fēi)樯倾(qiáng)楫摧(jí)冥冥(míng)谗言(chán)波澜(lán)芷(zhǐ)汀兰(tīng)郁郁(yù)神怡(yí)偕忘(xié)嗟夫(jiē)(2)形似字区别(3)通假字百废具兴“具”同“俱”,全、皆。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

(4)解词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若夫:像那。

(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语)至若:至于,又如。

(用在又一段话的开头引起另一层论述)薄暮冥冥:迫近。

嗟夫:唉。

【重点句子分析】课文从“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后“重修岳阳楼”写起,这说明他在逆境中也能做到“不以己悲”’,并且奋发有为,勤奋治理政事,使巴陵郡“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说明他也有阔大的胸襟,跟下文所写的那种“以己悲”的“迁客”是不同的。

作者用“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来概括那些“迁客骚人”的“悲”;用“心旷神情,宠辱偕忘”来概括其“喜”。

这样写是为了将他们的悲喜之情同“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景抒情转入议论,突出全文主旨。

第5段两个设问句,一层层深入:先谈古仁人之心与迁客骚人有异,用“何哉?”引出古仁人之心,强调一个“忧”字;于是自然地引出了“何时而乐?”,使文章推进一层,得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结论,古仁人的伟大胸襟由此顿出,令人钦叹。

【课文背景知识】(1)作家作品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有《范文正公集》。

(2)文学常识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跟对偶相似,只是不像对偶那样在音韵上有严格的要求。

骈句也有工整和不工整之分,不工整的骈句在结构和字数上也可能不完全合乎要求。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7课 岳阳楼记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7课 岳阳楼记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27课岳阳楼记【明确目标】1、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中的实词虚词用法。

2、了解文章融情于景,卒章显志的写法。

3、正确理解名言警句的深刻内涵,体会作者的政治理想。

第一课时【自主预习】1、了解作者。

2、了解字音。

谪.守( ) 属.于作文( ) 浩浩汤.汤( ) 淫.雨霏霏( )忧谗.畏讥( ) 薄暮冥.冥( ) 樯.倾楫.摧( ) ( ) 岸芷汀..兰( ) 3、解释加点的词语。

然则..何时而乐耶把酒临.风浊浪排.空薄.暮冥冥沙鸥翔集.4、通假字。

⑴百废具.兴⑵属.予作文以记之5、一词多义。

⑴以: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______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______⑵观:予观.夫巴陵胜状__________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__________⑶通:政通.人和________________ 北通.巫峡____________________⑷和:政通人和.________________ 至若春和.景明________________⑸或: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__ 或.异二者之为⑹空:浊浪排空._______________ 长烟一空.____________________⑺一:一.碧万顷_______________ 长烟一.空____________________⑻极:南极.潇湘_______________ 汝乐何极.____________________6、词类活用。

⑴先.天下之忧而忧⑵后.天下之乐而乐7、词语的古今义。

⑴增其旧制.古:今:⑵属予作文..以记之古:今:⑶前人之述备.矣古:今:1⑷至若春和景.明古:今:⑸去.国怀乡古:今:⑹是.进亦忧古:今:【合作探究】(一)朗读训练。

1、说出骈句的节奏感,散句的错落有致。

点拨: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规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其它按意义划分,不要谈破句;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

2、准确把握情感,注意语气的轻重缓急。

八年级语文下册 27《岳阳楼记》精品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 27《岳阳楼记》精品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某某楼记》【课文助读厅】◆走进作者X仲淹(989-1052),字希文,汉族,某某吴县(今属某某)人。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

死后谥号“文正”,世称“X文正公”,有《X文正公集》传世。

◆相关背景北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谪到岳州巴陵郡做知府,第二年春重修某某楼,六月写信给贬官在邓州的好朋友X仲淹,并附有《洞庭晚秋图》一幅,请他写一篇文章记述这件事。

庆历六年九月,X仲淹写了这篇著名的《某某楼记》。

◆一角(一)骈句骈句指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或由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分句构成的复句。

与“散句”相对。

对偶句、排比句、顶真句、回环句等都属于骈句。

骈句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适于表达丰富的情感,且易读易记,能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印象。

散句结构不整齐,各式各样的句子(或分句)交错使用在一起。

散句结构自由,形式多样,音节参差,但散而不乱,容易避免语句表达的单调、呆板。

(二)唐人写某某楼的著名诗篇①孟浩然《望洞庭湖赠X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某某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②李白《与夏十二登某某楼》:“楼观某某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③杜甫《登某某楼》:“昔闻洞庭水,今上某某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自主学习室】◆学习目标1.了解文章写作背景和作者,熟练朗读并背诵全文。

2.正确理解文中的难词、难句,领会全文大意。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4.学习重难点:(1)正确理解文中的难词、难句,领会全文大意。

(2)体会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语文初二下人教新资料第27课(岳阳楼记)练习导学案

语文初二下人教新资料第27课(岳阳楼记)练习导学案

语文初二下人教新资料第27课(岳阳楼记)练习导学案【学习目标】●复习目标:1、掌握本课文体知识,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教给学生复习方法。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3、针对本文,强化内容理解,并培养学习文言文能力。

●复习重点:1、掌握本课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教给同学复习方法。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复习环节:字词练习----句子复习----理解课文内容----课文理解练习----迁移练习自主学习【一】背诵课文〔能熟练背诵〕【二】文学常识《岳阳楼记》选自,作者,字,苏州吴县人,〔朝代〕闻名家,家,军事家,死后谥号“文正”,世称。

【三】解释词语: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2、增其旧制增:制:3、前人之述备矣备:4、然那么北通巫峡然那么:5、连月不开开:6、那么有去国怀乡去:国:7、沙鸥翔集集:8、而或长烟一空一:9、把酒临风把:临:10、不以己悲以:11、微斯人,吾谁与归微:归:12、是进亦忧,退亦忧是:进:退:【四】通假字1、百废具兴2、属予作文以记之【五】一词多义1、夫予观夫巴陵胜状2、观予观夫巴陵胜状夫环而攻之此那么岳阳楼之大观也3、极南极潇湘4、或而或长烟一空感极而悲者矣或异二者之为六、翻译句子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5、登斯楼也,那么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合作探究:【一】课堂订正自主学习内容,教师强调易错的字词。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播解疑答难阅读文段,回答以下问题〔1〕请简要概括第一段所写的内容,然后指出哪些内容写出了滕子京的政绩?〔2〕在第二段中用横线画出描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并分析作者从哪些方面展开对景物的描写?〔3〕第二段中作者对景物作了略写,缘故是什么?其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4〕在第四段中找出与第三段中的“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形成鲜亮对比的句子,并分析形成这两种心情的缘故是什么?〔5〕作者认为,怎么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6〕怎么样理解文中“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话的深刻含义?〔7〕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背景是什么?〔8〕从文中看,“前人之述”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下册《6.27 岳阳楼记》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6.27 岳阳楼记》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27 、某某楼记●学习目标、重点提示1、有表情地朗诵、背诵课文。

2、学习本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3、体会学习古代志士仁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抱负。

●预习要求☆走进作者X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了解背景滕子京与X仲淹同榜考中进士,两人的友谊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滕子京支持X仲淹的政治改革,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庆历四年被贬谪守岳州(今某某),第二年X仲淹被贬谪守邓州(今某某)。

滕子京心里很有些愤慨, X仲淹非常担心他惹出祸来,想找机会劝他。

恰好赶上他请X仲淹为重修某某楼作记。

X仲淹身在某某,望着滕子京送来的《洞庭晚秋图》,就借题发挥,写出自己理想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勉励滕子京学习古代有修养的人,不计较个人眼前的得失,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课外积累你知道江南三大名楼吗?请分别写出三大名楼的名称及相关的诗文名句(写一个完整的上下句就行)。

1、《某某楼记》选自《》,作者___,字希文,谥号文正,吴县人(今某某某某人),___朝中期接触的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

有《X文正公集》,词作五首。

2、通假字:百废具兴:通,的意思。

属予作文以记之:通,的意思。

3、一词多义:观:此则某某楼之大观也()通:北通巫峡()予观夫巴陵胜状()政通人和()或:或异二者之为()为:或异二者之为()或王命急宣()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4、古今异义:越明年明年:古义:今义:属予作文:作文:古义:今义:去国怀乡:去:古义:今义:进亦忧,退亦忧:进:古义:今义:退:古义:今义:沙鸥翔集:集:古义;今义:微斯人:微:古义:今义:春和景明:景:古义:今义:5、词类活用①滕子京谪守巴陵郡()②先天下之忧而忧()③后天下之乐而乐()④百废具兴()6、文言实词①谪守()②越明年()③巴陵胜状()④朝晖夕阴()⑤前人之述备矣()⑥迁客骚人()⑦把酒临风()⑧浊浪排空()⑨不以物喜()⑩长烟一空()⑾去国怀乡 ( ) ⑿薄暮冥冥()7、翻译句子⑴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7岳阳楼记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7岳阳楼记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指导学生朗读并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精彩之处,进而体会本文写法。
点拨:
衔远山,吞长江······
1、边默读边圈画重点语句。
交代背景的句子;
文章主旨句;
表达旷达胸襟的句子;
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
2、组员互相说说对这些词句的理解。
3、划出你喜欢的句子,体会精妙之处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语句体会文章内容,把握主旨。
翻译课文,对疑难语句教师要给予引导。
师小结课文行文思路:
文章首先交代写作缘由,再写洞庭湖全景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然后叙写“迁客骚人”或喜或悲 的“览物之情”,为下文“二者之为”张本,最后 点明题旨,用“斯人”呼应开头“滕子京”,以示归箴之意。
第一 部分(1自然段):记叙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
精彩语句要读出美感。
精习
1、你想对范仲淹说些什么,请请想 一想,写一写。
2、比较《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 。
可从范仲淹的求学经历和从政经历入手。
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以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和写法的把握。。
任选其一,写出自己想说的话。
评价时注意结合文章主旨;注意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同时注意语言的训练。
注意从主题思想和写作手法两个方面来比较。
时习
1、阅读拓展:《范文正公集》或与范仲淹有关的诗词文。
2、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览物之情→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
教学反思
《岳阳楼记》导学案
导学目标导学目标
1、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7课《岳阳楼记》(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7课《岳阳楼记》(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Leabharlann 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
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2.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解决各对子组的疑难问题,并外显到白板桌;
3.规定时间内提前研学完毕的小组除备展同学外,其余同学在 组 长带 领下可在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检测文学常识,背诵全文,提问重点字词。
展学:
1各组按照先领读,再翻译重点字词,再译全文的顺序进行展示。
☆前置学案学法指导:
1.认真阅读学案中知识超市的内容,勾画并记忆。
2.填上下方原文空缺处内容,重点字词的意思写在原文所在横格中,原文下方空格中写翻译。要求,不得翻看除语文书外的一切书籍、参考书。
3.完成 文学常 识检测。要闭卷完成哦!
八年级文言文学习——《岳阳楼记》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 浪排空;
() ,(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岳阳楼记》
课题:
《岳阳楼 记》二课时
课型:
文言文阅读
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能准确翻译课文第三、四两段并背诵。
环节预设
导学3分钟读学7分 研学10分钟展学20分钟巩固5分钟
导学过程
读学:
1.全 班齐背《岳阳楼记》前两段。
2.齐读或齐背第三四段。
研学:
1.对子组交流翻译,一个主说,一个补充,有解决不了的地方上报到小组讨论;

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7课《岳阳楼记》导学案(3)(新版)新人教版.doc

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7课《岳阳楼记》导学案(3)(新版)新人教版.doc

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岳阳楼记》导学案(3)(新版)新人教版第一部分学习要求学习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①能翻译第四五段内容②能熟练背诵四五段内容③理解不同的表达方式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目标:小组合作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学习重点:能翻译第四五段内容学习难点:能熟练背诵四五段内容学法指导:小组合作,探究第二部分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导学(1)至若春和景明:如果到了春天气候暖和,阳光明媚。

春和,春风和煦。

景,日光。

明,明媚。

(2)波澜不惊:波澜平静。

惊,起伏。

这里有“起”、“动”的意思。

(3)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上下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万顷,极言其广。

(4)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沙鸥,沙洲上的鸥鸟。

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

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

锦鳞,指美丽的鱼。

鳞,代指鱼。

游:指水面浮行。

泳,指水中潜行。

(5)岸芷汀兰:岸上的香草与小洲上的兰花(此句为互文)。

芷:香草的一种。

汀:水边平地。

(6)郁郁:形容草木茂盛。

(7)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

而或,有时。

长:大片。

一,全。

空:消散。

(8)皓月千里:皎洁的月光照耀千里。

(9)浮光跃金:波动的光闪着金色。

这是描写月光照耀下的水波。

(10)静影沉璧:湖水平静时,明月映入水中,好似沉下一块玉壁。

璧,圆形的玉。

(11)渔歌互答:渔人唱着歌互相应答。

答,应和。

(12)何极:哪里有尽头。

极:尽头。

(13)心旷神怡:心情开朗,精神愉快。

旷,开阔。

怡,愉快。

(14)宠辱偕忘:荣耀和屈辱都忘了。

偕,一起。

宠,荣耀。

(15)把酒临风:端酒当着风,就是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

把,拿。

临,面对。

(16)洋洋:高兴得意的样子。

(17)嗟夫:唉。

嗟夫为两个词,皆为语气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此句为互文)。

以,因为。

(1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在朝中做官担忧百姓。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7课《岳阳楼记》导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7课《岳阳楼记》导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
谪守( )属予( )浩浩汤汤( )怒( )冥冥( )汀兰( )
樯倾楫摧( )
4、听录音,初步感知文章脉络
5、自读课文再次体会
四、自学一、 二小节
同学交流疏理字词
五、下列字词句的意思您掌握了吗?
谪守:旧制:
属予:作文:
观夫:胜状:
气象: 大观:
述备:得无:
六翻译一二段
讲解第3、4、5段
1、解释下列词语:
5.请联系实际说说您是如何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言之有理即可
八、课外延伸(一)
1、有关忧国忧民的
故事、诗句或 名言。
九、翻译全篇课文:
十、小结反思:
岳 阳楼记
导学目标:1、在理解难解字词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脉络,整体感知课文
2、学习作者如何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重点:理清文章的脉络,整体感知课文
难点:.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导学过程
导学过程
导学

反思
一、复习《小石潭记》
二、学习新课:
1、作者简介
2、介绍岳阳楼
3、给加 横线字注音
排空:隐耀:
去国: 长烟:
把酒:不以物喜:
景: 锦鳞:
物喜:庙堂:
2.翻译3、4、5段
七、思考讨论:
1、1、3.4小节写景有何不 同?和上文有什么联系?
2、两种不同的景象使得前来“览物”的“迁客骚人”的心情有什么不同?
3.第5小节中作者认为应当有什么样的悲喜观?
4.请您说说对“微斯人,吾 谁与归?”的理解。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7课《岳阳楼记》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7课《岳阳楼记》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某某楼记参考答案预习案1.zhé yín jiē shānɡyào qiánɡ jí zhǐxié míng chán2.(1)“具”通“俱”全,皆(2)“属”通“嘱”嘱托3.(1)和:政通人和(和乐)至若春和景明(和煦)(2)通:政通人和(顺利)北通巫峡(通向)(3)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此则某某楼之大观也(景象)(4)空:浊浪排空(天空)长烟一空(消散)(5)一:一碧万顷(一)长烟一空(全)(6)极:南极潇湘(尽,直通)感极而悲者矣(极点)此乐何极(穷尽)(7)以:属予作文以记之(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8)或: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候)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4.词类活用。

(1)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2)先: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

“后”: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后”。

5.古今异义。

(1)气象万千(“气象”,古义:景象。

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2)微斯人(“微”,古义:没有。

今义:细小。

)6.特殊句式。

(1)衔远山,吞长江……(省略句)(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状语后置)(3)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状语后置)(4)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定语后置)(5)吾谁与归?(宾语前置)7.流传至今的成语。

(1)气象万千(2)心旷神怡(3)政通人和探究案1.请同学朗读课文第一段。

2.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谪,古时官吏降职或远调。

守,指做州郡的长官。

通,顺利。

和,和乐。

具,同“俱”,全,都。

制,规模。

属,同“嘱”,嘱咐。

3.概括段意。

(略)4.讨论并归纳: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某某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

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5.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胜状,胜景,好景色。

【最新精品】初中语文教案:人教版8年级下册教案及导学案:语文:第27课《岳阳楼记》教案(人教新课标八年

【最新精品】初中语文教案:人教版8年级下册教案及导学案:语文:第27课《岳阳楼记》教案(人教新课标八年

27.岳阳楼记范仲淹课型:教读课执教人:苟小琳教学目标:(1)课文内容分解表(2)学习水平描述表二、教学重点:1.朗读和背诵全文。

2.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三、教学难点: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四、媒体选择与组合媒体选择如下表所示:五、教学过程:(一)名楼导入同学们,我国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

比如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

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岳阳楼记》成为写景状物抒发真情的名篇。

今天,我们就来阅读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二)多媒体示图解题岳阳楼楼址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

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

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

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作官。

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的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像,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拥有宽阔的胸怀。

(三)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句,整体感知文意。

(四)研习新课。

(五)分析文章最后一自然段是怎样推出这个警句的?七、课堂小结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

文章先由叙事人手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者意图。

【全效学习】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7课 岳阳楼记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全效学习】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7课 岳阳楼记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27、岳阳楼记教师寄语: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相信你会有独到见解!教学目标:1、熟读背诵全文并能翻译。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学习精炼、生动的语言,赏析精彩语段。

4、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检查预习: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拼音:谪.守()朝晖.夕阴()迁客骚.人()霪.雨()霏霏..()薄.暮冥.冥()潜.形()岸芷汀..兰()()皓.月()心旷神恰.()宠辱偕.忘()浩浩汤汤..()2、作家简介。

(1)《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_______,字______,________朝______家、_______家,________家。

在本文中表现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市长上任两年,全市面貌大变,干群同心,社会安定,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岳阳楼记》中两个相连的四字短语填写)2、背景资料。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

本文骈散结合。

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

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相邻的两组骄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

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提问:“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怎么停顿。

1、请同学朗读课文第一段。

2、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政通人和:通,。

和,。

百废具兴:具,。

增其旧制:制,。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

3、概括段意。

4、提问: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讨论并归纳:在“”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5、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八年级语文下册26岳阳楼记学案无答案语文

八年级语文下册26岳阳楼记学案无答案语文

26、《岳阳楼记》导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读熟课文,读准文章的节奏。

3、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学习重点】掌握生字词。

【学习难点】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学习过程】【探究活动一】初读课文,落实基础1、中国四大名楼中国四大名楼是指: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山东蓬莱阁。

另一说是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鹳雀楼。

其中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简介岳阳楼位于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岳阳,岳阳古称“巴陵”,位于湖南省北部,烟波浩淼的洞庭湖与绵延万里的长江在这里交汇,名冠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岳阳楼矗立于洞庭湖东岸,岳阳市西门城墙上,西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北望滚滚东去的万里长江,水光楼影,相映成趣,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盛誉,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2、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范仲淹,北宋中叶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范仲淹和滕子京为同乡同榜进士,范因实行政治改革而遭到排斥,被贬邓州。

滕被诬告擅自动用管钱被朝廷贬到岳州当知府,滕心中有些愤慨,范担心他惹出大祸,恰好滕重修岳阳楼,请范“作文记之”,范便借题发挥,一来表达自己为人处世、仕途进退的原则,二来也是勉励滕要心怀天下,不计较个人眼前的得失,先忧后乐。

3、读准下列字音。

学法指导:1、参考课下注释,查阅工具书。

2、自由朗读,给加点字注音。

谪.()守浩浩汤.汤()朝晖.()夕阴霪霪..()雨樯.()倾楫摧隐曜.()属.于()忧谗()畏讥岸芷.()汀.兰( ) 宠辱偕.()忘4、试划分下列句子朗读的节奏。

学法指导:不要把一个意义单位的词或短语划破,四字骈句,可两字一顿。

① 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③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探究活动二】再读课文,积累词语5、词类活用。

初二下学期语文八年级下册27岳阳楼记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初二下学期语文八年级下册27岳阳楼记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27 岳阳楼记班级______ 学习小组小主人姓名________ 上课时间学习目标1.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1.积累词汇,背诵全文。

2.把握文章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资料链接1.作家简介。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

仕途中屡次被贬,但仍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

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背景资料。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

当时膝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

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

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第一课时课时要点学习第一、二段1.读准字音属.予作文浩浩汤.汤朝晖.夕阴谪.守淫.雨霏.霏薄暮冥.冥日星隐曜.嗟.夫樯.倾楫.摧忧谗.畏讥一碧万顷.皓.月岸芷汀..兰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噫.2.读准节奏①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提示: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提示:读散句,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思考:“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怎么停顿?明确: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3.熟读课文及一、二段注释,准备翻译。

1.小组合作,口译一、二段,并概括段意。

2.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明确: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文体知识,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3.针对本文,强化内容理解,并培养学习文言文能力。

学习重点: 1.掌握本课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课前导读
【题目解说】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

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

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

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一、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谪.()守属.()予.( )作文浩浩汤汤.()
阴风怒号.( ) 日星隐曜.( ) 薄.( )暮冥冥
樯.()倾楫.()摧忧谗.( )畏讥岸芷.()汀兰
宠辱偕.()忘嗟.( )夫
2.解释下列字词意思。

一词多义。

①和:政通人和()至若春和景明()
②通:政通人和()北通巫峡()
③观:予观夫巴陵胜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④空:浊浪排空()长烟一空()
⑤一:一碧万顷()长烟一空()
⑥极:南极潇湘()感极而悲者矣()
此乐何极()
⑦以:属予作文以记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⑧或:而或长烟一空()
或异二者之为()
词类活用
①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名词作状语,)
③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
④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词,)
⑤忧馋.畏讥(名词作动词,)
⑥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
⑦锦鳞
..游泳(用锦鳞代指)
⑧微斯人,吾谁与归
....(语序应为“吾与谁归”,宾语前置)
⑨而或长烟一空.(形容词作动词,)
3.翻译句子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合作探究
1.滕子京的政绩;赞扬滕子京的语句:
2.第2段在文章的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3.第2段从哪几个角度写洞庭湖景象的?分别突出了它怎样的特点?
三、感悟主旨
本文通过对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描写,以及对“”登楼时或喜或悲的“”的分析,表达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的政治抱负,也委婉表达了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

(用文中的词句回答)
四、拓展延伸
范仲淹罢宴
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絰数人营理葬具者。

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邻,賵殓棺椁皆所未具。

公怃然,即彻宴席,厚周给之,使毕其事。

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注释】①邠州:古州名,在今陕西境内。

②觞:酒杯。

③缞絰:丧服,此指穿着丧服。

④营理:筹办。

⑤寓居士人:客居在外的读书人。

⑥賵殓:下葬时入殓的衣服。

⑦棺材外面的套棺。

⑧彻:通“撤”,撤去。

⑨周:救济。

【文化常识】
谥号,上文所说的范文正,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

他死后,朝廷给他的谥号叫“文正”,所以后人敬称他为范文正。

又如宋朝的包拯,死后赐谥号“孝肃”,故后人称他为包孝肃;岳飞谥号为“武穆”,故又称岳武穆;明徐光启谥号为“文定”,故又称徐文定;清纪昀的谥号为“文达”,故又称纪文达。

1、解释:①守②卒
③殡④具
2、翻译:①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
②公亟令询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