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控制管理制度范文(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噪声控制管理制度范文
1、目的
加强噪声的控制管理,减少噪声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2、使用范围
本程序使用公司内在生产、办公、生活和其他活动所产生的噪声的控制。

3、职责
3.1安全环保部负责全处范围噪声治理工作的监督。

3.2各部室、生产车间负责本部室、车间范围内的噪声控制管理。

4、管理规定
____公司存在的注意噪声源:
a)各种机电设备运转产生的噪声,如煤气风机、振动筛、各类泵等。

b)车辆、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

c)工程施工产生的噪声。

d)其它
4.2噪声的控制措施
4.2.1机电设备噪声的控制措施
a)在操作中严格遵守机电设备的操作规程,防止因误操作而产生异常噪音。

b)按照机电设备的检查与维护要求,定期做好加注润滑油,更换易损件,紧固各个零部件等工作。

c)加强各种机电设备的巡检工作,遇到突发情况时,及时修理产生异常噪音的设备,缩短异常噪音的排放时间。

d)尽可能将噪声源与工作人员相隔离,减少噪声对接受者的影响。

4.2.2车辆机械设备噪声的控制措施
a)严格遵守车辆、机械设备操作规范,防止因误操作而产生异常噪音。

b)定期对车辆、机械设备的主要部件进行维修和保养,保持其技术性能良好,使其排放的噪声符合有关技术标准。

c)检查车辆、机械设备的状态时、注重对其噪声的监测,对超过噪声排放标准的车辆、机械设备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d)加强车辆、机械设备的检查工作,遇到突发情况时,及时修理产生异常的车辆、机械设备,缩短异常噪音的排放时间。

e)进入公司区域内的车辆及外部车辆禁止鸣喇叭。

4.2.3工程施工中噪声的控制措施
a)工程主管部门应要求施工单位作业时,符合国家规定的GB125-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b)施工单位在管理处区域内作业时,应采取相应的降噪措施和合理的作业时间安排,尽量减少对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的影响。

c)对超过噪声标准的作业,应采取有效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并提前告知相关部门。

4.2.4对其它类噪音的控制措施
a)在使用音响设备时,应注意音量的大小,并且禁止在办公室区域内大声喧哗。

b)在办公室区域内尽量减少各种办公设备的工作时间,用完后就及时关闭。

c)加强门窗的密封性,做到随时关闭门窗,将工作人员与噪声源隔离开。

4.2.5在各种生产活动中,应注意改进工艺流程及工作程序,减少各种设备因长时间运转所产生的噪声。

4.2.6及时更换超过使用年限的设备。

在购置新的设备时,应进行评价,其噪声排放标准要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在同等条件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低噪声的设备及车辆,以减少噪声的排放。

4.3接受者的防护
4.3.1根据实际情况,允许处于噪声环境下的人员适当配备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品。

4.3.2安排工作时,尽可能允许处于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以减轻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噪声控制管理制度范文(2)
噪声是一种不受欢迎的声音,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出现。

为了保障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噪声控制管理制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个噪声控制管理制度的范本,以提供参考。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生产和办公环境没有超过规定的噪声水平。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员工、访客和供应商。

二、定义
1. 噪声:指超过正常范围的声响,包括机械设备、工具、车辆、谈话、音乐等不同来源的声音。

2. 噪声源:指产生噪声的设备、工具、机械、车辆等。

3. 噪声控制区域:指在该区域内需要采取噪声控制措施的特定区域。

三、责任和义务
1. 员工责任:
a. 遵守噪声控制管理制度的规定;
b. 在工作中使用规定的防护设备;
c. 若发现噪声源有异常或问题,及时向上级报告;
d. 参与噪声控制培训,提高自身防护意识。

2. 监管部门责任:
a. 监测和评估工作环境中的噪声水平;
b. 制定和实施噪声控制方案;
c. 定期检查噪声控制设备和防护设备的有效性;
d. 对违反噪声控制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处罚和改进。

四、噪声控制措施
1. 技术控制:
a. 调整设备和机械的工作方式和速度,减少噪音产生;
b. 使用低噪声设备和机械替代高噪声设备和机械;
c. 定期检查和维护噪声源,确保其正常运转。

2. 工艺控制:
a. 将噪声源远离工作区域;
b. 建立隔音墙或隔音设备,减少噪音传播;
c. 采用吸音材料,减少噪音反射。

3. 行政控制:
a. 制定工作场所噪声限制标准,并明确噪声控制区域;
b. 制定使用防护设备的规定,并提供适当的培训;
c. 定期检查和评估噪声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d. 对违反噪声控制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监督和处罚。

五、培训和宣传
1. 噪声控制培训:
a. 向员工提供关于噪声的知识、危害和防控方法的培训;
b. 向特定岗位的员工提供专项培训,如运输、工程等。

2. 宣传活动:
a. 制作宣传材料,如海报、手册等,宣传噪声控制知识;
b. 定期组织现场观摩和交流,分享噪声控制的经验和技巧。

六、监测和评估
1. 噪声监测:
a. 定期监测和评估工作环境的噪声水平;
b. 对噪声超标的区域进行重点监测。

2. 噪声评估:
a. 评估噪声对员工的影响和健康风险;
b.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噪声控制措施。

七、整改和改进
1. 若发现噪声超标或控制不当的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2. 定期组织噪声控制效果的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噪声控制措施。

八、违规处罚
1. 对违反噪声控制管理制度的行为,将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2. 严重违规者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以上是一个噪声控制管理制度的范本,供参考使用。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主要包括目的和适用范围、定义、责任和义务、噪声控制措施、培训和宣传、监测和评估、整改和改进以及违规处罚等内容。

通过制定和执行噪声控制管理制度,可以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噪声控制管理制度范文(3)
噪声控制管理制度
一、目的和范围
本制度旨在规范企业内部噪声控制管理,保护员工的听力健康,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和舒适性。

适用范围包括企业生产车间、办公区域、宿舍区、餐厅、会议室等所有噪声易超过国家标准的场所。

二、责任和义务
1. 企业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噪声控制管理人员,负责噪声控制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2. 所有员工应按照本制度的要求,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听力,并在发现噪声问题时及时报告。

3. 车间、办公区域的主管负责噪声监测和控制工作,包括安排定期的噪声检测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4. 设备和设施的使用部门负责确保其正常使用和维护,并在发现噪声超标时及时修理或更换。

三、噪声评估和控制
1. 在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应进行噪声评估,确保其噪声水平符合国家标准,并做好噪声控制准备工作。

2. 定期对车间、办公区域进行噪声检测,确保噪声水平在合理范围内,工作场所的噪声水平应不超过国家标准。

3. 采取以下措施控制噪声水平:
a. 在噪声源头进行控制,如采用低噪声设备、加装隔音箱等。

b. 在传输过程中进行控制,如增加隔声墙、隔音窗等。

c. 在接收端进行控制,如提供个人防护设备(耳塞、耳罩等)。

四、个人防护
1. 根据职业危害特点,为需要的员工配备个人防护设备,并提供正确佩戴和使用的培训。

2. 员工应根据噪声水平和工作环境选择适合的个人防护设备,并按要求佩戴或使用。

3. 个人防护设备应定期检验和更换,保证其有效性。

五、培训和宣传
1. 企业应定期组织噪声控制管理培训,包括噪声危害知识、噪声控制措施和个人防护设备的使用方法等。

2. 企业应通过会议、内部通知等形式宣传噪声控制管理制度和要求,提高员工对噪声控制的重视和意识。

六、违反处理
1. 对于违反本制度的员工,将按照企业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扣减奖金或解雇等处罚。

2. 对于严重违反噪声控制管理制度的事件,企业将会采取法律手段追究其法律责任。

七、监督和改进
1. 企业应建立噪声控制管理的监督机制,定期进行内部审查和外部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

2. 我们鼓励员工提供噪声控制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对其进行奖励。

以上是噪声控制管理制度的范本,供参考使用。

具体制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