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点教案(公开课)
《雨点》教案8篇
![《雨点》教案8篇](https://img.taocdn.com/s3/m/042b2e5f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01.png)
《雨点》教案8篇《雨点》教案篇1教材分析:雨点儿》一文是人教版语文试验教材第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科学童话。
课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知同学雨点是从云彩飘落下来的,有了雨点儿的滋润,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本课内容浅显,情节性强,文中第五小节给我们留下了讨论空间,有利于同学在阅读时依据自身的审美体验加以探究。
同学分析:班内同学通过四个月的拼音、识字学习,有了肯定的根底,已把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大多数同学识字速度较快,又喜爱朗读,特殊是分角色朗读更是受他们的欢送,但他们有意留意的时间还是较短,好动、好玩。
设计理念:1、同学是学习和进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教学应以同学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根底,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足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而要一年级同学到达这个抱负目标还不太可能,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
2、架起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同学的情感体验,关注同学的内心感受,留意培育同学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3、使朗读成为同学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
让同学在自主、民主的气氛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语中主动探究中识字,读懂故事,初步了解雨点儿的作用,同时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中的科学微妙发生兴趣。
教学流程: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春天来了,小雨就沙沙地下起来了,你们想想看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同学各抒已见,引入正题)想知道书上定的小雨发生怎样的故事吗?(板课题,指导读准儿化音) (齐读课题《雨点儿》)[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所学学问越贴近同学的生活实际,同学就越感兴趣。
前几天刚好下过雨,虽然是冬雨,但也和课文有的内容有关,因而以此为切入点,让生活走进语文学习,走进同学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儿化音是我们南方人学一般话的难点,应重点指导、有助于先入为主,正确说好一般话。
读文、识字、探究、感悟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一年级《雨点》优质课评选时的教案(精选12篇)
![一年级《雨点》优质课评选时的教案(精选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5bd91bd6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8e.png)
一年级《雨点》优质课评选时的教案(精选12篇)一年级《雨点》优质课评选时的篇1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29一、激趣导入1、猜。
喜欢猜谜语吗?一起来猜一则谜语,看谁听的认真,猜的准确。
(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都不见。
)2、提问: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雨?3、同学们平时观察可真仔细,知道那么多的雨,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雨的科学童话。
(板书课题:雨点儿板画小雨点)4、看,多么可爱的小雨点,能把它读的可爱些吗?(齐读课题)(设计意图)谜语是学生喜欢的游戏,谜语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二、学习生字1、过渡:雨点儿可爱旅行了,今天它就邀请小朋友跟它一起去作一次有趣的旅行,想去吗?那就打开课本的105页去读一读吧!如果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怎么办?就按照自己的学习方法去读吧。
2、检查自学情况可爱的小雨点见大家读得这么带劲,他们迫不及待的赶来了。
(幻灯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
)它们说谁能叫出生字宝宝的名字,谁就能成为它们的好朋友,谁想?都想!那就先同桌合作一起读读吧,一个指,一个读,然后再交换过来。
3、学习生字谁来和它们交朋友?不过小雨点又提出一个要求:小朋友叫出它们的名字后,还要带着其他小朋友再读两遍。
(设计意图)把学习课文当做一次旅行,更容易使学生尽快投如学习。
三、理解课文(一)小朋友真聪明!雨点儿也越来越喜欢大家了,这不,它马上就要去旅行了,咱们一起跟她出发吧!我们先来读读第一自然段,看从这一自然段里你知道了什么?1、学生说到“从云彩里”师板画“云”2、学生说到“数不清”师板画一个雨点师问:你们同意我这样画吗?为什么?谁愿意帮老师把数不清的雨点画在黑板上。
谁愿意把这数不清的雨点读出来。
生活中还有什么数不清?再读第一自然段(二)读得真棒,现在数不清的雨点来到了半空中。
这时,一个大雨点和一个小雨点,(贴图,大雨点和小雨点)一问一答说起了悄悄话,它们在说什么呢?1、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把大雨点的话用——画出来,把小雨点的话用波浪线画出来。
《雨点儿》公开课教案
![《雨点儿》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4eb589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cd.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雨点儿”这个词汇;(2)能够运用“雨点儿”描述天气现象;(3)能够听懂并参与讨论关于雨点儿的故事情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3)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和理解“雨点儿”这个词汇;(2)运用“雨点儿”描述天气现象;(3)听懂并参与讨论关于雨点儿的故事情节。
2. 教学难点:(1)对“雨点儿”这个词汇的理解;(2)运用“雨点儿”描述天气现象;(3)听懂并参与讨论关于雨点儿的故事情节。
三、教学准备1. 教具:PPT、图片、雨具(雨衣、雨伞等)、视频资料。
2. 场地: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PPT展示雨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雨天的感受;(3)引导学生思考雨天对生活的影响。
2. 新课教授:(1)教授“雨点儿”这个词汇,让学生理解其含义;(2)通过PPT展示雨点儿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听懂并参与讨论;(3)引导学生运用“雨点儿”描述天气现象。
3. 课堂实践:(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关于雨点儿的故事;(2)邀请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雨点儿的情景;(3)让学生用“雨点儿”这个词造句,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4. 总结与拓展:(1)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雨点儿”这个词汇的重要性;(2)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现象,提高环保意识;(3)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雨点儿”描述天气现象。
五、课后作业1. 观察天气变化,用“雨点儿”这个词描述所见所感;2. 和家长一起探讨雨天对生活的影响,并记录下来;3. 收集有关雨天的故事,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雨点》教案15篇
![《雨点》教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e480d0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c4.png)
《雨点》教案15篇《雨点》教案1教材分析:这首诗描写了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不同状态,体现了雨点在不同处所不同状态下的不同情调。
教学内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和海洋,了解水在池塘、小溪、江河中和海洋中不同状态,激发学生观察、了解自然的兴趣。
教学准备:字卡、、投影仪教学时数:第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谜语导入1、小朋友们,大家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小谜语,我们猜一猜,相信大家一定能猜出谜底: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河里看不见?(雨)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一首跟雨相关的儿童诗《雨点》。
板书课题,并教读,然后点击,齐读课题。
2、复习生字(1)老师知道小朋友们最喜欢交朋友了。
今天,老师把大家的好朋友——生字宝宝也给带来了,咱们同桌两人互相换着读读、认认、看那一组同桌认真了。
出示:落觉散步奔跑海洋跃(2)检查:咱们看看哪位同学认读生字记得牢些!咱们喜不喜欢玩找朋友的游戏?发词卡、玩游戏。
(3)进一步检查,生字宝宝又跟我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来了!我们来看看哪位同学能将课文中的生字宝宝读得更准确,请自由朗读课文。
(4)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二、精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语言过渡要自然)瞧,咱们小雨点又沙沙的下起来了,它们来到大千世界,落进大自然的各个角落。
多么欢快的小雨点,让我们一起走进欢乐的小雨点世界,现在你们就是那一滴滴可爱的小雨点,(认真读课文)你想落进哪儿就落进哪儿吧!2、检查交流(1)小雨点,你想落进哪儿?请把那句话完整地读出来。
①引:出示,平静的池水看上去一动也不动,像在睡觉,池塘在睡觉,小溪在睡觉。
②睡觉的人最怕有人打扰了,所以我们读时也要轻轻的,可千万别把雨点吵醒了。
③看,试着读给同桌听。
④指名读。
⑤齐读课文第一句: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
(2)小雨点,你还想落到哪儿?请把这句完整地读出来。
①看,溪水缓缓地流着,小雨点也跟着缓缓的在流着,就像在干什么?(散步)②你们陪爸爸妈妈散过步吗?今天,谁愿意陪陪老师散散步,自由自在地走走,我认为很舒服。
《雨点》语文教学设计(集锦12篇)
![《雨点》语文教学设计(集锦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65b70872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ae.png)
《雨点》语文教学设计(集锦12篇)《雨点》语文教学设计(集锦12篇)《雨点》语文教学设计1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
认识3个新偏旁。
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了解雨点的动态变化,激发学生观察、了解自然的兴趣。
4.通过理解课文的语言和吟诵课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的欲望,用“雨点落进,在。
”仿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了解雨点的动态变化,激发学生观察、了解自然的兴趣。
3.通过理解课文的语言和吟诵课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的欲望,用“雨点落进,在。
”仿写课文。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看、听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2.看拼音读词,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课文中的词语,你还认识吗?谁来读读第一行……3.小朋友们回忆一下课文内容,如果能用上这边的词语就更棒了。
4.现在让我们走进文本,看看升国旗时,我们应该怎样做?(设计意图: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词语,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二、细细体会,美读欣赏。
1.分句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雨点从天空落下来,落进了不同的地方,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雨点一起去游玩,好吗?多媒体放映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动画。
2.师述:天空中聚集起片片乌云,不一会儿,雨点就落下来了,有的落进了池塘,池塘里多平静啊,一点波纹都没有,雨点像躺在舒适的大床上睡着了;有的雨点不小心来到了小溪里,伴随着缓缓流淌的溪水悠闲地散起步来;另外一些……“雨点从天空落下来,落进了不同的地方,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雨点一起去游玩,好吗?”雨点可爱吗?你想跟着去哪里游玩,就把那句话仔细地读读。
出示第一句,指名读。
师: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①在池塘里睡觉。
一年级语文《雨点》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年级语文《雨点》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10e9308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63.png)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识读《雨点》这首诗,了解雨滴的含义及意象,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媒体展示、情景导入、互动问答等方式,激发学生对雨滴及大自然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培养学生亲近大自然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识谱《雨点》,理解其中的意象,认识大自然对人们的影响和力量。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引导,去思考大自然对人类生活的意义,引发出对自然界的情感和爱护之心。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孩子们平常看到的雨滴图片、刮风的视频等,在展示中提问:“孩子们,你们看过这些雨滴吗?你们听到刮风的声音了吗?你们觉得这些有什么意义呢?”以此来引出学生对于雨滴的认知和对自然界的感受。
2.感受诗歌(15分钟)播放《雨点》这首诗的录音。
老师可以边朗读,边示范动作,让学生模仿做出动作,如拍手指、轻拍桌面等。
然后鼓励学生模仿诗中描写的雨滴落地的声音,体验雨滴落地的情感。
3.学习诗歌(15分钟)老师给全班分发《雨点》的歌谱,带领学生认识有五线谱和歌词构成的歌谱。
然后,按照学生水平,选择部分字词进行识读,解释其中生字词的含义。
再进行整体朗读。
4.情感抒发(15分钟)老师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每个小组根据诗歌中的意象和相关知识,发挥想象力,进行绘画、诗歌创作或者讨论,表达他们对雨滴和大自然的感受。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和分享。
5.总结(5分钟)带领学生回顾今天学到的内容,并对学生们的分享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学生保持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想象力。
【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通过情景导入、互动问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但是本节课时间安排较为紧凑,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可能有些难以消化,在后续的教学中需要更多的包容和细致。
另外,本节课通过诗歌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雨滴和大自然对人们的意义和影响,并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情感和爱护之心。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0ea77fc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5e.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公开课教案第【1】篇〗一、导入课题1、播放儿歌《小雨沙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你们想听吗?生:想。
师:好,那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儿歌,会唱的小朋友可以跟着一起唱。
(播放儿歌《小雨沙沙》)师:小朋友们知道知道这首好听的歌叫什么题目吗?生:知道,叫《小雨沙沙》。
或者:不知道。
(师:这首歌啊叫做《小雨沙沙》)师: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你们知道是什么题目吗?生:雨点儿。
(板书课题,并指导儿化音的朗读)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师:好,现在我们看着拼音来读读这篇课文吧,读的时候要把自然段标出来,把生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读完课文之后请小朋友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生初读课文)师:好,读完了课文我们请小朋友来说说,你读了课文之后知道了什么?生1:我知道了有大雨点和小雨点。
生2:我知道了雨点儿是从云彩中飘落下来。
生3:我知道了花开了,草也长出来了。
师:你连这个也知道了,真棒!师:读了课文小朋友们都知道了很多很多,真能干。
过渡句:刚才小朋友们已经把课文中的生字圈出来了,那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生字宝宝好吗?——好。
(出示“我会读”生字“数、清、彩、飘、落)师:谁能在“数”和“清”这两个字中间加上一个字组词吗?生:数不清。
(出示词语:数不清)师:我们一起来读读。
生:数不清。
师:在课文中是什么东西数不清呢?生:雨点儿。
(若学生还是没读好这个儿化音,老师就再做示范读,再叫学生跟读)师:课文中说雨点儿数不清,那小朋友能不能说说还有什么东西是数不清的呢?生1:头发数不清。
生2:树叶数不清。
生3:雪花数不清。
生4:星星数不清。
……师:说得都不错,那我们再来看看这个生字宝宝(彩),小朋友们能不能也给他找个小伙伴组词呢?生:彩色、彩虹、彩霞、云彩师:小朋友们真棒,能说出这么多词语。
(当说到“云彩”时出示词语。
)好,那这两个生字宝宝能组在一起变成一个词语吗?(指着“飘”和“落”)生:能——飘落。
《雨点》导入案例(精选12篇)
![《雨点》导入案例(精选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667399e8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17.png)
《雨点》导入案例(精选12篇)《雨点》导入案例篇1师:(很认真的板书课题)“雨点”小朋友们,写字就是要端端正正认认真真!生齐读课题。
师:雨点啊,对我们来说不陌生。
下雨的时候我们经常能看见。
那谁能来说说你看见过的雨点?生1:雨点我觉得它像一粒粒亮晶晶的珍珠。
它们落到地上,在地上跳跃着。
师:真好!从“珍珠”这词上,我知道你很喜欢这雨点。
生2:雨点,像一根细细的线。
师:是啊,无数的雨点串起来,就成了一根根细细的线。
生3:雨点,像一根根细细的针。
师:你的比喻很好!生4:雨点我觉得像我们小朋友眼里含着的眼泪。
师:是啊,天公公也会像我们小朋友一样会哭的。
雨点就是它的眼泪啊!接下去我们就来看看课文又是怎样来写雨点的。
先听老师来读一遍课文。
师范读课文。
师:听了老师的朗读,现在你对雨点又有什么新的发现?生5:我听了老师的朗读,知道了课文是把小雨点当作人来写的。
师:哦,你怎么知道的?生5:你看啊,雨点是不会睡觉的,可是课文中却写它“在池塘里睡觉。
”而睡觉是我们小朋友才会做的啊。
这个就是以前老师你说过的“拟人”的写法。
师:啊,你真了不起!竟然知道文章是用了拟人的方法!鼓掌!(全班鼓掌)生6:我知道雨点到了四个地方:池塘、小溪、江河、海洋。
而且每到一个地方它们的样子都不同。
师:是吗?你听了一遍老师的朗读,就已经知道了这些,那好,那我们全班小朋友就跟你一起去看看吧!……接下来,就和学生一起去探究雨点的特点。
:这首诗歌通过雨点坠落的生动描写,展示了水的形态变化,写作上有以下特色:有小到大,次序井然。
诗歌描写雨点的投注地点,由小小的池塘到长长的小溪,到奔腾的大海,到浩瀚的海洋,诗人如同一位优秀的导游,带领我们去领略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不同风采。
由静到动,变化生姿诗歌又有雨点的不同投注地点,带出了水的不同状态:池塘的水是平静的,小溪的水是缓缓流淌的的,江河的水是奔腾湍急的,海洋的水是波涛汹涌的,这样由静到动,有小到大生动地写出了自然之水地变化。
《雨点》教学设计(通用5篇)
![《雨点》教学设计(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22a001e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0f.png)
《雨点》教学设计《雨点》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雨点》教学设计(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雨点》教学设计1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师:春天到了,春姑娘带来了春风,也送来了春雨。
滴答,滴答,雨点落下来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雨点》。
(板书课题“雨点”并读题。
)师:同学们,雨点在不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表现呢?二、层层递进,引导初读l.自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
师:课文一共有四句话,配有四幅图,请同学们按顺序,看图读和图有关的一句话,再想想它的意思。
3.检查初读效果。
(1)师:通过读课文,你知道雨点到过哪些地方?(引导学生用“雨点落进”说话,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上池塘图、小溪图、江河图、海洋图。
)(2)师:谁能把刚才四位同学说的四句话连成一句话说出来呢?(引导用“雨点落进”“和”说话。
)师:雨点来到不同的地方,它们的表现究竟有什么不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三、创设情境,读好课文1.指导读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并出示池塘图。
(2)感悟句子意境:雨点落进池塘里。
(板书:睡觉。
)师:呀,小雨点怎么落进池塘就睡起觉了呢?生:因为池塘里的水静静的,没有大的响声,小雨点就睡着了。
生:池塘里的水很平,一动不动,小雨点在里面很舒服。
生:老师,我要是一个人在没有响声的地方,也会很快睡着的。
师:是呀,在一个很安静很安静的地方,我也会慢慢地睡着。
谁能把小雨点感受到的朗读出来呢?(3)生自由读。
2.指导读第二句。
(板书:散步。
)师:小雨点怎么会在小溪里散步呢?(出示课件:雨点在小溪里散步的图。
)3.指导读第三句。
(板书:奔跑。
让学生感悟“奔跑”的情景,并说出“奔跑”的感受。
)生:老师,我在奔跑的时候,张着嘴出气。
《雨点》公开课教案设计
![《雨点》公开课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485aed1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eb.png)
《雨点》公开课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概述1.1 课程背景《雨点》是一首描绘雨天景象的儿歌,通过生动的歌词和优美的旋律,让学生感受到雨天的美好。
本节课将通过学习《雨点》这首儿歌,让学生了解雨天的特点,培养他们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1.2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雨天的特点,知道雨对农作物的重要性。
(2)技能目标:学会演唱《雨点》,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1.3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演唱《雨点》这首儿歌。
(2)难点:理解歌词含义,体验雨天的美好。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学唱(1)教唱《雨点》,让学生跟唱。
(2)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
2.2 歌词解析(1)解读歌词,让学生了解雨天的景象。
(2)讨论雨对农作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3 音乐游戏(1)设计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雨天的乐趣。
(2)通过游戏,加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记忆。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播放《雨点》歌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简要介绍歌曲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2 歌曲学唱(1)分句教唱歌曲,让学生跟唱。
(2)针对难点,进行针对性辅导。
3.3 歌词解析(1)解读歌词,让学生了解雨天的景象。
(2)讨论雨对农作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4 音乐游戏(1)设计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雨天的乐趣。
(2)通过游戏,加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记忆。
3.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学生所学。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演唱评价(1)评价学生的演唱水平,关注发音、节奏、旋律等方面。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4.2 歌词理解评价(1)考察学生对歌词含义的理解,了解他们对雨天景象的认识。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3 音乐游戏评价(1)评价学生在音乐游戏中的表现,关注他们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雨点》
![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雨点》](https://img.taocdn.com/s3/m/f0db40ac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24.png)
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雨点》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雨点》一课的基本内容,了解雨点对生活的影响,学习并掌握相关词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雨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生活的态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听懂《雨点》一课的基本内容,理解雨对我们生活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小学语文课程中的生命体验,启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
四、教学方法用情节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逻辑,注重启发式训练,帮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
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让学生模仿落雨的声音,并让他们回忆起自己在下雨天的生活经历,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渐进式展开(10分钟)首先,老师朗读《雨点》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其次,老师提问:“你们觉得雨对我们生活的重要吗?为什么?”最后,老师讲解和导读课文三遍,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3.语言表达环节(15分钟)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两两组合,连贯性地讲述故事中的情节。
然后,让他们猜测下一句话的内容,调动学生的思考能力。
4.扩展活动环节(15分钟)通过分类的方式,让学生学习相关的词汇,例如:“天气类词语”、“衣服类词语”等。
5.课堂总结与反思(5分钟)老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然后将教学思路逐一让学生进行回忆概括、分析思考。
最后在教学团队或班级内共同进行总体反思。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家后用自己的话来重新讲述《雨点》这个故事。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雨点》这一主题,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问题导向,情景重现等方法,让学生通过语言的表达,理解小说的基本情节,又通过分类学习词汇增加了学生们的词汇量。
同时,让学生回味下雨的生活情景,加深了学生对生活的感性认识,对他们的生活意义更深了一层探讨。
《雨点》教学设计(精选5篇)
![《雨点》教学设计(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1b0ff7c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4b.png)
《雨点》教学设计(精选5篇)《雨点》教学设计(精选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雨点》教学设计(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雨点》教学设计1一、有效导入师: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里有个谜语,请你猜一猜(出示:“千条线,万条线,飞到河里看不见”(谜底:雨)师:春雨淅沥沥的下起来,无数的小雨点从天而降,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快乐!(放小雨沙沙的歌曲一起唱歌)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儿童诗《雨点》,和小雨点一起去旅行。
(出示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师:雨点落进哪儿了?他们玩得开心吗?请看课文动画片,看完以后告诉老师,雨点落进了哪些地方。
(放课文动画片)(指名学生回答)师: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回答老师吗(雨点有的落进(),有的落进(),有的落进(),还有的落进()。
)三、深入文本师:呀!原来小雨点去了那么多的地方呀!他们是怎么玩儿的?玩得开不开心?现在就请大家打开书自由读一读课文,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句话,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读课文)检查生字读音:检查生字读音:(1)出示一类字检查学生自学的情况相互评议反馈(相机出示容易读错的字:落进散觉)如果有读错的及时纠正读音去掉拼音读生字(2)一个一个出示一类字组词(区别同音字:进和近不和布步月和跃音近字:近和竞多音字:觉)教学每个字的偏旁并出示一些词语让学生记忆字形。
(相机教学还有哪些字是带有这些偏旁的让学生说一说记忆偏旁)(3)出示二类字检查学生自学的情况相互评议反馈老师和学生相互正音反馈(4)二类字去拼音指名读(5)出示课文中生字词(开火车各种形式读)(6)出示课文中一些生字词:(不属于一类字也不属于二类字学生不认识和没有学过的字词)(各种形式再读)(7)所有生字词语和词组开火车打乱顺序读检查课文朗读情况:(1)一句句出示课文指名读男女生读一起读(2)全班一起读课文四、及时反馈老师:大家课文读的正确而流利,刚才我们和小雨点去了很多地方旅行,现在请你再读一读课文,把小雨点去过的地方用笔画出来,好好读一读!(学生画句子)现在请你用这样的句式再说一说(学生回答)(出示填空:雨点落进()()()和()里)(老师相机板书:池塘小溪江河海洋)老师:(老师把池溪江河海洋画出)小朋友们,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些字都是三点水旁)老师:为什么这些字都是三点水旁呢?(因为和水有关)老师:你们很会观察,那老师也相信你们也是一群会思考的孩子,再读一读课文,谁来说一说,小雨点在这些地方都干什么了呀?(学生说老师相机板书:睡觉散步奔跑跳跃)老师:(老师把跑跳跃)这些你们观察这些字,你又发现了什么?(这些字都是足字旁)为什么这些字都是足字旁呢?(因为和动作有关)老师:你看!其实我们要记住一些生字很容易,有很多生字的意思就和他的--(偏旁有关)你们可真是聪明的孩子呀!五、拓展延伸老师:刚才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了(学生回答相机出示图片)雨点落到----(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雨点落进(小溪里)---在小溪里(散步),雨点落进(江河里),在江河里---(奔跑)。
《雨点》公开课教案设计
![《雨点》公开课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1ab8bbb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5c.png)
《雨点》公开课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背景1.1 课程来源本课程以《雨点》这首诗歌为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诗歌描绘了雨点的生命旅程,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雨点的神奇与美丽。
1.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诗歌,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师生互动、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妙,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诗歌原文《雨点》雨点找上门,轻轻敲窗门。
妈妈快起床,起床给雨点。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诗歌的正确朗读节奏,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诗歌。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感受雨点的生命旅程。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展示图片:出示一张雨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雨天的景象。
(2)引导思考:引导学生思考雨点的作用和意义,引出诗歌《雨点》。
3.2 学习诗歌(1)朗读诗歌: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指导学生的朗读节奏和语气。
(2)解释诗歌:教师解释诗歌中的难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3.3 感受意境(1)图片展示:展示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感受雨点的美丽。
(2)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述雨点的生命旅程。
3.4 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意境,分享自己的感受。
(2)汇报讨论成果: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评价。
第四章:课堂小结第五章:作业设计(1)朗读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向家人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美妙。
(2)绘画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诗歌内容,画出自己心中的雨点景象。
(3)写作作业:鼓励学生写一篇关于雨点的短文,发挥想象,描述雨点的神奇。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本节课的评价目标主要包括: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朗读和表达能力,以及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感知和关爱。
《雨点》教案(精选
![《雨点》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562be847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c6.png)
《雨点》教案(精选教案:《雨点》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雨点》详细内容:课文《雨点》是一首描绘雨后大自然景色的诗歌。
课文通过描述雨点落在不同物体上的情景,引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课文内容简单易懂,富有节奏感,适合小学生朗读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和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运用想象力进行创意表达。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学生对课文中的自然现象的理解和描述。
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培养观察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雨滴道具学具:课本、作业本、画笔、彩纸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课件,展示雨后大自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3. 解析课文: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释雨点落在不同物体上的情景。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讨论,观察教室内的物体,想象雨点落在它们上的情景,并进行角色扮演。
5. 作业布置:学生根据课堂讨论的结果,用画笔和彩纸创作一幅雨后大自然的画,并附上简短的描述。
六、板书设计板书课题:雨点板书内容:雨点落在物体上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课文内容,描述雨点落在不同物体上的情景。
答案:雨点落在树叶上,树叶轻轻摇晃;雨点落在地面上,地面湿润泛光;雨点落在花朵上,花朵微笑绽放。
2. 作业题目:请用画笔和彩纸创作一幅雨后大自然的画,并附上简短的描述。
答案:示例画:画出雨后的草地,草地上有水珠滚动,花朵湿润,远处有彩虹映衬。
描述:雨后的草地一片清新,草地上挂着晶莹的水珠,花朵湿润泛光,远处的彩虹像一座彩桥挂在天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课堂,让学生在家中观察雨后的景色,并与家长一起进行创意表达,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雨点》详细内容:课文《雨点》是一首描绘雨后大自然景色的诗歌。
一年级《雨点》语文教学设计4篇
![一年级《雨点》语文教学设计4篇](https://img.taocdn.com/s3/m/91a0815f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32.png)
一年级《雨点》语文教学设计4篇一年级《雨点》语文教学设计4篇一年级《雨点》语文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本课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通过雨点动态的变化,认识他们的特点,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
4、随文认识“落”、“进”两个字并能正确书写,了解它们在文中组成的词语。
本课教学重点、难点:1、本课的重点是朗读训练:让学生体会雨点在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中的不同动态。
2、了解它的特点,是本课的难点: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或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感受意境之美、语言之美。
教学准备:本课的教学课件,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图片,雨点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老师口述谜题: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河里看不见。
猜猜这是什么?学生回答,很容易就猜到是雨。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写雨的诗歌,名字叫《雨点》。
板书课题:雨点。
设计意图:谜语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下面的教学埋下伏笔。
二、创设情境,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听,雨点从天空落下来,落在不同的地方,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雨点一起去游玩吧。
1、课件放映课文制作的动画。
师述:天空中聚集起片片乌云,不一会儿,雨点落下来了,落在不同的地方,给大自然带来了乐趣……2、诗歌写得多有趣啊,你们想读一读吗?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会的多读几遍。
3、检察自学。
⑴抽读词语。
(课件出示)指名拼读词语:落进睡觉小溪散步江河奔跑海洋跳跃指名读,学生当小老师读。
⑵生字读好了,谁愿意试着读读课文。
4、指名逐句读,师生评议(指导读好“睡觉、散步、奔跑、跳跃”体会雨点的变化。
)过渡:课文读通了,怎样才能读好呢?我们再深入地学习,把课文的意思都弄懂了,就会读得更好。
设计意图:动画给学生带来直观的印象,便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读好课文。
小学语文《雨点》教学设计(精选5篇)
![小学语文《雨点》教学设计(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f1622f4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21.png)
小学语文《雨点》教学设计(精选5篇)第一篇:小学语文《雨点》教学设计小学语文《雨点》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彩、半”等10个生字和三撇、穴宝盖、立刀旁3个偏旁,读准多音字“数、长”的字音;会写“问、有”等5个字和横钩1个笔画。
过程与方法:分角色读好对话,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好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角色读好对话,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教学难点:正确认读多音字“数、长”;正确书写“有、从”.“小学语文《雨点》教学设计三、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指导学生读好课题中的儿话音)2.老师来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把书拿好,眼睛看着课文,认真听。
(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3.同学们,请你们自己读一遍课文,在书中标画自然段,圈画会认字。
(五个自然段)【设计意图】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多种方法学生字词1.学习认读字。
(1)大屏幕上有许多词语,请你借助拼音读一读。
(课件出示认读字组成的词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2)这些词语去掉拼音了,谁想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3)看图举词卡游戏:仔细看图,想一想图上画的是什么?然后请你们在词卡中迅速找到相应的词语并举给老师看。
(4)认读字从词里跑出来,你们还认识吗?(开火车读认读字)(5)之前我们识记新字有哪些方法?(加一笔,减一笔,换偏旁,加一加,减一减)学生用学过的识记生字法自己认读生字。
(6)认识三撇、穴宝盖、立刀旁三个偏旁。
2.学习会写字。
(1)(课件出示本课会写字)这是我们今天要学写的五个生字,谁来读一读?(2)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记字方法记字)(3)仔细观察这三个生字的字形,说说书写时应该注意哪些地方?(4)同学们先看老师写这五个生字。
(5)自己在书上田字格中描一个写一个。
(6)反馈讲评。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让生字多次复现,渗透识字知识和识字方法。
《雨点儿》教学案例(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3篇)
![《雨点儿》教学案例(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0a93a3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55.png)
《雨点儿》教学案例(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3篇)2022-12-15《雨点儿》教学案例(精选13篇)《雨点儿》教学案例篇1【教学要求】1、通过学习以及电脑演示初步感知雨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这一科学常识。
2、运用电脑网络学生自主认读十二个生字,以及由它们组成的生词。
3、在识字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学习生字“方”。
【课前准备】相应课件、《小雨点》伴奏带、录音机、生字卡(七套)、蘑菇生字卡、森林背景、装饰课题、“点”生字卡、找朋友游戏工具。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师:老师知道你们最近新学了一首歌《小雨沙沙》,我们一块儿来唱一唱、表演一下好吗?(配乐唱,可加上动作)师:你瞧雨点儿多么可爱呀!种子喝了甜甜的雨水,直嚷道:“我要长大,我要发芽。
”田野里的禾苗,森林里的花草树木,草原上的小动物都喜欢雨点儿。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雨点儿。
(出示课题)这哪一个字是生字呀?(点)请大家认读。
(学生读,读好第三声)它的部首是:四点底。
雨点儿可爱极了,所以我们加上个“儿”字,读起来既亲切又可爱,这叫儿化音,请大家跟我读(可加手势指导:读完点舌头往上一卷就行了)。
二、初步感知课文师:雨点儿有大有小,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从空中落下来时说了些悄悄话,你想知道吗?请你听一听,看一看。
(电脑演示并配有课文朗读)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生自由答)师:大家说的真好,可以看出你们对雨点儿有了一些了解。
现在,请大家自己来读一读课文,标出自然段,从课文中找出生字画上圈,再读一读、认一认。
师:大家都找到了吗?(找到了)你都找到了哪些字?(我找到了清、飘……)你找的真多,还有呢?(我找到了数,半、空……)你真棒!……师:瞧,我们刚才把生字都找出来了,现在请各小组组长带大家读一读这些生字。
学生小组自学,老师巡视指导。
三、在游戏中识字、学词、读文1、识字:⑴出示课件(摘苹果,带拼音生字)师:我想你们应该学的不错,那现在让我们轻松一下,跟老师到果园里摘苹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读。四人小组读
小组读
齐读,配上动作读
再美美地读一读
配动作背课文
生答
描红生字
1、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河里看不见。猜猜这是什么?(雨)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写雨的诗歌,名字叫《雨点》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1\
1、小朋友,你们看看,雨点都落到哪儿去了?自己看书,想一想。
2、雨点
池塘 睡觉
小溪 散步
江河 奔跑
海洋 跳跃
反思
拓展训练较多,冲淡了课堂,同时,还没有完全放开手脚,让学生大胆想象,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 学 活 动
教学任务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二、指导书写
自己看书,想一想
请一生读第一句
再读
全班齐读
请生读第二句
请生做散步的动作
表演
(点课件:池塘)瞧,雨点睡着了。
别吵醒它,(安静手势),我们全班小朋友一起来读。
4、落进池塘的小雨点儿安静地睡着了,那落进小溪的雨点呢?谁来读第二句?
同学们,你们去过散步吗?你们是怎么散步的呀?谁能上来做一做?
哦,原来是这样散步的。谢谢你。
那小雨点是怎么在小溪里散步的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点课件:小溪)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可爱的雨点,把书读得棒棒的,字也写得漂亮,你们开心吗?
(生:开心!)
真好。下课!
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基本训练。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加语感,发展语感。学生学习书面语言,其主要途径是范文语言的内化,教学中,应让学生直接去感受语言、积累语言。
一年级的学生处在阅读的起始阶段,所以,借助色彩鲜明的贴图、动画、音像手段等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好奇心,求知欲,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入阅读。
发展性
目标
学习字的结果、偏旁,为自主识字打下基础。逐步掌握自主识字的能力。体验识字的快乐。
教
学
重点
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难点
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并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认识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
方法
合作学习
手段
电子白板
板书
1、小朋友的书背得可真好!相信你们的字也能写好!
你们看,这是什么字?(生:“步”字)
仔细看看它,你有什么发现?
电脑老师也要给我们提个醒呢!小朋友们注意听了! (电脑演示“步”字写法) 看清楚了吗?
开始描红吧!聪明的孩子们,自己看笔顺表,把其他生字也描红一遍。
2、好,小朋友们!没写完的没关系,我们课后再写。
生:池塘、小溪、江河、海洋
2、雨点呀,都落进了水里面,可是有什么不一样呢?读了课文,就明白了。
3、谁来读第一句?
①请一生读。
评:池塘里安静极了,鱼儿不闹了,青蛙不叫了。这时候,小雨点也—睡觉了。(做睡觉的手势)
板书:“睡觉”
②手势“嘘!”睡觉时,可得保持安静呀!谁再来读一读?
③多么安静、优美的小池塘呀!雨点落在里面,就像睡觉一样。
在整个阅读过程,使学生始终保持主动参与的角色意识。激发他们围绕课文内容,感受雨点落在不同的地方的不同情态,从而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读好课文
在指导写字时,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去观察、自己去掌握识字的方法
达标检
必做题
听写生字,背诵课文
选做题
雨点落进了慢慢流动的小溪里,这像不像散步呀?
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要像散步一样,读得悠闲一些。
你们都是可爱的小雨点了,谁来小溪里散散步呀?
“请这个小雨点”“请这边的小雨点”“所有的小雨点儿,一起来!”
雨点儿在小溪里散步,可真是悠闲自得呀!
(板书:“散步”)
5、落进池塘的雨点儿在池塘里睡觉,落进小溪的雨点儿在小溪里散步,那落进江河、海洋的雨点儿会怎样呢?请小朋友们自己读最后两句诗,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课 时 教 学 案
学校: 青岛汾阳路小学
姓 名
王威琦
学 科
语文
年级班
1.2
课 题
2、雨点
课 时
1
课时
教学
目标
基础性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并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认识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
生:自读。四人小组读。
小朋友们读得可真投入呀!
我们的小雨点流过江河,流向海洋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点课件:江海)
小朋友,江河的水急不急呀?
所以小雨点在江河里就很快地----(生:奔跑)
(师板书:奔跑)
大海波涛汹涌,一浪高过一浪,雨点儿就像在里面----(生:跳跃)
(师板书:跳跃)
终于回到了大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妈的怀抱,小雨点高兴得又蹦又跳!哪个小组来读?
真是太开心了!克服了重重困难,我们终于回到了大海妈妈的怀里!我们一起来读。
再开心些!可以配上动作!
6、(师指板书) 我们从池塘流入了小溪,从小溪流向了江河,奔向了海洋。现在,就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走过的路。 (点课件:欣赏)
多么可爱、勇敢的雨点呀!来,让我们把课文再美美地读一读。(生齐读)
7、我发现,有很多小朋友已经熟读能背了。会背的小朋友举手。好,我们一起背。愿配动作的还可以加上动作。(生配动作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