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一节 光的直线传播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 4.1 光的直线传播 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 4.1 光的直线传播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05f87c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10.png)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 4.1 光的直线传播导学案一、学习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 - 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基本概念; - 掌握光的直线传播的实验方法; - 理解光的直线传播与物体的不同性质有关。
二、学习重点•光的直线传播的定义和实验方法。
三、学习难点•理解光的直线传播与物体的不同性质有关。
四、学习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光的直线传播的概念、实验方法以及与物体性质的关系。
4.1.1 光的直线传播的概念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传播的特性。
在真空中,光能够沿直线传播,并且速度是极高的。
在介质中,光也能够传播,但由于介质的不同性质,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会发生改变。
4.1.2 光的直线传播的实验方法为了验证光的直线传播的特性,我们可以进行一系列实验。
实验一:光的直线传播实验实验材料: - 光源(如手电筒、激光笔等) - 不透明物体(如一张厚纸板)实验步骤: 1. 打开光源,确保它发出光。
2. 用一张厚纸板挡住光源,在纸板上打一个小洞。
3. 观察光线穿过纸板上的小洞后是否依然沿直线传播,以及是否能够照亮物体。
实验结果:光线会从小洞穿过,并沿直线传播。
如果物体在光线经过的路径上,物体后面的部分将会被遮挡住,证明光的传播是直线的。
实验二:光的直线传播的阻挡现象实验材料: - 光源(如手电筒、激光笔等) - 透明物体(如玻璃板、水晶球等)实验步骤: 1. 将光源和透明物体放在一起,确保光源发出光。
2. 观察光线经过透明物体后是否能够继续沿直线传播。
实验结果:当光线经过透明物体后,光线仍然能够沿直线传播。
透明物体对光的传播没有阻挡作用,只是会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
4.1.3 光的直线传播与物体性质的关系光的直线传播与物体的不同性质有关。
一些物体对光的传播具有阻挡作用,比如不透明物体,它们能够遮挡光线的传播路径;而透明物体则可以让光线通过,但会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
五、学习拓展•可以进行更多关于光线传播的实验,探究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理解光的传播不仅是直线传播,还可以发生折射现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光现象4.1光的直线传播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光现象4.1光的直线传播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a5f4be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4c.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光现象4.1光的直线传播导学案一、目标1.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特性2.掌握光的直线传播规律3.能够应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决问题二、基础知识回顾在第三章我们学习了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学习光的直线传播。
首先,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光的基本性质。
1.光的传播速度是非常快的,约为每秒30万公里。
2.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而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会减慢。
3.光的传播是直线传播,光线在传播过程中不会弯曲,除非遇到界面。
4.光在介质之间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也就是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三、引入通过上面的回顾,我们知道光的传播是直线传播,并且在介质之间还会发生折射。
那么,光的直线传播遵循哪些规律呢?我们通过进行一些实验来探究一下。
四、实验设计实验材料:光源、凹透镜、屏幕、白纸、直尺。
实验步骤: 1. 将光源放在离屏幕一定距离的地方,使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凹透镜形成清晰的光斑在屏幕上。
2. 在光源和凹透镜之间、凹透镜和屏幕之间各放一块白纸,并将白纸对准光线路径,固定好白纸。
3. 使用直尺将光线路径连接起来,形成一条直线。
4. 检查光线路径是否符合直线传播的规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设计,我们进行了实际操作,并观察到实验结果如下:1.光源发出的光能够通过凹透镜形成清晰的光斑在屏幕上。
2.在光源和凹透镜之间、凹透镜和屏幕之间放置的白纸,正好与使用直尺连接光线路径形成一条直线。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光的直线传播是符合实验观察结果的。
光线能够在介质中直线传播,并且不会发生弯曲。
六、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我们总结出光的直线传播规律:1.光的传播路径是直线,光线在传播过程中不会弯曲。
2.光在介质之间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七、应用案例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应用案例来应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应用案例1:平面镜成像当一个物体放在平面镜前方时,根据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光线从物体经过平面镜反射后会继续沿直线传播。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1《光的直线传播》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1《光的直线传播》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dad893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5d.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1《光的直线传播》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特性;2.掌握光的直线传播原理;3.能够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学习重点1.光的直线传播特性;2.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三、学习难点1.理解光线传播的折射原理;2.掌握光的传播路径的特点。
四、学习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光的直线传播,了解光的传播特性,以及光的传播原理。
通过实验和问题解决,进一步加深对光的直线传播的理解。
1.光的直线传播特性光的传播是沿直线路径进行的,当光线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2.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包括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在光线与物体表面发生反射时,根据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到光的反射定律。
而当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根据折射定律,我们可以得到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的关系。
五、学习方法与建议1.注意听讲,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特性和原理;2.积极参与实验和讨论,加深对光的直线传播的理解;3.独立解决问题,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六、课堂练习1.问题一:当光线从水(n=1.33)射向空气(n=1.00)时,如果入射角为30°,求折射角。
解答:根据折射定律,我们可以得到n₁sinθ₁ = n₂sinθ₂其中,n₁和n₂分别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₁和θ₂分别为入射角和折射角。
将题目中给定的数据代入公式,我们可以得到1.33 * sin30° = 1.00 * sinθ₂化简得到sinθ₂ = (1.33 * sin30°) / 1.00sinθ₂ ≈ 0.692使用逆正弦函数反推折射角,我们可以得到θ₂ ≈ arcsi n(0.692)θ₂ ≈ 43.8°所以,折射角约为43.8°。
2.问题二:为什么太阳在我们看来是一个光源?解答:太阳是地球上的一个天体,它通过核聚变反应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其中包括电磁辐射,其中一部分是可见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4.1光沿直线传播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4.1光沿直线传播](https://img.taocdn.com/s3/m/d7f30d78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b0.png)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4.1 光沿直线传播一、学习目标1.了解光的传播方式和特性;2.掌握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和相关术语;3.能够解释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二、学习重点1.光的直线传播规律;2.光的传播特性。
三、学习内容1. 光的传播方式和特性光在空气、真空中以及透明介质中传播。
光沿直线传播有以下两个特性:•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不会弯曲。
•光的速度: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最快的,约为每秒3.0×10^8 米。
在其他介质中,光的速度会减小。
2. 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光在同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遵循以下规律:•光线传播是受到阻碍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会被阻挡而无法传播,导致产生阴影。
•光的直线传播可以形成光线:当光遇到透明的物体时,会继续传播,并且可以形成光线。
3. 光的传播过程中的常见术语光的传播过程中,涉及以下常见术语:•光的源:产生光的物体,如太阳、灯泡等。
•光线:由光的传播路径所确定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方向和路径。
•光点:光源发出的光线与物体相交的点,表示物体上接收到的光。
四、学习要点1.光可以沿直线传播,不会弯曲。
2.光在不透明物体上形成阴影,无法传播。
3.光在透明物体上继续传播,形成光线。
五、学习拓展1.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2.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如何解释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六、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和特性。
光沿直线传播,不会弯曲,可以形成光线。
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会产生阴影而无法传播。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光的折射现象以及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注意:以上内容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的标题,仅供参考。
具体内容请根据教材实际要求进行编写。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af0c65f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1d.png)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概括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光的传播现象、光的传播条件及光学元件等方面的知识点。同时,强调光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五)作业小结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会布置以下作业:
1. 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的应用。
2. 思考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为什么会发生折射和反射?
3. 选取一种光学元件,了解其原理和用途,并撰写一篇小短文。
五、案例亮点
本教学案例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下五个突出亮点:
(一)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4. 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中光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2. 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他们学以致用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勇于探究的科学态度,提高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自信心和毅力。
二 理解并掌握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特点,能够运用此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如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等。
2. 学习并掌握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产生的现象,如光的折射、反射等,为后续学习光学知识打下基础。
3.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通过对光学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在光学领域取得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三、教学策略
4.1+光的直线传播+导学案++2024-2025学年度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4.1+光的直线传播+导学案++2024-2025学年度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学期](https://img.taocdn.com/s3/m/ff02d955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4f.png)
4.1光的直线传播导学案【课前热身】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发光的物体吗?把它们写在下面:思考:月亮是不是光源?为什么?【学习新知】一.物理学中,我们把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我们可以把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练习:下列不是光源的物体有( )A.太阳B.深海水母C.月亮D.电灯E. 灯笼鱼F. 萤火虫G.被照亮的平面镜二.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传播的。
“同种”的含义:“均匀”的含义:三.建立物理模型的方法:光线与光束物理学中,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并将这条带箭头的直线称为光线。
许多光线在一起称为光束。
请你画一条光线和一束光束:四.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①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即影子。
练习:1.画出人在路灯下的影子2.小明从路灯下经过,他的影子长度的变化情况是( )A.变短B.变长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②日食月食的形成:地、日、月的排列顺序——日食月食练习:1.当地球、太阳和月亮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会产生一种天文现象。
发生日食时,位于中间的是;发生月食时,位于中间的是。
2. 当金星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时,地球上的人们可以看到一个小黑点从太阳的表面缓慢移动,天文学称之为“金星凌日”。
这个神奇现象的原理与日食相似,是由于光的而形成的。
③小孔成像:成立的像,其像的形状取决于的形状,而与孔的形状关。
练习:1.如图所示的现象,是光的形成的,若此时小孔形状是圆形,则光屏上出现的是_ (选填“烛焰的像”或“圆形光斑”)。
2. 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 蜡烛的正立像B. 蜡烛的倒立像C. 三角形光斑D. 圆形光斑3..如图所示是小孔成像的示意图,完成物体AB通过小孔在半透明纸上所成像的光路图。
【能力提升】1.如图所示为“小孔成像” 的示意图: 小孔位置固定,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光屏上的像(填“变大” “不变” 或“变小”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4020488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78.png)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光的传播规律及其应用。
2.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光的传播现象。
4.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收获。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光的传播规律及其应用。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3.鼓励学生提出改进措施,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4.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结合我国科技发展,如探月工程、光纤通信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发学生对光的传播规律的兴趣。
4.创设问题情境,如为什么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传播过程中的速度是如何变化的?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二)问题导向
1.提出问题:光是如何传播的?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日食、月食、影子等现象与光的传播有什么关系?
3.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光的传播规律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4.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
(三)小组合作
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如光的传播速度实验、反射定律实验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心得,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指导学生正确操作实验仪器。
2.重点讲解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如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因。
八年级物理上册4.1光的直线传播导学案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4.1光的直线传播导学案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be8307edd88d0d233d46ae8.png)
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光源,能区分哪些物体是光源,并能将光源进行分类。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传直线传播。
3.能用光沿直线传播来解释现象,知道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4.知道光在真空(空气)中的速度。
【学习重点】理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一些光现象.【学习难点】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自主预习】1.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常见的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激光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
3.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0×108m/s,打雷和闪电是同时产生的,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大于声速。
5.“光年”是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1光年=9.46×1015m.【合作探究】探究一:光源1.太阳、电灯等物体能够发光,我们把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 光源可分为人造光源(如:发光的电灯、点燃的火把、燃烧的蜡烛、霓虹灯等)和天然光源(如:太阳、水母、萤火虫、灯笼鱼等);3.月亮不能(选填“能”或“不能”)自行发光,不是(选填“是”或“不是”)光源。
探究二:光的直线传播1.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空气中的传播①想想议议:在有雾的天气,看到太阳光透过树丛的光束是怎样的?从汽车灯射出的光束有什么特点?晚上,手电筒发出的光和电影放映机发出的光都有什么特点?透过树丛的光束是直的;汽车前灯射出的光是直的;手电筒发出的光也是直的。
电影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是直的②实验:用激光笔照射白墙,看到墙上有一光斑,但光在空气中的路径不可见,用喷雾器在笔和墙之间喷水雾,观察激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
③结论: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空气是均匀的)(2)光在水中的传播让光垂直于水面射入水中(在水中滴入少许牛奶或粉笔末),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径迹。
4.1 光的直线传播(导学案)-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学生版】
![4.1 光的直线传播(导学案)-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9c830ee7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58.png)
4.1 光的直线传播(导学案)【学习目标】1. 能识别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 了解光的直线传播,能列举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
3. 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4. 通过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学习重点】了解光的直线传播,能列举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 能够发光的物体叫。
常见的光源分为:光源和光源。
2. 光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日食、月食的产生原因都是原理。
3. 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和,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4.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小孔成的像是(倒/正)立的实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有/无)关,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有/无)关。
5.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m/s,打雷和闪电是同时产生的,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大于/小于)声速。
6.“光年”是光在传播的距离,是(长度/速度)单位。
【合作探究】探究一、光源【想一想】①你见过哪些发光的物体?请列举。
②月亮是不是光源?【归纳】1. 光源:能够的物体叫做光源。
月亮不能自行发光,光源(选填“是”或“不是”)。
2. 光源的分类可分为光源、天然光源。
发光的电灯、点燃的火把、燃烧的蜡烛等都是光源;太阳、水母、萤火虫、灯笼鱼等都是光源。
探究二、光的直线传播1. 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想想议议】①用激光笔打到墙上,看到墙上会出现光斑。
光是通过怎样的路径从激光笔传到墙面的?②晚上汽车、摩托车或者是手电筒的光都是怎样传播的?③看电影时,电影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束是怎样的?【归纳】激光笔发出的光束是的;汽车前灯射出的光束是的;电影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束是的。
这些现象说明:光在空气中是沿传播的。
(2)光在水中的传播【实验】在水槽中加入少量牛奶(或粉笔灰),用激光笔在水中射出一束光,观察光传播的路径。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d6191f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72.png)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教案一. 教材分析《光的直线传播》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的第一节,本节主要介绍了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认识光的传播特点,为后续学习光的折射和反射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光的基本概念,对光的传播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光的传播规律和特点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规律,认识光的传播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光的直线传播规律2.光的传播特点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光的传播现象。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3.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激光笔、透明塑料尺、白纸等。
2.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激光笔射出光束,让学生观察光的传播路径,引发学生对光的传播现象的思考。
2.呈现(15分钟)介绍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规律,通过实验和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光的传播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光的传播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总结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光的传播特点。
5.拓展(10分钟)讨论: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发生什么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光的折射和反射。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和传播特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8.板书(5分钟)板书课题:光的直线传播板书内容: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光的传播特点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使学生直观地理解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和传播特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 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497160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a1.png)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导学案一、学习目标•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基本概念•掌握光的直线传播的规律•能够解释光的传播成为直线传播的原因二、学习重点•光的直线传播的规律•解释光的传播成为直线传播的原因三、学习内容1.光的直线传播的定义2.光的直线传播的规律3.光的传播成为直线传播的原因四、学习步骤1. 光的直线传播的定义光的直线传播是指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着直线传播的过程。
在理想条件下,光在真空中传播时也是直线传播的。
2. 光的直线传播的规律光的直线传播遵循以下规律:1.光在介质中传播时,沿着直线传播,不会弯曲。
2.光传播的方向与光线方向相同。
3. 光的传播成为直线传播的原因光的传播成为直线传播的原因主要有两个:1.光的传播速度在空气、真空等同质介质中非常快,所以在一段非常短的时间内,光线几乎不会发生任何弯曲。
2.光传播时,会依据最短时间原理选择一条路径传播,而最短时间原理要求光传播的路径必须是最短的路径。
因此在均匀介质中,光会直线传播。
五、学习总结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着直线传播,不会弯曲,并且传播的方向与光线方向相同。
这是由于光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在一段非常短的时间内几乎不会发生弯曲。
同时,光的传播路径必须是最短的路径,遵循最短时间原理。
因此,在均匀介质中,光会直线传播。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光的传播行为,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课后练习1.请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规律是什么?2.光的传播为什么会成为直线传播?完成以上课后练习后,可以阅读下一节课的内容,进行深入学习。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4章 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4章 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a05253583d049649b6658c0.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1、理解并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了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及在生活中的应用;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2、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光在空气、水和玻璃等均匀介质中传播的特点,启发学生归纳总结得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3、通过开放性实验,让学生体验学光学的乐趣,并在实验过程中学习合作与交流。
学习重点:探究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及条件。
学习难点:根据光沿直线传播解释一些物理现象。
学习准备:激光笔,火柴,蚊香(或香烟),大水槽,白屏(或白塑料板),玻璃砖,小孔成像演示器,不同浓度糖水三种,蜡烛知识链接:(什么是声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自习一、阅读教材内容,思考并回答下面问题:1、生活周围哪些物体能够发光?这些发光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2、光在空气和水中是怎样的路线传播的?3、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4、什么叫光线?二、自习评估1、光源是:、分类:自然光源,如;人造光源,如。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光在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3、小孔成像是由于形成。
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关。
4、光在真空中速度C=m/s=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m/s。
光在水中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光在玻璃中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
5、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形成是由于形成的。
6、我们在上体育课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来解释。
自疑我想问:(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问的问题写下来,等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自探合作学习一:光源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组光源的图片,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
学生认真讨论,总结得出结论:光源:。
光源分类:自然光源,如;人造光源,如。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7dedf5d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a4.png)
(五)作业小结
1.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2.教师批改作业,了解学生对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的掌握程度,发现问题并及时给予反馈。
3.教师根据作业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4.学生在作业中发现问题,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进一步深化对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的理解。
3.小组合作: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实验和探究任务。这种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使学生在合作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
4.反思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使学生在反思中,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评价中,更好地认识自己,激发自己的学习动力。
此外,本节课的内容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掌握光的传播规律。
2.能够运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如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等。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和问题。
4.教师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特点和应用。
2.学生通过归纳总结,加深对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教师强调光的直线传播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导学案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导学案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02f86333687e21af45a974.png)
光的直线传播配套学案备课人: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光源,并能将光源进行分类。
2、知道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知道光在真空中、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学习重点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学习难点利用光的知识解释影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现象。
一、自主学习预习交流1、光从哪里来?2、光是怎样传播的?3、光的传播速度多大呢?二、小组学习合作探究1、光源(1)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按其来源可分为和。
太阳是最重要的,篝火、火把、点燃的油灯和蜡烛、发光的电灯等是。
2、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沿直线传播的。
(2)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和,这条带箭头的直线叫做光线,多条光线在一起称为光束,(3)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3、光的传播速度(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用符号“c”表示,c=。
(2)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比在真空中。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略小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也可以认为是,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因此不能说光的速度都是3×108 m/s。
三、达标测试效果反馈1.下列物体不是光源的是()A.太阳 B.亮着的台灯 C.月亮 D.点燃的火把2.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很小的正方形小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点的形状是()A.圆形的 B.正方形的 C.不规则的 D.成条形的3.下列与光速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的传播速度总是3.0×108m/s B.光速是无限大的C.光在水中传播速度最大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4.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_________传播的。
工程师们常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_________前进,就是利用了激光的准直性。
5.物理学中常用光线来表示一束光,光线表示了光的传播和方向,而忽略了光的颜色、(写出一条即可)等其它性质。
四、展示提炼拓展延伸1.(2012·天津)如图,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坐井观天”,下图中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是()A. B C D2.如图所示是日食的形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单元《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单元《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导学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f309900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86.png)
四、板书设计
五、课堂难题解析
【教材P70“想想做做”】 如图甲所示,在一个空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 在空罐的口上.将小孔对着烛焰,我们可以看到烛焰在薄膜上呈现的像. 仔细观察小孔成像的特点.从烛焰的不同位置发出的光穿过小孔后是怎样传播 的?试着在图乙中画一画,也许能帮助你解释为什么能成这样的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单元《光现象第1 节光的直线传播》导学案设计
一、课前自觉准备 步骤①明确课标要求
课题
教 学 目 标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型
新授课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c=3×108m/s.
解:光穿过小孔后仍沿直线传播.光的传播路径如图丙所 示
【教材P72“动手动脑学物理”】
1、“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请根据光的直线传 播知识画图说明为什么“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解:如图所示,井底之蛙只能看到两线所夹范围内的物 体.
2、做一做手影游戏(如图),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影
子是怎样形成的。
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想. 教师紧接着进入新课教学。
知识点一光源
生活、生产中哪些物体可以发光? 生1:太阳、电灯、蜡烛. 生2:手电筒、火把、油灯. 生3:霓虹灯、钠灯、汞灯、氖灯、萤火虫. 我们把所有这些能够发光的物体都叫做光源. 太阳和蜡烛都是光源,它们有何不同呢? 生:太阳是天然光源,蜡烛是人造光源. 板书: 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都叫做光源. 分类: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人造光源. 教师介绍人造光源的发展和应用,使学生意识到人造光源的前景十分广阔.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703778bcd126fff6050b5c.png)
3.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____单位,它等于光在________________。
4.如图4-1-3所示,是某房间遭枪击后留下的“线索”.B是玻璃窗上留下的“弹孔”,A是子弹打击到墙壁上留下的“痕迹”.M是房间对面的高层楼,(M楼与被射击房间距离较近,子弹速度很大).为了近似判断子弹是从M楼哪一间射来的,用细绳把AB连起来,沿细绳AB看到M楼的C处.由此判定,子弹是从M楼C处房间射来的.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这样判断的根据是:光在空气中是沿____的.
2.日食、月食的成因(用三球仪演示)
日食: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的中间时,并且三球在同一条直线上,太阳光沿直线传播过程中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月球的影子落在地球上,就形成了日食。
月食:当地球运行到 太阳和月亮的中间时,太阳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地球的影子落在月球上,就形成了月食。
3.打靶 喵准,排直队要向前看齐。
安达市吉星岗镇第一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课科导学案
主备人:审核组长:
集体备课
备注
课题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导学案
课型
新课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源,Βιβλιοθήκη 道光源大致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A.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
B.练习射击时,靶心、准心、标尺在同一直线上
C.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D.日食、月食的成因
4.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4.1光的直线传播》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4.1光的直线传播》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510ceab307e87100f69625.png)
《4.1光的直线传播》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哪两类?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学习重点难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学习过程】(一)预习好课本69页,你能识别下列一组物体谁是光源吗?是的打(√),错的打(×)恒星()月亮()萤火虫()水母()耀眼的钻石()闪闪发光的镜子()璀璨的烟花()电视机画面()(二)探究光的直线传播1. 光直线传播的现象:学生实验(1):激光笔直接照射空气,你能看见传播路径吗?(切记激光笔不能照射同学的眼睛),用激光笔照射瓶子内收集有朦胧均匀的烟雾的空气,你能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吗?实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沿传播。
学生实验(2):把分别装有清水和茶水的水槽放置在桌面上,用激光笔照射水,在清水中你看见光的传播路径了吗?如果不能看见,你该怎么办呢?用激光笔照射茶水,你能观察光的传播路径吗?实验结论:光在水中沿传播。
学生实验(3)把玻璃砖放在桌面上,用激光笔照射玻璃,观察到玻璃中的传播路径。
实验结论:光在玻璃中沿传播。
2.光直线传播的条件:光总是沿着这样的路径传播吗?光在不同种介质中是怎样传播的?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路径是不是直线的?结论:光在中沿直线传播。
游戏:讲台上放置点亮的蜡烛,每个学生两只手各拿一张带有小孔的硬纸板,把两张纸板重叠放置(拉开一定的距离),再透过两个小孔观察光源。
注意:只有当眼睛、两个小孔和光源恰好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眼睛才能看见光源。
3.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光线是真实存在的吗?传播径迹方向它是表示光的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理想模型法)。
点光源(灯泡)平行光源(太阳光)4.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和应用(1)影子的形成。
能解释影子的形成原因吗?如像水那样会怎样?你理解影子吗?(2)日食、月食。
观看视频,回答问题:日食月食的形成原因是光沿直线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第一节 光的直线传播 【学习目标】: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以及月亮不是光源 2、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了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在社会生活与生产中的一些应用 【学习重点】:光的直线传播 【学习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基础知识】 1、 叫光源。
2、光的传播规律:光在 传播。
3、光线:物理学中用 表示光的 和 ,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
光线是一种理想模型,实际 (填“存在”、“不存在”)这种“线”。
4、光速:光在 中的传播速度最快,物理学中用字母 表示光速,其数值为 m/s 。
光在其它透明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 的小,水中光速约为真空中光速的 ,玻璃中的光速约为真空中光速的 。
5、光年是 单位不是时间单位,它等于光在 内传播的 。
6、证明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⑴小孔成像:在较暗屋子里,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钻有小孔的纸板前,纸板后面的光屏上就会出现烛焰 (填“倒立”、“正立”)的像。
这种现象叫小孔成像。
其成像原因是 。
⑵影子的形成:光沿 传播时遇到 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光 (“能”或“不能”)到达的区域便产生了影子。
⑶日食和月食: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并在一条直线上时,便产生了 ;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之间并在一条直线上时,便产生 。
日食和月食等都是影子现象。
7、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激光准直;射击瞄准;站队、植树及架电线杆要在一条直线上等。
【典型例题】:例1、能够 的物体叫光源;下列物体:萤火虫、太阳、烛焰、月亮、电灯、电视荧屏、电池、钻石,属于光源的有 , 属于自然光源。
例2、如图可以表明,光在均匀空气中沿 传播的。
例3、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
我们之所以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的原因是 比 的传播速度 。
( )例4、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源能射出无数条光线B.光线实际上是存在的C.光线就是很细的光束D.光线是用来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它实际并不存在( )例5、光从真空射入某种液体,它的传播速度A.一定增大B.一定减小C.保持不变D.有减小的,也有增大的【巩固练习】1.“井底之蛙,所见甚小”是由于______ ___造成的。
“立竿见影”这句话说明光在空气中是传播的。
针孔照相机、激光准直仪是 在技术上的应用。
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里的三“人”其中的一“人”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
( )3.下列关于光的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B .光也象声音一样,传播需要介质 C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D .打雷时,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是因为光的传播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得多 ( )4.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B 、光只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
C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D 、光在任何情况中都沿直线传播 ( )5.产生月食的原因是A .太阳光照到月球的侧面B .射向月球的太阳光中途被地球挡住C .射向地球的太阳光中途被月球挡住D .阴雨天没有太阳光 ( )6.(排除法)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的是 A 、甲图 B 、乙图 C 、丙图 D 、丁图( )7.如图所示,有个过路人,经过一盏灯时,灯光照射人所形成的影子长度变化是A .先变长后变短B .先变短后变长C .逐渐变长D .逐渐边短( )8.太阳光垂直射在塑料顶上一个很小的” △”形的孔上时,在地面上的光斑是A.”△”形B.” ▽”形C.方形D.圆形( )9.晴天在有茂密树荫的地面上,常常会看到许多圆形的小亮斑,这些小亮斑是A .太阳的影子B 树叶的影子C .树叶间小孔的像D .太阳的像【拓展提高】:( )1.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C.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从地球向月球发射一束激光信号,经过月球返回地球共需2.56s ,那么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 A 、3.84×108km B 、3.84×105km C 、7.68×105km D 、7.68×108km( )3.如下图,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 、蜡烛的正立像B 、蜡烛的倒立像C 、三角形光斑D 、圆形光斑( )4.(多选)关于国庆60周年大阅兵场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旗手帽子上的军徽熠熠发光,因为军徽是光源B .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沿直线传播来判断的C .解放军整齐的脚步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D .解放军整齐的脚步声,是通过空气传人现场观众耳内的 ( )5.比较“光现象”和“声现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光和声音都是在液体介质速度比在空气中速度大 B 、光和声音在一切物质中都可以传播出去C 、光和声音在真空传播的速度比在其它物质中的速度大D 、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 )6.下列几种“影”,哪一种属于光不能到达而产生的影A .电影B .水中倒影C .摄影D .太阳光下的树影 ( )7.百米赛跑时,请你做终点计时员,你是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还是听到枪声开始计时? A .看枪冒烟,因为烟雾看得清 B .听到枪声,因为枪声听得清C .看枪冒烟,因为光速比声速大的多D .看枪冒烟,因为光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 )8.如图2-1所示,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 四句说法:⑴薄膜上出现的烛焰的像是倒立的。
⑵薄膜上烛 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
⑶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
图2-1 对于三句话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 、⑴⑵⑶ B 、⑴⑶ C 、⑴⑵ D 、⑶( )9.在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既简单又明了,在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A.类比法B.控制变量法C.建立模型法D.转换法 (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在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 .光的传播速度是3×105km/s C .影子的形成说明光在均匀介质里沿直线传播现象 D .早晨,我们在海边看到日出,这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11.光在下列透明物质中的传播速度由小到大的排列是A 、空气、水、玻璃B .空气、玻璃、水C .水、玻璃、空气D .玻璃、水、空气 ( )12、下列看起来有光射出来的物体中,全部是光源的是A .耀眼的玻璃墙、正在燃烧的火柴、萤火虫B .篝火、正在发光的灯泡、夜空中点点繁星C .萤火虫、煤油灯的火焰、光彩夺目的钻石D .发光的灯泡、燃烧的篝火、太阳 ( )13.下列现象中,不能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 A .雨后天空出现彩虹 B .射击瞄准时“三点成一线” C .操场上战士们列队看齐 C .挖掘隧道时,用激光引导掘进机 14.如图所示的是某地区出现的“日食”现象的原因,其中B 表示的是________的位置(选填“地球”或“月亮”)。
日食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光___________传播。
15.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们常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其沿直线前进,这是由于______ __ _____,应用这一规律还能解释 、__ _______。
16.说起光速,人们总是感觉快得无法想象.其实科学家已经在实验室内将其降得很慢。
请你设想一下,假如光速只有3m /s ,那么,发生雷电时,我们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或“先听见雷声后看到闪电”等)17.光从太阳到地球需要8min ,则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
( )18.动动脑筋:请帮小明在下列物体中找出不是光源的一个 A.闪电 B.太阳 C.月亮 D.亮着的电灯( )19.(2013·漳州中考)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 )20.如图所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 点“坐井观天”,测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光路图是21.“皮影戏”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要演员在屏幕和灯光之间抖动拴在道具身上的细线,屏幕上就能出现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并且和道具动作完全一致,可谓形影不离。
“皮影”主要是利用了光沿 传播的知识。
22.(2013·泸州中考)美国航天局发现了茫茫宇宙中除地球之外,还有三颗跟地球类似宜居的星球。
其中较近的两颗,距地球1 200光年。
那么光年是 (选填“时间”“长度”或“速度”)的单位。
23.激光是一种特殊的光,它与我们平常所见的各种普通光相比,有许多显著特点。
激光的应用和发展很快,如激光唱机、激光全息防伪商标、激光测距仪等。
若用激光测距仪来测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先测得激光从地球到月球传播的时间为1.27 s,则地月之间的距离为 m,激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选填“大于”或“小于”)在宇宙中的传播速度。
24.(1)《凿壁借光》的故事同学们都知道。
请你在下面左图中画出匡衡通过小洞A 从邻居家所借来的烛光能够照亮的范围(烛光近似为点光源)。
(2)如下右图所示,小孔前有一物体AB,请画出AB 经过小孔成像的光路图,并在光屏MN 上标出AB 所成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