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都市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课难忘九一八
【老师寄语】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知识网络】
预习课文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一.填空题
1.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制造了事件,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某某城。

事变爆发。

2.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下令。

只有四个多月,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千米的河山,全部沦于敌手。

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抵抗日本侵略。

中国共产党派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中国人民的抗战开始了。

3.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国民政府东北军将领和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X,在1936年12月12日发动兵谏,要求。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4.某某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X。

并派到某某调停,使事变得到和平解
决。

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初步形成。

二.选择题
(1)九一八事变爆发于…………………………………………………………………………()
A.1929年
B.1930年
C.1931年
D.1932年
(2)某某事变斗争的对象是………………………………………………………………………( )
(3)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的事件是………………………………………………( ) “一·二八事变”
(4)当年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传唱的《松花江上》,它写在………………………………( ) ·
新课学习探究
一.【课程导入】
在我国的东方,有一个狭长的群岛国家,我们俗称为东夷,那就是日本。

日本侵略中国,自古就有,古人称之为倭寇,近人嗤之为“日本鬼子”。

明治维新后,日本将侵略中国.变中国为其殖民地作为对外的基本国策。

1894年,日本对华发动了甲午战争;1915年,日本又诱使袁世凯签订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精心策划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二.【重点问题解析】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来弄明白下面这些问题吧。

1.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为何28万拥有装备精良的东北军仅四个月就把东北三省大好河山拱手让敌?此后,日本扶植末代皇帝在此建立了什么政权?不愿当亡国奴的东北热血男儿组成的抗日义勇军和中共派出的抗日游击队是如何抵抗日军侵略的?你知道战斗在白山黑水间有哪些抗日英雄?你听说过杨靖宇和马占山的英雄故事吗?
2.日军占领了东北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哪里?在中华民族危机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主X?这一主X对全国人民产生了什么影响?
3.你一定听说过爱国将领X学良.杨虎城,他们做出了何等爱国壮举?目的是什么?针对这一举动,各派政治力量主X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共产党派出哪位代表与国民政府谈判?中共解决这一事变的出发点是什么?主X用什么方式解决这一事变?蒋介石最后能接受吗?这一事变的最终解决给中国的抗日带来了什么新局面?
三.【学习探索】
1.有感情地演唱《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等抗日歌曲,了解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是如何遭受日本侵略的:从蓄意制造九一八事变到吞并东北三省,进而把魔爪伸向我华北大地,日本一步步要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

请查找.阅读有关抗日英雄的故事,如杨靖宇.赵一曼.马占山.八女投江等,了解中国人民在民族危难关头,用自己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慷慨雄浑的抗日悲歌。

2.结合教材中日军对华北的进攻.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以及中共的抗日主X,分析X学良.杨虎城发动某某事变的原因。

什么叫“兵谏”?X.杨二位将军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方式?
3.1936年12月28日,在《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中说:“共产党在某某事变中主X和平解决,并为此而作了种种努力,全系由民族生存的观点出发。

设使内战扩大,X杨长期禁锢蒋氏,则事变的进展徒然有利于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讨伐派。

”据此,请你分析一下:中共为什么主X和平解决某某事变?
【课后测评】
1.我们把每年9月18日定为国耻日,是因……………………………………………………()①日军制造了九一八事变②我们要不忘历史③不要忘记我们的历史责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某某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B.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C.全国抗日救亡新高潮的推动D.国民党内部各派别之间矛盾的加剧
3.中共提出和平解决某某事变的出发点是……………………………………………………()A.改善两党关系B.粉碎亲日派的企图 C.实现全民族的抗日D.寻找发展红军的机会
4.“中国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某某城。

”这是指哪个事件…………………………()
5.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对于日本侵略者采取的政策是…………………………………( )
6.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主要原因是……………………………………………………( )
…………………………………………………………( )
8.某某事变后,中共派谁做代表赴某某参加谈判………………………………………………( )
政府现在既以此案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故以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

──摘自国民政府《告全国民众书》
请回答:
(1)材料中的“此案”指什么事件?
(2)上述材料反映了国民政府怎样的对外政策?
(3)国民政府对此案的态度导致了什么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