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育科研概论复习资料
生物技术概论
![生物技术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e33646702b160b4e767fcfa2.png)
生物技术概论《生物技术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有时也称为生物工程(bioengineering),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利用生物得体或其体系或它们的衍生物来制造人类所需要的各种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
2.基因工程(gene enginerring):是指在基因水平上的操作并改变生物遗传特性的技术。
即按照人们的需要,用类似工程设计的方法将不同来源的基因(DNA分子)在体外构建成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和表达的操作,也称DNA重组技术。
3.细胞工程(cell engineering):是指在细胞为基本单位,在体外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或人为地使细胞某些生物学特性按人们的意愿发生改变,从而达到改良生物品种和创造新品种的目的,加速繁育动植物个体,或获得某种有用物质的技术。
4.酶工程(enzyme engineering):是利用酶、细胞器或细胞所具有的特异催化功能或对酶进行修饰改造,并借助生物反应器和工艺过程来生产人类所需产品的技术。
5.发酵工程(fermentation engineering):是指利用包括工程微生物在内的某些微生物或动、植物细胞及其特定功能,通过现代工程技术手段(主要是发酵罐或生物反应品的自动化、高效化、功能多样化、大型化)生产各种特定的有用物质;或把微生物直接用于某些工业化生产的一种技术。
由于发酵多与微生物密切联系在一起,所以又称之为微生物工程或微生物发酵工程。
6. 生物反应器(bioreactor):主要包括微生物反应器、植物细胞培养反应器,动物细胞培养反应器以及新发展起来的有活体生物反应器之称的转基因植物生物反应器,转基因动物生物反应器等。
7. 转基因动物:是指在基因组中稳定地整合有导入的外源基因的动物。
8. 转基因植物:是指通过体外重组DNA技术将外源基因转入到植物细胞或组织,从而获得新遗传特性的再生植物。
生物技术概论复习题
![生物技术概论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ec95ef4cfc789eb162dc8ad.png)
生物技术概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细胞融合:两个或多个细胞相互接触后,其细胞膜发生分子重排,导致细胞合并、染色体等遗传物质重组的过程。
P552、干细胞:动物胚胎及某些器官中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是重建、修复病损或衰老组织、器官功能的理想种子细胞。
P813、原生质体:脱去细胞壁的细胞叫原生质体P604、目的基因:在基因工程设计和操作中,被用于基因重组、改变受体细胞性状和获得预期表达产物的基因。
P375、固定化酶技术:将酶素服在特殊的相上,让它既保持酶的特有活性,又能长期稳定反复使用,同时又可以实现生产工艺的连续化和自动化。
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载体结合法、共价交联法和包埋法。
P1266、工程菌: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使外源基因得到高效表达的菌类细胞株系一般称为“工程菌”。
P1147、转化:通过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等方法使外源裸露DNA进入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内稳定维持和表达的过程。
P438、胚胎分割;借助显微操作技术或徒手操作方法切割早期胚胎成二、四等多等份再移植给受体母畜,从而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的生物学新技术。
1739、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是一类能识别双链DNA中特殊核苷酸序列,并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使每条链一定位点上的磷酸二脂键断开,产生具有5’-磷酸基(-P)和3’-羧酸(-OH)的DNA片段的内切脱氧核糖核酸酶。
P2110、SCP :单细胞蛋白,生产蛋白质的生物大都是单细胞或丝状微生物个体,而不是多细胞复杂结构的生物。
P18411、外植体:即能被诱发产生无性增殖系的器官或组织切段。
P5612、生物传感器:用生物活性物质做敏感器件,配以适当的换能器所构成的分析工具。
P13613、基因芯片:利用反相杂交原理,使用固定化的的探针阵列样品杂交,通过荧光扫描和计算机分析,获得样品中大量基因及表达信息的一种高通量生物信息分析技术。
又称为DNA 芯片P49 14、脱毒植物:用脱毒剂除去寄生病毒的植物。
生物技术概论复习重点
![生物技术概论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81129a270066f5335a8121d7.png)
1、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有时也称生物工程,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采用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命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的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
2、基因工程:(DNA体外重组技术)应用人工的方法把生物的遗传物质(通常是DNA)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切割、拼接和重组,然后将重组DNA导入某种宿主细胞或个体,从而改变它们的遗传品性,有时还使新的遗传信息在新的宿主细胞或个体中大量表达已获得基因产物。
3、细胞工程:是指以细胞为基本单位,在体外进行培养、繁殖,或人为地使细胞的某些生物学特性按人们的意愿发生改变,从而达到改良生物品种或创造新品种;或加速繁育动植物个体;或获得某些有用的物质的过程。
(包括动植物细胞的体外培养技术、细胞融合技术、细胞器移植技术、克隆技术和干细技术等)4、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生长速度快、生长条件简单以及代谢过程特殊等特点,在适合的条件下,通过现代化工程技术手段,由微生物的某种特定功能生产出人类所需的产品。
5、酶工程:(包括酶的固定化技术、酶反应器的设计及应用、酶制剂的制备)是利用酶、细胞器或细胞所具有的特异催化功能,对酶进行修饰改造,并借助生物反应器来生产人类所需产品的一项技术。
6、蛋白质工程:是指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结合蛋白质结晶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蛋白质化学等的学科基础知识,通过对基因的人工定向改造等手段,对蛋白质进行修饰、改造和拼接以生产能满足人类需要的新型蛋白质的技术。
7、连接酶:能够催化双链DNA片段3’、5’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的酶。
8、目的基因:在基因工程设计和操作中,被用于基因重组、改变受体细胞性状和获得预期表达产物的基因成为目的基因。
9、细菌质粒载体:是存在于细菌细胞质中的一类独立位于染色体外的能够进行自主复制的遗传成分。
10、噬菌体载体:把专门感染了细菌的病毒称为噬菌体载体,由DNA(头部)和蛋白质(尾部)组成。
生物技术概论复习资料
![生物技术概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0821731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20.png)
⽣物技术概论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代换系:是指受体材料的染⾊体被外源染⾊体取代后形成的个体。
2.基因⼯程:是根据预先设计要求,借助实验室技术,将某种⽣物的基因转移到另⼀个体中,使后者定向获得新的遗传性状或者⽣产某种产品。
3.遗传标记:是指可遗传的、特定的、易于识别的⽣物体特性。
4.细胞全能性:是指⽣物体的每个细胞都具有该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离体细胞在⼀定的培养条件下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
5.不对称杂交:在原⽣质体融合前,利⽤X 射线等处理其中的⼀个亲本,使其核基因组失活,然后⽤这种失活的原⽣质体与正常或者经过化学处理的原⽣质体进⾏融合。
这种原⽣体融合⽅式叫不对称杂交。
6.异附加系:是指添加了外源染⾊体的个体。
7.遗传⼯程:是根据预先设计要求,借助实验技术,将某种⽣物的基因或者基因组转移到另⼀个体中,使后者定向获得新的遗传性状或者⽣产某种产品。
8.细胞学标记:是指某个体或者物种特有的染⾊体数⽬、核型、带型特性。
9.外植体:是指从特定⽣物体上切取下来、⽤于组织培养的离体材料。
10.不对称杂种:在不对称杂交交时,供体原⽣质体只给受体原⽣质体提供其基因组中的少量染⾊体或染⾊体⽚段,并与受体原⽣质体的完整基因组染⾊体共存。
这种不对称杂交所产⽣的融合细胞,叫不对称杂种。
11.共抑制:当受体被导⼊⼀个与受体内某基因同源的基因时,导⼊的基因及受体中与外源同源的基因的表达都可能减弱的现象。
12.遗传累赘:当⼀条载有⽬的基因的外源染⾊体导⼊受体后,受体往往表现出供体亲本的某些不良特性的现象。
13. 愈伤组织:是指在培养或⾃然条件下植物细胞经脱分化不断增值形成的由薄壁细胞组成的不定组织。
14.染⾊体组:维持某⼀物种⽣命活动所需的最低数⽬的⼀套染⾊体,也是该物种发⽣数⽬变异时所所需的最低数的⼀套染⾊体。
15.原⽣质体:是指去掉纤维素外壁的具有⽣活⼒的裸露细胞。
⼆、简答题1. 请你说明互补选择(杂种体细胞选择⽅法)的原理。
生物学教学论复习资料
![生物学教学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9148950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7a.png)
生物学教学论复习资料生物学教学论复习资料绪论生物学教学论是一门属于教育科学体系和范畴的科学,特定的研究对象是中学生物学教学,它是教育学、心理学、生物科学和技术科学互相交叉、互相渗透所形成的具有高度的学科特征的应用理论科学。
1、教师劳动的特点:高度责任性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2、学生观是在对学生的本质属性及其教育过程中速出地位合作看法。
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的对象的总的看法,是教师人事学生的观念和评价学生的标准及思想方法。
3、教师中心论:洛克、赫尔巴特学生中心论:卢梭杜威4、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位置:(1)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客体,积极激发学生作为课题是主观能动性。
(2)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是学习认识和发展的主体,注重学生的发展性。
(3)在教育过程中体现学生的公正性。
5、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重要最基础的人际关系,也是个人在由家庭走向社会中必须经历的社会关系。
师生关系的类型:紧张型冷漠型亲密型我国师生关系的特点:(1)民主平等性,尊师爱生(2)教育引导性,循循善诱(3)双向促动性,教学相长第一章中学生物学课程(一)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1、生物学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具体确定并描述学生在不同阶段生物学课程中应该取得的学习成果。
2、大纲以课程标准的比较共同之处:他们都是教育部颁发的指令性的课程文件,是编教材、教学、评估和命题的依据,也就是常说的“四个依据”的作用不同点:①课程标准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后的学习成果,而教学大纲则是强调具体的学习内容。
②生物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初中、高中极端共同的统一的基础要求(最低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生物教学大纲是统一的要求。
③生物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包括了认知、情感和能力三个领域、而生物教学大纲则主要侧重知识方面的要求④生物课程标准对于学习结果的描述都是可见的行为⑤课程标准隐含的指出了教师的任务是要落实课程标准,而不仅仅是教好一本教科书。
生物教学论复习要点
![生物教学论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c4343f7fab069dc5022013f.png)
第一章 中学生物学课程 复习重点
• 2、课程标准的含义
• 3 、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与大纲的联系与 区别。(了解)
• 4、中学生物学课程内容的结构和层次。 • 5、基本概念
• * 中学生物学课程: 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
生生物科学素养为目的的必修课程,是科学教育的 重要领域之一。
• *教材:教材是教师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在教学活 动中使用的、供学生选择和处理的、负载着知识信 息的一切手段和材料。它既包括以教科书为主的图
第二章 科学的本质与生物学素养 复习重点
• 3、生物科学素养 • 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 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 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 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 4、 科学素养: 指一个人对自然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 内容的掌握情况。
• 4 、 演示实验的类型:①获得新知识的演示实验教 学——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方法(实验归纳法)。② 验证、巩固知识的演示实验 ——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 方法(演绎法)③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的演示实验
第八章
实验
复习重点
• 5、中学生物学演示实验的教学要求(应注意的问题) • ①实验目标的明确性。要目的明确,能说明问题;②实 验的全局性和实验现象的显著性。让所有学生都能够看 清楚;③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甚至一个微小的动作);④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确保实验成功。 • 为此,教师应备好每一个演示实验,不可忽略每一 细节,力争做到实验准确无误,教给学生科学的知识和 实验技能。 • 6、生物学实验课教学的方法(理解) • 7、生物学实验课教学的主要环节(识记)
与生物教学有关的学习和教学理论
理论 20 世纪 50 年 代 中 期 以 前 行为主义学习论 盛行时代 代表学者 桑 代 克 ( 美 ) 、 巴 甫 洛 夫 ( 俄 ) 、 华 生 ( 美 ) 、 斯金纳(美)
中学生物学概论复习资料
![中学生物学概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19f6fb9195f312b3169a5f6.png)
贵州师范大学2015—2016学年度《生物学学科教学概论》课程期末考试复习一、问答题1.中学生物学教师的任务与岗位要求?答: 中学生物学教师的任务是发展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使他们能够在生物科学技术占主导地位的21世纪中更加富有成果地更加有效地生活。
岗位要求:①要有坚实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为基础②理解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与价值③理解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本质与特征④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⑤能够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⑥能够利用多种评价方式来反映学生的进步⑦专业素养的持续发展2.生物学课程的价值?答:1.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2.为学生终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3.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和确定进一步学习的专业方向提供帮助3.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看,中学生物学课程分为?答: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4.生物课程标准和生物教学大纲的区别?答:相同点:都是教育部颁布的指令性的课程文件,是“编教材、教学、评估和命题”的依据不同点:1. 生物课程标准主要描述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后的学习成果,而生物教学大纲则强调具体的学习内容。
2. 生物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初中,高中阶段共同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
生物教学大纲则是统一的要求。
3. 生物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包括认知,情感和能力三个领域,生物教学大纲主要侧重知识方面的要求4. 生物课程标准对于学习结果的描述都是可见的行为5. 生物课程标准隐含地指出了教师的任务是落实课程标准,而不是仅仅是教好一本教科书。
5.初中生物标准选取了几个主题?主线?答:主线是人与生物圈,10个主题: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繁殖,发育与遗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健康地生活。
6.我国课程标准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答:1.前言部分:简要地阐明了生物学的特点和价值,生物学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价值观以及课程的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的思路。
《生物学概论》复习参考资料
![《生物学概论》复习参考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21450267e21af45b307a8a7.png)
《生物学概论》复习参考资料
课程名称:《生物学概论》
适用专业:2016级生物工程(专升本函授)微生物技术及应用(专科函授)辅导教材:《普通生物学》陈阅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复习参考重点
1、多肽
2、核仁
3、细胞连接
4、细胞周期
5、动粒
6、干细胞
7、激素 8、相对性状 9、种群 10、r对策生物 11、寡肽 12、核基质 13、紧密连接 14、G1/S期检验点 15、细胞全能性 16、单克隆抗体 17、体液调节 18、纯合体 19、群落 20、K对策生物
21、细胞膜的作用有哪些?
22、衰老细胞的结构有哪些变化?
2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有哪些主要区别?
24、简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和特点。
25、细胞凋亡有什么生物学意义?
26、试述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征。
27、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哪些?
28、标志重捕的定义及其应用应具备的条件?
29、蛋白质的一、二、三、四级结构分别指的是什么?蛋白质根据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哪几类,并分别举例。
30、用染色体学说阐述遗传的第一、第二、第三定律。
31、请您比较植物韧皮部和木质部的区别。
34、什么是细胞周期?论述细胞周期及有丝分裂期各期的特征。
35、生态系统中资源分解过程包括哪三个过程?它们有何意义。
36、举例说明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
教学方式:面授辅导、平时作业、小论文写作
考核方式:考勤、作业和开卷考试。
考研-专业二《生物学概论》考纲知识点整理
![考研-专业二《生物学概论》考纲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adeab62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87.png)
考研-专业二《生物学概论》考纲知识点整理1. 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生物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生物学的分支学科和主要内容- 生物体的组成与结构- 细胞理论和细胞结构- 基因的结构与功能2. 生物学的方法和技术- 生物学的实验方法和研究技术- 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应用- 细胞生物学技术和应用- 生物信息学技术和应用3.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生命的起源和生命起源学说- 进化论的基本原理与证据- 进化驱动因素和机制- 种群遗传学和进化生态学的基本概念4. 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和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组织器官与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植物与动物的器官结构和功能比较5. 细胞的生命活动与代谢- 细胞的呼吸与能量转化- 细胞的分裂与增殖- 细胞的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细胞的运动与物质运输6. 生物多样性与分类-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意义- 物种的形成和物种间的关系- 生物分类的原则和方法-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7. 生物遗传与基因工程-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遗传变异- 遗传的分子机制和遗传信息的传递- 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和技术- 基因工程在农业、医学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8. 植物生长发育与植物激素-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和调节因素- 植物激素的种类和功能- 植物激素的生理效应和应用9. 动物生长发育与体节制- 动物个体的发育过程和调节因素- 动物的内分泌系统和调节机制- 动物节律的调控和生理效应10. 生物间的相互作用与生态系统- 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生态系统的稳态与生态平衡。
生物教学论复习资料
![生物教学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c2c310af111f18583d05ad7.png)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策略:统指教师教学时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从而达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一切方法。
其有广义理解和狭义理解之分。
广义理解为一般教学上所考虑采用的教学取向。
狭义理解为用于某种科目的教学方法。
概念图: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包括众多的概念,以及概念和命题之间的关系。
每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通过连线和连线上的词表示。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将学生分成小组,按小组接受任务,然后小组成员一起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
探究学习:科学探究:生物课程中的科学探究:就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思想和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STS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相结合的科学教育新概念。
直观教学:就是利用教具作为感觉传递物,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向学生展示,达到提高学习的效率或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
教案:是教师对教学的目标及其达成途径的设想,也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导航图”和“剧本”。
(课本)或就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也叫做课时工作计划。
教育评价:是指鉴别、获取和提供可供教育或教学决策之用的资料、意见和价值判断的过程。
效度:信度:是指评价的结果(分数)与其拟评测的学习成就的一致性。
[√]01、强调教师的授课技能,从根本上说,就是强调授课教师的语言表达技能。
[√]02、科学探究通常包括如下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
[√]03、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不是一个“全或无”的变化,而是一个连续的变化过程。
[√]04、教案只能反映出对实际教学的预测,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固守教案的程式不变,要根据课堂实际发生的教学事件灵活调整使用。
[√]05、生物课程标准是每个中学生物学教材编写人员、生物老师、教育管理者开展工作的依据和准则。
中学生物教学论复习材料
![中学生物教学论复习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4c43dee9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44.png)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考试复习资料名词解释: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公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国家课程文件,是国家对根底教育课程的本规和要求。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根底。
狭义备课:指直接为课堂做准备的工作,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三方面的工作和制定学年单元课时三种教学方案。
STS教育:科学不仅在于传授科学知识,更应通过对科学一技术一社会相互作用问题的探究、培养了解社会、致力改善社会问的科学人才,以及培养了解科学技术及其影响,并能参与科学技术事物决策的公民。
概念图: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包括众多的概念,以及概念或命题之间的关系。
演示实验教学的概念:为了加深对抽象要领的理解、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还要结合教学容进展演示实验。
教学策略:在教育心理学中是指教师教学时有方案地引导学生学习,从而达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一切方法。
广义地理解是指一般教学上所考虑采用的教学取向。
狭义的理解是指用于某种科目的教学方法。
科学素养:是指了解进展给个人决策、参与公民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
其最根本的含义是指学生能够合理地将所学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及个人生活中。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与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料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认知构造:认知主义心理学家把学习看作是学习者对事物进展认识、区分、理解,从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的思维方式,即所谓的认知构造。
合作学习:是教学过小组的形式使学生一起学习到达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简单地说,合作学习是将学生分成小组,按小组承受任务,然后小组成员一起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
直观教学:即利用直观教具作为感觉传递物,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向学生展示,到达提高学习效率或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
《生物技术概论》课程总复习
![《生物技术概论》课程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2c859431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1d.png)
固定化酶 (细胞)的优点、固定化方法
酶分子的改造技术
酶反应器基本类型、生物传感器
酶工程的概念和基本过程(酶的分类)
*
第一节 酶的发酵生产
1
提高酶产量的措施 诱导物 阻遏物 表面活性剂 产酶促进剂
2
第三节 酶分子的改造
4
酶分子的修饰方法
5
第二节 酶的分离纯化
1
酶的制备技术(破碎细胞、溶剂抽提、离心分离、过滤 、浓缩、干燥);
杂合体的鉴别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选
完全杂合、核质异源 酶解(纤维素酶)、分离、洗涤、鉴定
*
2.3 人工种子 用人工种皮包被植物胚状体或芽、营养成分、激素以及其他成分的人工胶囊。
人工种子
解决有些植物结子困难、发芽率低、繁殖困难等问题
*
制作过程
胚乳与褐藻酸钠混合后,加入胚状体,滴入到硝酸钙或CaCl2中, 20分钟后,表面聚合,形成人工种子
03
*
重组子的筛选
筛选方法: 根据载体选择标记基因筛选
抗性筛选、蓝白斑筛选 gus 基因、荧光素酶基因luc、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 根据报告基因筛选转化子 根据形成噬菌斑筛选转化子
*
重组子的鉴定
根据重组DNA分子特征鉴定重组子 根据重组DNA分子大小鉴定重组子、根据重组DNA分子酶切图谱鉴定、PCR法、DNA杂交、应用DNA芯片鉴定重组子、根据DNA核苷酸序列鉴定重组子
基因进行定点诱变并分离其突变体,引入表达载体生产并纯化大量突变性蛋白质,分析其性质指导进一步分子设计,以最终获得所预期性质的分子
1
2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
“Proteome”最终概念是指:一个基因组,一种生物或一种细胞或组织所表达的全套蛋白质。
生物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期末复习
![生物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期末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3bdfafe7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1d.png)
简答题(分析说明题)画概念图(高中)4个基本要素:概念(节点)、命题、交叉连接和层级结构核酸、蛋白质、光合作用(围绕核心词写概念图)课程标准初中课标所提到的4大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含义和要求生命观念:生命观念是从生物学视角,对生命的物质和结构基础、生命活动的过程和规律、生物界的组成和发展变化、生物与环境关系等方面的总体认识和基本观点,是生物学概念、原理、规律的提炼和升华,是理解或解释生物学相关现象、分析和解决生物学实际问题的意识和思想方法。
生命观念主要包括生物学的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生态观等。
科学思维:科学思维是指在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尊重事实证据,崇尚严谨求实,基于证据和逻辑,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建模等方法,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对既有观点和结论进行批判审视、质疑包容,乃至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格。
探究实践:探究实践是源于对自然界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现实需求,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或完成实践项目的能力与品格。
探究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了科学探究和跨学科实践。
态度责任:态度责任是指在科学态度、健康意识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自我要求和责任担当。
其中,科学态度是指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具有严谨求实、勇于质疑、理性包容的心理倾向;健康意识是指在掌握人体生理和卫生保健知识的基础上,关注身体内外各种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形成健康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社会责任是指基于对生物学的认识及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理解,参与个人和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责任担当和能力。
要求:1、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的生命观念2、初步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3、初步具有科学探究和跨学科实践能力,能够分析解决真实情境中的生物学问题4、初步确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5、树立健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强身健体和服务社会初中高中不同的有两个内容包括什么高中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初中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跨学科实践态度责任:科学态度、健康意识、社会责任结合例子说明其态度责任包含了3个方面里面的哪些方面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布卢姆建立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将人的教育目标划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其认知领域可分为:知道(了解)、领会(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我们的课标分:了解、理解、应用(认知领域教育目标)说课怎么说说课要说教什么,怎么教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教。
生物课程及教学论复习重点
![生物课程及教学论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8d90c735aa00b52acec7ca57.png)
生物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要点1、什么是科学实验?实验设计最重要的原那么有哪些〔2项〕?科学实验与科学观察有何区别与联系?1〕科学实验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人为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的条件下,使自然过程以纯粹的、典型的形式表现出来,暴露它们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无法暴露的特性,以便通过观察和研究来探索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
2〕设置对照原那么、真实客观原那么3〕联系:观察是实验的根底,而实验又是一种有控制的观察活动,以致实验与观察常常被合并使用;区别:观察是收集自然界所提供的东西,而实验那么是从自然现象中提取人们所期望的东西。
2、生物学实验主要有哪些主要类型?请举例说明。
1〕观察鉴别实验。
例如实践的“观察花的构造〞“观察种子的构造〞,侧重于通过观察认识生物学对象,重视观察结果。
2〕验证性实验。
例如“观察细胞的质壁别离和复原〞“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侧重于通过实验证明已有结论,实验的结果和过程并重。
3〕探究实验〔局部探究实验全程探究实验〕。
例如“探究环境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实验侧重于通过实验发现新知识和进展科学方法的训练,侧重的是探究的过程和自主获得结论。
4〕模拟实验。
像高中的“细胞模型制作〞“性状别离比模拟实验〞,是按照真实实验的原理,利用不相干的替代材料所做的实验,是根据相似性原理利用模型代替研究对象。
3、验证性实验有哪三种根本的教学模式?举例说明实验材料选择的重要性。
1〕先讲后做型、先做后讲型、边讲边做型2〕正确的选材决定着实验的成败,正如孟德尔选择闭花授粉的豌豆做杂交实验,普鲁斯特利选择生长旺盛的植物做光合作用实验。
4、举例说明模拟实验的三段式教学模式。
基于原型的引入——基于模型的实验——基于原型的阐释。
如“探究细胞体积大小与物质交换面积的关系〞实验中,第一步展示原型,由原型引入模型;第二步利用模型进展模拟实验;第三步由模型过渡到原型,利用模型的实验结果对原型进展解释。
5、全程探究实验的教学过程一般包括哪些环节?举例说明什么是局部性探究实验。
生物教学论复习资料
![生物教学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aeb5ed9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5f.png)
生物教学论复习资料新理念生物教学论复习提要一、名词解释:1、我国《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本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
”2、概念图:概念图是用来组织和阐述知识的工具,通常以圆形图表或方形图表来表示。
3、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小组为教学基本组织形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彼此通过协调的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主要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策略。
4、难度:难度即测试题目的难易程度.一般在能力方面的测试中,它作为衡量测试题目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它是衡量试题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参数。
5、命题双向细目表:命题双向细目表包括两个维度: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它是一种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列表,以教学目标为横轴,以教学内容为纵轴,填写在双向细目表中的数字,是某一教学内容范围下要测量某一教学目标时所应该命题的试题数或分值。
6、生物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它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枢纽。
7、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依据教学目标,在对教材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而确定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教学内容,一般是一门学科所阐述的最重要的原理、规律,是学科思想或学科特色的集中体现。
它的突破是一节课必须要达到的目标,也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
8、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复习资料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203b7d7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88.png)
中学⽣物学教学论复习资料中学⽣物学教学论复习资料绪论1.要胜任当代中学⽣物学教师的⼯作,⼀个⼈不仅要有坚实的⽣物学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为基础,同时还要具有哪些专业知识及技能?答:(1)理解中学⽣物学课程的性质和价值(2)理解⽣物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和特征(3)掌握学⽣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4)能够使⽤多样化的教学⽅法(5)能够利⽤多种评价⽅式来反映学⽣的进步(6)专业素养的持续发展2.怎样做⼀名合格的中学⽣物学教师?3.课程改⾰的焦点聚集在“⾯向全体学⽣”和“倡导探究性学习”。
4.“⾯向全体学⽣”带来的变化是课程内容加⼤了灵活性和选择性,使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能学到更适合他们的需求和条件的内容5.“倡导探究性学习”则⼤⼤增加了课程中对于过程技能的要求和探究活动(或解决问题)的内容,并对教师指导学⽣进⾏⽣物学研究的能⼒和引导发现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第⼀章中学⽣物学课程1.中学⽣物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答:性质:学科课程;科学课程;技术课程。
地位:必修课程2.⽣物学课程的价值答:(1)培养学⽣的⽣物科学素养(2)为学⽣终⽣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3)为学⽣步⼊社会、择业和确定进⼀步学习的专业⽅向提供帮助;3.具有⽣物科学素养的⼈应具有正确的科学态度、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定的科学探究能⼒,理解⽣物学的核⼼概念和原理;具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理解⼒,能够应⽤⽣物学的知识和⽅法去⾯对现实⽣活中与⽣物学相关的问题。
4.课程标准是什么?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国家课程⽂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基础课程改⾰纲要(试⾏)》指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国家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的要求。
⽣物课程标准则是具体规定了中学⽣物学课程的性质、⽬标和内容标准,并提出了教学评价及编写教材等⽅⾯的建议。
中学生物教学论复习材料
![中学生物教学论复习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1cc1265e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86.png)
中学生物教学论复习材料一、中学生物教学的特点1.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中学生物教学的内容广泛,科学体系完善,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众多,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将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2.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中学生物中有一些知识点是学生易产生迷惑或理解困难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讲解和重点强化。
3.实践性学科:中学生物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实验等实践活动来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中学生物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二、中学生物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和策略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探究式教学法:通过组织实验和观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讲授式教学法:对于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等,可以采用讲授式教学法进行讲解,提供理论基础和知识框架。
4.巩固复习策略:选择合适的巩固复习材料,如练习题、实验报告等,帮助学生巩固和复习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5.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将生物知识与实际生活和社会问题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三、中学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知识点过多、内容繁杂:中学生物的知识点众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感到困难和疲惫,教师可以采用分类整理的方式,将知识点进行归类,提供知识的框架结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理论与实践脱节:中学生物是一门实践性学科,但在教学中常常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缺乏实践操作和实验探究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实验和观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生物教育研究概述第一节生物教育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生物教育研究的目的:(P5)(一)、改进工作: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1、促进生物教师自身的可持续发展2、推进教育创新和提高生物教育质量(二)、繁荣理论:推进生物教育科学研究1、丰富生物教育教学理论2、加强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性第三节生物教育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生物教育研究的过程包括那些?(P18)1、确定研究问题2、搜集资料3、分析和总结4、写作或反思生物教育研究的成果包括那些?(P19)1、研究报告2、学术论文3、设计论文(主要包括教案、说课稿、教具设计、实验设计、课外科技活动方案)4、学科教材5、学术著作生物教育研究的方法(P21)1、观察研究法2、实验研究法3、调查研究法4、文献研究法5、比较研究法6、历史研究法生物教育研究的类型(P23)1、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2、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3、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4、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生物教育研究与生物科学研究的比较(P26)第二章生物教育研究的内容与管理生物教学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P28)1、生物教育目标(含生物教育价值观、生物教育目标分类及应用)2、生物学科课程(含课程设计、教科书编写及评价)3、生物学科学习(含学习理论应用、学习方法创新)4、生物学科教学,(含教学理论应用、教学理论创新、教学模式应用、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设计、实验教学理论应用、教具制作、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科技活动开展等)5、生物教育评价(含教育评价理论的应用、评价的创新)6、生物学科教师(含教师素质、教师教育)7、其他专题研究,如生物教育的发展史、生物学科的比较教育研究、生物奥赛研究等等。
第二节生物教育研究的选题方法请你说说生物教学研究问题有哪些选题原则?(P53)1)需要性原则。
选择那些当前最需要研究的问题。
2)科学性原则。
选题不能违背科学。
3)创新性原则。
选题要有创新,包括方法创新、视角创新、内容创新、结果创新等4)可行性原则。
选择自己通过努力能够完成的课题。
课题类型可分为那几种?(P54)课题类型:A、自上而下:指令性课题B、自下而上:规划课题C、自下而下:自选课题D、投其所好型(紧跟型)E、锦上添花型(加深型)F、无中生有型(补白型)G、移花接木型(借用型)H、吹毛求疵型(批判型)第三章生物教育经验总结与论文写作《教学相长贵在反思》据题目,它属于生物教学经验总结型论文吗?(属于)什么是生物教学经验总结型论文?(P80)生物教学经验总结型论文就是,生物教师将自己在长期的生物教学实践中所形成的有关生物教学的知识、技能及情感体验予以总结、加工、提炼,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理性认识文章。
它根据经验主体进行分类可分为哪几类?(P84)它根据经验主体进行分类可分为个体性教育经验总结和群体性教育经验总结。
根据经验内容可以分为:(P83)1、具体操作性教育经验总结2、综合归类性教育经验总结3、抽象理论性教育经验总结根据经验写作可以分为:(P84)1、结论性教育经验总结2、叙事性教育经验总结生物教育经验总结的意义(P81)1、推动生物教育实践的发展2、有助于提升生物教师的教学技能3、丰富和发展生物教育理论第二节个体性与群体性生物教育经验总结个人教学经验总结的内容大体上可归纳为那几方面?(P85)1、教育理论应用中的经验总结2、实验教学中的经验总结3、教学设计环节的经验总结4、教学后记型的经验总结个人教学经验总结的方法:(P86)发现经验——选定题目——搜集资料——整理、归纳、撰写经验总结报告或论文群体性教育经验总结(P88)•例子:•1、广州市东山区开展的“开放式生物园与课程整合的研究”•2、开放式生物园建设及其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研究;课题:开放式生物园建设及其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研究;研究对象:广州市培正中学开放式生物园(校园);课题研究者:培正中学生物教师及校方有关领导;简要提纲:(P90)•一、前言•二、开放式生物园规划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2.教育性原则;3.艺术性原则•三、开放式生物园的建设与特点:1.开放性;2.功能更完善;3.突出了环境知识;4.美观性;5.更具有参与性与教育性;6.开放式生物的管理•四、开放式生物园对生物教学的作用:1.有利于科学素质的养成;2.促进生物课堂教学;3.有利于课外活动的开展•五、开放式生物园的辐射作用:1.提供实验场所,实现资源共享;2.起到示范作用;3.生物教学研究群体性教育经验总结的一般过程(P91)(一)准备工作(1)发现经验,确定课题;(2)选定研究对象;(3)文献检索类似资料;(4)制定计划(二)收集材料搜集资料(三)分析整理论证与总结(1)整理分析与综合资料;(2)组织论证;(3)撰写经验总结报告(四)推广经验(1)直接推广;(2)间接推广第三节结论性教育经验总结的写作与案例•1.课后反思型论文的写作•例:《生物学教师课堂板书常见问题》•板书存在的问题:•①旧教材习惯性的迁移;•②错别字;•③使用已废弃的旧名称;•④符号代替文字;•⑤符号使用不当;•⑥使用非法计量单位;•⑦参数与偏差范围表示不当;•⑧不恰当的缩略;•⑨化学式书写不规范。
•而且这九个方面的板书问题都有事实作支撑。
一节课下来,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经验积累都可能形成一篇论文。
•例:•教学活动的安排怎样做到动静结合探微•教师的活动设计如何考虑到师生的双向互动•浅谈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多媒体辅助教学做到“辅助”了吗•教师临场应变案例与分析•教学机智例谈•2.课前设计型论文的写作•例:《“观察根对矿质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的探究性实验》•该文从教学思路、具体的教学过程谈到了教学特点,最后谈到了个人的教学体会•3.理论运用型论文的写作•例:《探究能力“阶段推进”教学探索》•4、实验创新型论文的写作•例:《“观察蚯蚓的运动”实验的改进》、•《渗透作用演示实验的改进》•《生物学实验材料的选择与替代》结论性教育经验总结的文本框架包括那几部分?(P94)1、前置部分(包括题目、署名、摘要、关键字)2、正文部分(包括前言、正文、结尾)3、后置部分(包括参考文献、致谢)论文《用一只青蛙做6个实验》(P97)1、该文属于生物教学研究的哪种类型。
A、理论研究B、实践研究C、基础研究D、应用研究E、定性研究F、定量研究G、质的研究H、量的研究23页 B D F H2、该文的论题类型属于以下哪种。
A、指令性课题B、规划课题C、自选课题D、投其所好型E、锦上添花型F、无中生有型G、移花接木型H、吹毛求疵型23页CE3、该文的研究内容是属于生物教学研究主要内容中的哪一专题内容?请你写出生物教学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该文的研究内容是属于生物教学研究主要内容中的生物学科教学专题生物教学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一般有如下七个方面:一)生物教育目标(含生物教育价值观、生物教育目标分类及应用)二)生物学科课程(含课程设计、教科书编写及评价)三)生物学科学习(含学习理论应用、学习方法创新)四)生物学科教学(含教学理论应用、教学模式应用、教学理论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设计、实验教学理论应用、教具制作、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科技活动开展等)五)生物教育评价(含教育评价理论的应用、评价的创新)六)生物学科教师(含教育素质、教师教育)七)其他。
如生物教育的发展史、生物学科的比较教育研究、生物奥赛研究等等。
4、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请你说说该文是如何提出问题的?答:从整篇文章来看,作者对《用一只青蛙做6个实验》的认识是基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来源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是自己对教学实践的一种经验总结。
从文章的布局来看,该文行文起始(第一段)对问题的提出是由于生物课中,有4个实验都要用青蛙作材料,完成实验要很多青蛙而引发的。
5、该文遵循了生物教学研究问题的选题原则,请你说说生物教学研究问题有哪些选题原则?答:1)需要性原则(答对得4分)。
选择那些当前最需要研究的问题(答对得1分)。
2)科学性原则(答对得4分)。
选题不能违背科学(答对得1分)。
3)创新性原则(答对得4分)。
选题要有创新,包括方法创新、视角创新、内容创新、结果创新等(答对得1分)。
4)可行性原则(答对得4分)。
选择自己通过努力能够完成的课题(答对得1分)。
6、该文属于典型的生物教学经验总结型论文,请你说明什么是生物教学经验总结型论文?它根据经验主体进行分类可分为哪几类?答:生物教学经验总结型论文就是,生物教师(答对得2分)将自己在长期的生物教学实践中(答对得2分)所形成的有关生物教学的知识、技能及情感体验予以总结、加工、提炼(答对得2分),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理性认识文章(答对得2分)。
它根据经验主体进行分类可分为个体性教育经验总结(答对得1分)和群体性教育经验总结(答对得1分)。
7、根据经验写作进行分类该文属于结论性教学经验总结型论文。
请问结论性教学经验总结型论文写作一般有哪几种,请分别简述。
•1)第一种,课后反思型论文写作(答对得1分)。
一节课教学下来,教师应该回头思考这节课的成败,反思每个教学的细节,对课堂教学中的每个教学细节的成败进行总结形成的论文,即是课后反思型论文。
这类论文常以案例为主,通过案例提炼出新颖的观点。
可以一事一议,也可以多事多议。
应该夹叙夹议,提出论点、论据,然后进行论证(答对得4分)。
•2)第二种,课前设计型论文的写作(答对得1分)。
即教学设计型论文写作。
一般是程序性展现整个教学设计的内容,使读者明确具体的教学进程。
它与一般教案不同的是,它会对教学设计实践后进行体会描述,同时以理论为依据,阐明每个教学环节设计的理由(答对得4分)。
•3)第三种,理论运用型论文的写作(答对得1分)。
以教育教学理论为基础,以丰富的案例为支撑所撰写成的论文即是理论运用型论文。
要求教师对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有充分理解,文章开头一般是对该教育教学理论进行解读或评介,然后从中理出相关的理论要点,结合生物教学案例进行描述,最后小结(答对得4分)。
•4)第四种,实验创新型论文写作(答对得1分)。
这类论文,可长可短,操作性强,内容新颖。
可以仅用文字描述,也可以图文并茂,可以说理与叙事结合进行阐述,也可以少理论或无理论专门描述实验操作方法。
还可对传统(原)实验指出不足,提出改良等。
实验材料、器材、方法、步骤、实验效果等都可以成为写作的内容(答对得4分)。
8、请简要点评该论文。
•点评:•该文章的标题简单、鲜明、新颖,表达了全文的主旨与核心。
文章的前言部分以开门见山的方式提出了实验改进的起因,简单说明了本实验改革的设计意图。
在文章的正文部分,是以实验的先后顺序来阐述如何利用1只青蛙连续做6个实验,详细陈述了每一个实验的方法、步骤,并对实验的原理或改进的原因作出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