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最全
(完美版)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
![(完美版)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b86ef34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ed.png)
(完美版)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引言有机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本文将对高中有机化学实验进行总结和归纳,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机化学知识。
实验一:酯化反应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酯化反应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通过将醇和酸在酸催化剂的作用下加热反应,我们成功合成了苯甲酸苯酯。
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酯化反应的机理和条件。
实验二:醇的鉴别这个实验旨在通过化学试剂的加入,通过氧化、酸碱中和等反应,观察醇的特性并进行鉴别。
通过判断颜色变化、气体产生等现象,我们能够准确识别出不同醇的类型,如乙醇、异丙醇等。
实验三:醛和酮的还原反应通过将醛和酮与氧化还原试剂反应,我们能够观察到它们的还原特性。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醛容易被还原为相应的醇,而酮则不会发生还原反应。
这个实验帮助我们加深了对醛和酮的认识,并提供了一种鉴别它们的方法。
实验四:醛和酮的氧化反应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醛和酮的氧化反应。
通过添加氧化剂,我们可以观察到醛和酮进一步氧化成羧酸的过程。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了醛和酮在氧化反应中的变化规律,并且可以更好地掌握它们的性质。
实验五:醇酸醛酮的鉴别这个实验旨在通过化学试剂的加入,观察醇酸醛酮的特性并进行鉴别。
通过氧化还原、酸碱反应等方法,我们能够准确识别出不同有机化合物的类型,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反应规律。
总结通过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我们掌握了酯化反应、醇的鉴别、醛和酮的还原反应、醛和酮的氧化反应以及醇酸醛酮的鉴别等实验技术和理论知识。
这些实验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更加深了我们对有机化学的认识。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课堂实验,不断探索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化学素养。
强烈推荐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大全
![强烈推荐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48c64dccc22bcd126ff0cbf.png)
强烈推荐有机化学基础实验总结大全(一)烃1.甲烷的氯代(必修 2、P56 )(性质)实验:取一个 100mL 的大量筒(或集气瓶),用排水的方法先后收集 20mLCH 4和 80mLCl 2,放在光亮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等待片刻,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大约 3min 后,可观察到混合气体颜色变浅,气体体积缩小,量筒壁上出现油状液体,量筒内饱和食盐水液面上升,可能有晶体析出【会生成HCl ,增加了饱和食盐水】..解释:生成卤代烃2.石油的分馏(必修 2、P57 ,重点)(分离提纯)(1)两种或多种沸点相差较大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要进行分离时,常用蒸馏或分馏的分离方法。
(2)分馏(蒸馏)实验所需的主要仪器:铁架台 (铁圈、铁夹 )、石棉网、蒸馏烧瓶、带温度计的单孔橡皮塞、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3)蒸馏烧瓶中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爆沸(4)温度计的位置: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处于支管口(以测量蒸汽温度)(5)冷凝管:蒸气在冷凝管内管中的流动方向与冷水在外管中的流动方向下口进,上口出(6)用明火加热,注意安全3. 乙烯的性质实验(必修2、P59 )现象:乙烯使 KMnO 4酸性溶液褪色(氧化反应)(检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加成反应)(检验、除杂)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料:乙醇、浓硫酸( 2)反应原理: CH 3CH2 OH CH2=CH2↑ + H 2O副反应: 2CH 3CH 2OH CH3CH2OCH 2CH3 +H O2C2H5OH + 6H 2SO 4(浓)6SO2↑+ 2CO 2↑2+ 9HO( 3)浓硫酸:催化剂和脱水剂(混合时即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慢慢倒入已盛在容器内的无水酒精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4)碎瓷片,以防液体受热时爆沸 ;石棉网加热,以防烧瓶炸裂。
( 5)实验中要通过加热使无水酒精和浓硫酸混合物的温度迅速上升到并稳定于170 ℃左右。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含答案版)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含答案版)](https://img.taocdn.com/s3/m/daf699d669eae009591bec89.png)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一)烃1. 甲烷的氯代(性质)实验:取一个大量筒(或集气瓶),用排水的方法先后收集CH4 和Cl 2,放在光亮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等待片刻,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大约3min 后,可观察到混合气体颜色变浅,气体体积缩小,量筒壁上出现油状液体,解释:生成卤代烃2. 石油的分馏(重点)(分离提纯)(1)两种或多种沸点相差较大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要进行分离时,常用蒸馏或分馏的分离方法。
(2)分馏(蒸馏)实验所需的主要仪器:铁架台(铁圈、铁夹)、石棉网、蒸馏烧瓶、带温度计的单孔橡皮塞、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3)蒸馏烧瓶中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爆沸(4)温度计的位置: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处于支管口(以测量蒸汽温度)(5)冷凝管:蒸气在冷凝管内管中的流动方向与冷水在外管中的流动方向下口进,上口出(6)用明火加热,注意安全3. 乙烯的性质实验(性质)现象:乙烯使KMnO 4 酸性溶液褪色(氧化反应)(检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加成反应)(检验、除杂)乙烯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料:乙醇、浓硫酸(2)反应原理:CH 3CH 2OH CH 2=CH 2↑+ H 2O副反应:2CH 3CH2OH CH 3CH2OCH 2CH3 + H 2OC2H5OH + 6H 2SO 4(浓)6SO 2↑+ 2CO 2↑+ 9H2O(3)浓硫酸:催化剂和脱水剂(混合时即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慢慢倒入已盛在容器内的无水酒精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4)碎瓷片,以防液体受热时爆沸;石棉网加热,以防烧瓶炸裂。
(5)实验中要通过加热使无水酒精和浓硫酸混合物的温度迅速上升到并稳定于170 ℃左右。
(不能用水浴)(6)温度计要选用量程在200 ℃~300 ℃之间的为宜。
温度计的水银球要置于反应物的中央位置,因为需要测量的是反应物的温度。
(7)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反之,会导致水被倒吸。
完整版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最全
![完整版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最全](https://img.taocdn.com/s3/m/68e4443a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c.png)
完整版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最全引言: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实现理论教学和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好手段。
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有机化学的理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教育教学中,有机化学实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它可以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等等,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对高中有机化学实验进行总结。
一.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的环保措施:有机合成中常用的溶剂如苯、二氯甲烷、四氢呋喃等,这些溶剂在操作中会带来很多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减轻这些溶剂对环境的污染,现代生态化学工程使用新型的催化剂、催化条件和反应方式等对有机化学反应进行改进和优化,减少溶剂的使用和废弃物的排放,提高反应的利用率。
在我们实验室的日常实验中,我们也应该注重环保。
我们可以通过回收溶剂的方法进行环保,在完成实验后,我们可以通过蒸馏、析出、洗提等化学技术将废弃物分离和回收,使得不同程度的废弃物和溶剂得到再利用。
同时,在实验中我们也要注重节约用水,减少溶剂的使用,避免化学品的浪费,尽可能地减少使用有害物质的环节。
二.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的安全措施: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是一项涉及化学品和高温、高压等高危因素的实验,学生必须时刻保持谨慎的态度,遵循操作规程和安全卫生措施。
一些常见的安全措施如下:1. 实验前,对于化学品的种类和性质必须进行了解,在理解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 在进行有机化学实验时,必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应穿戴合适的实验服和实验眼镜,并配备相应的防护设备,如手套、面罩、安全帽等,以保护自身的安全。
3. 在实验中绝对不允许吸烟、饮食或听音乐等干扰正常操作的行为。
4. 对于化学品进行储存时,要特别注意其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引发火灾或化学物质泄漏等危险事件。
5. 实验室环境卫生与清洁非常重要,每次实验结束后均要彻底清洁实验器材、台面和地板等,并将化学废弃物妥善处理,以避免残留物和废弃物对环境造成影响。
高中化学有机实验总结
![高中化学有机实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6be193a960590c69fc3761e.png)
个人认为比较好的总结所以分享给大家 o(∩_∩)o化学有机的各种实验主要有机制备实验1.乙烯、乙炔的制取乙烯乙炔原理 32222170CH CH OH CH =CH H O 浓硫酸O C−−−→↑+ CaC 2H O HC CH +Ca(OH)222+→≡↑反 应 装 置收集 方法排水集气法排水集气法或向下排空气法实验注意事项①酒精与浓硫酸的体积比为1:3;②酒精与浓硫酸混合方法:先在容器中加入酒精,再沿器壁慢慢加入浓硫酸,边加边冷却或搅拌; ③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反应混合液的液面下;④应在混合液中加入几片碎瓷片防止暴沸;⑤应使温度迅速升至170℃;①因反应放热且电石易变成粉末,所以不能使用启普发生器;②为了得到比较平缓的乙炔气流,可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 ③因反应太剧烈,可用分液漏斗控制滴水速度来控制反应净化因酒精被碳化,碳与浓硫酸反应,乙烯中会混有CO 2、SO 2等杂质,可用盛有NaOH 溶液的洗气瓶将其除去。
因电石中含有CaS ,与水反应会生成H S 2,可用硫酸铜溶液或NaOH 溶液将其除去。
2.溴苯的实验室制法(如图所示)①反应原料:苯、液溴、铁粉②反应原理:+2Br Fe −−→Br+HBr③制取装置:圆底烧瓶、长玻璃导管(锥形瓶)(如图所示)④注意事项:a .反应原料不能用溴水。
苯与溴水混合振荡后,苯将溴 从溴水中萃取出来,而并不发生溴代反应。
b .反应过程中铁粉(严格地说是溴化铁)起催化剂作用。
c .苯的溴代反应较剧烈,反应放出的热使苯和液溴汽化,使用长玻璃导管除导气外,还兼起使苯和液溴冷凝回流的作用,使反应充分进行。
d .长玻璃导管口应接近锥形瓶(内装少量水)液面,而不能插入液面以下,否则会产生倒吸现象。
实验过程中会观察到锥形瓶面上方有白雾生成,若取锥形瓶中的溶液加入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会产生淡黄色沉淀,证明反应过程中产生了HBr ,从而也说明了在铁粉存在下苯与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
部编版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最全
![部编版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最全](https://img.taocdn.com/s3/m/00d05bccdd36a32d72758158.png)
有機化學基礎實驗(一)烴1. 甲烷的氯代(必修2、P56)(性質)實驗:取一個100mL的大量筒(或集氣瓶),用排水的方法先後收集20mLCH4和80mLCl2,放在光亮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陽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等待片刻,觀察發生的現象。
現象:大約3min後,可觀察到混合氣體顏色變淺,氣體體積縮小,量筒壁上出現油狀液體,量筒內飽和食鹽水液面上升,可能有晶體析出【會生成HCl,增加了飽和..食鹽水】解釋:生成鹵代烴2. 石油的分餾(必修2、P57,重點)(分離提純)(1)兩種或多種沸點相差較大且互溶的液體混合物,要進行分離時,常用蒸餾或分餾的分離方法。
(2)分餾(蒸餾)實驗所需的主要儀器:鐵架臺(鐵圈、鐵夾)、石棉網、蒸餾燒瓶、帶溫度計的單孔橡皮塞、冷凝管、牛角管、錐形瓶。
(3)蒸餾燒瓶中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爆沸(4)溫度計的位置:溫度計的水銀球應處於支管口(以測量蒸汽溫度)(5)冷凝管:蒸氣在冷凝管內管中的流動方向與冷水在外管中的流動方向下口進,上口出(6)用明火加熱,注意安全3. 乙烯的性質實驗(必修2、P59)現象:乙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氧化反應)(檢驗)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加成反應)(檢驗、除雜)乙烯的實驗室制法:(1)反應原料:乙醇、濃硫酸(2)反應原理:CH3CH2OH CH2=CH2↑ + H2O副反應:2CH3CH2OH CH3CH2OCH2CH3 + H2OC2H5OH + 6H2SO4(濃)6SO2↑+ 2CO2↑+ 9H2O(3)濃硫酸:催化劑和脫水劑(混合時即將濃硫酸沿容器內壁慢慢倒入已盛在容器內的無水酒精中,並用玻璃棒不斷攪拌)(4)碎瓷片,以防液體受熱時爆沸;石棉網加熱,以防燒瓶炸裂。
(5)實驗中要通過加熱使無水酒精和濃硫酸混合物的溫度迅速上升到並穩定於170℃左右。
(不能用水浴)(6)溫度計要選用量程在200℃~300℃之間的為宜。
溫度計的水銀球要置於反應物的中央位置,因為需要測量的是反應物的溫度。
高中有机实验总结5篇
![高中有机实验总结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993651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ee.png)
高中有机实验总结5篇高中有机实验总结篇1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分析化学实验课的任务是使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分析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
正确掌握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分析化学实验的意义在于以下几点:首先,分析化学实验能提高学习的兴趣。
其次,分析化学实验能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
最后,实验能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
大一暑期实践期间,我曾随学院学生科协进行了北京市城区饮用水水质调查。
那次活动是我第一次比较系统的作分析化学实验,以下借用几段我对于那次活动的总结。
活动的目的除了在于培养科协成员的分析化学试验能力外,还使成员体验了比较正规的科研项目的步骤——讨论、立题、取样、分析……通过这次活动,科协成员面对涉及外专业或目前学术水平难以达到的课题时,将更有能力与信心运筹帷幄。
调查是学生科协的传统活动——化学实验技能竞赛的拓展。
化学实验技能有机的溶于调查的水硬测量阶段,使单纯的实验提升到科研的高度。
从调查的取样阶段开始,全体成员充分参与到活动当中。
取样的范围是北京市城八区居民的饮用水。
原则上每个城区两个水样。
我被分配采集一个朝阳区的水样。
朝阳区是北京的大区,我选取的社区是位于西大望路19号的新近开发的楼盘——金港国际。
该地点处于泛CBD,也是近期入市的热门地点,我选取的社区定位是白领公寓,室内除有自来水外还有纯净水的管道以及完备的终水系统。
我分别采集了该社区纯净水及自来水的水样各一份,以便比较。
实验阶段中,未学过分析化学的成员得以提前接触到一些高精密仪器,如分析天平。
这为大一的同学今后的学习有较大的积极影响。
虽然因实验仪器使用的不熟练使得失误的频繁发生,但由于活动参与者的认真态度,我们最终得到了较为准确的实验数据。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最全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最全](https://img.taocdn.com/s3/m/93713cc30029bd64793e2c01.png)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一)烃1.甲烷的氯代(必修2、P56)(性质)实验:取一个100mL的大量筒(或集气瓶),用排水的方法先后收集20mLCH4和80mLCl2,放在光亮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等待片刻,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大约3min后,可观察到混合气体颜色变浅,气体体积缩小,量筒壁上出现油状液体,量筒内饱和食盐水液面上升,可能有晶体析出【会生成HCl,增加了饱和..食盐水】解释:生成卤代烃2.石油的分馏(必修2、P57,重点)(分离提纯)(1)…(2)两种或多种沸点相差较大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要进行分离时,常用蒸馏或分馏的分离方法。
(3)分馏(蒸馏)实验所需的主要仪器:铁架台(铁圈、铁夹)、石棉网、蒸馏烧瓶、带温度计的单孔橡皮塞、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4)蒸馏烧瓶中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爆沸(5)温度计的位置: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处于支管口(以测量蒸汽温度)(6)冷凝管:蒸气在冷凝管内管中的流动方向与冷水在外管中的流动方向下口进,上口出(7)用明火加热,注意安全3.乙烯的性质实验(必修2、P59)现象:乙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氧化反应)(检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加成反应)(检验、除杂)乙烯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料:乙醇、浓硫酸(2)反应原理:CH3CH2OH CH2=CH2↑ + H2O副反应:2CH3CH2OH CH3CH2OCH2CH3 + H2OC2H5OH + 6H2SO4(浓)6SO2↑+ 2CO2↑+ 9H2O(3)浓硫酸:催化剂和脱水剂(混合时即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慢慢倒入已盛在容器内的无水酒精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4)碎瓷片,以防液体受热时爆沸;石棉网加热,以防烧瓶炸裂。
(5))(6)实验中要通过加热使无水酒精和浓硫酸混合物的温度迅速上升到并稳定于170℃左右。
(不能用水浴)(7)温度计要选用量程在200℃~300℃之间的为宜。
高中化学有机实验总结
![高中化学有机实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9ccf353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b9.png)
高中化学有机实验总结有机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有机化学实验,我们学习和掌握了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了实践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本学期的有机化学实验中,我们主要进行了酮的制备、酯的制备、烷基化反应等实验。
通过这些实验,我对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操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是酮的制备实验。
酮是一类有机化合物,具有骨架中含有一个碳氧双键,是醛和醇经羟醇缩合反应得到的产物。
在实验中,我们采用羟醯氯和烷基醇作为反应物,通过羟醯氯与烷基醇发生缩合反应制备酮。
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将羟醯氯滴加到烷基醇溶液中,搅拌反应混合物,然后反应混合物经过水洗、干燥后,利用蒸馏纯化得到酮产物。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羟醯氯与烷基醇的反应速度很快,在搅拌的同时,反应混合物温度也有所升高。
通过这次实验,我对缩合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接下来是酯的制备实验。
酯是一类有机化合物,具有骨架中含有一个碳氧双键和一个碳氧单键,是酸和醇经酯化反应得到的产物。
在实验中,我们采用酸和醇作为反应物,通过酸和醇的酯化反应制备酯。
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将酸滴加到醇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酸催化剂,搅拌反应混合物。
随着反应的进行,我们观察到产物的分子质量逐渐增加。
最后,我们通过分液漏斗将酯产品分离并用无水氯化钠干燥,利用蒸馏纯化得到酯产物。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酸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度,并且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水分需要及时去除,否则会影响反应的进行。
通过这次实验,我对酯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最后是烷基化反应实验。
烷基化反应是一种有机化学反应,通过烷基卤化物与碱反应制备烷烃。
在实验中,我们采用烷基卤化物和碱作为反应物,通过烷基卤化物与碱的反应制备烷烃。
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将烷基卤化物滴加到碱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溶剂,并搅拌反应混合物。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控制反应温度,避免温度过高导致副反应的发生。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最全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最全](https://img.taocdn.com/s3/m/cbe27646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56.png)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最全引言:有机化学是化学领域一个重要的分支,它涉及到某些元素和分子组合形成的有机物质,比如碳、氢、氧、氮等。
它包括合成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反应,也就是高中实验室中会接触到的内容。
一、实验仪器实验仪器是高中有机化学实验中最重要的,一般有望迪瓶、活塞秤、稀释石脑油等。
它们的用途也不尽相同,望迪瓶可以用来对溶液进行测定,活塞秤用于精准的量取固体物质的量,稀释石脑油用来搅拌有机溶液。
二、有机化学反应有机化学反应是学习有机化学实验必备的知识,它与有机物质结构有直接关系,当学习实验室实验时,需要对它深入了解,比如碰撞式反应、加热反应等。
1、用活塞秤检查有机物的纯度:活塞秤可以用来测量试剂的纯度,比如可以用来测量某些有机物的纯度。
2、用稀释石脑油搅拌溶液:稀释石脑油的用处除了搅拌有机溶液外,还可以防止溶液结晶以及降低溶液的沸点来防止其崩解。
3、通过吸收光谱测量溶液中物质的纯度:吸收光谱可以根据物质在不同波长的吸收特性来测试溶液中物质的纯度,常用的有紫外吸收光谱、可见吸收光谱和近红外吸收光谱等。
4、化合仪用于参数检测:高中实验中常用化合仪来检测参数,比如测定溶液里酸碱度和浓度等。
四、实验安全高中有机化学实验室实验要遵守一定的安全规定,不能随意使用有毒或易燃的有机物,实验室内要保持清洁,进行熄灭和通风,避免混合易燃物品,要注意摆放实验仪器,以及给实验室安装消防设备。
总结:有机化学在高中的实验室实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不仅涉及到实验仪器的使用,还包括有机化学反应以及高中级有机化学实验等内容。
实验室实验一定要保证安全,以免发生意外。
高中有机实验总结
![高中有机实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0c0a05b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d1.png)
高中有机实验总结引言:有机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有机实验的学习,可以加深对有机化学的理解,提高实验技能。
以下是我在高中有机实验中的一些总结和体会。
一、酯的合成实验酯的合成实验是高中有机实验中常见的实验之一。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醋酸和乙醇作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合成醋酸乙酯。
实验中需要注意加热温度的控制,过高的温度会导致反应速率过快,产物的纯度降低。
此外,实验中还需要注意反应时间的控制,过长的反应时间会使产物过度分解。
二、醛的还原实验醛的还原实验是用还原剂将醛还原为相应的醇。
在实验中,我们常使用氢气和催化剂进行还原反应。
实验中需要注意催化剂的选择和反应条件的控制,过高或过低的反应温度都会影响反应的效果。
此外,实验过程中需要保持反应系统的密封性,以防止氢气泄漏。
三、酚的酯化实验酚的酯化实验是将酚和酸酐反应生成相应的酯。
实验中需要注意酚和酸酐的摩尔比例以及反应温度的控制。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酯产物的分解,影响反应效果。
此外,实验中还需要注意反应时间的控制,过长的反应时间会使产物过度酯化,影响纯度。
四、醇的酯化实验醇的酯化实验是将醇和酸酐反应生成相应的酯。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注意醇和酸酐的摩尔比例以及反应温度的控制。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酯产物的分解,影响反应效果。
此外,实验中还需要注意反应时间的控制,过长的反应时间会使产物过度酯化,影响纯度。
五、醛的氧化实验醛的氧化实验是将醛氧化为相应的酸。
实验中常使用氧气或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进行反应。
在实验中需要注意氧化剂的选择和反应条件的控制,过高的温度或过高的氧气浓度会导致醛的过度氧化,产生不稳定的产物。
此外,实验中还需要注意反应时间的控制,过长的反应时间会使产物过度氧化,影响纯度。
结论:通过高中有机实验的学习,我深入了解了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技巧。
在实验中,我学会了合理设计实验方案,控制反应条件,提高产物的纯度。
同时,我也意识到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学会了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和化学药品。
有机化学实验总结(五篇范文)
![有机化学实验总结(五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c43b355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2f.png)
有机化学实验总结(五篇范文)第一篇: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有机化学实验总结转眼间,短短五周的实验课已经结束了。
现在回想起来,在有机化学实验课上,真的收获了很多。
这些收获也不仅仅是学会了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对很多反应和有机物的性质有了更深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学会了严谨,学会了提前准备,学会了思考……这些都将在我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最重要的一点是严谨,做实验时要做到一丝不苟。
还记得第一次进入实验室看到的情景,整齐的仪器、药品摆放,一尘不染的桌面,还有处理的器材……我深深意识在这个实验室里是不容许有一点马虎的。
做有机实验是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来的。
蒸馏、过滤、萃取、干燥……每一个地方都要足够细心,足够严谨,很多时候会做得慢,如果有时候追求速度,就很容易出现反应进行不充分、生成物产率低的情况。
还记得第一次做酯化反应实验时,由于没有注意控制水位,导致无法分析反应是否已经达到限度,加热了很长时间,还没能准确测出生成的水量。
我深深体会到了做有机实验时是一点也马虎不得的。
任何一个失误都有可能对实验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
当然做有机实验时也需要足够的耐心。
还记得做呋喃甲酸和呋喃甲醇合成实验的时候,总共用了三十分钟搅拌反应物,萃取又做了三次,还有每次蒸馏的时候都要时刻注意温度的变化和烧瓶里的变化,不能走神。
这些过程都需要足够的耐心。
当看到自己制备的晶体长的很“好看”时,当得到的产物量“很足”的时候,觉得一切等待都是值得的。
还有很多实验操作是需要慢工出细活的,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很难做出理想的实验结果。
做有机实验时要提前准备,事先有预习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预习了,就会对这个实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了实验的一些具体步骤,要准备哪些药品和器材,实验过程中又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只有预习好了,在做实验时才能够得心应手。
当然,在预习中,我们也可能会发现一些问题,有一些不懂的地方,而这些我们都可以把它们标记下来,在老师讲解的时候认真搞懂,或者是带着疑惑去实验探究,这对加深知识点的理解是很有帮助的。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实验总结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实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b7815a9a1c7aa00b52acb6b.png)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实验总结(必修二加选修五)1、石油的分馏(1)两种或多种相差较大且的液体混合物,要进行分离时,常用这种分离方法。
(2)分馏(蒸馏)实验所需的主要仪器:铁4、乙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2)应选用分液漏斗,并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来控制产生乙炔的速度。
5、苯与溴的反应(1)反应原理:(2)反应装置:三颈瓶(或广口瓶、烧瓶、大试管等)、分液漏斗、锥形瓶(3)尾气处理:吸收法(用碱液吸收,一般用NaOH 溶液)(4)几点说明:①除去溴苯中的溴可加入,振荡,再用分离。
②判断是取代反应时,要先除去Br 2的干扰。
几点说明:①溴乙烷在水中不能电离出Br-,是非电解质,加AgNO3溶液不会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②溴乙烷与NaOH溶液混合振荡后,溴乙烷水解产生Br-,但直接去上层清液加AgNO3溶液主要产生的是Ag2O黑色沉淀,无法验证Br-的产生。
气体体积的测定:排水法(排出水的体积即为气体的体积)注意事项:防止因气体受热膨胀,使得测得的体积偏大,应后读数。
读数时多功能瓶与量筒的液面要。
10、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原理:12、乙醇的消去反应(实验室制备乙烯)14、苯酚与溴水反应(苯酚的检验方法)是。
实验后可以用来清洗试管内的银镜。
16、醛基被氢氧化铜氧化反应反应原理:注意:果糖也能发生还原反应。
21、蔗糖水解及水解产物的检验(淀粉水解及水解产物的检验与之相同)蔗糖水解反应:实验:这两支洁净的试管里各加入20%的蔗糖溶液1mL,并在其中一支试管里加入3滴稀硫酸(1:5)。
把两支试管都放在水浴中加热5min。
然后向已加入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
最后向两支试管里各加入2mL新制的银氨溶液,在水浴中加热3min~5min,观察现象。
(1(1(2(3(2)催化剂:浓盐酸(氢氧化钠也可以,注意产物上的区别)(3)试管清洗:浸泡。
完整版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最全
![完整版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最全](https://img.taocdn.com/s3/m/4ce70c2e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63.png)
完整版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最全本文将详细介绍高中有机化学实验的总结,包括实验简介、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分析以及实验注意事项等方面,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实验简介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是指在有机化学课程中进行的一系列实验,主要涉及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反应等方面。
有机化学实验是实验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有机化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二、实验步骤1. 合成甲苯材料:苯、甲醇、浓硫酸、氧化铬步骤:(1) 取 2 个试管,A 试管注入 4 ml 苯和 2 ml 甲醇,B 试管注入 2 ml 浓硫酸。
(2) 将 A 试管加热至沸腾,加入 B 试管中的浓硫酸,搅拌 3 min。
(3) 过滤沉淀,蒸馏、结晶。
2. 硫酸催化异戊二烯的部分氢化材料:异戊二烯、苯、浓硫酸、氢气步骤:(1) 取 3 个试管,A 试管注入 5 ml 苯和 2 g 异戊二烯,B 试管注入 1 ml 浓硫酸和 3 ml 苯,C 试管放氢气气源。
(2) 将 B 试管放置于热水中加热使温度升高至50℃,慢慢加入 A 试管中的异戊二烯,搅拌 15 min。
(3) 将 C 试管中的氢气通入 B 试管中,加热 30 min。
(4) 冷却、过滤、蒸馏。
3. 乙苯基氯的合成材料:苯乙烯、次氯酸钠、NaHSO4、浓HCl、乙醇步骤:(1) 在 250 ml 反应瓶中加入苯乙烯、次氯酸钠、NaHSO4,加入 100 ml 水。
(2) 用浓 HCl 调节 pH 值至 2 左右。
(3) 分层,取有机层并加入乙醇,搅拌使其充分混合。
(4) 过滤,蒸馏,将生成的乙苯基氯保存。
4. 多取代苯胺的合成材料:苯、亚硝酸钠、 HCl、氨水、Pd/C步骤:(1) 取一个有磁子的 250 ml 反应瓶,加入苯,加入一定量的亚硝酸钠和 HCl,通过滴加亚硝酸钠使溶液的pH值维持在 1-2 之间。
(2) 用氨水调节 pH 值到 5 左右。
(3) 在反应瓶中加入 Pd/C,放置于磁力加热板上,通入氢气,使反应温度维持在 60-80℃之间,反应 2 小时。
有机化学实验总结
![有机化学实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63873f9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b6.png)
本次实验是关于有机化学中酸水解反应的实验。
酸水解反应是将酯类物质转化为醇和酸的反应。
我们采用了乙酸乙酯作为实验材料,在实验中,我们将乙酸乙酯和稀盐酸混合在一起,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反应。
我们可以发现,随着反应的进行,乙酸乙酯逐渐被酸水解成乙酸和乙醇。
我们使用气相色谱法来检测反应产物,结果显示,在反应后产生了乙醇和乙酸。
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反应的生成物符合理论预期。
总的来说,本次实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来了解酸水解反应的实际操作,并且对我们对有机化学中酸水解反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还学习了如何使用不同类型的分离技术来分离反应产物。
我们使用了蒸馏法和沸石吸附法来分离乙醇和乙酸。
蒸馏法是通过改变物质的沸点来将其分离的方法,而沸石吸附法则是通过吸附剂来将物质分离。
我们还学习了如何使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来测定反应产物的纯度。
我们使用了红外光谱法和核磁共振法来测定乙醇和乙酸的纯度。
这些分析方法都是常用的有机化学分析方法,可以提供准确的结果。
总的来说,本次实验不仅让我们深入了解酸水解反应的机理和过程,还提供了对不同分离和分析技术的了解。
这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研究都有很大的帮助。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最全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最全](https://img.taocdn.com/s3/m/2518ae69960590c69fc3760c.png)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一)烃1. 甲烷的氯代(必修2、P56)(性质)实验:取一个100mL的大量筒(或集气瓶),用排水的方法先后收集20mLCH4和80mLCl2,放在光亮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等待片刻,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大约3min后,可观察到混合气体颜色变浅,气体体积缩小,量筒壁上出现油状液体,量筒内饱和食盐水液面上升,可能有晶体析出【会生成HCl,增加了饱和..食盐水】解释:生成卤代烃2. 石油的分馏(必修2、P57,重点)(分离提纯)(1)两种或多种沸点相差较大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要进行分离时,常用蒸馏或分馏的分离方法。
(2)分馏(蒸馏)实验所需的主要仪器:铁架台(铁圈、铁夹)、石棉网、蒸馏烧瓶、带温度计的单孔橡皮塞、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3)蒸馏烧瓶中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爆沸(4)温度计的位置: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处于支管口(以测量蒸汽温度)(5)冷凝管:蒸气在冷凝管内管中的流动方向与冷水在外管中的流动方向下口进,上口出(6)用明火加热,注意安全3. 乙烯的性质实验(必修2、P59)现象:乙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氧化反应)(检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加成反应)(检验、除杂)乙烯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料:乙醇、浓硫酸(2)反应原理:CH3CH2OH CH2=CH2↑ + H2O副反应:2CH3CH2OH CH3CH2OCH2CH3 + H2OC2H5OH + 6H2SO4(浓)6SO2↑+ 2CO2↑+ 9H2O(3)浓硫酸:催化剂和脱水剂(混合时即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慢慢倒入已盛在容器内的无水酒精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4)碎瓷片,以防液体受热时爆沸;石棉网加热,以防烧瓶炸裂。
(5)实验中要通过加热使无水酒精和浓硫酸混合物的温度迅速上升到并稳定于170℃左右。
(不能用水浴)(6)温度计要选用量程在200℃~300℃之间的为宜。
温度计的水银球要置于反应物的中央位置,因为需要测量的是反应物的温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有机化学基础实验(一)烃1. 甲烷的氯代(必修2、P56)(性质)实验:取一个100mL的大量筒(或集气瓶),用排水的方法先后收集20mLCH4和80mLCl2,放在光亮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等待片刻,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大约3min后,可观察到混合气体颜色变浅,气体体积缩小,量筒壁上出现油状液体,量筒内饱和食盐水液面上升,可能有晶体析出【会生成HCl,增加了饱和..食盐水】解释:生成卤代烃2. 石油的分馏(必修2、P57,重点)(分离提纯)(1)两种或多种沸点相差较大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要进行分离时,常用蒸馏或分馏的分离方法。
(2)分馏(蒸馏)实验所需的主要仪器:铁架台(铁圈、铁夹)、石棉网、蒸馏烧瓶、带温度计的单孔橡皮塞、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3)蒸馏烧瓶中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爆沸(4)温度计的位置: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处于支管口(以测量蒸汽温度)(5)冷凝管:蒸气在冷凝管内管中的流动方向与冷水在外管中的流动方向下口进,上口出(6)用明火加热,注意安全3. 乙烯的性质实验(必修2、P59)现象:乙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氧化反应)(检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加成反应)(检验、除杂)乙烯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料:乙醇、浓硫酸(2)反应原理:CH3CH2OH CH2=CH2↑ + H2O副反应:2CH3CH2OH CH3CH2OCH2CH3 + H2OC2H5OH + 6H2SO4(浓)6SO2↑+ 2CO2↑+ 9H2O(3)浓硫酸:催化剂和脱水剂(混合时即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慢慢倒入已盛在容器内的无水酒精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4)碎瓷片,以防液体受热时爆沸;石棉网加热,以防烧瓶炸裂。
(5)实验中要通过加热使无水酒精和浓硫酸混合物的温度迅速上升到并稳定于170℃左右。
(不能用水浴)(6)温度计要选用量程在200℃~300℃之间的为宜。
温度计的水银球要置于反应物的中央位置,因为需要测量的是反应物的温度。
(7)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反之,会导致水被倒吸。
【记】倒着想,要想不被倒吸就要把水中的导管先拿出来(8)乙烯的收集方法能不能用排空气法不能,会爆炸(9)点燃乙烯前要_验纯_。
(10)在制取乙烯的反应中,浓硫酸不但是催化剂、吸水剂,也是氧化剂,在反应过程中易将乙醇氧化,最后生成CO2、CO、C等(因此试管中液体变黑),而硫酸本身被还原成SO2。
故乙烯中混有_SO2_、__ CO2__。
(11)必须注意乙醇和浓硫酸的比例为1:3,且需要的量不要太多,否则反应物升温太慢,副反应较多,从而影响了乙烯的产率。
使用过量的浓硫酸可提高乙醇的利用率,增加乙烯的产量。
4、乙炔的实验室制法:(1) 反应方程式:CaC 2+2H 2O→C 2H 2↑+Ca(OH)2(注意不需要加热) (2) 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不能用启普发生器)(3) 得到平稳的乙炔气流:①常用饱和氯化钠溶液代替水(减小浓度) ②分液漏斗控制流速 ③并加棉花,防止泡沫喷出。
(4) 生成的乙炔有臭味的原因:夹杂着H 2S 、PH 3、AsH 3等特殊臭味的气体,可用CuSO4溶液或NaOH 溶液除去杂质气体(5) 反应装置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及其简易装置,而改用广口瓶和分液漏斗。
为什么?①反应放出的大量热,易损坏启普发生器(受热不均而炸裂)。
②反应后生成的石灰乳是糊状,可夹带少量CaC2进入启普发生器底部,堵住球形漏斗和底部容器之间的空隙,使启普发生器失去作用。
(6) 乙炔使溴水或KMnO4(H+)溶液褪色的速度比较乙烯,是快还是慢,为何?乙炔慢,因为乙炔分子中叁键的键能比乙烯分子中双键键能大,断键难.5、苯的溴代(选修5,P50)(性质)(1) 方程式:原料:溴应是_液溴_用液溴,(不能用溴水;不用加热)加入铁粉起催化作用,但实际上起催化作用的是 FeBr3 。
现象:剧烈反应,三颈瓶中液体沸腾,红棕色气体充满三颈烧瓶。
导管口有棕色油状液体滴下。
锥形瓶中产生白雾。
(2) 顺序:苯,溴,铁的顺序加药品(3) 伸出烧瓶外的导管要有足够长度,其作用是 导气 、冷凝(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和产品的收率)。
(4) 导管未端不可插入锥形瓶内水面以下,因为_HBr 气体易溶于水,防止倒吸_(进行尾气吸收,以保护环境免受污染)。
(5) 反应后的产物是什么?如何分离?纯净的溴苯是无色的液体,而烧瓶中液体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烧杯底部是油状的褐色液体,这是因为溴苯溶有_溴_的缘故。
除去溴苯中的溴可加入_NaOH 溶液_,振荡,再用分液漏斗分离。
分液后再蒸馏便可得到纯净溴苯(分离苯)(6) 导管口附近出现的白雾,是__是溴化氢遇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氢溴酸小液滴_。
探究:如何验证该反应为取代反应? 验证卤代烃中的卤素①取少量卤代烃置于试管中,加入NaOH 溶液;②加热试管内混合物至沸腾;③冷却,加入稀硝酸酸化;④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沉淀的颜色。
实验说明:①加热煮沸是为了加快卤代烃的水解反应速率,因为不同的卤代烃水解难易程度不同。
②加入硝酸酸化,一是为了中和过量的NaOH ,防止NaOH 与硝酸银反应从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产生影响;二是检验生成的沉淀是否溶于稀硝酸。
6、苯的硝化反应(性质)C C SO H NO HO ︒︒−−−→−-+60~55242浓NO 2O H 2+①②的挥发性)】③在50-60℃下发生反应,直至反应结束。
④除去混和酸后,粗产品依次用蒸馏水和5%NaOH 溶液洗涤,最后再用蒸馏水洗涤。
⑤将用无水CaCl 2干燥后的粗硝基苯进行蒸馏,得到纯硝基苯。
【注意事项】(1)配制一定比例浓硫酸与浓硝酸混和酸时,操作注意事项是:_先浓硝酸再浓硫酸→冷却到50-60C,再加入苯(苯的挥发性)(2)步骤③中,为了使反应在50-60℃下进行,常用的方法是_水浴_。
(3)步骤④中洗涤、分离粗硝基苯应使用的仪器是_分液漏斗_。
(4)步骤④中粗产品用5%Na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除去混合酸_。
(5)纯硝基苯是无色,密度比水_大_(填“小”或“大”),具有_苦杏仁味_气味的油状液体。
(6)需要空气冷却(7)使浓HNO3和浓H2SO4的混合酸冷却到50--60℃以下,这是为何:①防止浓NHO3分解②防止混合放出的热使苯和浓HNO3挥发③温度过高有副反应发生(生成苯磺酸和间二硝基苯)(8)温度计水银球插入水中浓H2SO4在此反应中作用:催化剂,吸水剂(二)烃的衍生物1、溴乙烷的水解(1)反应原料:溴乙烷、NaOH溶液(2)反应原理:CH3CH2Br + H2O CH3CH2OH + HBr化学方程式:CH3CH2—Br + H—OH CH3—CH2—OH + HBr注意:(1)溴乙烷的水解反应是可逆反应,为了使正反应进行的比较完全,水解一定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3)几点说明:①溴乙烷在水中不能电离出Br-,是非电解质,加AgNO3溶液不会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②溴乙烷与NaOH溶液混合振荡后,溴乙烷水解产生Br-,但直接去上层清液加AgNO3溶液主要产生的是Ag2O黑色沉淀,无法验证Br-的产生。
③水解后的上层清液,先加稀硝酸酸化,中和掉过量的NaOH,再加AgNO3溶液,产生浅黄色沉淀,说明有Br-产生。
2、乙醇与钠的反应(必修2、P65,选修5、P67~68)(探究、重点)无水乙醇水钠沉于试管底部,有气泡钠熔成小球,浮游于水面,剧烈反应,发出“嘶嘶”声,有气体产生,钠很快消失工业上常用NaOH和乙醇反应,生产时除去水以利于CH3CH2ONa生成实验现象:乙醇与钠发生反应,有气体放出,用酒精灯火焰点燃气体,有“噗”的响声,证明气体为氢气。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
但乙醇与钠反应没有水与钠反应剧烈。
3、乙醇的催化氧化(必修2、65)(性质)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在酒精灯火焰加热,看到铜丝表面变黑,生成CuO迅速插入盛乙醇的试管中,看到铜丝表面变红;反复多次后,试管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乙醛),反应中乙醇被氧化,铜丝的作用是催化剂。
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取反应后的液体与银氨溶液反应,几乎得不到银镜;取反应后的液体与新制的Cu(OH)2碱性悬浊液共热,看不到红色沉淀,因此无法证明生成物就是乙醛。
通过讨论分析,我们认为导致实验结果不理想的原因可能有2个:①乙醇与铜丝接触面积太小,反应太慢;②反应转化率低,反应后液体中乙醛含量太少,乙醇的大量存在对实验造成干扰。
乙醛的银镜反应(1)反应原料:2%AgNO 3溶液、2%稀氨水、乙醛稀溶液(2)反应原理: CH 3CHO +2Ag (NH 3)2OH CH3COONH 4 + 2Ag ↓+ 3NH 3 +H 2O(3)反应装置:试管、烧杯、酒精灯、滴管银氨溶液的配置: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加入1mL2%的硝酸银,然后一变振荡,一边滴入2%的稀氨水,直到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注意:顺序不能反)(4)注意事项:①配制银氨溶液时加入的氨水要适量,不能过量,并且必须现配现用,不可久置,否则会生成容易爆炸的物质。
②实验用的试管一定要洁净,特别是不能有油污。
③必须用水浴加热,不能在火焰上直接加热(否则会生成易爆物质),水浴温度不宜过高。
④如果试管不洁净,或加热时振荡,或加入的乙醛过量时,就无法生成明亮的银镜,而只生成黑色疏松的沉淀或虽银虽能附着在试管内壁但颜色发乌。
⑤实验完毕,试管内的混合液体要及时处理,试管壁上的银镜要及时用少量的硝溶解,再用水冲洗。
(废液不能乱倒,应倒入废液缸内) 成败关键:1试管要洁净 2.温水浴加热3.不能搅拌4.溶液呈碱性。
5.银氨溶液只能临时配制,不能久置,氨水的浓度以2%为宜。
能发生银镜的物质:1.甲醛、乙醛、乙二醛等等各种醛类 即含有醛基(比如各种醛,以及甲酸某酯等)2.甲酸及其盐,如HCOOH 、HCOONa 等等3.甲酸酯,如甲酸乙酯HCOOC2H5、甲酸丙酯HCOOC3H7等等4.葡萄糖、麦芽糖等分子中含醛基的糖 清洗方法 实验前使用热的氢氧化钠溶液清洗试管,再用蒸馏水清洗 实验后可以用硝酸来清洗试管内的银镜,硝酸可以氧化银,生成硝酸银,一氧化氮和水银镜反应的用途:常用来定量与定性检验 醛基 ;也可用来制瓶胆和镜子。
与新制Cu(OH)2反应:乙醛被新制的Cu (OH )2氧化(1)反应原料:10%NaOH 溶液、2%CuSO 4溶液、乙醛稀溶液(2)反应原理:CH 3CHO + 2Cu (OH )2CH 3COOH + Cu 2O↓+ 2H 2O(3)反应装置:试管、酒精灯、滴管(4)注意事项:①本实验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成功。
②Cu (OH )2悬浊液必须现配现用,配制时CuSO 4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宜过大,且NaOH 溶液应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