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最全
完整版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最全
完整版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最全引言: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实现理论教学和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好手段。
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有机化学的理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教育教学中,有机化学实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它可以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等等,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对高中有机化学实验进行总结。
一.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的环保措施:有机合成中常用的溶剂如苯、二氯甲烷、四氢呋喃等,这些溶剂在操作中会带来很多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减轻这些溶剂对环境的污染,现代生态化学工程使用新型的催化剂、催化条件和反应方式等对有机化学反应进行改进和优化,减少溶剂的使用和废弃物的排放,提高反应的利用率。
在我们实验室的日常实验中,我们也应该注重环保。
我们可以通过回收溶剂的方法进行环保,在完成实验后,我们可以通过蒸馏、析出、洗提等化学技术将废弃物分离和回收,使得不同程度的废弃物和溶剂得到再利用。
同时,在实验中我们也要注重节约用水,减少溶剂的使用,避免化学品的浪费,尽可能地减少使用有害物质的环节。
二.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的安全措施: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是一项涉及化学品和高温、高压等高危因素的实验,学生必须时刻保持谨慎的态度,遵循操作规程和安全卫生措施。
一些常见的安全措施如下:1. 实验前,对于化学品的种类和性质必须进行了解,在理解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 在进行有机化学实验时,必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应穿戴合适的实验服和实验眼镜,并配备相应的防护设备,如手套、面罩、安全帽等,以保护自身的安全。
3. 在实验中绝对不允许吸烟、饮食或听音乐等干扰正常操作的行为。
4. 对于化学品进行储存时,要特别注意其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引发火灾或化学物质泄漏等危险事件。
5. 实验室环境卫生与清洁非常重要,每次实验结束后均要彻底清洁实验器材、台面和地板等,并将化学废弃物妥善处理,以避免残留物和废弃物对环境造成影响。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总结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总结工作总结是什么?从字面意思就可以够看出来工作总结是一种什么样的文体了。
工作总结就是你上班的时候以一个周期循环而写的一篇文章,主要是以月度、季度、半年度而写的一篇工作总结。
接下来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总结,期望大家爱好!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总结1本学期,我担负高一13至18班共6个教学班的化学教学,下面就本人的工作作一个小结。
化学教学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的研究对象是化学知识系统和化学教学进程中教与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
它的中心任务是使学生掌控知识,发展智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怎样才能在教与学的统一中完成这个中心任务呢通过对学生的研究,发觉学生差别很大,主要表现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方法上和信心上三方面。
针对这种情形我采取以下分层教学计策:一,弹性调解难度教学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一定要合适学生的胃口,对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要求。
若要求过高,过难,学生接受不了,会产生厌学情绪,成绩更差;若要求过低,学生会感觉太简单,无味,不投入精力学习,成绩平平,乃至后退。
所以我对不同层次学生掌控知识的深度,广度要求不同,进行弹性调解,使每个同学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二,加强方法指导对原有知识基础较好,学习方法得当,学习信心强的学生,重点是指导学生把知识向纵,横两个方向发展,开辟学生思维,让学生学有余味;对原有知识基础一样,学习方法欠佳,学习信心时弱时强的学生,重点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浏览习惯,坚持由学生自己浏览,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三,课堂,课后有分别不论是难度和广度的调解,还是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教师的教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法,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中心任务的主战场,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主渠道,所以提高课堂效率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备课时坚持启示性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化学学科的待点,多做实验,联系生活,从各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有时候适当利用课件加强教学直观性。
高中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总结(较全)
高中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总结(较全)
简介
这份文档总结了高中有机化学中常见的反应方程式,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有机化学反应。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及其方程式。
1. 烷烃类反应
1.1 烷烃燃烧反应
烷烃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例如:甲烷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1.2 烷烃与卤素反应
烷烃 + 卤素→ 卤代烷 + 氢卤酸
例如:甲烷 + 溴→ 溴代甲烷 + 氢溴酸2. 烯烃类反应
2.1 烯烃与卤素反应
烯烃 + 卤素→ 二卤代烷
例如:乙烯 + 光→ 过氧化氢 + 氯乙烷3. 醇类反应
3.1 醇脱水反应
醇→ 烯烃 + 水
例如:乙醇→ 乙烯 + 水
3.2 醇氧化反应
醇 + 氧气→ 酮/醛 + 水
例如:乙醇 + 氧气→ 乙酸 + 水
4. 酮类反应
4.1 酮的高温还原反应
酮 + 还原剂→ 伯胺
例如:丙酮+ NaBH4 → 正丙胺
5. 羧酸类反应
5.1 羧酸与醇酸酐化反应
羧酸 + 醇酸酐→ 酯 + 水
例如:乙酸 + 乙酸酐→ 乙酸乙酯 + 水
5.2 羧酸与碱反应
羧酸 + 碱→ 盐 + 水
例如:乙酸 + 氢氧化钠→ 乙酸钠 + 水
6. 醛类反应
6.1 醛还原反应
醛 + 还原剂→ 一级醇
例如:乙醛+ NaBH4 → 乙醇
以上是高中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一些简单总结。
更详细的反应方程式及反应条件请参考有机化学教材或咨询化学老师。
注意:文档中的所有反应方程式仅供参考,请在实验操作时遵循正确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及高锰酸钾褪色超全)
溴水和高锰酸钾溶液在有机化学中常用来作为检验一些有机物的试剂,反应以溶液中颜色变化来鉴定或鉴别某些有机物。
(1)能使溴水褪色或变色的物质及有关化学反应原理分别为:①烯烃、炔烃、二烯烃等不饱和烃类及其不饱和烃的衍生物反应,使溴水褪色CH2=CH2+Br2——→CH2Br-CH2BrCH≡CH+Br2——→CHBr=CHBr(或CH≡CH+2Br2——→CHBr2-CHBr2CH2=CH-CH=CH2+Br2——→CH2Br-CH=CH-CH2Br(或CH2=CH-CH=CH2+Br2——→CH2Br-CHBr-CH=CH2)②与苯酚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图1③与醛类等有醛基的物质反应,使溴水褪色CH3CHO+Br2+H2O=CH3COOH+2HBr④因萃取作用使溴水褪色,有机溶剂溶解溴呈橙色(或棕红色)。
(1)密度大于1的溶剂(四氯化碳、氯仿、溴苯、二硫化碳等);(2)密度小于1的溶剂(液态的饱和烃、直馏汽油、苯及其同系物、液态环烷烃、液态饱和酯)。
⑤与碱性溶液(如NaOH溶液、Na2CO3溶液等)反应,使溴水褪色。
Br2+2NaOH=NaBr+NaBrO+H2O(或3Br2+6NaOH=5NaBr+NaBrO3+3H2O)Br2+Na2CO3=NaBr+NaBrO+CO2⑥与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H2S、SO2、KI和FeSO4等)发生反应,使溴水褪色。
Br2+H2S=2HBr+S↓(浅黄色沉淀)Br2+SO2+2H2O=2HBr+H2SO43Br2+6FeSO4=2Fe2(SO4)3+2FeBr3Br2+2KI=2KBr+I2(溶液变为棕色)⑦其它: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石油等);天然橡胶等。
(2)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及有关化学反应原理分别为:①与烯烃、炔烃、二烯烃等不饱和烃类及不饱和烃的衍生物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与苯的同系物(甲苯、乙苯、二甲苯等)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与部分醇羟基、酚羟基(如苯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③与醛类等有醛基的有机物(如醛、甲酸、甲酸酯、甲酸盐、葡萄糖、麦芽糖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④与具有还原性的无机还原剂(如H2S、SO2、FeSO4、KI、HCl等)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化学实验心得体会(5篇)
化学实验心得体会(5篇)化学实验心得体会篇1有机化学是高等学校化工专业的必修课,要想学好有机化学,首先,要认真读书,读懂书上的定义,只有明白了定义才是解决以后所有问题的关键。
其次,就我个人而言,我喜欢读完书之后做笔记,就是把书上的知识有条理的自己整理在本子上,记住方程式是重中之重,而且有机化学的方程式比较复杂,副产物多,而且在不同条件下产物不同,主要应记住特征反应以及重要反应条件。
再就是整理网络图,就是有什么能氧化或还原成什么,这样让知识点成为知识面,方便在做推断题的时候能更好更快的推出产物。
想学好一门课程,死记硬背是肯定不行的。
中学化学的知识比较散杂,要记的东西很多。
例如:反应的颜色变化、沉淀的颜色、反应方程式等,这些都很重要,容易在推断题中出现。
但是这些内容在教材上没有说明其原理,你就可以利用网络查询资料简单了解原理来帮助记忆。
你还可以查找一些有关化学史的资料,了解一些物质的发现过程或者一些化学家的资料来培养兴趣,有了兴趣才能学好知识。
学习过程中,老师的授课很重要,所以上课不可以不听,即使对老师不满意也要认真听讲。
根据老师讲的内容作适当的笔记,但是记住,不可以老师讲什么记什么,那样对学习没有任何好处,只会浪费上课的时间。
要定期整理笔记,对笔记进行删剔与补充。
在阶段考试前将笔记拿出来看,对不扎实的知识夯实。
而且要将新旧知识穿线,不要让知识结构发生断层。
要重新学习已经学过的东西,首先你要知道老师对这部分知识进行的怎样的补充,所以建议你借鉴同学的笔记,不要只看教材。
在学新知识时,遇到问题要马上解决,因为你遇到的问题很可能是因为你对旧知识不了解所产生的。
多背,多练习,多总结。
学有机化学要及时地对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加以归纳与总结。
比如:碳的四价键原理,抓住烷、烯、炔、苯等等的官能团,官能团思想是有机化学的重要学习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各类有机反应,学习时切记主要反应记牢;。
完成一定量的习题,特别是综合性的习题,通过解题,加深对重要概念的理解,在思维方式上有所提高;。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最全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最全引言:有机化学是化学领域一个重要的分支,它涉及到某些元素和分子组合形成的有机物质,比如碳、氢、氧、氮等。
它包括合成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反应,也就是高中实验室中会接触到的内容。
一、实验仪器实验仪器是高中有机化学实验中最重要的,一般有望迪瓶、活塞秤、稀释石脑油等。
它们的用途也不尽相同,望迪瓶可以用来对溶液进行测定,活塞秤用于精准的量取固体物质的量,稀释石脑油用来搅拌有机溶液。
二、有机化学反应有机化学反应是学习有机化学实验必备的知识,它与有机物质结构有直接关系,当学习实验室实验时,需要对它深入了解,比如碰撞式反应、加热反应等。
1、用活塞秤检查有机物的纯度:活塞秤可以用来测量试剂的纯度,比如可以用来测量某些有机物的纯度。
2、用稀释石脑油搅拌溶液:稀释石脑油的用处除了搅拌有机溶液外,还可以防止溶液结晶以及降低溶液的沸点来防止其崩解。
3、通过吸收光谱测量溶液中物质的纯度:吸收光谱可以根据物质在不同波长的吸收特性来测试溶液中物质的纯度,常用的有紫外吸收光谱、可见吸收光谱和近红外吸收光谱等。
4、化合仪用于参数检测:高中实验中常用化合仪来检测参数,比如测定溶液里酸碱度和浓度等。
四、实验安全高中有机化学实验室实验要遵守一定的安全规定,不能随意使用有毒或易燃的有机物,实验室内要保持清洁,进行熄灭和通风,避免混合易燃物品,要注意摆放实验仪器,以及给实验室安装消防设备。
总结:有机化学在高中的实验室实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不仅涉及到实验仪器的使用,还包括有机化学反应以及高中级有机化学实验等内容。
实验室实验一定要保证安全,以免发生意外。
化学课程总结模板有机化学课程总结
化学课程总结模板有机化学课程总结化学课程总结模板——有机化学课程总结I. 引言在本学期的化学课程中,我学习了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反应原理以及实验操作等内容。
通过对有机化学的学习,我对有机化学的结构、反应机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对本学期有机化学课程的整体总结和学习心得。
II. 课程回顾1. 有机化学基本概念在本学期的有机化学课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命名规则、构型和构象以及有机化学中常见的官能团等。
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我对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有了扎实的掌握。
2. 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接下来,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不同类型的有机反应机理,如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重排反应等。
通过对不同反应机理的学习和实例的分析,我对有机反应的原理和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3. 化学实验操作在有机化学课程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有机化学实验。
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我深刻地体会到实验操作的重要性和技巧。
同时,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也对我的学习有了积极影响。
III. 学习心得1. 学习方法在有机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学习方法,如听课、课后复习、做习题和参考相关书籍等。
通过不断地反复学习和实践练习,我渐渐掌握了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合作学习在课堂上,我积极与同学们进行讨论和交流,通过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我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效率。
3. 实践应用通过课程中的实验操作,我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增强了对有机化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也学会了如何分析和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IV. 学习收获通过本学期有机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不仅对有机化学有了全面的了解,而且培养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我的未来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V. 展望未来尽管本学期的有机化学课程已经结束,但我将继续保持对化学学科的热爱和学习激情,进一步深化对有机化学的理解。
高中化学实验现象总结大全
高中化学实验现象总结大全
本文旨在总结高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现象及其解释,以便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化学实验知识。
常见实验现象及其解释
1. 燃烧现象
(1)烧木条
现象:木条着火燃烧。
解释:木条在接近火焰的地方受热后,木条中的部分有机物质发生燃烧反应,产生的热量又可以使得木条内的其他有机物质热解反应,从而使得整个木条进行可持续的燃烧。
(2)点燃氢气
现象:氢气点燃后,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并发出“噼啪声”。
解释:氢气能够燃烧是因为它和空气中的氧气能够产生简单的
氧化还原反应,形成水。
而在水滴悬浮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会使
得水蒸气逐渐升高,最终消散。
2. 溶液现象
(1)青蛙跳泉
现象:将铝箔放入盛满浓硫酸的中,铝箔表面产生气泡,气泡
不断地向上涌动,并伴随“呱呱”声。
解释:铝箔能够在硫酸中迅速反应,产生气体。
同时,由于产
生的气体的密度比硫酸小,所以会向上方浮起,并且在浮起过程中
会发出声音,就好像青蛙在水中跳泉一样。
(2)铁与硫酸的反应
现象:将小块铁放入盛满浓硫酸的试管中,试管中不断冒出棕色气体,并在试管口处凝结析出小水珠。
解释:铁和硫酸发生化学反应,碳酸气体以及硫酸的气态产物准备释放出来,并随着铁离开试管而释放到空气中。
因为在离开试管的时候,气体受到了空气的冷却,所以直接形成了小水珠。
总结
本文对高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现象进行了总结,这些实验现象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物质与化学之间的关系,深入掌握化学实验知识。
高中化学实验总结(必备18篇)
高中化学实验总结(必备18篇)高中化学实验总结第1篇高中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分哪三种情况以及哪些实验需要温度计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
①测物质溶解度。
②实验室制乙烯。
测蒸气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测蒸气的温度。
①实验室蒸馏石油。
②测定乙醇的沸点。
测水浴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浴中。
①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
②苯的硝化反应。
高中化学实验总结第2篇高中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从下往上"原则。
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从左到右"原则。
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
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先"塞"后"定"原则。
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固体先放"原则。
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
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液体后加"原则。
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
如上例中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高中化学实验总结第3篇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
①测物质溶解度。
②实验室制乙烯。
测蒸气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测蒸气的温度。
最新有机化学实验实验报告
最新有机化学实验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合成一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加深对有机反应机理的理解,并熟悉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实验原理:本次实验选择合成乙酸乙酯(ethyl acetate),这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有机溶剂和合成中间体。
反应通过乙醇(ethanol)和醋酸(acetic acid)在酸性催化剂(如浓硫酸)的作用下进行酯化反应。
反应方程式如下:CH3COOH + C2H5OH → CH3COOC2H5 + H2O实验材料与仪器:1. 乙醇(C2H5OH)2. 醋酸(CH3COOH)3. 浓硫酸(H2SO4)4. 饱和食盐水(NaCl溶液)5. 无水硫酸钠(Na2SO4)6. 滴定管、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冷凝管、加热套、磁力搅拌器、真空旋转蒸发仪实验步骤:1. 在通风橱内,将50毫升乙醇和25毫升醋酸加入圆底烧瓶中。
2. 缓慢滴加5毫升浓硫酸作为催化剂,并装上冷凝管和磁力搅拌器。
3. 使用加热套缓慢加热混合液至回流状态,维持反应1-2小时。
4. 反应完成后,让反应混合物自然冷却至室温。
5. 将反应混合物转移到分液漏斗中,加入饱和食盐水和无水硫酸钠,静置分层。
6. 打开分液漏斗的开关,放出下层液体,收集上层有机相。
7. 将收集的有机相转移到旋转蒸发仪中,旋转蒸发去除溶剂,得到乙酸乙酯产物。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和闻气味,确认产物为乙酸乙酯。
产物的收率约为70%,通过核磁共振(NMR)和红外光谱(IR)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产物的结构。
实验讨论:本次实验中,酯化反应的收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反应时间、温度、催化剂的用量等。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反应条件,以提高产物的纯度和收率。
同时,实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的化学品造成伤害。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成功合成了乙酸乙酯,并对有机化学中的酯化反应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对于提高实验效率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全]高考高中化学必考:有机化学实验细节总结+解题技巧
高中化学必考:有机化学实验细节总结+解题技巧1、加热方式有机实验往往需要加热,而不同的实验其加热方式可能不一样①酒精灯加热。
酒精灯的火焰温度一般在400~500℃,所以需要温度不太高的实验都可用酒精灯加热。
教材中用酒精灯加热的有机实验是:“乙烯的制备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石油蒸馏实验”。
②水浴加热。
水浴加热的温度不超过100℃。
教材中用水浴加热的有机实验有:“银镜实验(包括醛类、糖类等的所有银镜实验)”、“硝基苯的制取实验(水浴温度为55~60℃)”、“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水浴温度为70~80℃)”和“糖类(包括二糖、淀粉和纤维素等)水解实验(热水浴)”。
③用温度计测温度的有机实验:“硝基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以上两个实验中的温度计水银球都是插在反应液外的水浴液中,测定水浴的温度)、“乙烯的实验室制取实验”(温度计水银球插入反应液中,测定反应液的温度)和“石油的蒸馏实验”(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测定馏出物的温度)。
2、催化剂的使用①硫酸做催化剂的实验:“乙烯的制取实验”、“硝基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纤维素硝酸酯的制取实验”、“糖类(包括二糖、淀粉和纤维素)水解实验”和“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
其中前四个实验的催化剂为浓硫酸,后两个实验的催化剂为稀硫酸,其中最后一个实验也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做催化剂②铁做催化剂的实验:溴苯的制取实验(实际起催化作用的是溴与铁反应生成的溴化铁)。
③铜或者银做催化剂的实验:醇的去氢催化氧化反应。
④镍做催化剂的实验:乙醛催化氧化成酸的反应。
⑤其他不饱和有机物或苯的同系物与氢气、卤化氢、水发生加成反应时,为避免混淆,大家可直接写催化剂即可。
3、注意反应物的量有机实验要注意严格控制反应物的量及各反应物的比例,如“乙烯的制备实验”必须注意乙醇和浓硫酸的比例为1:3,且需要的量不要太多,否则反应物升温太慢,副反应较多,从而影响了乙烯的产率。
(完整版)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最全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一)烃1. 甲烷的氯代(必修2、P56)(性质)实验:取一个100mL的大量筒(或集气瓶),用排水的方法先后收集20mLCH4和80mLCl2,放在光亮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等待片刻,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大约3min后,可观察到混合气体颜色变浅,气体体积缩小,量筒壁上出现油状液体,量筒内饱和食盐水液面上升,可能有晶体析出【会生成HCl,增加了饱和..食盐水】解释:生成卤代烃2. 石油的分馏(必修2、P57,重点)(分离提纯)(1)两种或多种沸点相差较大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要进行分离时,常用蒸馏或分馏的分离方法。
(2)分馏(蒸馏)实验所需的主要仪器:铁架台(铁圈、铁夹)、石棉网、蒸馏烧瓶、带温度计的单孔橡皮塞、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3)蒸馏烧瓶中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爆沸(4)温度计的位置: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处于支管口(以测量蒸汽温度)(5)冷凝管:蒸气在冷凝管内管中的流动方向与冷水在外管中的流动方向下口进,上口出(6)用明火加热,注意安全3. 乙烯的性质实验(必修2、P59)现象:乙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氧化反应)(检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加成反应)(检验、除杂)乙烯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料:乙醇、浓硫酸(2)反应原理:CH3CH2OH CH2=CH2↑ + H2O副反应:2CH3CH2OH CH3CH2OCH2CH3 + H2OC2H5OH + 6H2SO4(浓)6SO2↑+ 2CO2↑+ 9H2O(3)浓硫酸:催化剂和脱水剂(混合时即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慢慢倒入已盛在容器内的无水酒精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4)碎瓷片,以防液体受热时爆沸;石棉网加热,以防烧瓶炸裂。
(5)实验中要通过加热使无水酒精和浓硫酸混合物的温度迅速上升到并稳定于170℃左右。
(不能用水浴)(6)温度计要选用量程在200℃~300℃之间的为宜。
温度计的水银球要置于反应物的中央位置,因为需要测量的是反应物的温度。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总结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总结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总结(精选10篇)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过程。
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引导学生的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总结,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总结篇1本学年围绕学校工作总目标,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的特点,加强对化学课堂教学的研究,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校本研究为理念,以新课标课改为主线,以科研课题为引领,以学生为本,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服务宗旨,让每位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积极探索教学过程的管理,不断完善学校化学常规教育教学工作和实验教学工作,使我校的化学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一、常规教学,常抓不懈本学科的老师在认真钻研新大纲的同时积极学习新课程标准,并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制定学期教学计划,认真备课和组织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抓基础、抓“课课练”,加强课堂直观性教学,做到多示范,力争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全组教师坚持常规的校内教研活动,进行学习,理论研究,探讨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提高教学的质量。
二、教研工作,有条不紊1、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积极推行新的课程标准,为此我们化学教研组全体教师在参加学习培训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实际以及各科的情况,认真钻研教材,制定教学计划,实施新的课程标准。
教研组充分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学习学课程改革的知识以及有关文件、资料,积极上网参加国培教育,大家的学习自觉性不断增强,对新的课程标准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对新的教学理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并且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全面贯彻落实有关的精神和理念。
2、努力开展教学科研,积极进行“三课”活动教研工作是教研组工作的重要一环,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保证。
本学期,开展正常的教研活动,组织本教研组教师认真学习,研讨本学科的教育教学方法,探索教改之路。
在教务处的指导下,化学教研组全体教师进行了高质量的“三课”活动,大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与提高。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及高锰酸钾褪色超全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及高锰酸钾褪色超全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溴水和高锰酸钾溶液在有机化学中常用来作为检验一些有机物的试剂,反应以溶液中颜色变化来鉴定或鉴别某些有机物。
(1)能使溴水褪色或变色的物质及有关化学反应原理分别为:①烯烃、炔烃、二烯烃等不饱和烃类及其不饱和烃的衍生物反应,使溴水褪色CH2=CH2+Br2——→CH2Br-CH2BrCH≡CH+Br2——→CHBr=CHBr(或CH≡CH+2Br2——→CHBr2-CHBr2CH2=CH-CH=CH2+Br2——→CH2Br-CH=CH-CH2Br(或CH2=CH-CH=CH2+Br2——→CH2Br-CHBr-CH=CH2)②与苯酚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图1③与醛类等有醛基的物质反应,使溴水褪色CH3CHO+Br2+H2O=CH3COOH+2HBr④因萃取作用使溴水褪色,有机溶剂溶解溴呈橙色(或棕红色)。
(1)密度大于1的溶剂(四氯化碳、氯仿、溴苯、二硫化碳等);(2)密度小于1的溶剂(液态的饱和烃、直馏汽油、苯及其同系物、液态环烷烃、液态饱和酯)。
⑤与碱性溶液(如NaOH溶液、Na2CO3溶液等)反应,使溴水褪色。
Br2+2NaOH=NaBr+NaBrO+H2O(或3Br2+6NaOH=5NaBr+NaBrO3+3H2O)Br2+Na2CO3=NaBr+NaBrO+CO2⑥与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H2S、SO2、KI和FeSO4等)发生反应,使溴水褪色。
Br2+H2S=2HBr+S↓(浅黄色沉淀)Br2+SO2+2H2O=2HBr+H2SO43Br2+6FeSO4=2Fe2(SO4)3+2FeBr3Br2+2KI=2KBr+I2(溶液变为棕色)⑦其它: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石油等);天然橡胶等。
(2)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及有关化学反应原理分别为:①与烯烃、炔烃、二烯烃等不饱和烃类及不饱和烃的衍生物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与苯的同系物(甲苯、乙苯、二甲苯等)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高中化学有机物的性质实验汇总
有机物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高中 化学课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实验来了解有机物的性质。本文将汇总 总结高中化学有机物性质实验的相关内容,包括有机物的燃烧性 质、稳定性质、酸碱性质、氧化性质加深对有机化学的理解。
正文内容: 一、有机物的燃烧性质实验 1.1 煤炭和糖的燃烧实验 1.2 烃类燃烧实验 1.3 醇类燃烧实验 1.4 醛类燃烧实验 1.5 羧酸类燃烧实验 二、有机物的稳定性质实验 2.1 蒸馏实验 2.2 结晶实验 2.3 氧化实验 2.4 还原实验 2.5 测试有机物的长期稳定性
三、有机物的酸碱性质实验 3.1 有机物的酸碱指示剂实验 3.2 酸碱中和实验 3.3 酸碱滴定实验 3.4 酶解实验 3.5 酸碱滴定曲线实验 四、有机物的氧化性质实验 4.1 醇的氧化实验 4.2 醛的氧化实验 4.3 羧酸的氧化实验 4.4 醚的氧化实验 4.5 酮的氧化实验 五、有机物的还原性质实验 5.1 还原反应实验 5.2 物质还原能力实验 5.3 铜离子还原实验 5.4 氧化还原指示剂实验 5.5 还原反应速率实验 总结:
高中书本化学实验总结
高中书本化学实验总结
以下是一个高中化学实验的总结,涵盖了实验目标、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结论等方面。
实验名称: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实验目标:
1. 理解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原理。
2. 掌握制备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的方法。
3. 观察和理解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变化。
实验材料:
1. 硫酸铜(CuSO4)
2. 氢氧化钠(NaOH)
3. 试管、烧杯、滴管、搅拌器等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1.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
2. 用滴管缓慢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同时用搅拌器搅拌。
3. 观察并记录反应过程中颜色的变化和沉淀的产生。
4. 等待反应完全后,用滤纸将沉淀物过滤出来,观察沉淀物的性质。
5. 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
实验结果:
当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会产生蓝色沉淀物。
随着反应的进行,蓝色沉淀物逐渐增多,最终形成深蓝色的沉淀物。
实验结论:
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Cu(OH)2)和硫酸钠(Na2SO4)。
这个反应是一个典型的双替换反应,其中铜离子(Cu2+)被氢氧根离子(OH-)替换,而钠离子(Na+)被硫酸根离子(SO42-)替换。
这个反应可以用以下化学方程式表示:CuSO4 + 2NaOH = Cu(OH)2↓ + Na2SO4。
人教版有机化学选修5实验及知识点
⼈教版有机化学选修5实验及知识点⼈教版有机化学(选修5)教材全部实验总结整理归纳P17实验1-1.蒸馏实验:蒸馏:利⽤互溶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不同(⼀般相差30℃以上)进⾏分离提纯的⼀种⽅法。
【注意】仪器:蒸馏烧瓶、冷凝管、接引管(尾接管)、锥形瓶②温度计⽔银球位于⽀管⼝处③冷却⽔的通⼊⽅向:进⽔⽔流与⽓流⽅向相反。
④沸点⾼⽽不稳定的液态物质可以考虑减压蒸馏。
⑤要加⼊碎瓷⽚(未上釉的废瓷⽚)防⽌液体暴沸,使液体平稳沸腾。
⑥蒸馏烧瓶盛装溶液体积最⼤为烧瓶体积的2/3。
p18:实验1-2;苯甲酸的重结晶:重结晶:将已知的晶体⽤蒸馏⽔溶解,经过滤、蒸发、冷却等步骤,再次析出晶体,得到更纯净的晶体的过程。
【溶剂要求】①杂质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很⼩或溶解度很⼤,易于除去;②被提纯的有机物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即热溶液中溶解度⼤,冷溶液中的溶解度⼩。
【主要步骤】加热溶解、趁热过滤、冷却结晶【注意事项】①为了减少趁热过滤过程中损失苯甲酸,应在趁热过滤前加⼊少量蒸馏⽔,避免⽴即结晶,且使⽤短颈漏⽃。
②较为复杂的操作:漏⽃烘热、滤纸⽤热液润湿、马上过滤、漏⽃下端越短越好。
p19:萃取:利⽤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将物质从⼀种溶剂转移到另⼀溶剂中,从⽽进⾏分离的⽅法。
1、萃取包括液-液萃取和固-液萃取。
2、常⽤的萃取剂有⼄醚、⽯油醚、⼆氯甲烷、CCl4等【萃取剂的选择】①萃取剂与原溶剂不互溶、不反应②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③溶质不与萃取剂发⽣任何反应分液:常⽤于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的分离和提纯。
p19:实践活动:⽤粉笔分离菠菜叶中的⾊素,研磨时⽤到仪器研钵。
p32:实验2-1:⼄炔的实验室制取及性质:1. 反应⽅程式:2. 此实验能否⽤启普发⽣器,为何?不能,因为 1)CaC2吸⽔性强,与⽔反应剧烈,若⽤启普发⽣器,不易控制它与⽔的反应;2)反应放热,⽽启普发⽣器是不能承受热量的;3)反应⽣成的Ca(OH)2微溶于⽔,会堵塞球形漏⽃的下端⼝。
完整版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最全
完整版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最全本文将详细介绍高中有机化学实验的总结,包括实验简介、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分析以及实验注意事项等方面,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实验简介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是指在有机化学课程中进行的一系列实验,主要涉及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反应等方面。
有机化学实验是实验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有机化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二、实验步骤1. 合成甲苯材料:苯、甲醇、浓硫酸、氧化铬步骤:(1) 取 2 个试管,A 试管注入 4 ml 苯和 2 ml 甲醇,B 试管注入 2 ml 浓硫酸。
(2) 将 A 试管加热至沸腾,加入 B 试管中的浓硫酸,搅拌 3 min。
(3) 过滤沉淀,蒸馏、结晶。
2. 硫酸催化异戊二烯的部分氢化材料:异戊二烯、苯、浓硫酸、氢气步骤:(1) 取 3 个试管,A 试管注入 5 ml 苯和 2 g 异戊二烯,B 试管注入 1 ml 浓硫酸和 3 ml 苯,C 试管放氢气气源。
(2) 将 B 试管放置于热水中加热使温度升高至50℃,慢慢加入 A 试管中的异戊二烯,搅拌 15 min。
(3) 将 C 试管中的氢气通入 B 试管中,加热 30 min。
(4) 冷却、过滤、蒸馏。
3. 乙苯基氯的合成材料:苯乙烯、次氯酸钠、NaHSO4、浓HCl、乙醇步骤:(1) 在 250 ml 反应瓶中加入苯乙烯、次氯酸钠、NaHSO4,加入 100 ml 水。
(2) 用浓 HCl 调节 pH 值至 2 左右。
(3) 分层,取有机层并加入乙醇,搅拌使其充分混合。
(4) 过滤,蒸馏,将生成的乙苯基氯保存。
4. 多取代苯胺的合成材料:苯、亚硝酸钠、 HCl、氨水、Pd/C步骤:(1) 取一个有磁子的 250 ml 反应瓶,加入苯,加入一定量的亚硝酸钠和 HCl,通过滴加亚硝酸钠使溶液的pH值维持在 1-2 之间。
(2) 用氨水调节 pH 值到 5 左右。
(3) 在反应瓶中加入 Pd/C,放置于磁力加热板上,通入氢气,使反应温度维持在 60-80℃之间,反应 2 小时。
化学实验心得体会(精选6篇)
For everyone first, for everyone later.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化学实验心得体会(精选6篇)化学实验心得体会1这几天,我们精细班开始了为期一周的有机化学实验,总共有四个实验,其中包括:《重结晶提纯乙酰苯胺》、《乙酸正丁酯的制备》、《1—溴丁烷的制备》和《乙酰苯胺的制备》。
对于这次的实验,我们不在像以前做实验时的那种松散态度了,因为实验的难度相对以前偏难了,而且还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
因此,同学们对这次试验非常认真,每个组的成员都在认真负责的做好每一件事情。
在这过程中,我们有欣喜也有尖叫,欣喜的是实验很成功而且很快就要做完了,尖叫的那就是女生的事了,一有什么仪器的碰撞或者实验现象的产生她们就会狂叫,呵呵……真受不了。
在这几次试验中我们遇到了一些比较新鲜的仪器,比如:保温漏斗、减压抽滤装置等。
对于这些新的仪器,老师都是认认真真的叫我们怎样去使用,怎样的不当会造成什么样的危险。
由此也可看出老师对实验的严谨以及对我们学生的负责。
在这次试验当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加强了我的动手能力,并且培养了我的独立思考能力。
以前做实验的时候,我都是大部分丢给同伴做的,现在自己也跟着一起做,感觉真的很不错,在实验过程中看着那些自己做的实验感觉很满足,也很有成就感,里面有一些实验现象也很有趣。
还有就是我觉得不管什么事还是多动动手好,你只会说不会做那不就等同于纸上谈兵吗。
所以,我觉得这次实验非常有作用,及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有锻炼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化学实验心得体会2历时八个星期、四节课时的分析化学实验转瞬间已结束。
回想本学期的实验课,在脑海中出现频率最多的短语是:异常耗费脑力、程序复杂繁多、等待时间漫长、一步走错全盘皆输。
但同时,也正是实验中所经受的考验与挫折,使我受益匪浅,学会了坚持,懂得了认真,更掌握了很多实验技能。
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本学期开学以来的实验课中所使用的各种新仪器。
有机化学实验心得体会范文(精选2篇)
有机化学实验心得体会有机化学实验心得体会范文(精选2篇)我们有一些启发后,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
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机化学实验心得体会范文(精选2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机化学实验心得体会1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分析化学实验课的任务是使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分析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
正确掌握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分析化学实验的意义在于以下几点:首先,分析化学实验能提高学习的兴趣。
其次,分析化学实验能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
最后,实验能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
大一暑期实践期间,我曾随学院学生科协进行了北京市城区饮用水水质调查。
那次活动是我第一次比较系统的作分析化学实验,以下借用几段我对于那次活动的总结。
活动的目的除了在于培养科协成员的分析化学试验能力外,还使成员体验了比较正规的科研项目的步骤——讨论、立题、取样、分析……通过这次活动,科协成员面对涉及外专业或目前学术水平难以达到的课题时,将更有能力与信心运筹帷幄。
调查是学生科协的传统活动——化学实验技能竞赛的拓展。
化学实验技能有机的溶于调查的水硬测量阶段,使单纯的实验提升到科研的高度。
从调查的取样阶段开始,全体成员充分参与到活动当中。
取样的范围是北京市城八区居民的饮用水。
原则上每个城区两个水样。
我被分配采集一个朝阳区的水样。
朝阳区是北京的大区,我选取的社区是位于西大望路19号的新近开发的楼盘——金港国际。
该地点处于泛CBD,也是近期入市的热门地点,我选取的社区定位是白领公寓,室内除有自来水外还有纯净水的管道以及完备的终水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一)烃1. 甲烷的氯代(必修2、P56)(性质)实验:取一个100mL的大量筒(或集气瓶),用排水的方法先后收集20mLCH4和80mLCl2,放在光亮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等待片刻,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大约3min后,可观察到混合气体颜色变浅,气体体积缩小,量筒壁上出现油状液体,量筒内饱和食盐水液面上升,可能有晶体析出【会生成HCl,增加了饱和..食盐水】解释:生成卤代烃2. 石油的分馏(必修2、P57,重点)(分离提纯)(1)两种或多种沸点相差较大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要进行分离时,常用蒸馏或分馏的分离方法。
(2)分馏(蒸馏)实验所需的主要仪器:铁架台(铁圈、铁夹)、石棉网、蒸馏烧瓶、带温度计的单孔橡皮塞、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3)蒸馏烧瓶中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爆沸(4)温度计的位置: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处于支管口(以测量蒸汽温度)(5)冷凝管:蒸气在冷凝管内管中的流动方向与冷水在外管中的流动方向下口进,上口出(6)用明火加热,注意安全3. 乙烯的性质实验(必修2、P59)现象:乙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氧化反应)(检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加成反应)(检验、除杂)乙烯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料:乙醇、浓硫酸(2)反应原理:CH3CH2OH CH2=CH2↑ + H2O副反应:2CH3CH2OH CH3CH2OCH2CH3 + H2OC2H5OH + 6H2SO4(浓)6SO2↑+ 2CO2↑+ 9H2O(3)浓硫酸:催化剂和脱水剂(混合时即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慢慢倒入已盛在容器内的无水酒精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4)碎瓷片,以防液体受热时爆沸;石棉网加热,以防烧瓶炸裂。
(5)实验中要通过加热使无水酒精和浓硫酸混合物的温度迅速上升到并稳定于170℃左右。
(不能用水浴)(6)温度计要选用量程在200℃~300℃之间的为宜。
温度计的水银球要置于反应物的中央位置,因为需要测量的是反应物的温度。
(7)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反之,会导致水被倒吸。
【记】倒着想,要想不被倒吸就要把水中的导管先拿出来(8)乙烯的收集方法能不能用排空气法不能,会爆炸(9)点燃乙烯前要_验纯_。
(10)在制取乙烯的反应中,浓硫酸不但是催化剂、吸水剂,也是氧化剂,在反应过程中易将乙醇氧化,最后生成CO2、CO、C等(因此试管中液体变黑),而硫酸本身被还原成SO2。
故乙烯中混有_SO2_、__ CO2__。
(11)必须注意乙醇和浓硫酸的比例为1:3,且需要的量不要太多,否则反应物升温太慢,副反应较多,从而影响了乙烯的产率。
使用过量的浓硫酸可提高乙醇的利用率,增加乙烯的产量。
4、乙炔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方程式:CaC2+2H2O→C2H2↑+Ca(OH)2(注意不需要加热)(2)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不能用启普发生器)(3)得到平稳的乙炔气流:①常用饱和氯化钠溶液代替水(减小浓度)②分液漏斗控制流速③并加棉花,防止泡沫喷出。
(4)生成的乙炔有臭味的原因:夹杂着H2S、PH3、AsH3等特殊臭味的气体,可用CuSO4溶液或NaOH溶液除去杂质气体(5) 反应装置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及其简易装置,而改用广口瓶和分液漏斗。
为什么?①反应放出的大量热,易损坏启普发生器(受热不均而炸裂)。
②反应后生成的石灰乳是糊状,可夹带少量CaC2进入启普发生器底部,堵住球形漏斗和底部容器之间的空隙,使启普发生器失去作用。
(6) 乙炔使溴水或KMnO4(H+)溶液褪色的速度比较乙烯,是快还是慢,为何?乙炔慢,因为乙炔分子中叁键的键能比乙烯分子中双键键能大,断键难.5、苯的溴代(选修5,P50)(性质)(1) 方程式:原料:溴应是_液溴_用液溴,(不能用溴水;不用加热)加入铁粉起催化作用,但实际上起催化作用的是 FeBr3 。
现象:剧烈反应,三颈瓶中液体沸腾,红棕色气体充满三颈烧瓶。
导管口有棕色油状液体滴下。
锥形瓶中产生白雾。
(2) 顺序:苯,溴,铁的顺序加药品(3) 伸出烧瓶外的导管要有足够长度,其作用是 导气 、冷凝(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和产品的收率)。
(4) 导管未端不可插入锥形瓶内水面以下,因为_HBr 气体易溶于水,防止倒吸_(进行尾气吸收,以保护环境免受污染)。
(5) 反应后的产物是什么?如何分离?纯净的溴苯是无色的液体,而烧瓶中液体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烧杯底部是油状的褐色液体,这是因为溴苯溶有_溴_的缘故。
除去溴苯中的溴可加入_NaOH 溶液_,振荡,再用分液漏斗分离。
分液后再蒸馏便可得到纯净溴苯(分离苯)(6) 导管口附近出现的白雾,是__是溴化氢遇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氢溴酸小液滴_。
探究:如何验证该反应为取代反应? 验证卤代烃中的卤素①取少量卤代烃置于试管中,加入NaOH 溶液;②加热试管内混合物至沸腾;③冷却,加入稀硝酸酸化;④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沉淀的颜色。
实验说明:①加热煮沸是为了加快卤代烃的水解反应速率,因为不同的卤代烃水解难易程度不同。
②加入硝酸酸化,一是为了中和过量的NaOH ,防止NaOH 与硝酸银反应从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产生影响;二是检验生成的沉淀是否溶于稀硝酸。
6、苯的硝化反应(性质)C C SO H NO HO ︒︒−−−→−-+60~55242浓NO 2O H 2+①②③在50-60℃下发生反应,直至反应结束。
④除去混和酸后,粗产品依次用蒸馏水和5%NaOH 溶液洗涤,最后再用蒸馏水洗涤。
⑤将用无水CaCl 2干燥后的粗硝基苯进行蒸馏,得到纯硝基苯。
【注意事项】(1) 配制一定比例浓硫酸与浓硝酸混和酸时,操作注意事项是:_先浓硝酸再浓硫酸→冷却到50-60C ,再加入苯(苯的挥发性)(2) 步骤③中,为了使反应在50-60℃下进行,常用的方法是_水浴_。
(3) 步骤④中洗涤、分离粗硝基苯应使用的仪器是_分液漏斗_。
(4) 步骤④中粗产品用5%NaOH 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除去混合酸_。
(5) 纯硝基苯是无色,密度比水_大_(填“小”或“大”),具有_苦杏仁味_气味的油状液体。
(6) 需要空气冷却(7) 使浓HNO 3和浓H 2SO 4的混合酸冷却到50--60℃以下,这是为何: ①防止浓NHO3分解 ②防止混合放出的热使苯和浓HNO3挥发 ③温度过高有副反应发生(生成苯磺酸和间二硝基苯)(8)温度计水银球插入水中浓H2SO4在此反应中作用:催化剂,吸水剂(二)烃的衍生物1、溴乙烷的水解(1)反应原料:溴乙烷、NaOH溶液(2)反应原理:CH3CH2Br + H2O CH3CH2OH + HBr化学方程式:CH3CH2—Br + H—OH CH3—CH2—OH + HBr注意:(1)溴乙烷的水解反应是可逆反应,为了使正反应进行的比较完全,水解一定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3)几点说明:①溴乙烷在水中不能电离出Br-,是非电解质,加AgNO3溶液不会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②溴乙烷与NaOH溶液混合振荡后,溴乙烷水解产生Br-,但直接去上层清液加AgNO3溶液主要产生的是Ag2O 黑色沉淀,无法验证Br-的产生。
③水解后的上层清液,先加稀硝酸酸化,中和掉过量的NaOH,再加AgNO3溶液,产生浅黄色沉淀,说明有Br-产生。
无水乙醇水钠沉于试管底部,有气泡钠熔成小球,浮游于水面,剧烈反应,发出“嘶嘶”声,有气体产生,钠很快消失32实验现象:乙醇与钠发生反应,有气体放出,用酒精灯火焰点燃气体,有“噗”的响声,证明气体为氢气。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
但乙醇与钠反应没有水与钠反应剧烈。
3、乙醇的催化氧化(必修2、65)(性质)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在酒精灯火焰加热,看到铜丝表面变黑,生成CuO迅速插入盛乙醇的试管中,看到铜丝表面变红;反复多次后,试管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乙醛),反应中乙醇被氧化,铜丝的作用是催化剂。
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取反应后的液体与银氨溶液反应,几乎得不到银镜;取反应后的液体与新制的Cu(OH)2碱性悬浊液共热,看不到红色沉淀,因此无法证明生成物就是乙醛。
通过讨论分析,我们认为导致实验结果不理想的原因可能有2个:①乙醇与铜丝接触面积太小,反应太慢;②反应转化率低,反应后液体中乙醛含量太少,乙醇的大量存在对实验造成干扰。
乙醛的银镜反应(1)反应原料:2%AgNO 3溶液、2%稀氨水、乙醛稀溶液(2)反应原理:CH3CHO +2Ag(NH3)2OH CH3COONH4+ 2Ag ↓+ 3NH3 +H2O(3)反应装置:试管、烧杯、酒精灯、滴管银氨溶液的配置: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加入1mL2%的硝酸银,然后一变振荡,一边滴入2%的稀氨水,直到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注意:顺序不能反)(4)注意事项:①配制银氨溶液时加入的氨水要适量,不能过量,并且必须现配现用,不可久置,否则会生成容易爆炸的物质。
②实验用的试管一定要洁净,特别是不能有油污。
③必须用水浴加热,不能在火焰上直接加热(否则会生成易爆物质),水浴温度不宜过高。
④如果试管不洁净,或加热时振荡,或加入的乙醛过量时,就无法生成明亮的银镜,而只生成黑色疏松的沉淀或虽银虽能附着在试管内壁但颜色发乌。
⑤实验完毕,试管内的混合液体要及时处理,试管壁上的银镜要及时用少量的硝溶解,再用水冲洗。
(废液不能乱倒,应倒入废液缸内)成败关键:1试管要洁净 2.温水浴加热3.不能搅拌4.溶液呈碱性。
5.银氨溶液只能临时配制,不能久置,氨水的浓度以2%为宜。
能发生银镜的物质:1.甲醛、乙醛、乙二醛等等各种醛类即含有醛基(比如各种醛,以及甲酸某酯等) 2.甲酸及其盐,如HCOOH、HCOONa等等 3.甲酸酯,如甲酸乙酯HCOOC2H5、甲酸丙酯HCOOC3H7等等4.葡萄糖、麦芽糖等分子中含醛基的糖清洗方法实验前使用热的氢氧化钠溶液清洗试管,再用蒸馏水清洗实验后可以用硝酸来清洗试管内的银镜,硝酸可以氧化银,生成硝酸银,一氧化氮和水银镜反应的用途:常用来定量与定性检验醛基;也可用来制瓶胆和镜子。
与新制Cu(OH)2反应:乙醛被新制的Cu(OH)2氧化(1)反应原料:10%NaOH溶液、2%CuSO4溶液、乙醛稀溶液(2)反应原理:CH3CHO + 2Cu(OH)2CH3COOH + Cu2O↓+ 2H2O(3)反应装置:试管、酒精灯、滴管(4)注意事项:①本实验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成功。
②Cu(OH)2悬浊液必须现配现用,配制时CuSO4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宜过大,且NaOH溶液应过量。
若CuSO4溶液过量或配制的Cu(OH)2的质量分数过大,将在实验时得不到砖红色的Cu2O沉淀(而是得到黑色的CuO 沉淀)。
新制Cu(OH)2的配制中试剂滴加顺序NaOH — CuSO4—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