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企业大学 助推企业文化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立企业大学助推企业文化建设
张晶;李洪深
【摘要】The paper mainly explained corporate university as an effective platform playing the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corporate
culture,demonstrated its positive influence in strengthening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corporate,promoting strategic change,enha%本文主要用例证法阐述了企业大学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平台所发挥的巨大推动作用,论证了企业大学在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战略变革、提升企业文化、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力。

目的是能引起企业的决策层高度重视,支持企业大学的建设,明确企业大学的职责之一是推动企业文化的建立与发展。

【期刊名称】《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011)004
【总页数】3页(P84-86)
【关键词】企业大学;企业文化;战略
【作者】张晶;李洪深
【作者单位】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济南250103 ;鲁药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26.84
一、企业大学构筑企业文化的精神平台,培养共同的价值观并推动变革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企业文化的塑造企业软实力方面的重要性,并纷纷启动相关的咨询项目或培训课程,但热闹过后,除了墙上的几行标语或案头的企业文化案例之外,似乎一切都没什么改变。

其实,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归根一点就是企业员工应该对企业的愿景、价值观、核心理念有充分的理解和认可。

而企业大学正是在战略层次下建立起来的传递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提高企业员工绩效水平、员工的企业责任感以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全新组织形态,它实际承担着企业文化传播、企业自身发展和变革的职能。

首先,企业大学往往是转型和变革的推动者和领导者。

通过高层培训课程,让高层的思想交流碰撞,最终形成转型和变革的源泉。

目前,72%的企业大学仍将核心
任务定位于企业员工培训,课程组织实施等。

而未来的运营模式需要将重点从培训活动转向通过多样化的学习与绩效改革方案相结合,解决组织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将员工的工作行为与企业的核心理念融合起来,并最终将员工由旁观者变为企业文化的参与者,2004年,从宁高宁作为中粮集团董事长开始,“忠良书院”就重新定位了战略方向,成为中粮集团董事长开始,“忠良书院”就重新定位了战略方向,成为中粮集团变革的推动力量,使其独特的商业思想和经营理念融入整个集团当中。

其次,企业大学也是企业实施文化建设和传递的有效途径。

企业经营企业大学的重点,除了针对岗位技能、工作能力的培训以外,更为重要的是贯穿整个企业的组织文化,促进企业文化的传播。

同样具有多元化成功运作经验的鲁商集团,横跨零售、制药、房地产、教育、酒店、传媒、啤酒制造、投资等多个产业,行业特点迥然不同,却能够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除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经营管理体系之外,更为重要的有一条能够把整个企业凝聚为一个整体的企业文化纽带。

集团所属的鲁商学院在学校和各产业之间,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学校为企业定向培养学生、培训员工,
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践、实习机会,同时还在学校与相关产业之间广泛开展学校教师和企业干部双向挂职等活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这都为鲁商学院未来做好“学以致用,服务鲁商”奠定良好的基础。

培训鲁商人的共同价值观、使命感,营造“立在诚信、兴在创新、成在协作、赢在执行”的企业文化,培养服从、主动、大局、学习、创新、坚韧意识,培育学习力,提升竞争力,推动思想力,引导企业的深层次变革。

二、企业大学构筑企业文化的人本平台,打造包容、开放、合作的人力资源团队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竞争更多地表现为员工素质的竞争、员工学习能力的竞争,而强化对员工的培训则是打造“学习型企业”的必由之路。

企业大学,通过塑造包容、开放、合作的人本文化,促使团队成员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热情,最终实现团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企业的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一是培养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与综合人才。

企业生存及发展的关键之一是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并使其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战略,从而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基于这样的前提,企业通过企业大学对员工进行系统培训,提高整体素质便成了最紧迫、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让所有员工都有再学习的机会,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接受系统、专业、多方面的培训,从而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此外,企业大学还成为企业管理精英的“摇篮”。

在惠普、西门子这样的跨国公司中,企业大学更像是MBA课堂,是职业经理人提升自我的最佳途径。

惠普商学院的两大培训课程“惠普之道MBA”、“惠普经理人必修课”,已成为企业内部高层经理人的升迁必修课,多年来惠普公司就是从自己的学员中选拔经理人。

西门子大学全球统一的“S系列领导力”培训课程,实际上就是EMBA课程的内容,被
公司内部人员形象地喻为“头等舱机票”。

海尔大学创建伊始,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就提出了海尔大学的定位:“不在于有多好的设施和硬件条件,关键在于
其内涵和软件,要成为海尔员工思想锻造的熔炉和能力培训的基地。


二是搭建员工才智充分发挥的平台。

现在能否招聘和留住优秀人才无疑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优秀的人才十分注重学习和发展,企业不仅仅是他们发挥个人才智的平台,也是不断锻炼成长的平台,所以除了高薪之外,现在的人才越来越注重企业所提供的培训机会和成长空间,被企业大学所提供的高品质教育体系所吸引。

2006年我在复星集团旗下的一家上市公司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时逢复星加速构建人才资源高地的机遇。

作为拥有医药、房地产、钢铁及零售等四大主导产业以及矿业和金融等战略投资的国内最大的民营企业,复星为内部员工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职业选择并吸引了大批多元背景的优秀员工的加盟。

制定并实施了以职业发展、职业培训、职业福利为重要内容的全方位的“人才培养计划”,让每一位员工都可以有机会提升自身的价值贡献度。

复星始终把个人的进步(修身)、处理好周围的社会关系和环境(齐家)、企业成功(立业)与回报社会、贡献祖国(助天下)紧密联系。

自始至终把
个人成就与贡献社会、为民族强盛而奋斗牢牢挂钩,这并不是一种宣传口径,而是要求员工人人遵循和认同的价值体系。

复星努力建设和完善“学习型组织、创业型团队”。

企业不仅要为每一个成员提供发展的舞台,还要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

正是这样一种企业精神和团队创业氛围,让一批年轻的高级经理和总经理型的人才在复星脱颖而出,达到了“追求个人成功与企业发展的高度和谐统一”。

企业大学必须以企业的发展战略为基础,应用系统化的知识和工具,为企业打造优势人才体系,让企业人才体系稳固,综合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

企业需要塑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凝聚团队,吸引、培养人才,通过实施领导人储备计划,着眼于培养、留住、构建下一代领导人团队;通过实施员工梯队建设计划,也就是关键岗
位的接班人培训计划,以轮岗或外派方式加强锻炼成长;通过帮助员工明晰职业生
涯规划。

使员工明确不同阶段的个人定位与相应任务,让每一位员工都可以有机会扩大自身的价值贡献度。

三、企业大学构筑企业文化的智力平台,推动企业的战略执行
企业大学的创办者是企业,对企业发展的战略支持是企业大学存在的最大价值。

对于现代的企业大学而言,精通培训固然重要,然而服务战略更为重要企业大学已经变成了企业用来整合战略资源的工具,它与市场策略、品牌、文化等结合得更为紧密,将培训和教育同企业的战略需求的结合,为所有的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打造为企业知识管理、人才加工、市场竞争的智力平台,灌输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思想,最终成为实现企业战略规划的有力武器。

一是推动和支持企业核心战略。

企业大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企业战略管理中心的一个延伸,它如同一条跑道,跑得快的企业,他的人才战略、管理战略、成本控制战略等一系列的战略也必须跟得上它发展的脚步。

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系统中的一部分,企业大学一定程度上完善和支持着企业前进中的各种支持后备力量的补给,或者相关资源的扩展。

当然,各企业大学由于定位各异,各自策略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

通过战略驱动的企业大学建设,企业可以达到以下这些目标:
·解决企业长期发展对优秀人才的需求。

·企业转型及组织变革中,解决文化变革所带来的问题。

·企业高速发展中,解决企业员工素质的提升和人才储备的需要。

·满足企业对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需求。

·通过支持企业的品牌,成为企业的品牌竞争优势和利润中心。

·有效传播企业文化。

·强化企业战略思想的贯彻力和内部沟通能力。

·提升供应商、客户及战略伙伴关系,巩固企业的战略联盟。

以上目标都服从于企业的总体战略,通过企业大学这个平台,企业战略分解到了培训课程体系中,植根于作为培训对象的各级管理者和员工的头脑,继而形成强大的推动战略落地的力量,确保了各项战略举措和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海尔大学依据海
尔集团的发展战略,围绕市场终极效果,通过“现场、案例、即时、互动”的创新培训形式,进行问题管理培训、创新能力培训、发展能力培训等。

通过互动学习,寻求事物发展的普遍性规律并总结成模块,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在新的创新模块平台上进行更高水平的创新,从而形成不断循环、螺旋上升的过程。

二是提升企业价值链的价值。

企业大学战略是企业为实现可持续经营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以不断适应组织应对变革的战略调整,将企业经营价值链上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本与知识管理、信息管理相结合,利用现代人力资源开发技术、教学设计和综合性组织学习方式,对企业核心人才、关键客户、利益共同体进行企业文化传播和战略宣导等。

许多企业大学从单一的内部培训,转向建立供应商、客户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还试图在更大的范围内整合与企业有共生性的价值链。

企业已经认识到供应商和顾客的成功对自己的成功很关键。

有些供应商培训项目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在企业
的质量问题中,实际上很多是规格和设计问题,通过将供应商引入开发过程的早期阶段,并为他们提供培训,让他们了解企业质量的需要,合作伙伴可以减少关于规格和设计的诸多问题,做到共同成长。

因此,企业大学除了承担核心战略的内训任务之外,作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大学更应该把培训延伸到客户、供应商等价值链上的合作伙伴,这样的价值链才能完整。

总之,企业大学的主要职责就是推动企业文化的建立与发展。

通过企业培训将追求企业目标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结合,将员工个人的价值实现与企业的价值体现相一致,激发员工的社会责任感,使员工视“实现企业目标”为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侯锷,闫晓珍.企业大学战略[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2]荆涛.企业大学——企业永续经营的核武器[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原中国审计),2009.
[3]王成,王玥,陈澄波.从培训到学习:人才培养和企业大学的中国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4]刘学民.更好地发挥企业大学的作用[J].新人力,2010,(6).
[5]石丹.让企业大学成为战略工具[J].商学院,2007,(5).
[6]李雪松.战略驱动的企业大学建设[N].中国房地产报,2010-01-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