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炉顶护板技术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指导大唐淮北发电厂虎山项目2×660MW机组建筑安装工程B标段#2锅炉顶护
板安装作业。

2.适用范围
仅适用于大唐淮北发电厂虎山项目2×660MW机组建筑安装工程B标段#2锅炉顶
护板安装作业。

3.编制依据
3.1.大唐淮北发电厂虎山项目2×660MW机组#2锅炉图纸及相关技术文件。

3.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第1部分)DL5009.1-2002
3.3.《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2部分:锅炉机组》(DL5190.2-2012)
3.4.《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06年版
3.5.《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2部分:锅炉机组》DL/T5210.2-2009 3.6.《大唐淮北发电厂虎山项目2×660MW机组工程B标段施工组织总设计》
3.7.《大唐淮北发电厂虎山项目2×660MW机组工程B标段锅炉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4.作业项目概述
4.1.大唐淮北发电厂虎山项目2×660MW机组建筑安装工程B标段#2锅炉为东方锅
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超临界参数π型直流锅炉。

4.2.本锅炉顶护板由顶护板Ⅰ、顶护板Ⅱ、顶护板Ⅲ组成,主要采用钢板、H型钢、
压型板、膨胀节、角钢等进行密封。

4.3.顶护板Ⅰ总重115439Kg,单件最重1039Kg;顶护板Ⅱ总重79355Kg,单件最重
221 Kg;顶护板Ⅲ总重13513Kg,单件最重50Kg。

设备用25t汽车运输至炉左,大件用FZQ1250筒吊或16t炉顶吊吊装,抛锚,然后用葫芦就位安装,小件用
施工电梯运输至73.8m层后人工搬运、就位安装。

5.作业准备
5.1.人员配备
5.1.1.施工负责人1人,熟悉顶护板安装工艺、规范以及相应起重、机械知识。

5.1.2.技术员1人,熟悉顶护板安装工艺、规范以及相应起重、机械知识。

5.1.3.焊接技术员1人,熟悉顶护板安装工艺、规范以及专业的焊接知识。

5.1.4.安装工10人,具有本体安装经验,其中中级工以上施工人员应占5人以上。

5.1.5.起重工6人,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取得上岗资格证,其中中级工以上施工人员
应占3人以上。

5.1.
6.电焊工10人,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取得上岗资格证和相应焊接资质。

5.1.7.架子工8人,必须有专职资格证,具备上岗条件。

5.1.8.电工1人,必须有专职资格证,具备上岗条件。

5.1.9.专职安装质检员1人,专职焊接质检员1人,具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5.1.10.专职安全员2人,具有安全工作经验,并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5.1.11.所有特殊工种证件齐全,且在有效期内。

作业人员应经体检合格和安全教育、
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

5.2 施工机械和工器具
6
6.1. 主要材料设备准备
6.1.1.相关材料和设备已到货,质量和数量满足施工要求,确保连续作业。

6.1.2.各类记录表格满足作业质量记录要求。

6.1.3.必须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并签名确认,确保每位员工熟知工艺流程、
安全措施和质量要求。

6.2.现场条件准备
6.1.4.施工场地作业场地的施工信道、照明满足要求。

6.1.5.所有参加作业的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

6.1.6.选用的机械设备和工器具的状态正常,并经有关部门检验合格。

6.1.
7.计量器具的规格、量程、精度满足要求,且在检定有效期内。

6.1.8.设备部件到货齐全,开箱检查完整无缺,无损坏。

所有设备及材料已清点,并
经验收合格。

对损伤设备应在地面处理完毕,并符合规范要求。

6.1.9.炉膛内所有受热面安装结束,并通过验收合格;顶棚过热器安装结束,并通过
验收合格;所有吊挂装置的吊杆调整结束。

6.1.10.顶护板安装技术方案已编制并经过审批。

6.1.11.施工图纸、相关说明书及有关资料齐全。

6.1.12.电焊机、电源箱、氧气、乙炔笼合理布置,施工照明充足。

7.作业顺序
施工人员熟悉图纸及技术数据等→工器具检查→设备清点、编号→设备抛锚→
顶护板Ⅰ安装→顶护板Ⅱ安装→顶护板Ⅲ安装。

8.作业方法
8.1.施工人员在开工前认真熟悉图纸及技术数据,了解顶护板的结构及安装方法。

8.2.工器具检查
在顶护板安装之前,准备和检查所需工器具是否满足施工要求,检查确认工器
具在有效期内使用。

8.3.设备清点、编号、检查
8.3.1.设备开箱后,按照发货清单、装箱单和图纸逐一核对顶护板的编号,根据编号
确定其安装位置。

不同安装位置的顶护板尺寸大小不一样。

8.3.2.K0-K2顶护板使用FZQ1250筒吊吊装,K2-K5顶护板使用16t炉顶吊吊装。


钢丝绳和葫芦抛锚在吊挂梁或大次梁上,设备在抛锚时,大件要在设备上焊接
吊耳,防止设备坠落,注意:严禁在设备上开孔做为吊耳用。

8.4.设备抛锚
8.4.1.设备抛锚时间尽量不要太久,抛锚钢丝绳的安全系数选择8倍以上,抛锚葫芦
的安全系数选择在2倍以上。

8.4.2.顶护板的小件用电梯运至73.8m层后用人工搬运到安装位置的平台上,注意
平台上不能堆放太多的设备。

8.5.顶护板Ⅰ安装
8.5.1.顶护板Ⅰ主要由H型钢、槽钢,钢板、角钢组成,部分吊杆处有膨胀节。

8.5.2.安装时先安装与吊杆焊接的10mm钢板,钢板与吊杆沿炉膛方向轴对称。

8.5.3.安装200mm高H型钢,H型钢沿炉膛左右方向布置,在吊杆前后各布置一根,
两H型钢与吊杆对称,筋板中心线距离为360mm。

8.5.4.安装与H型钢连接的角钢,角钢沿炉膛前后方向布置,两角钢与吊杆对称,距
离为420mm。

8.5.5.安装4mm厚的板条#56~#72件,板条与200mm高H型钢焊接焊缝高度为3mm
高,焊接时注意板条只焊接炉前侧,炉后侧不焊接。

8.5.6.安装4mm厚的护板#73~#92件,护板与板条的间隙为30mm,护板与200mm 高
H型钢焊接焊缝为3mm,焊接时护板只与吊杆后侧H型钢焊接。

8.5.7.按照图纸86N5211-0中X、Y详图安装四个角部连接。

8.5.8.安装板条和护板时,一定要把膨胀节提升到板条安装位置的上方,待板条和护
板安装好后再把膨胀节放下安装套筒。

8.5.9.顶部若有未密封处用序号49现场封焊。

膨胀节Ⅰ~ⅩⅠ对应于弹性吊杆M24、
M36﹑M42、M48、M56、M64、M68、M76、M80、M85、M90。

8.6.顶护板Ⅱ安装
8.6.1.顶护板Ⅱ主要由吊梁,角钢、检修门、大包导向、钢板、等组成。

8.6.2.安装时先安装与顶护板Ⅰ的H型钢焊接的吊耳,焊接时注意两个吊耳的销轴孔
必须同心且与H型钢垂直。

8.6.3.按照图纸86N5212-0中Ⅰ和Ⅲ详图安装四个角部连接
8.6.4.按照86N5212-0第三张图纸安装#177、#178、#179、#180的H型钢。

8.6.5.安装大包的导向装置#41~#43件。

8.6.6.管道穿出及人孔开孔处,根据实际情况用序号37现场切割安装。

8.7.顶护板Ⅲ安装
8.7.1.按照图纸86N5213-0中的B1-B1、B2-B2、B3-B3、B3’-B3’、B4-B4详图进行
安装。

8.7.2.按照图纸86N5213-0中Ⅰ、Ⅱ安装四个角部连接。

8.7.3.穿装顶护板Ⅱ与顶护板Ⅲ吊梁的销轴。

8.7.4.按照图纸安装86N5213-1-0安装大包底板。

8.7.5.在安装时注意图纸中的各焊接方式及焊缝要求,不应该焊接的地方严禁焊接。

9.质量要求
9.1.顶棚密封罩壳安装质量检验标准见附录一
9.2.质量计划见下表
9.2.1.过程检验质量控制
1)必须进行施工技术交底,确保每位员工熟知工艺流程、质量要求等各项内容。

2)严格按照本作业指导书的施工工艺进行操作,如需更改应经技术人员同意并经
审批,不得自行更改。

3)在施工中,若因环境复杂或情况变化而不能按正常程序操作,施工人员应及时
回馈至质检员和技术员处,由技术员下达补充措施,质检员跟踪检查监督。

4)不合格项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9.3.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9.3.1. 设备清点、编号必须按图仔细、认真,按技术人员要求进行标识,标识应规
范、清晰、明显。

9.3.2. 所有机械及工器具应状态良好并贴有合格标签,测量工具应有检测合格证,
精度满足安装要求并在有效使用期内。

9.3.3. 非经技术人员许可不得任意在设备上动用电焊、火焊。

9.3.4. 施工中发现的设备缺陷或施工中产生的缺陷应及时上报,不得私自处理或隐
瞒。

9.3.5. 施工中每道工序应经相关人员的验收确认,不得越点施工、盲目施工。

9.3.6. 顶护板的拼缝、密封等焊接时应严格按照图纸要求施工,合理安排焊接顺序,
不得漏焊、少焊,以防止产生密封不好、焊接强度不够、焊接变形过大等。

9.4.各种记录
9.4.1.设备缺陷单
9.4.2.设备清点记录
9.4.3.工程联系单
9.4.4.设备缺陷处理记录
9.4.5.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9.4.6.质量缺陷单(处理方法、处理记录)
9.4.7.设计变更、设计修改记录
9.4.8.质量检验及评定记录
10.计量策划及记录
10.1.计量器具使用特性应满足测量过程的计量要求,且在检定有效期内。

10.2.顶护板安装测量过程控制计划见附录三。

10.3. 顶护板安装测量参数、计量要求转换及能力分析见附录四。

11.安全管理、文明施工
11.1.危险源分析与评价
安全风险分析表
11.2.1.所有施工人员应在本岗位范围内认真履行职业安全卫生及环境职责。

11.2.2.加强文明施工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施工人员文明施工的意识。

班组施工交底时,
明确文明施工的要求。

11.2.3.施工班组的施工废料应及时清理放入废料箱,废料要分类放置,做到工完料尽
场地清。

11.2.4.建立并严格执行工序交接验收制度,上道工序交给下道工序应是干净、清洁的
作业面。

11.2.5.所有进入现场的人员必须穿工作服,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持证上岗。

11.2.6.禁止在设备上乱写字或乱涂画。

11.2.7.使用统一规范的氧、乙炔和氩气瓶笼。

氧、乙炔和氩气皮管必须布置整齐有序、
美观。

氧、乙炔管子在使用时多余的带子应圈起悬挂,不得乱放;所有的临时
电源线、电焊机二次线、氧、乙炔皮带下班前必须收回。

11.2.8.严格执行项目部关于施工用电的规定,不得乱插、乱接,三级电源盘的柜门要
随手关闭。

11.2.9.加强施工现场的钢丝绳、卸扣、脚手架管的使用管理不用的钢丝绳及时收回,
禁止乱放现象。

11.2.10.施工过程中消除施工现场“四头”即焊条头、铁丝头、碎木头、烟头。

11.2.11.设备、材料的堆放要求码放整齐、成形、有序,安全可靠
12.环境保护和绿色施工
12.1.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分析表
○—重大环境因素▲—一般环境因素
12.2.绿色施工
12.2.1.焊条头、焊丝头用专用的回收筒进行回收。

每天施工现场结束后,不得留有
焊条头、焊丝头、药皮残渣、焊条及焊丝的包装盒和包装纸。

12.2.2.加强文明施工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施工人员文明施工的意识。

班组施工交底
时,明确文明施工的要求。

12.2.3.施工班组的施工废料应及时清理放入废料箱,废料要分类放置,做到工完料
尽场地清。

废料箱派专人打扫。

12.2.4.严格执行项目部关于施工用电的规定,不得乱插、乱接,三级电源盘的柜门
要随手关闭。

12.2.5.加强施工现场的钢丝绳、卸扣、脚手架、管的使用管理不用的钢丝绳及时收
回,禁止乱放。

12.2.6.施工过程中消除施工现场“四头”即焊条头、铁丝头、碎木头、烟头。

12.2.7.施工现场应使用禁止、警告、指令、提示四大类安全标志和平台载荷、脚手
架验收牌两种补充标志。

12.2.8.施工现场的施工电梯、吊车等应做好日常维护,减少施工电梯、吊车等噪声
符合相关规定。

12.2.9.现场动火必须办理动火作业票,现场必须配置足够的消防器材,工作中及时
做好随手清理工作,下班前应进行检查,确保无火灾隐患方可离开。

13.强制性条文
13.1 锅炉构架吊装应保证结构稳定,必要时应临时加固;构架吊装后应复查立柱垂
直度、主梁挠曲度和各部位的主要尺寸。

13.2 焊接连接的构架安装时应找正并点焊固定,且预留适当的焊接收缩量,经复查
尺寸符合要求后正式施焊,焊接时要注意焊接方法及顺序,严格控制焊接变形。

13.3 焊接连接的构件安装时临时定位点焊的总长度应考虑构件自己重量和临时荷
载,焊点的数量、厚度和长度应通过计算确定。

13.4 顶护板安装测量标准详见附录一、附录二和附录三。

14.附录
附录一顶护板安装质量标准
附录二顶护板安装测量过程控制计划
附录三顶护板安装测量参数、计量要求转换及能力分析表
附录一顶护板安装质量标准
附录二顶护板安装测量过程控制计划
安徽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淮北虎山项目部第 15 页共16页
附录三顶护板安装测量参数、计量要求转换及能力分析表
安徽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淮北虎山项目部第 16 页共16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