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是否患有职业病,应由谁诊断
职业病诊断鉴定
![职业病诊断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c1ac3ae89e314332396893fe.png)
22、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中毒;23、工业 性氟病;24、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25、四乙 基铅中毒 ;26、有机锡中毒;27、羰基镍中 毒;28、苯中毒;29、甲苯中毒;30、二甲苯 中毒;31、正己烷中毒;32、汽油中毒;33、 一甲胺中毒;34、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 解物中毒;35、二氯乙烷中毒;36、四氯化碳 中毒;37、氯乙烯中毒;38、三氯乙烯中毒; 39、氯丙烯中毒;40、氯丁二烯中毒;41、苯 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中 毒;42、三硝基甲苯中毒;43、甲醇中毒;44、 酚中毒;
申请人各诊断机构要严把资料审核和临 床检查关,甚至对照申请表上照片和当事 人身份证。
3.推定诊断的问题:
《职业病防治法》四十二条:没有证据否 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必然 联系的,在排除其他致病因素后,应当 诊断为职业病。 不是轻易就肯定诊断 , 要从正方反方 分别分析 , 做出的结论要经得起推敲 , 经 得起时间的检验。
其他职业病(5) 1、金属烟热;2、职业性哮喘;3、职业 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4、棉尘病;5、 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
(2) 在诊断机构批准的诊断服务项目范 围内。 在资质认定过程中,按申请机构所 具备的条件给予相应的资质。
5.职业病诊断讨论: (1)3名以上取得诊断资格的医师集体诊断。 ( 2 )根据所提供的五方面材料,对照国家 职业病诊断标准综合分析,排除其他致病 因素。 ( 3 )疑难病例:可以医学检查、住院观察 后,再作诊断。 ( 4 )推定诊断:没有证据否定职业危害因 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联系,在排除其 他致病因素后可诊断为职业病。 ( 5 )诊断结论:按半数以上的意见形成诊 断结论。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制度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40ff548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ae.png)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制度职业病是由于长期从事特定职业或工作而引起的与该职业或工作有关的疾病,严重影响劳动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及时发现和鉴定职业病,制定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在制度中,需要明确职责分工、程序规范以及鉴定结果的运用等方面。
首先,在制度中需要明确职责分工。
相关部门需要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合作关系,形成协同作战的工作态势。
例如,劳动保护部门负责对劳动场所的职业危害进行评估,制定必要的措施进行防护;卫生部门负责对劳动者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司法部门负责对职业病纠纷的调解和判断。
各个部门需要协同合作,形成一个紧密的工作网络,为职业病的诊断和鉴定提供良好的条件。
其次,制度中需要明确程序规范。
职业病的诊断和鉴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有明确的程序进行操作。
对于疑似职业病的劳动者,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收集相关的证据材料,包括工作史、职业接触史、工作场所的环境检测结果等。
然后,进行实验室检测和体检分析,以确定患者是否符合职业病的相关标准。
最后,由专业的医学鉴定机构进行评估和判定,给出职业病的诊断结果。
所有的操作都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流程进行,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最后,制度中需要明确鉴定结果的运用。
一旦职业病的诊断和鉴定结果出来,相关部门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对于确诊为职业病的劳动者,工作单位应该立即停止其从事有害工作,提供相应的治疗和康复措施,确保其身体健康。
同时,鉴定结果还需要在司法和社会保险方面得到合理的运用。
对于职业病的纠纷,需要根据鉴定结果进行调解和赔偿。
对于确诊为职业病的劳动者,还应享受社会保险的相应待遇,保障其生活质量和健康权益。
总之,职业病的诊断与鉴定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至关重要。
明确职责分工、规范操作程序以及合理运用鉴定结果是制度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只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职业病的及时发现、诊断和鉴定,最大限度地减少劳动者的职业病发生率,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促进劳动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30fb421ffe4733687f21aa30.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24号)——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2002年3月28日卫生部令第24号公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作,加强职业病诊断、鉴定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职业病的诊断与鉴定工作应当遵循科学、公正、公开、公平、及时、便民的原则。
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作应当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及本办法的规定和国家职业病诊断标准进行,并符合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的程序。
第二章诊断机构第三条职业病诊断应当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第四条从事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二)具有与开展职业病诊断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三)具有与开展职业病诊断相适应的仪器、设备;(四)具有健全的职业病诊断质量管理制度。
第五条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职业病诊断,应当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资料:(一)职业病诊断机构申请表;(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三)申请从事的职业病诊断项目;(四)与职业病诊断项目相适应的技术人员、仪器设备等资料;(五)职业病诊断质量管理制度有关资料;(六)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提交的其它资料。
第六条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收到申请资料后,应当在90日内完成资料审查和现场考核,自现场考核结束之日起15日内,做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单位。
批准的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职业病诊断机构批准证书。
职业病诊断机构批准证书有效期限为4年。
第七条职业病诊断机构的职责是:(一)在批准的职业病诊断项目范围内开展职业病诊断;(二)职业病报告;(三)承担卫生行政部门交付的有关职业病诊断的其他工作。
第八条从事职业病诊断的医师应当具备以下条件,并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一)具有执业医师资格;(二)具有中级以上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三)熟悉职业病防治法律规范和职业病诊断标准;(四)从事职业病诊疗相关工作5年以上;(五)熟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及其管理;(六)经培训、考核合格。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基本知识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07232000b4e767f5acfce50.png)
存在争议时,可要求提供以下材料之一: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劳动关系的仲裁裁决书。 法院关于劳动关系的判决书。 劳动部门出具的劳动关系证明。(特殊情况下)
采用哪些材料证明劳动关系?
一般情况下:
对无劳动关系证明材料者,建议从“以人为本”出发,
出具《职业病诊断申请告知书》,告知维权途径。
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
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调整并公布。
第八十八条
本法第二条规定的用人单位以外的单位,产生职业病危害的, 其职业病防治活动可以参照本法执行。
是否受理诊断申请 依据
《职业病防治法》 第四十四条
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不得拒绝劳动者进行职业病诊断的要 求。 某一诊断机构已作出职业病诊断的,在没有新的证据资料时,其他诊 断机构不再进行重复诊断。 (卫法监发[2003]298号文 第一条)
常见问题:
收取申请材料
当事人是否可向本机构申请职业病诊断? 需要哪些基本的申请材料? 劳动者应承担哪些举证责任? 采用哪些材料证明劳动关系?
当事人可否向本机构申请诊断?(一)
首先要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职业病防治法》 第四十五条
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依法 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既往没有就目前的健康损害进行过职业病诊断
可以不受理职业病诊断申请的情形 存在以下情况之一或以上者,可不受理诊断申请?
已在其他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过诊断,又没有新证据者。 已在其他职业病诊断机构申请职业病诊断者,属于重复诊断。 健康损害不属于《职业病目录》所规定的职业病范畴者。 不属于本机构批准证书核准的职业病诊断项目和权限范围的。 以上情形,是否与《职业病防治法》第四十四条:“承担职业 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不得拒绝劳动者进行职业病诊断的要求” 的规定有抵触?需要司法解释。
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病诊断
![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病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d185df48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a0.png)
3. 接触职业病有害因素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
职业中毒:铅作业、苯作业 粉尘作业:尘肺 物理因素:噪声
•
3.1 铅及其无机化合物
3.1.1 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目标疾病:职业禁忌证
(1) 贫血
(2) 卟啉病
(3) 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检查内容
(1) 症状询问 重点询问神经系统和贫血症状,如 头痛、头晕、乏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 四肢麻木等
•
3.1.3 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 目标疾病:职业性慢性铅中毒 检查内容:同在岗期间
•
3.2 苯(接触工业甲苯、二甲苯参照执行)
3.2.1 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目标疾病:职业禁忌证: (1) 血常规检出有如下异常者: 白细胞计数低于4.5×109/L; 血小板计数低于8×1010/L; 红细胞计数男性低于4×1012/L,女性低于
是以预防为目的,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 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医学健康检查和健康相关资 料的收集,连续性地监测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分 析劳动者健康变化与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 关系,并及时地将健康检查和资料分析结果报告 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 施,保护劳动者健康。职业健康监护主要包括职 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内容。职 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 急医学检查及离岗后的医学随访检查。
•
c. 离岗时健康检查 凡在岗期间开展定期健康监护的劳动者,在准
备调离或脱离所从事的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岗位 前,应进行离岗时健康检查;主要目的是确定其 在停止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时的健康状况。
d. 离岗后医学随访检查 (1) 如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具有慢性健康影响
,或发病有较长的潜伏期,在脱离接触后仍有可 能发生职业病,需进行医学随访检查。 (2) 尘肺病患者在离岗后需进行医学随访检查。 (3) 随访时间的长短应根据有害因素致病的流行 病学及临床特点、劳动者从事该作业的时间长短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的浓度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
职业病防治知识问答
![职业病防治知识问答](https://img.taocdn.com/s3/m/21d9c6b065ce0508763213ad.png)
职业病防治知识35问目录一、职业病防治基础知识:1.什么叫职业病?其诊断由哪个部门负责?2.职业病的概念与特点?3.职业病防治方针?4.职业卫生知识5.常见的几种尘肺病?6.职业病诊断程序?7.职业病的诊断依据?8.采矿工业有哪些职业危害?9.工作场所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哪些?10.开展职业卫生检测、评价及职业健康检查应找哪些部门?11.为何要对劳动者进行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12.那些行业及工种易患尘肺病?13.得了矽肺病有什么表现?14.尘肺病的预防及并发症?15.脱离了粉尘作业还会患矽肺吗?二、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内容:16.如何在用人单位实施《职业病防治法》?17.给职工上工伤社会保险有什么意义?18.用人单位怎样维护劳动者健康权益?19.用人单位如何体现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20.用人单位一旦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该怎么办?21.用人单位为何要对劳动者进行岗前和在岗期间职业卫生培训和教育?22.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职业病防护用品时应注意什么?23.为何要对工作场所中的职业病有害因素进行定期检测?24.为何要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25.当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不符合职业卫生标准时,用人单位该怎么办?三、职业病规定中劳动者的权利及业务26.劳动者享有哪些职业卫生保护权利?27.劳动者应如何保护自己的健康权益?28.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时应注意些什么?其费用由谁负责?29.签订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应注意些什么?30.在哪些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31.疑似职业病病人和职业病病人有何保障?32.职业病病人通过何种途径享受工伤社会保险待遇?33.劳动者应履行哪些义务?对不履行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如何处理?34.可以在一般医院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吗?35.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应该负什么法律责任?1.什么叫职业病?其诊断由哪个部门负责?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他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诊断鉴定程序
![职业病诊断鉴定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a13a71eda76e58fafbb003b0.png)
要求用人单位、劳动者和有关机构提供与职业病诊断有关的资 料,这是法律赋予职业病诊断机构的权利。用人单位不提供资料时 则应承担举证不力的法律后果。
二、职业危害接触史不明确 处理办法:
3、请有关机构提供证明材料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
三、职业史和职业病有害因素接触史取证难 在职业病诊断鉴定时,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
不提供相关资料时,应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诊断鉴定机构无法取得诊断所需资料时,可依据职业病防治法
及有关规定,可由当事人提供的自述材料,相关人员提供的证明材 料以及证明人的身份等作为诊断鉴定的参考资料。当事人提供的资 料及证明材料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程序
内容提要:
1、 关于职业病诊断、鉴定 2、 职业病诊断程序 3、 职业病鉴定程序 4、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存在的问题
关于职业病诊断、鉴定 一、关于职业病诊断、鉴定
职业病诊断的主要法律依据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直接关系到用人单位、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和职业病防治监督 执法工作。 • 《职业病防治法》、《工伤保险条例》; •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卫生部91号令); • 《职业病诊断标准》。
职业病诊断的主要原则
➢ 科学的原则; ➢ 合法的原则; ➢ 公开的原则; ➢ 公正的原则; ➢ 客观的原则; ➢ 真实的原则; ➢ 及时的原则; ➢ 便民的原则。
职业病诊断机构条件
职业病诊断机构应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
具有法人资格,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职业卫生试题(附答案)[问答题版]
![职业卫生试题(附答案)[问答题版]](https://img.taocdn.com/s3/m/b437108c763231126fdb1178.png)
职业卫生知识考试题(答案版)一、填空:(每题5 分)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02 年5 月1 日起施行。
2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3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应当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高毒作业场所应当设置红色区域警示线。
4 、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5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6 、职业病病人依照有关民事法律,有获得赔偿权利,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5 分。
1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时,有权了解工作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并要求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2 、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并要求用人单位在所提供复印件上签章。
(√)3 、职业病人不适宜从事原工作的,可以要求调离。
(√)4 、劳动者可以选择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者的经常居住地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诊断。
(√)5 、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6 、用人单位应当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应急时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7 、职业健康检查和相关医学观察的费用应由劳动者自己承担。
(×)8 、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及时组织救治并承担相关费用。
(√)9 、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应当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
(√)10 、制鞋企业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是粘合剂中的挥发性物质“苯、甲苯、二甲苯”。
(√)11 、采石、石雕、水泥等粉尘危害行业的作业工人只需配戴一般卫生口罩就可有效防止尘肺病。
《职业病防治法》试题及答案
![《职业病防治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32c357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f4.png)
《职业病防治法》试题及答案《职业病防治法》试题及答案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试题,借助试题可以更好地考核参考者的知识才能。
一份好的试题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职业病防治法》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单选题1、对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B)。
A、根据本单位经济状况决定是否开展职业健康检查B、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C、根据单位领导研究决定是否开展职业健康检查2、对从事高温作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应在(A)。
A、高温季节到来之前进行B、高温季节进行C、高温季节过后进行3.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B)承担。
A.劳动者B.用人单位C.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4.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C),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A.如实、无偿提供B.收取费用C.如实提供5、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虽不是直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但在工作中受到与直接接触人员同样的或几乎同样的接触,(B)。
A也不应视同职业性接触 B、应视同职业性接触C、由用人单位决定是否视同职业性接触6、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用人单位(A)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A、不得B、可以C、经领导批准可以7、对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A)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A、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B、上岗前和在岗期间C、在岗期间8、(A)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A、用人单位B、医疗卫生机构C、地方卫生行政部门9、2009年媒体披露的(C)暴露出我国职业病防治领域中的一些问题,职业病防治工作再次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A、福建省仙游县外来农民工患职业病事件B、河北省高碑店市农民工苯中毒事件C、河南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10、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分工,监督检查用人单位的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规范职业病的预防、保健以及职业病的检查和救治工作由(B)负责。
职业病防治知识竞赛题目
![职业病防治知识竞赛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6c8ac32a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91.png)
职业病防治知识竞赛题目职业病防治知识竞赛题目导语: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下面是店铺收集的职业病防治知识竞赛题目,希望能帮到你。
职业病防治法知识答题一1、纪念《职业病防治法》实施八周年宣传活动的主题是。
A、防治职业病造福劳动者——劳动者享有基本职业卫生服务。
B、劳动者健康与企业社会责任C、保护农民工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2、我国颁布实施的旨在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的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劳动者发现用人单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自身的职业健康权益受到侵犯应如何举报投诉?( )A. 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举报投诉B. 向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举报投诉C. 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投诉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规定“职业病”指( )。
A. 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B. 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C. 劳动者在日常活动中引起的疾病5、我国法定的职业病共有( )。
A. 10大类115种B. 9大类99种C. 14种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中应写明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 )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待遇等。
A. 毒物B. 工伤C. 职业病危害7、职业健康检查包括( )A. 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B. 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C. 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急性的职业健康检查8. 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 )。
A. 危险工作B. 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C. 任何工作9、用人单位不得安排( )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职业病诊断
![职业病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a756ef7d312b3169a451a4a6.png)
职业病诊断
职业病诊断是指经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就劳动者是否患职业病而采取的医疗诊断措施。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
1、职业病诊断应当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本人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2、职业病诊断,应当综合分析下列因素:(1)病人的职业史;(2)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3)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等。
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在排除其他致病因素后,应当诊断为职业病。
3、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在进行职业病诊断时,应当组织三名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集体诊断。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应当由参与诊断的医师共同签署,并经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审核盖章。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应当一式三份,劳动者、用人单位各执一份,诊断机构存档一份。
4、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可以向作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
职业病诊断争议由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当事人的申请,组织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
当事人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
职业病诊断鉴定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5、职业病诊断、鉴定需要用人单位提供有关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等资料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劳动者和有关机构也应当提供与职业病诊断、鉴定有关的资料。
职业健康检查与职业病诊断鉴定
![职业健康检查与职业病诊断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af2ae01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68.png)
一、职业健康监护
(四)职业健康监护的实施
3、检查时间与周期: ⑵在岗期间定期健康检查 :健康检查的目的主要是早 期发现职业病患者或疑似职业病患者或劳动者的其他 健康异常改变;及时发现有职业禁忌证的劳动者;通 过动态观察劳动者群体健康变化,评价工作场所职业 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效果。定期健康检查的周期根据不 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性质、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的浓度 或强度、目标疾病的潜伏期和防护措施等因素决定。 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执行。
一、职业健康监护
(四)职业健康监护的实施 2、前期准备 ⑴签订职业健康检查委托书 了解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应检人员名单、 检查类别、检查项目。 ⑵填写职业健康检查表首页
一人一份,用人单位签章、受检人签名。发放体检注意事 项。 ⑶确定主检医师
一、职业健康监护
(四)职业健康监护的实施 3、检查时间与周期:
■ 4、识别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高危人群;
■ 5、进行目标干预,包括改善作业环境条件,改革生产工艺,采用有效的 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对职业病患者及疑似职业病和有职业禁忌人 员的处理与安置等;
■ 6、评价预防和干预措施的效果;
■ 7、为制定或修订卫生政策和职业病防治对策服务。。
一、职业健康监护
(四)职业健康监护的实施 1、流程:用人单位与职业健康监护机构制 定计划签订委托合同—按照合同安排用人 单位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健康监护 机构填写《职业健康检查表》—健康监护 机构按照规范项目进行体检—职业健康检 查机构对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并 按照委托协议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用 人单位提交健康检查结果报告- 告知-报告。
工伤由哪个部门认定
![工伤由哪个部门认定](https://img.taocdn.com/s3/m/54ee0320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5c.png)
工伤由哪个部门认定工伤是指在劳动者从事工作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导致劳动者丧失劳动能力或者死亡。
在中国,工伤由工伤认定部门进行认定和处理。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国工伤认定的相关流程和责任部门。
中国工伤认定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工伤保险条例》和《工伤认定和支付管理办法》等。
根据这些法律法规,工伤认定主要由以下部门负责:1.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是工伤认定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工伤认定的政策、规定和标准。
在市级以上行政区域内,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设立工伤认定委员会,负责具体的工伤认定工作。
2. 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是工伤认定的医学依据提供者。
当劳动者遭受工伤或者患职业病后,需及时就医,并由相关医疗机构提供医学证明材料,包括病历、诊断证明、治疗记录等。
这些材料将作为工伤认定的重要依据。
3.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用人单位负有职责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工伤和职业病的发生,协助工伤认定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劳动者也需积极配合工伤认定部门的调查,并提供必要的证据材料。
工伤认定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工伤报告:工伤发生后,用人单位应立即报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报告中需提供工伤发生的基本情况、伤者的基本信息以及伤者的就医情况。
2. 工伤调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组织专业人员对工伤进行调查,包括调查工伤发生的原因、经过和责任归属等。
3. 医学鉴定:依据医疗机构提供的医学证明材料,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组织专家进行医学鉴定,确定伤者是否存在工伤或者职业病,并评估伤残程度。
4. 工伤认定:在完成调查和医学鉴定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工伤认定,并出具工伤认定证明。
5. 工伤赔偿:根据工伤认定结果,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申请工伤赔偿,用人单位应根据工伤保险制度进行赔偿。
需要注意的是,工伤认定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争议,劳动者可以通过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诉讼等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职业病防治法(标准答案)
![职业病防治法(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256d867e21af45b207a855.png)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自〔〕起施行。
答:2002年5月1日2.?职业病防治法?是为了〔〕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开展,根据宪法而制定。
答:预防控制3.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
答:预防为主,防治结合4. 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原那么是〔〕。
答:分类管理,综合治理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答:职业活动6.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由国务院〔〕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答:卫生7.由国家主管部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病称为法定职业病。
以下关于职业病诊断条件中,不作为界定法定职业病根本条件的是〔〕。
答:接触职业危害因素5年以上8.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在每年〔〕月最后一周。
答:49.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四条,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接受〔〕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答:职业卫生10.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危害工程,接受监督。
答:申报11.没有证据〔〕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应当诊断为职业病。
答:否认12.在生产中,与生产过程有关而产生的粉尘,称为〔〕。
答:生产性粉尘13.〔〕措施是防治尘肺的根本措施。
答:工程技术14.?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方法?规定:职业健康检查由〔〕承当。
答:有资质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15.为有效地开展职业健康监护,每个健康监护体检工程应明确规定健康监护的目标疾病,?职业健康监护技术标准?规定健康监护的目标疾病是〔〕。
答:职业病、职业禁忌证16.用人单位在健康监护中的责任和义务哪项是错误的?答:用人单位可以不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17.应进行上岗前检查的是〔〕。
体检时有职业病怎么办
![体检时有职业病怎么办](https://img.taocdn.com/s3/m/8d5093c0ec3a87c24028c4a6.png)
体检时有职业病怎么办体检时有职业病要做到以下几点:1、劳动者一旦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2、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患病劳动者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劳动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3、劳动者患职业病后,一般在参保地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并按参保地的规定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用人单位在注册地和生产经营地均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劳动者患职业病后,在生产经营地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并按生产经营地的规定,依法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职业病病人享有以下权利:1、职业病病人的诊疗、康复费用,伤残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按照国家有关工伤社会保险的规定执行。
2、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3、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最后的用人单位承担;最后的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该职业病是先前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造成的,由先前的用人单位承担。
4、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不变。
5、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的,应当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
职业病诊断和工伤知识试题
![职业病诊断和工伤知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fa6ba4152ea551811a6870d.png)
职业病诊断和工伤知识试题一、单选题1、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公开职业病诊断程序,方便( B )进行职业病诊断。
A公民B劳动者C患者D用人单位2、职业病诊断机构及其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尊重、关心、爱护( C ),保护其隐私。
A公民B患者 C 劳动者D用人单位3、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机构作出的职业病诊断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在接到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之日起(C)日内,向职业病诊断机构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
A10 B20 C304、当事人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鉴定书之日起(B)日内,向原鉴定组织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
A10 B15 C306、职业病诊断、鉴定的费用由(C)承担。
A患者B劳动者 C 用人单位7、职业病防治的宗旨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C)。
A.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B.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经济发展C.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8、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C)。
A.分类管理、综合治理B.防治结合,综合治理C.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9、职业病防治法规定(A )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A.劳动者B.用人单位C.地方政府11、(C )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A.劳动者B.各级政府C.用人单位12、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B)待遇。
A. 福利B. 职业病C. 康复13、尘肺病是我国人数最多的一种职业病,目前世界各国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B)尤其重要。
A. 治疗B. 预防C. 待遇14、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 C )。
A. 辞退B. 继续从事原工作,给予一定补贴C. 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15、职业病诊断、鉴定需要用人单位提供有关(A )资料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
A. 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等B. 企业人事管理档案C. 企业生产经营16、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 C )或者经常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者是否患有职业病,应由谁诊断
职业病诊断工作与普通疾病诊断有很大差别,它是一项政策性、科学性、技术性、专业性都很强的工作,它涉及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普通疾病诊断只要根据临床表现及相应的辅助检查,诊断的目的是为了治疗;而职业病的诊断除了需要临床表现及相应的辅助检查外还要有病人的职业史及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诊断的目的也不仅仅是为治疗,它还涉及诊断后的相应的职业病待遇及民事赔偿责任。
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对职业病诊断机构、诊断医师、诊断程序以及诊断原则等都作了明确规定。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诊断应当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
当劳动者怀疑自己所患疾病跟职业有关时,应向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具有职业病诊断资格的医疗卫生机构申请诊断,以确认所患疾病是否为职业病,目前南京有金山医院。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本人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劳动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本人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申请职业病诊断,诊断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当劳动者对职业病诊断结论有异议时,在接到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之日起30日内,可以向做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并且职业病诊断鉴定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结束语:职业卫生呼唤企业社会责任
劳动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它综合表现为人的体能、智能的健康素质并以此为基础的职业素质的竞争,而职业人群是全人口中最具创造力的人群,是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保护职业人群健康,不仅关系到劳动者家庭幸福和社会的进步与文明,而且有利于社会劳动者生命质量,延长劳动者有效工作年限,保持劳动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企业对劳动者的职业活动处于支配地位,自然成为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应当对本企业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而在《职业病防治法》中就明文规定企业应采取预防措施,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所谓预防,指预先采取防范措施,它包括为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所采取的一切措施,特别是前期预防,强调从职业病危害源头采取措施。
为此,《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实施职业病危害评价,对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使用。
从预防的角度,将职业病危害从源头截断,避免职业病危害的产生。
而控制指对工作场所或者职业活动过程中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评价、干预措施,目的是保证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
消除是指依靠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其他治理措施,用无毒害材料、工艺代替有毒害材料、工艺,根除工作场所已经存在的职业病危害。
保护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对促进经济发展的意义和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健康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发展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
劳动者既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同时也应该是社会经济均衡发展的受益者。
从广大劳动者的根本利益出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不断适应劳动者日益增长的职业健康保健需求,依法保障劳动者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第二,对用人单位来说,保护劳动者健康,提高劳动者的健康素质,是提高个人职业素质和用人单位整体素质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表现为人的体能与智能的健康素质及以此为基础的职业素质的竞争,做好职业卫生工作,直接关系到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及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第三,国内外大量事实和报告数据表明,职业病危害是造成劳动者过早丧失劳动能力的最主要因素,不仅给身患职业病的劳动者及其家庭带来身心痛苦,而且造成劳动者的创造力、劳动能力的丧失,导致劳动生产率下降和劳动生产力的巨大损失。
职业人群是全人口中最具创造力的人群,是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健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不仅密切关系到劳动者家庭幸福和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而且对提高劳动者工作生命质量,延长劳动者有效工作年限,保持劳动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及经济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保护”与“促进”的关系,不能以危害劳动者的健康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应当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建立、健全企业职业卫生制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依法组织职工参加健康监护、工伤社会保险,并对本企业产生的职业危害后果承担责任等。
人的生命和健康是宝贵的,多一份关心,多一份支持,全社会共同来关注劳动者职业健康。
来自:职业卫生检测()
详细参考出处/html/qybh/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