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经济学】国际油价何去何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油价何去何从
国际油价何去何从
在了解当前国际石油价格的变化,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关于此次事件的相关方。

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

是亚、非、拉石油生产国为协调成员国石油政策、反对西方石油垄断资本的剥削和控制而建立的国际组织,1960年9月成立。

它的宗旨是: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石油政策,维持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稳定,确保石油生产国获得稳定收入。

石油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每个人出行(公交、汽车等)都要依靠石油。

然而,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中国近几个月的经济严重受挫,中国近几个月的经济出现了负增长。

当然,不外乎包括了原油产业的
发展。

随着新冠肺炎在全球的相继爆发,全球的石油行业更是受到严重的重创。

新冠病毒是“看不见的敌人”,带给整个行业惨重和长期影响。

新冠肺炎在全球多国蔓延,使得各界对石油的需求大减,导致油价近期大跌。

不仅是对于其他国家的石油产业的影响,我国的石油价格也在下降。

如果你有去加油站加油就会留意到,油价的的确确下降了不少。

首先我们简单分析近期原油价格会降低主要有以下的原因:
(1)供需失衡难振
此次油价大跌的主因是全球原油供过于求。

一方面各大产油国加紧生产,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压制原油需求。

(2)欧佩克开打价格战
石油输出国组织11月27日宣布不减产,该消息出来后加速了油价的下跌。

欧佩克的原油产量约占世界石油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该组织一直在原油市场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自2011年欧佩克决定将石油日产量保持在3000万桶水平,这个限额一直维持至今。

但随着非欧佩克国家产能的上升,欧佩克的话语权日渐下降。

法兴银行指出,未来油价进入一个新时代,不再由欧佩克或沙特,而是由价格来决定市场的供应。

(3)北美页岩油的崛起
美国页岩油气的开发改写了石油和天然气的新篇章,提供了生产一个全新的能源来源。

油价的走低将放缓页岩油气在其他国家的开采。

但未来美国的开采技术将会传到其他国家,并提供一个新的能源的解决方案。

其实此次可以用四个字简单的概括就是“供应过剩”,也就是经济学中所说到的供应大于需求。

也就是提供的石油数量大于需求的原油数量,会导致浪费的情
况,不需要的石油堆积,高额的仓库费用,会导致更严重的事情(通货膨胀)的发生。

所以,针对此次新冠肺炎对于原油产业的影响,“欧佩克+”(即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北京时间4月13日凌晨,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正式宣布,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达成石油减产协议。

根据协议,“欧佩克+”(即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将从今年5月1日起日均减产970万桶,首轮减产为期两个月;7月至今年年底减产规模降至每日770万桶;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减产规模将降至每日580万桶;并于2021年12月讨论协议延期事宜。

此次全球的原油产业经济因新冠疫情严重受挫,但是“欧佩克+”达成历史性减产协议到底能不能扭转原油供大于求的局面?这份减产协议能否稳定国际油价?国际原油市场将呈现怎样的变化?无论是从规模还是范围看,这次国际市场原油减产的力度远远高于以往。

从规
模来看,以往最大的减产出现在2001-2002年。

当时欧佩克两次限产保价,2001年9月宣布每天减产350万桶,2002年1月每天再次减产150万桶。

表面上看原油价格大跌是因为供需问题,但我认为针对此次原油价格大跌不能简单的看到仅仅只是经济学中基本的的供需原理的问题,我们应该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

实际上此次减产协议源自沙特阿拉伯与俄罗斯此前的谈判破裂。

虽然沙特阿拉伯、俄罗斯事前并没有协商,但双方非常清楚自己的目的和对方的打算,两国在经济目的上是一致的,就是要使美国页岩油置于联合减产计划中,因为仅靠“欧佩克+”的减产是不足以维持油价的。

对此,美国总统也做出积极回应,并承诺会加入到此次减产计划中。

美国之所以积极促成协议的原因,国际油价回到每桶50美元是美国最乐见的,如果回到40美元也基本能符合美国的期待。

为了让油价有所回升,特朗普政府也不得不作出牺牲。

油价跌到一定程度,对美国页岩油行业打击很大,甚至会严重冲击美国资本市场。

作为原油产业外行人,非常期待接下来两个月的减产计划是否对原油有影响?有怎么样的影响?原油价格走势到底会出现怎么样变化?国际油价何去何从?减产计划会不会得到有效的实施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