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10章概率、统计和统计案例章末总结分层演练文
2020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10章 概率、统计和统计案例章末总结分层演练 文-精装版
![2020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10章 概率、统计和统计案例章末总结分层演练 文-精装版](https://img.taocdn.com/s3/m/3a4b0f9714791711cc7917df.png)
教学资料范本2020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10章概率、统计和统计案例章末总结分层演练文-精装版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精选】20xx最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10章概率、统计和统计案例章末总结分层演练文章末总结知识点考纲展示随机事件的概率❶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了解概率的意义,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❷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古典概型❶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❷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随机数与几何概型❶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❷了解几何概型的意义.随机抽样❶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❷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了解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的方法.用样本估计总体❶了解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率分布表,会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❷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数据标准差.❸能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给出合理的解释.❹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❺会用随机抽样的基本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统计案例❶会作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的散点图,会利用散点图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❷了解最小二乘法的思想,能根据给出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❸通过典型案例了解回归分析的思想、方法,并能初步应用回归分析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❹通过典型案例了解独立性检验(只要求2×2列联表)的思想、方法,并能初步应用独立性检验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一、点在纲上,源在本里考点考题考源样本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20xx·高考全国卷Ⅰ,T2,5分)为评估一种农作物的种植效果,选了n块地作试验田.这n块地的亩产量(单位:kg)分别为x1,x2,…,x n,下面给出的指标中可以用来评估这种农作物亩产量稳定程度的是( )A.x1,x2,…,x n的平均数 B.x1,x2,…,x n的标准差C.x1,x2,…,x n的最大值 D.x1,x2,…,x n的中位数必修3 P79练习T1用样本估计总计(20xx·高考全国卷Ⅰ,T19,12分)为了监控某种零件的一条生产线的生产过程,检验员每隔30 min从该生产线上随机抽取一个零件,并测量其尺寸(单位:cm).下面是检验员在一天内依次抽取的16个零件的尺寸:经计算得x-=116∑i=116xi=9.97,s=116∑i=116(xi-x-)2=116⎝⎛⎭⎪⎫∑i=116x2i-16x-2≈0.212, ∑i=116x(xi-x-)(i-8.5)=-2.78,其中x i为抽取的第i个零件的尺寸,i=1,2,…,16.必修3 P79练习T2(1)求(x i ,i )(i =1,2,…,16)的相关系数r ,并回答是否可以认为这一天生产的零件尺寸不随生产过程的进行而系统地变大或变小(若|r |<0.25,则可以认为零件的尺寸不随生产过程的进行而系统地变大或变小).(2)一天内抽检零件中,如果出现了尺寸在(x --3s ,x -+3s )之外的零件,就认为这条生产线在这一天的生产过程可能出现了异常情况,需对当天的生产过程进行检查.(i)从这一天抽检的结果看,是否需对当天的生产过程进行检查?(ii)在(x --3s ,x -+3s )之外的数据称为离群值,试剔除离群值,估计这条生产线当天生产的零件尺寸的均值与标准差.(精确到0.01)附:样本(x i ,y i )(i =1,2,…,n )的相关系数r =.0.008≈0.09.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20xx·高考全国卷Ⅲ,T 18,12分)下图是我国2008年至2014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单位:亿吨)的折线图.注:年份代码1-7分别对应年份2008-20xx(1)由折线图看出,可用线性回归模型拟合y 与t 的关系,请用相关系数加以说明;(2)建立y 关于t 的回归方程(系数精确到0.01),预测2016年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附注:参考数据:i =17t i y i =40.17,必修3 P 90例题、P 95B 组T 1=0.55,7≈2.646.参考公式:相关系数r=,回归方程y^=a^+b^t中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公式分别为:b^=,a^=y--b^t-.考点考题考源样本估计总体与独立性检验思想(20xx·高考全国卷Ⅱ,T19,12分)海水养殖场进行某水产品的新、旧网箱养殖方法的产量对比,收获时各随机抽取了100个网箱,测量各箱水产品的产量(单位:kg), 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1)记A表示事件“旧养殖法的箱产量低于50 kg”,估计A的概率;(2)填写下面列联表,并根据列联表判断是否有99%的把握认为箱产量与养殖方法有关:箱产量<50kg箱产量≥50kg旧养殖法新养殖法(3)根据箱产量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对这两种养殖方法的优劣进行比较.附:P(K2≥k)0.0500.0100.001选修12P15练习k 3.8416.63510.828K2=n(ad-bc)2(a+b)(c+d)(a+c)(b+d).二、根置教材,考在变中一、选择题1.(必修3 P64A组T5改编)某校高一、高二、高三学生共有1 290人,其中高一480人,高二比高三多30人,为了解该校学生健康状况,现采用分层抽样方法进行调查,在抽取的样本中有高一学生96人,则该样本中的高三学生人数为( )A.84 B.78C.81 D.96解析:选B.因为高一480人,高二比高三多30人,所以设高三有x人,则x+x+30+480=1 290,解得x=390,故高二420人,高三390人,若在抽取的样本中有高一学生96人,则该样本中的高三学生人数为×390=78(人).2.(选修12 P6例2改编)一只红铃虫的产卵y和温度x有关,根据收集的数据散点分布在曲线y=c1ec2x的周围,若用线性回归模型建立回归关系,则应作下列哪个变换( )A.t=ln x B.t=x2C.t=ln y D.t=ey解析:选C.由y=c1ec2x得c2x=ln=ln y-ln c1,令t=ln y,得t=c2x+ln c1,故选C.3.(必修3 P70内文改编)如图茎叶图记录了甲、乙两组各五名学生在一次英语听力测试中的成绩(单位:分).已知甲组数据的中位数为15,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6.8,则x ,y 的值分别为( )A .2,5B .5,5C .5,8D .8,8解析:选C .由于甲组数据的中位数为15=10+x , 所以x =5.又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9+15+(10+y )+18+245=16.8,所以y =8.所以x ,y 的值分别为5,8.4.(必修3 P79练习T3改编)在一段时间内有2 000辆车通过高速公路上的某处,现随机抽取其中的200辆进行车速统计,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若该处高速公路规定正常行驶速度为90~120 km/h ,试估计这2 000辆车中,以正常速度通过该处的汽车有( )A .30辆B .300辆C .170辆D .1 700辆解析:选D .直方图中速度为90~120 km/h 的频率为0.03×10+0.035×10+0.02×10=0.85.用样本估计总体,可知2 000辆车中,以正常速度通过该处的汽车约有0.85×2 000=1 700(辆).故选D .二、填空题5.(必修3 P95B 组T1改编)某科研所对新研发的一种产品进行合理定价,该产品按事先拟定的价格试销得如下统计数据.单价x (元) 8 8.2 8.4 8.8 8.6 9 销量y (件)908483758068回归方程为=x +(其中已算出=-20);该产品的成本为4.5元/件,为使科研所获利最大,该产品的定价应为________元/件.解析:依题意:x -=(8+8.2+8.4+8.8+8.6+9)=8.5, y -=(90+84+83+75+80+68)=80.又=-20,所以=-=80+20×8.5=250, 所以回归直线方程为=-20x +250. 设科研所所得利润为W ,定价为x ,所以W =(x -4.5)(-20x +250)=-20x2+340x -1 125, 所以当x ==8.5时,Wmax =320.故当该产品定价为8.5元/件时,W 取得最大值. 答案:8.56.(选修12 P15练习改编)通过随机询问110名性别不同的大学生是否爱好某项运动,得到如下的列联表:男 女 总计 爱好4020 60 不爱好 20 30 50 总计6050110则有________以上的把握认为“爱好该项运动与性别有关”. 附:K2=,P (K 2≥k 0)0.0500.0100.001k 03.8416.63510.828解析:K2=≈7.8>6.635.可知我们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1的前提下,即有99%以上的把握认为“爱好该项运动与性别有关”.答案:99%三、解答题7.(必修3 P94A组T3改编)经调查得出,某型号的轿车使用年限x和所支出的维修保养费y(万元)的统计资料如下表(注:第一年该型号的轿车的维修保养费由商家负责,消费者不承担).x(年)2345 6y(万元)2.23.85.56.57.(1)求y关于x的线性回归方程,并说明该型号轿车维修保养费的变化情况;(2)若每年维修保养费超过10万元,该型号轿车就作报废处理,问该型号轿车最多使用年限为多少年?附:解:(1)列表如下于是==1.23.a^=-=5-1.23×4=0.08.所以线性回归方程为=x+=1.23x+0.08.由回归直线方程=1.23x+0.08知,回归直线的斜率=1.23>0,所以x与y是正相关,即轿车使用年限越多,维修保养费越多.(2)若每年维修保养费超过10万元,该型号轿车就作报废处理,则该型号轿车最多使用年限x应满足1.23x+0.08≤10,解得x≤8.07,故该型号轿车最多使用8年就应作报废处理.8.(必修3 P39练习T3、选修12 P19B组T2改编)某食品公司研发生产一种新的零售食品,从产品中抽取100件作为样本,测量这些产品的一项质量指标值,由测量结果得到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1)求直方图中a的值;(2)设生产成本为y,质量指标值为x,生产成本与质量指标值之间满足函数关系y=,假设同组中的每个数据用该组区间的右端点值代替,试计算生产该食品的平均成本.解:(1)由已知,得(0.002+0.009+0.022+a+0.024+0.008+0.002)×10=1,解得a=0.033.(2)由题设条件及食品的质量指标值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得食品生产成本分组与频率分布表如下:组号1234567分组[66,70](70,74](74,78](78,82](82,92](92,100](100,108]频率0.020.090.220.330.240.080.02 根据题意,生产该食品的平均成本为70×0.02+74×0.09+78×0.22+82×0.33+92×0.24+100×0.08+108×0.02=84.52.11 / 11。
2020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考点与题型总结:第十章统计与统计案例(附解析)
![2020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考点与题型总结:第十章统计与统计案例(附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7ec5d5402d276a201292eb1.png)
第十章统计与统计案例第一节随机抽样一、基础知识1.简单随机抽样(1)定义:一般地,设一个总体含有 N 个个体,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 n 个个体作为样本 (n≤ N),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就把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这样抽取的样本,叫做简单随机样本.(2)常用方法:抽签法和随机数法.2.分层抽样 (1)在抽样时,将总体分成互不交叉的层,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从各层独立地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将各层取出的个体合在一起作为样本,这种抽样方法是一种分层抽样.(2)分层抽样的应用范围:当总体是由差异明显的几个部分组成时,往往选用分层抽样.3.系统抽样 (1)定义:当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多时,可以将总体分成均衡的几部分,然后按照预先制定的规则,从每一部分抽取一个个体,得到所需的样本,这种抽样的方法叫做系统抽样.(2)系统抽样的步骤假设要从容量为 N 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 n的样本.①先将总体的 N 个个体编号;②确定分段间隔 k,对编号进行分段.当N(n 是样本容量 )是整数时,取 k=N; nn当总体中的个体数不能被样本容量整除时,可先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总体中剔除几个个体,使剩下的个体数能被样本容量整除,然后再按系统抽样进行.这时在整个抽样过程中每个个体被抽取的可能性仍然相等.③在第 1 段用简单随机抽样确定第一个个体编号l(l≤k);④按照一定的规则抽取样本.通常是将 l 加上间隔 k 得到第 2 个个体编号 l + k,再加 k 得到第 3 个个体编号 l + 2k,依次进行下去,直到获取整个样本.、常用结论(1)不论哪种抽样方法,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入样的概率都是相同的.(2)系统抽样一般也称为等距抽样,入样个体的编号相差分段间隔k 的整数倍.(3)分层抽样是按比例抽样,每一层入样的个体数为该层的个体数乘抽样比.(4)三种抽样方法的特点、联系及适用范围考点一简单随机抽样[典例 ] 下列抽取样本的方式属于简单随机抽样的个数有 ( )①从无限多个个体中抽取 100 个个体作为样本;②盒子里共有 80个零件,从中选出 5 个零件进行质量检验.在抽样操作时,从中任意拿出一个零件进行质量检验后再把它放回盒子里;③用抽签方法从 10件产品中选取 3 件进行质量检验;④某班有 56 名同学,指定个子最高的 5 名同学参加学校组织的篮球赛.A.0 个B.1个C.2个D.3 个[解析 ] ①不是简单随机抽样,因为被抽取样本的总体的个数是无限的,而不是有限的;②不是简单随机抽样,因为它是有放回抽样;③明显为简单随机抽样;④不是简单随机抽样,因为不是等可能抽样.[答案 ] B[ 解题技法 ] 应用简单随机抽样应注意的问题 (1)一个抽样试验能否用抽签法,关键看两点:一是抽签是否方便;二是号签是否易搅匀.一般地,当总体容量和样本容量都较小时可用抽签法.(2)在使用随机数法时,如遇到三位数或四位数,可从选择的随机数表中的某行某列的数字计起,每三个或四个作为一个单位,自左向右选取,有超过总体号码或出现重复号码的数字舍去.[ 题组训练 ]1.总体由编号为 01,02,⋯, 19,20 的 20 个个体组成,利用下面的随机数表选取 5 个个体,选取方法是 从随机数表第 1 行的第 5 列和第 6 列数字开始由左到右依次选取两个数字,则选出来的第 5 个个体的编号为 ()7816 6572 0802 6314 0702 4369 9728 0198 3204 9234 4935 8200 3623 4869 6938 7481B .07C .02考点二 系统抽样[典例] (1)某校为了解 1 000 名高一新生的身体生长状况,用系统抽样法 (按等距的规则 )抽取 40名同学进行检查, 将学生从 1~1 000进行编号, 现已知第 18组抽取的号码为 443,则第一组用简单随机抽样抽取的 号码为 ( )A .16B . 17C .18D .19(2) 中央电视台为了解观众对某综艺节目的意见,准备从 502 名现场观众中抽取 10%进行座谈,现用系统 抽样的方法完成这一抽样,则在进行分组时,需剔除 __________________ 个个体,抽样间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 (1)因为从 1 000 名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 40的样本,所以系统抽样的分段间隔为 140000=25,设第一组随机抽取的号码为 x ,则抽取的第 18 组编号为 x +17×25=443,所以 x = 18.(2)把 502 名观众平均分成 50组,由于 502除以 50的商是 10,余数是 2,所以每组有 10 名A.08 D .01解析: 选 D 由随机数法的随机抽样的过程可知选出的 5个个体是 08,02,14,07,01,所以第 5 个个体的编 号是 01.2.利用简单随机抽样,从 n 个个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 10 的样本.若第二次抽取时,余下的每个个体被 抽到的概率为 13,则在整个抽样过程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为()1 A.4 1 B.13 5 C.14 10 D.27解析:选C 根据题意, n -91=31,解得 n = 28.故在整个抽样过程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为10= 5. 28=14.观众,还剩 2 名观众,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样时,应先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 502 名观众中抽取 2名观众,这 2 名观众不参加座谈;再将剩下的 500名观众编号为 1,2,3,⋯,500,并均匀分成 50段,每段含500=10个个体.所50 以需剔除 2 个个体,抽样间隔为 10.[答案 ] (1)C (2)2 10[ 变透练清 ]1. 变结论若本例 (1) 的条件不变,则编号落入区间 [501,750] 的人数为.解析:从 1 000名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 40的样本,系统抽样分 40组,每组140000=25 个号码,每组抽取一个,从 501 到 750 恰好是第 21 组到第 30 组,共抽取 10 人.答案: 102.(2018 ·南昌摸底调研 )某校高三 (2)班现有 64 名学生,随机编号为 0,1,2,⋯, 63,依编号顺序平均分成 8 组,组号依次为 1,2,3 ,⋯, 8.现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 8 的样本,若在第 1 组中随机抽取的号码为 5,则在第 6 组中抽取的号码为.解析:由题知分组间隔为64=8,又第 1 组中抽取的号码为 5,所以第 6组中抽取的号码为5× 8+ 5= 45. 8答案: 45[ 解题技法 ] 系统抽样中所抽取编号的特点系统抽样又称等距抽样,所以依次抽取的样本对应的号码就是一个等差数列,首项就是第 1 组所抽取样本的号码,公差为间隔数,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就可以确定每一组内所要抽取的样本号码.[提醒 ] 系统抽样时,如果总体中的个数不能被样本容量整除时,可以先用简单随机抽样从总体中剔除几个个体,然后再按系统抽样进行.考点三分层抽样[典例] 某电视台在网上就观众对其某一节目的喜爱程度进行调查,参加调查的一共有 20 000人,其中各种态度对应的人数如下表所示:电视台为了了解观众的具体想法和意见,打算从中抽取 100 人进行详细的调查,为此要进行分层抽样,那么在分层抽样时,每类人中应抽取的人数分别为 ( )A .25,25,25,25B . 48,72,64,16C.20,40,30,10 D .24,36,32,8100 1 1[解析 ] 法一:因为抽样比为201 00000=2010,所以每类人中应抽取的人数分别为 4 800× 2100=24,750A .不全相等B .均不相等C .都相等,且为2 019D .都相等,且为140[答案 ] D[ 解题技法 ] 分层抽样问题的类型及解题思路 (1)求某层应抽个体数量:按该层所占总体的比例计算.(2)已知某层个体数量,求总体容量或反之求解:根据分层抽样就是按比例抽样,列比例式进行计算.(3)分层抽样的计算应根据抽样比构造方程求解,其中“抽样比= 样本容量=各层样本数量”总体容量 =各层个体数量 ”[ 题组训练 ]1. (2019 ·山西五校联考 )某校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高一 人、高三 n 人中抽取 81 人进行问卷调查,若高二被抽取的人数为30,则 n = ( )A .860B . 720C .1 020答案: 85[课时跟踪检测 ]1.从 2 019 名学生中选取 50名学生参加全国数学联赛,若采用以下方法选取:先用简单随机抽样法从 2200×1 200 36, 6 400 × 1 200 32,1 600× 12008. 法二: 最喜爱、喜爱、一般、不喜欢的比例为 4 800∶7 200∶6 400∶1 600=6∶9∶8∶2, 所以每类人中应抽取的人数分别为 ×100= 6+9+ 8+224, 9 6+9+8+× 100= 36, 8 6+9+8+×100=32,26+9+8+×100=8.1 000 人、高二 1 200 D .1 040解析: 选 D 由已知条件知抽样比为 30 1 410,从而 81 1 000+1 20041,解得 n =1 040 ,故选D.2.(2018 广·州高中综合测试 )已知某地区中小学学生人数如图所示.为 参加某项社会实践活动的意向, 拟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来进行调查. 若高 名学生,则小学与初中共需抽取的学生人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x +20 解得 x =85. 019 名学生中剔除 19 名学生,剩下的 2 000 名学生再按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则每名学生入选的概率 () 了解该区学生 中 需 抽 取20 错误 ! =解析:选 C 从 N个个体中抽取 M 个个体,则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都等于M N,故每名学生入选的概率都相等,且为50.22.福利彩票“双色球”中红球的号码可以从01,02,03,⋯, 32,33 这 33 个两位号码中选取,小明利用如下所示的随机数表选取红色球的 6 个号码,选取方法是从第 1行第 9 列的数字开始,从左到右依次读取数据,则第四个被选中的红色球的号码为 ( )A.12 B . 33C.06 D .16解析:选 C 被选中的红色球的号码依次为 17,12,33,06,32,22,所以第四个被选中的红色球的号码为06.3.某班共有学生 52人,现根据座号,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4的样本.已知 5 号、 18号、44 号同学在样本中,那么样本中还有一个同学的座号是 ( )A .23B . 27C.31 D .3352解析:选 C 分段间隔为542= 13,故样本中还有一个同学的座号为 18+13= 31.4.某工厂在 12 月份共生产了 3 600 双皮靴,在出厂前要检查这批产品的质量,决定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进行抽取,若从一、二、三车间抽取的产品数分别为a,b, c,且 a,b,c 构成等差数列,则第二车间生产的产品数为 ( )A.800 双B.1 000 双C.1 200双D.1 500 双解析:选 C 因为 a,b,c 成等差数列,所以 2b=a+c,即第二车间抽取的产品数占抽样产品总数的三分之一,根据分层抽样的性质可知,第二车间生产的产品数占 12 月份生产总数的三分之一,即为 1 200 双皮靴.5.(2018 南·宁摸底联考 )已知某地区中小学生人数和近视情况分别如图甲和图乙所示.为了了解该地区中小学生的近视形成原因,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 2%的学生进行调查,则样本容量和抽取的高中生近视人数分别为 ( )A .100,20B . 200,20C.200,10 D .100,10解析:选 B 由题图甲可知学生总人数是 10 000,样本容量为 10 000×2%=200,抽取的高中生人数是 2 000×2%=40,由题图乙可知高中生的近视率为50%,所以抽取高中生的近视人数为40× 50%=20,故选 B.6.一个总体中有 100 个个体,随机编号为 0,1,2,⋯, 99.依编号顺序平均分成 10 个小组,组号依次为 1,2,3,⋯, 10.现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10 的样本,如果在第一组随机抽取的号码为m,那么在第 k组中抽取的号码个位数字与 m+k 的个位数字相同.若 m= 6,则在第 7 组中抽取的号码是()A .63B . 64C.65 D .66解析:选 A 若 m=6,则在第 7 组中抽取的号码个位数字与 13的个位数字相同,而第 7 组中的编号依次为 60,61,62,63,⋯,69,故在第 7 组中抽取的号码是 63.7.采用系统抽样方法从 960 人中抽取 32 人做问卷调查,为此将他们随机编号为 1,2,⋯,960,分组后在第一组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到的号码为9.抽到的 32人中,编号落入区间 [1,450] 的人做问卷 A,编号落入区间(450,750]的人做问卷 B,其余的人做问卷 C.则抽到的人中,做问卷 B 的人数为()A .7 B.9C.10 D .15解析:选 C 960÷32=30,故由题意可得抽到的号码构成以9 为首项,以 30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其通项公式为 a n=9+30(n-1)=30n-21.由 450<30n-21≤750,解得 15.7<n≤25.7.又 n为正整数,所以 16≤n≤25,故做问卷 B 的人数为 25- 16+ 1= 10.故选 C.8.某企业三月中旬生产 A,B,C 三种产品共 3 000件,根据分层抽样的结果,企业统计员制作了如下的统计表格:由于不小心,表格中 A, C产品的有关数据已被污染看不清楚,统计员记得 A 产品的样本容量比C产品的样本容量多 10,根据以上信息,可得 C 的产品数量是件.x 解析:设样本容量为 x,则 3 000×1 300=130,∴x=300.∴A 产品和 C 产品在样本中共有 300-130=170(件).设 C产品的样本容量为 y,则 y+ y+10= 170,∴ y=80.∴C 产品的数量为3300000×80=800(件).答案:8009.某企业三个分厂生产同一种电子产品,三个分厂产量分布如图所示,现在用分层抽样方法从三个分厂生产的该产品中共抽取 100 件做使用寿命的测试,则第一分厂应抽取的件数为_ ;由所得样品的测试结果计算出一、二、三分厂取出的产品的使用寿命平均值分别为 1 020 小时、 980 小时、 1 030 小时,估计这个企业所生产的该产品的平均使用寿命为小时.解析:第一分厂应抽取的件数为100×50%=50;该产品的平均使用寿命为 1 020×0.5+ 980×0.2+1030×0.3=1 015.答案: 50 1 01510.将参加冬季越野跑的 600 名选手编号为: 001,002,⋯, 600,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50 的样本,把编号分为 50 组后,在第一组的 001 到 012这 12 个编号中随机抽得的号码为 004,这600 名选手穿着三种颜色的衣服,从 001 到 301 穿红色衣服,从 302 到 496 穿白色衣服,从 497 到 600 穿黄色衣服,则抽到穿白色衣服的选手人数为.解由题意及系统抽样的定义可知,将这 600 名学生按编号依次分成 50 组,每一组各有 12 第 k(k∈N *)组抽中的号码是 4+12(k-1).令 302≤4+12(k-1)≤496,得 2556≤k≤42,因此抽到穿白色衣服的选手人数为 42- 25=17(人).答案:1711.某初级中学共有学生 2 000 名,各年级男、女生人数如下表:已知在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 1 名,抽到初二年级女生的概率是 0.19.(1)求 x 的值;(2)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校抽取 48 名学生,问应在初三年级抽取多少名?x解: (1)∵=0.19,∴ x= 380.2 000(2)初三年级人数为 y+z=2 000-(373+377+380+370)=500,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48 名学全校抽取生,应在初三年级抽取的人数为240800×500=12(名 ).第二节 用样本估计总体、基础知识1.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 频率(1)纵轴表示 组距,即小长方形的高= 组距;频率(2)小长方形的面积=组距× 组距 =频率;(3)各个小方形的面积总和等于 1 .2.频率分布表的画法(3)方差 s 2=n [( x 1- x )2+ (x 2- x )2+⋯+ (x n - x )2].第一步:求极差,决定组数和组距,组距=极差; 组数;第二步:分组,通常对组内数值所在区间取左闭右开区间,最后一组取闭区间; 第三步:登记频数,计算频率,列出频率分布表.3.茎叶图茎叶图是统计中用来表示数据的一种图, 茎是指中间的一列数,叶就是从茎的旁 边生长出来的数.4.中位数、众数、平均数的定义(1)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 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 (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 位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 (2) 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3)平均数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即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n 个数据 x 1,x 2,⋯,x n 的平均数 x 1 = n (x 1+ x 2+⋯+5. 样本的数字特征如果有 n 个数据 x 1,x 2,⋯, x n ,那么这 n个数的 1 (1) 平均数 x = n (x 1+ x 2+⋯(2) 标准差s =、常用结论1.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常见结论(1)众数的估计值为最高矩形的中点对应的横坐标.(2)平均数的估计值等于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每个小矩形的面积乘以小矩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之和.(3)中位数的估计值的左边和右边的小矩形的面积和是相等的.2.平均数、方差的公式推广(1)若数据 x1,x2,⋯,x n的平均数为 x,则 mx1+a,mx2+a,mx3+a,⋯,mx n+a 的平均数是 mx + a.(2)若数据 x1,x2,⋯, x n的方差为 s2,则数据 ax1+b,ax2+b,⋯, ax n+b 的方差为 a2s2.考点一茎叶图[典例 ] (2017 山·东高考 )如图所示的茎叶图记录了甲、乙两组各产量数据 (单位:件 ).若这两组数据的中位数相等,且平均值也相等,5名工人某日的则 x 和 y 的值分别为 ( )A .3,5B . 5,5C.3,7 D .5,7[解析 ] 由两组数据的中位数相等可得 65= 60+ y,解得 y= 5,又它们的平均值相等,所以1×[56+62+65+74+(70+x)]=1×(59+61+67+ 65+78),解得 x=3.55[答案 ] A[ 解题技法 ] 茎叶图的应用(1)茎叶图通常用来记录两位数的数据,可以用来分析单组数据,也可以用来比较两组数据.通过茎叶图可以确定数据的中位数,数据大致集中在哪个茎,数据是否关于该茎对称,数据分布是否均匀等.(2)给定两组数据的茎叶图,比较数字特征时,“重心”下移者平均数较大,数据集中者方差较小.[ 题组训练 ]1.在如图所示一组数据的茎叶图中,有一个数字被污染后模糊不清,数据的极差与中位数之和为 61,则被污染的数字为 ( )A.1 B.2C.3 D.4解析:选 B 由图可知该组数据的极差为48- 20=28,则该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61-28=33,易得被污染的数字为 2.2.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 5 场比赛得分的原始记录如茎叶图所示,若甲、乙两人的平均得分分别为x 甲,x 乙,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x 甲< x 乙;乙比甲得分稳定B. x甲> x 乙;甲比乙得分稳定C. x甲 > x 乙;乙比甲得分稳定D. x 甲< x 乙;甲比乙得分稳定2+7+8+ 16+22 8+12+18+21+ 25解析:选 A 因为 x 甲== 11, x 乙== 16.8,所以 x 甲< x 乙且乙比55甲成绩稳定.考点二频率分布直方图[典例]某城市 100 户居民的月平均用电量 (单位:千瓦时 ),以[160,180) ,[180,200) ,[200,220) ,[220,240) ,[240,260) ,[260,280) ,[280,300]分组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1) 求直方图中 x 的值;(2)求月平均用电量的众数和中位数.[解] (1)由(0.002 + 0.009 5+0.011+0.012 5+x+0.005+0.002 5)×20=1,解得 x=0.0075. 即直方图中 x 的值为 0.007 5.220+ 240(2)月平均用电量的众数是= 230.∵(0.002+0.009 5+0.011)×20=0.45<0.5,(0.002+0.009 5+0.011+0.012 5)×20=0.7>0.5,∴月平均用电量的中位数在 [220,240) 内.设中位数为 a,则 0.45+0.012 5×(a-220)=0.5,解得 a= 224,即中位数为 224.[ 变透练清 ]1.某校随机抽取 20 个班,调查各班有出国意向的人数,所得数据的茎叶图如图所示.以 5 为组距将数据分组为 [0,5),[5,10),⋯,[30,35) , [35,40] ,所作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是 ( )解析:选 A 以 5 为组距将数据分组为 [0,5) ,[5,10) ,⋯,[30,35) ,[35,40] ,各组的频数依次为 1,1,4,2,4,3,3,2,可知画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为选项 A 中的图.2. 变结论在本例条件下,在月平均电量为 [220,240) ,[240,260) ,[260,280) ,[280,300] 的四组用户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 11 户居民,则月平均用电量在 [220,240) 的用户中应抽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户.解析:月平均用电量在 [220,240) 的用户有 0.012 5 ×20×100 =25(户).同理可得月平均用电量在 [240,260) 的用户有 15 户,月平均用电量在 [260,280] 的用户有 10 户,月平均用电量在[280,300] 的用户有 5 户,故抽取比例为1125+ 15+ 101.5.答案: 53.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某市为了制定合理的节水方案,对居民用水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抽样,获得了某年 100位居民每人的月均用水量 (单位:吨 ),将数据按照 [0,0.5),[0.5,1),⋯,[4,4.5]分成 9组,制成了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1) 求直方图中 a 的值;(2)设该市有 30万居民,估计全市居民中月均用水量不低于 3 吨的人数,说明理由.解: (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月均用水量在 [0,0.5)的频率为 0.08×0.5=0.04.同理,在[0.5,1) ,[1.5,2) ,[2,2.5) ,[3,3.5) , [3.5,4) , [4,4.5] 6 组的频率分别为 0.08,0.21,0.25,0.06,0.04,0.02.由 1- (0.04+ 0.08+0.21+0.25+0.06+ 0.04+ 0.02) = 0.5× a+ 0.5×a,解得 a= 0.30.(2)估计全市居民中月均用水量不低于3 吨的人数为 3.6 万.理由如下:由(1)知, 100位居民中月均用水量不低于 3 吨的频率为 0.06+0.04+0.02=0.12.由以上样本的频率分布,可以估计30 万居民中月均用水量不低于3 吨的人数为300 000×0.12=36 000=3.6(万).考点三样本的数字特征考法 (一 ) 样本的数字特征与频率分布直方图交汇[典例 ] (2019 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模拟 )某校初三年级有 400 名学生,随机抽查了 40 名学生测试 1 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 (单位:次 ),将数据整理后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用样本估计总体,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该校初三学生1 分钟仰卧起坐的次数的中位数为 25B.该校初三学生1 分钟仰卧起坐的次数的众数为 24C.该校初三学生1 分钟仰卧起坐的次数超过 30 的人数约有 80D.该校初三学生1 分钟仰卧起坐的次数少于 20 的人数约为 8[解析 ] 第一组数据的频率为 0.02×5=0.1,第二组数据的频率为0.06×5=0.3,第三组数据的频率为0.08×5=0.4,∴中位数在第三组内,设中位数为25+x,则 x×0.08=0.5-0.1-0.3=0.1,∴ x =1.25,∴中位数为 26.25 ,故 A 错误;第三组数据所在的矩形最高,第三组数据的中间值为27.5,∴众数为27.5,故 B错误; 1 分钟仰卧起坐的次数超过 30 的频率为 0.2,∴超过 30 次的人数为 400×0.2=80,故 C 正确; 1分钟仰卧起坐的次数少于 20 的频率为 0.1,∴1 分钟仰卧起坐的次数少于 20 的人数为400×0.1= 40,故 D 错误.故选 C.[答案 ] C[ 解题技法 ]频率分布直方图与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的关系(1)最高的小长方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为众数;(2)中位数左边和右边的小长方形的面积和是相等的;(3)平均数是频率分布直方图的“重心”,等于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乘以小长方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之和.考法 (二) 样本的数字特征与茎叶图交汇[典例 ] 将某选手的 9个得分去掉 1个最高分,去掉 1个最低分, 7 个剩余分数的平均分为91.现场作的 9 个分数的茎叶图后来有 1 个数据模糊,无法辨认,在图中以________________ x表示,则 7 个剩余分数的方差为.[解析 ] 由茎叶图可知去掉的两个数是 87,99,所以 87+90× 2+91× 2+94+90+x=91×7,解得 x=4.1 36故 s2=7[(87-91)2+(90-91)2×2+(91-91)2×2+(94-91)2×2]=7.[答案 ] 376[ 解题技法 ]样本的数字特征与茎叶图综合问题的注意点(1)在使用茎叶图时,一定要观察所有的样本数据,弄清楚这个图中数字的特点,不要漏掉了数据,也不要混淆茎叶图中茎与叶的含义.(2)茎叶图既可以表示两组数据,也可以表示一组数据,用它表示的数据是完整的数据,因此可以从茎叶图中看出数据的众数(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中位数(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等.考法(三)样本的数字特征与优化决策问题交汇[典例 ] (2018 周·口调研)甲、乙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击 10 次,每次中靶环数情况如图所示.(1)请填写下表(写出计算过程):(2)从下列三个不同的角度对这次测试结果进行分析:①从平均数和方差相结合看(分析谁的成绩更稳定);②从平均数和命中 9 环及 9 环以上的次数相结合看(分析谁的成绩好些);③从折线图上两人射击命中环数的走势看(分析谁更有潜力).[解 ] 由题图,知甲射击 10 次中靶环数分别为 9,5,7,8,7,6,8,6,7,7.将它们由小到大排列为 5,6,6,7,7,7,7,8,8,9.乙射击 10 次中靶环数分别为 2,4,6,8,7,7,8,9,9,10.将它们由小到大排列为 2,4,6,7,7,8,8,9,9,10.1(1) x 甲=10× (5+6×2+7×4+ 8×2+9)=7(环),1x 乙=10×(2+4+6+7× 2+8×2+9×2+10)=7(环),s2甲=110×[(5-7)2+(6- 7)2×2+(7- 7)2×4+(8-7)2×2+(9-7)2]=110×(4+2+0+2+4)=1.2,1s2乙=10×[(2-7)2+(4- 7)2+(6-7)2+(7-7)2×2+(8-7)2×2+(9-7)2×2+(10-7)2]=110×(25+9+1+0+2+8+ 9)= 5.4.填表如下:(2)①∵平均数相同, s2甲< s2乙,∴甲成绩比乙稳定.②∵平均数相同,命中 9 环及 9 环以上的次数甲比乙少,∴乙成绩比甲好些.③∵甲成绩在平均数上下波动,而乙处于上升势头,从第三次以后就没有比甲少的情况发生,∴乙更有潜力.[解题技法]利用样本的数字特征解决优化决策问题的依据(1)平均数反映了数据取值的平均水平;标准差、方差描述了一组数据围绕平均数波动的大小.标准差、方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越不稳定;标准差、方差越小,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越稳定.(2)用样本估计总体就是利用样本的数字特征来描述总体的数字特征.[题组训练]1.对某商店一个月内每天的顾客人数进行统计,得到样本的茎叶图(如图所示 ),则该样本中的中位数、众数、极差分别是 ( )C .47,45,56极差为 68- 12=56,故选 A.2.甲、乙、丙、丁四人参加某运动会射击项目选拔赛,四人的平均成绩和方差如下表所示:从这四个人中选择一人参加该运动会射击项目比赛,最佳人选是 ( )A .甲 C .丙解析: 选 C 由表格中数据可知,乙、丙平均环数最高,但丙方差最小,说明成绩好,且技术稳定,选 C.3.某仪器厂从新生产的一批零件中随机抽取 40 个进行检测,如图是根据抽样检测得到的零件的质量(单位:克)绘制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样本数据按照 [80,82) ,[82,84) ,[84,86) ,[86,88) ,[88,90) ,[90,92) ,[92,94) ,[94,96]分成 8 组,将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分别记为第一组,第二组,⋯⋯,第八组.则样本数据的中位数在 第 组.解析:由题图可得, 前四组的频率为 (0.037 5+ 0.062 5+0.075 0+ 0.100 0)× 2= 0.55,则其频数为 40×0.55 =22,且第四组的频数为 40×0.100 0×2=8,故中位数在第四组.答案: 四D .45,47,53 解析: 选 A 样本共 30 个,中位数为 45+47= 46;显然样本数据出现次数最多的为45,故众数为 45; B .乙 D .丁[课时跟踪检测]A级1.一个频数分布表 (样本容量为则估计样本在 [40,60) 内的数据30)不小心被损坏了一部分,只记得样本中数据在[20,60) 上的频率为 0.8,()A .14B . 15C.16 D .17解析:选 B 由题意,样本中数据在 [20,60) 上的频数为 30×0.8=24,所以估计样本在[40,60)内的数据个数为 24-4- 5=15.2.(2019 ·长春质检 )如图所示是某学校某年级的三个班在一学期内的六次数学测试的平均成绩y 关于测试序号 x 的函数图象,为了容易看出一个班级的成绩变化,将离散的点用虚线连接,根据图象,给出下列结论:①一班成绩始终高于年级平均水平,整体成绩比较好;②二班成绩不够稳定,波动程度较大;③三班成绩虽然多数时间低于年级平均水平,但在稳步提升.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 )A.0 B.1C.2 D.3解析:选 D ①由图可知一班每次考试的平均成绩都在年级平均成绩之上,故①正确.②由图可知二班平均成绩的图象高低变化明显,可知成绩不稳定,波动程度较大,故②正确.③由图可知三班平均成绩的图象呈上升趋势,并且图象的大部分都在年级平均成绩图象的下方,故③正确.故选 D.3.(2018 ·贵阳检测)在某中学举行的环保知识竞赛中,将三个年级参赛学生的成绩进行整理后分为 5 组,绘制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图中从左到右依次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小组,已知第二小组的频数是 40,则成绩在 80~100 分的学生人数是()A .15 B.18C.20 D.25解析:选 A 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得第二小组的频率是 0.04×10=0.4,∵频数是 40,∴样本容量是400.4 =100,又成绩在 80~ 100 分的频率是(0.01+0.005)×10=0.15,∴成绩在 80~100 分的学生人数是 100×0.15 = 15.故选 A.4.2017 年 4 月,泉州有四处湿地被列入福建省首批重要湿地名录,其中 A,B 两地选择一处进行实地考察.因此,他通过网站了解上周去过的人对它们的综合评分,并将评分数据记录为右图的茎叶图,记A,数据的均值分别为 x A, x B,方差分别为 s A2, s2B.若以备受好评为依据,某B两同学决定从这两个地方地综合评分则下述判断较合理的是(A .因为 x A> x B, s2A>s B2,所以应该去 A地 B.因为 x A> x B, s2A < s2B,所以应该去 A 地 C.因为 x A< x B, s2A > s2B,所以应该去B 地D .因为x A< x B,s2A<s B2,所以应该去 B 地11解析:选 B 因为 x A=×(72+86+87+89+ 92+94)≈86.67, x B=×(74+73+88+86+95+94)=。
2019-2020年新人教A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10章概率课件文
![2019-2020年新人教A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10章概率课件文](https://img.taocdn.com/s3/m/92fbc186b9f3f90f77c61b4b.png)
[导学心语] 1.全面系统复习,深刻理解知识本质 (1)深刻把握随机事件、互斥事件、对立事件、古典概型、几何概型的概念, 复习时可以通过选择一些易错易混的小题进行强化. (2)重视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几何概型概率公式、互斥及对立事件概率公式 的理解和应用,注意公式适用的条件. 2.熟练掌握解决以下问题的方法与规律 (1)随机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概率、对立事件概率的求法. (2)古典概型概率与几何概型概率的计算.利用强化训练,总结规律方法, 提升认识.
编后语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一、释疑难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第十章 概 率
[五年考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考点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随机事件
全国卷
全国卷Ⅱ·T18
的概率
Ⅱ·T18
全国 全国卷Ⅱ·T19
卷·T18
全国卷Ⅰ·T3 全国卷 全国卷Ⅰ·T13 全国卷Ⅰ·T3 古典概型
全国卷Ⅲ·T5 Ⅰ·T4 全国卷Ⅱ·T13 全国卷Ⅱ·T13
几何概型 全国卷Ⅱ·T8
[重点关注] 综合近 5 年的全国卷高考试题,我们发现高考命题在本章呈现以下规律: 1.从考查题型看:一般有 1 个客观题或 1 个解答题;从考查分值看,占 5~ 17 分,基础题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中档题主要考查应用意 识、转化与化归思想及运算求解能力. 2.从考查知识点看:主要考查随机事件的概率、古典概型、几何概型. 3.从命题思路上看: (1)随机事件的概率与统计知识相结合考查. (2)概率的计算主要考查古典概型的应用.
2019-2020年高考数学 高频考点、提分密码 第十部分 概率与统计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考数学 高频考点、提分密码 第十部分 概率与统计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e37d1dc7c1cfad6185fa70f.png)
2019-2020年高考数学 高频考点、提分密码 第十部分 概率与统计 新人教版一.随机事件的概率1、事件的分类: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2、概率定义:在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事件A 发生的频率总是接近于某个常数,在它附近摆动,这个常数叫事件A 的概率.记为P(A),范围:0≤P(A)≤1.3、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如果一次试验由n 个基本事件组成,而且所有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那么每一个基本事件的概率都是,如果某个事件A 包含的结果有m 个,那么事件A 的概率P(A)=.[注意]:①应明确,等可能事件概率的前提是:a.试验的结果数n 是有限的;b.每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c.事件A 所包含的结果数m 是可以确定的.②P (A)=既是等可能事件概率的定义,又是计算这种概率的基本方法,求P(A)时,要首先判定是否满足等可能事件的特征,其计算步骤是:a.算出基本事件的总个数n ;b.算出事件A 中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m ;c.算出A 的概率,即P(A)=.[例题]将三个不同的小球随意放入4个不同的盒子中,求3个小球恰好在3个不同盒子中的概率.(P(A)=)二、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1、互斥事件,对立事件定义2、互斥事件的充要条件A 、B 互斥P(A+B)=P(A)+P(B)A 1,A 2,…,A n 彼此互斥P(A 1+A 2+…+A n )=P(A 1)+P(A 2)+…+P(A n ).3、对立事件的概率:P(A)+P()=P(A+)=1 ∴P(A)=1-P().[注意] ①互斥事件是对立事件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②如果A 、B 互斥,则与,与B ,A 与不一定互斥;③把一个复杂事件分解成几个彼此互斥事件时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④计算稍复杂事件的概率通常有两种方法:a.将所求事件化成彼此互斥事件和;b.先去求事件的对立事件概率,然后再求所求事件概率.[例题]从一副扑克牌(52张)抽出1张,放回后重新洗牌,再抽出1张,前后两次所抽的牌为同花的概率.(P=×4=)三、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1、相互独立事件定义.⑵两个相互独立事件的充要条件:A 、B 相互独立P(A ·B)=P(A)·P(B).⑶独立重复试验:如果一次试验中某事件发生的概率为P ,那么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这个事件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是P n (k)=C n k P k (1-P)n -k .[注意]①如果A 、B 相互独立,那么A 与,与B ,与也是相互独立的。
2020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10章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第3节随机事件的概率、古典概型与
![2020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10章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第3节随机事件的概率、古典概型与](https://img.taocdn.com/s3/m/f33ccd0f5ef7ba0d4b733b8a.png)
第三节随机事件的概率、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考纲传真] 1.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了解概率的意义及频率与概率的区别。
2。
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3。
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4.会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
5.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估计概率.6。
了解几何概型的意义.1.频率与概率的关系在相同的条件下,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随机事件A发生的频率f n(A)=错误!会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则把这个常数记作P(A),称为事件A的概率,简称为A的概率.2.事件的关系与运算名称定义符号表示包含关系如果事件A发生,则事件B一定发生,这时称事件B包含事件A(或称事件A包含于事件B)B⊇A(或A⊆B)相等事件若B⊇A,且A⊇B,则称事件A与事件B相等A=B并(和)事件若某事件发生当且仅当事件A或事件B发生,则称此事件为事件A与事件B的并事件(或和事件)A∪B(或A+B)交(积)事件若某事件发生当且仅当事件A发生且事件B发生,则称此事件为事件A与事件B的交事件(或积事件)A∩B(或AB)互斥事件若A∩B为不可能事件,则称事件A与事件B互斥A∩B=∅对立事件若A∩B为不可能事件,A∪B为必然事件,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A∩B=∅且A∪B=U(U为全集)3(1)任何事件A的概率都在[0,1]内,即0≤P(A)≤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必然事件Ω的概率为1。
(2)如果事件A,B互斥,则P(A∪B)=P(A)+P(B).(3)事件A与它的对立事件错误!的概率满足P(A)+P(错误!)=1.4.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名称古典概型几何概型相同点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不同点基本事件有有限个基本事件有无限个计算公式[常用结论]如果事件A1,A2,…,A n两两互斥,则称这n个事件互斥,其概率有如下公式:P(A1∪A2∪…∪A n)=P(A1)+P(A2)+…+P(A n).[基础自测]1.(思考辨析)判断下列结论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随机模拟方法是以事件发生的频率估计概率.( )(2)在大量的重复实验中,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3)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互斥事件不一定是对立事件.( )(4)概率为0的事件一定为不可能事件.( )[答案](1)√(2)√(3)√(4)×2.某射手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射击,结果如下:射击次数102050100200500击中靶心次数8194492178455A.0。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线性回归分析与统计案例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线性回归分析与统计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8fe9e12ec3a87c24128c48e.png)
①y 与 x 负相关且y^=2.347x-6.423;
②y 与 x 负相关且y^=-3.476x+5.648;
③y 与 x 正相关且y^=5.437x+8.493;
④y 与 x 正相关且y^=-4.326x-4.578.
其中一定不正确的结论的序号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正相关指的是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负相关指的 是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故不正确的为①④,故选 D.
5.(2019·沧州七校联考)通过随机询问 200 名性别不同的大
学 生 是 否 爱 好 踢 毽 子 运 动 , 计 算 得 到 统 计 量 K2 的 观 测 值
k≈4.892,参照附表,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P(K2≥k) 0.10
0.05 0.025
k
2.706 3.841 5.024
A.有 97.5%以上的把握认为“爱好该项运动与性别有关”
请注意 1.以考查线性回归系数为主,同时可考查利用散点图判断 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2.以实际生活为背景,重在考查回归方程的求法.
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 (1)正相关. 在散点图中,点散布在从__左__下_角__到__右_上__角__的区域.对于两 个变量的这种相关关系,我们将它们称为正相关. (2)负相关. 在散点图中,点散布在从__左__上_角__到__右_下__角__的区域,两个变 量的这种相关关系称为负相关.
A.人体脂肪含量与年龄正相关,且脂肪含量的中位数等于 20%
B.人体脂肪含量与年龄正相关,且脂肪含量的中位数小于 20%
C.人体脂肪含量与年龄负相关,且脂肪含量的中位数等于 20%
D.人体脂肪含量与年龄负相关,且脂肪含量的中位数小于 20%
高三数学一轮精品复习学案:第十章 统计、统计案例
![高三数学一轮精品复习学案:第十章 统计、统计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3cf073a31126edb6f1a10ca.png)
高三数学一轮精品复习学案:第十章统计、统计案例【知识特点】1.统计中所学的内容是数理统计中最基本的问题,通过这些内容主要来介绍相关的统计思想和方法,了解一些有关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并能够应用几个基本概念、基本公式来处理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2.统计案例为新课标中新增内容,主要是通过案例体会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增加了统计和统计案例后,使得高中数学的整个体系更加完善了,有利于开阔数学视野,丰富数学思想和方法。
【重点关注】1.从对新课标高考试题的分析可以发现,主要考查抽样方法、各种统计图表、样本数字特征等。
对这部分的考查主要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2.统计案例中的独立性检验和回归分析也会逐步在高考题中出现,难度不会太大,多数情况下是考查两种统计分析方法的简单知识,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
【地位与作用】《全国新课程标准高考数学考试大纲》中对考生能力要求明确界定为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六个方面,其中数据处理能力是首次提出的一个能力要求,这定义为:会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能从大量数据中抽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作出判断。
数据处理能力主要依据统计(高考考试大纲对知识点要求如下表所示)或统计案例中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解决给定的实际问题,对统计的要求已提升到能力的高度。
统计的思想方法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中,统计的语言不仅是数学的语言,也是各学科经常引用的大众语言,统计知识是作为一个新时期公民所比备的知识。
统计学就是应用科学的方法收集、整理、分析、描述所要研究的数据资料,然后根据所得到的结果,进行推断或决策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
统计这部分内容,在高中数学新课程中,主要分布在必修3第二章(约16课时)与选修2—3第三章(约9课时)。
相对于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历还相对不是很高,所以它只能属于非重点内容,所出的相关题目一般来说都相对比较简单。
2020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教案:第10章 第1节 随机事件的概率(含解析)
![2020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教案:第10章 第1节 随机事件的概率(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c173a47910ef12d2bf9e74a.png)
第十章概率第一节随机事件的概率[考纲传真] 1.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了解概率的意义及频率与概率的区别.2.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1.事件的相关概念2.频数、频率和概率(1)频数、频率:在相同的条件S下重复n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是否出现,称n次试验中事件A出现的次数n A为事件A出现的频数,称事件A出现的比例f n(A)=n An为事件A出现的频率.(2)概率: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在相同条件下,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发生的频率会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并趋于稳定,我们可以用这个常数来刻画随机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并把这个常数称为随机事件A的概率,记作P(A).3.事件的关系与运算定义符号表示包含关系若事件A发生,则事件B一定发生,这时称事件B包含事件A(或称事件A包含于事件B)B⊇A(或A⊆B)相等关系若B⊇A,且A⊇B,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相等A=B并事件若某事件发生当且仅当事件A发生或事件B发生,A∪B(或A+B)(1)概率的取值范围:0≤P(A)≤1;(2)必然事件的概率P(A)=1;(3)不可能事件的概率P(A)=0;(4)概率的加法公式:如果事件A与事件B互斥,则P(A∪B)=P(A)+P(B);(5)对立事件的概率:若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则P(A)=1-P(B).[常用结论]1.对立事件是互斥事件的特殊情况,而互斥事件未必是对立事件,“互斥”是“对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2.概率加法公式的推广当一个事件包含多个结果且各个结果彼此互斥时,要用到概率加法公式的推广,即P(A1∪A2∪…∪A n)=P(A1)+P(A2)+…+P(A n).[基础自测]1.(思考辨析)判断下列结论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是相同的.()(2)在大量重复试验中,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3)两个事件的和事件发生是指两个事件都得发生. ()(4)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互斥事件不一定是对立事件.()[答案](1)×(2)√(3)×(4)√2.(教材改编)一个人打靶时连续射击两次,事件“至少有一次中靶”的对立事件是()A.至多有一次中靶B.两次都中靶C.只有一次中靶D.两次都不中靶D[“至少有一次中靶”的对立事件是“两次都不中靶”.]3.将一枚硬币向上抛掷10次,其中“正面向上恰有5次”是()A.必然事件B.随机事件C.不可能事件D.无法确定B[抛掷10次硬币正面向上的次数可能为0,1,2,…,10,都有可能发生,正面向上5次是随机事件.]4.(教材改编)有一个容量为66的样本,数据的分组及各组的频数如下:[11.5,15.5),2;[15.5,19.5),4;[19.5,23.5),9;[23.5,27.5),18;[27.5,31.5),11;[31.5,35.5),12;[35.5,39.5),7;[39.5,43.5],3.根据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数据落在[27.5,43.5]内的概率约是________.12[由条件可知,落在[27.5,43.5]内的数据有11+12+7+3=33(个),故所求概率约是3366=1 2.]5.(2019·济南模拟)从一箱产品中随机地抽取一件,设事件A={抽到一等品},事件B={抽到二等品},事件C={抽到三等品},且已知P(A)=0.65,P(B)=0.2,P(C)=0.1,则事件“抽到的产品不是一等品”的概率为________.0.35[∵事件A={抽到一等品},且P(A)=0.65,∴事件“抽到的产品不是一等品”的概率为P=1-P(A)=1-0.65=0.35.]随机事件之间的关系1.在5张电话卡中,有3张移动卡和2张联通卡,从中任取2张,若事件“2张全是移动卡”的概率是310,那么概率是710的事件是()A.至多有一张移动卡B.恰有一张移动卡C.都不是移动卡D.至少有一张移动卡A[至多有一张移动卡包含“一张移动卡,一张联通卡”,“2张全是联通卡”两个事件,它是“2张全是移动卡”的对立事件.]2.对飞机连续射击两次,每次发射一枚炮弹,设A={两次都击中飞机},B ={两次都没击中飞机},C={恰有一次击中飞机},D={至少有一次击中飞机},其中彼此互斥的事件是________,互为对立事件的是________.A与B,A与C,B与C,B与D B与D[设I为对飞机连续射击两次所发生的所有情况,因为A∩B=∅,B∩C=∅,A∩C=∅,B∩D=∅,故A与B,B 与C,A与C,B与D为互斥事件.而B∩D=∅,B∪D=I,故B与D互为对立事件.][规律方法]判断互斥、对立事件的两种方法(1)定义法:判断互斥事件、对立事件一般用定义判断,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为互斥事件;两个事件,若有且仅有一个发生,则这两事件为对立事件,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对立事件是互斥事件的充分不必要条件.(2)集合法:①由各个事件所含的结果组成的集合彼此的交集为空集,则事件互斥.②事件A的对立事件所含的结果组成的集合,是全集中由事件A所含的结果组成的集合的补集.随机事件的概率与频率【例1】(2016·全国卷Ⅱ)某险种的基本保费为a(单位:元),继续购买该险种的投保人称为续保人,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与其上年度出险次数的关联如下:上年度出01234≥5(1)记A P(A)的估计值;(2)记B为事件:“一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高于基本保费但不高于基本保费的160%”,求P(B)的估计值;(3)求续保人本年度平均保费的估计值.[解](1)事件A发生当且仅当一年内出险次数小于2.由所给数据知,一年内出险次数小于2的频率为60+50200=0.55,故P(A)的估计值为0.55.(2)事件B发生当且仅当一年内出险次数大于1且小于4.由所给数据知,一年内出险次数大于1且小于4的频率为30+30200=0.3,故P(B)的估计值为0.3.(3)由所给数据得调查的 1.25a×0.15+1.5a×0.15+1.75a×0.10+2a×0.05=1.192 5a.因此,续保人本年度平均保费的估计值为1.192 5a.随机事件概率的估计值.2.随机事件概率的求法利用概率的统计定义求事件的概率,即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事件发生的频率会逐渐趋近于某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概率.某保险公司利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投保的车辆进行抽样,样本车辆中每辆车的赔付结果统计如下:赔付金额(元)0 1 000 2 000 3 000 4 000车辆数(辆)500130100150120(1)(2)在样本车辆中,车主是新司机的占10%,在赔付金额为4 000元的样本车辆中,车主是新司机的占20%,估计在已投保车辆中,新司机获赔金额为4 000元的概率.[解](1)设A表示事件“赔付金额为3 000元”,B表示事件“赔付金额为4 000元”,以频率估计概率得P(A)=1501 000=0.15,P(B)=1201 000=0.12.由于投保额为2 800元,赔付金额大于投保金额的情形是赔付3 000和4 000元,所以其概率为P(A)+P(B)=0.15+0.12=0.27.(2)设C表示事件“投保车辆中新司机获赔4 000元”,由已知,样本车辆中车主是新司机的有0.1×1 000=100(位),而赔付金额为4 000元的车辆中车主为新司机的有0.2×120=24(位),所以样本车辆中新司机车主获赔金额为4 000元的频率为24100=0.24,由频率估计概率是P(C)=0.24.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概率公式的应用【例2】 某商场有奖销售中,购满100元商品得1张奖券,多购多得.1 000张奖券为一个开奖单位,设特等奖1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50个.设1张奖券中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的事件分别为A ,B ,C ,求:(1)P (A ),P (B ),P (C );(2)1张奖券的中奖概率;(3)1张奖券不中特等奖且不中一等奖的概率.[解] (1)P (A )=11 000,P (B )=101 000=1100,P (C )=501 000=120.故事件A ,B ,C 的概率分别为11 000,1100,120.(2)1张奖券中奖包含中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设“1张奖券中奖”这个事件为M ,则M =A ∪B ∪C .∵A ,B ,C 两两互斥,∴P (M )=P (A ∪B ∪C )=P (A )+P (B )+P (C )=1+10+501 000=611 000,故1张奖券的中奖概率约为611 000.(3)设“1张奖券不中特等奖且不中一等奖”为事件N ,则事件N 与“1张奖券中特等奖或中一等奖”为对立事件,∴P (N )=1-P (A ∪B )=1-⎝ ⎛⎭⎪⎫11 000+1100=9891 000, 故1张奖券不中特等奖且不中一等奖的概率为9891 000.率求和公式计算.(2)间接求法,先求此事件的对立事件的概率,再用公式求解(正难则反),特别是“至多”“至少”型题目,用间接求法就比较简便.某学校在教师外出家访了解学生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关心情况活动中,一个月内派出的教师人数及其概率如下表所示:派出人数≤2345≥6概率0.10.460.30.10.04(1)求有4人或(2)求至少有3人外出家访的概率.[解](1)设派出2人及以下为事件A,3人为事件B,4人为事件C,5人为事件D,6人及以上为事件E,则有4人或5人外出家访的事件为事件C或事件D,C,D为互斥事件,根据互斥事件概率的加法公式可知,P(C+D)=P(C)+P(D)=0.3+0.1=0.4.(2)至少有3人外出家访的对立事件为2人及以下,所以由对立事件的概率可知,P=1-P(A)=1-0.1=0.9.。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十章算法初步统计统计案例专题提能概率统计中的数学建模与数据分析课件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十章算法初步统计统计案例专题提能概率统计中的数学建模与数据分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8b69ca9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0a.png)
(1)从游客中随机抽取3人,记这3人的总得分为随机变量X,求X的分布列 与数学期望; (2)(ⅰ)若从游客中随机抽取m(m∈N+)人,记这m人的总分恰为m分的概 率为Am,求数列{Am}的前10项和; (ⅱ)在对所有游客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的过程中,记已调查过的人的累计 得分恰为n分的概率为Bn,探讨Bn与Bn-1(n≥2)之间的关系,并求数列{Bn} 的通项公式.
破解此题的关键:一是认真审题,判断随机变量的所有可能取值,并 注意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与互斥事件的概率的区别,求出随机变量取 各个值时的概率,从而列出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二是将概率的参数表 达式与数列的递推式相结合,可得数列的通项公式,此种解法新颖独 特.
(二)函数与期望相交汇应用 [例2] (2021·重庆一中模拟)某蛋糕店制作并销售一款蛋糕,制作一个蛋 糕成本3元,且以8元的价格出售,若当天卖不完,剩下的无偿捐献给饲 料加工厂.根据以往100天的资料统计,得到如下需求量表.该蛋糕店一天 制作了这款蛋糕X(X∈N)个,以x(单位:个,100≤x≤150,x∈N)表示当 天的市场需求量,T(单位:元)表示当天出售这款蛋糕获得的利润.
(一)概率与数列交汇问题 [例 1] (2021·湖北武汉质量监测)武汉又称江城,是湖北省省会,它不仅 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与丰富的民俗文化,更有着众多名胜古迹与旅游景 点,黄鹤楼与东湖便是其中的两个.为合理配置旅游资源,现对已参观黄 鹤楼景点的游客进行随机问卷调查,若不游玩东湖记 1 分,若继续游玩 东湖记 2 分,每位游客选择是否参观东湖的概率均为12,游客之间选择意 愿相互独立.
[解析] (1)X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 3,4,5,6.
P(X=3)=123=18,P(X=4)=C23123=38,P(X=5)=C23123=38,P(X=6)= 123=18. 所以 X 的分布列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2019-2020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10章概率、统计和统计案例章末总结分层演练文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章末总结知识点考纲展示随机事件的概率❶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了解概率的意义,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❷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古典概型❶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❷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随机数与几何概型❶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❷了解几何概型的意义.随机抽样❶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❷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了解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的方法.用样本估计总体❶了解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率分布表,会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❷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数据标准差.❸能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给出合理的解释.❹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❺会用随机抽样的基本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统计案例❶会作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的散点图,会利用散点图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❷了解最小二乘法的思想,能根据给出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❸通过典型案例了解回归分析的思想、方法,并能初步应用回归分析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❹通过典型案例了解独立性检验(只要求2×2列联表)的思想、方法,并能初步应用独立性检验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一、点在纲上,源在本里考点考题考源样本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20xx·高考全国卷Ⅰ,T2,5分)为评估一种农作物的种植效果,选了n块地作试验田.这n块地的亩产量(单位:kg)分别为x1,x2,…,x n,下面给出的指标中可以用来评估这种农作物亩产量稳定程度的是()A.x1,x2,…,x n的平均数B.x1,x2,…,x n的标准差C.x1,x2,…,x n的最大值D.x1,x2,…,x n的中位数必修3P79练习T1用样本估计总计(20xx·高考全国卷Ⅰ,T19,12分)为了监控某种零件的一条生产线的生产过程,检验员每隔30min从该生产线上随机抽取一个零件,并测量其尺寸(单位:cm).下面是检验员在一天内依次抽取的16个零件的尺寸:必修3P79练习T2经计算得x -=116∑i=116x i=9.97,s =116∑i=116(xi-x -)2=116⎝⎛⎭⎪⎫∑i=116x2i -16x -2≈0.212, ∑i=116x (x i -x -)(i -8.5)=-2.78,其中x i 为抽取的第i 个零件的尺寸,i =1,2, (16)(1)求(x i ,i )(i =1,2,…,16)的相关系数r ,并回答是否可以认为这一天生产的零件尺寸不随生产过程的进行而系统地变大或变小(若|r |<0.25,则可以认为零件的尺寸不随生产过程的进行而系统地变大或变小).(2)一天内抽检零件中,如果出现了尺寸在(x --3s ,x -+3s )之外的零件,就认为这条生产线在这一天的生产过程可能出现了异常情况,需对当天的生产过程进行检查.(i)从这一天抽检的结果看,是否需对当天的生产过程进行检查?(ii)在(x --3s ,x-+3s )之外的数据称为离群值,试剔除离群值,估计这条生产线当天生产的零件尺寸的均值与标准差.(精确到0.01) 附:样本(x i ,y i )(i =1,2,…,n )的相关系数r =.0.008≈0.09.变量间的相关关系(20xx·高考全国卷Ⅲ,T18,12分)下图是我国20xx年至20xx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单位:亿吨)的折线图.注:年份代码1-7分别对应年份20xx-20xx(1)由折线图看出,可用线性回归模型拟合y与t的关系,请用相关系数加以说明;(2)建立y关于t的回归方程(系数精确到0.01),预测20xx年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附注:参考数据:i=17tiyi=40.17,=0.55,7≈2.646.参考公式:相关系数r=,回归方程y^=a^+b^t中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公式分别为:b^=,a^=y--b^t-.必修3P90例题、P95B组T1考点考题考源样本估计总体与独立性检验思想(20xx·高考全国卷Ⅱ,T19,12分)海水养殖场进行某水产品的新、旧网箱养殖方法的产量对比,收获时各随机抽取了100个网箱,测量各箱水产品的产量(单位:kg),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选修12P15(1)记A表示事件“旧养殖法的箱产量低于50kg”,估计A的概率;(2)填写下面列联表,并根据列联表判断是否有99%的把握认为箱产量与养殖方法有关:箱产量<50 kg箱产量≥50 kg旧养殖法新养殖法(3)根据箱产量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对这两种养殖方法的优劣进行比较.附:P(K2≥k)0.0500.0100.001k 3.8416.63510.828K2=n(ad-bc)2(a+b)(c+d)(a+c)(b+d).练习二、根置教材,考在变中一、选择题1.(必修3 P64A组T5改编)某校高一、高二、高三学生共有1290人,其中高一480人,高二比高三多30人,为了解该校学生健康状况,现采用分层抽样方法进行调查,在抽取的样本中有高一学生96人,则该样本中的高三学生人数为()A.84 B.78C.81 D.96解析:选B .因为高一480人,高二比高三多30人,所以设高三有x 人,则x +x +30+480=1 290,解得x =390,故高二420人,高三390人,若在抽取的样本中有高一学生96人,则该样本中的高三学生人数为×390=78(人).2.(选修12 P6例2改编)一只红铃虫的产卵y 和温度x 有关,根据收集的数据散点分布在曲线y =c1ec2x 的周围,若用线性回归模型建立回归关系,则应作下列哪个变换( )A .t =ln xB .t =x2C .t =ln yD .t =ey解析:选C .由y =c1ec2x 得c2x =ln =ln y -ln c1,令t =ln y ,得t =c2x +ln c1,故选C .3.(必修3 P70内文改编)如图茎叶图记录了甲、乙两组各五名学生在一次英语听力测试中的成绩(单位:分).已知甲组数据的中位数为15,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6.8,则x ,y 的值分别为( )A .2,5B .5,5C .5,8D .8,8解析:选C .由于甲组数据的中位数为15=10+x , 所以x =5.又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9+15+(10+y)+18+245=16.8,所以y =8.所以x ,y 的值分别为5,8.4.(必修3 P79练习T3改编)在一段时间内有2 000辆车通过高速公路上的某处,现随机抽取其中的200辆进行车速统计,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若该处高速公路规定正常行驶速度为90~120 km/h,试估计这2 000辆车中,以正常速度通过该处的汽车有( )A.30辆B.300辆C.170辆D.1 700辆解析:选D.直方图中速度为90~120 km/h的频率为0.03×10+0.035×10+0.02×10=0.85.用样本估计总体,可知2 000辆车中,以正常速度通过该处的汽车约有0.85×2 000=1 700(辆).故选D.二、填空题5.(必修3 P95B组T1改编)某科研所对新研发的一种产品进行合理定价,该产品按事先拟定的价格试销得如下统计数据.单价x(元)88.28.48.88.69销量y(件)908483758068 回归方程为=x+(其中已算出=-20);该产品的成本为4.5元/件,为使科研所获利最大,该产品的定价应为________元/件.解析:依题意:x -=(8+8.2+8.4+8.8+8.6+9)=8.5, y -=16(90+84+83+75+80+68)=80.又=-20,所以=-=80+20×8.5=250, 所以回归直线方程为=-20x +250. 设科研所所得利润为W ,定价为x ,所以W =(x -4.5)(-20x +250)=-20x2+340x -1 125, 所以当x ==8.5时,Wmax =320.故当该产品定价为8.5元/件时,W 取得最大值. 答案:8.56.(选修12 P15练习改编)通过随机询问110名性别不同的大学生是否爱好某项运动,得到如下的列联表:男 女 总计 爱好4020 60 不爱好 20 30 50 总计6050110则有________以上的把握认为“爱好该项运动与性别有关”. 附:K2=,P (K 2≥k 0)0.050 0.010 0.001 k 03.8416.63510.828解析:K2=≈7.8>6.635.可知我们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1的前提下,即有99%以上的把握认为“爱好该项运动与性别有关”.答案:99%三、解答题7.(必修3 P94A组T3改编)经调查得出,某型号的轿车使用年限x和所支出的维修保养费y(万元)的统计资料如下表(注:第一年该型号的轿车的维修保养费由商家负责,消费者不承担).x(年)2345 6y(万元)2.23.85.56.57.(1)求y关于x的线性回归方程,并说明该型号轿车维修保养费的变化情况;(2)若每年维修保养费超过10万元,该型号轿车就作报废处理,问该型号轿车最多使用年限为多少年?附:解:(1)列表如下于是==1.23.a^=y--b^x-=5-1.23×4=0.08.所以线性回归方程为=x+=1.23x+0.08.由回归直线方程=1.23x+0.08知,回归直线的斜率=1.23>0,所以x与y是正相关,即轿车使用年限越多,维修保养费越多.(2)若每年维修保养费超过10万元,该型号轿车就作报废处理,则该型号轿车最多使用年限x应满足1.23x+0.08≤10,解得x≤8.07,故该型号轿车最多使用8年就应作报废处理.8.(必修3 P39练习T3、选修12 P19B组T2改编)某食品公司研发生产一种新的零售食品,从产品中抽取100件作为样本,测量这些产品的一项质量指标值,由测量结果得到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1)求直方图中a的值;(2)设生产成本为y,质量指标值为x,生产成本与质量指标值之间满足函数关系y=,假设同组中的每个数据用该组区间的右端点值代替,试计算生产该食品的平均成本.解:(1)由已知,得(0.002+0.009+0.022+a+0.024+0.008+0.002)×10=1,解得a=0.033.(2)由题设条件及食品的质量指标值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得食品生产成本分组与频率分布表如下:组号1234567分组[66,70](70,74](74,78](78,82](82,92](92,100](100,108]频率0.020.090.220.330.240.080.02根据题意,生产该食品的平均成本为70×0.02+74×0.09+78×0.22+82×0.33+92×0.24+100×0.08+108×0.02=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