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你一定会听见的
最新审定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你一定会听见的》优质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精编)
![最新审定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你一定会听见的》优质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精编)](https://img.taocdn.com/s3/m/f08e05f8524de518964b7d6b.png)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1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使学生懂得平时要注意去关注身边的点点滴滴,去倾听身边的一切声音,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理解“为什么你一天天长大,却逐渐失去了听的兴趣,好像耳朵已关闭”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懂得,怎样才能用心去倾听周围的各种声音,感受自然的美丽。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多媒体课前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倾听周围的声音,使用“手机”录音。
2.教师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激情导入。
1.联系实际谈话: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世界里到处充满着奇妙的声音。
那有谁能够向同学们说一说你在平时都听到了什么声音?有什么感受?(生答)2.同学们听到了各种各样奇妙的声音,老师真替你们高兴。
看来,只要做个有心人,世界上各种美妙的声音你一定会听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声音的第一篇课文——你一定会听见的。
3.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作业4.认识作者:桂文亚是台湾<<联合报>>著名记者。
采访过三毛、林海音、余光中等大批台湾知名学者、作家,她在《联合报》发表文章的署名是“著名记者桂文亚”,这是报社给她的特殊待遇。
她的创作以散文为主,也写小说、报告文学、评论等。
青少年时期就显出过人的才气,15岁第一篇作品刊载大华晚报,20岁就出版了第一本散文《裁冰集》,至今创作及编写成人文学30种,编辑少年儿童读物近400种。
作品曾多次荣获国内外大奖。
她非常关心儿童成长,从1981年始,专心致力于儿童文学媒体推广及编、写工作,取得了不菲的成就,1996年,上海、北京先后召开“当代儿童散文暨桂文亚作品研讨会”。
桂文亚用宽容和悲悯的情怀使她对稚弱的生命充满了理解珍爱从而和孩子们心心相印,打动了千万读者的心。
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有关作者的资料,登录“手机”账号,展示分享给全班同学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声音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doc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声音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7a72a2988e9951e79b8927ea.png)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材分析通过阅读教材、分析教材,我发现本课有三个特点。
1 •题材与众不同。
在平日的学习中,我们常常以诗歌、记叙文为主,而本课是一篇散文,没有非常具体的情节。
因此,在教学时应当以读为主,不需要过多的讲解、探究。
2.内容简单,却耐人寻味。
课文一开头就列举了风声、动物的声音、水声等,这些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事物,但是由于我们没有用心去聆听,失去了听的兴趣,因而什么也没听到。
后面部分则告诉大家用心地倾听生活中平平凡凡、朴朴实实、普普通通的声音,那样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精彩。
对于这一点的理解和认识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3 .地位特殊。
由于本文是这一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其主要目的是激发人们去关注身边的点点滴滴事物,去倾听身边的一切声咅,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因此要通过学习本文达到“激发学生关心周围事物、感受美好生活”的目的。
教学目标基于以上认识,我确立了本文的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文要求掌握的生字。
2.在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懂得用心去听身边的声音,就会发现世界上的声音很丰富,很美妙。
教学重点理解“为什么你一天天长大,却逐渐失去了听的兴趣,好像耳朵已关闭”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懂得,怎样才能用心去倾听周围的各种声音,感受自然的美丽。
教学建议1、本文讲到的声音很多,课前可要求学生去聆听一下自己周围事物的声音, 也可以去倾听课文屮所提到的风声,雨声,动物的声音,吃饼干的声音,筷子敲杯子、盘子、碗等事物的声音。
2、当学生通读课文,了解基本内容后,可组织思考讨论:课文提到的这些声音你都听过吗?为什么呢?在学生畅所欲言后全班继续讨论:这些声音我们太熟悉不过,但是却从没有听见,最根木的原因是什么呢?从而得出结论:只要用心去聆听身边的声音,就会发现各种声音是美妙的。
可反复朗读最后一段,谈谈自己的理解。
3、由于课文是一篇散文,没有非常具体的情节,因此,不必指导学生深入分析、探究,指导学生绘声绘色的读一读自己喜爱的部分即可。
三年级上语文教案-你一定会听见的_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语文教案-你一定会听见的_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7cd7e5ae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73.png)
三年级上语文教案-你一定会听见的_北师大版2.1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1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使学生明白得平常要注意去关注周围的点点滴滴,去倾听周围的一切声音,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明白得“什么缘故你一天天长大,却逐步失去了听的爱好,看起来耳朵已关闭”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明白得,如何样才能用心去倾听周围的各种声音,感受自然的漂亮。
教学建议1、本文讲到的声音专门多,课前可要求学生去倾听一下自己周围事物的声音,也能够去倾听课文中所提到的风声,雨声,动物的声音,吃饼干的声音,筷子敲杯子、盘子、碗等事物的声音。
2、当学生通读课文,了解差不多内容后,可组织摸索讨论:课文提到的这些声音你都听过吗?什么缘故呢?在学生畅所欲言后全班连续讨论:这些声音我们太熟悉只是,然而却从没有听见,最全然的缘故是什么呢?从而得出结论:只要用心去倾听周围的声音,就会发觉各种声音是精妙的。
可反复朗读最后一段,谈谈自己的明白得。
3、由于课文是一篇散文,没有专门具体的情节,因此,不必指导学生深入分析、探究,指导学生绘声绘色的读一读自己喜爱的部分即可。
4、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比较多,要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认字体会进行识字。
在识字过程中要以词为单位进行识记,部分生字可采取与形近字对比的方式,也能够用分析部首的方法进行。
精品教案第一课时教学预备:1、课前布置学生倾听周围的声音。
2、生字卡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激情导入。
1、联系实际谈话: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那个世界里到处充满着奇异的声音。
那有谁能够向同学们说一说你在平常都听到了什么声音?有什么感受?(生答)2、同学们听到了各种各样奇异的声音,老师真替你们快乐。
看来,只要做个有心人,世界上各种精妙的声音你一定会听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声音的第一篇课文——你一定会听见的。
3、板书课题:你一定会听见的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e90c1001a37f111f0855bb3.png)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教学设计学科名称北师大版课标小学语文三年级小学语文第5册-北师大版第2单元声音你一定会听到的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本班有学生57人,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课堂上,他们善于思考,思维活跃;课外,他们喜欢阅读,善于积累。
教学内容分析这是一篇文字清丽、词句优美的散文。
作者采用第二人称的写法,与读者进行了面对面的直接交流。
文章启发人们,不要关闭自己的耳朵,用心去听身边各种各样的声音,就会体会到这个世界的声音是丰富而美妙的。
文章写作的目的在于激发人们去关注身边点点滴滴的事物,去倾听身边的一切声音,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1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使学生懂得平时要注意去关注身边的点点滴滴,去倾听身边的一切声音,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难点分析理解“为什么你一天天长大,却逐渐失去了听的兴趣,好像耳朵已关闭”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激情导入。
1、联系实际谈话: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世界里到处充满着奇妙的声音。
那有谁能够向同学们说一说你在平时都听到了什么声音?有什么感受?(生答)2、同学们听到了各种各样奇妙的声音,老师真替你们高兴。
看来,只要做个有心人,世界上各种美妙的声音你一定会听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声音的第一篇课文——你一定会听见的。
3、板书课题:你一定会听见的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播放音乐,学生听读,初步感知内容。
请同学们张开你的小耳朵,用心去倾听这篇优美的文章,看一看你能“听”懂什么?(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这么美的文章想不想自己来读一下?那就请同学们试着读一读吧。
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画出生字词,并且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把课文读给同桌听一听,同桌注意当好“小老师”,纠正读错的字音。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fec7ba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46.png)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并学习其中一首代表性的乐曲《你一定会听见的》。
2.思维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学习并理解《你一定会听见的》这首乐曲的曲调、节奏和情感表达。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表达方式和情感。
2.准确把握《你一定会听见的》乐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你们听过中国传统音乐吗?它与我们现在常听的音乐有什么不同?”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2.学习乐曲(35分钟)(1)播放《你一定会听见的》的音频,引导学生仔细倾听,并请他们回答以下问题:a.这首乐曲的节奏是怎样的?b.你觉得这首乐曲的曲调是什么样的?c.你从这首乐曲中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感?(2)引导学生跟着音频一起唱乐曲,同时教导学生歌曲的发音和节奏。
(3)请学生边唱边跟着音乐节拍走动,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4)分成小组,让学生尝试合唱乐曲,并随着音乐自由地自己编排动作。
3.了解中国传统音乐(20分钟)(1)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世界著名的传统乐器以及其历史渊源。
(2)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研究,自行查找一些中国传统乐器的信息,包括乐器的名称、起源、结构、演奏方式等,并组织小组展示。
4.音乐鉴赏(20分钟)(1)播放其他中国传统音乐的片段,引导学生欣赏并进行表演。
(2)让学生选择一段他们喜欢的传统音乐,自由地发挥,用自己的方式感受并表达这首音乐所传达的情感。
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理解和欣赏其中一首代表性的乐曲《你一定会听见的》。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和自由表演等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不过,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引导他们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北师大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809c960384868762cbaed574.png)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懂得用心去听身边的声音,就会发现世界上的声音很丰富,很美妙。
重点难点1.让学生能够实实在在地留心声音,发现声音,感悟生活。
2.理解为什么你一天天长大,却逐渐失去了听的兴趣,好像耳朵已关闭。
3.弄明白怎样才能用心去倾听周围世界的各种声音。
教学课时两课时1你一定会听见的2 你听过柳树梳头的声音吗?你听过一大群小蚂蚁跑步的声音吗?你听过雪花飘落的声音吗?[①文章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提出问题,新颖独特。
我再说清楚一点。
你总听过动物的声音吧?[句导读:这句话是总起句,用反问句式表达肯定的意思。
]当小金鱼用尾巴拨水,麻雀在窗沿唱歌,4当一只小狗忙着啃骨头,两只老猫在墙头吵架,三只老母鸡在啄米吃,你总听到些什么了吧?[③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何好处?] 段导读:介绍几种动物的声音。
你总听过风的声音吧?5当清风掠过明月,当微风拂过树梢,当寒风呼啸着穿过田野,当狂风卷❶起巨浪,你总听到些什么了吧?[④将画线句改成“你总听过清风、微风、寒风、狂风的声音吧”,效果一样吗?]段导读:介绍风的声音。
你总听过水声吧?当山间的清泉奔向溪流,当哗啦啦的大雨砸向屋顶,当小水滴清脆地落到盛水的盆里,你总该听到些什么了吧?[⑤这一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明了什么?你觉得“砸”字用得合适吗?]1知识点详解☜2①开篇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并且连用三个疑问句提出问题,能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②承上启下。
运用反问句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为下文进一步解释打下基础。
4③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述形象生动,如一幅幅活动的画面,富有生活情趣。
5❶卷,多音字,这里读juǎn。
④难句解析:不一样。
作者运用排比句式增强了语气,将无形的风描写得富有神韵,将读者带入四个不同的境界。
北师大三年级语文上册《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四则【1-4】[名师教学设计 教案]
![北师大三年级语文上册《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四则【1-4】[名师教学设计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31870ce2bd960590c677fa.png)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四则【1-4】《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之一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懂得用心去听身边的声音,就会发现世界上的声音很丰富,很美妙。
2、轻轻、细细品读,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懂得用心去听身边的声音,就会发现世界上的声音很丰富,很美妙。
教学准备:下载来自不同方面的声音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课文1、自渎课文,借助字典,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初步了解内容。
2、标记自己不懂得的地方,以便上课进行讨论。
二、导入新课1、学生闭上眼睛,聆听一段各种声音的录音,说说,你听到了什么?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默读课文,小组交流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以及课文的大意。
四、检查小组学习情况1、认读词语梳头掠过吹拂麻雀呼啸拨水啃骨头机警闲暇美妙逐渐狂风卷起上楼梯2、重点理解词语:呼啸寂静闲暇美妙逐渐3、选择重点词语造句4、说说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五、深入理解课文1、指名分段读课文,学生评价朗读情况2、小组提问,全班讨论3、全班交流:课文中提到的这些声音你都听到过吗?为什么呢?这些声音我们太熟悉了。
但却从没听到过,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4、齐读最后一段,谈谈自己的感想。
六、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想想怎样才能读好?第二课时一、将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同桌听(互听互评)二、完成“语文天地”中的“读一读”,注意带点的词语1、当清风掠过明月,当微风拂过树梢,当寒风穿过田野,当狂风卷起巨浪,你总听到些什么了吧?2、当田间的清泉奔向溪流,当哗啦啦的大雨砸向屋顶,当小水滴清脆地落到盛水的盆里,你总该听到些什么了吧?三、练习巩固1、听写词语比赛2、朗读自己喜欢的而且自己觉得读得好的句子。
板书设计:你一定会听见的用心去听声音多么丰富、多么美妙教学后记:这是一篇比较抽象、耐人寻味的文章,我把教学重点放在指导学生理解“为什么你一天天长大。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你一定会听见的》∣北师大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你一定会听见的》∣北师大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361a8285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4b.png)
你必然会听见的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懂得用心去听身旁的声响,就会发现世界上的声响很丰富,很美妙。
从而激发先生热爱生活,关注身旁的点滴事物,去倾听身旁的一切声响。
教学重点:理解“为什麽你一每天长大,却逐渐得到了听的兴味,好像耳朵已关闭”。
教学难点:引导先生知道怎样才能用心倾听周围世界的各种声响。
教具预备:生字词卡片,几种熟习的声响大录音,两根筷子、一个杯子、盘子、碗。
教学工夫: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预备布置先生留意倾听周围的声响,特别是课文中提到的植物、动物、自然景象等的声响。
二、导入新课,自主设疑1、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对耳朵,你们都用耳朵为你们干甚么?2、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一篇有关声响的课文《你必然会听见的》。
3、教师板书课题,先生齐读课题。
4、看到课题,你心中有甚么疑问。
5、教师梳理成绩:你必然会听见的肯定是声响,可会是甚么声响呢?请同学们自课课文。
三、初读课文,自主探求1、教师出示自探要求;(1)、自读课文,借助生字表,认读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再读课文,找一找,课文都提到那些东西的声响?他们的声响是甚么样的呢?说一说,模仿一下。
(3)、说一说课文次要讲了甚么内容?四、解疑合探,全体把握1、检查生字自学情况(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2)、大家一同读一读。
(3)、交流识记生字或理解词语的意思的方法。
2、指名先生交流自探成绩,评议。
3、教师小结。
五、熟读课文,疏通文意1、先生自在读课文。
2、小组互相检查读课文。
3、指名读课文,集体评议后再指点读课文。
4、教师范读课文,先生倾听、评议。
5、先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
2、抄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一、检查导入,梳理成绩1、开火车读生字新词。
2、说说你从课文中知道了甚么?除此,你还想知道甚么?3、教师梳理成绩:(1)、理解为甚么你一每天长大,却逐渐得到了听的兴味,好像耳朵已关闭上。
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二声音《你一定会听见的》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二声音《你一定会听见的》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018950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a2.png)
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二声音《你一定会听见的》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二声音《你一定会听见的》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各种各样的声音。
3、熟读1-6自然段,背诵3-4自然段,抄写其中的句子并仿写。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写一写的方法,在学习中感受语言的优美韵律,体会声音的美妙。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懂得要用心去听,发现世界上的声音很丰富,很美妙。
2学情分析《你一定会听见的》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这篇课文特别表现出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罗列了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告诉人们:我们世界的声音很丰富,很美妙,要懂得用心去体会,去感受。
学生在生活中会留心听到很多声音,也会由于“逐渐失去听的兴趣”而忽视身边的声音,课堂上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读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热爱生活的情感。
3重点难点1.体会本课中语言的特点,会仿写句子。
2.用心听,感受声音的美妙,感受生活的多彩。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课前谈话,激趣导入。
1、同学们,上课前,你都听到了什么声音?上学路上你又听到了什么声音?(生答)2、同学们听到了各种各样奇妙的声音,老师真替你们高兴。
看来,只要做个有心人,世界上各种美妙的声音你一定会听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你一定会听见的》。
(板书课题)活动2【讲授】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课前大家认真预习了课文,你最喜欢哪一段呢?读一读。
(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这么美的文章想不想自己来读一下?那就请同学们试着读一读吧。
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画出生字词,并且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把课文读给同桌听一听,同桌注意当好“小老师”,纠正读错的字音。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687398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6e.png)
4.观察任务:布置学生课后观察大自然中的声音,记录下不同时间段(如早晨、中午、晚上)的声音变化,并与同学分享观察成果。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展示、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声音,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活的情感。
2.采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表达、倾听和概括能力。
3.通过朗读、仿写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重难点: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声音,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关爱环境的情感。
-培养学生相信自己,用积极的心态面对挑战。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展示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重难点:
-生词的正确认读和理解,尤其是多音字、形近字的区分。
-课文的朗读与背诵,引导学生体会文本节奏和情感。
-学会使用“你一定会听见的”进行句子仿写,提高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难点:
-培养学生倾听大自然声音的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课堂练习
1.课堂小游戏:教师设计“声音猜猜看”小游戏,让学生通过听声音猜出对应的物品或场景,提高学生对声音的敏感度。
语文北师大三年级上册《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
![语文北师大三年级上册《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f51ecbfdd88d0d233d46ae0.png)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1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与态度:使学生懂得平时要注意去关注身边的点点滴滴,去倾听身边的一切声音,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理解“为什么你一天天长大,却逐渐失去了听的兴趣,好像耳朵已关闭”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懂得,怎样才能用心去倾听周围的各种声音,感受自然的美丽。
教学建议1、本文讲到的声音很多,课前可要求学生去聆听一下自己周围事物的声音,也可以去倾听课文中所提到的风声,雨声,动物的声音,吃饼干的声音,筷子敲杯子、盘子、碗等事物的声音。
2、当学生通读课文,了解基本内容后,可组织思考讨论:课文提到的这些声音你都听过吗?为什么呢?在学生畅所欲言后全班继续讨论:这些声音我们太熟悉不过,但是却从没有听见,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从而得出结论:只要用心去聆听身边的声音,就会发现各种声音是美妙的。
可反复朗读最后一段,谈谈自己的理解。
3、由于课文是一篇散文,没有非常具体的情节,因此,不必指导学生深入分析、探究,指导学生绘声绘色的读一读自己喜爱的部分即可。
4、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比较多,要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认字经验进行识字。
在识字过程中要以词为单位进行识记,部分生字可采取与形近字对比的方式,也可以用分析部首的方法进行。
第一课时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倾听周围的声音。
2、生字卡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激情导入。
1、联系实际谈话: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世界里到处充满着奇妙的声音。
那有谁能够向同学们说一说你在平时都听到了什么声音?有什么感受?(生答)2、同学们听到了各种各样奇妙的声音,老师真替你们高兴。
看来,只要做个有心人,世界上各种美妙的声音你一定会听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声音的第一篇课文——你一定会听见的。
3、板书课题:你一定会听见的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及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及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136cb15941ea76e59fa04b9.png)
【教案】學習目標:1、理解課文內容,體驗作者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懂得用心去聽身邊的聲音,就會發現世界上的聲音很豐富,很美妙。
2、會認15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
積累優美詞句並會運用。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細細品味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1、運用自己的生活體驗理解課文內容。
2、品味本文生動形象,活潑優美的語言。
激發學生關注聲音世界,用心傾聽,感受有聲世界的美好,並嘗試著把自己聽到的與感受到的用有聲的語言表達出來教學難點:理解為什麼當我們一天天長大,當我們熟悉了許多聲音後,不知不覺中,我們卻逐漸失去了聽的興趣。
教學過程:一、激發情趣,巧導入。
師:(食指放在嘴唇上)噓——聽——學生靜心聽周圍的聲音。
師:說一說,你剛才聽到了哪些聲音?學生交流自己聽到的聲音,比較一下和別人聽到的聲音有哪些不同,誰聽到的聲音多,誰聽到的聲音少,探討一下為什麼會有這些區別。
師:是啊,只要能用心去聽,你一定會聽見的。
(相機板書課題:你一定會聽見的)【設計意圖:情景的創設,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啟動了學生的興奮點,為學生積極主動地走進文本提供了良好的氛圍。
】二、聽讀課文,初識美。
師:這是臺灣作家桂文亞寫的一篇優美的散文。
它美在哪兒呢?請大家用心聽,你一定會聽見的——學生用心聽教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師:你們被陶醉了的表情告訴了老師,你們通過聽,已經初步領略了課文所傳達出來的某種美。
請把你細心捕捉到的美告訴大家,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學生暢談自己聽讀時感知到的課文之美,教師進行賞識性評價。
【設計意圖:抓住一個“聽”字激發學生用心聽讀課文的興趣,通過“聽”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初步領略文本的語言美、語氣美和節奏美。
】三、自讀感知,靠近美。
1、自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對照生字條拼讀識記或請教同桌,把字音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
2、出示生字新詞,認讀,交流識記方法;開火車讀,齊讀。
聯繫文中句子理解“逐漸、閒暇”等詞語。
3、帶著自己初步的感受朗讀課文。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优秀6篇)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b3d3d5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c1.png)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优秀6篇)教学目标:篇一1.认识1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了解课文中各种各样的声音,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用心倾听,热爱生活的情感。
3.学习自能读书的阅读方法,在学习中感受语言的优美韵律,体会声音的美妙。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篇二【教学目的】1、学会用自己的感官全方位地感知身边的生活世界,养成敏于感知、勤于探究的心理品质和习惯。
2、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热爱并体会丰富多彩的生活。
3、加强朗读,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1、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
2、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感悟声音的能力。
2、对惯性思维意识的突破。
【教学方法】导读型。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效果所用时间一、导入新课1、送给同学们一首歌《丁香花》2、教师总结歌词特点引入新课3、出示课题《你一定会听见》并做简要分析。
学生边听边唱。
体会歌词优美,激发学生兴趣。
5 二、文字感悟对学生提出要求:1、快速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优美。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全班进行交流。
提出要求:⑴ 朗读你认为写得最好的段落,读时一定用心去感悟文字中的情感。
⑴ 你认为文章的语句,哪些是让你感动的,哪些又是让你感叹的,哪些语句读来就有一种美的享受,请勾画出来,并自己分析产生这种美的原因。
1、读课文,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四人小组讨论,全班进行交流。
⑴小组讨论出各组认为最优美的句子。
⑴各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⑴读出你认为最美的句子,并分析产生这种美的原因。
1、朗读能力增强,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
2、学会用自己的感官全方位地感知身边的生活世界。
3、学生协作、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
三、研读感知学生齐读课文:抽生说一说自己对这篇课文内容和结构的整体感知。
教师以平等对话的方式,总结归纳。
学生朗读课文:同桌之间讨论课文结构,用流利简洁概括性强的语言与全班同学交流。
三年级上《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
![三年级上《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b3f6109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9d.png)
三年级上《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三年级上《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三年级上《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路。
2、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
3、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 教学课时一课时●课前准备1、查字典,扫除字词障碍。
2、学生搜集最让自己感动的声音素材。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请轻轻地闭上我们的眼,用心地听这首美妙的音乐,并展开想像。
教师放音乐磁带《苗岭的早晨》。
[要求]学生.a.闭上眼睛,发挥想像,再现音乐中描绘的画面。
b.听完后,用语言描绘出听到的音乐中的景象。
有的同学由于在平时的生活中粗心大意,忽略了生活中的各种美妙的声音。
从今天开始,只要你“用心”去听,你一定会听见的!(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
2、勾画出与自己在生活中有共同感受的语句或段落以备发言。
3、学生自由发言谈读后的感受,教师注意点拨评价。
三、研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
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些内容?要求:语气亲切自然,就像是和朋友促膝谈心,不要读得像朗诵表演,夸张造作。
品味文章重点句子或语段。
2、找出自己认为精彩的句子或语段,说说精彩的原因。
①三人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要求:先各自找出自己认为精彩的句或段一个读,一个听其字词,一人听朗读停顿和语气三人轮换指导②小组展示。
③师生评议,全班进行交流,讨论。
明确:a.有的活泼风趣,优美形象:“蒲公英有一蓬金黄色的头发,当起风的时候,头发互相轻触着,像磨砂纸那样沙沙地一阵细响,转眼间,她的头发,全被风儿梳掉了!”“蚂蚁们排列在红红的枫叶上准备做体操,‘噗!’一粒小酸果从头顶落下,‘不好,炸弹来啦!”’“一个宁静的冬夜,一朵小小的雪花,从天上轻轻地、轻轻地飘下,飘啊飘,飘落在路边一盏孤灯的面颊上,微微地一阵暖意,小雪花满足而温柔地融化了……”b.有的运用排比,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1、2、3段构成排比——你听过蒲公英梳头的声音吗?……你听过80只蚂蚁小跑步的声音吗?……你听过雪花飘落的声音吗?……5、6、7段构成排比——你总听过风吹的声音吧?……你总听过动物的声音吧?……你也总听过水声吧?……c.有的运用问句,与读者直接对话,拉近和读者的距离,激活读者的生活体验,引发读者的思考:你善于用你的耳朵吗?你听见了世界的声音吗?你用心听了吗?你听见了什么?这里的几个声音游戏,你要不要试着玩玩看,也试着把感觉记录下来?轻轻松松嚼几片脆脆的饼干、几颗硬硬的糖果,感觉一下是什么声音?师生共议中反复朗读;指导读出味道,读出感受。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公开课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公开课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8279c422f60ddccda38a0dd.png)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公开课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教学设计学科名称北师大版课标小学语文三年级小学语文第5册-北师大版第2单元声音你一定会听到的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本班有学生57人,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课堂上,他们善于思考,思维活跃;课外,他们喜欢阅读,善于积累。
教学内容分析这是一篇文字清丽、词句优美的散文。
作者采用第二人称的写法,与读者进行了面对面的直接交流。
启发人们,不要关闭自己的耳朵,用心去听身边各种各样的声音,就会体会到这个世界的声音是丰富而美妙的。
写作的目的在于激发人们去关注身边点点滴滴的事物,去倾听身边的一切声音,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1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使学生懂得平时要注意去关注身边的点点滴滴,去倾听身边的一切声音,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难点分析理解“为什么你一天天长大,却逐渐失去了听的兴趣,好像耳朵已关闭”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激情导入。
1、联系实际谈话: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世界里到处充满着奇妙的声音。
那有谁能够向同学们说一说你在平时都听到了什么声音?有什么感受?(生答)2、同学们听到了各种各样奇妙的声音,老师真替你们高兴。
看来,只要做个有心人,世界上各种美妙的声音你一定会听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声音的第一篇课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使学生懂得平时要注意去关注身边的点点滴滴,去倾听身边的一切声音,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理解“为什么你一天天长大,却逐渐失去了听的兴趣,好像耳朵已关闭”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懂得,怎样才能用心去倾听周围的各种声音,感受自然的美丽。
教学建议1.本文讲到的声音很多,课前可要求学生去聆听一下自己周围事物的声音,也可以去倾听课文中所提到的风声,雨声,动物的声音,吃饼干的声音,筷子敲杯子、盘子、碗等事物的声音。
2.当学生通读课文,了解基本内容后,可组织思考讨论:课文提到的这些声音你都听过吗?为什么呢?在学生畅所欲言后全班继续讨论:这些声音我们太熟悉不过,但是却从没有听见,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从而得出结论:只要用心去聆听身边的声音,就会发现各种声音是美妙的。
可反复朗读最后一段,谈谈自己的理解。
3.由于课文是一篇散文,没有非常具体的情节,因此,不必指导学生深入分析、探究,指导学生绘声绘色的读一读自己喜爱的部分即可。
4.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比较多,要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认字经验进行识字。
在识字过程中要以词为单位进行识记,部分生字可采取与形近字对比的方式,也可以用分析部首的方法进行。
第一课时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倾听周围的声音。
2.生字卡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激情导入。
1.联系实际谈话: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世界里到处充满着奇妙的声音。
那有谁能够向同学们说一说你在平时都听到了什么声音?有什么感受?(生答)2.同学们听到了各种各样奇妙的声音,老师真替你们高兴。
看来,只要做个有心人,世界上各种美妙的声音你一定会听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声音的第一篇课文——你一定会听见的。
3.板书课题:你一定会听见的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播放音乐,学生听读,初步感知内容。
请同学们张开你的小耳朵,用心去倾听这篇优美的文章,看一看你能“听”懂什么?(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这么美的文章想不想自己来读一下?那就请同学们试着读一读吧。
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画出生字词,并且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把课文读给同桌听一听,同桌注意当好“小老师”,纠正读错的字音。
(3)组内互检,合作学习生字。
用生字卡片组内互检,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
(4)读词语比赛。
老师展示生字词,分组进行比赛,教师给予评价。
三、细读课文,感悟体验。
1.默读课文,看看你能读懂什么?2.组内交流收获。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中提到的这些声音你都听到过吗?并且想像一下你听到这些声音时的感受。
4.引导学生说出哪些声音是很熟悉的,并且听到过;哪些声音是熟悉的,但是没有听到过。
5.读课文,小组讨论:为什么有许多熟悉的声音我们却没有听到?然后小组汇报。
引导学生说出没有听见那些熟悉的声音,是因为平常对熟悉的事物觉得习以为常了。
6.引导学生通过读第七至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耳朵关闭的原因是因为没有用心地去听。
通过抓住“寂静、闲暇”等词语,体会生活中只要用心去聆听,就会听到许多美妙的声音,这些声音会给我们解除疲惫、增添乐趣。
7.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谈谈自己应该怎样用心去听周围的声音。
8.用心聆听,体验生活中美妙的声音。
给学生1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仔细听周围的声音(鸟鸣声、校园里朗朗的读书声、教师的讲课声、同学们的呼吸声、农家的鸡鸣声、汽车的鸣声等)。
9.你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从声音美妙的角度去说。
10.是呀,这么美妙的声音,如果我们不用心去听,我们会听见吗?让学生自由谈,激发学生去关注身边点点滴滴的事物,去倾听身边的一切声音。
四、美读课文,升华感情。
1.你喜欢哪一部分,就有感情的去读一读。
2.指名读。
师生评价。
3.师读,学生评价。
4.学生继续练习有感情地读。
五、激发想象,拓展延伸。
1.在自己的生活天地中,都有哪些声音?你喜欢哪些声音?不喜欢哪些声音?为什么?引导学生从有趣的声音和一些不和谐的噪音两个方面说,说出自己的理由。
2.据课文三、四、五自然段的格式,结合生活中的体会,仿写句子。
六、小结。
我们的生活是美好的,周围的声音是美妙的。
只要我们注意倾听,我们的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
第二课时教学准备:课件、配乐磁带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上课铃声响后)刚才,大家还在滔滔不绝地谈天说地,现在怎么会这么安静?那你们是怎么知道上课时间到了呢?2.噢,原来如此。
听到铃声,我们知道上课、下课,那生活中你还听到那些声音?它们表示什么意思呢?3.想不到我们周围的声音这么奇妙。
这节课,我们一起读一篇和声音有关的散文,——出示课题4.大家的眼神充满了疑问,读了题目,你是不是有很多想知道的问题呢?(生问,教师在题目右边打一个“?”,并板书:怎样听?1.学生回答,因为到了上课时间。
2.回答,听到铃声。
3.学生畅所欲言4.齐读准备好的课题5.学生提出想知道的问题。
从学生熟悉的铃声引入,体现了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二、自主合作认识生字 1.要求:自己试着读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决。
2.教师巡视交流情况3.检查字词:(课件出示)呼啸狂风掠过数拨水寂静闲暇丰富美妙(教师指导好这几个字的读音“拨”不要读成“bē”舌面音“卷、寂”的发音要注意)4.帮助学生理解“寂寞”和“闲暇”。
文中“寂静”换一个词可以怎样说?你知道它可以和哪个词对对子?(“闲暇”的理解同“寂静”)课件出示:在的夜里,听一听外面有什么声音传来;在的时候,听一首从来没有听过的歌曲或乐曲……5.指导写字师强调并范写“啸、拨“啸”注意右半部分的笔顺。
“拨”:右半部分不要写成“友”“渐”注意三部分间的结构 1、学生自读课文,并划出生字词认识它们。
2.同桌交流划出的新词。
3.指名读,男女赛读、齐读4.指名重点读这几个词语。
5.指名读句子。
6.学生回答:在横线上填一个别的词语,但意思不变。
7.学生提出较难写的字8.学生描红、仿影、临帖培养学生用学过的认字方法认识生字的能力通过找近义词、反义词帮助学生理解词语,这是一个好方法。
(此环节的问题学生若不提出,也可放在后面研读课文中)课改在强调多读的同时,书写也同样重要,尤其是正确的书写。
三、读通课文熟悉内容1.解除了生字词的障碍,相信大家一定能轻松地把课文读下来了,自由读读课文,在每一个自然段的前面标上节序。
2.师范读课文(配乐)3.指名读(任意选择课文某一小节)教师与同学予以点评1.学生自由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标节序2.听老师配乐朗读课文3.选读课文某一小节(先练习再指读)选读课文某一小节尊重了学生的选择权,同时,教师要根据学情随机指导学生读好。
第三课时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熟读课文交流感受 1.自由读课文,标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刚才,大家读的津津有味,你最喜欢哪些句子?能说说为什么吗?在交流的同时,教师除了随机指导学生读好之外,还要指导好以下几个问题:(一)课件出示:(1)当清风明月,当微风树梢,当寒风呼啸着田野,当狂风巨浪,你总听到些什么了吧?(2)当山间的清泉溪流,……你总该听到些什么了吧?①指名填空:说说可以填哪些词语?你觉得哪个词语最好?②屏幕出示原句,指导学生朗读,你觉得怎样可以读好?(二)思维发散:(课件出示)你总听过的声音吧?当,当,当,你总听到些什么了吧?(仿照课文的句子,也写一写自己听到的声音)3.质疑解疑为什么课文里说,当你一天天长大,当你熟悉了许多声音后,却逐渐失去了听的兴趣?(1)若学生提出这一问题,师反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呢?(有的学生若能说出来,教师可指导说清楚;若学生觉得有难度,师可巧设疑问:课文提到的这些声音,你都听过吗?其实,这些声音我们太熟悉不过了。
可有的同学却从没有听见,这是为什么?请大家就这个问题小组讨论。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板书:丰富用心听吧美妙(3)让我们再来读读最后一段4.“用心听吧,你一定会听见的”同学们,现在让我们用心来听,看看能听到什么?1.学生自由朗读2.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3.学生填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4.学生回答:注意快慢高低,注意停顿5.指名读,齐读,男女分读。
6.先说一说后,再写一写。
7.学生提出问题。
8.学生畅所欲言9.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表看法。
10.大声朗读、指名读、齐读11.学生聆听半分钟畅所欲言:鸟叫声、风扇转动声、呼吸声……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让学生自由阅读,品味语言,重视了学生个性化阅读。
通过对词的推敲,通过比较,让学生在朗读中咀嚼品味词语的精妙。
这一问题是本文的重点,也较难理解,有心的学生一定会提出。
教师把问题的提出权解答权还给学生,让孩子们通过讨论、体味,在与同伴的思维碰撞中得出自己的结论。
通过让孩子亲身体验,明白怎样才是用心去听,不觉中解决了难点。
二、美读课文升华感情 1.是呀,多么动听,多么美妙的声音啊,让我们再去用心去听一听,用我们美妙的声音读一读。
2.你喜欢听谁的声音呢?师评:真要感谢你们的父母给了你们这么美妙的嗓音,老师都要陶醉了。
1.学生有感情地练习朗读。
2.各推荐男女生两名,合作读完全文。
读中感悟,领会声音的美妙。
三、内容延伸拓展思维听到美妙的声音,固然令我们心情舒畅,但生活中也有一些我们不喜欢听的声音,你能举出个例子吗?能说说不喜欢的理由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出“噪音”这个词语,并且指出它对人体的有害。
)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对比学习,让学生明白:我们周围的声音大多是美妙的,对于噪音,我们应想法克服,激发学生的这种环保意识。
四、作业设计 1.写一写你最喜欢的声音。
2.搜集资料或者调查访问:噪音有哪些危害?可以怎样克服?第二项作业属于实践性作业,可以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动手、动脑、动口的习惯。
拓展习题一、比较一下,然后再组成词语。
秒()闭()拨()脆()妙()闲()拔()危()二、仿照课文的句子,你也写一写自己听到的声音吧!你总听过的声音吧?当,当,当,你总听到些什么了吧?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兴趣寂静闲暇四、把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写一写。
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