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地理新课标教材培训会工作汇报
新课程新教材培训情况汇报
![新课程新教材培训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708fbe75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39.png)
新课程新教材培训情况汇报最近,我们学校对新课程和新教材进行了培训,现在我来汇报一下培训情况。
首先,我们邀请了教育专家和学科领域的专家来为我们进行培训。
他们不仅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对新课程和新教材有着深入的了解。
在培训过程中,他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为我们讲解了新课程和新教材的理念、内容和教学方法。
通过他们的讲解,我们对新课程和新教材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更加明确了教学目标和要求。
其次,培训内容涵盖了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
在教学理念方面,我们深入探讨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和教育目标,明确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能力。
在教学内容方面,我们对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教学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确保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在教学方法方面,我们学习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比如项目化教学、探究式学习等,这些方法将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另外,培训过程中我们还进行了教学案例分析和教学设计。
通过教学案例分析,我们深入了解了新课程和新教材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了解了一些成功的教学案例和经验。
在教学设计环节,我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一些教学设计的讨论和交流,不仅提升了我们的教学设计能力,也为将来的教学工作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最后,培训结束后,我们还进行了培训成果的总结和反馈。
通过总结,我们对培训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形成了一些培训心得和体会。
在反馈环节,我们对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反馈,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进建议,为今后的培训工作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
总的来说,这次新课程和新教材培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和帮助。
我们将会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不断总结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初中地理教学培训会汇报材料
![初中地理教学培训会汇报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a525e3ed551810a6f5248636.png)
初中地理教學培訓會彙報材料2010年煙臺初中地理教學培訓會在魯東大學圖書資訊館舉行。
會議由煙臺教科院王金龍老師主持並做主題報告。
今年統一安排的幾項活動:1.關於教學論論文評比。
地理教學論文評比將晚一些舉行,因為一次論文評比要有新思想,有創見。
在本次會議招開以後,可以著手準備,9月底上交即可。
大致每縣市區分配4篇,縣際間可以協商,不限文字。
2.“和諧高效,思維對話”型課堂的教學案例繼續徵集,今年要注入新的內容。
3.省教研室徵集優質課程資源實施方案。
新的課程資源包括教學案例,新課程評價改革,能體現新課改的試題、課件等。
一經收錄在資源庫中,作者即獲得版權。
省教研室不支付使用費,但根據點擊率多少,將有可能由使用者付費,開發者會有一定的受益。
苦無教研上的進一步發展,上述工作將難以展開,必須研究新問題,探索新方法。
本次會議有三大主題:1.目前教學現狀的總結與評價,主要是對課堂教學改革進行到何種程度進行一個評價。
2.關於三維目標關係問題。
3.關於以“過程與方法”為重要目標的解決方案。
第三個問題是重點問題,將是繼XX年從身邊教起後又一次重大的改革。
“從身邊教起”是在不考試的情況下,如何讓學生學有用的東西。
今天的改革則是建立在目前教學狀態下的突破。
第一個問題:目前全市地理教學基本現狀。
(1)“到處鶯歌燕舞,舊貌換新顏”。
教師積極探索與課程標準相適應的方式方法,且卓有成效。
課堂產生了巨大變化,最大的亮點是以學生活動為主的教學方式基本建立。
(2)教學手段發生了翻天履地的變化,城鄉差距顯著縮小。
概括起來,基本的方式有:(1)“讀議講紅”為基本線索。
教師提出讀書、讀圖目標——學生讀書或圖——學生互議——教師檢查、歸納、總結。
這種方法是基於傳統模式的發展,最早產生於1987年,至今仍保留。
(2)以教師引領為特色的方式。
重教師引領,是傳統以講授為主的基礎上的發展,教師“領”的作用強,傳承於講,學生小步快跑。
如果處理得當,效果很好,反之,容易成為講授法。
新课标 新教材 新担当——2024年义务教育新课标新教材培训地理学科培训心得
![新课标 新教材 新担当——2024年义务教育新课标新教材培训地理学科培训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3e479f05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bd.png)
新课标新教材新担当——2024年义务教育新课标新教材培训地理学科培训心得7月30日-8月1日,我有幸在平凉市参加了甘肃省2024年义务教育新课标新教材(初中地理)培训,聆听了何xx、孙xx、赵xx三位老师的精彩报告,他们从新课标的学习、教师视角:学析新教材,用好新教材、初中地理核心素养培育—以区域认知为例进行了全方位,广视角的解读,从理论学习到教学教材的运用再到具体的教什么,怎么教,步步推进层层剖析,作为培训学员,我们不能以某一位老师的报告来衡量自己的培训收获,而是要从整体上来把握几位老师报告内容的内在联系,这样更能提升我们在教育理论实践和教学实际操作中的水平。
结合此次培训我的收获有以下几点:一、要深度剖析把握新课标课程标准是国家规定的关于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等重要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是国家规范基础教育课程运作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教育行政部门推进课程改革行动的指导性文件。
体现的是国家意志,是国家教育意志在课程层面的体现。
是教材编写、教学、考试评价以及课程实施管理的直接依据,国家和学校组织的一切有关课程的活动都必须基于课程标准,教科书必须依据标准编写,教学必须依据标准展开,考试评价必须依据标准命制试题。
本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指引,以核心素养(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旗帜鲜明地把课程从学科立场转向教育立场,以人的发展特别是核心素养的形成为宗旨重建课程标准的方方面面。
课程标准主要由“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等组成,这六个板块是标准的主体,其中课程性质是对一门课程的“定性”,主要回答这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这门课程的育人价值和教育意义是什么;课程理念是对本次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定位”,主要阐述课程改革的立场、方向和观点;课程目标是对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所应达到的发展水平和最终结果的预设和期待;课程内容是这门课程所规定的学习范围和对象;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学完阶段性内容之后的学业成就表现;课程实施是根据课程标准进行的教材编写、教学、评价考试等活动。
2023年新教师初中地理新教材培训经验总结
![2023年新教师初中地理新教材培训经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d13489e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ff.png)
2023年新教师初中地理新教材培训经验总结一、前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教材的使用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大变革。
为了帮助新教师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新教材,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在2023年举办了一次初中地理新教材培训活动。
本文将总结本次培训的经验,以期为今后的新教师培训提供借鉴。
二、培训内容1. 新教材特点解析本次培训首先对初中地理新教材的特点进行了深入解析,包括:- 体现核心素养:新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为目标,强调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 知识体系更新:新教材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对原有知识体系进行了更新和优化。
- 学习方法指导:新教材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图文并茂:新教材采用大量生动的图表和案例,增强教材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2. 教学策略与方法培训过程中,专家们分享了针对新教材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包括:- 情境教学: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地理知识。
- 案例分析:运用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 信息技术辅助: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网络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 教材使用技巧为了让新教师更好地运用新教材,培训专家详细介绍了教材使用技巧,包括:- 熟悉教材结构:了解教材的编写思路和体系,便于教学中合理安排内容。
- 把握教材难点:准确掌握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 灵活运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 创新教学设计:结合教材特点,设计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
三、培训效果通过本次培训,新教师们对新教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教学水平和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培训效果表现在:- 观念更新:新教师们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更新,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 信心增强:通过培训,新教师们增强了使用新教材的信心,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初中地理培训工作总结范文(3篇)
![初中地理培训工作总结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b8e033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50.png)
初中地理培训工作总结范文(3篇)初中地理培训工作总结范文(精选3篇)初中地理培训工作总结范文篇120__年暑假初中地理新课程远程教育培训马上结束了,通过初中地理新课程培训感触颇多。
新课改势在必行,教师应该做一个倡导者、推动者、践行者。
中学地理学科的教学目标正随着教育职能的转变而不断发展,帮助学生获得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的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再学习的能力,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方向。
而且教育职能也不仅体现在知识、能力和思想教育等方面,地理学科的目标在于教育学生关心并参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树立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和以人为中心的人地关系观念等科学的地理思想,使学生能够从经济、社会、生态和人文精神等方面理解、认识和评价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形成对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的正确态度和行为方式,从而具有21世纪对人力资源要求的基本素质。
地理教学的改革不仅体现在课程结构与教材内容,它更要求深入到教学活动之中,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学生获得知识途径的拓宽,优化教学过程,更新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已提到日程上,触及到每位教师习以为常或行之有效的教学行为中,打破“教师为中心”、“知识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民主平等的教育观念,在“满足学习需要的有意识的交流活动”中下功夫,使学习过程成为启发积极思维、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愉快的活动,改变那种满堂灌和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扭转“重结论轻过程、重记忆轻思考、重文字轻图像、重积累轻运用”的地理教学活动,以改革与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首先,是教材变了:新的教材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形成一定的价值取向,能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能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培养参与科技活动,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地理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坚持真理、自主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具有判断有关信息是否科学的。
地理初中教材培训总结
![地理初中教材培训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992c2e7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ff.png)
地理初中教材培训总结地理初中教材培训总结1当前推陈出新的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正是我们中学阶段所大力倡导的教学新模式。
通过一年来的实践,我们认识到要实现地理高效课堂,就要努力做到:积极主动,目标达成,注重生成,合作学习,师生互动,教学相长,高效学习。
下面就一年来我们的地理教学在创建新课堂中的做法总结如下一、精心备课要上好一节课,实现地理教学高效的基础就是我们老师要精心备课。
备课不但要备课本,备学生,还要备教学设计(包括教学案设计和课堂设计),这是一项很复杂很劳累的工作,需要我们老师花费很多的时间与精力。
平常在备课中努力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把课本读厚。
我们查阅大量资料来解决本部分的重点、难点和疑点。
二是把课本读薄。
在熟悉了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教法和学法,努力把课本上的文字变成自己的独具特色的、具有吸引力的课堂语言。
基于这两点,我们把教学思路以教学案的形式设计成文字形式,也就是我们备课中经常使用的word文档。
教学案设计思路是新授课的教学模式,即预习交流-互动探究-当堂达标-质疑反思。
1、预习交流这一环节先列出这节课的知识结构,下面给出适量的思考探究题目,或以填空形式或是简答形式,目的是引导学生先自学,自主掌握本节的大部分简单的知识点,也为下一环节节省时间。
2、互动探究这一环节是一节课的最重要的一步,我们在教学案上,常常分条理、循序渐进地列出这节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发给学生先自主探究,等到上课的时候,就指导学生逐一解决这些问题,遇到比较难懂的问题就适当展开讲解,当然一节课不会有太多的重点、难点和疑点。
这一过程,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充分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多以小组讨论、组内达成共识、组与组之间归纳出结论的形式进行。
在这一环节上,你若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了,你就会惊喜地发现学生们的思维原来是那么的活跃,那么的有见解,很多学生都能够一语中的地说出问题的实质。
我想这种惊喜才正是我们所渴求的学习效果吧。
2024年初中地理新课标培训总结
![2024年初中地理新课标培训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27c1341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86.png)
2024年初中地理新课标培训总结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地理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和综合性学科,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优化。
2024年初中地理新课标的发布,为初中地理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和目标。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贯彻新课标的精神,我们近期组织了一次初中地理新课标培训,旨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以下是对此次培训的总结:一、新课标解读与分析新课标强调了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能力。
在培训中,专家们详细解读了这些核心素养的内涵,并分析了如何在教学中渗透这些素养的培养。
例如,通过案例分析,教师们学习了如何在讲解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时,引导学生形成人地和谐共处的观念。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新课标的要求,培训中重点强调了教学方法的创新。
例如,通过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技术,教师们可以更加生动地展示地理数据和现象,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此外,项目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等方法的介绍,也为教师们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新课标要求教师能够合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包括地理教材、地图、图表、影像资料等,以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新的教学资源。
在培训中,教师们学习了如何结合本地实际,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以及如何利用互联网平台寻找和筛选适合教学的数字化资源。
四、评价体系的构建新课标强调评价的多元化和过程性,要求教师能够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培训中,教师们讨论了如何通过观察、访谈、项目评估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
同时,如何利用评价结果来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培训中重点探讨的内容。
五、教学案例的分享与讨论培训中,来自不同地区的教师分享了他们在新课标指导下的教学案例。
这些案例不仅展示了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也反映了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案例分享,教师们相互学习,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材培训情况汇报
![教材培训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1dea686f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df.png)
教材培训情况汇报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们对教材培训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关心。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组织了一系列教材培训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培训情况进行汇报。
一、培训内容。
本次培训主要围绕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方面展开。
通过讲座、研讨、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使老师们对教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习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管理技巧,提高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培训对象。
本次培训对象主要包括学校各学科的老师和教学管理人员。
通过针对性强的培训内容和形式,使不同学科的老师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培训内容,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培训效果。
经过培训,老师们对教材的理解更加深入,教学方法和课堂管理技巧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们能够更好地运用教材,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活跃性和趣味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得到了提高。
四、下一步工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材培训的效果,我们将继续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和总结,不断更新培训内容和形式,使培训更加贴近实际教学,更加符合老师们的需求。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培训效果的跟踪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确保培训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总之,本次教材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我们将继
续努力,不断完善培训工作,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
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配合!。
2023年新教师初中地理新教材培训经验总结
![2023年新教师初中地理新教材培训经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1e0369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18.png)
2023年新教师初中地理新教材培训经验总结引言本文总结了2023年新教师初中地理新教材培训的经验和收获。
通过培训,我们进一步提升了地理教学的水平,掌握了新教材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培训内容1. 新教材解读:培训中,我们详细了解了新教材的编写理念、教学目标和内容安排。
这为我们后续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2. 教学方法更新:培训中,我们学习了一些针对新教材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例如,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参与度。
3. 教学资源分享:培训中,我们分享了各自积累的地理教学资源,包括PPT、教案、练习题等。
这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教学素材和工具,丰富了教学内容。
培训经验1. 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培训中,我们了解到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需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2. 实践与反思:培训中,我们进行了一些教学实践活动,并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通过实践,我们更好地理解了新教材的教学要点,并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3. 合作交流:培训中,我们与其他教师进行了合作交流,分享了彼此的经验和教学心得。
这种合作交流可以帮助我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结论通过2023年新教师初中地理新教材培训,我们深入了解了新教材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提升了教学水平。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将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积极应用新教材,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提高他们的地理学习效果。
2023年初中地理新课标学习培训总结(教师小结)
![2023年初中地理新课标学习培训总结(教师小结)](https://img.taocdn.com/s3/m/4dc0c66b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b1.png)
2023年初中地理新课标学习培训总结(教师小结)一、培训目标本次培训的目标是帮助初中地理教师全面了解2023年新课标地理教材的内容和要求,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深化教师对地理学科的专业理解和教育教学能力。
二、培训内容1. 新课标地理教材概述首先,我们详细了解了2023年新课标地理教材的编写理念和结构。
材采用问题导入、案例分析和归纳总结等教学方法,注重学科与实际生活的结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来提高他们的研究兴趣和探究能力。
2. 单元教学设计我们对新课标地理教材的各个单元进行了详细的教学设计。
通过整理教材中的知识点、重点概念和重要案例,我们明确了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内容,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活动策划。
3. 教学资源整合在培训中,我们共享了一些优质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案、课件、实验设计和参考资料等。
这些资源旨在帮助老师更好地展开授课活动,支持学生的自主研究和实践操作。
4. 评估与反馈我们讨论了如何使用有效的评估方式,包括课堂小测、项目作业和学情调研等,来检测学生的研究成果和教学效果。
同时,我们强调了及时反馈和个性化指导的重要性,以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三、培训收获通过本次培训,我对2023年初中地理新课标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汲取了其他教师的宝贵经验。
具体收获如下:1. 对新课标地理教材的核心思想和教学方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2. 研究了一些有效的教学设计和活动策划方法,能够更好地组织和展现教学内容;3. 掌握了一些实用的教学资源,能够提供更丰富的研究资源给学生;4. 加深了对评估和反馈的重要性的认识,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的研究。
四、未来发展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将根据本次培训的收获,将新课标地理教材的教学理念贯彻到实际教学中,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努力:1. 设计更有趣和启发性的问题导入和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2. 深化地理学科和其他学科的跨学科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研究能力;3. 制定差异化教学计划,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研究;4. 进一步完善评估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提供精准的指导和支持。
初中地理教学培训会汇报材料_初中地理
![初中地理教学培训会汇报材料_初中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862a8007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8f.png)
初中地理教学培训会汇报材料_初中地理2022年烟台初中地理教学培训会在鲁东大学图书信息馆举行。
会议由烟台教科院王金龙老师主持并做主题报告。
今年统一安排的几项活动:1.关于教学论论文评比。
地理教学论文评比将晚一些举行,因为一次论文评比要有新思想,有创见。
在本次会议招开以后,可以着手准备,9月底上交即可。
大致每县市区分配4篇,县际间可以协商,不限文字。
2.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的教学案例继续征集,今年要注入新的内容。
苦无教研上的进一步发展,上述工作将难以展开,必须研究新问题,探索新方法。
本次会议有三大主题:1.目前教学现状的总结与评价,主要是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到何种程度进行一个评价。
2.关于三维目标关系问题。
3.关于以过程与方法为重要目标的解决方案。
第三个问题是重点问题,将是继某某年从身边教起后又一次重大的改革。
从身边教起是在不考试的情况下,如何让学生学有用的东西。
今天的改革则是建立在目前教学状态下的突破。
第一个问题:目前全市地理教学基本现状。
(1)到处莺歌燕舞,旧貌换新颜。
教师积极探索与课程标准相适应的方式方法,且卓有成效。
课堂产生了巨大变化,最大的亮点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方式基本建立。
(2)教学手段发生了翻天履地的变化,城乡差距显著缩小。
概括起来,基本的方式有:(1)读议讲红为基本线索。
教师提出读书、读图目标学生读书或图学生互议教师检查、归纳、总结。
这种方法是基于传统模式的发展,最早产生于1987年,至今仍保留。
(2)以教师引领为特色的方式。
重教师引领,是传统以讲授为主的基础上的发展,教师领的作用强,传承于讲,学生小步快跑。
如果处理得当,效果很好,反之,容易成为讲授法。
这种方法基本上为主流方法,从全省看,优质课亦集中用这种方式。
(3)最近学外地基础上产生的学案导学,即教师制定学习方案,统一印发给学生,学生据此一步步地学。
这种方式的特点是教案、学案和作业设计的三案合一。
(4)学习聊城杜郎口经验基础上产生的分组活动,教师起检查指导作用。
新课标培训情况汇报材料
![新课标培训情况汇报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a0718737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48.png)
新课标培训情况汇报材料近期,针对新课标的培训工作已经展开,为了更好地了解培训情况并及时调整培训方案,特进行汇报如下:一、培训内容。
本次培训主要围绕新课标的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展开,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
培训内容涵盖了新课标的精神内涵、知识结构、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全面深入地介绍了新课标的要求和变化。
二、培训方式。
本次培训采取了多种方式,包括专家讲座、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
通过专家讲座,教师们能够直接听取权威专家对新课标的解读和建议;通过案例分析,教师们能够深入了解新课标的应用和实践;通过小组讨论,教师们能够互相交流经验、分享心得,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效果。
三、培训效果。
通过对培训效果的初步评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教师们对新课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其次,教师们对教学方法和手段有了新的启发和思考,开始尝试将新课标的理念融入到教学实践中;最后,教师们对新课标的实施充满信心,对未来的教学工作充满期待。
四、下一步工作。
针对培训效果和教师的反馈意见,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培训方案,继续开展相关培训工作。
同时,我们将加强对教师的跟进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将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融入到实际教学中。
我们将继续组织专家讲座、开展教学观摩活动、推广成功案例等方式,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交流平台。
综上所述,本次新课标培训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培训方案,为教师提供更优质的培训服务,推动新课标的顺利实施。
希望各位领导和老师们能够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共同推动新课标的深入落实,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
新课程地理培训总结(精选)
![新课程地理培训总结(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a0e653ea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e2.png)
新课程地理培训总结(精选)为期十天的新课程远程培训结束了,通过这十天看视频与文字文本的学习,通过网上交流和做作业,通过专家的点评和交流,使我对新课程有了较全面的认识。
新课程的培训和实施是一项巨大而艰巨的工程,需要众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需要各方面的共同配合和共同努力,现对新课程培训汇报如下:第一,必须要坚决落实新课程的实施,国家领导和省领导必须依然要有明确的指导方针,有计划的落实各项工作;依然要组建专家团队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的问题;要对可能发生或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准备准备。
第二,各省各市县(区)领导团队,要做好新课程实施的各项工作。
如教材版本的选用,课时如何安排,选修课课时与教师的安排等。
做好新课程的实施计划与落实工作,提前为新学期新教材的实施做好准备。
第三,作为新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先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1)熟悉新课程的教材,对课本内容、教学教法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对新课程教学做到胸有成竹。
(2)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3)教师间依然要坚持交流学习,可以借鉴已使用新课程地区的方法与经验。
(4)学校可以组织年级任课老师提前集体备课,准备新课程所需要教学工具,准备野外学习基地等。
总之,新课程的实施,需要领导,教师和配套机构紧密配合起来,马上行动起来,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打有准备的仗”,才有利于对新课程的落实与实施。
按照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远程学习培训,刚开始就是抱着完成学习任务、赶紧交差的心态打开了电脑进行视频浏览。
在学习中观看了侯佳妮老师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张娇老师《河南郑州产业转移》两节后,我感慨很多,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认认真聆听专家的精彩讲座。
感到耳目一新,收获很大。
专家们的讲座以及优秀课例,使我得以从全新的角度和高度了解地理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也得以从感性上了解地理课堂教学,从而得以重新理性地反省与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和教学策略。
地理新课程新教材工作总结
![地理新课程新教材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ab66a65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ec.png)
地理新课程新教材工作总结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地理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和机遇。
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地理教育的课程和教材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对地理新课程新教材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首先,地理新课程新教材的编写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我们深入研究国内外
地理教育的最新理论和实践,结合学科发展的趋势和学生的需求,精心设计和编写了新的地理课程和教材。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充分借鉴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地理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
其次,地理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宣
传和推广新课程新教材,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和研讨,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同时,我们还积极与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进行沟通和合作,共同推动地理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和落地。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逐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新课程新教材在学生和教师中得到了良好的反响。
最后,地理新课程新教材的效果评估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通过调查问卷、
学生作业、教师反馈等方式,及时了解和收集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地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不断提升。
总的来说,地理新课程新教材的工作总结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不仅是对过去
工作的总结和反思,更是对未来工作的规划和指导。
希望我们能够不断努力,不断创新,为地理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地理新课程新教材工作总结
![地理新课程新教材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7e1ab8a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7b.png)
地理新课程新教材工作总结近年来,地理教育在我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地理教育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新课程新教材的推出,为地理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总结,以期为地理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首先,我们对新课程新教材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分析。
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深入了解,我们发现新教材在地理知识的呈现和教学方法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进。
新教材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这与时代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需求是高度契合的。
同时,新教材也更加注重地理知识的实际运用,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其次,我们对新课程新教材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深入的总结和反思。
我们发现,新教材的教学实践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实践能力。
同时,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也需要我们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学习效果的评价,更加注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和改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挥新教材的教学优势,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地理素养和实际运用能力。
最后,我们对新课程新教材的宣传和推广工作进行了总结和规划。
我们发现,新教材的宣传和推广工作需要我们教师更加注重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和交流,更加注重与学校和社会的合作和协调。
同时,新教材的宣传和推广工作也需要我们教师更加注重宣传手段和方法的创新和改进,更加注重宣传效果和效益的评估和反馈。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推动新教材的广泛应用和推广,更好地为地理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综上所述,地理新课程新教材工作总结是我们对地理教育改革和创新的一次深入总结和反思,是我们对地理教育未来发展的一次深入规划和展望。
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务实的作风,为地理教育的未来发展继续努力奋斗,为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实际运用能力不断提高,为国家的地理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贡献更大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增加政区图和地形图插页
13、增加趣味性和可读性
• 版式的设计 • 内容的选取 • 表达的形式
• 民族分布特征
阅读材料
•省级行政区域名称的由 来 •蒙古族等的传统文化 •地形与民俗 •胡焕庸、竺可桢 •陆地海拔最高最低的地 方 •降水最多最少的地方 •退田还湖 •治黄唯沙 •2000年自然灾害统计 •石油进口大国 • 耕地后备资源匮乏 • 耕地危机与良田建 设 • 节水标志 • 立体交通网络初具 规模 • 多姿多彩的现代农 业 • 农业与饮食文化 • 作物生长的自然条 件 • 中关村
7、调整表述顺序,转移侧重点 • 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8、体现时代的气息
•全面更新资料
–《中国统计年鉴》 –《国际统计年鉴》 –《世界知识统计年鉴》 –联合国各机构、我国各部委 –《中国地图集》 –《世界地图集》
• 山峰、湖泊高程等注记
• 人口密度分布图
• 城市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图
• 在这一类区域,教材编写时还力求引导学生 通过该区域的学习,理解一般原理和方法, 从而实现区域案例教学的目标。例如,长江 三角洲地区“江海交汇之地”框题下的“活 动”,设计的学习目的明确写为“以长江三 角洲地区和成都平原为例,认识河流对区域 发展的影响”。
(三)注重区域的发展
以及经济人文的发展
1.注重发展历史, 包括自然的发展演变, •例如,自然——黄土地貌的发育
藏族
回族
傣族
高山族 汉族
丰收节:农历七八月秋收季节,台湾原住民身着民族服装,聚 集在一起,载歌载舞,感恩丰收。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人们展花灯,猜灯谜,吃汤圆,共度 元宵节。 那达慕节: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到初八,牧民们聚集在草原上, 举行赛马、射箭、摔跤等竞赛,以表达丰收的喜悦。
绵阳的少数民族
盐亭、平武回族
修订后的教材特色
• • • • • • 文字量多了,文字更加精炼 陈述式和活动式课文比例变了 隐性内容显化,增加结论性内容 活动的主题唯一,操作性强,难度低了 体现时代发展变化、学科最新发展 注重双基,着重方法训练
(三)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 级下册 教材修订介绍
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室 覃燕飞
八年级下册教材修订介绍
3、注重地理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 整体性:典型特征与主导因素。如,东北冷湿, 西北干旱,青藏地区高寒等,各类地区的环境特 点主导因素均不相同,东北-气温,西北-降水, 青藏-地形。 • 差异性:比如东北地区的南北差异,西北地区的 东西差异,南方地形差异对气候的影响,等等 • 一般,在区域正文里阐述区域的整体特征,对于 区域内部差异性则安排通过活动来探究。
绵阳的少数民族
北川羌族
绵阳的少数民族
平武白马藏族
3、一点个人意见。
2、义教地理教材的特点
强调地理思想,使教材有“魂”; 注重问题探究,使教材有“理”; 联系身边实际,使教材有“用” ; 尝试多种表达,使教材有“趣” 。
三、地理教育中两个值得
思考的问题
1、如何选择和表达 地理课程中的核心概念
2、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 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 科书
节日
猜猜看: 右图分别反 映的是哪个 民族的节 日? 傣族 藏族
回族
蒙古族
高山族
汉族
一、中华民族大家庭
节日
蒙古族
请把下列民族与正确的节日连线。
雪顿节:每年八九月间,举行展佛、赛牦牛、马术表演、群众 游园等活动。 开斋节:伊斯兰历十月一日,家家户户早早打扫庭院巷道,换 上喜爱的新衣,上午八点汇聚清真寺,面向圣地麦加礼拜。 泼水节:农历清明节后,人们互相泼水,被泼到的水越多,感 觉越是吉祥、幸福、健康。
(二)区域选择
保留区域:课标规定的必学区域+黄土高原 新加区域:东北三省、长江三角洲地区、塔里木盆地、三江 源地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东北三省、黄土高原、北京 长江三角洲地区、香港和澳门、台湾省 塔里木盆地 三江源地区
(三)新增区域导引
各案例区域开篇增加了一页导引,由导语和两幅照片组成。
二、区域内容的组织
(一)基础性原则 (二)突出以案例渗透区域学习方法
(三)注重区域的发展
(四)注重地理能力和思维的培养
(一)基础性原则
以课程标准为基础 •课标删除的“标准”不再体现 •课标增加的“标准”要有机融合 •保留或调整的“标准”落实在各个区域
(二)突出以案例渗透区域学习方法
东北三省、黄土高原、长江三角洲地区、 塔里木盆地、三江源地区 • 五个区是教材落实课标“认识区域”要求而 选择的作为区域学习的案例。
2.展现区域新的发展特点
•例如,北京“建设现代化的大都市”框题改为“现代化的 大都市”。 •再如,“同城效应”。
(四)注重地理能力和思维的培养
1、加强多因素综合分析和地理原因分析的能力
例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2、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 例如,在北京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传统四合院和胡同 的保护
人教版初中地理新课标教材培训会 工作汇报
一、会议介绍
5月19日 上午
1、开幕式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八上)修订简介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丁尧清
博士
3、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教材修订介绍
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室 覃燕飞
下午
1、对地理课程和地理教材的再认识
人民教育出版社 韦志榕 2、人教版教材培训工作介绍 人民教育出版社 宗晓雁
3、增加黑字标题
影响我国气候 的主要因素
4、调整表述内容(侧重点)
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 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5、增加一节
–常见的自然灾害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防灾减灾 • 了解我国是一个 自然灾害频繁 发生的国家
6、调整相关内容 • 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主要水文特征 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有哪些主要 类型—可再生和非可再生资源 • 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 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跨流域调水 • 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 的作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9、体现社会经济最新变化
• 科技对我国农业的贡献 • 原文: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现文:走科技强农之路
• 反映我国最新的农业布局 • 十二五规划
• 飞速发展的高速铁路
10、提升能力培养空间
• 如何记住省区名称、简称、省会城市
11、调整和改善内容呈现(顺序和形式)
• 原文:地势与地形(由外到内) • 现文:地形与地势(由内到外)
地理(八上)
修订简介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丁尧清 博士
• 修订背景 • 为什么变 • 如何变的 • 效果如何
• • • • •
八上 课程标准 条数变了:20条-17条 拆分2条 纯增3条 调整5条
具体变化 依据修订后的课程标准: 1、删除相关内容
–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分布和铁路网
2、增加相关内容
运用资料说出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 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举例说明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作用 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3.课标修订的“亮点”
亮点一 关注地理课程功能定位
亮点二
强调选择“有用”的地理课程内容 亮点三 强调开放的地理课堂
(二)义教地理教材的修订
1. 义务教育地理教材的修订原则和重点
• • 渗透德育(丰富教材的思想文化内涵) 能力为重(“四基”的落实)
•
科学适宜(容量与难度、体系与结构、设计与出 版)
三、区域案例内容简介 新增区域内容结构
东北三省
长江三角洲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三江源地区
三、我的感受
1、对新课标及新教材有了的认识。
说一说,下面的 图片分别反映的 是哪个少数民族? 你还了解哪些 少数民族的哪些 风俗习惯和文化 传统,请你补充 说明。
一、中华民族大家庭
一、总体框架
二、区域内容的组织
三、区域案例内容简介
一、总体框架
(一)体系结构
保留:总-分-总的编排逻辑不变 变化1:分论部分原来按行政区域为线,修改后按地理区 域为线
原教材 认识省级区域 认识省内区域 认识跨省区域
修订教材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变化2:最后一章“走向世界的中国”,改为“中国在世界中”
二、专家观点 (一)对地理课程和地理教材 的再认识
人民教育出版社 韦志榕 2013年05月
主要内容
• 课程改革带给我们什么? • 地理课标和教材有哪些新变化? • 地理教育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
1、地理课程标准组提出的修订思路
几个不变
2、修订重点
• 对“前言”部分进行修改和调整。 • 对课程目标进行调整、精简。新增“尊重自然”、 “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等意识形成的 课程目标。 • 对课程内容进行梳理、调整和增减。 • 对乡土地理部分的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进行梳理和 调整。 • 删除所有的教学案例和评价案例,对“评价建议” 部分重新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