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多元智能视角下大学班级管理的启发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多元智能视角下大学班级管理的启发研究
摘要:“多元智能观”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的,在学生的学习道路上做好“灯塔”的作用,这也就要求老师具有过硬的引领能力,充分发挥“多元智能观”的
优势,做好自身的班级管理教育计划,不断探索班级管理的拓展途径,才能更好
的让学生接受知识、理解理论,为学生确定好明确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大学;班级管理;个性培养;多元智能观
一、前言
“多元智能观”的教学理念是由我国著名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基础教
育学科组博导郭思乐主持开展的教学改革中提出的。

“多元智能观”是以学生为主
体的一种教育方式,这种理念要刻意的淡化教师角色定位,突出学生的教学地位,这一点与我们的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在“多元智能观”中强调遵循学生自身
的发展规律,倡导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这一理论一经提出
就在教育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多元智能观理念也在不断地被运用在各个学校的
教学与管理实践当中。

本文认为,要让“多元智能观”成为我们今后大学班级管理
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实现德育教育的创新。

一、“多元智能观”对于大学班级管理的价值分析
班级管理是大学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中之重,对于学生未来有着较大的影响。

新课程改革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特点,强调老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在德
育教育中强调班级管理工作要和学生实际生活有效连接,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
教育,鼓励学生思想上的主动性,引导学生是树立正确的“三观”,倡导以科学的
方法和严谨的态度,加强班级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践性[2]。

“多元智能观”不是一个孤立的理念体系,在开展班级管理过程中,强调学生个性
的完整性,并有意帮助学生建立系统性的知识框架。

所以“多元智能观”在应用过
程中不能只是简单的德育理论传授,而是要逐渐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和社会观,并为学生打好每一步的政治素养基础,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三、“多元智能观”在大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主体
在大学班级管理与教育过程中,学生在接受德育知识渗透的过程中,是一场心灵
的洗礼,但是这种洗礼需要用学生能听得懂的语言。

如果语言过于生涩难懂,会
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长此以往甚至会产生抵触的情绪,在心理学和传播学的角
度上看,学生更愿意接受他们熟悉的语言方式进行交流,对于信息和知识的接受
程度上,感性的语言和文字更容易让学生记住。

所以老师不能在班级管理中采用
理论性特别强的内容作为“开门砖”,而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角度出发,提升班级管理的综合效果,老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以及年龄特征,尽量
将他们身边的事物作为切入点,在大学班级管理过程中采用和学生们比较贴近的
话题,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升兴趣,然后在讲解和讨论过程中要注意知识
点的感性语言,让学生们加深记忆,班级管理特别具有辩证思考的逻辑性,老师
虽然需要采用感性的语言,但是在逻辑性上不能有冲突,要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
了解学习内容,提升学生对于综合教育内容的适应程度。

2.注重班级管理的灵活性,紧贴学生思想
“多元智能观”是一场关于学生管理的理念变革,要注重学生的德育主体地位,但是面对于不同学生的个体化差异,老师不能以简单的一种班级管理模式将所有
的学生都囊括其中。

在传统大学班级管理理念中,老师是班级的主宰,老师在对
学生进行德育知识传授和日常行为规则讲解的过程中,学生都在被动的接受[3]。

这是传统大学班级管理模式的弊端,学生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这种强
行灌输的方法,不利于学生的自由成长,很多教师也在这种“师本教育”体系中无
法自拔。

我们要改变这种传统的大学班级管理模式,将学生作为德育教育主体,
尽可能的拓展德育发展方向和角度,为更多学生提供选择和可能性,例如采用班会、讨论会、对话、演讲等方式,对班级管理进行多元化的传播与授课,老师将
自身地位与学生放在同一水平面,更多的以引导为主,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质疑问题、思考问题,营造良好的大学班级文化氛围,既能彰显老师的魅力,又给了学
生更多的发挥空间。

同时还要将班级管理与教育主题或内容及当下的社会热点事
件进行有效结合,让理论和时事能够互相解释,增加班级管理的实时性和实操性,让学生融入到现代教育体系中,提升综合管理效能,实现班级管理的优化与创新。

3.融入“多元智能观”理念,提升教师班级管理能力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大学班级管理对于教师的要求有着较高的要求,教师
自身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境界和所教授的内容的好坏有很大关系。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多元智能观”是现代班级管理工作中重要的“武器”,在适合的的时机条件下
运用正确的沟通交流模式与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班级管理效率,还能激发学生的
德育认知。

班主任是学生思想的引领者,在“多元智能观”中,需要老师设计和引
导整体教育走向,所以老师要将管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那么需要教师的水准也
不断提高。

就目前的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教师工作而言,可以采用培训、练习、实践、培训的循环模式进行。

在这里面的环节中,大学老师要通过自身的设计然后
进行优化评比,通过优化整个学生的思想评价体系,提升班级管理的效能。

让每
一个教师在评比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管理模式,在竞争过程中教师们也可以互
相学习、帮助提高。

“多元智能观”本身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所以要注重学生的建
议和反馈,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老师不断提高自身教育能力,让教
师培训工作形成一种反向督促作用,提升师生交流的顺畅程度,满足现代大学学
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班级管理教育优化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需要建立一个长期
的工作过程,在这样的工作过程中,在培养学生个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觉悟,树
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奠定扎实的德育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凤梅.论多元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提升——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
视角[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1).
[2]王凤梅.论多元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提升--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视
角[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245-248.
[3]高楠,燕美,郭晓蓓.小组工作:提高大学生班级凝聚力的可行之策[J].科技
风,2019,(30):2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