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MFA考研专业课知识点--艺术作品的构成要素
2019中传MFA考研重点笔记
![2019中传MFA考研重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7fc4b607ff00bed5b9f31d39.png)
2019中传MFA考研重点笔记语言艺术(文学)第一节语言艺术的主要体裁语言艺术,即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各种体裁。
由于文学总是以语言为手段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语言作为艺术媒介和基本材料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人们一般将文学称之为语言艺术。
一、诗歌文学的基本体裁之一,用语言塑造形象来反映生活和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
诗歌分类:按照作品的性质和塑造形象的方式不同,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
抒情诗通过直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袒露诗人的内心世界,来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
唐代张继《枫桥夜泊》叙事诗通过描述故事或塑造人物,来间接反映人对生活的认识、评价、愿望和理想。
北朝民歌《木兰诗》按照诗歌的历史发展和语言有无格律,又可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
格律诗,又称旧诗,是指按照一定的字句格式和音韵规律写出的诗歌作品。
无论中国还是外国,格律诗都是古代形成的诗体。
如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五绝、七绝、五律、七律等,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下江陵》;欧洲古典诗中的十四行诗,莎士比亚就曾经写过15首十四行诗。
自由诗,又称新诗,指那些只求节奏和谐、押韵合辙的诗歌作品,而在句式、行数、字数、音韵上没有严格固定的限制和要求。
美国19世纪诗人惠特曼是自由诗的创始者,他的代表作是诗集《草叶集》。
“五四”前后,自由诗开始在我国流行,郭沫若、胡适、刘半农等在此期间均有新诗问世。
诗歌特征是通过诗人强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集中而概括地反映客观现实生活。
诗歌的语言是一切文学作品中最凝练、最优美、最富有音乐感的语言。
诗歌运用美的语言,目的在于创造美的意境,意境是诗歌最高的美学追求。
二、散文文学的基本体裁之一。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不受拘束的文学样式,能够迅速地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选材范围广泛,表现手法多样,结构自由多样,以形散而神不散的艺术特长来集中而凝练地体现主题思想。
散文的种类丰富多样,一般将其分为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和议论散文三大类。
中传艺术硕士mfa考研重点:艺术设计知识(2)
![中传艺术硕士mfa考研重点:艺术设计知识(2)](https://img.taocdn.com/s3/m/9fbc8646f5335a8102d220b6.png)
中传艺术硕士mfa考研重点:艺术设计知识(2)编辑:凯程艺术硕士5.什么是设计的形式?它包括哪些因素?设计的形式指形态、色彩、肌理等外在造型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形式受到实用功能的制约,同时又对认知功能和审美功能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①形态:通常指某种特定的外形,即物体在空间中的特定形态。
物体的形态特征是我们区别不同物体的依据,这里的形态概念既指设计物外形,也包括设计物内在结构,是设计物的内外要素的统一的综合体,构成形态的基本形式有点、线、面、体等;设计物的形态创造要善于运用变化与统一,韵律与节奏,主从与响应、过渡与均衡、对比与协调、比例与尺度、比拟与联想等多种造型手法,以达到传达视觉信息的目的。
②色彩:即颜色,物体在有选择地吸收、反射、透射色光的时候,由于物体的物理性质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③肌理:肌理是表达人对设计物表面纹理特征的感受。
一般认为,肌理与质感是同义词,对设计的形式因素来说,当肌理与质感相联系时,它一方面是作为材料的表现形式而被人们所感受,另一方面则体现在通过先进的工艺手法,创造新的肌理形态,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工艺手法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肌理效果,并能创造出丰富的外在造型形式。
6.如何理解设计的功能?《辞海》中对"功能"是这样解释的:"一为事功和能力,二为功效、作用"。
设计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①实用功能:即是通过将设计思想转化为设计物,以满足人的种种物质需要,即重在体现设计物的实用价值;②认知功能:即通过视觉、触觉、听觉等感觉器官接受来自物的各种信息刺激,形成整体认知,从而产生相应的概念;③象征功能:象征功能传达出设计物"意味着什么"的信息内涵,如,一辆汽车的豪华程度,不仅表现了它在实用功能方面的进步和完善,同时,还是汽车使用者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象征;④审美功能:即设计物内在和外在形式唤起的人的审美感受,以满足人的审美需求,体现了设计物与人之间的精神关系。
中传艺术硕士(MFA)考研辅导班内部讲义
![中传艺术硕士(MFA)考研辅导班内部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12341ec2195f312b3169a538.png)
综合艺术(重点,注意区分概念)第一节综合艺术的主要种类一、戏剧艺术从广义上讲,戏剧包括话剧、中国戏曲、歌剧、舞剧、乃至目前欧美各国影响广泛的音乐剧等。
从狭义上讲,戏剧主要是指话剧,指在舞台上由演员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为观众当场表演故事情节的一门综合艺术。
戏剧艺术是二度创作的艺术,包括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作为舞台演出基础的戏剧文学和演员创造舞台形象的表现艺术。
戏剧艺术分类:按照作品容量大小,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按照作品题材,可以分为历史剧、现代剧、儿童剧等;按照作品的样式类型,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悲剧历来被认为是戏剧之冠,具有崇高的地位,通过正义的毁灭、英雄的牺牲或主人公苦难的命运,显示出人的巨大精神力量和伟大人格,正如鲁迅所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通过毁灭的形式来造成观众心灵的巨大震撼,使人们从悲痛中得到美的熏陶和净化。
戏剧性是戏剧的生命。
戏剧性指戏剧冲突和戏剧动作。
戏剧动作是戏剧冲突的外在表现,戏剧冲突是戏剧动作的内在因素。
构成戏剧动作的是剧中人物形体的、语言的、表情的种种动作,观众常常通过演员的戏剧性动作来了解剧情的发展与把握剧中人物的性格。
戏剧冲突指剧中展开的矛盾、纠葛和斗争,包括人与人之间,人与现实之间,以及人物内心之间各种各样的冲突和斗争。
《哈姆雷特》就是以哈姆雷特同克劳迪斯的外部冲突,以及哈姆雷特的内心冲突组成了尖锐而深刻的戏剧冲突,两条线索相互交织,不断推进,使观众完全沉浸在剧情之中。
戏剧独具的特征:1、戏剧性,即戏剧艺术通过演员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冲突来展开剧情、刻画人物,借以吸引观众,实现其艺术效果和审美作用的特性。
构成戏剧性的中心环节是戏剧动作和戏剧冲突。
戏剧必须通过角色之间的对话和动作,来展开激烈的冲突和交锋,使戏剧情节得以进展,人物性格得以展现,在富于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曲折起伏的情节中,在舞台上塑造出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
2、剧场性,在综合艺术中,戏剧和戏曲需要演员在舞台上为观众多次进行现场表演,而电影和电视则是一次性演出,用胶片或录相带将这种表演固定下来。
中传传播学考研艺术综合大纲要求
![中传传播学考研艺术综合大纲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07fdd191d4d8d15abf234e15.png)
中传传播学考研艺术综合大纲要求考试的总体要求《艺术综合》是报考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MFA)所属各个专业方向的学科综合课,重点考察学生对各门类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必备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对考生未来发展至关重要艺术素养的基本考察。
本文系统介绍中传传播学考研难度,中传传播学硕士就业,中传传播学考研辅导,中传传播学考研参考书,中传传播学考研专业课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中传传播学考研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中传考研机构!一、中传传播学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总体来说,中传传播学硕士招生量大,15年的招生人数为42人,其中包含保送生13人,考研难度不高,每年都有二本三本学生考取的,据凯程从中国传媒大学内部统计数据得知,中传传播学硕士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
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
其次,传播学硕士考试科目里,传播历史与理论和传播实务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
即使本科学传播学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
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二、中传传播学专业就业怎么样?中传传播学硕士专业就业实践多,学生动手能力强,且中传在传播学领域的名气非常大,校友众多,就业不是问题。
据中国传媒大学就业办公室的老师介绍,中传每年的就业率都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整体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大部分的专业供需比在1:4以上。
社会对中传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也给予很高的评价。
中传传播学的学生就业方向主要有:包括广播电视在内的各级各类传播媒体、政府相关机构、企事业单位、公关部门、信息传播部门、传媒产业领域、高校和科研机构等。
中国传媒大学(MFA) 考研参考书、考研笔记、资料汇编、知识点总结 考点归纳
![中国传媒大学(MFA) 考研参考书、考研笔记、资料汇编、知识点总结 考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10ef7f5f705cc17552709ec.png)
1 育明考研名师解析 名词解释一般都比较简单是送分的题目。在复习的时候要把重点名词夯实。育明考研专 业课每个科目都有总结的重要名词不妨作为复习的参考。 很多高校考研名词解释会重复这 就要考生在复习的同时要具备一套权威的、完整的近 5 年的真题有近 10 年的最好。 2 育明考研答题攻略 名词解释三段论答题法 定义——》背景、特征、概念类比、案例——》总结/评价 第一回答出名词本身的含义。一般都可以在书本找到。 第二从名词的提出的背景、它的特征、相似概念比较等方面进行简述。 第三总结可以做一下简短的个人评价。 3 育明教育答题示范 例如“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什么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这是答案的核心 第二它的几个特征并简单做一下解释。 第三和职能人力资源管理人事管理等进行对比。 育明教育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中传教授创办 开设课程:视频 小班、一对一、集训营、保录
直觉能力发生作用,而不是对我们的逻辑能力发生作用,因此,当我们看见一件
艺术品,我们身上只产生了是否有益于社会的考虑,这样的作品就不会有审美的
快感”。 162.克罗齐:意大利近代美学家。宣扬“直觉说”,认为直觉就是表现,就是艺
术,就是一切。根本否定了理念、想象等美感中的作用。 163.鲁迅:认为美感的特殊性的确表现为直接性,但这种直觉能力中也潜伏着理
阐述,特别强调建筑园林应当九分设计,一分施工。也是要通过独特的艺术构
思,精心构筑成耐人寻呸的形式。 180.宋代米芾:称它自己是“刷”字,称蔡襄是“勒”学,黄庭坚是“描”字,
苏轼是“画”字,形象地概括了不同的用笔方法。 181 宗白华:“中国的书法,是节奏化了的自然,表达着深一层的对生命形象的构
育明教育考研专业课答题攻略
…”。 154.郭沫若:谈《离骚》 。少时:“不曾感得甚么”,成人后:“称道屈原是我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类考研综合笔记(7)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类考研综合笔记(7)](https://img.taocdn.com/s3/m/1a6c82608e9951e79b892730.png)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类考研综合笔记(7)美是形象的真理美的规律的实质同义罗丹“美只有一种即宣称真实的美。
孟子”充实之谓美。
“理解1、真理就是“真”美和真是密切联系的真是美的基础没有了真就没有了美。
2、凡是美的事物必定是真的但真的却未必都是美的。
比如抽象真理和表面现象的真实就不是美。
所以美必须是形象的真理必须是“本质的现象”的真实的形象才能美。
3、一个事物只有当它以其现象的真实充分地体现出其本质的真理以其具体的形式充分地表现出其内容的必然性以其形象的个别性充分地显现出其种类的普遍性而且这现象、这形式、这形象又必须突出、鲜明、生动那它才是美的。
这就是美的规律。
艺术的支配19世纪狄德罗提出当作家“神游物外”的时候他完全受“艺术的支配”所谓艺术的支配就是作家的艺术思维是以审美价值取向的情感为动力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在想象中对素材进行生发、改造、整合。
审美与“审丑”这道题目其实考察的是丑的审美价值。
丑是指事物的否定性审美价值。
丑所引起的审美经验是一种否定性情感它使主体产生痛苦、压抑、惊骇、厌恶等等心理反应主体对它持否定性态度。
丑作为审美范畴之一与美相对立。
它是的否定和反衬又是其他审美范畴如悲、喜、崇高、滑稽等的组成因素。
丑的审美价值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美学史上曾有过长期争议。
表现在艺术作品中的丑可以形成审美价值。
艺术作品具有多层次的结构这众多的层次可以区分为间接层和直接层两大类。
间接层是艺术品所复现的、本来存在于社会物质生活中的形式。
现实丑在间接层中出现并不会使艺术品成为丑的反倒往往成为艺术美不可缺少的组成要素。
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实丑转化成了艺术美的成分。
直接层是艺术品借以呈现自己的、由表现手段所建立的形式。
丑的形式在直接层中出现必然成为艺术丑比如艺术品的创作者审美理想卑下、审美趣味猥琐或者表现技巧拙劣、表现手段贫乏都形成艺术丑从而只具有否定的消极意义。
例如众多海选节目中的“审丑”现象五音不全者来唱歌身材臃肿者参加“星空舞状元”芙蓉姐姐等等。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MFA)考研经验精华汇总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MFA)考研经验精华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c85df3e6edb6f1aff001fe1.png)
艺术硕士复习经验今年全日制专业硕士第一次招生,是机遇也是挑战。
从专业的试卷来看,还是以偏重基础为主。
英语采用英语二,相比英语一也较简单。
首先说说专业课的复习。
在复习艺术综合时,结合大纲,主要以彭吉象的艺术学概论为主,以王宏建的艺术概论为辅,我11月的时候还上了个一航的艺术综合培训班。
艺术学概论相当重要,从今年的考试可以看出,与广电艺的艺术学考试不同,MFA的艺术综合大题考的是比较基础的。
所以在复习时,在理解全书的基础上,建议把艺术学概论每章每节总结式的段首句背下来,答题时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和相应的例子,就能答得比较完整了。
至于填空题,考的也是比较重要显著的艺术常识,不会考偏难怪的题。
把《艺术学基础知识》上的名家名作记住,和《艺术学概论》书里面的例子记住,就可以答满分。
至于名词解释,也主要出自《艺术学概论》中,所以说《艺术学概论》是非常重要的一本书,至于《艺术学概论》上没有的大纲内容,参考王宏建的《艺术概论》即可,王宏建的《艺术概论》也是主要看各章节的总结概括式的段首句,至于《艺术概论》中的内容和他的解释,因为晦涩难懂。
可以不去理会。
至于艺术基础那门考试,从今年的考卷来看,相对来说比较灵活,考的内容比较新颖,大纲上所提供的参考书的内容远远不够,主要考察电视的技术以及创作,偏向于实践。
但今年第一年出题,出题的方向还很难把握,所以参考书还是一定要看的。
填空题有些出自《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和《电视节目类型学》两本参考书,有的是与当今的电视业界相关的,例如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的制作公司。
复习的时候主要以《电视节目类型学》这本书为主,《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主要记住中国的电视文艺发展史,其余的内容大致看下理解了就成。
名词解释有的出自《电视节目类型学》,有的也出自《电视艺术哲学》,所以有时间的话还是应该把《电视艺术哲学》看一下的,虽然参考书目上没有这本书。
艺术基础的大题考的与当下的电视业界热点联系比较紧密,所以建议多看看《当代电视》、《中国电视》、《视听界》、《电视研究》等业界的关于电视制作类的刊物,关注当今电视热点现象和创作理念,而不建议去看纯理论类的杂志。
336《艺术基础》考试大纲
![336《艺术基础》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6f8ce31581b6bd97f19ea4e.png)
中国传媒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艺术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艺术基础》是报考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MFA)所属各个专业方向的学科基础课,考试内容为艺术的基本原理。
本考试的特点是基础性强;要求考生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当代艺术的热点现象和动态。
二、考试的内容1.概述本部分内容主要考察考生对艺术基本理论中常见观点及主要内容的掌握程度,考试时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问答题等形式出现。
2.考试范围●艺术的构成艺术活动的构成要素:艺术家(artist)-艺术品(work)-观赏者(audience)-宇宙(universe)(艾布拉姆斯:四要素) 艺术作品的构成层次:言(语言)-象(形象)-意(意蕴)●艺术的本质、特征、功能艺术的本质:审美的意识形态艺术的特征: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艺术的功能:审美娱乐、审美教育、审美认识●艺术的分类实用艺术,审美艺术再现艺术,表现艺术动态艺术,静态艺术时间艺术,空间艺术,时空艺术(综合艺术) 视觉艺术,听觉艺术,文学艺术,综合艺术●艺术家艺术家的生命在于创造艺术家的修养与能力●艺术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艺术的至境形态艺术意象艺术意境艺术典型●艺术的内容与形式艺术的内容:主题,题材、情节艺术的形式:语言,结构、技巧艺术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创作方法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风格、流派、思潮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艺术的接受艺术接受性质与社会环节艺术欣赏的性质、过程及效果艺术批评的观念及效用●艺术的起源摹仿说表现说游戏说巫术说劳动说●艺术的发展艺术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艺术发展与传播媒介的变迁3.参考教材●推荐教材(任选一本即可)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推荐教材的使用方法以上推荐两种教材,考生任选一本即可,基本都能涵盖以上考试范围。
中传mfa考研分数线初试及艺术学基础知识导学详解
![中传mfa考研分数线初试及艺术学基础知识导学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ee735107b14e852459fb5771.png)
中传MFA考研分数线初试及《艺术学基础知识》导学详解报考学科门类(专业)A类考生* B类考生* C类考生* 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哲学[01] 295 41 62 285 37 56 280 35 53 经济学[02] 335 54 81 325 50 75 320 48 72 法学[03](不含法律硕士专业[030180])330 53 80 320 49 74 315 47 71教育学[04](不含体育学[0403])310 49 147 300 45 135 295 43 129文学[05](不含350 57 86 3405380 335 51 77艺术学[0504])历史学[06] 280 39 117 270 35 105 265 33 99理学[07] 300 47 71 290 43 65 285 41 62工学300 44 66 290 40 60 285 38 57 [08](不含照顾专业)农学[09] 275 39 59 265 35 53 260 33 50医学[10](不含295 44 132 285 40 120 280 38 114 中医学[1005])军事学[11] 300 49 74 290 45 68 285 43 65管理学[12](不含330 54 81 320 50 75 315 48 72 MBA专业[120280])体育学295 42 126 285 38 114 280 36 108 [0403]艺术学320 45 68 310 41 62 305 39 59 [0504]中医学275 39 117 265 35 105 260 33 99 [1005]法律硕士340 54 81 330 50 75 325 48 72 [030180]工商管理硕士175 54 108 165 49 98 155 44 88 [MBA][120280]照顾专业285 39 59 275 35 53 270 33 50 (一级学科)*享受少数民260 33 50 260 33 50 260 33 50 族政策的考生*《艺术学基础知识》导学详解下面凯程老师给大家进行《艺术学基础知识》导学详解音乐篇第一章涉及到音乐的基本概念。
中传艺术硕士(MFA)考研重点
![中传艺术硕士(MFA)考研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b23fbb1a7cd184254b353538.png)
·艺术的构成(重点,每年必考,先理解,后记忆)一、艺术活动的构成要素:(一)艺术家(artist)-艺术品(work)-观赏者(audience)-宇宙(universe)(艾布拉姆斯:四要素)解析→美国当代艺术学家爱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文学活动应由四个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读者。
1、世界是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世界、主观世界。
不论主观世界还是客观世界,世界是文学活动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他不仅是作品的反映对象,也是作者与读者的基本生活环境,是他们通过作品产生对话的物质基础。
2、作者是文学生产的主体,他不单是写作作品的人,更是以自己最世界的独特审美体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的主体,文学活动也是一种作者的感情表现活动。
3、作品,作为显示世界的“镜”和表现主观世界的“灯”,作为作家的创造物和读者的对象,作品既是作家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显现,又是读者接受的对象。
4、读者是文学接受的主体,他不只是阅读作品的人,而是与作者共同生活与世界的活生生的人,他们通过作品而进行潜在的精神沟通,只有经过作者阅读鉴赏,作品才能实现其价值。
5、文学四要素所形成的流动过程,其中必然包含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才能成为文学活动。
文学活动不仅指“文学四要素”所形成的流程,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和对象的关系始终处于发展与变化之中,一方面是主体的对象化,另一方面又是对象的主体化,在这个双向互动过程中,才显示出文学特有的社会和审美的本质属性。
文学活动四要素不是彼此孤立或静止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它是围绕着作品这个中心,作者与世界、读者之间建立起来的是一种话语伙伴关系,一个有机的活动系统。
(二)艺术作品的构成层次:言(语言)-象(形象)-意(意蕴)1、艺术语言指任何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或表现手段,运用独特的物质媒介来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使得这门艺术具有自己独具的美学特性和艺术特征。
中传艺术硕士mfa考研笔记:艺术综合重点(三)
![中传艺术硕士mfa考研笔记:艺术综合重点(三)](https://img.taocdn.com/s3/m/8d20accd76eeaeaad1f330fe.png)
中传艺术硕士mfa考研笔记:艺术综合重点(三)编辑:凯程艺术硕士中传的艺术硕士是大家争相要进的专业,如何能够在众多的竞争者中凸显而出呢?小编认为,大家一定要多关注中国传媒大学的关于艺术学的信息、资料,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下面我们就和大家分享一下中传艺术综合的考试重点知识点。
舞蹈邓肯“现代舞蹈之母”芭蕾《吉赛尔》《天鹅湖》《睡美人》《白毛女》《红色娘子军》 雕塑杨惠之塑圣希腊米隆《掷铁饼者》菲狄亚斯《命运三女神》《维纳斯像》《米洛的维纳斯》文艺复兴米开朗基罗《大卫》《晨暮昼夜》现实主义法罗丹《巴尔扎克像》《加莱义民》《思想者》《地狱之门》《青铜时代》法浪漫主义吕德《马赛曲》 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明汤显祖〈牡丹亭〉元杂剧《唐三藏西天取经》〈霸王别姬〉-梅兰芳、尚小云老舍《龙须沟》《茶馆》梅兰芳《宇宙峰》曹禺〈雷雨〉昆曲、京剧、豫剧、越剧、评剧谭(鑫培)、麒(周信芳)盖(叫天)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和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豫剧河南梆子常香玉〈花木兰〉评剧新凤霞〈刘巧儿〉古希腊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
命运悲剧索福克勒斯《俄底浦斯王》/性格悲剧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社会悲剧《茶花女》《梁祝》/英雄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古希腊阿里斯托芬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欢乐喜剧〈第十二夜〉法莫里哀〈太太学堂〉〈唐璜〉意大利哥尔多尼〈一仆二主〉正喜剧法博马舍〈费加罗的婚礼〉讽刺喜剧俄果戈里〈钦差大臣〉〈老妇还乡〉幽默喜剧《唐即可德》莫里哀喜剧《吝啬鬼》《伪君子》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塞罗〉〈李尔王〉〈麦克佩斯〉挪威易卜生社会问题话剧〈玩偶之家〉〈国家公敌〉体验派苏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现派法哥格兰;德戏剧家布莱悉特间离荒诞派戏剧法尤内斯库自称反戏剧,贝克特《等待戈多》《秃头歌女》《万尼亚舅舅》俄国契诃夫 电影1895 法卢米埃尔兄弟火车进站对比蒙太奇-对比联想〈一江春水向东流〉张忠良后方花天酒地-妻子敌占区和母子苦苦谋生平行蒙太奇-类比联想普多夫金〈母亲〉工人示威游行-春天河水解冻;《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彩色-黑白-高调摄影,画面语言,珍视和平与幸福瑞典葛丽泰.嘉宝<瑞典女皇>金山屈原、夜半歌声苏联思想电影罗姆《一年中的九天》尤特凯维奇《列宁在波兰》瑞典伯格曼《野草莓》《处女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开始罗西里尼《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左岸派阿伦.雷乃《广岛之恋》和《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存在主义美科波拉《现代启示录》反思越战人性恶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第七封印》晦涩的隐喻和象征主义的构图〈爵士歌王〉〈名利场〉。
中国传媒大学MFA考研笔记-艺术综合广播电视编知识概要
![中国传媒大学MFA考研笔记-艺术综合广播电视编知识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3704b8c2960590c69ec376ad.png)
艺术综合广播电视编知识概要目录第一章广播电视艺术概述5第一节广播概述51.广播的定义52.广播艺术的定义53.广播艺术的特性5第二节电视艺术的特征51.综合性52.技术性53.逼真性54.假定性55.造型性56.运动性5第三节电视传播的特征51.即时性52.一次性63.大众性64.参与性65.日常性6第四节电视接受的特征61.单向倾听到亲身参与62.众声喧哗与大众狂欢63.明星崇拜与大众自我6第五节电视传播的功能61.从传播技术层面来看,电视具有以下功能:62.从传播内容层面来看,电视具有如下功能:6A.认知功能6B.宣传功能6C.舆论功能6D.教育功能7E.服务功能7F.审美功能7G.娱乐功能7第六节电视传播的责任7第七节新媒体电视概述71.新媒体的优势72.新媒体的美学特征7A.草根美学7B.互动美学7C.接受美学7D.拟真美学73.新媒体介入电视的案例7A.短信介入电视节目的特点7B.短信介入电视节目的形式7C.短信介入电视节目的功能8第八节电视大众文化81.电视大众文化兴起的原因82.电视大众文化的特点83.电视大众文化的本质8第九节电视主导文化8第十节电视技术文化81.技术驱动艺术82.艺术牵引技术9第十一节电视商业文化91.电视商业文化兴起的背景92.电视商业文化低俗的原因9A.低俗受众9B.商业机制9C.主创品位93.电视商业文化低俗的对策9A.坚持文化精神领地9B.承认电视的商业性9第十二节电视创作的趋势91.故事化92.平民化93.混合化94.参与化9第二章广播电视艺术类型10第一节电视文艺节目101.电视文学10A.电视小说10B.电视散文10C.电视诗10D.电视报告文学102.电视美术103.电视音乐104.电视舞蹈105.电视戏剧106.电视戏曲107.电视曲艺108.电视动画109.电视文艺晚会1010.电视综艺节目10第二节电视艺术片111.电视风光风情艺术片112.电视文化艺术片113.电视专题艺术片114.电视文献艺术片115.电视民俗艺术片11第三节电视娱乐节目111.真人秀112.电视娱乐谈话节目113.电视综艺游戏节目114.电视娱乐资讯节目115.电视一直博彩类节目11第四节电视剧111.现实题材电视剧11A.主旋律电视剧11B.青春偶像剧11C.涉案剧11D.家庭伦理剧11E.传记类电视剧112.古装题材电视剧12A.历史剧12B.言情剧12C.武侠剧12D.神话剧12第五节广播节目类型121.广播新闻122.广播文艺12第三章广播电视艺术史12第一节中国广播艺术史121.建国17年(1949-1965):被集体主义、理想主义、英雄主义激情点燃的广播文艺。
中传MFA考研大纲及mfa参考书
![中传MFA考研大纲及mfa参考书](https://img.taocdn.com/s3/m/e423ee96227916888586d78f.png)
中传MFA考研大纲及mfa参考书一、考试的总体要求《综合考试(艺术学)》是报考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所属各个专业方向的学科基础课,其特点是涵盖范围广,基础性较强,理论考察与能力考察相结合。
《综合考试(艺术学)》考试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一、中外艺术基本知识;二、艺术学基本理论;三、综合分析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1、了解中外艺术发展史上著名艺术家、经典艺术作品、主要艺术思潮、主要流派风格等基本知识,包括但不限于音乐、美术(绘画、雕塑、设计艺术等)、戏剧(含戏曲)、电影、电视等艺术种类。
2、了解艺术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包括艺术本质、艺术活动、艺术种类、艺术作品等。
3、理解艺术的本质、艺术活动的性质、各艺术种类的主要特征,掌握艺术创作、艺术生产、艺术传播、艺术接受等基本理论。
4、综合运用所学艺术基本理论,分析和评述中外艺术发展历史与现实实践中的重要现象、作品和问题,分析和阐述中外艺术理论发展中的重要理论命题。
二、考试的内容第一部分中外艺术基本知识1、中外音乐发展史上著名作曲家、经典音乐作品、主要音乐流派与风格等。
2、中外美术(绘画、雕塑、设计艺术等)发展史上著名画家(雕塑家、书法家等)、经典美术作品、主要美术流派与风格等。
3、中外戏剧(含戏曲)发展史上著名剧作家、著名演员、经典戏剧(戏曲)作品、主要表演流派与风格等。
4、中外电影发展史上著名导演、著名演员、经典电影作品、主要电影思潮、主要导演表演风格等。
5、中外电视艺术发展上经典电视艺术(含电视剧、电视文艺)作品等。
6、中外艺术理论与批评发展上著名学者、经典著作、知名学派与思潮等。
7、当代中外艺术名家、名作与热点现象等。
第二部分艺术学基本理论(一)艺术的本质与特征1、艺术的起源2、艺术的本质3、艺术的功能4、艺术的特征(二)艺术活动1、艺术家与艺术创作2、艺术生产与传播3、艺术鉴赏与批评(三)艺术作品1、艺术作品的构成2、艺术作品的层次3、艺术形象和意境4、艺术思潮、艺术流派、艺术风格(四)艺术种类1、音乐。
新祥旭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综合考研辅导班《艺术概论》笔记
![新祥旭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综合考研辅导班《艺术概论》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63124e88bd63186bdebbc24.png)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综合考研辅导班《艺术概论》笔记1.以史前洞穴壁画为例说明原始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3)(1)史前艺术表现了巫术,而巫术根源于原始的社会生活。
史前艺术的目的就是巫术。
巫术是用幻想的方式征服自然,用人的力量征服自然。
(2)史前艺术反映了氏族社会的秩序。
女性石雕《奥林多夫的维纳斯》将女性的生殖特征突出出来,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A。
表现了母性崇拜的社会意识(旧石器时代人类社会处于母系氏族社会)B。
表现了原始人对生育的渴望。
经济不发达的氏族社会人口的多少对氏族的强弱兴衰起很大的作用。
(3)史前艺术表现了原始社会的审美趣味,而原始社会的审美趣味又根植于原始社会的劳动生产。
原始社会的生产劳动主要是狩猎,狩猎的对象是动物,人们以动物为美。
没有实用价值的兽牙,牛角成为猎人勇敢,力量与灵巧的象征,认为是美的。
2.艺术情感的根本性质(6)(1)艺术情感是追求自由的感情。
人类的情感从社会性上分为两类:追求自由的情感和扼杀自由的情感。
追求自由是艺术情感的根本性质。
(2)艺术情感是包含社会历史内容的个人情感:艺术情感既包含深刻社会历史内容的情感,又包含个人的独特的情感。
(3)艺术情感是人们再度体验到的情感:A。
理解感情是一个过程。
B。
人们用冷静的理智去理解情感。
(4)艺术情感是与思想融合为一的情感。
艺术中思想和感情是融合为一:A。
认识与情感不可分割。
B。
思想支配和制约情感。
艺术中情感与思想总是融合为一,不可分离。
(5)艺术情感是超功利的审美情感。
不满足吃喝住穿实际需要的情感就叫做超功利的审美情感,它是艺术表现的情感。
超功利的审美情感与功利的关系:A。
从历史过程来看,人类的审美情感是在功利的母腹中孕育起来的,非功利的情感隐含着功利的因素。
B。
从社会性质来看,非功利的情感是以功利为基础的。
(6)艺术情感是不可言传的情感。
根本原因在于情感和语言的“互不对应”。
表现在:A。
艺术表现的情感是情感的具体状况,语言只能表达情感的概念。
中传MFA考研专业课知识点--艺术门类论(艺术种类)
![中传MFA考研专业课知识点--艺术门类论(艺术种类)](https://img.taocdn.com/s3/m/8d1af43c561252d381eb6e4c.png)
中传MFA考研专业课知识点--艺术门类论(艺术种类)1.实用艺术定义:实用功能与审美意识结合的空间性艺术。
主要包括建筑、园林、工艺美术及现代设计等。
特征:实用性与审美性:审美性从属与实用性,以功能性为主,二者相互促进,不可分割。
表现性与形式美:在满足功能性的前提下,作品应尽可能地表现出艺术家的情感和美学追求。
由于实用艺术是空间性艺术,所以比其他艺术更注重艺术的形式美。
民族性与时代性:实用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二者应有机结合,所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也应该符合本民族的气质及时代发展的要求。
2.造型艺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静态艺术定义: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表现艺术家的情感和审美追求,是一种空间性的艺术。
主要包括绘画、雕塑、书法及摄影等等。
特征:造型性与视觉性: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造型性,艺术家通过塑造出不同造型的艺术形象来达到抒发自己审美情感的目的。
视觉性是由造型性派生出来的,强调通过人的眼睛来感受艺术形象。
瞬间性与永固性:在艺术家创作过程中,应该充分选取事物运动过程中最典型的瞬间形象。
同时一旦艺术家将这种瞬间记录下里,这种瞬间便成为了永恒的存在。
再现性与表现性:再现性是最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在保证再现性的同时,艺术家通过表现性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作品的内在精神气质。
3.文学艺术、语言艺术定义:以语言为手段来塑造作品中的形象的一门艺术。
主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及报告文学等等。
特征:间接性与广阔性:文学形象是读者通过想象得来的,因而文学艺术又被称为“想象的艺术”,同时,由于文学作品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因而能够全方位的表现生活,这也就是它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广阔性。
情感性与思想性:语言艺术由于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强烈抒发,因而具有强烈的感情性与思想性,从而文学作品中也流露出强烈的情感和独到的思想。
结构性与语言美:每一个文学作品都有自己的排列组合方式,因而结构性是文学艺术不可或缺的特征之一,同时由于语言是作品的第一组成要素,因此语言之美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中传MFA考研考点:种族、时代、环境三要素
![中传MFA考研考点:种族、时代、环境三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5f1a0715581b6bd97e19ea08.png)
中传MFA考研考点:种族、时代、环境三要素
内容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
种族、时代、环境三要素
丹纳是法国史学家兼文学评论家。
在《艺术哲学》中,他认为,作品之所以能形成他特有的风格,与种族、时代、环境是分不开的。
这种社会批评角度为我们研究作家、作品提供了一个重要途径。
①种族,一个民族在生理学和遗传学意义上所固有的性格、气质、观念和智力等方面的文化倾向。
这种倾向是一个民族的先天本能和最稳固的原始特征,极少受环境的迁徙和时代变革的影响而变化。
②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类环境。
前者指物质环境,包括种族生存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状况等自然条件;后者指风俗习惯和精神气候,包括政治、战争及民族性格和生活情趣等整个社会文化氛围。
③时代,内容较为广泛,包括精神文化、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状况等,这些因素影响当时的时代精神和风俗习惯,形成一个时代独有的“精神的气候”。
丹纳的《艺术哲学》所阐述的理论对以左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流派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
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
![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ffa74824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14.png)
不同类型艺术作品结构的表现形态
艺术类型
美术作品 小说 电影 音乐 戏曲
表现形态
构图 布局谋篇 分镜头与蒙太奇
曲式 时空架构
核心词语
取舍、虚实、疏密、呼应、主次、 开合等
细节、情节、环境的安排;详略的 处理等
画面的构图、戏剧故事的编辑、音 乐与画面的衔接
旋律、和声、复调等
凝练集中、悬念的提出、情绪的起 伏等
点
击
此
处
添 加
艺
正 文
术
, 文
作
字 是
品
您 思
的
想 的
构
提
炼 ,
成
因 请
言
素 简
意
-2
赅
的
阐
述
您
的
观
点
。
1
二者相互渗透、融会合一
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 ○ 外在的物质形式 ○ 内在的精神内容
艺术作品的内容是它的形式的含义,是作 品中表现出来的具体的、生动的生活和情 感内涵。是题材、主题、情节、细节等因 素化合融会的具体、生动、完整的展现。
(二)艺术语言
指在艺术作品中起到类似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 用的物质表现手段,是作品的外部形式。
艺术语言和自然语言的比较:
自然语言
文字语词 客观实体的抽象符号 精确的对应客观实体
艺术语言
艺术表现手段 表象的,情感化地关照世界 具有象征性的意味
顾圣婴
程十发
顾圣婴肖像
程十发:广陵散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请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二者相互渗透、融会合一
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 ○ 外在的物质形式 ○ 内在的精神内容
三、艺术作品的形式
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1
![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1](https://img.taocdn.com/s3/m/b876451fb7360b4c2e3f6481.png)
• 题材和素材的联系和区别:题材是从素材 中提炼、加工而形成的,素材是题材的原 材料和基础,题材是素材的概括和升华。
• 反对两种倾向:“题材无差别论”和“题 材决定论”
2、主题 作品的主题是指透过题材所暗示出来的 思想内涵,是作者的主观情思与题材本身 的客观意义的“契合”中生发出的具有某 种社会意义的思想。
• 艺术理论研究的特点:剖析、分解
内容回顾
• 艺术创作是指艺术家运用已经掌握的艺术 创作本领,将生活中得来的素材,围绕一 定的主题倾向,进行艺术思维,从而在头 脑中形成比较完整的的艺术意象,随即运 用艺术语言和各种表现手法,把它物化为 供人鉴赏的艺术形象,包括艺术体验、艺 术构思和艺术传达三个阶段。
艺术理论研究的特点:剖析、分解
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
艺 术 作 品 的 构 成 因 素
外在的物质形式 内在的精神内容
二 者 相 互 渗 透 、 融 会 合 一
一、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辩证认识
• 艺术作品是艺术流程“链”上的一个环 节,它既是独立的,又与其他环节之间 紧密关联。
艺术家—创作活动—作品—接受
[ 漆 画 陶 艺 ] 孟 福 伟 《 生 死 时 速 》
[平面设计] 杨毅弘《5.12 我有一个理想》
[动画] 林超、苏夏《小红军艺术化倾向:只注重内容而不顾形式
• 形式主义倾向:主张艺术作品只有形式, 没有其它成分
康定斯基:第一幅水彩抽象画
康定斯基:黑弧线
康定斯基:构图7号
内容和形式所包含的因素:
内容:主题 题材 形式:结构 艺术语言 体裁
二、艺术作品的内容
(一)对艺术作品内容的理解 艺术作品的内容是它的形式的含义, 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具体的、生动的生 活和情感内涵。是题材、主题、情节、 细节等因素化合融会的具体、生动、完 整的展现。
艺术作品的构成
![艺术作品的构成](https://img.taocdn.com/s3/m/c3571725647d27284b7351ec.png)
本章序言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通过艺术媒介、经过艺术体验和艺 术构思创作出来的艺术产品,它是艺术生产的中心环节。
在整个艺术生产活动中,艺术作品处于中心地位。一 方面,它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是艺术生产的产品, 另一方面,它又是欣赏者完成艺术鉴赏的基础和起点,是 艺术鉴赏的对象。因此有必要对艺术作品本身进行认真的 分析研究。
容诸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组织形态等,主要是 指结构。结构的作用就是通过一定的组织方式和 安排构造,将艺术作品中的各个部分结合成完美 的整体。 • 外部结构是指艺术作品的外部形态即借以传 达内容的手段和方式,包括艺术媒介、艺术语言 和艺术表现手法等。
形式
结构
艺术媒介
艺术语言
艺术表现手法• 3、结来自:在造型艺术中主要指构图和形体 设计,在叙事艺术中主要是情节安排,在 抒情艺术中主要是指情感节奏的安排,在 影视艺术中主要指情节故事的安排。
C:艺术主题的丰富性与深厚度是伟大作品的条件。丰富 性是指艺术作品的主题不仅仅是平面的表述,而是立体 的阐释,是对生活多方位的思考的广度。
伟大作品往往不是一个简单主题可以概括的,它同时 蕴涵几重主题、构成复式结构或立体结构。深厚度是指 艺术主题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上所达到的高度。 例子《红楼梦》的主题是什么?自从它诞生至今,人们 仍在争论,揭示了封建家族的没落,歌颂了宝玉和黛玉 的爱情,哀叹王朝衰败,参破世间红尘烦恼?等等,无 从定论也无须定论,因为这正是它的伟大之所在。
• 4、艺术语言 • 艺术语言属于外观形象,我们在欣赏艺术作
品的时候,最先欣赏到的就是它们的艺术语 言,它是我们对艺术作品的第一感知。
• 艺术语言有两个最重要的作用: • 一个作用是塑造艺术作品的形象以及传达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传MFA考研专业课知识点--艺术作品的构成要素
1.艺术作品的构成要素
艺术作品主要是由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构成。
艺术作品的内容,是指经过艺术家体验、加工和创造的人类生活,其中既包含着对客观存在的定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又凝聚着艺术家对一定社会生活的感受和评价。
艺术作品的形式是指艺术作品内容的具体存在的样式。
艺术作品内容的构成因素有以下:
a.题材
艺术作品的题材有两种含义:
广义题材是指艺术作品中所表现、描绘的生活、情感范围或性质,也称取材范围。
狭义题材是指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的生活形态和情感形态。
b.主题
主题就是作品反映的生活的社会意义与作者对它的认识与评价,也就是作品的中心思想
主题的产生有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作品的题材,二是作者的思想感情。
c.细节
细节是艺术作品中具体的人物动作、生活场景与情境的精确描绘,它是完成艺术表达的重要手段。
艺术作品往往都是通过富于包孕性细节揭示艺术的内蕴。
对于我们曾经欣赏的艺术品,回忆起来的大多是细节一正是这些细节构成了艺术作品的魅力。
艺术作品的动人之处也是细节。
d.情节
情节是叙事性艺术作品中人物活动的有机连接与组合,是生活中矛盾斗争的发展演变过程,也是人物性格成长的历史。
它是由一系列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事件构成。
所以情节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满、,结局四部分组成。
艺术作品的形式的构成因素:
a.结构
艺术作品的结构,就是作品中各个局部之间、题材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组织的样式。
结构的目的性与功能性是统一的,即在于把作品中的各个部分、因素组织成一个既和谐统一多样变化的有机整体。
b.艺术语言
是指任何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运用独特的物质媒介来进行艺木创作,使这门艺术具有自己独具的美学持性和艺术特征。
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或表现手段,就叫作艺木语言。
c.艺术技巧
任何艺术都有自己的专门技巧,如电视剧的推拉,电影的蒙太奇手法,雕塑的工艺技巧,书法的运笔等等,所有艺术都必须有熟练的艺术技巧才可以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
2.艺术作品的内容
①对艺术作品内容的理解
艺术作品的内容,是指经过艺术家体验、加工和创造的人类生活,其中既包含着对
客观存在的定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又凝聚着艺术家对一定社会生活的感受和评价,融入艺术家的知、情、意在具体的艺术作品中,艺术内容主要指题材、主题、细节、情节等诸多要素的总和。
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看,艺术作品的内容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
艺术作品的内容是艺术家和艺术欣赏者共同创造完成的。
②艺术作品内容的构成因素
a.题材
艺术作品的题材有两种含义:
广义题材是指艺术作品中所表现、描绘的生活、情感范围或性质,也称取材范围。
狭义题材是指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的生活形态和情感形态。
b.主题
主题就是作品反映的生活的社会意义与作者对它的认识与评价,也就是作品的中心思想
主题的产生有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作品的题材,二是作者的思想感情。
c.细节
细节是艺术作品中具体的人物动作、生活场景与情境的精确描绘,它是完成艺术表达的重要手段。
艺术作品往往都是通过富于包孕性细节揭示艺术的内蕴。
对于我们曾经欣赏的艺术品,回忆起来的大多是细节一正是这些细节构成了艺术作品的魅力。
艺术作品的动人之处也是细节。
d.情节
情节是叙事性艺术作品中人物活动的有机连接与组合,是生活中矛盾斗争的发展演变过程,也是人物性格成长的历史。
它是由一系列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事件构成。
所以情节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满、,结局四部分组成。
3.艺术作品的形式
①对艺术作品的形式的理解
艺术作品的形式是指艺术作品内容的具体存在的样式。
如果说内容是艺术作品的“灵魂”,那么形式就应是“灵魂”赖以生存的“躯壳”。
艺术作品的形式基本上是由内在的结构和外显的艺术语言两种形式因素构成的。
通常称结构为内部形式,艺术语言为外部形式。
在具体作品中,这内、外两种形式因素是紧密相关、相互渗透、不可分离的。
②艺术作品的形式的构成因素
a.结构
艺术作品的结构,就是作品中各个局部之间、题材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组织的样式。
结构的目的性与功能性是统一的,即在于把作品中的各个部分、因素组织成一个既和谐统一多样变化的有机整体。
b.艺术语言
是指任何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运用独特的物质媒介来进行艺木创作,使这门艺术具有自己独具的美学持性和艺术特征。
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或表现手段,就叫作艺木语言。
c.艺术技巧
任何艺术都有自己的专门技巧,如电视剧的推拉,电影的蒙太奇手法,雕塑的工艺技巧,书法的运笔等等,所有艺术都必须有熟练的艺术技巧才可以创作出优秀
的艺术作品。
1.艺术界出现过许多关于内容与形式谁大于谁、谁决定谁的争论,你如何看待这些争论?
(2012年真题论述题,30分)
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统一、互相包容、互相转化的关系。
两者都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不可想象会存在没有内容的形式和没有形式的内容。
所以,也不存在只有形式或只有内容的艺术作品正如别林斯基说,如果“你要想把它(形式从内容分出去,那就意味着消灭了内容;反过来也一样你要想把内容从形式分出来,那就等于消灭了形式。
①内容通过形式得以呈现
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或根据雇主的需要或为生活中的某件事而激发产生了创作欲望,确定了作品的内容,最后根据内容的需要去寻找恰当的表现形式。
董源和巨然,是画江南山水的先驱,由于南方缺少高山巨峦,所以在他们的作品中,画山常用披麻皺,笔墨秀润,擅长表现峰峦重叠、云雾晦明、气候温润、平淡幽深。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为了突出即将受难的耶稣,因而画面用上了对称的构图,将众人分为两个小组安排在位于圆面中心耶稣的两侧,使其成为中心人物,因而这幅画的形式是由它的内容所决定的。
②形式的能动性和相对稳定性
我们肯定了艺术内容对艺术形式的主导作用、决定作用,并不意味着艺术形式只是消极、被动地适应内容。
相反,艺术形式总是以积极能动的方式服务于内容,而且自身也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独立性形式的能动性表现在每个不同的艺术家,在选择创作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自身把握艺术语言的特长来加以取舍,一般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