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
高中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检测题和答案

高中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检测题和答案高中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检测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____天津高考)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在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NO2(g)SO3(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t1=t2时,SO2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解析:这是一个反应前后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由于容器恒容,因此压强不影响反应速率,所以在本题中只考虑温度和浓度的影响。
由图可以看出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因为只要开始反应,反应物浓度就要降低,反应速率应该降低,但此时正反应却是升高的,这说明此时温度影响是主要的,由于容器是绝热的,因此只能是放热反应,从而导致容器内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所以选项C不正确;但当到达c点后正反应反而降低,这么说此时反应物浓度的影响是主要的,因此反应物浓度越来越小了。
但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所以选项A、B均不正确;正反应速率越快,消耗的二氧化硫就越多,因此选项D是正确的。
答案:D2.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H0.4 s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当A、B、C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1∶2时,反应即达到平衡状态B.4 s内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75 mol/(Ls)C.达平衡后若增大压强,A的转化率降低D.达平衡后若升高温度,C的浓度将增大解析:v(C)=0.15 mol/(Ls),vCvB=21,B正确。
A项,达平衡状态时A、B、C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此时,A、B、C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不是化学计量系数之比。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单元测试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A卷·知识通关练)核心知识1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和比较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对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B.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C.某反应速率为0.5mol·L-1·s-1,就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变化都为0.5mol/LD.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尺度2.已知:4A(g)+5B(g)=4C(g)+6D(g),如果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V(D)表示,正确的关系是A.4/5V(B)=V(C) B.5/6V(B)=V(D) C.2/3V(A)=V(D) D.4/5V(A)=V(B)3.一定条件下在一容积恒为2L的容器内发生应:2A(g)+B(g)⇌2C(g),已知起始投入4molA(g)和2molB(g),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并且2s后各组分浓度不再改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s后反应物A和B完全转化为CB.2s内用物质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6mol·L-1·s-1C.2s内用物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mol·L-1·s-1D.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5mol·L-14.在5L容器中发生3A+B2C的反应,若最初加入A、B都是4mol,6s内B的平均速率是0.02-1-1⋅⋅,mol L s则6s末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为A.1.8mol B.2.2mol C.2.8mol D.3.4mol核心知识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5.100mL6mol/LH2SO4跟过量的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
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A.碳酸钠(固体) B.水C.硫酸铜溶液D.硫酸铵(固体)6.(2021·广西玉林市·高二月考)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B.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改用铁片和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H2的速率C.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D.100mL2mol·L-1的盐酸与锌反应时,加入适量的NaCl溶液,生成H2的速率不变7.(2021·四川省夹江中学校高二期中)向四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甲、乙、丙、丁)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SO 2和O 2,开始反应时,按反应速率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甲)在500o C 时,10molSO 2和5molO 2反应; (乙)在450o C 时,8molSO 2和5molO 2反应; (丙)在500o C 时,8molSO 2和5molO 2反应;(丁)在500o C 时,用V 2O 5作催化剂,10molSO 2和5molO 2反应A .甲、丙、丁、乙B .丁、甲、丙、乙C .丙、甲、乙、丁D .乙、丁、丙、甲8.在相同条件下研究催化剂I 、Ⅱ对反应X 2Y →的影响,各物质浓度c 随反应时间t 的部分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无催化剂时,反应不能进行B .与催化剂Ⅰ相比,Ⅱ使反应活化能更低C .a 曲线表示使用催化剂Ⅱ时X 的浓度随t 的变化D .使用催化剂Ⅰ时,0~2min 内,()11X 1.0mol L min v --=⋅⋅9.(2021·青海海东市·平安一中高二月考)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H 2和1 mol I 2,压强为p(Pa),并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反应:H 2(g)+I 2(g)=2HI(g)(1)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充入1 mol H 2,反应速率_________。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答案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反应A(g)+3B(g)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D)=0.4 mol / (L·s)B.υ(C)=0.5 mol / (L·s)C.υ(B)=0.6 mol / (L·s)D.υ(A)=0.15 mol / (L·s)2.某化学反应其△H== —122 kJ/mol,∆S== 231 J/(mol·K),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自发进行A.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C.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D.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3.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下列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υ正(N2)=υ逆(NH3) B.3υ正(N2)=υ正(H2)C.2υ正(H2)=3υ逆(NH3) D.υ正(N2)=3υ逆(H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可能增大C.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D.一般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5.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和6molB,发生以下反应:4A(g)+6B(g) 4C(g) +5D(g)。
若经5s后,剩下的A是2.5mol,则B的反应速率是A.0.45 mol / (L·s)B.0.15 mol / (L·s)C.0.225 mol / (L·s)D.0.9 mol / (L·s)6.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X(s)+3Y(g) 2Z(g),ΔH<0。
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①高温②低温③高压④低压⑤加催化剂⑥分离出ZA.①③⑤B.②③⑤ C.②③⑥D.②④⑥7.同质量的锌与盐酸反应,欲使反应速率增大,选用的反应条件正确的组合是反应条件:①锌粒②锌片③锌粉④5%盐酸⑤10%盐酸⑥15%盐酸⑦加热⑧用冷水冷却⑨不断振荡⑩迅速混合后静置A.③⑥⑦⑨B.③⑤⑦⑨C.①④⑧⑩D.②⑥⑦⑩8.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A)∶n(B)∶n(C)=2∶2∶1。
《化学反应、限度与速率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

2008年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第一中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1. 对 A2 +3 B2== 2 AB3反应,以下反应速率最快的是()2. X、Y、Z 都是气体,下列反应在减压和升温时 Z 的含量都会升高的是A.X + Y 2Z (正反应吸热) B.2X + Y 2Z(正反应吸热)C.X + 2Y 4Z (正反应吸热) D.X + Y 3Z (正反应放热)3.能够充分说明在恒温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 2SO 2 + O2 2SO3 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容器中SO2、O2和SO3共存 B.SO2和SO3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C.容器中SO2、O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D.反应器内压强不再随时间发生变化4. 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 B(g) 2C(g)+D(g) 。
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 mol,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12 mol/(L·s),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A. 1.6 molB. 2.8 molC. 2.4 molD. 1.2 mol5. 在一不可变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NO 2 2NO + O2 - Q 达到平衡后,升温,混合气体的()不变A.颜色B.密度 C.压强 D.总物质的量6. 下列可逆反应达平衡时,加压,升温,混合气体颜色不一定加深的()A.2NO 2 N2O4 (正反应放热) B.2NO2 2NO + O2 (正反应吸热)C.Br 2(气) + H2 2HBr(正反应放热) D.2HI H2 + I2(气) (正反应吸热)7.下列事实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A.加压有利于SO2与O2反应生成SO3B.500C0左右比常况下更有利于合成氨C.将混合气中的氨气液化,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D.用过量空气煅烧硫铁矿可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8.在容积相同的A、B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SO2和1molO2,使它们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O22SO3并达到平衡.在反应过程中,若A容器保持体积不变,B容器保持压强不变,当 A 中的 SO2 的转化率为 25% 时,则 B 容器中 SO2 的转化率应是()A.25% B.>25% C.<25% D.12.5%9.可逆反应 A (气) + nB(气) 2C(气) (正反应吸热)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物 B 的转化率与压强有如图所示的关系,那么 n 值一定是()A.>1 B.≥ 1 C.1 D. 210. 在密闭容器中,通入体积比为 1:3 的 A 和 B 两种气体,在一定条件下,A (气) + 3B(气) 2C(气) 达到平衡时,有50%的 B转化为 C ,则容器内反应前后的压强比为(同温下)( ) A .4:3 B .1:1 C .3:4 D .2:111.在一密闭的容器中,反应aA(g)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 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 ) 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 .物质A 的转化率减少了 C .物质B 的质量分数减少了 D .a > b 12.在某温度下,反应ClF(g)+F 2(g)ClF 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
2022化学单元质检卷7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解析

单元质检卷(七)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生成物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加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大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④反应物的浓度一定降低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平衡常数一定增大A。
①②B。
③⑤C。
②⑤D。
④⑥解析:若加入反应物,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生成物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增加,①错误;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大,②正确;若加入反应物,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反应物的转化率不一定增大,如对于恒温恒容条件下的反应A(g)+B(g)C(g),加入A,B的转化率增大,A的转化率减小,③错误;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至新的平衡,反应物的浓度比原平衡时增大,④错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⑤正确;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⑥错误。
故选C。
2。
灰锡结构松散,不能用于制造器皿,而白锡结构坚固,可以制造器皿。
现把白锡制成的器皿放在0 ℃、100 kPa的室内存放,它会不会变成灰锡而不能再继续使用(已知在0 ℃、100 kPa 条件下白锡转化为灰锡反应的焓变和熵变分别为ΔH=—2.180 9 kJ·mol-1,ΔS=-6.6 J·mol-1·K-1,当ΔH—TΔS〈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A。
会变 B.不会变C。
不能确定D。
升高温度才会变ΔH-TΔS<0,由0℃为273K、ΔH=-2。
1809kJ·mol—1、ΔS=—6。
6J·mol-1·K-1代入公式:ΔH—TΔS=-2。
1809×103J·mol-1+273×6.6J·mol—1·K-1=—379。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测试题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1。
在2A+B 3C+4D 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 (A)=0。
5 mol·L -1·s -1 B 。
v (B )=0。
3 mol·L -1·s -1C 。
v(C )=0.8 mol·L -1·s -1 D.v (D)=1 mol·L -1·s -12。
在一定条件下,22O NO +22NO 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NO 、O 2、NO 2分子数目比是2:1:2 B 。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物质的浓度相等C 。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D 。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改变3。
.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 和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中,a 中同时加入少量CuSO 4溶液,下列各图中表示其产生氢气总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在高温下,将氯化铵晶体加入处于平衡状态的合成氨反应时,平衡不发生移动B. 在密闭容器中,当3CaCO ↑+2CO CaO 处于平衡状态时,再加入22O Na 固体3CaCO 的量会减少C 。
有固体参加的可逆反应达平衡后,若改变压强,不会影响平衡的移动D. 在合成氨反应中,使用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速率,使氨的质量分数增加,从而增加氨的产量5. 如图为5PCl (气)3PCl (气)+Q Cl -2的平衡状态I 移动到状态II 的反应速率与时间的曲线,此图表示的变化为( )A. 降温B. 降压C 。
增加5PCl 的量D 。
增加3PCl 的量6. 有两个极易导热的密闭容器a 和b(如图6—1所示),a 容器体积恒定,b 容器体积可变,压强不变。
在同温同压和等体积条件下,向a 和b 两容器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NO 2,发生反应: 2NO 2N 2O 4 +Q,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起始时两容器的反应速率v a 和v b 的关系: v a <v bB .反应过程中两容器内的反应速率v a 和v b 的关系:v a <v bC .两容器内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用的时间一定相同D .反应达到平衡,两容器的NO 2的转化率相同7。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合成氨工业采用高温条件B、配制FeSO4溶液时在溶液中加入稀硫酸C、H2、I2、HI 平衡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D、工业制硫酸中,SO2氧化成SO3,往往需使用催化剂2.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下图的是( )A.C02(g)+H2(g) CO(g)+H20(g) △H>0B.CH3CH20H(g) CH2=CH2(g)+H20(g) △H>0C.2C6H5CH2CH3(g)+03(g) 2C6H6CH=CH2(g)+2H2O(g) △H<0D.C02(g)+2NH3(g) CO(NH2)2(s)+H20(g) △H<03.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 (g)+Y(g)2Z(g)△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 )A.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v(Z)=2.0×10-5mol/(L·min)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mol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4.两气体A、B分别为0.6mol、0.5mol。
在0.4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B mC+2D,经5min后达到平衡,此时C为0.2mol。
又知在此反应时间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1·min-1,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m值为3 B.B的转化率为20% B.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1·min-1 C.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1·min-1 D.平衡时反应混合物总物质的量为1mol 5.在四支试管中发生反应:Mg+2HCl=MgCl2+H2↑,生成H2的速率最大的是()A.A B.B C.C D.D6.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NO22NO+O2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⑥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A.①③④B.①④⑥C.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⑥7.四个试管中都装有5 mL 0.1 mol·L-1Na2S2O3溶液,分别在不同温度下加入0.1 mol·L -1硫酸和一定量水,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A.20 ℃,10 mL硫酸 B.20 ℃,5 mL硫酸和5 mL水C.30 ℃,10 mL硫酸 D.30 ℃,5 mL硫酸和5 mL水8.已知可逆反应X(g)+2Y(g)Z(g) ΔH<0,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Y和一定量的X后,X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B.增大X的浓度,X的转化率增大C.容器中压强恒定时,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D.保持温度和密闭容器的压强不变,再充入1 mol X和2 mol Y,再次达到平衡时n(Z)/n(X)的值会变小9.将 4 mol A 气体和 2 mol B 气体在 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 2 s(秒)后测得 C 的浓度为0.6 mol·L-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 用物质 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s)-1② 用物质 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s)-1③ 2 s 时物质 A 和 B 的转化率(发生反应的物质的量占总物质的量的百分数)一样④ 2 s 时物质 B 的浓度为0.3 mol·L-1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④10.在100℃时,把0.5molN2O4通入体积为5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红棕色。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高二化学(苏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原卷版)_1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满分:100分时间:7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反应物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的几率增加,反应速率增大C.在相同温度下,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充入相同物质的量的F2和Cl2,让它们与等量的氢气反应,反应速率相同D.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加快2.合成氨工艺是人工固氮最重要的途径,已知N2(g)+3H2(g)2NH3(g)ΔH=-92.4 kJ•mol-1,实际工业生产中,合成氨的原料气N2可通过分离空气得到,H2可通过天然气和水蒸气转化制得,原料气中N2和H2物质的量之比为1:2.8,常用工艺条件:铁触媒作催化剂,控制温度773 K、压强3.0×107 Pa。
假设起始反应物N2和H2物质的量之比为1:3,且总物质的量不变,在不同压强和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体系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如表所示:A.上述任何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转化率之比均为1B.体系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越小,反应一定越先达到平衡C.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均为92.4 kJD.600℃、30 MPa条件下加入更高效的催化剂,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分数大于0.1293.中国科学家研究在Pd/SVG催化剂上H2还原NO生成N2和NH3的路径,各基元反应及活化能E a(kJ·mol -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成NH3的各基元反应中,N元素均被还原B.在Pd/SVG催化剂上,NO更容易被H2还原为NH3C .决定NO 生成NH 3速率的基元反应为NH 2NO→NHNOHD .生成NH 3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NO +5H 2========Pd/SVG2NH 3+2H 2O 4.在一个绝热的、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m A(g)+n B(g)p C(g)+q D(g)(m 、n 、p 、q 为任意正整数)。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决定于化学反应的内因,与其他外界条件无关B.相同温度下,反应A+B C与反应C A+B的化学平衡常数相同C.反应2SO 2(g)+O2(g)2SO3(g) ΔH<0 温度升高,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不变D.反应A(g)+B(g)2C(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2(C)/[c(A)·c(B)]2.在一定温度、一定体积条件下,能说明下列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反应2SO 2(g)+O2(g)2SO3(g)容器内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B.反应A 2(g)+B2(g)2AB(g)容器内A2的消耗速率与AB消耗速率相等C.反应N 2+3H22NH3容器内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D.反应4A(s)+3B(g)2C(g)+D(g)容器内气体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3.可逆反应a A(g)+b B(g)c C(g)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下列关系式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av(A)正=bv(B)正B.bv(A)正=av(B)逆C.cv(C)正=av(A)逆D.av(A)正=bv(B)逆4.已知2SO 2(g)+O2(g)2SO3(g)ΔH=-197 kJ·mol-1。
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2 mol SO2和1 mol O2;(乙)1 mol SO2和0.5 mol O2;(丙)2 mol SO3。
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容器内压强p:p甲=p丙>2p乙B. SO3的质量m:m甲=m丙>2m乙C.c(SO2)与c(O2)之比k:k甲=k丙>k乙D.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Q甲=Q丙>2Q乙5.四个试管中都装有5 mL 0.1 mol•L﹣1Na2S2O3溶液,分别在不同温度下加入0.1 mol•L﹣1硫酸和一定量的水,最先出现浑浊的是()A. 20℃,5 mL硫酸,2 mL水B. 20℃,4 mL硫酸,3 mL水C. 30℃,4 mL硫酸,3 mL水D. 30℃,5 mL硫酸,2 mL水6.某化学研究小组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m A(g)+n B(g)p C(g)的速率和平衡的影响图像如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由图1可知,T1<T2,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由图2可知,该反应m+n<pC.图3中,表示反应速率v正>v逆的是点3D.图4中,若m+n=p,则a曲线一定使用了催化剂7.化学平衡常数K的数值大小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在常温下,某些反应及其平衡常数数值如下:2NO(g)N 2(g)+O2(g)K1=1×10302H 2(g)+O2(g)2H2O(g)K2=2×10812CO 2(g)2CO(g)+O2(g)K3=4×10-9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NO分解产生O2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1=c(N2)·c(O2)c(NO)B.常温下,水分解产生O2,此时平衡常数的数值约为5×10-80C.常温下,NO、H2O、CO2三种化合物分解放出O2的倾向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H2O>CO2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8.冰醋酸CH3COOH沸点较高(117.9 ℃),且能形成二聚物(CH3COOH)2,其反应式为2CH3COOH(g)(CH 3COOH)2(g)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若采用测气体密度的方法测醋酸相对分子质量,为尽量接近真实性,在测定时应采用()A.高温低压B.低温低压C.加催化剂D.低温高压9.下图中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X(g)+Y(g)Z(g)+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只改变一个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A.升高温度B.加大X的投入量C.使用催化剂D.缩小体积10.某温度下,2A(g)+B(g)3C(g)的平衡常数K=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K越大,达到平衡时,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B.K越小,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C.对于某一可逆反应,在任何条件下K均为一定值D.K越大,化学反应的速率越大11.现有反应: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A.答案AB.答案BC.答案CD.答案D12.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 和气体Y各0.16 mol 充入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 Δ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5.钨(W)在高温下可缓慢升华。碘钨灯中封存的碘蒸气能发生反应:W(s) + I2(g) WI2(g),利用工作时灯泡壁与灯丝的温度差,将沉积在灯泡壁上的钨“搬运”回灯丝上。对于该过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B.工作时,在灯泡壁和灯丝上发生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
A. v(NH3)=v(O2)B. v(O2)=v(H2O)C. v(NH3)=v(H2O)D. v(O2)=v(NO)
12.某温度下,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和2molB进行如下反应:3A(g)+2B(g) 4C(s)+2D(g),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mol 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8.下列关于化学反应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反应B.凡是熵增大的反应都是自发反应
C.凡是吸热反应都不是自发反应D.反应是否自发,不只与反应热有关
9.2.0molPCl3和1.0molCl2充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PCl3(g)+Cl2(g)⇌PCl5(g)达平衡时,PCl5为0.4mol,如果此时移走1.0molPCl3和0.50molCl2,在相同温度下再达平衡时PCl5的物质的量是()
D.由表中数据推测,
14.研究不同条件对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得到如下数据。由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Cu2+与Fe3+对H2O2分解都有催化作用,但Cu2+催化效果更好
B.由Ⅰ与Ⅱ可知其它条件相同时,时间越长,H2O2分解越彻底
C.由Ⅰ与Ⅲ可知其它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H2O2分解越快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单元测试--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下列叙述及解释正确的是 A .2242NO (g)(红棕色)N O (g)(无色) 0H ∆<,在达到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缩小容积、增大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体系颜色变浅 B .22H (g)+I (g)2HI(g) 0H ∆<,在达到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增大容积、减小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不移动,故体系颜色不变 C .22C(s)+O (g)2CO(g),在达到平衡后,加入碳,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 .223N (g)+3H (g)2NH (g),在达到平衡后,保持压强不变,充入2O ,平衡向左移动2.可逆反应mA(s)nB(g)pC(g)qD(g)++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 的质量分数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2T T > 放热反应B .12T T > 吸热反应C .12T T < 吸热反应D .12T T < 放热反应3.湿法烟气脱氮工艺中常用到尿素,其反应原理为NO (g )+NO 2(g )+CO (NH 2)2(s )2N 2(g )+CO 2(g )+2H 2O (g ) △H<0,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速率(v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4~t5引起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升高温度B.CO2含量最高的时间段是t1~t2C.t2~t3引起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增加反应物浓度D.t6引起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加入催化剂4.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5.我国学者采用量子力学法研究了钯基催化剂表面吸附CO和2H合成3CH OH的反应,其中某段反应的相对能量与历程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TS1~TS5为过渡态,吸附在钯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3(g)(g)催化剂2H +CO CH OH(g) -1ΔH=-65.7kJ molB .图中决速步骤的能垒(活化能)为91.5kJ/molC .催化剂在该历程中参与反应并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D .该历程中经过TS3时的反应速率比经过TS5时的反应速率慢 6.硫化氢与甲醇合成甲硫醇的催化过程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过程①放出能量B .过程①中,只形成了C—S 键C .硫化氢与甲醇合成甲硫醇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D .该催化剂可降低反应活化能,反应前后没有变化,并没有参加反应 7.在容积固定的2 L 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2H 2(g)CH 3OH(g) ①H =a kJ·mol-1,若充入2 mol CO(g)和4 mol H 2(g),在不同温度、不同时段下H 2的转化率如下表:(已知a 1≠a 2) 15分钟 30分钟 45分钟 1小时 T 1 45% 75% 85% 85% T 2 40%60%a 1a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T 1①下,45分钟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 .根据数据判断:T 1<T 2C .T 2①下,在前30分钟内用CO 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1.20 mol/(L·h)D .该反应的①H>08.将2mL 0.1mol·L -1 FeCl 3溶液和2mL 0.01mol·L -1 KSCN 溶液混合,发生如下反应:FeCl 3(aq)+3KSCN(aq)Fe(SCN)3(aq)+3KCl(aq),为了使平衡状态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①再加入2mL1mol·L -1FeCl 3 溶液 ① 加入KCl 固体 ① 加入适量的铁粉 ① 再加入2mL0.4mol·L -1KSCN 溶液A .①①B .①C .①①D .①①①9.2N 分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转化如图所示。
人教版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单元检测题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高温高压液态水具有接近常温下弱酸的c(H+)或弱碱的c(OH−),油脂在其中能以较快的反应速率水解。
与常温常压水相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高温高压液态水中,体系温度升高,油脂水解反应速率加快B.高温高压液态水中,油脂与水的互溶能力增强,油脂水解反应速率加快C.高温高压液态水中,c(H+)增大,可催化油脂水解反应,且产生的酸进一步催化水解D.高温高压液态水中的油脂水解,相当于常温下在体系中加入了相同c(H+)的酸或相同c(OH−)的碱的水解2.已知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橙色-黄色实验①:向2mL - K2Cr2O7溶液中滴入3滴-NaOH溶液,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向所得溶液中再滴入5滴浓,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实验②:向2mL -酸化的K2Cr2O7溶液中滴入适量溶液,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发生反应:-绿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实验①和②均能证明K2Cr2O7溶液中存在上述平衡B.实验②能说明氧化性:-C.-和Fe2+在酸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D.稀释 K2Cr2O7溶液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均减小3.氢气可用于烟气的脱氮、脱硫,反应为4H2(g)+2NO(g)+SO2(g)N2(g)+S(1)+4H2O(g),△<0下列有关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剂是NO,还原剂是H2B.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C.当v(H2)=v(H2O)时,反应达到平衡D.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提高NO的平衡转化率4.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氯水中存在Cl2+H2O H++Cl-+HCl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B .分别用等体积的蒸馏水和0.010mol/L 硫酸洗涤BaSO 4沉淀,后者损失的BaSO 4沉淀少C .SO 2催化氧化成SO 3的反应,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D .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5.对于反应N 2O 4(g)2NO 2(g)在温度一定时,平衡体系中NO 2的体积分数φ(NO 2)随压强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实线上的任何一点为对应压强下的平衡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C 两点的正反应速率的关系为A >CB .A 、B 、C 、D 、E 各状态中,v(正)<v(逆)的是状态EC .维持P 1不变,E→A 所需时间为x ;维持P 2不变,D→ 所需时间为y ,则x <yD .使E 状态从水平方向到达C 状态,从理论上来讲可选用的条件是从P 1突然加压至P 26.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 .向K 2Cr 2O 4溶液中滴入浓的NaOH 溶液后,溶液黄色加深B .高压比常压更有利于合成SO 3C .反应2SO 2+O 22SO 3 ΔH<0,工业上采取高温的措施有利于提高SO 2的转化率D .合成氨反应:N 2+3H 22NH 3 ΔH<0,为使氨的产率提高,理论上应采取低温高压的措施7. ℃时,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 · -1的Q 后会发生如下反应:2Q(g)M(g) 。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一、单选题1.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g)+I2(g)⇋2Hl(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等于零B.达到平衡时,H2(g)和I2(g)浓度不再变化C.若充入稀有气体,体系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变大D.H2(g)的消耗速率与HI(g)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焓变是一个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的因素,放热反应具有自发进行的倾向B.在同一条件下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其体系的混乱程度越大,熵值越大C.自发反应是指不需要条件就能发生的反应D.—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焓变和熵变的共同影响有关3.下列对化学反应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在高温下有可能自发进行B.熵增加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熵减小的反应常温下都不会自发进行C.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发生D.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4.某温度下,H 2(g)+CO2(g)H2O(g)+CO(g)的平衡常数K=94,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g)和CO2(g),其起始浓度如下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60%B.平衡时,甲中和丙中CO2的转化率均是60%C.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是0.012 mol/LD.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5.下图是金属镁和卤素反应的能量变化图(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298 K时的稳定状态)。
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A.Mg与F2反应的ΔS<0 B.MgF2(s)+Br2(l)MgBr2(s)+F2(g)ΔH=+600 kJ·mol-1 C.MgBr2与Cl2反应的ΔH<0 D.化合物的热稳定顺序:MgI2>MgBr2>MgCl2>MgF2 6.c(H+)相同的盐酸溶液和醋酸溶液分别与锌反应,若最后锌都己完全溶解,但放出的气体一样多,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整个反应阶段平均速率:醋酸>盐酸 B.反应所需时间:醋酸>盐酸C.参加反应的锌质量:盐酸>醋酸 D.开始,反应速率:盐酸>醋酸7.下列图中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8.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9.下列描述中,一定可以证明,某个在恒容容器中进行的有气体参与的可逆反应,己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几句①反应物的消耗速率与生成物的消耗速率之比等于对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的状态②温度一定时,压强不再变化的状态③气体密度不再变化的状态④各组分的浓度之比等于对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的状态⑤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的状态⑥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的状态⑦若为绝热体系,温度不再改变的状态A.2句B.3句C.4句D.5句10.一定温度下,某容器中加入足量碳酸钙,发生反应CaCO3(s)⇌CaO(s)+CO2(g)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当体系再次达平衡时,CO2浓度为原来的2倍B.增加CaCO3(s)的量,平衡正向移动,CO2的浓度增大C.将体积增大为原来的2倍,再次达到平衡时,气体密度不变D.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He,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11.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图⇋表示常温下盐酸滴加到0.1 mol/L某强碱溶液得到的滴定曲线B.图⇋表示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反应2SO 2+O22SO3 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变化,t2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缩小容器体积C.图⇋表示某明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的关系,在加入20 mL Ba(OH)2溶液时铝离子恰好沉淀完全D.图⇋表示pH相同的盐酸与醋酸中分别加入水后溶液pH的变化,其中曲线a对应的是盐酸12.研究硫酸铜的量对锌与稀硫酸反应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检测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检测1. 在恒温、恒压下,a mol A 和b mol B 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发生反应:A(g)+2B(g)2C(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生成n mol C 。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A 、B 的转化率之比为1∶2B.起始时刻和达到平衡后容器中的压强之比为(a+b)∶(a+b-n/2)C.当2v 正(A)=v 逆(B)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D.充入惰性气体(如Ar),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 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 SO 2 (g) +2CO (g)2CO 2 (g) + S (l) △H <0 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B .平衡时,其它条件不变,分享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C .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SO 2的转化率D .其它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3. 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 H 2O(g)CO 2(g) + H 2(g) △H <0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 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A .增加压强B .降低温度C .增大CO 的浓度D .更换催化剂 4. 在一个不导热的密闭反应器中,只发生两个反应: a(g)+b(g)2c(g) △H 1<0; x(g)+3y(g)2z (g) △H 2>0进行相关操作且达到平衡后(忽略体积改变所做的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等压时,通入惰性气体,c 的物质的量不变 B .等压时,通入z 气体,反应器中温度升高 C .等容时,通入惰性气体,各反应速率不变 D .等容时,通入z 气体,y 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 5. 对可逆反应4NH 3(g)+5O 2(g) 4NO(g)+6H 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达到化学平衡时,4v 正(O 2)=5v 逆(NO )B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 的同时,消耗x mol NH 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大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 .加入催化剂,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6. 将等物质的量的X 、Y 气体充入一个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X(g)+Y(g)2Z(g) △H <0。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综合测试题

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A=mol/L·s B.υB=mol/L·sC.υC=mol/L·s D.υD= 1 mol/L·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3.过程的自发性的作用是A.判断过程的方向 B.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C.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 D.判断过程的热效应4.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 Bg 2Cg+Dg ;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 mol,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度为 mol/L·s,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A. 1.6 molB. molC. molD. mol 5.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 A2g+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消耗2n molABB.容器内,3种气体AB、A2、B2共存C.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D.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6.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 2Yg + Zg中,生成物Z 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7.α1和α2分别为A、B在两个恒容容器中平衡体系Ag2Bg和2Ag Bg 的转化率,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均增加A的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α1、α2均减小 B.α1、α2均增大C.α1减小,α2增大 D.α1增大,α2减小8.对可逆反应4NH3g+ 5O2g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到化学平衡时,4υ正O2= 5υ逆NO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 ,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υ正NH3= 3υ正H2O9.已知反应A2g+2B2g2g△H <0,下列说法正确的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10.常温常压下,在带有相同质量活塞的容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里,分别充有二氧化氮和空气,现分别进行下列两上实验:甲乙N2O4 2 △H> 0a将两容器置于沸水中加热b在活塞上都加2 kg的砝码在以上两情况下,甲和乙容器的体积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A .a 甲>乙,b 甲>乙B .a 甲>乙,b 甲=乙C .a 甲<乙,b 甲>乙D .a 甲>乙,b 甲<乙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11.在可逆反应中,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A .增大反应物的量B .升高温度C .增大压强D .使用催化剂 12.右图曲线a 表示放热反应 Xg + YgZg + Mg + Ns 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 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A .升高温度 B .加大X 的投入量C .加催化剂D .增大体积 13.下列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FeSCN 3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 后颜色变深 B .棕红色NO 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C .SO 2催化氧化成SO 3的反应,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D .H 2、I 2、HI 平衡混和气加压后颜色变深 14.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 2g+Y 2g2Zg,已知X 2、Y 2、Z 的起始浓度分别为L 、L 、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A . Z 为L B . Y 2为L C . X 2为L D . Z 为L 15.反应:Ls +a Ggb Rg 达到平衡时,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图中压强p 1>p 2,x 轴表示温度,y 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G 的体积分数;据此可判断oabXyxp 1p 2A.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 B.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C.a>b D.a<b16.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2g N2O4g 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2的体积分数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判断17.反应4Ag+5Bg4Cg+6Dg △H =-Q,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位时间里生成n mol C,同时生成 mol DB.若升高温度最终能生成更多的C和DC.单位时间里有4n mol A消耗,同时有5n mol B生成D.容器里A、B、C、D的浓度比是4:5:4:618.在密闭容中发生下列反应aAg 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的转化率变小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D的体积分数变大 D.a < c+d19.反应PCl5g PCl 3g+Cl2g ①2HIg H2g+I2g ②2NO2g N2O4g ③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均是a%;若保持各自的温度不变、体积不变,分别再加入一定量的各自的反应物,则转化率A.均不变 B.均增大C.①增大,②不变,③减少 D.①减少,②不变,③增大20.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此时测得n A∶n B∶n C=2∶2∶1;若保持温度不变,以n A∶n B∶n C=2∶2∶1的比例向该容器中再充入A、B和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刚充入时反应速率υ正减少,υ逆增大B. 平衡不发生移动C.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 物质C的质量分数增大第一部分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21.8分在一次学生实验中,学生用铝片分别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发现:铝片与稀盐酸反应现象非常明显,而和稀硫酸几乎不反应;这和教材中“铝能跟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说法不一致;为排除因试剂变质等因素造成的影响,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重新进行下列实验,验证是否存在上述现象;实验用品:仪器略,凡是实验需要的都有药品:L盐酸、L硫酸、L硫酸,相同大小的铝片纯度>%实验过程:往三根相同的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的铝片各一片,再往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L盐酸、L硫酸、L硫酸,观察反应进行到1、2、5、15、20分钟时的铝与酸反应的情况;结果如下:,而L 盐酸与铝片反应的现象却十分明显;1写出铝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1~15min内,铝与盐酸的反应速率逐渐加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以上探究“铝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差异的原因”,你能对问题原因作出哪 些假设或猜想列出两种即可 假设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 1对于下列反应:2SO 2 + O 22SO 3 , 如果2min 内SO 2的浓度由6mol/L 下降为2 mol/L,那么,用SO 2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用O 2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如果开始时SO 2浓度为4mol/L,2min 后反应达平衡,若这段时间内v O 2为L·min ,那么2min 时SO 2的浓度为________;26分下图左表示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SO 2+O 22SO 3+Q 达到平衡时,由于条件改变而引起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的变化情况,a b 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b c 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若增大压强时,反应速度变化情况画在c~d 处.3酶是蛋白质,具有蛋白质的特性,酶能催化很多化学反应,下图表示酶参加的反应中,温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解释曲线变化原因 ; 23.12分将1 mol I 2g 和2 mol H 2置于2L 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I 2g + H 2g 2HIg ;△H <0,并达平衡;HI 的体积分数wHI 随时间变化如图速度温度A vV 正 V 正 V 正 V 逆 V 逆V 逆曲线Ⅱ所示:1达平衡时,I2g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若改变反应条件,在甲条件下wHI的变化如曲线Ⅰ所示,在乙条件下wHI 的变化如曲线Ⅲ所示;则甲条件可能是 ,则乙条件可能是 ;填入下列条件的序号①恒容条件下,升高温度;②恒容条件下,降低温度;③恒温条件下,缩小反应容器体积;④恒温条件下,扩大反应容器体积;⑤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适当催化剂;3若保持温度不变,在另一个相同的2L密闭容器中加入a mol I2g、b mol H2g 和c mol HIa、b、c均大于0,发生反应,达平衡时,HI的体积分数仍为,则a、b、c的关系是 ;24.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 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t℃700 800 830 1000 1200K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2该反应为反应选填吸热、放热;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多选扣分;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 CO不变c.υ正H2=υ逆H2O d.c CO2=c CO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 CO2·c H2=c CO·c 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答案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90分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 21.8分12Al + 6H + = 2Al 3+ + 3H 2↑ 2分2反应放出热量,温度升高,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3分3说明:可能存在多种假设,但只要假设合理均可Cl -能够促进金属铝与H +反应;SO 42- 对H +与金属铝的反应起阻碍作用;3分解析氢离子浓度和铝片均相同,造成的差异应该与反应即2Al + 6H + = 2Al 3+ + 3H 2↑所处环境的不同Cl - 和SO 42-有关; 22.16分16分2mol/L ·min ; 1mol/L ·min ; 2mol/L26分升温;减小 SO 3 浓度;34,酶蛋白因受热变性而失去催化作用,23.6分m+n > P ; 逆; 气;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 24.12分1 mol/L 3分 2③⑤3分; ④ 3分 34a +c =2b 3分 25.9分 1]][[]][[222O H CO O H CO ;3分2吸热;2分 3b 、c ;2分 4830 2分26.9分,各3分1逆方向进行 2正方向进行 3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1)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1)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A.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体系体积减小,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因而反应速率增大B.升高温度,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C.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为有效碰撞D.加入适宜的催化剂,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大大增加,从而成千上万倍地增大化学反应的速率2.用3g块状大理石与30mL3mol/L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若要增大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①再加入30mL3mol/L盐酸②改用30mL6mol/L盐酸③改用3g粉末状大理石④适当升高温度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3.下列情况下,反应速率相同的是A.等体积0.1 mol/L HCl和0.05 mol/L H2SO4分别与0.2 mol/L NaOH溶液反应B.等质量锌粒和锌粉分别与等量1 mol/L HCl反应C.等体积等浓度HCl和HNO3分别与等质量的Na2CO3粉末反应D.等体积0.2 mol/L HCl和0.1 mol/L H2SO4与等量等表面积等品质石灰石反应4.在一个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mA(g) + nB(g)pC(g) + qD(g),当m、n、p、q为任意整数(不为零)时,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B、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C、反应速率υA: υB: υC: υD = m : n : p : qD、单位时间内m mol A断键发生反应,同时p mol C也断键发生反应5.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B.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SO3的反应C.由H2、I2(g)、HI(g)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D.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6.下列关于判断过程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高温高压下可以使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自发的化学反应C.由能量判据和熵判据组合而成的复合判据,将更适合于所有的过程D.同一物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熵值相同7.常温常压下,在带有相同质量活塞的容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里,分别充有二氧化氮和空气,现分别进行下列两项实验:(N2O42NO2 △H>0)(a)将两容器置于沸水中加热甲乙(b)在活塞上都加2 kg的砝码在以上两情况下,甲和乙容器的体积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A.(a)甲>乙,(b)甲>乙 B.(a)甲>乙,(b)甲=乙C.(a)甲<乙,(b)甲>乙 D.(a)甲>乙,(b)甲<乙8.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①已达平衡的反应C(s)+H2O(g)CO(g)+H2(g),当增加反应物物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已达平衡的反应N2(g)+3H2(g)2NH3(g),当增大N2的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2的转化率一定升高③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平衡时,若减小反应器容积时,平衡一定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④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一定不移动A.①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9.对于可逆反应A(g)+2B(g)2C(g)(正反应吸热),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10.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已知反应mX(g)+nY(g)qZ(g)的△H<0,m+n>q,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
B.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m/n倍
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
D.增加X的物质的量,Y的转化率降低
2.反应2A(g)+ B(g)2C(g);△H > 0 。
下列反应有利于生成C的是
A. 低温、低压
B. 低温、高压
C. 高温、高压
D. 高温、低压
3.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X(g)+2Y(g)2Z(g),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① 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l∶2∶2 ② 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Z,同时生成2n mol Y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右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Y2Z反应影响的示意图。
图中横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X和Y中只有一种为气态,Z为气态
B. X、Y、Z均为气态
C. 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 上述反应的逆反应的ΔH>0
5.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 1<p2)下,可逆反应2X(g)2Y(g)+Z(g)中,生成
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 )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A B C D
6.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平衡:H2(g)+I2(g)2HI(g),已知H2和I2的起始浓度均为0.1 mol·L-1时,达平衡时HI的浓度为0.16 mol·L-1。
若H2和I2的起始浓度均变为0. 2 mol·L-1,则平衡时H2的浓度(mol·L-1)是
A. 0.32
B. 0.16
C. 0.08
D. 0.04
7.在一密闭容器中,a A(g)b B(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大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了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减小了D.a>b
8.在温度不变下,在恒压容器a与恒容容器b中,分别充入体积比为1∶3的N2和H2。
若开始时两容器的体积相等,且在相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N2的转化率应当是
A.a中大B.b中大C.a、b中一样大D.无法判断
9.一个真空密闭容器中盛有1molPCl5,加热到200℃时发生了反应:PCl5(g)PCl3(g)+Cl2(g),反应达到平衡时PCl5的分解率为M%,若在同一温度和同样容器中最初投入的是2molPCl5,反应达到平衡时PCl5的分解率为N%。
M与N的关系是
A.M>N B.M=N C.M<N D.无法确定
10.把3mol A和2.5mol B混合于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 xC(g)+2D(g)
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容器内压强变小,测得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mol/(L·min) B.平衡时,C的浓度为0.25mol/L
C.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20%D.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原来的0.8倍
二、填空题
(g) 2NH3(g)填表:
11.根据N2(g)+3H2
12.在一个容积不变的反应容器中,要求通过调节体系的温度使下列反应达到平衡时保持容器内气体总物质的量为12mol,A(g)+2B(g) 2C(g)。
现向反应器中加入6.5molA,X molB,2.0 molC.
(1)若x=5.5时,需要降低体系温度使反应在平衡时达到题设条件,则正反应为_____热反应。
(2)欲使起始反应维持向逆方向移动,则x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3.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2B(g) C(g)达到平衡时,c(A)=2mol·L-1,c(B)=7mol·L-1,c(C)=3mol·L-1。
试确定B的起始浓度c(B)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若往容器中继续注入一定量的氦气(不参加反应),足够长的时间后,体系中B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混合气体的密度_________。
14.恒温恒容下,将2 molA气体和2 molB气体通人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 x C(g)+2D(s),2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剩余1.2 mol B,并测得C的浓度为1.2 mo1·L—1。
(1)从开始反应至达到平衡状态,生成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2)x = 。
(3)A的转化率与B的转化率之比为。
(4)下列各项可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
A.压强不再变化B.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C.气体平均相对分于质量不再变化D.A的消耗速率与B的消耗速率之比为2∶1
(5)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充人2molA和2molB气体,达到新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
为。
(6)欲使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分数与上述平衡相等,起始加入A、B的物质的量n(A)和n(B)之
间应满足的关系为。
BCCCB DAAAD 11.略
12、(1)放(2)2.5<x<3.5
13.3mol·L-1~13mol·L-1;不变;增大。
14.(1) 0.6 mo1·L—1·min—1
(2) 3 (3) 2∶1
(4) BC
(5) 2.4 mo1
(6) n(A)=n(B)或n(A)∶n(B)=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