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艺术《1. 一把小伞圆溜溜》 教科版
一把雨伞圆溜溜

教学目标:一、情感目标:学生能够用轻快、跳跃、诙谐的甜美声音表达雨中嬉戏的心情,体验学习音乐的乐趣,感受人与人之间互助、合作的快乐。
二、能力目标: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中能积极、主动地聆听、体验、想象、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表现音乐形象。
三、认知目标:学生能准确地唱出附点、切分、休止等节奏,唱准确八度等大跳音程。
教学重点:学生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积极主动地参与表演活动。
教学难点:准确地唱出附点、切分、休止等节奏,唱准确八度等大跳音程;感受、想象及表现众多音乐元素刻画的生动的音乐形象。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雨伞简笔画教学过程:一、听《一把雨伞圆溜溜》音乐进教室。
你听了这段音乐觉得心情怎么样?(快乐)二、发声和节奏练习,创设情景。
(为掌握休止节奏)1、发声练习雨伞也很快乐了,因为下雨了塔终于可以张开手臂出来透透气了,你看它撑得多圆,多自信啊!我们也来学学它好吗?张开双臂,扬着眉毛吸气。
它还在唱歌呢,听: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音高逐渐升高:指导学生:雨珠在雨伞上面跳舞声音在上面2、节奏练习大家看,雨伞边沿还挂着雨滴呢,-- --滴滴0答答0滴滴答答0滴答答雨滴下来,雨伞很痒,它想忍住不笑,可是还是笑出来了。
0嘻嘻哈哈(老师示范前半拍忍住心里笑“嗯嘻嘻哈哈”)学生模仿和着琴唱唱二、学唱歌曲1、整体感受初听歌曲。
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2、老师范唱。
这么好听的歌曲,老师也来唱唱。
大家随音乐划划拍。
3、整体用“LU”模唱曲调。
4、试填歌词(1)听琴声,轻声地地填填歌词。
(2)再填歌词,找一找歌曲中比较难演唱的部分。
解决难点:出示1:(1)三双脚丫丫丫同步走——(2)三双脚丫丫丫同步走——念一念第一条,发现有什么不对的吗?多了一个丫,原来是少了一条连音线。
加了连音线要怎么念?(通过对比知道跨小结切分音的时值)出示(2):0好朋友,好朋友--风雨路上一同向前走。
好朋友一起走,先握握手,再唱。
5、完整唱歌曲。
6、唱一唱歌谱。
《一把雨伞圆溜溜》教学设计

《一把雨伞圆溜溜》教学设计作者:陈舒杨来源:《新课程·上旬》2018年第09期【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是一首颂扬同学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新风尚的歌曲。
曲调欢快活泼,歌词十分风趣。
五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为了让学生体验雨中的情趣。
我在一开始就设计让学生口风琴吹奏《小雨沙沙》并进行轮奏,然后表现雨中情境寻找下雨时听到的声音,进行音响创作。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中提到:“教师在不同的教学阶段,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同时,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其次,在学唱歌曲时,我让学生多听、多感受。
对于唱歌来说,多听非常重要,唱会歌主要靠听。
每次听用不同的形式吸引学生。
最后在歌曲表演环节,小组进行情景表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及合作能力。
让全体学生都参与情景表演,将课堂气氛掀起了高潮。
【教学目标】1.认识目标:学生能准确地唱出附点、切分、休止等节奏,唱准八度等大跳音程。
2.能力目标: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中能积极主动地聆听、体验、想象、创造、表现音乐形象。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用轻快跳跃诙谐的甜美声音表达雨中嬉戏的心情,体验学习音乐的乐趣,感受人与人之间互助、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学生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积极主动地参与表演。
【教学难点】准确地唱出附点、切分、休止等节奏,唱准八度等大跳音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风琴、雨伞。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听《一把雨伞圆溜溜》伴奏音乐律动进教室。
2.师:老师要送一件礼物给你们,听——师用口风琴吹奏《小雨沙沙》。
3.师:你们知道是谁吗?4.生:是《小雨沙沙》。
5.师:小雨很调皮,想要和你们比赛跑步。
《一把小伞圆溜溜》教学课件

民 间
现如今, 现如今,伞已不再是传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伞的样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伞的样式、功 能的追求也在不断求新,因而一些多功能、 能的追求也在不断求新,因而一些多功能、新样式的伞也不断被发明出 来。
生 活 中 各 具 特 色 的 伞
伞不但有其很高的文物价值和审美价值,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伞不但有其很高的文物价值和审美价值,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现 在我们看到的是伞舞、戏剧。大家看伞作为舞台上的道具与动作相配合, 在我们看到的是伞舞、戏剧。大家看伞作为舞台上的道具与动作相配合, 来表现各种人物的性格。同时也给很多影视剧增添了美感。 来表现各种人物的性格。同时也给很多影视剧增添了美感。
一只多角亭, 没门又没窗。 亭外挂珍珠, 亭里有人行。 (打一生活用品)
教育科学出版社《艺术》 教育科学出版社《艺术》三年级下册
授 课 教 师
: 杨 婉 萍
单 位 :晋 江 市 内 坑 镇 梅 美 小 学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伞的国家,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伞的国家,从发明之日到 多年的历史, 现在至少也有 3500 多年的历史,伞有着非常深厚的 文化底蕴,有很多鲜为人知的知识。 文化底蕴,有很多鲜为人知的知识。
1、伞由几部分组成?它的外形是怎样的? 2、伞有什么用途?可以用来干什么? 3、伞可以用哪些材料制作?
伞 面
伞 面
伞 架
一把雨伞圆溜溜

一把雨伞圆溜溜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指导学生唱好休止,附点,切分节奏。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用欢快,诙谐的声音,用头声和弱声演唱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
让学生在音乐表演中相互合作,相互配合,感受到愉悦。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二、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谈话导入1、同学们,前些日子,老是下雨,特别是有时候,早上不下下午下,惹得有些同学放学的时候没有雨伞,这时候你最想的是什么?2、在夏天的某一天,三个小伙伴在回家的路上,突然遇到了一阵大雨,但是只有一个孩子有伞,他们会怎么办呢?3、这节课我们学习一首夏季雨天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三)、学唱新歌1、聆听范唱(1)聆听范唱,揭示课题。
设问:同学们,三个小伙伴在大雨中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说出:三个小伙伴在大雨中共用一把雨伞)(2)我们再来听一遍。
(用默唱,对口形,看歌词)他们的情绪怎们样?(引导学生说出:三个小伙伴在大雨中共用一把雨伞,他们在一起嘻嘻哈哈笑个不停口,心里很高兴。
)老师总结:是啊,他们的心里一定比吃了蜂蜜还甜,因为他们感受到了友情的温暖、团结的力量。
2、学习歌曲(1)指导学生用“lv”音唱旋律。
要求学生声音要轻,要有共鸣。
(2)跟琴放慢节奏演唱歌曲。
(3)学生找出易出错的地方,由同学帮助解决困难。
师:在唱的时候,你认为那一句最难唱呢?(引导学生自己找问题,并思考解决办法。
)(4)教师范唱第1——15小节的旋律,请学生说出旋律的特点,节奏上有什么规律。
(这一段旋律的难点就是休止符号的运用,每一句唱完后都有两个休止符号,请学生在休止的地方,用拍手,拍肩,和同桌击掌来掌握节奏。
“同学们,还有哪个地方难唱?对,还有第一句和第三句,分别有一个八度大跳的旋律,听老师唱一遍。
”老师要作好示范,要求学生音要唱准。
(5)教师范唱后半部分的旋律学生跟唱,请学生提出难唱的地方。
(学生会找出以下难点)(6)解决难点:附点节奏同学们很开心的时候,这个“啦啦啦”会怎么说?(7)下雨的时候,雨点打在房顶上的声音是怎样的?对,是嗒嗒嗒的声音,我们一起用雨点的声音来唱节奏,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唱一遍。
科版艺术三下5.1 《一把小伞圆溜溜》教案1

科版艺术三下5.1 《一把小伞圆溜溜》教案1一. 教材分析《一把小伞圆溜溜》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通过讲述一个小女孩在雨天使用小伞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圆形及其特征。
课文插图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本课内容与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本节课针对的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对圆形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圆形的特征和性质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兴趣较高,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识别生活中的圆形物体,了解圆形的特征,能用词语描述圆形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途径,培养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培养合作意识,增强对数学与生活联系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识别圆形物体,了解圆形的特征,并用词语描述。
2.教学难点:学生对圆形特征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对生活场景中圆形物体的发现和描述。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生动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硬币、碗、轮胎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把小伞,用来观察和操作。
3.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知识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引导学生发现和认识圆形。
同时,询问学生对圆形的特点有什么了解,从而引出本课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动画,让学生跟随小女孩一起体验雨天使用小伞的情景。
观看结束后,引导学生用词语描述小伞的形状和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观察自己手中的小伞,发现和描述小伞的圆形特点。
科版艺术三下5.1《一把小伞圆溜溜》教学设计1

科版艺术三下5.1 《一把小伞圆溜溜》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一把小伞圆溜溜》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选自科版艺术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这首儿歌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把小伞的形状和特点,让学生在欣赏儿歌的同时,感受圆的特点和美感。
教材还提供了相应的绘画作品,让学生在学习儿歌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圆的魅力,并运用到绘画创作中。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首儿歌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拼音知识和一定的识字量,对儿歌有一定的喜爱。
但在理解儿歌中的比喻手法和绘画技巧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比喻手法,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儿歌《一把小伞圆溜溜》,理解儿歌中的比喻手法,能够运用到绘画创作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绘画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和绘画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圆的特点和美感,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学会儿歌《一把小伞圆溜溜》,理解儿歌中的比喻手法,能够运用到绘画创作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儿歌和绘画。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实践活动法:学生进行绘画创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儿歌《一把小伞圆溜溜》音频、相关绘画作品、绘画材料等。
2.教学设备:音响设备、投影仪、画纸、画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儿歌《一把小伞圆溜溜》,引导学生聆听并感受歌曲的美感。
然后展示相关绘画作品,让学生初步了解圆的特点和美感。
2.呈现(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儿歌《一把小伞圆溜溜》,注意讲解儿歌中的比喻手法,让学生理解并能够运用。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分组演唱,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
现代化教案设计:《一把雨伞圆溜溜》

篇一:《一把雨伞圆溜溜》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把雨伞圆溜溜》是一篇富有童趣和想象力的幼儿读物,讲述了小男孩和一把特别的雨伞的故事,读者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对世界的独特观察。
适合幼儿阅读。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故事情节,歌词意义;2)理解虚构叙事文学形式;3)起小学生想象力,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音感。
3、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活中个体的情感,特别是对家庭的感情;2) 通过绘本的方式,使小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教会学生如何理解课文;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难点:1)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如何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教学过程Step1. 课前预热老师朗读课文,并表演出来,鼓励学生跟读,激起学生的兴趣。
Step2. 导读通过问题来导读,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雨伞是什么?雨伞有哪些特点?Step3. 教师讲解通过介绍绘本的特点,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这篇幼儿读物。
教师让学生跟着念一遍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歌词意义。
Step4. 学生表演老师组织学生分组,自由发挥想象力,让学生表演一遍,展示他们的创意。
Step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课程,并且让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分享个人的想法和感受。
五、教学建议1)教师应该开动脑筋,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方式和情境引导方式,为学生提供富有创意和想象力的教学氛围;2)通过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尝试新的表达方式,激活创造力和想象力;3)教师可以通过课后策划,让学生在生活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教学,我们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让他们在阅读和表演中体验成功、感受快乐、激发想象力,让孩子们在学习中获得自信和成长。
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现代化教育。
《一把雨伞圆溜溜》教学设计

课程篇【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是一首颂扬同学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新风尚的歌曲。
曲调欢快活泼,歌词十分风趣。
五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为了让学生体验雨中的情趣。
我在一开始就设计让学生口风琴吹奏《小雨沙沙》并进行轮奏,然后表现雨中情境寻找下雨时听到的声音,进行音响创作。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中提到:“教师在不同的教学阶段,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同时,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其次,在学唱歌曲时,我让学生多听、多感受。
对于唱歌来说,多听非常重要,唱会歌主要靠听。
每次听用不同的形式吸引学生。
最后在歌曲表演环节,小组进行情景表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及合作能力。
让全体学生都参与情景表演,将课堂气氛掀起了高潮。
【教学目标】1.认识目标:学生能准确地唱出附点、切分、休止等节奏,唱准八度等大跳音程。
2.能力目标: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中能积极主动地聆听、体验、想象、创造、表现音乐形象。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用轻快跳跃诙谐的甜美声音表达雨中嬉戏的心情,体验学习音乐的乐趣,感受人与人之间互助、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学生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积极主动地参与表演。
【教学难点】准确地唱出附点、切分、休止等节奏,唱准八度等大跳音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风琴、雨伞。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听《一把雨伞圆溜溜》伴奏音乐律动进教室。
2.师:老师要送一件礼物给你们,听———师用口风琴吹奏《小雨沙沙》。
3.师:你们知道是谁吗?4.生:是《小雨沙沙》。
5.师:小雨很调皮,想要和你们比赛跑步。
6.教师和学生轮奏《小雨沙沙》。
二、创设雨中情境1.师:小雨下来“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下雨时你还会听到哪些声音啊?2.生:大风。
一把雨伞圆溜溜音乐教案

一把雨伞圆溜溜音乐教案一把雨伞圆溜溜一把雨伞圆溜溜(教案)篇一:一把雨伞圆溜溜音乐教案一把雨伞圆溜溜(教案)蒋晓慧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指导学生唱好休止,附点,切分节奏。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用欢快,诙谐的声音,用头声和弱声演唱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
让学生在音乐表演中相互合作,相互配合,感受到愉悦。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1、2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复习《踩雨》,引导学生用喜悦,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跟老师随乐进行韵律表演.(二)情景导入1、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表演的是一首怎样的歌曲?(引导学生说出孩子们在雨中玩耍的歌曲)你们喜欢雨天吗?(课件出示下雨的情景)故事导入:三个好朋友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大雨,只有一个孩子有伞,他们会怎么办?(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回答,老师不总结).(三)、学唱新歌1、聆听范唱(老师用表情,引导学生聆听)(1)聆听范唱,揭示课题。
设问: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歌里的孩子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说出:三个小伙伴在大雨中共用一把雨伞)⑵再次聆听范唱。
(用默唱,对口形,看歌词)提问:我们再来听一遍。
听完之后请告诉我他们的情绪是怎么样的?(引导学生说出他们在一起嘻嘻哈哈笑个不停口,心里很高兴。
多请几个孩子回答)老师总结:是啊,他们的心里一定比吃了蜂蜜还甜,因为他们感受到了友情的温暖、团结的力量。
2、学习歌曲(1)指导学生用“li”音唱旋律。
同学们我们一起用“li”音把歌曲的旋律唱一遍,我们的声音要轻,要有共鸣。
(要求学生声音集中)(2)教师范唱第1——15小节的旋律,同学们请听老师唱1——15小节的旋律,听完后告诉我旋律有什么特点,节奏上有什么规律。
老师边弹边唱.(引导学生说出旋律的难点就是休止符号的运用,每一句唱完后都有两个休止符号。
)老师说:休止符号的停顿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引导学生说出在休止的地方,用拍手,拍肩,和同桌击掌来掌握节奏。
《一把雨伞圆溜溜》PPT课件

协奏曲(concerto)一词源自拉丁文collcertaye, 原意是在一起比赛,协奏曲也就是两种因素既竞 争又协作的意思。
协奏曲(concerto)最早是作为一种声乐体裁出 现的,十六世纪指意大利的一种有乐器伴奏的声 乐曲。十七世纪后半期起,指一件或几件独奏乐 器与管弦乐队竞奏的器乐套曲。
巴罗克时期形成的由几件独奏乐器组成一组与乐 队竞奏者称为大协奏曲。古典乐派时期形成的由 小提琴、钢琴、大提琴等一件乐器与乐队竞奏的 控协奏曲称“独奏协奏曲”。海顿、莫扎特、贝 多芬以及浪漫乐派的许多作曲家均作有大量的独 奏协奏曲作品。
演出结束,整个舞台都被鲜花淹 没了,台下掌声经久不息。
我们的约定
1、同学们的约定 讨论:谈谈自己跟同学间的约定。
2、师生来约定
让我们满怀激情 记住我们大家的约定 二十年后再相会!
转眼过去了20年,年近八旬的斯特恩应邀参加北京 国际音乐节,可是82岁的李德伦却病在医院已两个 多月。病情严重,医院还下过几次“病危通知”。
1979年,美国小提琴家斯特恩首次来中国, 与我国指挥家李德伦合作,成功地演奏了 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两位老音乐家约 定,在有生之年要再度合作。
音乐会能如期举行吗?斯特恩和广大听众 都在期盼。你认为呢?
遇见下雨,同学们会怎么办呢?
穿雨衣
打雨伞
找个地方避雨
我们一起来学习______一把雨伞圆溜溜 第一步 请同学们仔细聆听老师播放的音乐
第二步 让我们跟着老师进一步的了解歌词词吧 请大家大声唱出来……
一把雨伞圆溜溜
雨伞下面三个头 三个朋友并肩 三双脚丫丫同步走 啦~~~~~~~~~~ 啦~~~~~~~~~~~ 雨伞上面滴滴嗒嗒 雨珠儿跳 雨伞下面嘻嘻哈哈笑个不停口 好朋友,好朋友 风雨路上一同向前走 啦~~~~~~~~ 风雨路上一同向前走
一把雨伞圆溜溜 余莹

《一把雨伞圆溜溜》教案教学目标:1.能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一把雨伞圆溜溜》,表达雨中嬉戏的快乐心情,感受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快乐。
2.能准确地唱出附点、切分、休止等节奏,唱准八度等大跳音程。
3.能在演奏竖笛曲《故乡的亲人》过程中,体验和表达乐曲的情绪。
教学重点:学生能在唱、奏活动中,感受并表达乐曲情绪。
教学难点:准确地唱出附点、切分、休止等节奏,唱准八度等大跳音程;感受、想象及表现众多音乐元素刻画的生动的音乐形象。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歌曲《童心是小鸟》,一起感受了童年春夏秋冬的美好回忆。
今天,让我们继续来感受四季的快乐,今天要走进的是——夏天的雨季!你们有什么发生在雨中快乐的事情吗?(学生自由回答)同学们有这么多的快乐啊!二、初步感受歌曲1. 初听揭题师:在今天的这场雨中,还传来了美妙的歌声呢!听!歌里在唱什么??(点击音乐)在夏天的某个雨天,有三个小伙伴在回家的路上,突然遇到了一阵大雨,可是只有一个小朋友有伞,他们互相帮助,共撑一把伞,快乐走在风雨中。
2.再听师:我们再来听一遍,听完之后请告诉我她们的情绪是怎样的?(引导学生说出她们在一起嘻嘻哈哈笑个不停,心里很高兴。
老师总结:是啊,她们的心里一定比蜂蜜还甜,因为她们感受到了友情的温暖、团结的力量。
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做《一把雨伞圆溜溜》(学生齐读课题)3. 再听(出示歌谱)师:我们看着歌谱,一起来感受下她们的友情和快乐吧,你可以用头或身体把你的感受表现出来。
三、休止节奏练习(加入小雨滴)1. 聆听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雨中吧。
请同学们先来听一个声音,听听!这是雨滴落在哪发出的声音?2.探究你能用什么方法模仿发出雨滴滴答滴答的声音吗?(生自由探究) 引导学生p的力度奏出雨滴的声音。
3.模仿模仿老师雨滴节奏x xx(生模仿,师积极评价)4.演奏2遍师:我们能不能把雨滴声加入到音乐中?(单击课件雨滴)指导学生出错地方,再练习一遍。
一把雨伞圆溜溜

《一把雨伞圆溜溜》1、导入:在夏天的某一天,三位学生在回家的路上,突然遇上了一阵大雨,其中一位同学有伞,如果你是那位有伞的同学你回怎么做呢?2、聆听范唱,思考:三位学生在大雨中他们是怎么做的呢?3、用2/4的指挥图式来感受前一部分的效率。
4、跟着老师的伴奏,学唱前一部分旋律。
5、思考这段曲调有什么特点?在节奏上有什么规律?能找出跨小节的切分音吗?6、自己哼唱。
7、自由学唱够一部分旋律。
8、学唱歌曲(1)完整地、欢快地唱好曲调。
(2)朗读歌词,把歌词填入,试唱歌曲。
(3)完整地唱好歌曲。
三、歌表演1、思考:怎样把歌曲的意境表现出来?分小组讨论。
2、自由讨论3、各组展示。
4、师生互评。
四、音乐活动1、创作条件与要求:按书上以知道两个小节,要求用模仿重复方法创作发展成4小节。
2、讲解范例,复习模仿方法要求。
第四课时一、以学唱陕西民歌《秋收》为导入1、老师范唱2、学生跟琴唱第一段歌词。
3、师生讨论歌曲的情绪及内容。
二、欣赏歌曲1、初听,感受在器乐曲《秋收》中,民歌的原形旋律出现几次?还有什么旋律与民歌原形旋律有关系?2、指导学生唱教材中的图形谱。
(主题A)3、听主题B,并画出其图形谱,进行比较。
4、讨论:根据你自己的乐曲发展的记录图表,说说你聆听后想象。
请围绕乐曲的标题,根据A与B 及其乐器音色的变化展开你的想象于联想,进行创作构思,说出其情绪的发展与变化。
5、小结。
五课您好!大自然编写者:教学目标:一、通过两个题材内容——“田野”、“雪橇”,一种表现形式——合唱(听与唱)的学习,让我们从中集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二、《田野在召唤》与《我们的田野》是同题材内容,但音乐从不同视角展示了中外少年儿童沐浴在大自然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情绪:一个活泼,一个优美。
通过对作品的再创作与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三、同一首《铃儿响叮当》,由于不同的版本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人们从不同层面感受少年儿童们在大自然冬季中的欢乐,初步体验音乐的变化发展带来的美感。
《一把雨伞圆溜溜》精品课件

初春小雨
唐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满皇都
天街小雨润如酥 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lalalalalala
一把雨伞圆溜溜
聆听欣赏乐曲
发声练习 用开心愉悦的心情演唱下面这段旋律
聆听并思考
想一想,乐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怎么命名?
4个乐段 A乐段 过渡句 B乐段 尾声
视唱乐谱
填词歌唱,记忆歌词
演唱A乐段 连音线:延长音的时值
加衬词演唱A乐段
变化重复
演唱过渡句
演唱B乐段
过渡句+B乐段
演唱尾声
情景剧:《雨之友情》
人 物:甲、乙、丙;全体学生 剧 情:
甲: 听,外面什么声音? 乙:下雨啦,我没有带伞哪!
丙:没关系我带啦,我们三个一起用!
即兴模仿(3名学生): 非洲鼓 模仿 雷声
沙 锤 模仿 风声
雨声器 模仿 雨声
乙: 听,雨下的小了。 全体学生:嘀嘀 0嗒 | 嗒0 0 | 嘀嘀 0嗒 | 嗒0 0 ||
丙:伙伴们,我们一起回家吧! 甲乙:好! 音乐响起: A组B组唱歌并做律动表演
甲乙丙三人手拿雨伞伴着音乐即兴表演
演唱全曲
红色为衬词 绿色为律动
拍手 嗒嗒 双手抱肩
拍手
圆溜溜 肩并肩
拍手
双手 喇叭
嘿!
拍手
三个 朋友 一起走
滴滴
《一把小伞圆溜溜》教案

三年级下册《一把小伞圆溜溜》第二课时教案梅美小学杨婉萍教材分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雨中情》中的课题一《一把小伞圆溜溜》从艺术与生活、体验与创新入手。
内容涵括古今伞的欣赏与了解;对现有各种伞的艺术造型欣赏与创作;相关音乐的歌唱体验。
根据实际需要,在教材安排上,将各部分内容有机整合,并结合部分拓展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开展多个层面,多种形式的艺术活动。
本节课是《一把小伞圆溜溜》的第二课时。
伞是孩子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物品,它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方便。
本课用“伞”这一生活中小巧的、带来温馨的,亦实用、亦装饰的物件,引导孩子们感受生活的美好。
通过雨伞这个纽带传递情感,强调了艺术与情感的关联。
通过生动的课件展示,并通过解说让学生了解伞文化,既开阔了眼界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使学生直观的了解。
学习用各种材料、绘画工具来表现小花伞,使学生在生活与艺术的联系和互动中,获得用艺术的方式美化和表现生活的能力。
课时安排:本课题安排二课时1、第一课时通过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对歌曲《小伞花》进行艺术处理,激发学生大胆表现、敢于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把握和表现歌曲情感的能力。
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合作、友爱和帮助,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引发创造灵感,随着《小伞花》的旋律即兴表演。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2.第二课时,为本节课,简单了解有关伞的文化,种类及欣赏价值,尝试着采用多种材料来制作小扇子,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进而创造出形状各异、图案不同,可以在不同的场合使用的伞。
能用各种不同的制作方法,制作出材料不同、外形各异、美观的伞。
作品体现出实用性、观赏性。
在学习和了解有关伞的文化、种类及欣赏价值中,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感及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学情分析:1.一般特征:本节课的学习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这个学段的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乐于探索、想像。
艺术造型的技法表现中处在尝试、积累经验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