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专题三:公司和经营者_高一政治教案.doc
时政专题三:企业和经营者_高一政治教案_模板

时政专题三:企业和经营者_高一政治教案_模板时政专题三:企业和经营者1.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热点材料:(1)2004年9月14日《经济日报》载文指出,中国内地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到2004年已经增加到17家、可以相信,未来的10—20年,在广大中小企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中国将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脱颖而出。
加快从中央企业中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战略。
(2)国家统计局2004年9月18日发布我国企业集团的最新统计信息显示:2003年,我国企业集团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与上年相比,数目增加65家,营业收入增长29.8%,年末资产总计增加19.4%,利润增长32.8%。
分析点拨:(1)企业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一定意义上讲,企业素质的高低,企业是否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状况的好坏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集团整体实力增强,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来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2)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必然起作用。
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出现,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
(3)加快从中央企业中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有利于提高其经济效益,搞好国有企业,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4)培育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牛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先进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达到扩大市场占有额,获取更大经济效益的目的。
同时,还能促进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2.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中央企业股份制改革步伐热点材料:(1)央视国际2004年7月23日报道,中央企业是我国国有企业的中坚和骨干力量。
截至2003年底,中央企业资产总额8.09万亿元。
高一政治企业和经营者

第三课企业和经营者(板书)第一节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板书)能力方面通过了解申办企业的程序和手续,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通过分析“法人”和“自然人”“企业”和“企业法人”及“非企业法人”的不同,培养学生比较鉴别能力;通过教学,要求学生对企业做出正确的归类,培养其判断分析能力。
觉悟方面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对企业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将来参与企业发展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途径的认识。
教学重点企业的基本含义。
教学难点“法人”“企业法人”“法人企业”“非企业法人”利“自然人”的不同。
教学方法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便使用讲授法也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前两课我们学习了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常识,本课在此基础上开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具体分析。
要进一步深入认识市场和市场经济这个整体就必须了解构成它的部分(最重要的)——企业的基本知识。
这就是第三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在第三课我们将围绕企业这个核心从八个方面不同程度地进行分析。
新课教学第一节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板书)一、企业及其作用(板书)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市场?市场有广义市场和狭义市场之分,广义的市场包括有形市场(即狭义市场)和无形市场、有形市场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无形市场是没有固定交易场所的市场。
同此,广义的市场就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那么,在商品交换中,究竟是谁与谁进行商品交换呢?这就涉及到市场主体问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8第1、2自然段。
1、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板书)(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明确两点:什么是市场主体?市场主体有哪些?)市场上从事交易活动的组织和个人,称为市场主体。
市场主体包括独立的个人、企业、居民、政府和其他非盈利性机构。
市场上从事交易活动的组织和个人,称为市场主体,也就是说市场的主体是指市场经济活动的参加者。
与市场主体相对的是市场客体,即各种商品和服务。
高一上册政治《公司的经营》教学设计

高一上册政治《公司的经营》教学设计高一政治《消费及其类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教师大家好:我说课的标题是《消费及其类型》。
本节课是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3课第一框习题的内容,课程设计为一课时,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等四方面谈谈自己对本节新授课的教学构想。
一、说教材⑴教材的地位(1)知识地位:本课有关家庭消费的内容与生产、交换、分配一起,共同构成完整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也为学习下一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作好铺垫。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生活地位:消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是个人的事,也关系到整个国家。
学习本课的基本内容,对于提高青年学生作为消费者的基本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⑵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识记消费的类型、消费构造及恩格尔系数表示法。
理解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2)能力目的:通过对不同消费行为的比较,提高学生的比较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习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生活消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正确对待我国消费构造的变化,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
⑶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影响消费的因素。
确定的依据:消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只有了解和认识了影响消费的相关因素,才能理性地看待消费,合理科学地进行消费。
所以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贷款消费。
确定的依据:比较三种消费可以发现,钱货两清的消费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比较容易理解。
租赁消费在生活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小,而贷款消费近年来开展较快,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所以,确定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根据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以学生开展为本”的新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⑴讨论式教学法,即选择若干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习题,创设情境,设置探究活动,组织学生讨论、争辩、合作探究,自主生成知识,深刻理解知识。
⑵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资料、漫画,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学生讨论、合作探究,实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高一政治《公司的经营》说课稿(精选3篇)

高一政治《公司的经营》说课稿高一政治《公司的经营》说课稿(精选3篇)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一政治《公司的经营》说课稿(精选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一政治《公司的经营》说课稿1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第四课介绍了“生产与经济制度”,指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为我国社会财富的生产提供了制度保障。
而本课旨在帮助学生从微观角度进一步理解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公司与企业的相关知识,为学生今后以劳动者和经营者的身份参与经济生活提供一定的指导。
二、教学内容分析1、教学重点:公司成功经营的主要因素确定依据:公司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
公司经营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公司利润的多少与公司的命运。
如何使公司发展壮大?这是教材的重点内容。
同时,由于学生目前还没有进入生产劳动实践,对这一内容的理解有一定困难,它又是教学难点。
处理方法:案例教学法2、教学难点:企业的兼并和破产确立依据:确立为难点是因为人们对它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认为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企业的兼并和破产是难以接受的经济现象,因此学生理解上会有一定困难。
处理方法:实例分析三、学生情况分析高一学生刚刚接触《经济生活》不久,对经济学的理解和有关经济学的知识储备还很有限,尤其是企业与公司的相关知识,既觉得陌生,又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情境创设既要联系学生生活生活实际,又要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相统一成了本期重要任务。
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全面认识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理解企业兼并、破产与联合;2.能力目标:在案例分析与合作探究中提高创业能力与分析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国家观念;增强依法经营意识和竞争意识。
五、教学理念1.从学生生活出发,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态课程观2.自主、探究、合作的知识建构观六、教学方法教学原则:启发式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主要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教学法、实例分析、讲授法七、教学过程新课程主张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因此,本课内容以学生的自主讨论为导入。
高三政治《专题三 企业和经营者》教案 新人教版

高三政治《专题三 企业和经营者》教案 新人教版【内容提要】在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中,生产居于首要位置,起着决定作用。
本专题主要从生产主体和生产部门两方面讲述了生产的有关知识。
近年高考的大部分非选择题都以本知识为载体考查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对此,复习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高考考点】共15个。
企业及其作用;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兼并和破产。
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企业经营者的素质。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劳动合同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体系构建】(一)企业和经营者重要考点:公司;股份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突出强调:要结合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及企业的兼并和破产等知识,多角度思考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和措施。
核心问题是:经济效益讲解: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追求经济效益是任何企业经营者最根本的价值取向。
经济效益的高低是综合衡量企业是否真正实现盈利的最终标准,它既考虑了生产总值,又考虑了生产成本。
公司代表现代企业发展的方向;在我国,国有企业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国民经济的支柱)。
公司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有利于实现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基本线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途径和措施。
讲解: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要得到充分发挥依赖于经济效益的提高。
公司制改革,特别是股份制的产生和出现,使股份有限公司大量涌现,资本市场、证券交易市场日益兴起,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在经营形式上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对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加强内部科学管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降低劳动消耗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兼并、破产也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方式。
高一政治《公司的经营》教学设计

高一政治《公司的经营》教学设计1.常识与技能:识别公司的没有同类型;理解公司经营与开展成功的主要身分,正确对待市场竞争所带来的企业兼并和企业破产现象。
2.过程与方法:采取自主互助式教学法,老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课堂的参与者和主人翁。
老师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显现自我梦念与聪慧的舞台,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中取得常识,发散思维,彰显个性,培育种植提拔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市场竞争的剧烈,引导学生看到克意进取、诚实守信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培育种植提拔学生做克意进取、诚实守信的人。
二、教学重点:公司的经营与开展三、教学难点:公司的类型(处理:利用图解“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的异同”比照区分。
)------公司的经营本节课以“实现创业梦念”主习题举动为主线,向导学生尝试着如何成立公司、经营公司、理性看待公司经营开展成败。
举动前注意一下三点:(1)明确分组,自愿结合,每组组长负责讨论情况的记录,记录的主要内容在课堂结束后贴到主习题举动的海报上,作为我们创业梦念的见证。
(2)每小组集体讨论后抢问发言,发言小组可取得一颗“★”,末了得“★”最多的小组被评为优秀创业小组,可取得学分管理课堂显露局部的加分。
(3)举动中要求必须具有具有合作、效率与竞争意识。
比如,举动的第一步,讨论五分钟,要求同学们在短短五分钟中能拿出一个团体(小组)的创业梦念,而没有是个人,同时,每一个抢问发言都有,这就需要年夜家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与效率意识。
又如,课堂发言中实验的抢问为本小组取得加“★”奖励,有些小组就可能因抢占先机而取得末了的胜利。
市场经济中何尝没有是这样,抢占先机、快人一步的总会赢得更多的时机与收益。
举动过程:实现创业梦念四、教学课时:一课时第一步:成立公司,创业起步阶段小组成员可根据各自资金、技术、实物等情况成立或加盟没有同类型的公司。
(注:企业的含义、公司的含义及类型、组织构造等可参阅学案一)1.我们筹办成立的公司名称是:2.从公司的类型来看,这是一个(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3.我们的主要生产、经营项目方案:4.我们公司的组织构造是:(举动目标:第一目教材常识冗杂,一方面鼓舞学生可多渠道获取常识,另一方面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常识掌握上容许层次性,要害在于落实《课程规范》中的要求----“识别公司的没有同类型”。
高一政治《公司的经营》教学设计

高一政治《公司的经营》教学设计高一政治《公司的经营》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框“公司的经营”包括两目:公司的类型;公司的经营与发展。
在第一目,教材首先介绍什么是公司及公司的基本特征,然后重点分析公司的两种基本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对它们之间的区别及共同之处,教材一一作了简明扼要的阐述。
最后,教材对公司的组织机构进行了分析。
第二目中,教材主要介绍了两个问题:公司成功经营的因素和企业的兼并、破产。
其中公司成功经营的因素这一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以及核心、灵魂所在。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企业的含义和基本分类;公司的基本特征和分类;自然人和法人的区别;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含义和特点;公司的组织机构;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企业兼并、联合、破产的含义。
2、理解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和联系;公司制的优点;企业兼并、联合、破产的意义。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何依法设立一个公司;如何制定公司经营方案。
(二)能力目标本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在学习经营公司时,掌握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如何创办公司、如何经营公司,从而提高学生将来的创业能力。
使学生能分析不同公司类型的特点,学会在不同条件下进行选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国家观念,使学生认识到,创办公司、积极创业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使学生深切认识,锐意进取、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积极创业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
3、增强学生依法设立公司、依法经营等法律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公司制企业2、公司的经营难点:正确认识企业的兼并和破产四、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经济生活知识,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能够通过经济现象形成一定的规律性的知识,但是还无法自主自觉地将这些规律性的认识上升到一定高度。
对企业、公司、公司经营成功与企业的兼并和破产等有关知识有了解,但不全面,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高中政治《公司的经营》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第一课时公司的经营一、课程与教学要求1、课程标准识别公司的不同类型,描述公司的经营表现与发展状况,阐述锐意进取、诚实守信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
2、教学要求[知识目标](1)识记企业的含义和基本分类;公司的基本特征和分类;自然人和法人的区别;有限责任公司的含义和特点;股份有限公司的含义和特点;公司的组织机构;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企业兼并、联合、破产的含义;(2)理解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和联系;公司制的优点,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意义;企业兼并、联合、破产的意义;(3)运用①联系实际了解如何依法设立一个公司。
②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为什么要以建立公司制为目标。
[能力目标]在学习公司的经营时,通过相关知识的介绍,了解如何创办、经营公司,从而提高将来的创业能力。
能分析不同类型公司的特点,学会在不同条件下进行选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国家观念,认识到创办公司、积极创业有利于国家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依法设立公司、依法经营、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等法律意识。
二、教材梳理1、知识结构企业的含义及作用公司的含义、法律特征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的含义、特征依法设立公司特殊形式的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与联系公司的经营公司的组织机构其他形式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经营战略公司的经营与发展竞争优势、企业形象企业的兼并、联合、破产及其意义2、知识要点(1)___________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___________。
企业是以___________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的经济组织。
人们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主要是由___________提供的。
(2)根据所有制的特点,企业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高一政治《企业的经营者》优质教案

高一政治《企业的经营者》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企业的经营者及其职责;2.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和重要法律法规;3.掌握企业的经营管理技能和方法;4.能够就企业经营中的重要问题作出正确的决策。
二、教学重点1.掌握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和重要法律法规;2.理解企业经营者的职责和角色;3.掌握企业经营管理技能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1.如何进行正确的企业决策;2.如何制定科学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
四、教学内容4.1 企业的经营者1.企业经营者的定义和角色;2.企业经营者与职工的关系;3.企业经营者的职责和法律责任。
4.2 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1.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经营计划;2.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3.企业的生产管理制度;4.企业的劳动管理制度;5.企业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4.3 企业的经营管理技能和方法1.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2.企业的投资和融资决策;3.企业的成本控制和效益分析;4.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2.案例分析法;3.PBL教学法。
六、教学工具1.多媒体投影仪;2.电脑;3.教学PPT。
七、教学过程7.1 导入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选择一个生动活泼的案例,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7.2 讲授通过讲授,学生可以初步了解企业经营者的定义和职责,以及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7.3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企业经营管理中一些重要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7.4 PBL教学通过PBL教学,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企业经营管理中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八、教学评价1.能够对企业经营者的角色和职责进行准确的归纳和总结;2.能够就企业经营管理中重要问题作出正确的决策;3.能够制定科学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
九、教学延伸1.了解中国企业家的奋斗历程和创新精神;2.了解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现状。
高一政治第三章 企业和经营者

高一政治第三章企业和经营者【核心思想透视】1.围绕一个核心:企业本课以企业为中心,分别讲述了企业的含义,作用,组织形式,衡量企业经营效果的重要指标——经济效益,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企业经营者,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问题。
本课第一节第一框讲述企业概论、作用、企业法人等一般知识;第二框讲述现代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公司制,这也是我国国有企业所要采用的一种主要组织形式;第三框进一步分析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地位、作用等;第四框讲述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意义,怎样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第二节第一框讲述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重点分析了作为企业经营者的厂长(经理)所处的地位和应起的作用;第二框讲述了要搞好国有企业,必须努力提高经营者的素质。
本课六个框题都是围绕企业讲述的,因而它是本课的核心。
2.把握两个重心(1)企业的作用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企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企业是社会产品和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直接关系着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关系到产品的丰富程度和市场活跃程度,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与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稳定息息相关;企业是先进技术和先进生产工具的积极采用者和制造者,是推动社会经济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科技水平;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完善,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我国先进生产力代表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①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受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制约。
②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营状况,直接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③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最重要的就是使国有企业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
最新整理高一政治《公司的经营与发展》教学设计.docx

最新整理高一政治教案《公司的经营与发展》教学设计《公司的经营与发展》教学设计教学背景分析本节课是《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框第二目的教学内容,重点是向高一年级学生介绍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就教材结构而言,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公司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未来会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进入公司等形式的企业工作。
公司经营的成败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生存发展,关系到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好坏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为学生今后以经营者或劳动者的身份参与公司的经营提供一定的指导。
就学情而言,学生刚刚接触《经济生活》不久,对经济学的理解和有关经济学的知识储备还很有限,因此“引发其兴趣、激发其关注”是本学段的重要任务之一。
教学中情境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相统一。
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图表教学法、教学手段和技术准备多媒体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公司经营的直接目的2.理解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能力目标:1.通过“联想集团经营发展”的案例教学,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联想集团的SWOT分析”和“企业发展生命周期曲线”,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的方法。
3.通过图表对比法,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联想集团的介绍,促使学生关注日常经济生活,培养学生学习经济理论的兴趣。
2.通过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明确诚信经营在公司经营成功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诚实守信的观念。
3.在“为联想集团出谋划策”的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市场竞争中公司经营的难度,初步树立竞争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教学过程(一)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公司的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问题:如果我们每个同学都具备了成立公司的条件,你会成立一个什么类型的公司?问题:你成立公司的目的是什么?(二)教学环节二:新知讲授不管你打算成立一家什么类型的公司,都需要好好的经营。
高一政治《公司的经营》教案

高一政治《公司的经营》教案第五课企业和劳动者第一框经营公司【教学目标】通过相关知识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如何创办公司、如何经营公司,从而提高学生未来的创业能力。
使学生能分析不同公司类型的特点,学会在不同条件下进行选择。
【教学重难点】公司制的地位、作用;公司经营成功的决定因素。
企业的兼并和破产。
【教学方法】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教学设计】世界品牌实验室(WBL)经过长达半年对全球1000个知名品牌的调查分析,根据品牌影响力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估,最终再2004年推出了《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
下列图标分别代表全球哪些知名品牌?(1)Coca-Cola可口可乐 (2)Nokia诺基亚 (3) SONY索尼 (4) Microsoft 微软(5)Benz奔驰 (6)Adidas阿迪达斯 (7) KFC肯德基你能说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几个品牌吗?(海尔、TCL王牌、茅台、五粮液、全聚德等)你还能说出通州最具影响力的几个品牌吗?(江苏综艺、江苏大富豪、江苏东源、南通华伟服饰、江苏家宝、江苏桑夏、南通四建等品牌)这些企业属于什么性质的企业?现在采取何种组织形式?一、依法设立公司1、公司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组织形式。
除国有独资公司外,我国法定的公司有: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制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管理结构等优点。
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革,可以增强竞争力,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从而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法人、自然人、企业法人、非企业法人2、公司的特点和公司的两种基本形式图表比较: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的生命是法律赋予的。
除国有独资公司外,公司应是两人(含两人)以上共同出资设立的经济组织,出资者作为公司股东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在公司存续期间股东不得少于两人,否则公司即宣告解散。
最新高一政治《公司的经营》教学设计.doc

高一政治《公司的经营》教学设计(举动目的:第一目教材常识繁杂,一方面鼓励学生可多渠道获取常识,另一方面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常识掌握上容许条理性,要害在于落实《课程标准》中的要求----“识别公司的没有同类型”。
是以,设念第一步举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共同探究,了解公司的类型及成立没有同类型公司应当具备的条件,对我国两类法定公司予以识别。
教师再加以引导和提炼,落实第一目学习方针。
)②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1.你认为我们公司确定的学习榜样有哪些?(可列多家,可参阅学案二“他山之石”,也可所以自己了解的其他成功企业。
)2.我们筹办从以下方面来抓经营、促成功:(1)2.市场的自然法例是:适者生存,没有适者淘汰。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现实常常是严酷的,假如你的企业(公司)陆续亏损,甚至扭亏无看,你能没有能接受被兼并或者企业破产?为什么?(企业兼并和企业破产的含义见学案一)(3)(4)其他:B 有利于优化资源设置和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第三步:适者生存,理性对待竞争阶段1.按上述方案经营管理下来,我们的公司发展前景将。
如果此时某股东提出倡议:来兼并某个相关行业的优势企业,身为董事长的你会作何决策?一、教学方针:五、教学过程:举动总结:包括课堂教学内容总结,课堂评价总结,评选出优秀创业小组,对同学们的创业梦念提出诚挚的祝福,可以将祝福的话写在便宜的卡片上或班级的板报上以示表彰。
④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①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经过合议,我们的观点是六、课堂操练:1、利润是公司经营的目的。
一个公司能否经营成功,取决于良多身分,主要是()小组成员签名:第二步:学习榜样,探索经营阶段③加强企业的兼并与破产,实现企业重组(举动目的:引导学生感受市场的激烈竞争,认识到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必然成绩,帮助学生理性对待公司发展中出现的企业兼并和企业破产现象。
)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②④D ①②③某食品厂陆续十几年赢利,是当地的利税年夜户,曾经兼并了多家小食品厂。
最新高一上册政治《公司的经营》教学设计.doc

高一上册政治《公司的经营》教学设计1978199019982008城镇居民家庭57.5%54.3%44.5%37.9%农村居民家庭67.7%58.8%53.4%43.7%上述表格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设计理由:采用图表形式,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出城乡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正确认识到:虽然我国城乡居民家庭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但城乡居民家庭消费差距仍然比较大。
从而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三)课堂小结:(多媒体展示知识体系)设计理由:利用多媒体展示知识体系,进行课堂小结,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四)案例分析设计理由:影响消费的因素是本课重点,案例的选择,针对了教学重点,又考查了学生对消费类型的掌握情况,达到巩固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与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五)课后探究根据今天学习的“消费及其类型”有关知识,谈谈假如你是一家之主,你将如何改善家庭消费的状况,提高家庭消费的水平,让一家人生活更幸福。
设计理由:消费是最贴近学生生活的经济现象,这一设计,有利于使教学想达到“学生从经济理论中回归生活,客观分析和判断当前的消费变化,形成科学、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做理智消费者”的效果。
同时,也为下节课树立正确消费观的学习奠定基础。
(六)板书设计设计依据:板书设计应科学,布局合理,重点突出。
本节课以知识体系的形式设计板书,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并从整体上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总之,本教学设计立足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整个教学过程坚持“以学生为本”,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合作探究。
通过动笔、动口、动脑,使学生在准确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构建知识体系,并能够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主动地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说课完毕,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高一政治精华教案 公司的经营

学
过
程
一、公司的经营〔板书〕
1、依法设立公司〔板书〕
〔1〕企业的含义和作用〔板书〕
教师活动:多媒体播放电视系列片:一个繁忙的场,各种交易活动紧张有序的进展着。
请问:在这些交易活动中有哪些参加者?在这些参加者中最主要的是什么?为什么?
学生答复:阅读教材,并答复:在场经济活动中,有许多参加者,例:企业、个人、行政事业单位等,其中,企业是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它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而从事消费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者者效劳的经济组织。人们消费的商品和效劳,主要是由企业消费经营的。
课时
一课时
教具
方法
本框教学应该注意加强事例论证,教师可选用最新的相关经济报道、引用鲜活的数据证明教学内容。也可以鼓励学生课下搜集相关资料,并引入课堂讨论
导
入
新
课
教师活动:通过上课学习,我们知道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消费,必须不断开展消费,完善根本经济制度。而消费主要是通过企业这一国民经济的细胞来进展。而,公司制是现代企业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因此,我们这一节就学习经营公司。
在我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等一一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场经济的微观根底。其中,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教师引导:无论哪种企业,都有一定的企业组织形式。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请问:什么是公司制?你对公司制有什么认识?它们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结合课下的调查活动,认真看书、考虑并积极讨论,发表见解,指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火腿〞的事例;多媒体播放电视系列片3:“小天鹅〞重视产品质量的例子,国家对洗衣机的质量标准是4000次运行无故障,而国际标准是5000次,为此,厂里组织近百名科技人员,花了两年时间是是进展全厂性技术攻关,终于实现了无故障运行5000次。“小天鹅〞以它的信誉和质量给企业带来了宏大效益,1000多人的厂子,年销售收入10.03亿元,实现利润2亿元,公司跻身于全国500家大型企业的行列,企业综合经济效益居全国18位。设问:两个企业不同命运的原因何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政专题三:企业和经营者_高一政治教案热点材料:(1)2004年9月14日《经济日报》载文指出,中国内地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到2004年已经增加到17家、可以相信,未来的10—20年,在广大中小企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中国将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脱颖而出。
加快从中央企业中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战略。
(2)国家统计局2004年9月18日发布我国企业集团的最新统计信息显示:2003年,我国企业集团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与上年相比,数目增加65家,营业收入增长29.8%,年末资产总计增加19.4%,利润增长32.8%。
分析点拨:(1)企业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一定意义上讲,企业素质的高低,企业是否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状况的好坏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集团整体实力增强,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来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2)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必然起作用。
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出现,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
(3)加快从中央企业中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有利于提高其经济效益,搞好国有企业,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4)培育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牛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先进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达到扩大市场占有额,获取更大经济效益的目的。
同时,还能促进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2.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中央企业股份制改革步伐热点材料:(1)央视国际2004年7月23日报道,中央企业是我国国有企业的中坚和骨干力量。
截至2003年底,中央企业资产总额8.09万亿元。
2003年,中央企业上缴税金3563亿元,占全部国有企业的44.1%,实现利润3000亿元,占全部国有企业的六成多。
进—步提高中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关系到中国国力的进一步增强。
目前中央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力度加大,但一些深层次体制性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相对于地方国有企业改革来讲,中央企业改革滞后,步伐不够快,力度不够大。
目前189家中央企业,集团一级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只有9家,其他企业都是单一投资主体。
(2)2004年8月3日《经济日报》指出,今后一个时期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减少,两个规范”。
所谓“一个减少”,即继续减少国有独资企业、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所谓“两个规范”,一是规范公司制改革,重点是进一步实现企业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分散化和合理化,二是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分析点拨:(1)运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地位和作用,说明加快中央企业改革的必要性。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其经营状况直接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
为提高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竞争力、必须加快中央企业的改革步伐。
(2)股份制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
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是看它从属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看它的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里。
国有资本绝对控服或相对控股的企业,它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加快股份制改革步伐,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有利于扩大公有资产的支配范围。
3.企业破产法草案进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程序热点材料:备受关注的企业破产法草案,2004年6月21日首次提交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企业破产法草案总则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破产案件应当依法保障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草案第137条将劳动债权列在清偿顺序的显著地位。
草案规定:本法的适用范围包括企业法人、合伙企业及其合伙人、个人独资企业及其出资人、其他依法设立的营利性组织。
草案将新法适用范围扩大到了所有类型的企业。
分析点拨:(1)运用所学价值规律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有关知识,正确认识企业破产制度。
实行企业破产制度,是价值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的必然结果,也是增强我国企业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2)结合市场经济的法制性特征和企业破产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加快企业破产立法的重要性。
企业破产法草案进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程序,是加快企业破产立法的重要步骤,对维护市场经济的法制性,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激发企业活力具有重要和深远意义。
(3)运用所学有关企业的知识,说明企业法人就是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
4.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党建工作热点材料:(1)2004年6月23日—24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在北京隆重召开纪念建党83周年暨中央企业党建工作会议。
会议指出.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党建工作要重点做好七个方面的丁作:大力加强领导班子政治建设和能力建设,保证监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积极创建企业党建工作新体制,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加快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选人用人新机制,全面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切实抓好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进—步建立健全企业监督约束机制;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探索职工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加强企业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增强党的工作的生机和活力。
(2)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国有企业党组织要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分析点拨:(1)企业党组织在企业中处于政治核心地位。
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党建工作、在中央企业建立坚强的党的基层组织,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中央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国有企业党组织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是企业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的必然要求和体现。
(2)中国共产党在企业中的基层组织,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本企业的贯彻执行,实行监督。
只有加强中央企业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能力建设,才能确保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中央企业的贯彻执行。
拾得遗失物制度的缺陷-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详细内容请看下文行政管理专科毕业。
通过对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的分析和相关理论的探索,以期为确定拾得人附条件取得遗失物所有权的权利和相关的报酬请求权提供一定的依据。
一、我国法律对拾得遗失物制度的规定《民法通则》第79条: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
接收单位应当对上缴的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表扬或者物质奖励。
《物权法》第109条: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
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第114条:拾得漂流物、发现埋藏物或者隐藏物的,参照拾得遗失物的有关规定。
文物保护法等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107条:所有权人或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
该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二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但受让人通过拍卖或者向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购得该遗失物的,权利人请求返还原物时应当支付受让人所付的费用。
权利人向受让人支付所付费用后,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追偿。
第110条: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权利人的,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
第111条: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
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第112条: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
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按照承诺履行义务。
拾得人侵占遗失物的,无权请求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费用,也无权请求权利人按照承诺履行义务。
第113条: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六个月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
二、当前拾得遗失物制度存在的缺陷从以上法律可以看出,对于拾得遗失物制度在我国主要存在三方主体:拾得人、权利人、有关部门。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得出这三类主体被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和所承担的义务的差别。
1、从民事法律建构的角度。
我国一直以来提倡的是拾得遗失物讲求拾金不昧,拾得人基于拾金不昧不仅要积极返还遗失物给所有人且不享有相关的报酬请求权。
我国法律对于拾得人的道德水平要求过高,拾金不昧的传统美德被应用于民法关于拾得遗失物的规定带有将道德要求法律化的痕迹。
当前我国法律关于拾得遗失物制度的规定与民法坚持平等的基本原则是相违背的。
关于拾得人的权利,我国民事法律的规定只有保管遗失物所支出的必要费用返还请求权,与此同时却负有诸多义务:保管义务、返还义务、送交义务。
此外还规定了遗失物拾得人负有损害赔偿责任,可以看出遗失物拾得人的权利和义务严重失衡,这与我国民法所确立的平等原则是相悖的。
不仅如此,对于拾得人的通知义务、履行的期限、履行的方式规定的也不具体,法律对拾得人是以义务要求为本位的。
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机制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
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权利和义务就像一对连体婴,彼此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
因此,法律应当在法律主体之间合理分配权利和义务,以期让天平的两端达到平衡状态。
然而,就目前我国民法的相关规定,拾得人在拾得遗失物后,对于权利人,规定了遗失物返还请求权。
但是对于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向受让人支付的费用范围不具体;权利人通过悬赏广告等方式寻找遗失物时,关于悬赏广告亦存在诸多问题。
如:发布悬赏的方式、悬赏数额的确定方式、对于悬赏纠纷的举证责任、所有权人违反义务的责任承担等等。
当权利人认领遗失物后,拾得人仅仅享有必要费用的补偿权,连获得报酬的权利都没有。
当前民事法律的规定违反了《物权法》物尽其用的原则。
对于相关部门,法律的规定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公安等有关部门的履行义务不明确,发布招领公告等实践操作性不强。
对于遗失物的保管方式与处理方式不科学;关于无人认领的遗失物收归国有违反《物权法》充分发挥财产价值、物尽其用的原则,排除了拾得人在遗失物无人认领时取得遗失物所有权的合法性和可能性。
2、从民事法律基本原则的角度。
我国当前的民事法律规定违背了公平原则、等价有偿原则、经济效用原则。
公平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与此相对应的便是对公民权利义务的均衡分配。
很显然当前的法律规定只强调了拾得人的通知、公告、保管和返还等诸多义务却未赋予拾得人实质权利,从而违反了公平原则。
等价有偿原则即为他人办事并获取相应的报酬。
遗失物拾得人在权利人认领遗失物前,真诚地尽到了通知、保管、公告、送交、返还等义务,可能还为此付出了相应的金钱成本和时间成本、劳力成本,得到相应的报酬便是理所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