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分析与实践——课证赛相互融合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CCOUNTING LEARNING 课程教学分析与实践——课证赛相互融合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文/郭洪辉
摘要: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核心专业课程,其教学内容既要整合会计工作岗位技能要求,也要满足会计技能竞赛对抗要旨,更要突显会计职业认证的重点内容,使课程、证书、竞赛知识诉求贯穿整个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之中。
基于此,文章深入了解和领会课程的教学目标,调整课程的教学内容,运用多种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并把会计考证知识和会计技能竞赛相关知识融合到常规教学、实训中,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证赛融合;课程教学;实践
一、课证赛融合下的课程教学目标
这里的“课”指:会计电算化课程;“证”指: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赛”指会计电算化技能大赛。
“课证赛融合”的实质是将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考证、会计电算化技能大赛考核技能相融合。
会计电算化课程主要知识内容有:会计电算化基本原理、理论知识、系统初始化、总账管理、报表管理、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生产管理、库存管理、核算管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具有较高的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水平和较强的财务软件的操作能力,并且能够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证和掌握会计电算化技能大赛考核技能。
二、课证赛融合下课程的教学困局分析
(一)教学内容和课程课时安排不合理
大多数学校安排会计电算化课程一个学期上完所有内容,内容多,课时少,学生没有全面系统地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例如,大多数学校实务操作也仅集中在总账管理、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和报表管理的操作学习,而采购管理、销售管
理、存货管理、核算管理、生产管理等业
务没有深入学习,而这些内容在电算化会
计技能大赛中却占有很大比重,并且会计
从业资格考证也有要求。
(二)缺乏以原始凭证形式呈现经济
业务的电算化实训教材
在会计电算化常规教学中,都是以文
字描述的经济业务操作,并且在电算化实
训中,缺乏一整套以原始凭证形式呈现经
济业务的企业会计业务,利用财务软件进
行综合训练,并在会计电算化技能竞赛
中,学生需要较强的综合业务处理技能,
将企业中一整套系统的会计业务运用财务
软件进行完整的账务处理。
(三)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电算化课程一般
由会计专业老师担任,缺乏企业实践经
验,缺乏一定的实践操作水平,也没有相
关计算机专业知识,如在教学过程中出现
财务软件系统、计算机系统等方面的问
题,会计老师则无法立即进行解决,影响
了学生进一步提高会计专业技能。
三、调整课程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
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合理调整教学内容,提高课堂
教学有效性
为了突出会计电算化教学的重点,我
们要对会计电算化课程内容进行调整优
化,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我们的教学目标
和教育理念,使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和发
展机会,提高教学的质量水平。
重新编写
会计电算化课程校本教材,把会计电算化
课程内容分为上、下册,见表1所示。
上
册安排在学生进校后的第二学期上,周课
时为6,下册安排在第三学期上,周课时
为4,上册主要是讲授会计电算化的初级
知识,下册讲授会计电算化的高级知识。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
教学的有效性
同样的课堂,教学方法经常改变,就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每一堂课的兴趣,提高
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就能充满活
力,教与学才更有效性,并且结合课程的
特点,针对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
法。
例如,会计电算化课程中的理论知识
可以运用讲授法,财务软件的操作可以使
用任务驱动法或演示法,对学生所掌握的
知识进行检查可以使用讨论法或实习法,
会计电算化实训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
四、课证赛融合下《会计电算化》课程
教学的融合途径
(一)将会计从业资格考证、会计技
能竞赛涉及到的知识揉入到常规教学中
授课教师要将会计从业资格考证和会
计技能竞赛涉及到的《会计电算化》知识
揉入到常规教学中,加快学生职业能力的
形成。
1.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要求的理论
和实务操作知识融入到日常教学内容中,
教学内容涵盖职业资格考试的所有内容,
学生学完本课程就可以参加会计从业资
格证书的考试。
2.近几年来,中等职业学
校会计技能竞赛由行业专家和中等职业学
校财会类专业教师共同参与的一项会计技
能竞赛,竞赛内容是:模拟小型制造业企
业,执行财政部《小企业会计准则》,统
一使用企业版信息化财务软件作为核算工
具,经济业务主要以原始凭证形式呈现,
业务处理须在财务软件相应的模块中完成
等。
教师应当在常规化教学中加强会计电
算化知识的深入学习,而《会计电算化》
下册,是会计电算化技能大赛的重点内
容,特别是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
理、生产管理等系统的学习。
(二)会计电算化实训内容的融合。
1.开发以原始凭证形式呈现经济业务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53
教学探讨TEACHING DISCUSSION
254
的电算化实训校本教材。
大多数学校会计电算化实训资料都是以文字描述经济业务作为电算化实训内容,内容较为简单,实训时间安排较短,而会计技能大赛和会计岗位工作中,要求以原始凭证形式呈现的经济业务,进行企业会计业务电算化综合实训。
实训可以采取先单人进行一个月业务处理电算化综合实训,也可以采取分岗轮换操作实训,就是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对小组内的人员按会计岗位进行分工,明确各个岗位的权限及职责,然后处理模拟公司一个月业务电算化综合实训。
2.建议安排2周的会计电算化实训,其中一周时间以原始凭证形式呈现的经济业务的模拟公司的电算化实训,另一周时间进行会计从业资格考证强化训练。
学生通过二周的电算化综合实训,能够加深掌握会计电算化课程、考证、技能大赛等知识。
(三)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操作能力在课程日常化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操作能力,鼓励他们掌握财务软件的操作流程,并能够解决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例如常规教学中,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建账、初始化、日常财务处理、工资、固定资产和生成财务报表全过程的财务软件操作,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体现不同的岗位角色,例如在讲授购销存核算系统时,可以让学生担当采购员、销售员、仓储管理员等角色。
(四)提高教师的会计电算化专业知识水平。
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走进企业,在实践中结合电算化理论知识提高自身会计专业水平。
同时,鼓励教师参加会计考证最新知识学习,并认真学习最新的考证大纲,把考证知识点融入到日常教学、实训中。
并且鼓励教师参与会计技能大赛指导工作,认真学习竞赛内容和竞赛训练方法,将竞赛思路和方法适当融入日常教学中。
总之,在“课、证、赛”高度融合背景下,把会计考证知识和会计技能竞赛相关知识融合到《会计电算化》课程常规教
学、实训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方面,中等职业学校通过参加会计技能大赛可以促进《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和技术创新,另一方面,学生学完本课程,顺利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证,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从而实现不断提升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财
参考文献:
[1]郑俊丽.案例教学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D].鲁东大学,2012.
[2]惠明媚.案例教学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3]曹隽.以案例教学提升中职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作者单位: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
证在各经济业务、各单位、各部门、各人员间的传递。
这样的互动教学能巧妙地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感悟知识,并在教师的启发下产生问题意识,能有效激发学习情绪,挖掘学习潜力。
(三)引入先进理念,化难为易借贷记账法是学生理解会计的一只拦路虎,是否搞懂借贷记账法是评价学生是否学好基础会计的关键。
多数教材中说明会计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左边称为“借方”,右边称为“贷方”,借贷只是符号而没有特殊的含义。
有的会计科目金额增加应记在借方,金额减少应记在贷方,而有的会计科目却又相反。
每个会计科目的增减变动方向都必须记忆,记错任何一个都可能使最后得出的会计分录全盘皆错,最终影响会计报表的准确性。
这在学习过程中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记忆负担。
为了攻破这个难题,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左右手定律”将其化难为易。
面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恒等式,让学生抬起双手,两手心向上,假设左手代表资产类账户,右手代表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而大拇指表示增加,小拇指表示减少。
此时手心向上发现,左手
大拇指在左边,小拇指在右边,则意味着资产类账户金额增加记左边(借方),金额减少记在右边(贷方)。
同理,右手大拇指在右边,小拇指在左边,则意味着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金额增加记在右边(贷方),金额减少记在左边(借方)。
通过这一定律,学生们只要会区分哪个会计科目属于何种要素,便能轻而易举地推出应借应贷的方向,得出正确的分录。
(四)适度降低掌握会计科目全称的要求
在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大背景下,很多的企业都淘汰了手工做账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会计电算化。
高校在教学过程中也应顺应这种变化,帮助学生创建和培养会计信息化理念及运用电算工具处理会计实务和解决会计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未来就业实践打下良好基础。
传统的基础会计教学中,教师强调会计分录的书写不仅应方向正确,还得保证每个科目都完全符合准则的规定。
然而,在实行会计电算化后,电脑代替人工,科目名称不用逐字书写而在于在界面中的选择,只要对科目有大致的认识,选出正确的科目,分录便不会出错。
因而,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应过分强调对科目名称的记忆,而应将教学重心转移到如何使学生从宏观层面把握会计信息系统的问题上来。
(五)培养双师型《基础会计》教学人才
为了实现《基础会计》教学目标,使培养出的学生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在教书育人的同时,高校教师还应不断自我成长,促进自身拥有丰富的从业经验。
首先,高校应在任课教师中广泛开展会计实操培训,促进教师知识更新;其次,高校应鼓励教师打破行业限制,利用假期到企业进行调研甚至挂职锻炼,掌握一线从业经验,真正成为专业理论扎实,实务操作技能强的“双师型”教师。
财
参考文献:
[1]陈国辉,迟旭升.基础会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4.
[2]马靖昊.玩的就是会计第3弹-马靖昊带你领悟会计之道[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9.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
上接(第252页)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