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化湿药-中药药理学课件

合集下载

中药课件精讲--芳香化湿药

中药课件精讲--芳香化湿药
燥湿散满力优, 并能行气消积,平喘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厚朴
李文瑞经验:厚朴一般用量3-10g,重用25-50g,最大 用至80g。李师认为厚朴具有理气除胀,增强肠蠕动之功, 与兴奋肠管的现代药理作用相符。重剂用于腹胀较甚者, 方可获效。常在厚朴三物汤、枳术丸、厚朴七物汤等方中 重用。临床主要用于帕金森氏病、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 紊乱等。服药期间未见明显毒副反应。如治一男性80岁 患者,患帕金森氏病住院,经西药治疗肢体抖动等症状明 显减轻,唯腹胀便难如故,遂邀师会诊。证见腹胀如鼓, 便软而难解,纳呆食少。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证属 气运失司,浊气不降。遂拟厚朴三物汤合枳术丸,重用厚 朴至80g,加莱菔子10~15g,服3剂后略减,治疗月余 症状缓解。
四、分类: 利水消肿药、利尿通淋药、利湿退黄药
五、选择用药及配伍 1、水肿骤起兼有表证,配宣肺发汗药;日久脾肾阳虚,
配温补脾肾药 2、淋证、黄疸等有热证者配清热药,有出血者配凉血止
血药 3、湿痹者配祛风湿药
六、使用注意 1、常与行气药配伍,(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 2、易伤津液,阴虚津伤,肾虚遗精遗尿者,应慎用或忌 用。
厚 朴(附:厚朴花)
类 别 植物 原植物 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 药 材 树皮、根皮、枝皮
处方用名 厚朴、姜厚朴 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脾、胃、肺、大肠经 功效应用 厚朴降气除湿痰,气滞胀满喘咳痊
1燥湿行气——湿阻中焦、气滞不畅所致的脘闷腹胀腹痛或呕逆(平胃散) 2消胀——肠胃积滞、脘腹胀满、大便秘结(厚朴三物汤) 3平喘
外感风寒而发(桂枝厚朴杏子汤) ①喘咳
痰湿壅肺,胸闷者(配苏子、半夏、杏仁) ②梅核气(半夏厚朴汤)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厚朴与厚朴花的功效比较

中药学芳香化湿药 ppt课件

中药学芳香化湿药 ppt课件
1化湿——湿阻中焦 暑湿,暑月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藿香正气散)
2解暑 湿温初起(甘露消毒丹) 湿浊中阻(常与半夏配伍) 偏于湿热(配黄连、竹茹)
3止呕 偏于寒湿(配丁香、白豆蔻) 妊娠呕吐(配砂仁、苏梗) 脾胃虚弱(配党参、白术)
用法用量
煎服,5-10g 鲜品加倍
佩兰
类 别 植物 原植物 菊科植物佩兰 药 材 地上部分
王晓丽.许彭龄治疗痹证经验.中医杂志.2007,48(7):588
俞晓峰经验:
1、苍术配合柴胡治疗寒热如疟
2、苍术配合良附丸治疗胃脘痛
3、苍术配合半夏治疗吐酸
4、苍术配合五皮饮治疗水肿
5、苍术配合山楂治疗寒积
厚 朴(附:厚朴花)
类 别 植物 原植物 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 药 材 树皮、根皮、枝皮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厚朴与厚朴花的功效比较 苍术与厚朴的功效比较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厚朴
李文瑞经验:厚朴一般用量3-10g,重用25-50g,最大 用至80g。李师认为厚朴具有理气除胀,增强肠蠕动之功, 与兴奋肠管的现代药理作用相符。重剂用于腹胀较甚者, 方可获效。常在厚朴三物汤、枳术丸、厚朴七物汤等方中 重用。临床主要用于帕金森氏病、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 紊乱等。服药期间未见明显毒副反应。如治一男性80岁 患者,患帕金森氏病住院,经西药治疗肢体抖动等症状明 显减轻,唯腹胀便难如故,遂邀师会诊。证见腹胀如鼓, 便软而难解,纳呆食少。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证属 气运失司,浊气不降。遂拟厚朴三物汤合枳术丸,重用厚 朴至80g,加莱菔子10~15g,服3剂后略减,治疗月余 症状缓解。
1燥湿健脾——湿阻中焦 风湿痹证 湿胜者尤宜 湿热痹痛
2祛风湿 湿热痿痹 湿浊带下 湿疮,湿疹

中药学芳香化湿药培训课件

中药学芳香化湿药培训课件
中药学芳香化湿药
一、化湿药的含义
凡气味芳香,以化湿运脾为主要作 用的药物称之。
二、化湿药的通性及作用:
性味:辛、苦、温、芳香。多归脾、 胃经。主要有化湿醒脾,疏畅气机之 功,还有健胃、除胀、开窍解暑之效。
中药学芳香化湿药
2
三、适应证:
1、用于胸腹痞满、呕吐泛酸,食少体 倦,大便溏泻,渴而不欲饮,舌苔白 腻之消化不良证。(湿阻中焦证)
总之,本品芳香辛散而不峻烈,微温化 湿而不燥热,入脾胃肺经,既可化在里之 湿浊,又可解在表之暑湿,故有化湿、止 呕、解暑之功。而治湿阻中焦脘腹痞满、
中药学芳香化湿药
11
恶心呕吐及暑湿侵袭,恶寒、发热、 身重头痛、吐恶泄泻等;为夏令常用 之品,呕逆之要药。
临床报道
现代以本品配葫芦茶、矮地茶,提 取浓缩制成胶囊剂,睡前将药置入阴 道,治念珠菌性阴道炎,有较好效果。
辛香归肺达表以疏散在表之暑湿,
以解表化湿为功
香温归脾走里以化在里之湿浊。
湿浊祛中焦和畅,升降有序则呕吐自止,暑湿解 表气和则湿温自除,故有诸功。
特点: 辛散芳香而不燥烈,微温化湿而不燥热, 既长于发表解暑,又善于芳香化湿浊理气开胃, 故称为化湿解暑止呕之要药。
中药学芳香化湿药
7
应用:
胸脘痞闷
2、用于外感暑湿之上吐下泻,头痛发 热及湿温症。
3、用于痰湿壅滞之痰饮喘咳证。
中药学芳香化湿药
3
四、使用注意: 1、注意选择配伍 。(寒湿者当配温里散寒药
如干姜、高良姜,湿热者当配清热燥湿药如黄芩、 黄连。湿阻气滞-脘腹胀满,痞闷甚者,配行气药, 行气有助于化湿如木香、陈皮、枳壳,脾虚湿盛当配伍补脾药,以培其本(脾虚湿盛,脾弱则生 湿。治湿不健脾非其治也)如白术、茯苓、党参 等。)

中药学课件_第五章芳香化湿药

中药学课件_第五章芳香化湿药

2020/6/28
中药学
22
+黄柏。苍术苦辛性温,健脾燥湿,治内外 湿邪;黄柏苦寒,善清下焦湿热.二者等量 伍用,清热燥湿健脾之功效更著,且功专於 下,用於治疗湿热下注引起的筋骨疼痛、足 膝红肿热痛、下肢痿软无力以及湿热带下、 下部湿疮等症。
+厚朴。苍术苦温主升, 燥湿、健脾;厚朴 苦温主降,温中化湿、下气除满,二者伍用, 有健脾燥湿、行气除胀之功效,用於治疗脾 虚不运、湿邪中阻、气机不畅引起的脘腹胀 满、纳呆、呕恶、口淡无味、苔白而厚腻者。
第五章 芳香化湿药
2020/6/28
中药学
1
湿邪的致病特点
性质 类水,阴邪 重浊
粘滞 趋下
致病特点
易伤阳气, 尤易伤脾阳
沉重感, 分泌物、排泄物 秽浊不洁
易阻气机 起病缓、发病长、反复发作
易伤阴位(腰以下)
病症特点
恶寒、腹泻 不思饮食
头重、身困重 大便溏泻、小便混浊 湿疹流水、妇女带下
胸闷、腹胀、便溏不爽
下肢水肿、妇女带下 小便混浊、泄泻,阴部湿疹
2020/6/28
中药学
2
湿与脾胃
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 1. 喜燥而恶湿,爱暖而悦芳香; 2. 易为湿邪所困,湿困脾胃(又称湿阻中焦)则
脾胃功能失常。 化湿药能宣化湿浊,醒悦脾胃而使脾运复健,
故在临床应用上具有重要意义。
2020/6/28
中药学
3
同中之异: 1. 藿香发表之力大于佩兰,治暑湿感冒效捷; 2. 佩兰性平,化湿之功优于藿香,治湿滞中焦尤佳。 不同点: 1. 藿香兼能止呕; 2. 佩兰又能辟秽浊,除中焦陈腐之气,治疗秽浊中
阻之口甜口腻等。
2020/6/28
中药学

中药药理学课件第九章芳香化湿药

中药药理学课件第九章芳香化湿药
详细描述
芳香化湿药具有宣肺止咳、祛痰平喘等作用,适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例如, 苍术、厚朴等中药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等作用,能够有效缓解呼吸道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神经系统疾病
总结词
芳香化湿药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详细描述
芳香化湿药具有安神定志、舒缓神经等作用,适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失眠、抑郁等神经 系统疾病。例如,合欢皮、柏子仁等中药能够调节神经递质,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焦虑
进一步深入研究芳香化湿药的作用 机制,探索其在分子、细胞、组织 等不同层面的作用机制。
临床应用拓展
拓展芳香化湿药的临床应用范围, 探索其在更多疾病治疗中的疗效和 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选 择。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芳香化湿药的抗菌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影响细菌细胞膜 的功能以及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等。这些药物对部分细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如黄连、黄柏和黄芩等。
抗肿瘤作用
总结词
部分芳香化湿药具有抗肿瘤作用,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转移。
详细描述
芳香化湿药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以及调节免疫功能等。这些药物常用于辅助治疗恶性肿瘤 ,如姜黄素、莪术和紫杉醇等。
探讨芳香化湿药与其他药 物联合使用的疗效和安全 性,为临床用药提供更多 选择。
临床实践经验总结
对临床应用芳香化湿药的 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为药 物研发和临床治疗提供参 考。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新药研发
基于芳香化湿药的药理作用机制 和活性成分,开展新药研发工作,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 物。
作用机制深入研究

中药药理学-第九章 芳香化湿药

中药药理学-第九章 芳香化湿药

第九章芳香化湿药第一节概述凡是气味芳香,具有化湿运脾作用的药物,称为芳香化湿药。

芳香化湿药具有疏畅气机、宣化湿浊、健脾醒胃等功效,主要用于湿阻中焦证,此外,湿温、暑湿等证,也可选用。

芳香化湿药辛香温燥,多入牌、胃、肺、大肠经。

湿性重浊黏滞,脾恶湿而喜燥,湿浊内阻中焦,则脾胃运化失常。

脾为湿困,可出现脘腹痞满、呕吐泛酸、大便溏薄、食少体倦、口甘多诞、舌苔白腻等证。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湿阻中焦证与消化系统疾病加急慢性胃肠炎、痢疾、胃肠过敏、溃疡病、胃无力或胃下垂。

胃肠神经官能症、消化不良等疾病相似。

芳香化湿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如下。

1.调整胃肠运动功能芳香化湿药均含有挥发油,具有健胃驱风作用,故有刺激或调整胃肠运动功能的作用。

佩兰、白豆寇能提高肠道紧张度,砂仁有促进肠管推进运动作用。

另一方面,对乙酰胆碱、氯化钡等引起的动物离体肠肌痉挛,厚朴、苍术、砂仁等则有程度不等的解痉作用。

芳香化湿药对胃肠运动的不同影响,与机体的机能状态有关,如苍术煎剂既能对抗乙酰胆碱所致小肠痉挛,又能对抗肾上腺素所致平滑肌抑制。

此外,药物作用的不同与剂量也有一定关系,如厚朴煎剂对小鼠和豚鼠离体肠管,在小剂量下表现为兴奋,而大剂量则为抑制。

2.促进消化液分泌厚朴、广霍香、自豆寇、草豆寇、草果等均含有挥发油,通过刺激嗅觉、味觉感受器,或温和地刺激局部黏膜,反射性地增加消化腺分泌。

3.抗溃疡苍术、厚朴、砂仁等芳香化湿药,具有较强的抗溃疡作用。

其主要作用环节包括:①增强胃黏膜保护作用从苍术中提取的氨基己糖具有促进胃黏膜修复作用。

关苍术提取物还能增加氨基己糖在胃液和黏膜中的含量。

砂仁能促进胃黏膜细胞释放前列腺素,保护胃黏膜免遭许多外源性因素的损伤。

②抑制胃酸分泌过多厚朴酚能明显对抗四肽胃泌素及氨甲酰胆碱所致胃酸分泌增多,茅苍术所含β-桉叶醇有抗迅受体作用,能抑制胃酸分泌,并对抗皮质激素对胃酸分泌的刺激作用。

4.抗病原微生物芳香化湿药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中药学课件第五章芳香化湿药

中药学课件第五章芳香化湿药

2024/3/3
中药学
1
湿与脾胃
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 1. 喜燥而恶湿,爱暖而悦芳香; 2. 易为湿邪所困,湿困脾胃(又称湿阻中焦)则
脾胃功能失常。 化湿药能宣化湿浊,醒悦脾胃而使脾运复健,
故在临床应用上具有重要意义。
2024/3/3
中药学
2
概述
一、定义:凡功能化除湿浊,醒悦脾胃的
药物,称为化湿药。化湿药,大多气味芳香, 故又称为“芳香化湿药”,“化湿醒脾药”或 “化湿悦脾药”。
中药学
39
草果
【药用】姜科草本植物草果 Amomum taso-kocrevost et Lemarie 的成熟果实。
2024/3/3
中药学
40
草果
辛,温。归脾、胃经。 燥湿散寒 (优于草豆
蔻) 除痰截疟(治疟疾偏
寒者),配知母治疗 寒热往来而寒多热少 者,又退无名高热。 入汤剂,气虚或血亏, 无寒湿实邪者忌用。
2024/3/3
中药学
9
藿香
【处方用名】 1. 藿香、土藿香(洗净,晒干,切碎用) 2. 广藿香(产广东者,一般认为功效较好。洗
净,晒干,切碎用)
3. 鲜藿香(新鲜者,洗净,切碎用。主要用于 解暑)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鲜者加 倍,煎服。
2024/3/3
中药学
10
紫苏与藿香
二者皆有发表和中的作用, 紫苏长于散寒解表,且能安胎、解鱼蟹毒;
2024/3/3
中药学
34
白豆蔻
2024/3/3
【药用】 姜科草本 植物白豆 蔻或爪哇 白豆蔻的 成熟果实。
中药学
35
白豆蔻
【性味与归经】 辛,温。 归脾、胃经。

芳香化湿药的认知及应用(中药学基础课件)

芳香化湿药的认知及应用(中药学基础课件)

【安全用药】
广藿香
阴虚血燥不宜用,安全剂量为3~10g。鲜 品加倍。
【安全用药】
苍术
苍术,阴虚内热,气虚多汗忌用,一般剂 量为3~9g。
【安全用药】
厚朴
厚朴,本品辛苦温燥湿,易耗气伤津,故 气虚津亏及孕妇当慎用。一般剂量为3~ 10g。或入丸、散。
【安全用药】
砂仁
阴虚血燥慎用,一般剂量为3~6g,入汤 剂宜后下。
2.风湿痹证。 本品长于祛湿,故痹证湿胜尤宜,常与薏苡仁、羌活等药配伍,如薏苡仁汤;若治湿热痹痛, 可配石膏、知母等药,如白虎加苍术汤;治湿热痿证,常与黄柏、薏苡仁、牛膝配伍,如四妙散。
3.风寒夹湿表证。 本品能祛肌表之风寒邪气,又因其长于除湿,故以风寒表证夹湿最为适宜。常与羌活、白 芷、防风等配伍,如九味羌活汤。
20
苍术Cangzhu
图1 苍术原植物
图2 苍术饮片
21
苍术Cangzhu
【来 源】为菊科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
【基本知 识】
【性味归经】辛,苦,温。 归脾、胃、肝经。
【用法用量】3~9g,煎服。
图3 苍术中药材
22
苍术Cangzhu
功效
【功效应 用】
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
应用
1.湿阻中焦证。 本品既祛湿浊,又辛香健脾以和脾胃。对湿阻中焦,脾失健运而致脘腹胀闷,呕恶食少,舌 苔白腻等症,最为适宜,常与厚朴、陈皮等配伍,如平胃散;若脾虚湿聚,水湿内停的痰饮或外溢的水肿,常与 茯苓、泽泻、猪苓等配伍,如胃苓汤。
【目标检测】
7.为治妊娠气滞恶阻及胎动不安之佳品的是 A.白豆蔻B.佩兰C.藿香D.厚朴E.砂仁
8.治疗胃肠积滞脘腹胀满兼痰饮咳喘宜选( ) A.藿香B.生姜C.佩兰D.厚朴E.苍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 主要见于消化系统疾病 阻 中 焦 急慢性胃肠炎、痢疾、胃肠过敏、
溃疡病、胃无力或胃下垂、胃肠神 经官能症、消化不良等疾病相似。
消化道功能障碍: 1、胃肠运动障碍:以运动缓慢较见。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 胀、腹泻食物反流等
2、吸收不良:消化液分泌不足 腹泻、腹痛、腹胀、胀气
二、共同的药理 作用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1)调整胃肠运动功能
剂量:藿香、厚朴、豆蔻 小剂量:兴奋 大剂量:抑制
机体状态:砂仁 痉挛肠管:松驰 正常肠管:促进推进运动
(2)调节胃消化液的分泌
苍术:抑制胃酸分泌 (抗溃疡) 藿香、厚朴、豆蔻:促进 胃腺分泌(助消化)
(3)抗溃疡 增强胃黏膜保护作用
苍术中提取的氨基己糖具有促进胃黏 膜修复作用
(1)调整胃肠运动功能 (2)促进消化液分泌 (3)抗溃疡 (4)保肝 (5)抗菌 抗病毒 (6)抗炎镇痛
2.其他药理作用
(1)中枢抑制和肌松 (2)抑制血小板聚集 (3)降压、松弛血管平滑肌
苍术
一、 概述
功能与主治
燥湿健脾、祛风湿
湿阻中焦,风寒湿痹,脚膝 肿痛,痿软无力,雀目夜盲
主要成份
挥发油、苍术酮 苍术素等
第九章 芳香化湿药 教学目的 掌握芳香化湿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及厚朴 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及应用。
教学内容 芳香化湿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常用的实验方法 厚朴的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 教学重点 芳香化湿药的药理作用;
第一节 概述 一、与芳香化湿药有关的概念
芳香化湿药
湿阻中焦证
脘腹痞满、呕吐泛酸、 大便溏薄、食少体倦、 口甘多诞、舌苔白腻等
主要成份
挥发油、苍术酮 苍术素等

二、主要药理作用
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1)促进胃液分泌 (2)抗病原微生物
2.其他药理作用
细胞毒活性

二、主要药理作用
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1)调整胃肠运动功能 (2)抗溃疡 (3)保肝 (4)抗菌
2.其他药理作用
(1)对血糖的影响 (2)抗缺氧 (3)中枢抑制 (4)抗肿瘤 (5)促进骨骼钙化 (6)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藿香
一、 概述
功能与主治
芳香化浊,开胃 止呕,发表解暑
湿浊中阻,脘痞呕吐, 暑湿倦怠,胸闷不舒, 寒湿闭暑,腹痛吐泻, 鼻渊头痛
胃液量及胃液酸度测定
消化道运动的实验法
离体标本实验法:
肠管
在体实验 法: 肠管悬吊法
胃肠瘘管法 胃肠内压测定 法 胃肠生物电测定法
厚朴
一、 概述
功能与,脘痞吐泻,食积 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
主要成份
木脂素类、生物碱 类、挥发油等

二、主要药理作用
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砂仁能促进胃黏膜细胞释放 前列腺素
抗病原微生物
体外实验研究表明本类药物不 同程度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与芳香化湿药疏畅气机、宣化湿浊、健 脾醒胃等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为调整胃 肠运动功能、促进消化液分泌、抗溃疡、 抗病原微生物等。
三、常用实验方法
消化液分泌的实验法
消化酶活性测定
胃蛋白酶
淀粉酶 脂肪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