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1高中物理 《机械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1高中物理《机械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机械波选择题
1.在波的传播方向上相距S的M、N两点之间只有一个波谷的四种可能情况如图所示,设这四列波的波速均为v,且均向右传播,从图示时刻开始计时,M点出现波峰时刻最早的是( )
A.B.
C.D.
2.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由A向B传播,A、B相距0.45m,右图是A处质点的震动图像.当A处质点运动到波峰位置时,B处质点刚好到达平衡位置且向y轴正方向运动,这列波的波速可能是
A.4.5m/s B.3.0m/s C.1.5m/s D.0.7m/s
3.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实线所示,t=0.02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若该波的周期T大于0.02s,则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
A.2m/s B.3m/s C.4m./s D.5m/s
4.一列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a、b、c、d为介质中沿波传播方向上四个质点的平衡位
置.某时刻的波形如图1所示,此后,若经过3
4
周期开始计时,则图2描述的是
A.a处质点的振动图像B.b处质点的振动图像
C.c处质点的振动图像D.d处质点的振动图像
5.如图所示,某一均匀介质中有两列简谐横波A和B同时沿x轴正方向传播了足够长的
时间,在t =0时刻两列波的波峰正好在12m x =处重合,平衡位置正好在216m x =处重合,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横波A 的波速比横波
B 的波速小 B .两列波的频率之比为A B :11:7f f =
C .在0x >的区间,t =0时刻两列波另一波峰重合处的最近坐标为(586),
D .2m x =处质点的振动始终加强
6.一振动周期为T ,振幅为A ,位于x=0点的波源从平衡位置沿y 轴正向开始做简谐振动,该波源产生的一维简谐横波沿x 轴正向传播,波速为v ,传播过程中无能量损失,一段时间后,该振动传播至某质点P ,关于质点P 振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振幅一定为A B .周期一定为T C .速度的最大值一定为v D .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 轴向上
E.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 轴向上或向下取决于它离波源的距离
7.一列沿x 轴传播的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从此时刻开始计时,1 1.5x =m 的质点Q 比23x =m 的质点P 早回到平衡位置0.3s ,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这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
B .P 质点简谐运动的频率为2Hz
C .简谐横波波速为5m/s
D .再过0.8s ,x =4.0m 处的质点向前移动到x =8.0m 处 E.再过0.6s ,x =6.5m 处的质点正在远离平衡位置
8.一列简谐横波沿 x 轴传播,如图甲是 t =0.2s 时的波形图,P 、Q 是这列波上的两个质点,图乙是 P 质点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再经过 0.2s ,Q 质点的路程为 4m
B .经过
1
3
s 的时间,波向 x 轴正方向传播 5m C .t =0.1s 时质点 Q 处于平衡位置正在向上振动
D .之后某个时刻 P 、Q 两质点有可能速度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
9.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周期为T 。

在t =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波上有P 、Q 两点,其纵坐标分别为y P =2cm ,y Q =-2c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P 点的速度正在增大
B .P 点的振动形式传到Q 点需要
2
T C .P 、Q 在振动过程中,位移的大小总相等 D .在5
4
T 内,P 点通过的路程为20cm E.经过
5
12
T ,Q 点回到平衡位置 10.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波恰好传到平衡
位置在1 2.5m x =处的P 点。

已知平衡位置在2 5.5m x =处的Q 点在0~8s 内运动的路程为0.2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P 点的起振方向沿y 轴负方向
B .P 点振动的周期为4s
C .该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1m/s
D .质点Q 的振动方程为()()()0.1sin
6m 6s 2
y t t π
=->
11.一列简谐横波,在t =0.6 s 时刻的图象如图甲所示,波上A 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这列波的波速是50
3
m/s
C.从t=0.6 s开始,质点P比质点Q 晚0.4 s回到平衡位置
D.从t=0.6 s开始,紧接着的Δt=0.6 s时间内,A质点通过的路程是4 m
12.如图所示,实线是沿x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这列波在t=0.2s时刻的波形图。

已知该波的波速是0.8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0时,x=4cm处的质点速度沿y轴负方向
B.t=0时,x=4cm处的质点速度为零
C.这列波的周期是0.125s
D.这列波的波长是14cm
13.图示为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实线为t=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为t=0.6 s时的波形图,波的周期T>0.6 s,则()
A.波的周期为2.4 s
B.在t=0.9 s时,P点沿y轴正方向运动
C.经过0.4 s,P点经过的路程为4 m
D.在t=0.5s时,Q点到达波峰位置
14.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0 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在x=1.0 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在x=4.0 m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0.10 s时,质点Q向y轴正方向运动
B.在t=0.25 s时,质点P的加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相同
C.从t=0.10 s到t=0.25 s,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了6 m
D.从t=0.10 s到t=0.25 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30 cm
E.质点Q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0.10sin 10πt(国际单位)
15.如图所示,位于介质Ⅰ和Ⅱ分界面上的波源S,产生两列分别沿x轴负方向与正方向传播的机械波.若在两种介质中波的频率及传播速度分别为f1、f2和v1、v2,则
A.f1=2f2,v1=v2
B.f1=f2,v1=2v2
C.f1=f2,v1=0.5v2
D.f1=0.5f2,v1=v2
16.两列在同一介质中的简谐横波沿相反方向传播,某时刻两列波相遇,如图所示,其中实线波的频率为2.50Hz,图示时刻平衡位置x=3m处的质点正在向上振动。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线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虚线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两列波在相遇区域发生干涉现象
C.两列波的波速均为25m/s
D.从图示时刻起再过0.025s,平衡位置x=1.875m处的质点将位于y=30cm处
17.在如图所示的轴上有M、N两质点,两点之间的距离为x=12m,已知空间的简谐横波由M向N传播,某时刻两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已知该简谐横波的波长介于8m和10m之间。

下列正确的是()
A.该简谐横波的传播周期为0.8s
B.该简谐波的波长可能为48m
C.该简谐波的波长一定等于9.6m
D.该简谐横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12m/s
E.0~1.2s的时间内质点M点的路程为120cm
18.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的正向传播,振幅为2 cm,周期为T.已知为t=0时刻波上相距50 cm的两质点a、b的位移都是1 cm,但运动方向相反,其中质点a沿y轴负向运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列简谐横波波长可能为150 cm
B.该列简谐横波波长可能为12 cm
C.当质点b的位移为+2 cm时,质点a的位移为负
D.在t=5
12
T
时刻质点b速度最大
E.质点a、质点b的速度始终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9.一渔船向鱼群发出超声波,若鱼群正向渔船靠近,则被鱼群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与发出的超声波相比_________.
A.波速变大B.波速不变C.频率变高D.频率不变
20.波源O在t=0时刻开始做简谐运动,形成沿x轴正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当t=3s时波刚好传到x=27m处的质点,波形图如图所示,质点P、Q 的横坐标分别为4.5m、18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P的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
B.波速为6m/s
C.0~3s时间内,P点运动的路程为5cm
D.t=3.6s时刻开始的一段极短时间内,Q点加速度变大
E.t=6s时P点恰好位于波谷
21.由波源S形成的简谐横被在均匀介质中向左、右传播.已知介质中P、Q两质点位于波源S的左右两侧如图甲所示,P、Q的平衡位置到S的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分别为
5.1m、8.2m.图乙中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P、Q的振动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P、Q的起振方向相同
B.P、Q的运动方向始终相同
C.当P在波峰时.Q向下运动
D .这列波的频率为10Hz E.这列波的波速可能为10m/s
22.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t 时刻波形图如图中的实线所示,此时波刚好传到P 点,t +0.6s 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虚线所示,a 、b 、c 、P 、Q 是介质中的质点,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列波的波速可能为50m/s
B .质点a 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一定小于30cm
C .若有另一周期为0.16s 的简谐横波与此波相遇,能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
D .若T =0.8s ,当t +0.5s 时刻,质点b 、P 的位移相同
E.若T =0.8s ,从t +0.4s 时刻开始计时,质点c 的振动方程为y =0.1sin 52
t π() cm
23.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 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实线为t =0时刻的波形图,经过t 1=6s ,波形图如图中虚线所示。

已知波的周期T >4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波的波长为8m
B .该波的周期可能为8s
C .在t =9s 时,B 质点一定沿y 轴正方向运动
D .B 、C 两质点的振动情况总是相反的 E.该列波的波速可能为
56
m/s 24.如图所示,波源O 垂直于纸面做简谐运动,所激发的横波在均匀介质中向四周传播,图中虚线表示两个波面。

0t =时,离O 点5m 的A 点开始振动;1s t =时,离O 点10m 的B 点也开始振动,此时A 点第五次回到平衡位置,则( )
A.波的周期为0.4s
B.波的波长为2m
C.波速为53m/s
t 时AB连线上有4个点处于最大位移
D.1s
25.图1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1.25s时的波形图,已知c位置的质点比a位置的晚0.5s起振,则图2所示振动图像对应的质点可能位于()
A.a<x<b B.b <x <c C.c<x<d D.d<x <e
二、机械波解答题
26.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方向传播,在x轴上沿传播方向上依次有P、Q两质点,P质点平衡位置位于x=4m处。

图(a)为P、Q两质点的振动图像,图(b)为t=4s时的波形图,已知P、Q两质点平衡位置间的距离不超过10m。

(1)求波速的大小及方向;
(2)求Q质点平衡位置坐标。

27.一列横波t=0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介质中P质点此后一段时间内的振动图像,Q点是x轴上离原点O距离25m处的质点(图中未画)。


(1)此横波的波速多大?
(2)此横波从t=0时刻开始经过多长时间能传到Q点,并判断传到Q点起振的方向?
(3)从t=0时刻传到Q点这段时间内,P质点振动通过的路程是多大?
28.如图所示,a是一列正弦波在t=0时刻的波形曲线,P是波形曲线上的一个质点.b 是t=0.4 s时的波形曲线.
(1) 求这列波的波速.
(2) 若波向右传播,质点P在t=0时刻振动方向如何?它的最大周期为多少?
(3)若该波0.4s内的传播距离为30m,则此时波的传播方向如何?
29.实线和虚线分别是沿x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1=0和t2=0.06 s时刻的波形图.已知在t=0时刻,x=1.5 m处的质点向y轴正方向运动.
(1)判断该波的传播方向;
(2)求该波的最小频率;
(3)若3T<0.06 s<4T,求该波的波速大小
30.如图中实线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1=0时刻的波形,虚线是这列波在t2=0.5 s时刻的波形:
(1)写出这列波的波速表达式;
(2)若波速大小为74 m/s,波速方向如何?
31.图甲为波源的振动图象,图乙是该波源产生的横波在某时刻t的波形图,已知波沿x 轴正向传播,乙图中的O点表示波源.求:
(1)这列波的波速;
(2)从时刻t开始,到图乙中质点Q第一次到达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时,质点P经过的路程.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机械波选择题
1.A 【解析】 【详解】
由图,四个波形的波长分别为:λ1=s ,λ2=s ,λ3=
2
3s ,λ4=2s ;四个波的周期分别为: 1
1s T v
v λ== 2
2s T v
v λ== 3
323s T v
v λ== 4
42s T v
v
λ=
=
由于波都是向右传播,图示时刻M 点的振动方向分别为:向上,向下,向下,向上;M 点第一次出现波峰的时间分别是:
11144s t T v ==
223344s t T v ==
33342s t T v ==
44142s t T v
==
可见t 1最小,即甲图中M 点最先到波峰; 故选A 。

【点睛】
本题要根据波形确定MN 间的距离与波长的关系和时间与周期的关系,是学习波动知识的基本功;也可以用波传播的角度来求解,即找到M 第一次在波谷位置时,波传播的距离,然后比较时间. 2.A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了波和振动图像的关系,较容易.从图中可知周期为0.4s 由题可知质点AB 可能AB 间距和波长的关系为再由公式
代入数据可知波速 4.5m/s
v =选项A 正确. 【点睛】
对于波动和振动图像关系问题中,关键问题是能画出两质点间的最简单波形图.对波动问题,我们要注意波的时间和空间上都呈周期性变化,也是带来多解的根本原因;本题中已知波从A 传到B ,根据AB 质点同一时刻振动情况,我们先画出一个波形内的情况,再用波长的周期性得出波长与AB 间距的关系.在处理好波动问题,关键要理解波的图像和振动图像的区别. 3.B 【解析】 【详解】
由图0.08m λ=该波的周期T 大于0.02s ,波传播的距离小于波长,则据题意,由两个时刻的波形得到:1
4
t T =
,或34t T =,解得10.08T s =,20.08s 3T =
,由波速公式v T
λ
=
,得11m/s v =,23m/s v =。

故ACD 错误,B 正确。

故选B.
点睛:由图象读出波长.根据两个时刻的波形,结合条件,求出波长的可能值,并求出波速可能值. 4.B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
A 、此时a 的振动方向向上,过3
4
周期后,在波谷,与振动图象计时起点的情况不符.故A 错误.
B 、此时b 在波谷,过3
4
周期后,经平衡位置向下,与振动图象计时起点的情况相符.故B 正确.
C 、此时c 经平衡位置向下,过3
4
周期后,到达波峰,与振动图象计时起点的情况不符.故C 错误. D 、此时d 在波峰,过3
4
周期后,经平衡位置向上,与振动图象计时起点的情况不符.故D 错误. 故选B . 5.BC 【解析】 【分析】
由题中图像可以得到这两列波的波长,又因为是在同种介质中传播有波速相等,从而可以得到这两列波的频率之比。

在此基础上,根据波的传播特性进行分析。

【详解】
A .因这两列波是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传播,故传播速度相等,故A 错误;
B .由图可知,对横波A 有
A 3
216m 2m=14m 4
λ=- 得到
A 56m 11
λ=
对横波B 有
B 3
116m 2m=14m 4
λ=- 得到
B 56m 7
λ=
因这两列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波速相等,有
A A
B B f f λλ=
所以
A B B A ::11:7f f λλ==
故B 正确;
C .在0x >的区间,0t =时刻两列波另一波峰重合处到12m x =的距离相等,有
5656117
M N = 且M 、N 都取整数,若是最短距离,则
11M =
7N =
故最短距离为56m ,故0t =时刻两列波另一波峰重合处的坐标为(586),
,故C 正确; D .因这两列波频率不同,不能形成稳定的叠加,故2m x =处质点的振动不是始终加强,故D 错误。

故选BC 。

6.ABD 【解析】
试题分析:简谐波在传播过程中,波上各个质点的起振方向,振幅,周期都是相同的,故P 点的振幅一定为A ,周期为T ,起振方向沿y 轴正向,故ABD 正确E 错误;质点振动的最大速度即在平衡位置的速度与波传播的速度无关,C 错误; 考点:考查了简谐波的传播
【名师点睛】介质中各质点的起振方向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沿波的传播方向质点的振动越来越迟,后振动的质点重复先振动的质点的运动.各点振动周期相同,若无能量损耗,则振幅相同.机械波的基本特点是:介质中各质点随着波源做受迫振动,起振方向都
与波源相同,各质点的振动情况概括起来为:“前带后,后跟前 7.ACE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因为1 1.5x =m 的质点Q 比23x =m 的质点P 早回到平衡位置0.3s ,如图所示,可判断这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A 正确;
BC .因为1 1.5x =m 的质点Q 比23x =m 的质点P 早回到平衡位置0.3s ,则简谐横波的波速
3 1.5
m/s 5m/s 0.3
v -=
= 可求得周期
8
s 1.6s 5
T ==
则频率为
1
0.625z f T
=
=H B 错误,C 正确;
D .质点只能在自己的位置振动,不能前后移动,D 错误;
E .经过0.6s 时间波向前移动3m 。

再经过0.6s ,图中 3.5m x =的质点的波形刚好传到
6.5m x =的质点的位置,此时0.6s ,x =6.5m 处的质点正在远离平衡位置,E 正确。

故选ACE 。

8.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乙图可知,振动周期
0.4s T =
因此再经过 0.2s ,Q 质点的路程为
2A= 4cm
A 错误;
B .由乙图可知在t =0.2s 时刻,P 经平衡位置向下运动,因此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B 错误;
C .由甲图可知
=6m λ
因此波速
15m/s v T
λ
=
=
因此t =0.1s 时质点Q 振动情况与t =0.2s 时,6m x =处质点的振动情况完全相同,处于平衡位置正在向上振动,C 正确。

D .由于P 、Q 之间恰好等于
3
4λ,因此当P
运动到A 2
位置处时,可能Q 也恰好运动到这个位置,且运动方向与P 运动方向相反,D 正确。

故选CD 。

9.BCE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于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可知P 点正在向上运动,速度正在减小,A 错误;
B .质点每振动一个周期T ,波向前传播一个波长λ,由图可知,P 、Q 平衡位置间的距离恰好是半个波长,因此P 点的振动形式传到Q 点需要
2
T
,B 正确; C .由于P 、Q 间平衡位置间的距离恰好是半个波长,因此振动过程中,P 、Q 位移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 正确;
D .每经过一个周期,质点运动路程为4倍振幅,但经过14
T ,只有处于平衡位置或最大位移处的特殊点路程才是1倍振幅,其它点不再是1倍振幅,因此在5
4
T 内,P 点通过的路程不是20cm ,D 错误; E .质点Q 的振动函数表达式
2sin(
)y A t T
π
ϕ=+ 由图像及题意可求得
7=
6
πϕ 因此Q 点再运动到平衡位置的时间
7256212
t T T π
ππ-=
⨯= E 正确。

故选BCE 。

10.BD 【解析】 【详解】
A .波源在P 点的左侧,在P 点的左侧附近找一点,该点在P 的上方,故P 点的起振方向沿y 轴正方向,故A 错误;
B .由波动图象可知该波波长为2m λ=,设波形由P 点传到Q 时间为1t ,则有
1 5.5 2.53
22
t T T -=
=, Q 处质点运动路程为0.2m ,说明振动时间为21
2
t T =, 则总时间
128s t t t =+=,
联立可得振动的周期4s T =,故B 正确; C .设该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v ,则有
2
m/s 0.5m/s 4
v T λ
=
==, 故C 错误;
D .质点Q 的振幅0.1m A =,周期4s T =,可求得角速度为
2rad/s 2
T ππ
ω=
=, 波从P 传到Q 所用的时间
133
4s 6s 22
t T ==⨯=,
从零时刻计时,质点振动时间为(6)t -,故振动方程为
()()()0.1sin
6m 6s 2
y t t π
=->,
故D 正确; 故选BD 。

11.A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题图乙可知,t =0.6 s 时A 点沿y 轴负方向振动,因此可判断这列波是向x 轴正方向传播的,选项A 正确;
B 、由题图甲可知,该波的波长为20 m ,由题图乙可知,该波的周期为1.2 s ,可得该波的波速为
50
3
m/s ,选项B 正确; C 、由波上各质点振动情况可知,P 点沿y 轴正方向振动,应该先回到平衡位置,选项C 错误;
D 、0.6 s 的时间为半个周期,因此质点振动路程为4 m ,选项D 正确. 故选ABD 12.A 【解析】 【分析】 【详解】
D .从图中可以看出波长等于12cm ,选项D 错误; C .由已知得波速v =0.8m/s ,则周期为
0.12
s 0.15s 0.8
T v
λ
=
=
= 选项C 错误;
AB .经过0.2s 即经过113
周期,根据波形的平移法可知该波x 轴负方向传播。

根据振动和波动关系可知t =0时刻,x =4cm 处的质点的速度沿y 轴负方向,速度最大。

选项A 正确,B 错误。

故选A 。

13.D 【解析】 【详解】
A.从两时刻的波形图可以看出,在Δt =0.6 s 时间内,波传播的距离Δx =34
λ
=6 m ,故传播时间Δt =
34
T
=0.6 s ,周期T =0.8 s ,A 项错误; B.同时可求波速为10 m/s ;t =0时刻P 点向y 轴负方向振动,经过Δt =0.9 s =11
8
T ,P 点正向y 轴负方向振动,B 项错误;
C.经过t =0.4 s ,即半个周期,P 点经过的路程为2A =0.4 m ,C 项错误;
D.经过t =0.5 s ,波向x 轴负向平移Δx =vt =5 m ,可知Q 点处于波峰,D 项正确。

故选D. 14.BCE 【解析】 【详解】
A .由y -t 图象可知,t =0.10 s 时质点Q 沿y 轴负方向运动,选项A 错误; C .由y -t 图象可知,波的振动周期T =0.2 s ,由y -x 图象可知λ=8 m ,故波速
v =
T
λ
=40 m/s , 根据振动与波动的关系知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则波在0.10 s 到0.25 s 内传播的距离
Δx =v Δt =6 m ,
选项C 正确;
B .t =0.25s 时,波形图如图所示,
此时质点P 的位移沿y 轴负方向,而回复力、加速度方向沿y 轴正方向,选项B 正确; D .由
Δt =0.15 s =
3
4
T , 质点P 在其中的
12
T 内路程为20 cm ,在剩下的1
4T 内包含了质点P 通过最大位移的位置,
故其路程小于10 cm ,因此在Δt =0.15 s 内质点P 通过的路程小于30 cm ,选项D 错误; E .由y -t 图象可知质点Q 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
y =0.10·sin 20.2
π
t (m )=0.10sin 10πt (m ),
选项E 正确. 15.B 【解析】 【分析】 【详解】
同一波源的频率相等,所以有12f f =,从图中可得122λλ=,故根据公式v f λ=可得
122v v =,故B 正确,ACD 错误
16.A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图示时刻平衡位置x =3m 处的质点正在向上振动,根据波动规律可知,实线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则虚线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故A 正确;
B .介质决定波速,两列波传播速度大小相同,由图可知,实线波的波长λ1=6m ,虚线波的波长λ2=9m ,由v =λf 可知,实线波和虚线波的频率之比为
f 1:f 2=λ2:λ1=3:2
由于f 1不等于f 2,故两列波在相遇区域不会发生稳定的干涉现象,故B 错误; C .实线波的频率为2.50Hz ,波长λ1=6m ,则波速
115m/s v f λ==
故C 错误;
D .实线波波峰传到平衡位置x =1.875m 处的质点所用时间为
1 1.875 1.5
s 0.025s 15t -=
= 虚线波波峰传到平衡位置x =1.875m 处的质点所用时间为
2 2.25 1.875
s 0.025s 15
t -=
=
说明从图示时刻起再过0.025s ,平衡位置x =1.875m 处的质点处于波峰位置,由波的叠加可知,平衡位置x =1.875m 处的质点将位于y =30cm ,故D 正确。

故选AD 。

17.A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振动图像可知这列波的周期为T =0.8s ,A 正确; BCD .由于简谐波由M 向N 传播,则有
1
()4
x n λ=+,(n =0、1、2、3…)
又因为8m<λ<10m ,所以n =1时,λ=9.6m ,则波速由
v T
λ
=
可得
v =12m/s
B 错误,CD 正确;
E .一个周期内质点通过的路程为振幅的4倍,1.2s 为1.5个周期,则M 点通过的路程为振幅的6倍,即60cm ,E 错误。

故选ACD 。

18.A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根据质点的振动方程:x =A sin ωt ,设质点的起振方向向上,且a 、b 中间的距离小于1个波长,则b 点:
1=2sin ωt 1
所以
16
t π
ω=
a 点振动的时间比
b 点长,所以由
1=2sin ωt 2

256
t πω=
a 、
b 两个质点振动的时间差:
21526633
T t t t πππωωω∆=-=
-== 所以a 、b 之间的距离:
33
T x v t v λ∆=∆=⋅
= 则通式为
(n +
1
3
)λ=50cm ,(n =0,1,2,3,…) 则波长可以为
λ=
150
31
n +cm(n =0,1,2,3,…) 当n =0时,λ=150cm ,由于n 是整数,所以λ不可能为12cm ,A 正确,B 错误; C .当质点b 的位移为+2cm 时,即b 到达波峰时,结合波形知,质点a 在平衡位置下方,位移为负,C 正确; D .由
16
t π
ω=

1612
T t πω=
= 当
15212
T T T t =
-= 时质点b 到达平衡位置处,速度最大,D 正确;
E .由题意及以上分析可知,a 、b 两质点间的距离不可能是半波长的整数倍,则两质点的速度不可能始终大小相等、方向相反,E 错误。

故选ACD 。

19.BC 【解析】
在同种介质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保持不变,根据多普勒效应可知,当波源与观察者相互靠近时,观察者接受到的频率大于波源发出的频率,所以BC 正确. 【学科网考点】多普勒效应
【方法技巧】本题主要是识记,记住多普勒效应,能利用多普勒效应分析问题 20.ACE 【解析】 【详解】
A .根据波动与振动方向间的关系可知,波源O 的起振方向与图中x =27m 处质点的振动方向相同,沿y 轴正方向,则质点P 的起振方向也是沿y 轴正方向,故A 正确。

B .该波3s 内传播的距离为27m ,则波速
279m/s 3
x v t =
== 选项B 错误; C .波的周期
18
s=2s 9
T v
λ
=
=
则0~3s 时间内,P 点振动的时间为 4.51
3 2.5s=1T 94
t =-= 运动的路程为5A =5cm ,选项C 正确;
D .t =3.6s 时刻质点Q 振动的时间'
18
3.6 1.6s 9
t =-
=,则此时质点Q 正在从最低点向上振动,则在开始的一段极短时间内,Q 点加速度变小,选项D 错误;
E . t =6s 时P 点已经振动了 4.53
6 5.5s=2T 94
s s -=,此时P 点恰好位于波谷,选项E 正确。

故选ACE 。

21.ADE 【解析】 【详解】
P 、Q 的起振方向与波源S 的起振方向一致,故起振方向相同,故A 正确;由图乙可知:在0.5n +0.25(s )~0.5n +0.26(s )时间内,P 、Q 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故B 错误;由图乙可知:当P 在波峰时,Q 的位移为正,且向波峰运动,故Q 向上运动,故C 错误;由图乙可得:周期T =0.1s ,故频率f =10Hz ,故D 正确;由图乙可知:质点Q 的振动比质点P 的振动晚0.01s ,故根据波的传播可得:8.2m-5.1m=v (nT +0.01s )=v (0.1n +0.01)m ,故波速
3.1
10/0.10.01
v m s n =
=+,当n =3时,波速v =10m/s ,故E 正确.所以ADE 正确,BC 错
误. 22.ACD 【解析】
由图可知,波的波长为40m ;两列波相距3
0.64s n T =
+(),故周期 2.4
43
T s n =+ ; 波速为:4020043/50/2.43
v n m s n m s T
λ
=
=
⨯+=+()(),(n=0,1,2,…) 当n=0时,当v=50m/s 时,故A 正确;质点a 在平衡位置上下振动,振动的最少时间为
3
4
T ,故路程最小为3A 即30cm ,故B 错误;当n=3s 时,T=0.16s ,故若有另一周期为0.16s 的简谐波与此波相遇,能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选项C 正确;在 t
时刻,因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所以此时质点P 是向上振动的,经0.5秒后,P 是正在向下振动(负位移),是经过平衡位置后向下运动0.1秒;而质点b 是正在向上振动的(负位移),是到达最低点后向上运动0.1秒,因为0.2秒等于4
T ,可见此时两个质点的位移是相同的. 故D 正确;当T=0.8s ,当t+0.4s 时刻时,质点c 在上端最大位移处,据
22/ 2.5?/0.8
rad s rad s T ππω=
== ,据图知A=0.1m ,当从t+0.4s 时刻时开始计时,则质点c 的振动方程为:x=0.1cos (2.5πt )(m ),故E 错误.故选ACD . 点睛:
本题考查对波动图象的理解能力.知道两个时刻的波形时,往往应用波形的平移法来理解.特别要注意理解D 答案中简谐运动的对称性,P 和b 正好处在了同一点,但是方向恰好相反.
23.BDE
【解析】
【详解】
A .分析波形图,可知波长λ=4m ,故A 错误;
BE .设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则114t n T ⎛⎫=+
⎪⎝⎭,n =0、1、2…,其中T >4s ,则n =0时,T =24s ,波速1m/s 6v T λ
== ;n =1时,T =245s ,波速v =56
m/s ; 设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则143t n T ⎛
⎫=+
⎪⎝⎭,n =0、1、2…,其中T >4s ,则n =0时,T =8s ,波速v =0.5m/s ,故BE 正确;
C .当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时,T =8s ,在t =9s 时,B 质点在平衡位置下方,沿y 轴负方向运动,故C 错误;
D .B 、C 两质点平衡位置相隔半个波长,振动情况完全相反,故D 正确;
故选BDE.
24.A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经过1s 时A 第五次回到平衡位置,即:
2.51s T =
解得周期:0.4s T =,故A 正确;
BC .根据题意可知波速:
10m 5m 5m/s 1s
v -== 波长:
50.4m 2m vT λ==⨯=
故B 正确,C 错误;
D .1s 时A 处于平衡位置,根据波长和两点之间距离可知,AB 之间有2.5个波形,因此有5个点处于最大位移处,故D 错误。

故选AB .
25.D
【解析】
【分析】
【详解】
因为C 位置的质点比a 位置的晚0.5s 起振,所以波向右传播,周期是1s ,在t=1.25s 的波形图也就是在
,因此在的波形图就是图1左移1/4波长后的部
分,如图所示:
跟图2对照,可知,对应的质点可能位于Oa 之间或de 之间,因此选D .
二、机械波 解答题
26.(1)0.75m/s ,x 轴正方向;(2)7.75m 或13.75m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图像可知,振动周期T =8s ,波长λ=6m ,则波速为
0.75m/s v T λ
==
图(a )中虚线为P 的振动图线,实线为Q 的振动图线,4s 末质点P 位于平衡位置向y 轴负方向振动,根据图(b ),则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

(2)由题意可知,Q 在P 右侧,即波由P 传到Q ,由P 、Q 两质点的振动图像可知,P 比Q 多振动
(85)s t k ∆=+,k =0,1,2,3…
Q 到P 的距离为
6 3.75m x v t k ∆=∆=+(),k =0,1,2,3…
由于10m x ∆≤,则
k =0,1
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