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部编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断、楚、至、孤、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并默写《望天门山》,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3、通过诗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通过诗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甲骨文引课题写
师:甲骨文“山”(待会儿讲到“天门中断楚江开”时候需要擦掉中间山头),同学猜一般的山高大写甲骨文“门”,同学猜“天门”是什么样的门?用《大闹天宫》与我们周围的建筑作比较。

“天门山”又是什么样的山高大雄伟、陡峭险峻)(介绍天门山)写甲骨文“望”,注意“望”与“看”的区别同学齐读课题找出作者回忆作者的作品,生答
师:唐朝时,大诗人李白来到这里,作下了流传千古的《望天门山》一诗,现在请大家随着李白一同去游览天门山吧。

师:请同学们自由反复读课文,注意圈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清楚节奏。

(二)初读(生读后)生读,个读。

师:注意“中断”后鼻音,“至此”翘舌音师注意指导节奏,七言,223。

知道读诗,读诗要慢一点。

打手势轻声读。

(齐读)师范读,生再读诗歌诗歌,诗可读可唱。

但是唱不是唱歌,而是咏叹咱们来合作叠读,生读一句,师读后三字。

再换过来读《望天门山》一句一景,真的就是一幅连环画,咱们都看看李白写了哪些风景?生,圈画交流(天门山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边)
(三)再读品读悟诗情
师:让我们坐上小船,跟随李白一起去游览天门山的风景
1.“天门中断楚江开”“楚江”是什么意思生答,师点出来,注释帮助理解词语
师:能不能感受到楚江的气势,从哪里看出来的?生再读,读出气势李白大胆的想象楚江厉害不厉害?楚江有没有气势?长江水这么雄伟这么有气势,将天门山拦腰劈断,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哪!(师擦掉甲骨文山中间)再读
2、碧水东流至此回回的意思(回旋,回转,返回)生判断,根据生活常识理解词语(水)怎样的水?(碧水)碧水还可以说什么水?(清清的水、绿绿的水、干净的水......)这样的
水流到天门山的时候,由于山势的阻挡,产生回旋,转向北流了
师:上句咱们说楚江气势雄伟,那么天门山厉害还是楚江厉害这一句是天门山厉害,因为天门山阻挡住了楚江现在,你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什么画面?你仿佛听到了什么?(水狠狠地、猛烈地撞击岩石,发出哗哗、很响的、震耳欲聋的声音......)大自然的景色真是秀丽神奇!再读
3、(两岸青山相对出咱们接着往前走什么叫想对用学生解释相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相对就像一扇门因为李白坐的小船慢慢的向前驶近景色扑面而来,天门山的两位迎宾(东梁山西梁山)欢迎李白来游玩李白的感受,欢欣。

再读
4、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是几个船?什么颜色的?日边是哪边?天边。

李白的感受,愉悦,惊喜。

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

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的旁边悠轻快驶来。

想象“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的画面。

师总结:是啊,李白不愧被后人称为“诗仙”。

一个“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更让我们融入到诗的意境中。

让我们带着感情朗读这首诗。

吟诵背诵古诗美的诗,能积累下来吗?
师生背诵,指名背,齐背,男女背。

师:大家会背了,那会写吗?请大家把这首诗按自己喜欢的方式默写书法纸上。

请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

(四)拓展升感情
师:不但大诗人李白写了很多关于长江的诗歌,历史上好友其他很多诗人也写过歌颂和赞美长江雄奇壮美的诗词,老师收集了一些名句,你愿意同我一起分享吗?读有关长江的诗词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杨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白居易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柳永这些诗有什么特点?通过读诗,长江在你的眼里是怎样的?都描写了长江水波浪滚滚,气势磅礴的雄奇壮美的景象。

我们都不由得赞叹:祖国的山水真美啊!
(五)课后任务二选一
1.搜集七句描述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句,别忘了摘抄好作者。

2.画《望天门山》这首诗中的一处景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