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探究全程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雾化吸入治疗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探究全程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雾化吸入治疗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探究全程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雾化吸入治疗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发布时间:2022-07-06T03:00:28.792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10期作者:邓仁华[导读]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哮喘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实际效果邓仁华成都市新都区妇幼保健院四川成都 610500摘要: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哮喘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实际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此类患儿88例,作简要分组,A组(44例)采取常规护理模式,B组(44例)采取全程护理干预。

期间,医护人员必须做好对护理效果与肺功能各项指标的记录工作。

结果:根据研究论证发现,B组患儿的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且从依从性、生活质量、并发症等方面来看,B组护理效果明显更优,差异极大,P<0.05。

结论:全程护理模式运用于此类患儿的护理中,可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全程护理干预;小儿哮喘;雾化吸入;肺功能在临床医学研究中指出了小儿哮喘作为一种儿科高发疾病,导致患儿发生此类疾病的原因较多,如遗传、环境、过敏等。

若在患儿发生此类疾病后,家长未能引起重视,未能及时就医,就极有可能导致患儿发生呼吸衰竭的情况,最后还将会直接对患儿的肺部造成严重的伤害[1]。

从现有的医学治疗条件来看,要想提升对此类患儿的治疗效果,保障患儿在治疗期间的生命安全,就需要重视做好雾化吸入治疗,并配以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

以下则为我院引入全程护理干预的具体内容分析: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取我院近两年接诊的患儿88例,医护人员需要核对患儿的临床资料,确保88例患儿均符合本次研究的纳入标准。

在医护人员对患儿的基本资料、病史资料等进行核对后,发现,男性患儿56例,均龄为(7.67±1.23)岁,女性患儿有32例,均龄为(7.35±1.22)岁,核对其他资料,包括病程、病症类型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可顺利开展[2]。

1.2方法对88例患儿做简要分组,依照系统抽样的方式进行分组,首先依照患儿的入院顺序进行00-87的编号,然后再来以电脑进行抽样,最后则将全体患儿划分为A组(44例),B组(44例)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期间医护人员需要重视做好对患儿各项观察指标的记录。

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小儿支气管哮喘为慢性呼吸道变应性疾病,由于小儿好动,多不主动配合治疗,患儿家长对哮喘的病因、病情严重程度以及药物的正确使用等方面认识不足,单独依赖就诊时及住院期间的治疗和护理,不能做到长期规范化治疗,因此要想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护理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临床疗效的影响,为小儿哮喘的治疗及护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10年8月~2011年9月收治支气管哮喘患儿128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制定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1],排除曾经接受过护理干预的患儿以及随访较困难患儿,将选择的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干预组66例,男36例,女30例,年龄0.6~16.0岁,平均2.5±2.8岁;病程0.4~13.0年。

对照组62例,男37例,女25例,年龄0.7~14.5岁,平均2.5±2.4岁;病程0.4~14.0年。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病史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方法: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即抗感染、平喘、止咳、镇静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

护理干预方法:两组患儿均于首次来就诊或住院时由护士建立哮喘病例档案,运用计算机对明确诊断的患儿建立哮喘病历档案。

详细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就诊前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次数、发作时症状、用药情况、用药效果、家族史、家长联系方式等,发放哮喘常识手册。

干预组患儿在前述基础上采取以下护理干预措施:①健康教育:建立“儿童哮喘之家”,由专科医生每2周讲课1次,对年长患儿(>5岁)及家长进行哮喘相关知识教育,内容包括哮喘的简单发病机制,如何安全正确用药,指导年长患儿及家长通过观察临床症状进行自我病情判断,并将临床症状、用药等记录在哮喘日记中;哮喘的诱因,哮喘发作先兆及相应处理;强调吸入疗法的优点及吸入糖皮质激素在哮喘治疗中的重要性,教会患儿及家长正确使用吸入工具。

小儿支气管哮喘50例家庭护理干预

小儿支气管哮喘50例家庭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 4 37 R 7 .2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06— 2 6 2 1 )5— 0 8— 2 10 75 (00 0 05 0 例, 其余无过敏史记录。
支气管哮喘是 一种 由多种 因子诱发 的疾病 , 因和发 病 病
本 文编 辑 : 海 燕 王 20 0 9—1 0—1 稿 0收
小儿 支 气 管 哮 喘 5 0例 家庭 护理 干 预
戴 国珍 , 吉莉 , 徐 杨 芬
( 城 市人 民 医院 江西 丰城 3 10 ) 丰 3 10
摘 要 对 5 小儿支气管哮喘 患儿针对不 同个体制定具体的 目标和计 划, 0例 让患儿及其 家长 出院后付诸 实施 。 护
士按 时上门访视 , 查计划实施情 况, 检 并给予具体督 导。结果本组病例随访 1 年仅 2例复发住 院, 无一例发 生哮喘持 续 状态。认 为切 实有效的 家庭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哮喘 的控制和预防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关键 词 小儿 支 气 管哮 喘 ; 家庭 护 理 ; 康 指 导 健
齐鲁 护理杂 志 2 1 0 0年第 l 6卷第 5期
儿童发热患者遵 医嘱 使用对 乙酰氨基 酚 和布洛芬 , 用含 阿 禁 司匹林 的药物 , 以防 出现瑞氏综合征。 4 6 密切观察病情 变化 . 护 士对 高危病例 应高度重视 , 甲型 H N 流感后可能病情 较重 , 11 病死 率较 高的人 群。包括 : 年 ①
炎、 哮喘等 , 应及时给予对症 处理 。 49 健康教育 . 加大宣传力度 , 提倡 公众在公共 场所注 意个 人卫生 , 病例居家治疗时不得外 出, 高危人群应尽 量避免参 加
[ ] 于燕波 , 1 于丽莎 , 崔燕 萍, 人禽 流行 性感 冒的护理探 等. 讨[ ] 解放 军护理杂志 ,05 2 ( )5 5 . J. 20 ,2 1 : 4— 5

护理干预对家庭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家庭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家庭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影响丁嫚【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家庭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诊治的80名采用家庭雾化吸入进行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为实验组的患儿家长讲解支气管哮喘的相关知识、雾化吸入的知识、操作方法、治疗时的最佳体位和注意事项等,将治疗效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治疗周期为5~7 d,不适感1例;对照组患儿的治疗周期为7~10 d,不适感4例,严重不适2例,拒绝雾化吸入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可以缩短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病程,提高治疗依从性,减轻患儿的不适感,使雾化吸入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改善。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nebuliz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nfantile bronchial asthma. Methods Chose eighty children with bronchial asthma who treats in hospital from 2014 to 2015 to cure them with nebulization. Devided these eighty children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t random, with forty cases in each group. Explained the knowledge of bronchial asthma, aerosol inhalation, methods, the best position in the treatment and other considerations. And then compared therapentic efficacy of thes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reatment cycle for the children in experimental group was between five days and seven days and there was one child who feeled uncomfortable.The treatment cycle for the children in control froup was between seven days and ten days, and there were four children who feeled uncomfortable. Among these four children , two of them feeled quite illand one of them refused to treat as nebulizati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sets of data was statistically signiif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course of disease of children with bronchial asthma can be shortened by nursing interven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medical compliance and make children feel more comfortable. It also can improve the therapentic effcacy in the nebulising process.【期刊名称】《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6(030)003【总页数】3页(P100-102)【关键词】护理干预;小儿支气管哮喘;家庭雾化吸入【作者】丁嫚【作者单位】天津市公安医院儿科,天津3000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5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气道慢性炎性反应性疾病,其临床特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胸闷、气喘及呼吸困难、咳嗽等,发作严重者可短时间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危及患儿生命[1]。

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摘要:哮喘病症,有着发病周期长,容易反复发作等特征。

对于身体发育期的婴幼儿来说,如果处理不当不但会造成病情的恶化,影响身体智力的发育,甚至会威胁到生命。

从多年的医疗护理经验发现,对婴幼儿的哮喘病症的治疗,不单应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科学有效的护理也是预防和治疗婴幼儿哮喘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哮喘患儿护理干预效果笔者从多年的医疗护理经验出发,采用调查、取样、资料分析的方法,得出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婴幼儿哮喘病治疗与影响效果结论,方法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8月-2012年8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儿科住院约7~14 d,好转后出院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共94例,其中男68例,女26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12岁,病程最短0.5年,最长7年。

接触家长84例,大学以上20例,高中17例,初中47例。

1.2 方法制定家庭访视时间,由管床医生和护师职称以上医务人员组成访视小组,对患儿出院后2、4、8、12周及本年进行电话回访或预约主动上门服务。

建立患儿个人档案,每次访视后都有详细记录,并将资料存档保存,此外患儿或家属若有问题可随时来院门诊复查。

2 家庭护理教育2.1 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在患儿住院期间经常与家长接触交流,了解家长的心态,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

有的家长盲目的认为孩子得了哮喘自然而然就好了,有的家长则悲观消极,认为哮喘治不好,对疾病的愈后缺乏信心,因此在交流时态度要诚恳,有耐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有关哮喘的知识及护理方法,取得他们的信任[1]。

同时发放一些哮喘资料,尽可能地解除家长的顾虑,增加家长的信心,指导他们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对待患儿的疾病,强调在疾病的治疗及恢复过程中家长所起的重要作用。

2.2 讲解哮喘知识,强调长期用药的重要性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规律用药,但大多数家长对此不甚了解,他们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长时间用药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常常见病情好转或症状暂时消失就自行停药,或思想上不重视,常乱用药或不规则用药,这些做法很容易导致哮喘的反复发作[2]。

护理干预在哮喘患儿的临床效果分析

护理干预在哮喘患儿的临床效果分析

护理干预在哮喘患儿的临床效果分析作者:李保存郝春霞徐莉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11期【摘要】目的:探讨院内干预与院外指导对减少儿童哮喘发生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4月间收治的66例哮喘患儿,随机等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3例。

常规组患儿开展家庭自护理;干预组患儿开展院内护理干预及院外指导。

患儿出院后均接受1年的随访,期间观察并记录患儿的发病及就诊次数、住院总天数以及PEF值。

结果:随访期间,常规组/干预组的发病次数、就诊次数以及住院总天数均具有明显差异(P【关键字】护理干预;儿童;哮喘【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223—01支气管哮喘是儿科常见慢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1]。

该病的发生不仅不利于儿童的健康,也给家庭带来了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

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4月间收治的66例哮喘患儿,总结其护理过程,探讨护理干预对疾病控制的积极作用。

1 资料与方法1.1 基本信息 66例患儿中,男性41例,女性25例;年龄1~10岁,平均(4.2±2.1)岁;病程5~21个月,平均(8.7±3.4)月。

患儿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2]。

将66例患儿随机等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3例。

两组患儿的基本情况、病情病程等信息基本一致(P>0.05)。

66例患儿就诊时均出现咳嗽、气急喘息、胸闷症状,持续时间>3d。

少数患儿偶发胸痛。

1.2 方法常规组患儿开展家庭自护理。

干预组患儿开展院内护理干预及院外指导。

患儿出院后均接受1年的随访。

期间观察并记录患儿的发病及就诊次数、住院总天数;住院期间记录患儿峰值呼吸流速(PEF)。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15.0 软件包对搜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2 结果随访结果如表1所示。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研究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研究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研究发布时间:2022-09-13T05:19:15.653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9期作者:朱雪群[导读]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

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1年12月)内,朱雪群合浦县人民医院(广西北海) 536100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

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1年12月)内,入组观察对象70例,均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以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对不同组患者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对照组,n=35)与综合性护理(观察组,n=35),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应用效果。

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病情相关症状(咳嗽、哮鸣音)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总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观察组中出现1例复发病例(2.86%),对照组出现7例(20.00%),(p<0.05),(p<0.05)。

结论:针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综合性护理干预的应用可帮助其提升治疗效果,缓解病情症状,预防病情复发,促进康复,值得应用。

关键词: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护理;效果研究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临床中一种特殊哮喘类型,多见于小儿群体,其发病急、病情进展快,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

咳嗽是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最主要症状,且患者还普遍存在气道高反应,及时、有效的治疗干预,是患者消除症状,减轻影响的关键。

有研究指出,针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治疗阶段进行适当护理干预,可促进治疗的顺利完成,帮助患者恢复[1]。

本次研究就此展开探讨,以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为重点,纳入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70例,进行分组对照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期(2020年1月-2021年12月)内,入组观察对象70例,均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以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对不同组患者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对照组,n=35)与综合性护理(观察组,n=35),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20例,年龄最大者7岁,年龄最小者2岁,平均年龄为(4.79±0.48)岁,病程:30-48d,平均发病时间(34.24±5.36)d,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9例,年龄最大者8岁,年龄最小者2岁,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56±0.39)岁,病程:28-46d,平均发病时间(34.20±5.33)d,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无基础资料差异,组间能够比较(p>0.05)。

健康教育在哮喘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健康教育在哮喘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 临床 资 料 . 2次 或 3次 。
2 护 理 .
疼痛并促进血液吸收 , 同时注意内瘘是否通畅。 2 3 5 重新穿刺时应避开血肿 , 可将 出血 良好 的静脉作 为出血端 , .. 也 2 1 充分做好宣教工作 , . 指导患者 造瘘术 后 3日可行局部 锻炼 , 促 在另一侧肘 静脉穿刺作为 回血端 。 能 进瘘管 的成熟 , 方法 : 手握橡皮握力圈 , 目3- 每 4次 , 每次 1 0分钟 ; 也可用手 2 4 透析结束后先贴创 可贴 , 以无 窗纱布球 加压拔 出针尖 , . 再 最后以
首 次使 用 动静 脉 内瘘 的护理
薛艳 锋
如皋市人 民医院 , 江苏 如皋 2 60 25 0
【 摘要】 动静脉 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 线, 特别是新瘘成熟后初 次使 用尤为重要 。因此 , 正确掌握 新瘘 的使用时间、 穿刺法、 拔针后的处理及正 确指 导患者对新瘘的 自我保健 。 可减少首 次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并延长瘘管的使用寿命。 【 关键词】 血液透析 ; 动静脉 内瘘 ; 穿刺; 护理 d i1. 99 ji n 10 0:0 36 /.s .0 6—15 .0 10 .9 s 99 2 1 .9 2 3 文章编号 :0 6—15 (0 1 0 4 7 O 10 9 9 2 1 )一 9— - 9一 l 4
病治疗成功与否与患儿家 长的护理息息相关 , 作者通过对 8 本 O例哮 喘患儿 年 ; 照组 : 2 对 男 4例 , 1 女 6例 , 年龄 6—1 2岁 , 平均年 龄 ( . 7 1±2 9 岁 , . ) 病 进行 1 a的健 康 教 育 和 随 访 , 探 讨 健 康教 育 对 哮 喘患 儿 护 理 的 效果 。 以 程 1—5 , 均 ( . a平 34±1 2) 。两 组 患 儿 在 性 别 、 龄 、 程 、 情 及 家 庭 . 年 年 病 病

心理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的效果影响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的效果影响分析
效果, 现报告如下 。 1 资料与方 法 1 1 临床 资料 选取 我院 2 0 年 1月 一 O 1年 1 间住院确诊 的4, 哮 . 08 2l 月 "L J
注 : 预组与对照组 比较 }P 0 0 . 干 < .5 2 2 两组 F V 、 E . E 1 P F变化 比较 , 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 详见表 2 。
篓 煮 o 黧 曼 2 1 2  ̄
护理园地
年患者基 础血压较 高 , 床判 断是否 合并 心源 性休 克时 , 能单 纯 的仅 以血 在临 不 总之 , 对于老年急性 心肌梗 死并发休克 的患者 制定 适合 老年患者 的 医疗 模 压作 为参 考指标 , 当患者血压 < 0 6m H 9/0 m g即可出现心源性 休克 临床表 现如少 式和护理模式 , 对患者进行 全面 的护理评 估 , 有效 的改 善预 后提高 抢 救成功 率 尿、 呼吸 、 脉搏增快及末 梢血液循环 较差导致 四肢 湿冷 。因此 , 除护 理工作 时应 和降低死亡率 。 严密观察 及掌握老年 患者基 础血压 情况 , 以外 的临 床表 现如 尿量 变化 、 及 肢体 参 考文献 温度 、 湿度 、 呼吸及心率 等变化。还应早 期反复对血压 的监测 , 测时 间小于 1 监 0 [ ] 李小鹰。老年 心血管病急症 [ 。北 京: 京 医科 大 学中 国协和 医科 大 1 M] 北 分钟 为宜 , 压及病情平稳 后 , 长测量 血压 的间隔时 间 , 样有 利于 早期 待血 再延 这 学 出版社 。9 9 6 19 : . 发现血压 变化 。本 文结果显示年 龄 > 0岁 的老年患 者并发 心源性 休克 比例 7 [ ] 李建军。顽 固性心源性休克 的治疗 [] 医学新知杂 志,02 1( ) 13 2 J。 20 , 4 : 2 7 增高 ( < .5 , P 00 )因此对高龄合并 心源 性休 克且 伴有 陈 旧性 心肌 梗死 患者应 高 15 7 。 度重视 , 加强护理巡 视 , 好病情 记 录。高龄 人群 陈 旧性 心梗及 反 复发 生 的小 做 [ ] 拓 西平。老年人 心衰的多 因素分析 [ 。全军第 8届老 年 医学专业 学术 3 D] 灶梗死常 以心衰为典型表 现 除需掌握高龄 患者 A 心功能分 级采 用的 Kl 3, MI i . 会议文集。 无锡: 全军老 年医学专业委 员会编 印,0 3 2 。 20 : 8 1 i p四级法标 准 , 还需严密观察 心衰的监测 与护理 。本研究 中发 现休 克组发 生肺 [ ] 柴文昭, 4 杜斌, 等。危重患者急 性肾功 能不全 死亡 相关 因素分析 [ ] 中 J。 炎、 肺水 肿并发症增 高 , 出现急性肾功能 衰竭增 高 ( 0 0 ) P< . 5 。提示 老年心 肌梗 国危重病急救 医学,0 3 1 ( ) 5 3- 6 。 2 0 , 9 :6 55 5 死 患者易并发肺 炎 、 水肿及 肾功 能衰竭 , 肺 临床 中可 出现发热 心率加 快等 症状 , [] 吴 海云, 士文, 玉生, 5 王 赵 等。急 性心肌梗 死 后心源 性休克 患者 早期发 生 患者体温常维 持在 3 3 8— 9度。此时需鉴 别发热 是肺部 感染 所致 还是心 源性 休 急性 肾功能衰竭 与预后关系[ ] J 。中国危 重病急救 医学 ,04 1 ( )50 20 ,6 9 :2 克前的心率加 快所致 。有学 者报道认为 , 心肌梗 死合 并心源 性休克 的早 期 急性 5 2 2 。 出现急性 肾功 能衰竭与心梗 患者住院期 间死亡 率显著 有关 , 可作 为疾病 预后 的 [ ] w n M,uMH ,HC,ta. h dut eteayefc fI BPo h 6 a gW l W c 1T eajci hrp f to A n te v e 判 断预测参考 【 J 4 。急性心肌梗 死合并心源性 休克其在 IB A P治疗基础上 积极 ct m oad lna tnpt s i u pfle J .hnJne et a- u ycri fco amtwt pm ir[ ]ci tvn Cr e ai ri i h au I r 配合 药物治疗 以改善血流 动力学 并 维持组 织灌 注 。有 学者 表明 , IB 在 A P的 支 d ,o 3 1 ( ) 1 1 . i 2 o ,1 3 : l a 6— 8 持 下进行冠脉成 型术及外科 手术心脏搭桥 , 可使患者 生存率 明显改 善 _ 。本 研 6 J 究 中两组患者死 亡率无显著差 异( 0 0 ) 说 明在 积极 的药 物治 疗及 改善循 P> .5 , 作者单位 :10 6 湖南省马王堆 医院 40 1 环 和血运重建 可提高患者生存 率改善预后 。

环境改良及功能干预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影响分析

环境改良及功能干预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影响分析

环境改良及功能干预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影响分析发布时间:2021-10-29T05:37:38.127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5期作者:尹英[导读] 目的:分析环境改良及功能干预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影响尹英大庆市第五医院黑龙江大庆163714摘要:目的:分析环境改良及功能干预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影响。

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作为研究时段,在此期间本院接治的90例哮喘患儿为实验对象,分组方式应用双盲随机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小组,每组45例患儿。

对实验组患儿给予环境改良功能干预,对照组患儿给予传统护理干预。

对两组生存质量和健康认知评测值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果:通过评测两组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发现,对照组的预防、病因、治疗等方面均不如实验组;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比,实验组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对哮喘患儿在护理工作中实施环境改良和功能干预,能够让家属和患儿的健康认知能力提高,同时帮助改善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护理计划,值得推广。

关键词:环境改良;功能干预;小儿哮喘小儿哮喘是在儿童时期非常多见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但需要识别才能给予治疗,避免出现急性发作,一般情况下在给予正规治疗以后,患儿的症状是可以有效缓解的[1]。

但是该病具有较长的病程且复发率较高,对患儿的正常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有必要在治疗的同时给予护理干预,并且延续到家庭,只有家属了解病因才能有效避免病情反复发作[2]。

将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作为研究时段,在此期间本院接治的90例哮喘患儿为实验对象,分析环境改良及功能干预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影响,以下为实验过程和结果。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作为研究时段,在此期间本院接治的90例哮喘患儿为实验对象,分组方式应用双盲随机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小组,每组45例患儿。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干预及体会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干预及体会
11临床资料 .
表l 两组护理 后 1 内发作 、住 院次数 比较 ( -s 年 叉 I) -
注 : 与 对 照 组 相 比 ,P< 00 .5
选择 20年 1月至20年 l月在我院住 院确诊 的哮喘患J7例 , 03 2 05 2 LO 均符合儿童 哮喘防治常规所 制定的诊断标准 ,排 除曾经接受护理干 预 的患儿及 随访 困难者 。男4 例 ,女2例 ;年龄4 4 6 个月~ 岁 ;病程 o  ̄ 8 .5 5
予以紧急处理 ,否则可导致肺通气衰竭而致死亡 。 3- .3对症处理 1
哮喘虽不能彻底治愈,但可以完全控制,减少发作;指导患儿学会呼 吸运动,用鼻吸气用嘴呼气的技巧,以强化横隔呼吸机 , 增强体质, 预防呼吸道感染。向患儿家属确认哮喘发作的诱因,避免接触可能的
过敏原 ,去除各种的诱 因 ;教会对病情 的监测 ,选用 长期预 防与快速 缓解 的药 物,正确 ,安全用 药 ,门诊 随诊 ,以控制哮喘严重 发作。教
7 心理护 理 手术后的老 年人及家属常有沉 重的思想负担 ,实施关爱性触摸 护
【】 杨月敏, 2 庞义存. 例老年妇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处理【】 8 O J_ 中国
全科医学, 0, 6i2. 2 3 () 0 0 6 5
[] 吴 静, 春, 兰. 科病 人 围术 期护 理研 究进 展 [ . 护理 , 3 应 汪凤 妇 J 全科 ]
半 卧位 、遵 医嘱给予雾化 吸人 等 ,以维持气道通 畅。护理干预措施 : ①心理护理 。②饮食护理 。③健康教育 。 1 . 3统计学方法 采用S S 1. 计软件进行数据 分析 。发作 、住 院次数 以 ( 士 P S5 统 0
了患儿 的学 习 ,生活及活动 ,影nJ童青少年 的生 长发育。如诊治 不 lL  ̄ 及时 ,随病程的延 长可产生气道 不可逆性狭 窄和气道 重塑 ,发作 时 】

家庭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患者的积极影响分析

家庭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患者的积极影响分析
临床 推 广使 用。 关 键词 : 小儿 哮喘 ; 家庭 护理 干预 中图分 类号 : R 4 7 3 . 7 2
文献 标识码 : B
文章 编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3 ) 0 2 — 0 1 2 0 一 O 1
哮喘是 在气 道高 反应 的前提 下 , 由于 各种 过敏 原或 刺 激性物 质诱发的气道变态反应性疾病 , 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病。其中' b J L
3 讨 论
活中的每一个方面 ,一方面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耐性和责任心, 同 时也需要科学的指导, 只有这样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 献
【 1 】 杨翠萍. 浅谈小儿哮喘的家庭护理【 J 1 . 按摩与康复医学, 2 0 1 0 , 1 0
( 下) : 8 1 .
3 . 1 4 UL , 哮喘常见的发病原因 : 随着环境污染的 日益严峻, 引起小 【 2 ] 韩秀 丽. 小 儿哮喘的防治与家庭护理【 J ] . 青海医药杂志, 2 0 0 4 , 3 4 儿哮喘发生的诱因和病 因也 日 趋复杂,常见的诱因有如下几类 : ( 7 ) : 3 7 . ①空气致敏原, 很多患儿往往在吸人刺激性气体时诱发哮喘; ② 【 3 】 杨 慧平. 小儿哮喘的家庭 护理[ J ] . 中华临床 医药与护理 , 2 0 0 4 。 食物性致敏原 , 现如今人们生活 中食物可谓五花八门, 很多患者 ( 4 ) : 6 6 . 福建 省泉州市 永春 县医院 ( 3 6 2 6 0 0 ) 【 4 ] 付 新. 小儿 哮 喘的 家庭护 理 、 心 理 护理及 运 动 护理 [ J ] . 中华 现代 2 0 1 2年 9 月1 0日收 稿 儿科 学杂志 。 2 0 0 6 , 3 ( 6 ) : 5 6 9 — 5 7 0 .

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治疗效果影响观察

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治疗效果影响观察
作技术 。
院内感染 即为 医 院获得 性感 染 , 患者 在住 院期 间获得 的感 染 。新生儿病房 内的患儿 多免 疫功 能低 下 , 皮肤 黏膜 屏 障功 能 差, 血清免疫 球蛋 白水平低下 , 吞噬细胞吞 噬功能低下等 , 在诊疗 过程 中容易发生皮肤损伤 , 引起皮肤感染。新生儿 胃肠道黏膜 通 透性大 , 正常菌群没有完全 建立 , 容易发 生 胃肠 道感染 。新生儿
中外医学研 究
21 0 9月 第 9卷 1年
第2 7期
C I E E A DF R I N ME IA E E R H H N S N O EG D C LR S A C
护 理 园 地 重碧莹誊碧曩磐 篱 基 誊 _ 曩誊露鹭 誊鬈j≯曩 | 爱 曩 蜇 蠹≯ ∥舞碧誊誊嚣手 篝 ≯ 霉 暑 彰 季 曩 蛋
发生 呕吐物误 吸、 呼吸道不通畅 、 呼吸道分 泌没有及 时清除 、 管 气
总之 , 在新生儿室护理过程 中, 要加强 呼吸 系统 、 胃肠道 、 口 腔、 皮肤等部位 护理 , 加强医护人员消毒工作 , 加强保护性 隔离措
施, 对预防和控制新生儿院内感染具有 重要作用 。 参 考文献 [] 1 董秀华 , 武淑 贤. 生儿科 院 内感 染的危险 因素及护理措 施. 新 齐齐哈 尔医学院学报 ,0 4 2 ( ) 18—19 2 0 ,5 2 :9 9.
隔离措施 。要 及时完善新生儿室消毒隔离制度 , 医护人 员等进 对 行感 染知识学习培训 , 提高 隔离及 时和 自我 防护意识 等。学习各 种无 菌技术操作规范 , 进行定期考核 。规定进入新生儿 室医护人
员一律洗手 、 更衣 、 换鞋 、 佩戴 口罩 帽子 等 , 特别 是接触 病儿 前后
生儿 院内 感染 感 染 源 ; 于静 脉 输 液 过 程 消毒 不 严 格 而 导 致 由

舒适护理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中的应用效果与应用分析

舒适护理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中的应用效果与应用分析

doi:10.3969/j.issn.1672-6375.2020.07.027收稿日期:2020-03-23作者简介:赵宏伊(1973-),女,汉族,甘肃礼县人,大学本科,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门诊管理工作。

环境污染使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以及颗粒微尘数量正在逐渐上涨,对于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1]。

支气管哮喘作为一种慢性气道炎症的异质性疾病,通常由过敏原刺激、呼吸道感染所引发。

其症状和严重程度同环境变化密切相关并伴有气流可逆性受限[2]。

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支气管哮喘作为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反复发作极易引起成年后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neu⁃monia disease ,COPD ),儿童因为日常学习和活动需要长时间出现在学校、幼儿园、公园等公共场合,免疫力低,极易收到受到感染。

研究表明:我国儿童哮喘发病率逐年增加,全国少年儿童发病率在过去30年间由1.90%增长为4.07%[3-5]。

目前我国哮喘患者临床诊疗已经普遍达到临床缓释标准,但国内研究较多集中于临床诊断和治疗,诊疗过程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尚未建立关键临床路径。

小儿哮喘一旦疾病发作,会对患儿造成较严重的不良影响,必须及时进行治疗和护理。

因此积极探索舒适护理在急诊哮喘患者中的作用和影响因素对于患者改善肺部功能,完善哮喘诊疗路径,判断患者病情具有积极意义。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及纳入标准选取我院2018年8月-2019年7月收治的急诊急性哮喘患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参照《2016中华儿科杂志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作为诊断标准[6]。

按照单盲随机分组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

实验组包括男性患儿22例,女性患儿22例,平均年龄为(2.21±0.72)岁;对照组包括男性患儿21例,女性患儿23例,平均年龄为(2.13±0.68)岁。

纳入标准为:(1)无支气管发育不良;(2)无先天性心脏病;(3)具有良好依从性,能够配合完成诊断。

护理干预模式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护理中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护理干预模式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护理中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护理干预模式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护理中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评价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护理干预模式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护理中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

方法:2017.06~2019.09时段接收86例哮喘雾化治疗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采纳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采纳护理干预,对比服药依从性。

结果:分析用药依从性,观察组依从性(97.67%)较对照组(86.05%)更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实施护理干预方案,对哮喘患儿具有提高服药依从性的效果,肺功能水平明显改善,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雾化治疗的效果,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小儿哮喘;雾化治疗;安全性在临床中,小儿哮喘属于气道疾病,该疾病的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咳嗽等,发病率较高。

倘若治疗不积极,随着病情的加重,损伤患儿肺功能,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在临床中,多采用雾化治疗方法,但是存在依从性差的问题,对治疗效果具有一定影响[1]。

因为,为了提高其治疗依从性,需实施护理干预方案,从而保证临床治疗效果。

本文择取2017.06~2019.09时段接收86例哮喘患儿,观察护理干预模式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护理中的效果及安全性,现有以下内容。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时段:2017.06~2019.09,择取科室诊疗的86例哮喘雾化治疗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采纳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采纳护理干预,对照组17例女性,26例男性,年龄1~8岁,均值为(4.25±0.08)岁,病程为1~3年,均值为(2.11±0.22)年。

观察组18例女性,25例男性,年龄1~6岁,均值为(5.01±0.12)岁,病程为1~4年,均值为(2.85±0.36)。

对比一般资料,无差异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43例采纳常规护理,实施雾化治疗过程中告知相关注意事项。

观察组43例采纳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施健康指导,充分评估患者病情,根据家属文化水平,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方法,利用视频、疾病宣传手册等方式,给患儿家属普及哮喘知识,促使家属提高哮喘重视程度,正确看待患儿疾病[2]。

全程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效果的影响 张一静

全程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效果的影响 张一静

全程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效果的影响张一静摘要】目的:探析钢板内固定用于治疗锁骨骨折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

方法:将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本院接收的行钢板内固定治疗的锁骨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参照组(常规护理)与试验组(全面护理),护理后对两组肩关节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试验组肩关节恢复效果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低于参照组18%,P<0.05,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将全面护理措施应用在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可保障肩关节恢复的效果,减少并发症,建议推广应用。

【关键词】锁骨骨折;钢板内固定;并发症;护理干预据有关资料显示[1],在锁骨骨折患者采取钢板内固定治疗后实施有效合理的护理措施有利于巩固治疗的效果,基于此,现探析我院在2013年8月到2016年8月收治的100例行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患者依次实施常规护理、全面护理的可行性,将全部内容整理后表述如下。

1资料、方法1.1常规资料研究选取的100例患者均于我院进行钢板内固定治疗,纳入时间在2013年8月-2016年8月,均分为两组,参照组女性22例,男性28例;年龄均值(45.69±4.74)岁;患病原因:15例摔伤,13例坠落伤以及22例交通事故伤。

试验组有20例女性,30例男性;年龄均值(45.22±4.34)岁;患病原因:13例摔伤,12例坠落伤以及25例交通事故伤。

两组性别、年龄与致病原因等临床一般性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符合研究要求(P>0.05)。

1.2方法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告知患者手术流程、主治医师以及护理人员;术前将治疗良好的病例介绍给患者,增强其手术治疗的信心;术中配合手术医师完成手术操作,并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加强监测;术后持续观察患者病情,待其生命体征处于稳定状态可指导患者下床活动。

试验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护理内容包括术前、术中及术后三个方面的护理,具体护理方式有:①术前护理:术前护理人员需将医院环境、手术流程、治疗的有效性以及相关设备告知患者,增加患者的了解,减轻心理负担;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提高其信任感;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对患者身体与情绪状态科学评估,并指导患者完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术前做好相关准备。

PDCA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的护理质量及家长满意度作用评价

PDCA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的护理质量及家长满意度作用评价

PDCA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的护理质量及家长满意度作用评价
一、PDCA护理干预的概念和原理
PDCA是英文Plan-Do-Check-Act的首字母缩写,中文翻译为计划、实施、检查、行动。

它是一种系统性的管理方法,源自于日本的质量管理,旨在不断完善和改进工作过程。


医疗护理领域,PDCA护理干预就是将PDCA管理循环应用到护理工作中,通过不断的计划、实施、检查和行动,以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二、小儿哮喘的护理特点
小儿哮喘是一种以反复发作性喘息、气促、胸闷、咳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慢性疾病。

患儿在哮喘发作期间,常常呼吸急促,面色苍白,甚至发绀,极易受到剧烈情绪的刺激而
引起哮喘的发作。

小儿哮喘的护理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对患儿做好个性化的护理。

三、PDCA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护理质量的作用
1. 计划阶段:护士应针对不同的小儿哮喘患儿做出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包括哮喘发
作的预防和应对、哮喘日常护理、养护环境等方面。

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是PDCA护理干预的重要一环。

2. 实施阶段:按照制定的护理计划,护士应认真、细致地完成护理工作,包括监测
患儿的病情变化、合理使用药物、指导家长正确照料患儿等。

3. 检查阶段:护理工作完成后,护士需要及时对护理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估,包括哮
喘症状的缓解情况、药物的使用情况、患儿的生活质量等。

4. 行动阶段:根据检查的结果,护士需要对护理计划进行调整和改进,以便更好地
满足患儿的护理需求。

通过PDCA护理干预,护士可以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小儿哮喘的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为患儿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采用中医特色护理的效果及措施分析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采用中医特色护理的效果及措施分析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采用中医特色护理的效果及措施分析发布时间:2022-11-11T02:49:13.314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8期作者:杨思情,郭淇文,游佳玉,曹兴翠[导读] 目的:探究分析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采用中医特色护理的效果及措施。

杨思情,郭淇文,游佳玉,曹兴翠黔西南州中医医院,贵州黔西南州562400【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采用中医特色护理的效果及措施。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所收治的共计10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这入选的100例患儿随机乱序均分为50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儿,以及50例接受中医特色护理的观察组患儿。

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亲属满意度、疾病复发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采用了中医特色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的亲属满意度显著更高于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儿,两组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采用了中医特色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的疾病复发率明显更低于仅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儿,两组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仅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儿,接受了中医特色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的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两组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采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有利于抑制疾病复发率,改善患儿的预后生活质量,患儿亲属更加满意,避免了不必要的医患矛盾,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特色护理作为小儿哮喘中较为特殊的一种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往往也会伴有气道的反应性提升和慢性的气道炎症,儿童会慢性、长期性地干咳,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正常的学习生活都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1]。

目前临床上针对此病症是采用药物治疗。

但由于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年龄较小,其治疗配合度不高,给治疗的实际效果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对患儿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具有积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以促进患儿康复,减低患儿痛苦。

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哮喘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结果: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7%,(P<0.05);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消失时间对比,实验组的临床症状均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小儿哮喘的临床护理当中,给予患儿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儿康复率,能够使其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小儿哮喘;效果分析
哮喘是在环境因素以及遗传因素共同作用下而引发的一组以咳嗽、喘息、呼吸困难以及相关气道高反应性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呼吸系统疾病。

不同地区和种族的患病率有很大的差别,发达国家通常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高于农村。

小儿哮喘患病率从0-30%不等。

哮喘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严重的影响着小儿的生命健康[1]。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以促进患儿康复,减低患儿痛苦。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哮喘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哮喘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55例,女性患儿45例,年龄3~10岁,平均年龄6.12岁,病程在25天到2年,平均14.2个月。

患儿临床症状均有咳嗽、呼吸困难、喘息,且伴有双肺哮鸣音、西湿啰音。

所有患儿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组
制定的诊断标准。

将所有患儿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对照组:常规护理内容主要包括患儿给患者营造安静的环境、静脉给药护理、吸氧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常规事项交待等。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1.体位护理,医护人员随时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情况,帮助患儿调整合适体位。

对于患儿哮喘发作的时候,医护人员指导患儿取卧,位使患儿能够舒适休息。

对于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医护人员指导其取半坐位或者侧卧位,保持患儿上半身向前倾斜,以促进胸廓的扩大,确保患儿能够正常呼吸,预防病情加重的情况。

2.病房护理,保持病房的干净整洁,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对病房进行消毒,加强病房除尘工作,及时对于病房内表面的灰尘进行处理,禁止病房内患儿家属吸烟、喷香水、布置花草等,确保病房内无刺激性物质和气味。

值得注意的是,患儿的枕头不宜采用枕芯为羽毛、陈旧花絮等制品,以免对患儿呼吸系统造成刺激。

3. 症状缓解护理,按照患儿的疾病症状的情况,为患儿制定针对性护理。

对于咳嗽较为严重的患儿,避免患儿出现哭闹,减少患儿情绪波动;并且帮助患儿取侧卧位或者坐起位,亲拍其背部,是的患儿能够有利于痰液排除。

其次,遵医嘱给予患儿喷化吸入护理,能够有效的帮助患儿减少病症的折磨。

对于呼吸困难患儿,医护人员对其进行指导,帮助患儿缓慢深呼吸,使患儿气息渐渐得到恢复。

4.预见性护理以及健康宣教,医护人员每日多对病房进行巡查,定时对患儿病症、呼吸深浅度、意识、精神状况、呼吸频率、有无干咳等症状进行观察,一旦发现有这方面症状发生,需要警惕,并及时稳定患儿情绪,做好预防措施,进一步控制病情,减轻发作时的症状。

另外也要加强对患儿和患儿家属的健康宣讲,以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且有效避免哮喘的发作。

首先,告诉患儿家属小儿哮喘的发作常见原因,比如食用刺激性食物、接触过敏原、接触对气道有刺激性的物质等,都可能引发哮喘,要
患儿家长在生活中提高警惕,其次,指导患儿家属全面了解小儿小环发作前的症状,如喷嚏、咳嗽、呼吸加快,等发现类似及时用药,控制病情。

再次,指导患儿家属掌握使用小儿哮喘各类药剂的使用方法。

5.运动指导,适当的体育活动不但能够增强患儿的体质,并且能够有效减少哮喘的发作次数。

因此,医护人员可以知道患儿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以及运动方法,能够有效增强患儿的呼吸功能。

1.3观察标准
显效:经过治疗后3天,患儿咳嗽、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肺鸣音基本消失;有效:经过治疗后5天,患儿咳嗽、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肺鸣音基本消失;无效:经过治疗后7天,患儿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均无变化甚至加重。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1.4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包软件对所有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量材料采用(x±s)显示,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2.2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消失时间对比,实验组的临床症状均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对比[(n),%]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实验组45 28(62.22)15(33.33)2(4.45)43(95.55) 对照组45 19(42.22)16(35.55)10(22.23)35(77.77)X -- 3.607 0.492 6.153 6.153
P -- P>0.05 P>0.05 P<0.05 P<0.05 表2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消失时间对比(天,x±s)
组别例数咳嗽消失喘息消失呼吸困难消失肺鸣音消失实验组45 2.5±1.3 0.8±0.2 1.7±0.3 4.3±1.2 对照组45 4.4±1.6 1.6±0.5 2.5±0.5 6.6±2.3 P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3 讨论
小儿哮喘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疾病,并且小儿哮喘发展成为成人哮喘的比率高达60%~70%。

严重的危害着小儿的健康,病程长且经常反复发作,近年其发病率呈日益增高趋势[2]。

通过本次研究数据,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实验组总有效率为
95.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7%,可以看出,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干预护,
配合对家长的宣教以及指导,能够有效减轻患儿发病的次数。

另外,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消失时间对比,实验组的临床症状均短于对照组,可以看出综合干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缓解病症以及体征,降低患儿哮喘的复发率。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小儿抵抗力较差,容易遭到外界病菌的感染。

并且哮喘就是小儿容易感染的一种疾病,家长需要对患儿进行日常保养,尽量避免在小儿面前吸烟、喷香水等,避免刺激小儿呼吸系统。

综上所述,在小儿哮喘的临床护理当中,给予患儿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儿康复率,能够使其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廖丽霞.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
药,2014,21(14):125-127.
[2]吴慧.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的效果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
用,2010,04(10):186-1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