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卷

合集下载

高中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文(含解析)-人教版高二全册数学试题

高中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文(含解析)-人教版高二全册数学试题

2014-2015学年某某省某某市安吉县上墅私立高中高二(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文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ABC中,“A=”是“cosA=”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已知命题p:∃x∈R,x﹣2>0,命题q:∀x∈R,>x,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命题p∨q是假命题 B.命题p∧q是真命题C.命题p∨(¬q)是假命题 D.命题p∧(¬q)是真命题3.直线x﹣2y+2=0经过椭圆的一个焦点和一个顶点,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A. B. C. D.4.若直线(m+2)x+3y+3=0与直线x+(2m﹣1)y+m=0平行,则实数m=() A.﹣或1 B. 1 C. 1或2 D.﹣5.直线2x+3y+1=0与直线4x+my+7=0平行,则它们之间的距离为() A. 4 B. C. D.6.设l,m是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不同的平面()A.若l⊥α,l⊥m,则m∥α B.若l⊂α,m⊂β,α∥β,则l∥mC.若l∥α,m⊥α,则l⊥m D.若α∩β=l,l⊥γ,m⊥β,则m∥γ7.过P(2,0)的直线被圆(x﹣2)2+(y﹣3)2=9截得的线段长为2时,直线l的斜率为()A. B. C.±1 D.8.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则其渐近线方程为()A. y=±2x B. C. D.9.直线l:x+y﹣4=0与圆C:x2+y2=4的位置关系是()A.相交过圆心 B.相交不过圆心 C.相切 D.相离10.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命题“若a>b>0,则a2>b2”的逆命题是假命题B.若函数f(x)=sinx,则函数f(x)为周期函数的逆命题是真命题C.向量,的夹角为钝角的充要条件是•<0D.“x2>2”是“x2﹣3x+2≥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1.由命题“存在x∈R,使x2+2x+m≤0”是假命题,则实数m的取值X围为.12.已知命题p:m<0,命题q:∀x∈R,x2+mx+1>0成立,若“p∧q”为真命题,则实数m 的取值X围是.13.两直线l1:ax+2y﹣1=0,l2:(a﹣1)x+ay+1=0垂直,则a=.14.两圆x2+y2﹣4x+6y=0和x2+y2﹣6x=0的连心线方程为.15.已知动圆M与圆C1:(x+3)2+y2=9外切且与圆C2:(x﹣3)2+y2=1内切,则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是.16.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m),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m3.17.下列四个命题:①“∃x∈R,x2﹣x+1≤0”的否定;②“若x2+x﹣6≥0,则x>2”的否命题;③在△ABC中,“A>30°”是“sinA>”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④“函数f(x)=tan(x+φ)为奇函数”的充要条件是“φ=kπ.(k∈Z)”,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9分.)18.设p:实数x满足x2+2ax﹣3a2<0(a>0),q:实数x满足x2+2x﹣8<0,且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a的取值X围.19.求满足下列条件的椭圆方程:(1)长轴在x轴上,长轴长等于12,离心率等于;(2)椭圆经过点(﹣6,0)和(0,8);(3)椭圆的一个焦点到长轴两端点的距离分别为10和4.20.如图,正方形ACDE所在的平面与平面ABC垂直,M是CE和AD的交点,AC⊥BC,且AC=BC.(1)求证:AM⊥平面EBC;(2)求直线AB与平面EBC所成角的大小.21.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个椭圆,它的中心在原点,左焦点为,且过点D(2,0).(1)求该椭圆的标准方程;(2)设点,若P是椭圆上的动点,求线段PA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22.已知圆C:x2+y2=4和直线l:3x+4y+12=0,点P是圆C上的一动点,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点A、B,(1)求与圆C相切且平行直线l的直线方程;(2)求△PAB面积的最大值.2014-2015学年某某省某某市安吉县上墅私立高中高二(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文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ABC中,“A=”是“cosA=”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考点: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专题:简易逻辑.分析:根据充分必要条件的定义结合三角形的性质,分别证明充分性和必要性,从而得到答案.解答:解:在△ABC中,若A=,则cosA=,是充分条件,在△ABC中,若cosA=,则A=或A=,不是必要条件,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充分必要条件,考查了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值问题,是一道基础题.2.已知命题p:∃x∈R,x﹣2>0,命题q:∀x∈R,>x,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命题p∨q是假命题 B.命题p∧q是真命题C.命题p∨(¬q)是假命题 D.命题p∧(¬q)是真命题考点:复合命题的真假.专题:简易逻辑.分析:容易判断命题p是真命题,q是假命题,所以根据p∨q,p∧q,¬q的真假和p,q的关系即可找出正确选项.解答:解:∃x∈R,x﹣2>0,即不等式x﹣2>0有解,∴命题p是真命题;x<0时,无解,∴命题q是假命题;∴p∨q为真命题,p∧q是假命题,¬q是真命题,p∨(¬q)是真命题,p∧(¬q)是真命题;∴D正确.故选D.点评:考查真命题,假命题的概念,以及p∨q,p∧q,¬q的真假和p,q真假的关系.3.直线x﹣2y+2=0经过椭圆的一个焦点和一个顶点,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A. B. C. D.考点:椭圆的简单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直线x﹣2y+2=0与坐标轴的交点为(﹣2,0),(0,1),依题意得.解答:直线x﹣2y+2=0与坐标轴的交点为(﹣2,0),(0,1),直线x﹣2y+2=0经过椭圆的一个焦点和一个顶点;故.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椭圆的基本性质,只需根据已知条件求出a,b,c即可,属于基础题型.4.若直线(m+2)x+3y+3=0与直线x+(2m﹣1)y+m=0平行,则实数m=() A.﹣或1 B. 1 C. 1或2 D.﹣考点: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平行关系.专题:直线与圆.分析:由直线的平行可得m的方程,解得m代回验证可得.解答:解:∵直线(m+2)x+3y+3=0与直线x+(2m﹣1)y+m=0平行,∴(m+2)(2m﹣1)﹣3×1=0,解得m=﹣或1经验证当m=1时,两直线重合,应舍去,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和平行关系,属基础题.5.直线2x+3y+1=0与直线4x+my+7=0平行,则它们之间的距离为() A. 4 B. C. D.考点: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专题:直线与圆.分析:通过直线的平行求出m,然后利用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求解即可.解答:解:直线2x+3y+1=0与直线4x+my+7=0平行,所以m=6,直线4x+my+7=0化为直线4x+6y+7=0即2x+3y+3.5=0,它们之间的距离为:d==.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两条平行线之间是距离的求法,基本知识的考查.6.设l,m是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不同的平面()A.若l⊥α,l⊥m,则m∥α B.若l⊂α,m⊂β,α∥β,则l∥mC.若l∥α,m⊥α,则l⊥m D.若α∩β=l,l⊥γ,m⊥β,则m∥γ考点: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利用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间的位置关系求解.解答:解:若l⊥α,l⊥m,则m∥α或m⊂α,故A错误;若l⊂α,m⊂β,α∥β,则l与m平行或异面,故B错误;若l∥α,m⊥α,则由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得l⊥m,故C正确;若α∩β=l,l⊥γ,m⊥β,则m∥γ或m⊂γ,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命题真假的判断,是基础题,解题时要注意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7.过P(2,0)的直线被圆(x﹣2)2+(y﹣3)2=9截得的线段长为2时,直线l的斜率为() A. B. C.±1 D.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专题:直线与圆.分析: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2k,由已知条件结合圆的性质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推导出=2,由此能求出直线的斜率.解答:解:设直线l的斜率为k,则直线l的方程为:y=kx﹣2k,(x﹣2)2+(y﹣3)2=9的圆心C(2,3),半径r=3,∵过P(2,0)的直线被圆(x﹣2)2+(y﹣3)2=9截得的线段长为2,∴圆心C(2,3)到直线AB的距离d==2,∵点C(2,3)到直线y=kx﹣2k的距离d==2,∴•2=3,解得k=±.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直线的斜率的求法,是中档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合理运用.8.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则其渐近线方程为()A. y=±2x B. C. D.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专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通过双曲线的离心率,推出a、b关系,然后直接求出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解答:解:由双曲线的离心率,可知c=a,又a2+b2=c2,所以b=a,所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x.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的基本性质,渐近线方程的求法,考查计算能力.9.直线l:x+y﹣4=0与圆C:x2+y2=4的位置关系是()A.相交过圆心 B.相交不过圆心 C.相切 D.相离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专题:直线与圆.分析:求出圆心(0,0)到直线l:x+y﹣4=0的距离d正好等于半径,可得直线和圆相切.解答:解:由于圆心(0,0)到直线l:x+y﹣4=0的距离为d==2=r(半径),故直线和圆相切,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10.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命题“若a>b>0,则a2>b2”的逆命题是假命题B.若函数f(x)=sinx,则函数f(x)为周期函数的逆命题是真命题C.向量,的夹角为钝角的充要条件是•<0D.“x2>2”是“x2﹣3x+2≥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专题:简易逻辑.分析: A.“若a>b>0,则a2>b2”的逆命题为“若a2>b2,则a>b>0”是假命题;B.函数f(x)=sinx,则函数f(x)为周期函数的逆命题为“函数f(x)为周期函数,则f (x)=sinx”,显然不正确;C.向量,的夹角为钝角⇒•<0,反之不成立,由于非零向量反向共线时,满足<0;D.“x2>2”⇒或x,而x2﹣3x+2=﹣≥﹣,反之也不成立.解答:解:A.“若a>b>0,则a2>b2”的逆命题为“若a2>b2,则a>b>0”是假命题,正确;B.函数f(x)=sinx,则函数f(x)为周期函数的逆命题为“函数f(x)为周期函数,则f (x)=sinx”是假命题,不正确;C.向量,的夹角为钝角⇒•<0,反之不成立,由于向量反向共线时,其<0,因此不正确;D.“x2>2”⇒或x,此时x2﹣3x+2=﹣≥﹣,反之也不成立,因此“x2>2”是“x2﹣3x+2≥0”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不正确.综上可得:只有A.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的性质、简易逻辑的判定、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夹角公式,考查了推理能力,属于基础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1.由命题“存在x∈R,使x2+2x+m≤0”是假命题,则实数m的取值X围为(1,+∞).考点:特称命题.专题:计算题.分析:原命题为假命题,则其否命题为真命题,得出∀x∈R,都有x2+2x+m>0,再由△<0,求得m.解答:解:∵“存在x∈R,使x2+2x+m≤0”,∴其否命题为真命题,即是说“∀x∈R,都有x2+2x+m>0”,∴△=4﹣4m<0,解得m>1.∴m的取值X围为(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了存在命题的否定,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考查转化、计算能力.12.已知命题p:m<0,命题q:∀x∈R,x2+mx+1>0成立,若“p∧q”为真命题,则实数m 的取值X围是﹣2<m<0 .考点:复合命题的真假.专题:简易逻辑.分析:根据复合命题的真假性判断出命题p、q都是真命题,再逐一求出m的X围,最后求它们的交集.解答:解:因为“p∧q”为真命题,所以命题p、q都是真命题,若命题q是真命题,则∀x∈R,x2+mx+1>0横成立,所以△=m2﹣4<0,解得﹣2<m<2,又命题p:m<0,也是真命题,所以实数m的取值X围是:﹣2<m<0,故答案为:﹣2<m<0.点评:本题考查了复合命题的真假性,以及二次函数的性质,属于基础题.13.两直线l1:ax+2y﹣1=0,l2:(a﹣1)x+ay+1=0垂直,则a= 0或﹣1 .考点: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垂直关系.专题:直线与圆.分析:由已知得a(a﹣1)+2a=0,由此能求出a.解答:解:∵两直线l1:ax+2y﹣1=0,l2:(a﹣1)x+ay+1=0垂直,∴a(a﹣1)+2a=0,解得a=0或a=﹣1.故答案为:0或﹣1.点评:本题考查实数值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直线与直线垂直的性质的合理运用.14.两圆x2+y2﹣4x+6y=0和x2+y2﹣6x=0的连心线方程为3x﹣y﹣9=0 .考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专题:计算题;直线与圆.分析:求出圆心坐标,利用点斜式,可得方程.解答:解:两圆x2+y2﹣4x+6y=0和x2+y2﹣6x=0的圆心坐标分别为(2,﹣3),(3,0),∴连心线方程为y﹣0=(x﹣3),即3x﹣y﹣9=0.故答案为:3x﹣y﹣9=0.点评:本题考查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考查直线方程,比较基础.15.已知动圆M与圆C1:(x+3)2+y2=9外切且与圆C2:(x﹣3)2+y2=1内切,则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是﹣=1(x≥2).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专题:直线与圆.分析:找出两圆圆心坐标与半径,设设动圆圆心M(x,y),半径为r,根据动圆M与圆C1外切且与圆C2内切,即可确定出M轨迹方程.解答:解:由圆C1:(x+3)2+y2=9,圆心C1(﹣3,0),半径r1=3,圆C2:(x﹣3)2+y2=1,圆心C2(3,0),r2=1,设动圆圆心M(x,y),半径为r,根据题意得:,整理得:|MC1|﹣|MC2|=4,则动点M轨迹为双曲线,a=2,b=,c=3,其方程为﹣=1(x≥2).故答案为:﹣=1(x≥2)点评:此题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以及动点轨迹方程,熟练掌握双曲线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16.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m),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m3.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专题:立体几何.分析:几何体是圆锥与圆柱的组合体,判断圆柱与圆锥的高及底面半径,代入圆锥与圆柱的体积公式计算.解答:解:由三视图知:几何体是圆锥与圆柱的组合体,其中圆柱的高为4,底面直径为2,圆锥的高为2,底面直径为4,∴几何体的体积V=π×12×4+×π×22×2=4π+π=π.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由三视图求几何体的体积,根据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形状及数据所对应的几何量是解题的关键.17.下列四个命题:①“∃x∈R,x2﹣x+1≤0”的否定;②“若x2+x﹣6≥0,则x>2”的否命题;③在△ABC中,“A>30°”是“sinA>”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④“函数f(x)=tan(x+φ)为奇函数”的充要条件是“φ=kπ.(k∈Z)”,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①②.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专题:简易逻辑.分析:①按照特称命题的否定要求改写,然后判断真假;②先写出原命题,然后再按照否条件、否结论进行改写;③双向推理,然后进行判断,此例可以举反例;④结合奇函数的性质进行推导,从左推右,然后反推化简.解答:解:①原命题的否定是:∀x∈R,x2﹣x+1>0;因为,故①为真命题;②原命题的否命题是:若x2+x﹣6<0,则x≤2.由x2+x﹣6<0,得(x+3)(x﹣2)<0,所以﹣3<x<2,故②为真命题;③当A=150°时,.所以故在△ABC中,“A>30°”是“sinA>”的不充分条件.故③是假命题;④若函数f(x)为奇函数,则f(0)=tanφ=0,或y轴为图象的渐近线,所以φ=kπ(k∈Z);或tanφ不存在,则φ=,(k∈Z)所以前者是后者的不充分条件.故④为假命题.故答案为:①,②点评:本题以简易逻辑为载体,考查了命题的否定及否命题的写法以及真假判断,充分必要性的判断方法,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9分.)18.设p:实数x满足x2+2ax﹣3a2<0(a>0),q:实数x满足x2+2x﹣8<0,且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a的取值X围.考点: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专题: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分析:先分别化简两个不等式,再利用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转化为,然后某某数a的取值X围.解答:解:由x2+2ax﹣3a2<0得(x+3a)(x﹣a)<0,又a>0,所以﹣3a<x<a,(2分)x2+2x﹣8<0,∴﹣4<x<2,p为真时,实数x的取值X围是:﹣3a<x<a;q为真时,实数x的取值X围是:﹣4<x<2(6分)因为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所以有(10分)所以实数a的取值X围是≤a≤2.(14分)点评:本题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考查计算能力,转化思想,是中档题.19.求满足下列条件的椭圆方程:(1)长轴在x轴上,长轴长等于12,离心率等于;(2)椭圆经过点(﹣6,0)和(0,8);(3)椭圆的一个焦点到长轴两端点的距离分别为10和4.考点:椭圆的简单性质.专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1)设椭圆方程为+=1(a>b>0),运用离心率公式和a,b,c的关系,解得a,b,即可得到椭圆方程;(2)设椭圆方程为mx2+ny2=1,(m,n>0),由题意代入点(﹣6,0)和(0,8),解方程即可得到椭圆方程;(3)讨论椭圆的焦点的位置,由题意可得a﹣c=4,a+c=10,解方程可得a,c,再由a,b,c 的关系解得b,即可得到椭圆方程.解答:解:(1)设椭圆方程为+=1(a>b>0),由题意可得,2a=12,e=,即有a=6,=,即有c=4,b===2,即有椭圆方程为+=1;(2)设椭圆方程为mx2+ny2=1,(m,n>0),由题意代入点(﹣6,0)和(0,8),可得36m+0=1,且0+64n=1,解得m=,n=,即有椭圆方程为+=1;(3)当焦点在x轴上时,可设椭圆方程为+=1(a>b>0),由题意可得a﹣c=4,a+c=10,解得a=7,c=3,b==2,即有椭圆方程为+=1;同理,当焦点在y轴上时,可得椭圆方程为+=1.即有椭圆方程为+=1或+=1.点评:本题考查椭圆的方程和性质,主要考查椭圆的方程的求法,注意运用椭圆的方程的正确设法,以及椭圆性质的运用,属于基础题.20.如图,正方形ACDE所在的平面与平面ABC垂直,M是CE和AD的交点,AC⊥BC,且AC=BC.(1)求证:AM⊥平面EBC;(2)求直线AB与平面EBC所成角的大小.考点: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空间角;空间向量及应用.分析:(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利用向量法证明线面垂直.(2)利用向量法求线面角的大小.解答:解:∵四边形ACDE是正方形,所以EA⊥AC,AM⊥EC,∵平面ACDE⊥平ABC,∴EA⊥平面ABC,∴可以以点A为原点,以过A点平行于BC的直线为x轴,分别以直线AC和AE为y轴和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设EA=AC=BC=2,则A(0,0,0),B(2,2,0),C(0,2,0),E(0,0,2),∵M是正方形ACDE的对角线的交点,∴M(0,1,1) (3)=(0,1,1),=(0,2,0)﹣(0,0,2)=(0,2,﹣2),=(2,2,0)﹣(0,2,0)=(2,0,0),∴,,∴AM⊥EC,AM⊥CB,∴AM⊥平面EBC.…(5分)(2)∵AM⊥平面EBC,∴为平面EBC的一个法向量,∵=(0,1,1),=(2,2,0),∴cos.∴=60°.∴直线AB与平面EBC所成的角为30°.…(12分)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向量法证明线面垂直以及利用向量法求线面角的大小,运算量较大.21.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个椭圆,它的中心在原点,左焦点为,且过点D(2,0).(1)求该椭圆的标准方程;(2)设点,若P是椭圆上的动点,求线段PA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考点:轨迹方程;椭圆的标准方程.专题:计算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1)设椭圆方程为,根据题意可得a=2且c=,从而b==1,得到椭圆的标准方程;(2)设点P(x0,y0),线段PA的中点为M(x,y),根据中点坐标公式将x0、y0表示成关于x、y的式子,将P(x0,y0)关于x、y的坐标形式代入已知椭圆的方程,化简整理即可得到线段PA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解答:解:(1)由题意知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设椭圆的标准方程是∵椭圆经过点D(2,0),左焦点为,∴a=2,,可得b==1因此,椭圆的标准方程为.(2)设点P的坐标是(x0,y0),线段PA的中点为M(x,y),由根据中点坐标公式,可得,整理得,∵点P(x0,y0)在椭圆上,∴可得,化简整理得,由此可得线段PA中点M的轨迹方程是.点评:本题给出椭圆满足的条件,求椭圆方程并求与之有关的一个轨迹方程,着重考查了椭圆的标准方程、简单几何性质和轨迹方程的求法等知识点,属于中档题.22.已知圆C:x2+y2=4和直线l:3x+4y+12=0,点P是圆C上的一动点,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点A、B,(1)求与圆C相切且平行直线l的直线方程;(2)求△PAB面积的最大值.考点: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应用.专题:直线与圆.分析:(1)根据题意设所求方程为3x+4y+a=0,根据直线与圆相切时,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r求出a的值,即可确定出所求直线方程;(2)当直线与AB平行,且与圆相切时,△PAB面积的最大值,如图所示,求出|AB|与|MN|的长,即可确定出△PAB面积的最大值.解答:解:(1)设所求直线方程为3x+4y+a=0,由题意得:圆心(0,0)到直线的距离d=r,即=2,解得:a=±10,则所求直线方程为3x+4y±10=0;(2)当直线与AB平行,且与圆相切时,△PAB面积的最大值,此时直线方程为3x+4y﹣10=0,∵点C到直线AB的距离||=,CM=2,∴|MN|=+2=,∵A(﹣4,0),B(0,3),即OA=4,OB=3,∴|AB|=5,则△PAB面积最大值为×5×=11.点评:此题考查了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涉及的知识有: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两直线平行时斜率的关系,以及直线与圆相切的性质,熟练掌握公式及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学情检测数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学情检测数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4-2015学年度泰山中学高二单元考卷学校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每一题5分))1、 在△ABC 中,已知8=a ,B=060,A=045,则b 等于( ) A .64 B .54 C .34 D .322 2、已知ABC ∆中,05,3,120a b C ===,则sin A 的值为( ) A 、1433-B 、1435-C 、1433D 、1435 3、已知∆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B=2A, a =1,b=3,则c =( )A .23B .2C .2D .1 4、在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1872=+a a ,则8S 等于( ) A .75 B. 72 C. 81 D. 635、公比不为1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1233,,a a a --成等差数列.若11a =,则4S =( )A. 20-B. 0C. 7D. 406、已知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4178a a -=,339S =,设3log n n b a =,那么数列{}n b 的前10项和为( )A .3log 71B .692C .50D .55 7、已知集合B A x xx B x x x A 则},02|{},034|{2≤-=>+-=等于( )A .}21|{<<x xB .}321|{><<x x x 或C .}10|{<≤x xD .}310|{><≤x x x 或8、已知不等式250ax x b -+>的解集为{11|32x x x <->或},则不等式250bx x a -+>的解集为( )A .{11|32x x -<<}B .{11|32x x x <->或} C .{|32x x -<<} D .{|32x x x <->或}9、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则z =x +2y 的最大值为( )A .8B .7C .2D .1 10、对于10<<a ,给出下列四个不等式①()⎪⎭⎫⎝⎛+<+a log a log a a 111②()⎪⎭⎫ ⎝⎛+>+a log a log a a 111③a aaa 111++< ④aaaa111++>其中成立的是( )A 、①与③B 、①与④C 、②与③D 、②与④ 二、填空题(每一题5分)11、命题“2,使≤x N x x ∃∈”的否定形式是 .12、设31:≤≤x α,R m m x m ∈+≤≤+,421:β,若α是β的充分条件,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山东省临沂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 Word版

山东省临沂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 Word版

高二教学质量抽测试题理科数学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集合{|02}M x x =≤≤,集合2{|20}N x x x =--<,则M N =( )A .{}|02x x <<B .{}|02x x ≤<C .{}|02x x ≤≤D .{}|02x x <≤2、命题“300,R x C Q x Q ∃∈∈”的否定是( )A .300,R x C Q x Q ∃∉∈B .300,R xC Q x Q ∃∈∈C .300,R x C Q x Q ∀∉∈D .300,R x C Q x Q ∀∈∉3、“0x <”是“2log (1)0x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必要条件4、若0,0a b c d >><<,则一定有( )A .a b c d >B .a b c d <C .a b d c >D .a b d c< 5、在等比数列{}n a 中,n T 表示前n 项的积,若71T =,则( )A .21a =B .31a =C .41a =D .51a =6、若平面//αβ,则下面可以是这两个平面法向量的是( )A .12(1,2,3),(3,2,1)n n ==-B .12(1,2,2),(2,2,1)n n ==-C .12(1,1,1),(2,2,1)n n ==-D .12(1,1,1),(2,2,2)n n ==---7、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222()6,3c a b C π=-+=,则ABC ∆的面积是( )A .2B .2D .8、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若0ab >,则2b a a b+≥ B .函数1cos (0)cos 2y x x x π=+<<的最小值为2 C .函数22x x y -=+的最小值为2D .若()0,1x ∈,则函数1ln 2ln y x x =+≤- 9、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20,(1)1n n a S n =+-是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则与98S 最接近的整数是( )A .13B .14C .15D .16 10、已知12,F F 是双曲线22221(0,0)y x a b a b-=>>的上、下焦点,点2F 关于渐近线对称点恰好落在以点1F 为圆心,1OF 为半径的圆上,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2B .3 C第Ⅱ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横线上。

山东省济宁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济宁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济宁市高二年级第一学期九月模块测试数学试题(答案在最后)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考生号等信息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并在答题纸规定位置贴条形码. 2.本试卷满分150分,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2页,第Ⅱ卷为第3页至第4页.3.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8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4.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mm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以下事件是随机事件的是()A.标准大气压下,水加热到100C ,必会沸腾B.走到十字路口,遇到红灯C.长和宽分别为,a b的矩形,其面积为abD.实系数一元一次方程必有一实根【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随机事件的概念判断即可【详解】解:A.标准大气压下,水加热到100℃必会沸腾,是必然事件;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走到十字路口,遇到红灯,是随机事件;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长和宽分别为,a b的矩形,其面积为ab是必然事件;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实系数一元一次方程必有一实根,是必然事件.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2.抽查10件产品,设事件A:至少有两件次品,则A的对立事件为A.至多两件次品B.至多一件次品C.至多两件正品D.至少两件正品【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事件A 不包含没有次品或只有一件次品,即都是正品或一件次品9件正品,所以事件A 的对立事件为至多一件次品.故B 正确.考点:对立事件.3.两名同学分3本不同的书,其中一人没有分到书,另一人分得3本书的概率为()A.12B.14C.13D.16【答案】B 【解析】【分析】列举出所有的可能事件,结合古典概型概率计算公式,计算出所求概率.【详解】两名同学分3本不同的书,记为,,a b c ,基本事件有(0,3),(1a ,2),(1b ,2),(1c ,2),(2,1a ),(2,1b ),(2,1c ),(3,0),共8个,其中一人没有分到书,另一人分到3本书的基本事件有2个,∴一人没有分到书,另一人分得3本书的概率p =28=14.故选:B4.掷一个骰子的试验,事件A 表示“小于5的偶数点出现”,事件B 表示“小于5的点数出现”,则一次试验中事件A B +发生的概率为()A.13B.12C.23D.56【答案】C 【解析】【分析】由互斥事件的概率可知(()(1())P A B P A P B +=+-,从而得解.【详解】由已知得:1()3P A =,2()3P B =,事件B 表示“小于5的点数出现”,则事件B 表示“出现5点或6点”故事件A 与事件B 互斥,122()()(1())(1)333P A B P A P B ∴+=+-=+-=故选:C5.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若1,,CA a CB b CC c ===,则1A B = ()A.a b c+-r r r B.a b c-+r r r C.a b c -++D.a b c-+- 【答案】D 【解析】【分析】由空间向量线性运算法则即可求解.【详解】()11111A A B B a b B A B c CC C CB =+=-+=-+--+.故选:D .6.已知空间向量0a b c ++=,2a = ,3b = ,4c = ,则cos ,a b = ()A.12B.13C.12-D.14【答案】D 【解析】【分析】设,,AB a BC b CA c ===,在ABC V 中由余弦定理求解.【详解】空间向量0a b c ++= ,2a = ,3b = ,4c =,则,,a b c三向量可能构成三角形的三边.如图,设,,AB a BC b CA c === 2a = ,则ABC V 中,||2,||3,||4AB BC CA === 2a =,222||||cos ,cos 2AB BC CA a b ABC AB BC+-∴=-∠=-⨯⨯ 491612234+-=-=⨯⨯.故选:D7.端午节放假,甲回老家过节的概率为13,乙,丙回老家过节的概率分别为11,45.假定三人的行动相互之间没有影响,那么这段时间内至少1人回老家过节的概率为()A.5960 B.35 C.12 D.160【答案】B【解析】【分析】这段时间内至少1人回老家过节的对立事件是这段时间没有人回老家过节,由此能求出这段时间内至少1人回老家过节的概率.【详解】端午节放假,甲回老家过节的概率为13,乙,丙回老家过节的概率分别为11,45.假定三人的行动相互之间没有影响,这段时间内至少1人回老家过节的对立事件是这段时间没有人回老家过节,∴这段时间内至少1人回老家过节的概率为:1113 11113455 p⎛⎫⎛⎫⎛⎫=----=⎪⎪⎪⎝⎭⎝⎭⎝⎭.故选:B.8.在调查运动员是否服用过兴奋剂的时候,给出两个问题作答,无关紧要的问题是:“你的身份证号码的尾数是奇数吗?”敏感的问题是:“你服用过兴奋剂吗?”然后要求被调查的运动员掷一枚硬币,如果出现正面,就回答第一个问题,否则回答第二个问题.由于回答哪一个问题只有被测试者自己知道,所以应答者一般乐意如实地回答问题.如我们把这种方法用于300个被调查的运动员,得到80个“是”的回答,则这群人中服用过兴奋剂的百分率大约为()A.4.33%B.3.33%C.3.44%D.4.44%【答案】B【解析】【分析】推理出回答第一个问题的150人中大约有一半人,即75人回答了“是”,故回答服用过兴奋剂的人有5人,从而得到答案.【详解】因为抛硬币出现正面朝上的概率为12,大约有150人回答第一个问题,又身份证号码的尾数是奇数或偶数是等可能的,在回答第一个问题的150人中大约有一半人,即75人回答了“是”,共有80个“是”的回答,故回答服用过兴奋剂的人有5人,因此我们估计这群人中,服用过兴奋剂的百分率大约为5150≈3.33%.故选:B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9.在平行六面体ABCD A B C D -''''中,若AB 所在直线的方向向量为(2,1,3)-,则C D ''所在直线的方向向量可能为()A.(2,1,3)B.(2,1,3)--C.(4,2,6)-D.(4,2,6)-【答案】BC 【解析】【分析】由已知可得//AB C D '',所以它们的方向向量共线,利用向量共线的坐标关系,即可判断各个选项.【详解】由已知可得//AB C D '',故它们的方向向量共线,对于B 选项,(2,1,3)(2,1,3)--=--,满足题意;对于C 选项,(4,2,6)2(2,1,3)-=-,满足题意;由于A 、D 选项不满足题意.故选:BC.10.下列各组事件中,是互斥事件的是()A.一个射手进行一次射击,命中环数大于8与命中环数小于6B.统计一个班的数学成绩,平均分不低于90分与平均分不高于90分C.播种100粒菜籽,发芽90粒与发芽80粒D.检验某种产品,合格率高于70%与合格率低于70%【答案】ACD 【解析】【分析】根据互斥事件的定义,两个事件不会同时发生,命中环数大于8与命中环数小于6,发芽90粒与发芽80粒,合格率高于0070与合格率为0070均为互斥事件,而平均分数不低于90分与平均分数不高于90分,当平均分为90分时可同时发生,即得解.【详解】根据互斥事件的定义,两个事件不会同时发生,对于A ,一个射手进行一次射击,命中环数大于8与命中环数小于6,为互斥事件;对于B ,统计一个班级数学期中考试成绩,平均分数不低于90分与平均分数不高于90分当平均分为90分时可同时发生,不为互斥事件;对于C ,播种菜籽100粒,发芽90粒与发芽80粒,为互斥事件;对于D ,检查某种产品,合格率高于0070与合格率为0070,为互斥事件;故选:ACD.11.已知点P 为三棱锥O ABC -的底面ABC 所在平面内的一点,且12OP OA mOB nOC =+-(m ,n R ∈),则m ,n 的值可能为()A.1m =,12n =- B.12m =,1n = C.12m =-,1n =- D.32m =,1n =【答案】CD 【解析】【分析】根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结合空间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进行求解即可.【详解】因为点P 为三棱锥O ABC -的底面ABC 所在平面内的一点,所以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可知:()()AP y AC z AB AO OP y AO OC z AO OB =+⇒+=+++ ,化简得:(1)OP y z OA yOC zOB =--++,显然有11y z y z --++=,而12OP OA mOB nOC =+- ,所以有11122m n m n +-=⇒-=,当1m =,12n =-时,32m n -=,所以选项A 不可能;当12m =,1n =时,12m n -=-,所以选项B 不可能;当12m =-,1n =-时,12m n -=,所以选项C 可能;当32m =,1n =时,12m n -=,所以选项D 可能,故选:CD第Ⅱ卷(非选择题)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2.从长度分别为2,3,4,5的四条线段中任意取出三条,则以这三条线段为边可以构成三角形的概率是________.【答案】34【解析】【详解】从长度分别为2,3,4,5的四条线段中任意取出三条这一事件共有4种,而不能构成三角形的情形为2,3,5.所以这三条线段为边可以构成三角形的概率是P =34.13.已知事件A ,B ,C 两两互斥,且()0.3P A =,()0.6P B =,()0.2P C =,则()P A B C ⋃⋃=______.【答案】0.9##910【解析】【分析】由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相关公式求解【详解】由题意得()1()0.4P B P B =-=,则()()()()0.9P A P P A B C B P C ⋃⋃=++=.故答案为:0.914.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22AB AA AD ===,以D 为原点,DA ,DC ,1DD方向分别为x 轴,y 轴,z 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1AC =______,若点P 为线段AB 的中点,则P 到平面11A BC 距离为______.【答案】①.(1,2,2)-②.6【解析】【分析】第一空,根据向量的坐标运算可得答案;第二空,求出平面11A BC 的法向量,利用向量法求点到平面的距离即可得解.【详解】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因为122AB AA AD ===,则(1,0,0)A ,1(0,2,2)C ,1(1,0,2)A ,(1,2,0)B ,(1,1,0)P ,所以1(1,2,2)AC =- ,11(1,2,0)A C =- ,1(0,2,2)A B =- ,(0,1,0)PB =,设平面11A BC 的法向量为(,,)n x y z = ,则11100A B n A C n ⎧⋅=⎪⎨⋅=⎪⎩,即22020y z x y -=⎧⎨-+=⎩,令1y =,则2,1x z ==,故(2,1,1)n =,则P 到平面11A BC距离为66n PB d n⋅== .故答案为:(1,2,2)-;66.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1)已知2,3a b == ,且a b ⊥ 求2a b a b +⋅()(-)(2)已知a b a b +=- ,求a b⋅ 【答案】(1)1-(2)0【解析】【分析】(1)由已知,利用向量数量积运算,结合向量垂直的向量表示即可求解;(2)由a b a b +=-,两边平方,展开运算即可.【详解】(1)因为2,3a b == ,且a b ⊥ ,所以22222222031a b a b a a b b +⋅+⋅-=⨯+-=- ()(-)=.(2)因为a b a b +=- ,则22a b a b +=- ,所以222222a a b b a a b b +⋅+=-⋅+ ,化简得22a b a b ⋅=-⋅ ,所以0a b ⋅=.16.已知某校甲、乙、丙三个年级的学生志愿者人数分别为240,160,160.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7名同学去某敬老院参加献爱心活动.(Ⅰ)应从甲、乙、丙三个年级的学生志愿者中分别抽取多少人?(Ⅱ)设抽出的7名同学分别用A ,B ,C ,D ,E ,F ,G 表示,现从中随机抽取2名同学承担敬老院的卫生工作.(i )试用所给字母列举出所有可能的抽取结果;(ii)设M为事件“抽取的2名同学来自同一年级”,求事件M发生的概率.【答案】(1)3,2,2(2)(i)见解析(ii)5 21【解析】【详解】分析:(Ⅰ)结合人数的比值可知应从甲、乙、丙三个年级的学生志愿者中分别抽取3人,2人,2人.(Ⅱ)(i)由题意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即可,共有21种.(ii)由题意结合(i)中的结果和古典概型计算公式可得事件M发生的概率为P(M)=5 21.详解:(Ⅰ)由已知,甲、乙、丙三个年级的学生志愿者人数之比为3∶2∶2,由于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7名同学,因此应从甲、乙、丙三个年级的学生志愿者中分别抽取3人,2人,2人.(Ⅱ)(i)从抽出的7名同学中随机抽取2名同学的所有可能结果为{A,B},{A,C},{A,D},{A,E},{A,F},{A,G},{B,C},{B,D},{B,E},{B,F},{B,G},{C,D},{C,E},{C,F},{C,G},{D,E},{D,F},{D,G},{E,F},{E,G},{F,G},共21种.(ii)由(Ⅰ),不妨设抽出的7名同学中,来自甲年级的是A,B,C,来自乙年级的是D,E,来自丙年级的是F,G,则从抽出的7名同学中随机抽取的2名同学来自同一年级的所有可能结果为{A,B},{A,C},{B,C},{D,E},{F,G},共5种.所以,事件M发生的概率为P(M)=5 21.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随机抽样、用列举法计算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等基本知识.考查运用概率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17.甲、乙二人进行一次围棋比赛,采用5局3胜制,约定先胜3局者获得这次比赛的胜利,同时比赛结束.假设在一局中,甲获胜的概率为0.6,乙获胜的概率为0.4,各局比赛结果相互独立.已知前2局中,甲、乙各胜1局.(1)求再赛2局结束这次比赛的概率;(2)求甲获得这次比赛胜利的概率.【答案】(1)0.52(2)0.648【解析】【分析】(1)再赛2局结束这次比赛分“第三、四局甲胜”与“第三、四局乙胜”两类情况,根据根据互斥事件的概率和及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求解可得;(2)由题意,甲获得这次比赛胜利只需后续比赛中甲先胜两局即可,根据互斥事件的概率和及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求解即可.【小问1详解】用i A 表示事件“第i 局甲胜”,j B 表示事件“第j 局乙胜”(,3,4,5i j =),设“再赛2局结束这次比赛”为事件A ,则3434A A A B B =+,由于各局比赛结果相互独立,且事件34A A 与事件34B B 互斥.所以()()()()()()()()343434343434P A P A A B B P A A P B B P A P A P B P B =+=+=+0.60.60.40.40.52=⨯+⨯=.故再赛2局结束这次比赛的概率为0.52.【小问2详解】记“甲获得这次比赛胜利”为事件B ,因前两局中,甲、乙各胜一局,故甲成为胜方当且仅当在后面的比赛中,甲先胜2局,从而34345345B A A B A A A B A =++,由于各局比赛结果相互独立,且事件34A A ,345B A A ,345A B A 两两互斥,所以()0.60.60.40.60.60.60.40.60.648P B =⨯+⨯⨯+⨯⨯=.故甲获得这次比赛胜利的概率为0.648.18.如图所示,已知正方形ABCD 和矩形ACEF 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ABAF =1,M 是线段EF 的中点.求证:(1)AM ∥平面BDE ;(2)AM ⊥平面BDF.【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详解】(1)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C∩BD =N ,连结NE.则N 22,,022⎛⎫ ⎪ ⎪⎝⎭,E(0,0,1),220),M 22,,122⎛⎫ ⎪ ⎪⎝⎭.∴NE =22,,122⎛⎫-- ⎪ ⎪⎝⎭,AM =22,,122⎛⎫-- ⎪ ⎪⎝⎭.∴NE =AM 且NE 与AM 不共线.∴NE ∥AM.∵NE ⊂平面BDE ,AM ⊄平面BDE ,∴AM ∥平面BDE.(2)由(1)知AM =22,,122⎛⎫-- ⎪ ⎪⎝⎭,∵2,0,0),22,1),∴DF =(02,1),∴AM ·DF=0,∴AM ⊥DF.同理AM ⊥BF.又DF∩BF =F ,∴AM ⊥平面BDF.19.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1AA AD ==,E 为线段CD 中点.(1)求直线1B E 与直线1AD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2)在棱1AA 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得//DP 平面1B AE ?若存在,求AP 的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1)0(2)存在,12AP =【解析】【分析】(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B a =,写出点的坐标,求出110B E AD ⋅= ,得到异面直线夹角余弦值为0;(2)设()00,0,P z ,求出平面1B AE 的一个法向量1,,2a n a ⎛⎫=-- ⎪⎝⎭,根据0DP n ⋅= 得到方程,求出12z =,故存在点P ,使得//DP 平面1B AE ,此时12AP =.【小问1详解】以A 为坐标原点,1,,AB AD AA 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B a =,则()()()11,0,1,,1,0,0,0,0,0,1,12a B a E A D ⎛⎫ ⎪⎝⎭,故()()()()11,1,0,0,1,1,1,0,1,10,0,00,1,122a a B E a AD ⎛⎫⎛⎫=-=--=-= ⎪ ⎪⎝⎭⎝⎭ ,则()11,1,10,1,11102a B E AD ⎛⎫⋅=--⋅=-= ⎪⎝⎭,故直线1B E 与直线1AD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0;【小问2详解】存在满足要求的点P ,理由如下:设棱1AA 上存在点()00,0,P z ,使得//DP 平面1B AE ,0,1,0,则()00,1,DP z =- ,设平面1B AE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则()()()1,,,0,10,,,1,0022n AB x y z a ax z a a n AE x y z x y ⎧⋅=⋅=+=⎪⎨⎛⎫⋅=⋅=+= ⎪⎪⎝⎭⎩,取1x =得,2a y z a =-=-,故1,,2a n a ⎛⎫=-- ⎪⎝⎭,要使//DP 平面1B AE ,则n DP ⊥,即()00,1,1,,02a DP n z a ⎛⎫⋅=-⋅--= ⎪⎝⎭ ,所以002a az -=,解得012z =,故存在点P ,使得//DP 平面1B AE ,此时12AP =.。

2015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 函数的基本性质精品试题 文(含2014模拟试题)

2015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 函数的基本性质精品试题 文(含2014模拟试题)

精品题库试题文数1.(河北省衡水中学2014届高三下学期二调) 给定命题p:函数为偶函数;命题q:函数为偶函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假命题 B.是假命题C.是真命题 D.是真命题[解析] 1.因为且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所以为偶函数,为真命题,若,则,所以为奇函数,为真命题,得为假命题.2.(河南省豫东豫北十所名校2014届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检测(四)) 已知为偶函数,且在区间(1,+∞) 上单调递减,,,则有(A) a< b< c (B) b< c< a (C) c< b< a (D) a< c< b [解析] 2.因为为偶函数,所以,关于对称,由在区间(1,+∞) 上单调递减,得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因为,,所以.3.(重庆市名校联盟2014届高三联合考试)已知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f(x) 满足f(x-4) =f(x), 且在区间[0,2]上f(x) =x,若关于x的方程有且只有三个不同的根,则a的范围为()A. (2,4)B. (2, )C.D.[解析] 3.因为,所以函数的周期为4,又因为为偶函数,且时,,所以可以作出当时,的草图,如图所示,,再由关于的方程有三个不同根,可得,解得.4.(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设函数,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 D(x)的值域为{0,1}B. D(x)是偶函数C. D(x)不是周期函数D. D(x)不是单调函数[解析] 4.A、D项显然正确,若为有理数,则若为无理数,则所以D(x)是偶函数也是周期函数,故B正确,C错误.5.(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下列区间中,函数,在其上为增函数的是()A. B. C. D.[解析] 5.因为是增函数,所以只需求的增区间,将先关于轴对称得,然后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最后将轴下方的关于对称得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在上为增函数.6.(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已知函数(k≠0),定义函数,给出下列命题:①函数是奇函数;②;③当k<0,若mn<0,m+n<0,总有成立,其中所有正确命题的个数是()A.0 B.1 C.2 D.3[解析] 6.若,则,,若,则,,所以是奇函数,故①正确,若,则当时,,当时,,所以,故②错误,因为若mn<0,m+n<0,所以不妨设,因为k<0,所以当时,为减函数,所以,得,即,故③正确.7.(重庆一中2014年高三下期第一次月考) 定义在实数集函数满足,且为奇函数,现有以下三种叙述:(1)是函数的一个周期;(2)的图像关于点对称;(3)是偶函数. 其中正确的是()A (2)(3) B (1)(2) C (1)(3) D (1)(2)(3)[解析] 7.因为,所以,的周期为4,又因为为奇函数,所以,即,,所以,即,奇函数,因为为奇函数,所以关于原点对称,则关于对称,根据周期为4得关于对称,所以(1)(2)(3)都正确.8.(山西省忻州一中、康杰一中、临汾一中、长治一中四校2014届高三第三次联考) 定义在上的函数满足且时,则( )A.-1 B.4/5 C.1 D.-4/5[解析] 8.由得,所以函数的周期为4,又因为,所以,由得。

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

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

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2015年1月9日 共4页)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在等差数列{}n a 中,131=a ,4-=d ,则=7a ( )A .-9B .-11C .15-D .412.在数列{}n a 中,1a =1,12n n a a +-=,则51a 的值为 ( ) A .101 B .49 C .102 D . 99 3.设4321,,,a a a a 成等比数列,其公比为2,则4231a a a a ⋅⋅的值为 ( ) A .81B .21 C .41 D .14.已知0x >,函数4y x x=+的最小值是 ( ) A .5 B .4 C .8 D .65.在直角坐标系内,不等式组⎩⎨⎧≥+≤-0x y x y 的集表示的平面区域是( )6. 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是a n =2(n +1)+3,则此数列是 ( ) A.公差为5首项为6的等差数列 B.公差为3首项为3的等差数列 C.公差为2首项为7的等差数列 D.公差为2首项为7的等比数列7.在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1254=+a a ,那么它的前8项和S 8等于 ( ) A. 12 B . 24 C. 36 D. 48 8.在△ABC 中,若ab b a c ++=222,则C cos =( )A.21 B.21- C. 1- D.19.在等比数列}{n a 中, n a >0,且2a 4a +23a 5a +4a 6a =25,那么3a +5a =( )A. 5B. 10C. 15D. 2010.ABC ∆中, 120,30,2===B A c ,则ABC ∆的面积为 ( ) A.23B. 3C. 33D. 3 11.如果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底边长的5倍,那么它的顶角的余弦值是( )A. 85B. 103- C. 87 D. 10712.已知点P (x ,y )在不等式组⎪⎩⎪⎨⎧≥-+≤-≤-022,01,02y x y x 表示的平面区域上运动,则z =x -y 的取值范围是( )A .[-1,2]B .[-2,1]C .[-2,-1]D .[1,2]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3.{}.______142=-=n n n s n a n n 达到最大值时,项和的前已知等差数列 14.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12=+-mx x 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15.已知集合则 . 16.在ABC ∆,若8:7:5sin :sin :sin =C B A ,则B 的大小是 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70分.)17. (12分)(1)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17,6761==+a a a ,求1a ,n a ; (2)已知等比数列}{n b 中,3,6,21===b n q ,求n a 及前n 项和n T .22{|160},{|430}A x x B x x x =-<=-+>A B =18. (10分)(1) 求不等式的解集:0542>--x x ; (2)求函数的定义域:()()512++-=x x y .19.(12分)已知A 、B 、C 为ABC ∆的三内角,且其对边分别为a 、b 、c ,若A B C ∆的面积 60,2,23===A c s ,求a 、b 的值.20.(12分)一货轮航行到M处,测得灯塔S在货轮的北偏东15°相距20里处,随后货轮按北偏西30°的方向航行,半小时后,又测得灯塔在货轮的北偏东45°,求货轮的速度m的矩形蔬菜温室。

高二数学上学期月考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二全册数学试题

高二数学上学期月考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二全册数学试题

市鲁迅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4分)点A(﹣1,5),B(3,﹣3)的中点坐标为()A.(1,﹣1)B.(1,1)C.(2,﹣4)D.(﹣2,1)2.(4分)点(1,﹣1)到直线x﹣y+1=0的距离是()A.B.C.D.3.(4分)已知过点A(﹣2,m)和B(m,4)的直线与直线2x+y﹣1=0平行,则m的值为()A.0 B.﹣8 C.2 D.104.(4分)两直线3x+y﹣3=0与6x+my+1=0平行,则它们之间的距离为()A.4 B.C.D.5.(4分)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y=ax与y=x+a正确的是()A.B. C. D.6.(4分)以点(2,﹣1)为圆心且与直线3x﹣4y+5=0相切的圆的方程为()A.(x﹣2)2+(y+1)2=3 B.(x+2)2+(y﹣1)2=3 C.(x﹣2)2+(y+1)2=9 D.(x+2)2+(y﹣1)2=37.(4分)圆x2+y2﹣2x=3与直线y=ax+1的交点的个数是()A.0个B.1个C.2个D.随a值变化而变化8.(4分)直线y=kx+3与圆(x﹣3)2+(y﹣2)2=4相交于M,N两点,若|MN|≥2,则k 的取值X围是()A.[﹣,0] B.C.[﹣] D.[﹣,0]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9.(4分)直线x+y+1=0的倾斜角的大小为.10.(4分)圆x2+y2﹣4x=0在点P(1,)处的切线方程为.11.(4分)经过两条直线3x+4y﹣5=0和3x﹣4y﹣13=0的交点,且斜率为2的直线方程是.12.(4分)从原点向圆x2+y2﹣12y+27=0作两条切线,则这两条切线的夹角的大小为.13.(4分)已知点A(1,﹣1),点B(3,5),点P是直线y=x上动点,当|PA|+|PB|的值最小时,点P的坐标是.14.(4分)集合A={(x,y)|x2+y2=4},B={(x,y)|(x﹣3)2+(y﹣4)2=r2},其中r>0,若A∩B中有且仅有一个元素,则r的值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12分)已知两条直线l1:2x﹣y+1=0,l2:ax+y+2=0,点P(3,1).(Ⅰ)直线l过点P,且与直线l1垂直,求直线l的方程;(Ⅱ)若直线l1与直线l2平行,求a的值;(Ⅲ)点P到直线l2距离为3,求a的值.16.(10分)已知圆M的圆心为(5,0),且经过点(3,),过坐标原点作圆M的切线l.(1)求圆M的方程;(2)求直线l的方程.17.(10分)已知圆x2+y2+x﹣6y+m=0和直线x+2y﹣3=0交于P、Q两点,且OP⊥OQ(O为坐标原点),求该圆的圆心坐标及半径.18.(12分)已知半径为5的圆的圆心在x轴上,圆心的横坐标是整数,且与直线4x+3y﹣29=0相切.求:(Ⅰ)求圆的方程;(Ⅱ)设直线ax﹣y+5=0与圆相交于A,B两点,某某数a的取值X围;(Ⅲ)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实数a,使得过点P(﹣2,4)的直线l垂直平分弦AB?若存在,求出实数a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市鲁迅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4分)点A(﹣1,5),B(3,﹣3)的中点坐标为()A.(1,﹣1)B.(1,1)C.(2,﹣4)D.(﹣2,1)考点:中点坐标公式.专题:直线与圆.分析:利用中点坐标公式即可得出.解答:解:∵点A(﹣1,5),B(3,﹣3),∴线段AB的中点坐标为,即为(1,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中点坐标公式,属于基础题.2.(4分)点(1,﹣1)到直线x﹣y+1=0的距离是()A.B.C.D.考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专题:计算题.分析:应用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直接求解即可.解答:解:点(1,﹣1)到直线x﹣y+1=0的距离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基础题.3.(4分)已知过点A(﹣2,m)和B(m,4)的直线与直线2x+y﹣1=0平行,则m的值为()A.0 B.﹣8 C.2 D.10考点:斜率的计算公式.专题:计算题.分析:因为过点A(﹣2,m)和B(m,4)的直线与直线2x+y﹣1=0平行,所以,两直线的斜率相等.解答:解:∵直线2x+y﹣1=0的斜率等于﹣2,∴过点A(﹣2,m)和B(m,4)的直线的斜率K也是﹣2,∴=﹣2,解得,故选 B.点评:本题考查两斜率存在的直线平行的条件是斜率相等,以及斜率公式的应用.4.(4分)两直线3x+y﹣3=0与6x+my+1=0平行,则它们之间的距离为()A.4 B.C.D.考点: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专题:计算题;直线与圆.分析:根据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建立关于m的等式解出m=2.再将两条直线化成x、y 的系数相同,利用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公式加以计算,可得答案.解答:解:∵直线3x+y﹣3=0与6x+my+1=0平行,∴,解得m=2.因此,两条直线分别为3x+y﹣3=0与6x+2y+1=0,即6x+2y﹣6=0与6x+2y+1=0.∴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为d===.故选:D点评:本题已知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求参数m的值并求两条直线的距离.着重考查了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公式等知识,属于基础题.5.(4分)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y=ax与y=x+a正确的是()A.B. C. D.考点: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专题:数形结合.分析:本题是一个选择题,按照选择题的解法来做题,由y=x+a得斜率为1排除B、D,由y=ax与y=x+a中a同号知若y=ax递增,则y=x+a与y轴的交点在y轴的正半轴上;若y=ax递减,则y=x+a与y轴的交点在y轴的负半轴上,得到结果.解答:解:由y=x+a得斜率为1排除B、D,由y=ax与y=x+a中a同号知若y=ax递增,则y=x+a与y轴的交点在y轴的正半轴上;若y=ax递减,则y=x+a与y轴的交点在y轴的负半轴上;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确定直线为主的几何要素,考查斜率和截距对于一条直线的影响,是一个基础题,这种题目也可以出现在直线与圆锥曲线之间的图形的确定.6.(4分)以点(2,﹣1)为圆心且与直线3x﹣4y+5=0相切的圆的方程为()A.(x﹣2)2+(y+1)2=3 B.(x+2)2+(y﹣1)2=3 C.(x﹣2)2+(y+1)2=9 D.(x+2)2+(y﹣1)2=3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分析:求出半径即可求得圆的方程.解答:解:r==3,所求圆的方程为(x﹣2)2+(y+1)2=9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求圆的方程,是基础题.7.(4分)圆x2+y2﹣2x=3与直线y=ax+1的交点的个数是()A.0个B.1个C.2个D.随a值变化而变化考点:直线与圆相交的性质.专题:计算题;转化思想.分析:把圆的方程整理成标准方程,求得圆心和半径,进而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求得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的表达式,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可比较出<2,进而推断出直线与圆相交,故可知交点为2个.解答:解:整理圆的方程为(x﹣1)2+y2=4,圆心为(1,0),半径为2,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2﹣4=,对于y=3a2﹣2a+3,△=4﹣36<0∴3a2﹣2a+3>0,∴()2﹣4<0∴()2<4即<2∴直线与圆相交,即交点有2个.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圆相交的性质.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一般是看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的比较.8.(4分)直线y=kx+3与圆(x﹣3)2+(y﹣2)2=4相交于M,N两点,若|MN|≥2,则k 的取值X围是()A.[﹣,0] B.C.[﹣] D.[﹣,0]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应用.专题:压轴题.分析:先求圆心坐标和半径,求出最大弦心距,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不大于最大弦心距,求出k的X围.解答:解:解法1:圆心的坐标为(3,2),且圆与x轴相切.当,弦心距最大,由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得解得k∈;故选A.解法2:数形结合,如图由垂径定理得夹在两直线之间即可,不取+∞,排除B,考虑区间不对称,排除C,利用斜率估值,故选A.点评: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点到直线距离公式,重点考查数形结合的运用.解法2是一种间接解法,选择题中常用.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9.(4分)直线x+y+1=0的倾斜角的大小为.考点:直线的倾斜角.专题:直线与圆.分析:化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为斜截式,求出直线的斜率,由倾斜角的正切值等于斜率求倾斜角.解答:解:由x+y+1=0,得,∴直线x+y+1=0的斜率为,设其倾斜角为θ(0≤θ<π),则,∴θ=.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直线的倾斜角,考查直线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是基础题.10.(4分)圆x2+y2﹣4x=0在点P(1,)处的切线方程为x﹣y+2=0.考点:圆的切线方程.专题:计算题.分析:求出圆的圆心坐标,求出切点与圆心连线的斜率,然后求出切线的斜率,解出切线方程.解答:解:圆x2+y2﹣4x=0的圆心坐标是(2,0),所以切点与圆心连线的斜率:=﹣,所以切线的斜率为:,切线方程为:y﹣=(x﹣1),即x﹣y+2=0.故答案为:x﹣y+2=0.点评:本题是基础题,考查圆的切线方程的求法,求出切线的斜率解题的关键,考查计算能力.11.(4分)经过两条直线3x+4y﹣5=0和3x﹣4y﹣13=0的交点,且斜率为2的直线方程是2x﹣y﹣7=0.考点:直线的两点式方程;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专题:计算题;直线与圆.分析:联立两直线方程,求解交点坐标,然后代入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得答案.解答:解:联立,解得.∴两条直线3x+4y﹣5=0和3x﹣4y﹣13=0的交点为(3,﹣1),∴经过两条直线3x+4y﹣5=0和3x﹣4y﹣13=0的交点,且斜率为2的直线方程是y+1=2(x ﹣3),即2x﹣y﹣7=0.故答案为:2x﹣y﹣7=0.点评:本题考查了直线方程的点斜式,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是基础题.12.(4分)从原点向圆x2+y2﹣12y+27=0作两条切线,则这两条切线的夹角的大小为.考点:圆的切线方程.专题:直线与圆.分析:根据圆的标准方程求出圆心C的坐标和半径r,设这两条切线的夹角的大小为2θ,利用直线和圆相切的性质求得sinθ=的值,从而求得θ的值,由此可得结论.解答:解:圆x2+y2﹣12y+27=0,即 x2+(y﹣6)2=9,表示以C(0,6)为圆心,半径r=3的圆.设这两条切线的夹角的大小为2θ,其中θ为锐角,则由圆的切线性质可得sinθ==,所以θ=,故这两条切线的夹角的大小为2×=,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圆的标准方程,直线和圆相切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根据三角函数的值求角,属于基础题.13.(4分)已知点A(1,﹣1),点B(3,5),点P是直线y=x上动点,当|PA|+|PB|的值最小时,点P的坐标是(2,2).考点: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图形可知,当P运动到直线y=x与直线AB的交点Q时,|PA|+|PB|的值最小时,所以利用A和B的坐标求出直线AB的方程,与y=x联立即可求出交点的坐标即为P的坐标.解答:解:连接AB与直线y=x交于点Q,则当P点移动到Q点位置时,|PA|+|PB|的值最小.直线AB的方程为y﹣5=(x﹣3),即3x﹣y﹣4=0.解方程组,得.于是当|PA|+|PB|的值最小时,点P的坐标为(2,2).故答案为:(2,2)点评:此题考查学生会根据两点坐标写出直线的方程,会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是一道中档题.14.(4分)集合A={(x,y)|x2+y2=4},B={(x,y)|(x﹣3)2+(y﹣4)2=r2},其中r>0,若A∩B中有且仅有一个元素,则r的值是3或7.考点:集合的包含关系判断及应用.专题:计算题.分析:集合A中的元素其实是圆心为坐标原点,半径为2的圆上的任一点坐标,而集合B 的元素是以(3,4)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上点的坐标,因为r>0,若A∩B中有且仅有一个元素等价与这两圆只有一个公共点即两圆相切,则圆心距等于两个半径相加得到r的值即可.解答:解:据题知集合A中的元素是圆心为坐标原点,半径为2的圆上的任一点坐标,集合B的元素是以(3,4)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上任一点的坐标,因为r>0,若A∩B中有且仅有一个元素,则集合A和集合B只有一个公共元素即两圆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两圆相切,圆心距d=R+r或d=R﹣r;根据勾股定理求出两个圆心的距离为5,一圆半径为2,则r=3或7故答案为3或7点评:考查学生运用两圆位置关系的能力,理解集合交集的能力,集合的包含关系的判断即应用能力.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12分)已知两条直线l1:2x﹣y+1=0,l2:ax+y+2=0,点P(3,1).(Ⅰ)直线l过点P,且与直线l1垂直,求直线l的方程;(Ⅱ)若直线l1与直线l2平行,求a的值;(Ⅲ)点P到直线l2距离为3,求a的值.考点: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垂直关系;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平行关系;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专题:直线与圆.分析:(Ⅰ)利用直线与直线垂直的性质求解.(Ⅱ)利用直线与直线平行的性质求解.(Ⅲ)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解.解答:解:(Ⅰ)∵直线l过点P,且与直线l1垂直,∴设直线l的方程为x+2y+c=0,把P(3,1)代入,得:3+2+c=0,解得c=﹣5,∴直线l的方程为:x+2y﹣5=0.(Ⅱ)∵直线l1与直线l2平行,∴,解得a=﹣2.(Ⅲ)∵点P到直线l2距离为3,∴=3,解得a=1.点评:本题考查直线方程和实数值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直线的位置关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合理运用.16.(10分)已知圆M的圆心为(5,0),且经过点(3,),过坐标原点作圆M的切线l.(1)求圆M的方程;(2)求直线l的方程.考点:圆的切线方程.专题:计算题;直线与圆.分析:(1)求出半径,然后求出圆M的标准方程;(2)设出直线方程,利用直线与圆相切求出k即可求出直线方程.解答:解:(1)点(3,)到圆心(5,0)的距离为圆的半径R,所以R==3..(2分)所以圆的标准方程为(x﹣5)2+y2=9..(4分)(2)设切线方程为y=kx,与圆M方程联立方程组有唯一解,即:(1+k2)x2﹣10x+16=0有唯一解..(6分)所以:△=100﹣64(1+k2)=0,即:k=±所以所求切线方程为y=±x.点评:本题是基础题,考查直线的切线方程,圆的标准方程,考查计算能力,常考题型.17.(10分)已知圆x2+y2+x﹣6y+m=0和直线x+2y﹣3=0交于P、Q两点,且OP⊥OQ(O为坐标原点),求该圆的圆心坐标及半径.考点: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应用.分析:联立方程,设出交点,利用韦达定理,表示出P、Q的坐标关系,由于OP⊥OQ,所以k OP•k OQ=﹣1,问题可解.解答:解:将x=3﹣2y代入方程x2+y2+x﹣6y+m=0,得5y2﹣20y+12+m=0.设P(x1,y1)、Q(x2,y2),则y1、y2满足条件y1+y2=4,y1y2=.∵OP⊥OQ,∴x1x2+y1y2=0.而x1=3﹣2y1,x2=3﹣2y2,∴x1x2=9﹣6(y1+y2)+4y1y2.∴m=3,此时△>0,圆心坐标为(﹣,3),半径r=.点评:本题考查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应用,解题方法是设而不求,简化运算,是常考点.18.(12分)已知半径为5的圆的圆心在x轴上,圆心的横坐标是整数,且与直线4x+3y﹣29=0相切.求:(Ⅰ)求圆的方程;(Ⅱ)设直线ax﹣y+5=0与圆相交于A,B两点,某某数a的取值X围;word(Ⅲ)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实数a,使得过点P(﹣2,4)的直线l垂直平分弦AB?若存在,求出实数a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应用.专题:直线与圆.分析:(Ⅰ)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求出半径,从而求圆的方程;(Ⅱ)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小于半径可求出实数a的取值X围;(Ⅲ)假设存在利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性质解决.解答:解:(Ⅰ)设圆心为M(m,0)(m∈Z).由于圆与直线4x+3y﹣29=0相切,且半径为5,所以,,即|4m﹣29|=25.因为m为整数,故m=1.故所求的圆的方程是(x﹣1)2+y2=25.(Ⅱ)直线ax﹣y+5=0即y=ax+5.代入圆的方程,消去y整理,得(a2+1)x2+2(5a﹣1)x+1=0.由于直线ax﹣y+5=0交圆于A,B两点,故△=4(5a﹣1)2﹣4(a2+1)>0,即12a2﹣5a>0,解得 a<0,或.所以实数a的取值X围是.(Ⅲ)设符合条件的实数a存在,由(2)得a≠0,则直线l的斜率为,l的方程为,即x+ay+2﹣4a=0.由于l垂直平分弦AB,故圆心M(1,0)必在l上.所以1+0+2﹣4a=0,解得.由于,故存在实数a=,使得过点P(﹣2,4)的直线l垂直平分弦A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圆的标准方程,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等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存在性问题的解决技巧,属于难题.11 / 11。

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数学试卷

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数学试卷

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答案必须填涂在答题卡上)1.为了了解1200名学生对学校某项教改实验的意见,打算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40的样本,考虑用系统抽样,则分段的间隔k为( ).A.40 B.30C.20 D.122.计算机执行下面的程序段后,输出的结果是().A.4,-2 B.4,1C.1,4 D.-2,43. 线性回归方程ˆy bx a=+表示的直线必经过的一个定点是().A.(,y)x B.(,0)xC.(0,y)D.(0,0)4.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结果为().A.1 B.2C.4 D.85.设,x y满足约束条件12x yy xy+≤⎧⎪≤⎨⎪≥-⎩,则3z x y=+的最大值为()A.5 B. 3C. 7D. -86.对一个样本容量为100的数据分组,各组的频数如下:估计小于29的数据大约占总体的 ( ). A .42% B .58% C .40% D .16% 7.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数是 ( ) A .75 B .(6)210 C .(2)111111 D .(9)85 8. 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零件,生产的件数是15,17,14,10,15,17,17,16,14,12,设其平均数为a ,中位数为b ,众数为c ,则有 ( ). A .a>b>c B .b>c>a C .c>a>b D .c>b>a 9.4张卡片上分别写有数字1,2,3,4,从这4张卡片中随机抽取2张,则取出的2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奇数的概率为 ( ). A.13 B.12 C.23 D.34 10.用秦九韶算法计算当x =0.4时,多项式f(x)=3x6+4x5+6x3+7x2+1的值时,需要做乘法运算的次数是( ) A .6 B .5 C .4 D .3 11.一个游戏转盘上有四种颜色:红、黄、蓝、黑,并且它们所占面积的比为6∶2∶1∶4,则指针停在红色或蓝色的区域的概率为 ( ). A.613 B.713 C.413 D.1013 12.命题:“∀x ∈R,220x x -+≥”的否定是( ) A.∃x ∈R,220x x -+≥ B.∀x ∈R,220x x -+≥ C.∃x ∈R,220x x -+< D.∀x ∈R,220x x -+< 座位号:_________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有324,243,270三个数,则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________. 14.则年降水量在[200,300](mm)范围内的概率是 15.某中学高三年级从甲、乙两个班级中各选出7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他们取得的成绩(满分100分)的茎叶图如图,其中甲班学生的平均分是85,乙班学生成绩的中位数是83,则x +y 的值为答题座位16.已知命题:p:(3)(1)0x x-+>,命题q:22210(0)x x m m-+->>,若命题p是命题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m的范围是__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题共6个小题,共70分,每题均要求写出解答过程)17. (10分)分别用辗转相除法和更相减损术求282与470的最大公约数.18.(12分)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并判断其真假:(1)p:不论m取何实数,方程x2+mx-1=0必有实数根;(2)p:有些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3)p: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4)p:存在一个实数x,使得3x <0.19.(12分)某校从高二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60名学生,将其会考的政治成绩(均为整数)分成六段:[40,50),[50,60),…,[90,100]后得到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Ⅰ)求图中a的值(Ⅱ)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该校高二年级学生政治成绩的平均分;20.(12分)某次运动会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的成绩如下:甲:9.48.77.58.410.110.510.77.27.810.8乙:9.18.77.19.89.78.510.19.210.1 9.1(1)用茎叶图表示甲、乙两人的成绩;(2)根据茎叶图分析甲、乙两人的成绩;(3)分别计算两个样本的平均数x和标准差s,并根据计算结果估计哪位运动员的成绩比较稳定.21.设变量,x y满足约束条件25020x yx yx+-≤⎧⎪--≤⎨⎪≥⎩,求目标函数231z x y=++的最大值。

山东省济宁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答案解析

山东省济宁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答案解析

2013——2014学年度高三复习阶段性检测数学(文史类)试题2014.01本试卷共5页,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I 卷(选择题 共60分)注意事项:1.答第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改涂其它答案标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2340,log 1,A x R x x B x R x A B =∈+-≤=∈≥⋂=则A.[)2,4B.[]2,4C.()4,+∞D.[)4,+∞ 2.直线12,l l 平行的一个充分条件是A.12,l l 都平行于同一个平面B.12,l l 与同一个平面所成的角相等C.12l l 平行与所在的平面D.12,l l 都垂直于同一个平面3.若(),0ln ,0x e x g x g x x ⎧≤=⎨>⎩,则(g (12))= A.ln 2- B.1 C.12 D.24.已知实数2,a ,8构成一个等比数列,则圆锥曲线221x y a+=的离心率为5.等差数列{}n a 满足1234345661525=a a a a a a a a S +++=+++=,,则A.12B.30C.40D.256.已知不等式组51,0x y x y y +≤⎧⎪-≥⎨⎪≥⎩则目标函数2z y x =-的最大值是A.1B.1-C.5-D.47. 函数[]sin y x x ππ=-在,上的图象是8.M 是抛物线24y x =上一点,且在x 轴上方,F 是抛物线的焦点,若直线FM 的倾斜角为60 ,则FM =A.2B.3C.4D.69.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体积是 A.83B.4C.2D.4310.已知()()()1f x x x x m =--,满足()()01f f ''=,则函数()f x 的图象在点()(),m f m 处的切线方程为A.2810x y +-=B.2810x y --=C.2810x y -+=D.2810x y ++= 11.函数()()sin f x A x ωϕ=+(0,2A πϕ><其中)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为了得到函数()cos2g x x =的图象,则只需将()f x 的图象A.向右平移6π个长度单位 B.向右平移12π个长度单位 C.向左平移6π个长度单位 D.向左平移12π个长度单位 12.已知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满足()()()(),3f x f x f x f x -=--=,当30,2x ⎛⎫∈ ⎪⎝⎭时,()()2ln 1f x x x =-+,则函数()f x 在区间[]0,6上的零点个数是A.3B.5C.7D.9第II 卷(非选择题 共90分)注意事项:1.将第II 卷答案用0.5mm 的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3.已知向量()()1,1,2,,a b a b λλ==⊥且则的值为__▲__.14.以双曲线221916x y -=的左焦点为圆心,并与其渐近线相切的圆的标准方程是__▲__. 15.已知()35cos ,sin 0051322ππαββαβ⎛⎫⎛⎫-==-∈∈- ⎪ ⎪⎝⎭⎝⎭,且,,,,则sin α=_▲_. 16.观察下列等式: ()2331212+=+,()2333123123,++=++()2333312341234+++=+++,… … … … … …根据以上规律,3333333312345678+++++++=___▲___.(结果用具体数字作答)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等比数列{}13232423,2,n a a a a a a a +=+满足且是的等差中项.(I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II )若212l ,,n n n n n n b a og a S b b b S =+=++⋅⋅⋅+求.18.(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2cos 2cos ,f x x x x x R =-∈.(I )求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和最小值;(II )ABC ∆中,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 ,已知()1,sin 2sin c f C B A ===,求a,b 的值.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侧面PAD ⊥底面ABCD ,侧棱PA PD ⊥,底面ABCD 是直角梯形,其中BC//AD ,90,3,BAD AD BC O ∠== 是AD 上一点.(I )若AD=3OD ,求证:CD//平面PBO ;(II )求证:平面PAB ⊥平面PCD.20.(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两个工厂A,B (视为两个点)相距2km ,现要在以A,B 为焦点,长轴长为4km 的椭圆上某一点P 处建一幢办公楼.据测算此办公楼受工厂A 的“噪音影响度”与距离AP 成反比,办公楼受工厂B 的“噪音影响度”与距离BP 也成反比,且比例系数都为1.办公楼受A ,B 两厂的“总噪音影响度”y 是受A,B 两厂“噪音影响度”的和,设AP=.xkm(I )求“总噪音影响度”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II )当AP 为多少时,“总噪音影响度”最小?21.(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 +=>>:的离心率为2,且经过点A (0,1-). (I )求椭圆的方程;(II )若过点30,5⎛⎫ ⎪⎝⎭的直线与椭圆交于M,N 两点(M,N 点与A 点不重合),求证:以MN 为直径的圆恒过A 点;22.(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函数()()(),ln ,a f x x g x f x x a R x=+=+∈. (I )当a=2时,求函数()g x 的单调区间;(II )当()()()()21002a h x g x x x b R b h x b==--∈≠时,记且,求在定义域内的极值点; (III )[)()()12121221,1,ln ln x x x x f x f x x x ∀∈+∞<-<-且,都有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试卷

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试卷

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试卷高二化学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1年“国际化学年”的主题是“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2013年1月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雾霾天气,北京PM2.5浓度达993,系中国有该监测数据以来最高的一次。

“拯救人类的最后机会”只有节能减排,下列属最有希望的新能源是 ( )①天然气 ②煤 ③石油 ④水能 ⑤太阳能 ⑥地热能 ⑦风能 ⑧氢能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③④⑤⑥D.除①②外2.分子式为C 2H 6O 的有机物,有两种同分异构体,乙醇(CH 3CH 2OH)、甲醚(CH 3OCH 3),则通过下列方法,不可能将二者区别开来的是 ( )A .红外光谱B .1H 核磁共振谱C .质谱法D .与钠反应3.下列有机物不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A .C ClCl H H 和C Cl Cl H H B .CH 2=CH —CH=CH 2和 CH CH CH 2CH 2C.C(CH3)3C(CH3)3和CH3(CH2)3C(CH3)3 D.CH CHCH3CH3CH3CH3和CHCHCH3CH3CH3CH34.化学家们合成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的星烷,如三星烷、四星烷、五星烷等。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们之间互为同系物 B.三星烷的化学式为C9H12C.三星烷与丙苯互为同分异构体 D.它们的一氯代物均只有两种5.A、B两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当其质量相等时,无论A、B以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时产生H2O的量均相等,符合这一条件的组合是 ( )①同分异构体②同系物③最简式相同④含氢质量分数相同⑤分子中氢原子数相同⑥分子中氢、氧原子数分别相同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⑤⑥ D.②④⑥6.某有机物链状分子中含a个甲基,n个亚甲基(—CH2—),m个次甲基(),其余为氯原子。

2015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 抛物线及其性质精品试题 文(含2014模拟试题)

2015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 抛物线及其性质精品试题 文(含2014模拟试题)

精品题库试题文数1.(河北省衡水中学2014届高三下学期二调) 已知等边的顶点F是抛物线的焦点,顶点B在抛物线的准线l上且⊥l, 则点A的位置()A. 在开口内B. 在上C. 在开口外D. 与值有关[解析] 1.设交于点C,因为轴,所以,因为,所以,,因为轴,所以点A的坐标为,所以点A在抛物线上.2.(安徽省合肥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A. B. C. D.[解析] 2.因为,所以,焦点坐标为.3.(广东省汕头市2014届高三三月高考模拟)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3,且它有一个焦点与抛物线的焦点相同,那么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解析] 3.设双曲线的方程为,抛物线的焦点为,由题意知,解得,双曲线方程为,所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4.(山西省太原市2014届高三模拟考试)设为抛物线C:上一点,F为抛物线C的焦点,以F为圆心、|FM|为半径的圆和抛物线C的准线相交,则的取值范围是A.(0,2)B.[0,2] C.(2, +∞)D.[2, +∞)[解析] 4.因为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和抛物线的准线相交,所以,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得.5.(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抛物线绕轴旋转一周形成一个如图所示的旋转体, 在此旋转体内水平放入一个正方体, 使正方体的一个面恰好与旋转体的开口面平齐, 则此正方体的棱长是()A.1 B.2 C.3 D.[解析] 5.作过正方体的两条相对侧棱的截面图如图,设正方体的棱长,则底面对角线,所以点的横坐标等于,代入抛物线,得,当时,,所以,解得.6.(吉林省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已知直线和直线,抛物线上一动点到直线和直线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 )A. 2B. 3C.D.[解析] 6.因为抛物线的方程为,所以焦点坐标, 准线方程为,因为点到的距离为等于点到的距离,如图所示,当,,三点共线时,折线段之和最小,其小值等于点点到的距离.7.(山东省青岛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A. B. C. D.[解析] 7.因为,所以焦点为.8.(江西省红色六校201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设集合,则等于()A. B.C. D.[解析] 8.因为,,所以.9.(福建省福州市2014届高三毕业班质检) 如图, 直线y=m与抛物线y2=4x交于点A,与圆(x-1) 2+y2=4的实线部分交于点B, F为抛物线的焦点,则三角形ABF的周长的取值范围是( )A. (2,4)B. (4,6)C. [2,4]D. [4,6][解析] 9.抛物线的准线,焦点,由抛物线的定义知,所以的周长为,由抛物线和圆联立得交点的横坐标为,所以,,的周长范围为.10.(辽宁省大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已知两点均在焦点为的抛物线上,若,线段的中点到直线的距离为1,则的值为()A.1 B.1或3 C.2 D.2或6[解析] 10.由抛物线的定义知,所以,又因为线段的中点到直线的距离为,即,解得或.11.(湖北省武汉市2014届高三2月份调研测试) 抛物线C1:x2=2py(p>0)的焦点与双曲线C2:-y2=1的左焦点的连线交C1于第二象限内的点M.若C1在点M处的切线平行于C2的一条渐近线,则p=[解析] 11.抛物线的焦点为,双曲线的右焦点为(2,0) ,渐近线方程为,由得,故,由、、三点共线得.12.(北京市东城区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检测) 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 若抛物线的焦点到双曲线的渐近线的距离为2,则抛物线的方程为C. D.A. B.[解析] 12.由题意知,所以渐近线方程为,抛物线的焦点为,所以,得,.13.(吉林省长春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测试) 抛物线到焦点的距离为,则实数的值为A.B.C. D.[解析] 13.由抛物线方程及点可知,抛物线,排除,,又到焦点的距离为,且该抛物线准线方程为,所以,解得.14.(福建省政和一中、周宁一中2014届高三第四次联考)已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为,且右焦点与抛物线的焦点重合,则常数的值为( )A. B. C. D.[解析] 14.由题意可知,因为右焦点与抛物线的焦点重合,所以15.(河北衡水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调研)已知双曲线C1:(a> 0,b> 0)的焦距是实轴长的2倍. 若抛物线C2:(p> 0) 的焦点到双曲线C1的渐近线的距离为2,则抛物线C2的方程为()A.x2=y B.x2=y C.x2=8y D.x2=16y[解析] 15.由题意得,所以双曲线的渐近线为,由抛物线的焦点到距离,得16.(河南省郑州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预测) 已知抛物线,过其焦点且斜率为-1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若线段AB的中点的纵坐标为-2,则该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A.x=l B. C. D.[解析] 16.设直线,与联立得,由题意知17.(吉林市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度高中毕业班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已知等边的顶点F是抛物线的焦点,顶点B在抛物线的准线l上且⊥l, 则点A的位置A. 在开口内B. 在上C. 在开口外D. 与值有关[解析] 17.设交于点C,因为轴,所以,因为,所以,,因为轴,所以点A的坐标为,所以点A在抛物线上.18.(山东省济宁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M是抛物线上一点,且在x轴上方,F是抛物线的焦点,若直线FM的倾斜角为,则A. 2B. 3C. 4D. 6[解析] 18.因为直线的方程为,所以与联立得,解得和(舍),所以19.(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双曲线-=1(a>0,b>0) 的两条渐近线与抛物线y2=4x的准线相交于A,B两点.若△AOB的面积为2,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解析] 19. 由题意抛物线的准线为,分别在和中令得点A、B的纵坐标为,故,所以,得20.(重庆市名校联盟2014届高三联合考试)已知抛物线上一点A到焦点的距离等于6,, 则A到原点的距离为____[解析] 20.设点的坐标为,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代入中得,所以点A的坐标为,所以.21.(江西省红色六校201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过点,且斜率为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 B两点,其中第一象限内的交点为A,则.[解析] 21.设因为抛物线的焦点为,所以直线的方程为,与联立消去得,因为点A在第一象限,所以,,因此.22.(天津市蓟县邦均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

高中高三数学上学期周测试卷 文(1.28,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数学试题

高中高三数学上学期周测试卷 文(1.28,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数学试题

2014-2015学年某某省某某高中高三(上)周测数学试卷(文科)(1.28)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命题P:∀x>0,x3>0,那么¬P是()A.∃x≤0,x3≤0 B.∀x>0,x3≤0 C.∃x>0,x3≤0 D.∀x<0,x3≤0 2.已知集合M={x|x﹣2<0},N={x|x<a},若M⊆N,则实数a的取值X围是()A.[2,+∞)B.D.(﹣∞,0]3.设i是虚数单位,若复数是纯虚数,则m的值为()A.﹣3 B.﹣1 C.1 D.34.已知点P(a,b)是抛物线x2=20y上一点,焦点为F,|PF|=25,则|ab|=()A.100 B.200 C.360 D.4005.(5分)为了检查某超市货架上的饮料是否含有塑化剂,要从编号依次为1到50的塑料瓶装饮料中抽取5瓶进行检验,用每部分选取的间隔一样的系统抽样方法确定所选取的5瓶饮料的编号可能是()A.5,10,15,20,25 B.2,4,6,8,10C.1,2,3,4,5 D.7,17,27,37,476.(5分)(2015某某一模)一个锥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如图所示,下面选项中,不可能是该锥体的俯视图的是()A.B.C.D.7.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中,若f(x)=x2﹣x+1,g(x)=x+4,且h(x)≥m恒成立,则m 的最大值是()A.0 B.1 C.3 D.48.已知点P(x,y)的坐标满足条件,则x2+y2的最大值为()A.17 B.18 C.20 D.219.(5分)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3)=f(5)=1,f'(x)为f(x)的导函数,且导函数y=f′(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不等式f(x)<1的解集是()A.(﹣3,0)B.(﹣3,5)C.(0,5)D.(﹣∞,﹣3)∪(5,+∞)10.已知函数f(x)=Asin(πx+φ)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点B,C是该图象与x轴的交点,过点C的直线与该图象交于D,E两点,则的值为()A.﹣1 B.C.D.211.(5分)(2015某某二模)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D,若对于任意的x1,x2∈D,当x1+x2=2a时,恒有f(x1)+f(x2)=2b,则称点(a,b)为函数y=f(x)图象的对称中心.研究函数f(x)=x3+sinx+1的某一个对称中心,并利用对称中心的上述定义,可得到f(﹣2015)+f(﹣2014)+f(﹣2013)+…+f(2014)+f(2015)=()A.0 B.2014 C.4028 D.403112.在Rt△ABC中,CA=CB=3,M,N是斜边AB上的两个动点,且,则的取值X围为()A.[3,6] B.[4,6] C.D.[2,4]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5分)已知数列{a n}是等比数列,若a4=,a6=6,则a10=.14.某学校组织学生参加英语测试,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数据的分组一次为[20,40),[40,60),[60,80),[80,100),若低于60分的人数是15人,则该班的学生人数是.15.(5分)(2015某某二模)已知体积为的正三棱锥V﹣ABC的外接球的球心为O,满足,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体积为.16.(5分)(2015某某模拟)给定方程:()x+sinx﹣1=0,下列命题中:①该方程没有小于0的实数解;②该方程有无数个实数解;③该方程在(﹣∞,0)内有且只有一个实数解;④若x0是该方程的实数解,则x0>﹣1.则正确命题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道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2分)(2015某某一模)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满足,2bsinA=a,BC边上中线AM的长为.(Ⅰ)求角A和角B的大小;(Ⅱ)求△ABC的面积.18.(12分)(2014秋禅城区校级期中)年龄在60岁(含60岁)以上的人称为老龄人,某小区的老龄人有350人,他们的健康状况如下表:健康指数 2 1 0 ﹣160岁至79岁的人数120 133 32 1580岁及以上的人数9 18 14 9其中健康指数的含义是:2代表“健康”,1代表“基本健康”,0代表“不健康,但生活能够自理”,﹣1代表“生活不能自理”.(Ⅰ)随机访问该小区一位80岁以下的老龄人,该老龄人生活能够自理的概率是多少?(Ⅱ)按健康指数大于0和不大于0进行分层抽样,从该小区的老龄人中抽取5位,并随机地访问其中的3位.求被访问的3位老龄人中恰有1位老龄人的健康指数不大于0的概率.19.(12分)(2016凉山州模拟)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直角梯形,AD||BC,PD⊥底面ABCD,∠ADC=90°,AD=2BC,Q为AD的中点,M为棱PC的中点.(Ⅰ)证明:PA∥平面BMQ;(Ⅱ)已知PD=DC=AD=2,求点P到平面BMQ的距离.20.(12分)(2015某某一模)已知动点P到定点F(1,0)和直线l:x=2的距离之比为,设动点P的轨迹为曲线E,过点F作垂直于x轴的直线与曲线E相交于A,B两点,直线l:y=mx+n与曲线E交于C,D两点,与线段AB相交于一点(与A,B不重合)(Ⅰ)求曲线E的方程;(Ⅱ)当直线l与圆x2+y2=1相切时,四边形ACBD的面积是否有最大值,若有,求出其最大值,及对应的直线l的方程;若没有,请说明理由.21.(12分)(2014秋涪城区校级月考)已知函数f(x)=e x﹣ax﹣1(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a>0.(Ⅰ)若函数f(x)恰有一个零点,证明:a a=e a﹣1;(Ⅱ)若f(x)≥0对任意x∈R恒成立,某某数a的取值集合.请考生在第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22.(10分)(2016某某一模)如图所示,EP交圆于E,C两点,PD切圆于D,G为CE上一点且PG=PD,连接DG并延长交圆于点A,作弦AB垂直EP,垂足为F.(Ⅰ)求证:AB为圆的直径;(Ⅱ)若AC=BD,AB=5,求弦DE的长.【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23.(2015某某一模)在直角坐标系xOy中,以O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圆C的极坐标方程为,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 为参数),直线l和圆C交于A,B两点,P是圆C上不同于A,B的任意一点.(Ⅰ)求圆心的极坐标;(Ⅱ)求△PAB面积的最大值.【选修4-5:不等式选讲】24.(2015某某一模)已知函数f(x)=m﹣|x﹣1|﹣2|x+1|.(Ⅰ)当m=5时,求不等式f(x)>2的解集;(Ⅱ)若二次函数y=x2+2x+3与函数y=f(x)的图象恒有公共点,某某数m的取值X围.2014-2015学年某某省某某高中高三(上)周测数学试卷(文科)(1.28)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命题P:∀x>0,x3>0,那么¬P是()A.∃x≤0,x3≤0 B.∀x>0,x3≤0 C.∃x>0,x3≤0 D.∀x<0,x3≤0 【分析】直接利用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写出结果即可.【解答】解:因为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所以,命题P:∀x>0,x3>0,那么¬P是∃x>0,x3≤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命题的否定特称命题与全称命题的否定关系,基本知识的考查.2.已知集合M={x|x﹣2<0},N={x|x<a},若M⊆N,则实数a的取值X围是()A.[2,+∞)B.D.(﹣∞,0]【分析】解出集合M,根据子集的概念即可求得实数a的取值X围.【解答】解:M={x|x<2};∵M⊆N;∴a≥2;∴a的取值X围是[2,+∞).故选A.【点评】考查子集的概念,描述法表示集合,可借助数轴求解.3.设i是虚数单位,若复数是纯虚数,则m的值为()A.﹣3 B.﹣1 C.1 D.3【分析】利用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化简,然后由实部等于0求得m的值.【解答】解:∵为纯虚数,∴m+3=0,即m=﹣3.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考查了复数的基本概念,是基础题.4.已知点P(a,b)是抛物线x2=20y上一点,焦点为F,|PF|=25,则|ab|=()A.100 B.200 C.360 D.400【分析】根据抛物线的定义,把到焦点的距离转化为到准线的距离,从而求出b,进而求ab 的值.【解答】解:根据抛物线是定义,准线方程为:y=﹣5,|PF|=b+5=25,∴b=20,又点P(a,b)是抛物线x2=20y上一点,∴a2=20×20,∴a=±20,∴|ab|=400,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定义,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与到准线的距离相等.5.(5分)为了检查某超市货架上的饮料是否含有塑化剂,要从编号依次为1到50的塑料瓶装饮料中抽取5瓶进行检验,用每部分选取的间隔一样的系统抽样方法确定所选取的5瓶饮料的编号可能是()A.5,10,15,20,25 B.2,4,6,8,10C.1,2,3,4,5 D.7,17,27,37,47【分析】根据系统抽样的定义求出样本间隔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要从编号依次为1到50的塑料瓶装饮料中抽取5瓶进行检验,则样本间隔为50÷5=10,则只有7,17,27,37,47满足条件.,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系统抽样的应用,根据条件求出样本间隔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比较基础.6.(5分)(2015某某一模)一个锥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如图所示,下面选项中,不可能是该锥体的俯视图的是()A.B.C.D.【分析】由三视图的作法规则,长对正,宽相等,对四个选项进行比对,找出错误选项.【解答】解:本题中给出了正视图与左视图,故可以根据正视图与俯视图长对正,左视图与俯视图宽相等来找出正确选项A中的视图满足三视图的作法规则;B中的视图满足三视图的作法规则;C中的视图不满足三视图的作法规则中的宽相等,故其为错误选项;D中的视图满足三视图的作法规则;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三视图的作法,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住三视图的作法规则即长对正,宽相等,高平齐,利用这些规则即可选出正确选项.7.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中,若f(x)=x2﹣x+1,g(x)=x+4,且h(x)≥m恒成立,则m 的最大值是()A.0 B.1 C.3 D.4【分析】由已知中的程序框图可得该程序的功能是计算并输出分段函数:h(x)=的值,数形结合求出h(x)的最小值,可得答案.【解答】解:由已知中的程序框图可得该程序的功能是:计算并输出分段函数:h(x)=的值,在同一坐标系,画出f(x)=x2﹣x+1,g(x)=x+4的图象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当x=﹣1时,h(x)取最小值3,又∵h(x)≥m恒成立,∴m的最大值是3,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程序框图,分段函数的应用,函数恒成立,难度中档.8.已知点P(x,y)的坐标满足条件,则x2+y2的最大值为()A.17 B.18 C.20 D.21【分析】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利用数形结合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设z=x2+y2,则z的几何意义为区域内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的平方,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由图象可知,则OC的距离最大,由,解得,即C(3,3),则z=x2+y2=9+9=18,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的应用,结合数形结合是解决本题的关键.9.(5分)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3)=f(5)=1,f'(x)为f(x)的导函数,且导函数y=f′(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不等式f(x)<1的解集是()A.(﹣3,0)B.(﹣3,5)C.(0,5)D.(﹣∞,﹣3)∪(5,+∞)【分析】由图象可以判断出f(x)的单调性情况,由f(﹣3)与f(5)的取值,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由f′(x)的图象可得,f(x)在(﹣∞,0)上单调递减,在(0,+∞)上单调递增,又由题意可得,f(﹣3)=f(5)=1,∴f(x)<1的解集是(﹣3,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导函数图象与函数单调性的关系,考查学生灵活转化题目条件的能力,属于中档题.10.已知函数f(x)=Asin(πx+φ)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点B,C是该图象与x轴的交点,过点C的直线与该图象交于D,E两点,则的值为()A.﹣1 B.C.D.2【分析】根据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求出函数的周期,利用向量的基本运算和向量的数量积定义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函数f(x)=sin(2πx+φ)的周期T==2,则BC==1,则C点是一个对称中心,则根据向量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可知: =2, =∴=2=2||2=2×12=2.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利用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1.(5分)(2015某某二模)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D,若对于任意的x1,x2∈D,当x1+x2=2a时,恒有f(x1)+f(x2)=2b,则称点(a,b)为函数y=f(x)图象的对称中心.研究函数f(x)=x3+sinx+1的某一个对称中心,并利用对称中心的上述定义,可得到f(﹣2015)+f(﹣2014)+f(﹣2013)+…+f(2014)+f(2015)=()A.0 B.2014 C.4028 D.4031【分析】函数f(x)=x3+sinx+1图象的对称中心的坐标为(0,1),即x1+x2=0时,总有f (x1)+f(x2)=2,再利用倒序相加,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f(x)=x3+sinx+1,∴f′(x)=3x2﹣cosx,f''(x)=6x+sinx又∵f''(0)=0而f(x)+f(﹣x)=x3+sinx+1+﹣x3﹣sinx+1=2,函数f(x)=x3+sinx+1图象的对称中心的坐标为(0,1),即x1+x2=0时,总有f(x1)+f(x2)=2,∴f(﹣2015)+f(﹣2014)+f(﹣2013)+…+f(2014)+f(2015)=2×2015+f(0)=4030+1=403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对称性,确定函数的对称中心,利用倒序相加x1+x2=0时,总有f (x1)+f(x2)=2,是解题的关键.12.在Rt△ABC中,CA=CB=3,M,N是斜边AB上的两个动点,且,则的取值X围为()A.[3,6] B.[4,6] C.D.[2,4]【分析】通过建立直角坐标系求出AB所在直线的方程,设出M,N的坐标,将=2(b ﹣1)2+4,0≤b≤2,求出X围即可.【解答】解:以C为坐标原点,CA为x轴建立平面坐标系,则A(3,0),B(0,3),∴AB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1,则y=3﹣x,设N(a,3﹣a),M(b,3﹣b),且0≤a≤3,0≤b≤3不妨设a>b,∵MN=,∴(a﹣b)2+(b﹣a)2=2,∴a﹣b=1,∴a=b+1,∴0≤b≤2,∴=(a,3﹣a)(b,3﹣b)=2ab﹣3(a+b)+9,=2(b2﹣2b+3)=2(b﹣1)2+4,0≤b≤2,∴当b=0或b=2时有最大值6;当b=1时有最小值4.∴的取值X围为[4,6]故选B.【点评】熟练掌握通过建立直角坐标系、数量积的坐标运算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5分)已知数列{a n}是等比数列,若a4=,a6=6,则a10= 96 .【分析】由已知求出等比数列的公比的平方,再代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得a10.【解答】解:在等比数列{a n}中,∵a4=,a6=6,∴,∴.故答案为:96.【点评】本题考查了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基础的计算题.14.某学校组织学生参加英语测试,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数据的分组一次为[20,40),[40,60),[60,80),[80,100),若低于60分的人数是15人,则该班的学生人数是50 .【分析】由已知中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我们可以求出成绩低于60分的频率,结合已知中的低于60分的人数是15人,结合频数=频率×总体容量,即可得到总体容量.【解答】解:∵成绩低于60分有第一、二组数据,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对应矩形的高分别为0.005,0.01,每组数据的组距为20则成绩低于60分的频率P=(0.005+0.010)×20=0.3,又∵低于60分的人数是15人,则该班的学生人数是=50.故答案为:50【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频率分布直方图,结合已知中的频率分布直方图,结合频率=矩形的高×组距,求出满足条件的事件发生的频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5.(5分)(2015某某二模)已知体积为的正三棱锥V﹣ABC的外接球的球心为O,满足,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体积为.【分析】由题意球的三角形ABC的位置,以及形状,利用球的体积,求出球的半径,求出棱锥的底面边长,利用棱锥的体积求出该三棱锥外接球的体积即可.【解答】解:正三棱锥D﹣ABC的外接球的球心O满足,说明三角形ABC在球O的大圆上,并且为正三角形,设球的半径为:R,棱锥的底面正三角形ABC的高为:底面三角形ABC的边长为: R正三棱锥的体积为:××(R)2×R=解得R3=4,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体积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球的内接体问题,球的体积,棱锥的体积,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转化思想,计算能力,是中档题.16.(5分)(2015某某模拟)给定方程:()x+sinx﹣1=0,下列命题中:①该方程没有小于0的实数解;②该方程有无数个实数解;③该方程在(﹣∞,0)内有且只有一个实数解;④若x0是该方程的实数解,则x0>﹣1.则正确命题是②③④.【分析】根据正弦函数的符号和指数函数的性质,可得该方程存在小于0的实数解,故①不正确;根据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正弦函数的有界性,可得方程有无数个正数解,故②正确;根据y=()x﹣1的单调性与正弦函数的有界性,分析可得当x≤﹣1时方程没有实数解,当﹣1<x<0时方程有唯一实数解,由此可得③④都正确.【解答】解:对于①,若α是方程()x+sinx﹣1=0的一个解,则满足()α=1﹣sinα,当α为第三、四象限角时()α>1,此时α<0,因此该方程存在小于0的实数解,得①不正确;对于②,原方程等价于()x﹣1=﹣sinx,当x≥0时,﹣1<()x﹣1≤0,而函数y=﹣sinx的最小值为﹣1且用无穷多个x满足﹣sinx=﹣1,因此函数y=()x﹣1与y=﹣sinx的图象在[0,+∞)上有无穷多个交点因此方程()x+sinx﹣1=0有无数个实数解,故②正确;对于③,当x<0时,由于x≤﹣1时()x﹣1≥1,函数y=()x﹣1与y=﹣sinx的图象不可能有交点当﹣1<x<0时,存在唯一的x满足()x=1﹣sinx,因此该方程在(﹣∞,0)内有且只有一个实数解,得③正确;对于④,由上面的分析知,当x≤﹣1时()x﹣1≥1,而﹣sinx≤1且x=﹣1不是方程的解∴函数y=()x﹣1与y=﹣sinx的图象在(﹣∞,﹣1]上不可能有交点因此只要x0是该方程的实数解,则x0>﹣1.故答案为:②③④【点评】本题给出含有指数式和三角函数式的方程,讨论方程解的情况.着重考查了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和有界性、函数的值域求法等知识,属于中档题.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道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2分)(2015某某一模)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满足,2bsinA=a,BC边上中线AM的长为.(Ⅰ)求角A和角B的大小;(Ⅱ)求△ABC的面积.【分析】(Ⅰ)利用余弦定理表示出cosA,将已知等式变形后代入求出cosA的值,确定出角A的度数,将2bsinA=a利用正弦定理化简求出sinB的值,即可确定出角B的大小;(Ⅱ)由A=B,利用等角对等边得到AC=BC,设AC=BC=x,利用余弦定理列出关于x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确定出AC与BC的长,再由sinC的值,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出三角形ABC面积.【解答】解:(Ⅰ)由a2﹣b2﹣c2+bc=0得:a2﹣b2﹣c2=﹣bc,即b2+c2﹣a2=bc,∴由余弦定理得:cosA==,∵A为三角形内角,∴A=,由2bsinA=a,利用正弦定理化简得:2sinBsinA=sinA,即sinB=,则B=;(Ⅱ)由A=B,得到AC=BC=x,可得C=,由余弦定理得AM2=x2+﹣2x(﹣)=14,解得:x=2,则S△ABC=ACBCsinC=×2×2×=2.【点评】此题考查了正弦、余弦定理,以及三角形面积公式,熟练掌握定理及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18.(12分)(2014秋禅城区校级期中)年龄在60岁(含60岁)以上的人称为老龄人,某小区的老龄人有350人,他们的健康状况如下表:健康指数 2 1 0 ﹣160岁至79岁的人数120 133 32 1580岁及以上的人数9 18 14 9其中健康指数的含义是:2代表“健康”,1代表“基本健康”,0代表“不健康,但生活能够自理”,﹣1代表“生活不能自理”.(Ⅰ)随机访问该小区一位80岁以下的老龄人,该老龄人生活能够自理的概率是多少?(Ⅱ)按健康指数大于0和不大于0进行分层抽样,从该小区的老龄人中抽取5位,并随机地访问其中的3位.求被访问的3位老龄人中恰有1位老龄人的健康指数不大于0的概率.【分析】(Ⅰ)求出该小区80岁以下的老龄人数,即可求解老龄人生活能够自理的概率.(Ⅱ)按健康指数大于0和不大于0进行分层抽样,从该小区的老龄人中抽取5位,并随机地访问其中的3位.写出5人中抽取3人的基本事件总数,被访问的3位老龄人中恰有1位老龄人的个数,即可求解健康指数不大于0的概率.【解答】解:(Ⅰ)解:该社区80岁以下的老龄人共有120+133+32+15=300人,…(1分)其中生活能够自理的人有120+133+32=285人,…(2分)记“随机访问该小区一位80岁以下的老龄人,该老人生活能够自理”为事件A,则P(A)==.…(4分)(Ⅱ)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社区健康指数大于0的老龄人共有280人,不大于0的老龄人共有70人,…(5分)所以,按照分层抽样,被抽取的5位老龄人中,有位为健康指数大于0的,依次记为:a,b,c,d,有一位健康指数不大于0的,记为e.…(7分)从这5人中抽取3人的基本事件有:(a,b,c)(a,b,d)(a,b,e)(a,c,d)(a,c,e)(a,d,e)(b,c,d)(b,c,e)(b,d,e)(c,d,e)共10种,…(9分)其中恰有1位老龄人的健康指数不大于0的事件有:(a,b,e)(a,c,e)(a,d,e)(b,c,e)(b,d,e)(c,d,e)共6种,…(10分)记“被访问的3位老龄人中恰有1位老龄人的健康指数不大于0”为事件B,则P(B)=…(12分)【点评】本题考查分层抽样,古典概型概率公式的应用,基本知识的考查.19.(12分)(2016凉山州模拟)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直角梯形,AD||BC,PD⊥底面ABCD,∠ADC=90°,AD=2BC,Q为AD的中点,M为棱PC的中点.(Ⅰ)证明:PA∥平面BMQ;(Ⅱ)已知PD=DC=AD=2,求点P到平面BMQ的距离.【分析】(1)连结AC交BQ于N,连结MN,只要证明MN∥PA,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证;(2)由(1)可知,PA∥平面BMQ,所以点P到平面BMQ的距离等于点A到平面BMQ的距离.【解答】解:(1)连结AC交BQ于N,连结MN,因为∠ADC=90°,Q为AD的中点,所以N 为AC的中点.…(2分)当M为PC的中点,即PM=MC时,MN为△PAC的中位线,故MN∥PA,又MN⊂平面BMQ,所以PA∥平面BMQ.…(5分)(2)由(1)可知,PA∥平面BMQ,所以点P到平面BMQ的距离等于点A到平面BMQ的距离,所以V P﹣BMQ=V A﹣BMQ=V M﹣ABQ,取CD的中点K,连结MK,所以MK∥PD,,…(7分)又PD⊥底面ABCD,所以MK⊥底面ABCD.又,PD=CD=2,所以AQ=1,BQ=2,,…(10分)所以V P﹣BMQ=V A﹣BMQ=V M﹣ABQ=.,…(11分)则点P到平面BMQ的距离d=…(12分)【点评】本题考查了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运用以及利用三棱锥的体积求点到直线的距离.20.(12分)(2015某某一模)已知动点P到定点F(1,0)和直线l:x=2的距离之比为,设动点P的轨迹为曲线E,过点F作垂直于x轴的直线与曲线E相交于A,B两点,直线l:y=mx+n与曲线E交于C,D两点,与线段AB相交于一点(与A,B不重合)(Ⅰ)求曲线E的方程;(Ⅱ)当直线l与圆x2+y2=1相切时,四边形ACBD的面积是否有最大值,若有,求出其最大值,及对应的直线l的方程;若没有,请说明理由.【分析】(1)设点P(x,y),由题意可得,,化简即可得出;(2)设C(x1,y1),D(x2,y2),由已知可得:,当m=0时,不合题意.当m≠0时,由直线l与圆x2+y2=1相切,可得m2+1=n2,直线与椭圆方程联立可得.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再利用基本不等式的性质即可得出.【解答】解:(1)设点P(x,y),由题意可得,,整理可得:.∴曲线E的方程是.(2)设C(x1,y1),D(x2,y2),由已知可得:,当m=0时,不合题意.当m≠0时,由直线l与圆x2+y2=1相切,可得:,即m2+1=n2,联立消去y得.,,所以,,==.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此时.经检验可知,直线和直线符合题意.【点评】本题考查了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其性质、直线与椭圆相交问题转化为方程联立可得根与系数的关系、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基本不等式的性质,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难题.21.(12分)(2014秋涪城区校级月考)已知函数f(x)=e x﹣ax﹣1(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a>0.(Ⅰ)若函数f(x)恰有一个零点,证明:a a=e a﹣1;(Ⅱ)若f(x)≥0对任意x∈R恒成立,某某数a的取值集合.【分析】(Ⅰ)求出函数的导数,通过导数为0,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函数的最小值证明a a=e a﹣1;(Ⅱ)利用(Ⅰ)函数的最小值,结合f(x)≥0对任意x∈R恒成立,构造函数,求出新函数的最小值利用恒成立,某某数a的取值集合.【解答】(Ⅰ)证明:由f(x)=e x﹣ax﹣1,得f'(x)=e x﹣a.…(1分)由f'(x)>0,即e x﹣a>0,解得x>lna,同理由f'(x)<0解得x<lna,∴f(x)在(﹣∞,lna)上是减函数,在(lna,+∞)上是增函数,于是f(x)在x=lna取得最小值.又∵函数f(x)恰有一个零点,则f(x)min=f(lna)=0,…(4分)即e lna﹣alna﹣1=0.…(5分)化简得:a﹣alna﹣1=0,即alna=a﹣1,于是lna a=a﹣1,∴a a=e a﹣1.…(6分)(Ⅱ)解:由(Ⅰ)知,f(x)在x=lna取得最小值f(lna),由题意得f(lna)≥0,即a﹣alna﹣1≥0,…(8分)令h(a)=a﹣alna﹣1,则h'(a)=﹣lna,由h'(a)>0可得0<a<1,由h'(a)<0可得a>1.∴h(a)在(0,1)上单调递增,在(1,+∞)上单调递减,即h(a)max=h(1)=0,∴当0<a<1或a>1时,h(a)<0,∴要使得f(x)≥0对任意x∈R恒成立,a=1.∴a的取值集合为{1}…(13分)【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导数的应用,函数的最值的求法,考查逻辑推理能力,构造新函数是解题本题的关键.请考生在第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22.(10分)(2016某某一模)如图所示,EP交圆于E,C两点,PD切圆于D,G为CE上一点且PG=PD,连接DG并延长交圆于点A,作弦AB垂直EP,垂足为F.(Ⅰ)求证:AB为圆的直径;(Ⅱ)若AC=BD,AB=5,求弦DE的长.【分析】(Ⅰ)由已知PG=PD,得到∠PDG=∠PGD,由切割弦定理得到∠PDA=∠DBA,进一步得到∠EGA=∠DBA,从而∠PFA=∠BDA.最后可得∠BDA=90°,说明AB为圆的直径;(Ⅱ)连接BC,DC.由AB是直径得到∠BDA=∠ACB=90°,然后由Rt△BDA≌Rt△ACB,得到∠DAB=∠CBA.再由∠DCB=∠DAB可推得DC∥AB.进一步得到ED为直径,则ED长可求.【解答】(Ⅰ)证明:∵PG=PD,∴∠PDG=∠PGD,由于PD为切线,故∠PDA=∠DBA,又∵∠EGA=∠PGD,∴∠EGA=∠DBA,∴∠DBA+∠BAD=∠EGA+∠BAD,从而∠PFA=∠BDA.又AF⊥EP,∴∠PFA=90°,则∠BDA=90°,故AB为圆的直径.(Ⅱ)解:连接BC,DC.由于AB是直径,故∠BDA=∠ACB=90°.在Rt△BDA与Rt△ACB中,AB=BA,AC=BD,从而得Rt△BDA≌Rt△ACB,于是∠DAB=∠CBA.又∵∠DCB=∠DAB,∴∠DCB=∠CBA,故DC∥AB.∵AB⊥EP,∴DC⊥EP,∠DCE为直角,∴ED为直径,又由(1)知AB为圆的直径,∴DE=AB=5.【点评】本题考查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考查了圆的切割线定理的应用,是中档题.【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23.(2015某某一模)在直角坐标系xOy中,以O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圆C的极坐标方程为,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 为参数),直线l和圆C交于A,B两点,P是圆C上不同于A,B的任意一点.(Ⅰ)求圆心的极坐标;(Ⅱ)求△PAB面积的最大值.【分析】(Ⅰ)由圆C的极坐标方程为,化为ρ2=,把代入即可得出.(II)把直线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得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再利用弦长公式可得|AB|=2,利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即可得出.【解答】解:(Ⅰ)由圆C的极坐标方程为,化为ρ2=,把代入可得:圆C的普通方程为x2+y2﹣2x+2y=0,即(x﹣1)2+(y+1)2=2.∴圆心坐标为(1,﹣1),∴圆心极坐标为;(Ⅱ)由直线l的参数方程(t为参数),把t=x代入y=﹣1+2t可得直线l的普通方程:,∴圆心到直线l的距离,∴|AB|=2==,点P直线AB距离的最大值为,.【点评】本题考查了把直线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极坐标化为直角坐标方程、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弦长公式、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选修4-5:不等式选讲】24.(2015某某一模)已知函数f(x)=m﹣|x﹣1|﹣2|x+1|.(Ⅰ)当m=5时,求不等式f(x)>2的解集;(Ⅱ)若二次函数y=x2+2x+3与函数y=f(x)的图象恒有公共点,某某数m的取值X围.【分析】(Ⅰ)当m=5时,把要解的不等式等价转化为与之等价的三个不等式组,求出每个不等式组的解集,再取并集,即得所求.(Ⅱ)由二次函数y=x2+2x+3=(x+1)2+2在x=﹣1取得最小值2,f(x)在x=﹣1处取得最大值m﹣2,故有m﹣2≥2,由此求得m的X围.【解答】解:(Ⅰ)当m=5时,,由f(x)>2可得①,或②,或③.解①求得﹣<x<﹣1,解②求得﹣1≤x<0,解③求得x∈∅,易得不等式即4﹣3x>2 解集为.(2)由二次函数y=x2+2x+3=(x+1)2+2,该函数在x=﹣1取得最小值2,因为在x=﹣1处取得最大值m﹣2,所以要使二次函数y=x2+2x+3与函数y=f(x)的图象恒有公共点,只需m﹣2≥2,求得m≥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关键是去掉绝对值,化为与之等价的不等式组来解;还考查了函数的恒成立问题,体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属于中档题.。

2015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 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精品试题 文(含2014模拟试题)

2015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 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精品试题 文(含2014模拟试题)

精品题库试题文数1.(河北省衡水中学2014届高三下学期二调) 若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则可以是( )A.1 B. C. D.[解析] 1.当时,,当时,,从而在上递减.2.(安徽省合肥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函数的图像经过下列平移,可以得到偶函数图像的是()A. 向右平移个单位B. 向左平移个单位C. 向右平移个单位D. 向左平移个单位[解析] 2. 向右平移得为偶函数.3.(山西省太原市2014届高三模拟考试)已知函数在x=时有极大值,则的一个可能值是A. B.- C. D.-[解析] 3.因为在时有极大值,所以,当时,.4.(吉林省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函数是()A. 非奇非偶函数B. 仅有最小值的奇函数C. 仅有最大值的偶函数D. 既有最大值又有最小值的偶函数[解析] 4.因为,所以是偶函数,且,令,所以既有最大值又有最小值.5.(重庆一中2014年高三下期第一次月考) 式子的最大值为()A B C D[解析] 5.设,所以,所以,当时,,所以最大值为1.6.(山东省青岛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为了得到的图象,只需将的图象A.向右平移个单位 B.向右平移个单位C.向左平移个单位 D.向左平移个单位[解析] 6.由图象可知,所以,,将代入得,,,所以向左平移个单位得.7.(天津市蓟县第二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函数具有性质()A. 图象关于点(,0)对称,最大值为2B. 图象关于点(,0)对称,最大值为2C. 图象关于点(,0)对称,最大值为1D. 图象关于直线x=对称,最大值为1[解析] 7.因为,最大值为1,且当时,,所以是一个对称点.8.(广西省桂林中学2014届高三月考测试题) 若将函数的图象沿x轴向右平移a(a> 0)个单位跃度,所得函数图象关于y轴对称,则a的最小值是()A. B. C. D.[解析] 8.因为,所以向右平移的单位后得,又因为平移之后为偶函数,所以,.9.(福建省福州市2014届高三毕业班质检) 将函数的图像上所有的点向右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 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 得到函数f(x) 的图象, 则f(-π) 等于( )A.B.C.D. -[解析] 9.的图像上所有的点向右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得,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 得,所以.10.(天津市蓟县邦均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要得到函数的图明,只需将函数的图象()A.向左平移个单位B.向右平移个单位C.向左平移个单位D.向右平移个单位[解析] 10.因为,所以将向右平移个单位即可得到.11.(辽宁省大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已知函数的图象(部分)如图所示,则分别为()A. B.C. D.[解析] 11.由图象可知,得,则,将代入得.12.(北京市东城区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检测) 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A B. 4 C. 3 D.[解析] 12.令,则,所以,由正弦函数的图象可知,.13.(山东省潍坊市2014届高三3月模拟考试) 函数与(且)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的图象可能是[解析] 13.为偶函数,排除A项,当时,的周期,排除C项,当时,的周期,排除B项.14.(河南省郑州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预测) 设函数,且其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则A.的最小正周期为,且在上为增函数B.的最小正周期为,且在上为增函数C.的最小正周期为,且在上为减函数D.的最小正周期为,且在上为减函数[解析] 14.因为,其图象关于直线对称,所以,,周期为,当时,,为减函数15.(吉林市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度高中毕业班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设函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B. 的图像关于点对称C. 的最小正周期为D. 在上为增函数[解析] 15.当时,,所以A项错误,当时,,所以B项错误,当时,,所以D项错误,函数的周期为,B项正确.16.(江西省七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定义行列式运算,将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为奇函数,则的最小值为()A. B. C. D.[解析] 16.因为,所以向左平移t个单位后,得,因为该函数为奇函数,所以为偶数,令,17.(江西省七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已知函数f(x) =sin(ωx+) -1最小正周期为, 则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的方程是()A. B. C. D.[解析] 17.因为,所以,当时,18.(山东省济宁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为了得到函数的图象,则只需将的图象A. 向右平移个长度单位B. 向右平移个长度单位C. 向左平移个长度单位D. 向左平移个长度单位[解析] 18.由图象可知,所以,,,又因为,所以,由,令,,因为,所以向左平移个单位得.19.(2014年陕西省宝鸡市高三数学质量检测)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A . B. C. D.[解析] 19.因为,所以周期为20.(上海市嘉定区2013-2014学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若将函数()的图像向左平移()个单位后,所得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则的最小值是……………………………………………()A. B. C. D.[解析] 20.,向左平移m个单位后,,因为所得图像关于原点对称,所以为偶数,当21.(成都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已知的概率为[解析] 21.当,,得,所以概率为22.(重庆南开中学高2014级高三1月月考)函数的图像向右平移个单位后与原图像重合,则正实数的最小值是()A、B、C、D、3[解析] 22.向右平移个单位得,由题意与原函数图像重合得,即,所以当23.(天津七校联考高三数学(文)学科试卷)如果两个函数的图像经过平移后能够互相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函数是“互为生成” 函数,给出下列四个函数:①;②;③;④,其中是“互为生成” 函数的为()A. ①和②B. ②和③C. ①和④D. ②和④[解析] 23.因为①,②,③,④,所以只有②和④可以通过左右和上下平移变换,即为“互为生成” 函数24.(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4届高三数学教学情况调查) 设函数,若,则的值为▲.[解析] 24.因为,所以,.25.(河北省唐山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函数y=的值域是 .[解析] 25.设,由得,所以.26.(南京市、盐城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设函数,则“为奇函数” 是“” 的条件. (选填“充分不必要” 、“必要不充分” 、“充要”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解析] 26.若为奇函数,则为奇数,若,为奇函数,所以是必要不充分条件.27.(重庆一中2014年高三下期第一次月考) 函数(1)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和对称轴;(2)求函数在区间的值域.[解析] 27.(1)所以根据公式,其最小正周期,要求其对称轴,则有,即对称轴为(2),根据单调性,其在的值域为28.(山东省青岛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已知向量,设函数, 若函数的图象与的图象关于坐标原点对称.(Ⅰ)求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 并求出此时的取值;(Ⅱ)在中,分别是角的对边,若,,,求边的长.[解析] 28.(Ⅰ)由题意得:所以因为,所以所以当即时,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Ⅱ)由得:又因为,解得:或由题意知,所以则或故所求边的长为或.29.(广西省桂林中学2014届高三月考测试题) 在锐角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1)求A的大小;(2)求的取值范围。

绵阳市高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教学质量测试数学(文科)(word版,含详细解答)

绵阳市高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教学质量测试数学(文科)(word版,含详细解答)

绵阳市高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教学质量测试数学(文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刘徽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他的 是极限思想的开始,他计算体积的思想是积分学的萌芽.( )A .割圆术B .勾股定理C .大衍求一术D .辗转相除法2、在极坐标系中,极坐标方程4sin ρθ=表示的曲线是( )A .圆B .直线C .椭圆D .抛物线3、直线l 310y +-=,则直线l 的倾斜角为( )A .30B .60C .120D .1504、下列关于统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组数据只能有一个众数B .一组数据可以有两个中位数C .一组数据的方差一定是非负数D .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上同一非零常数后,平均数不会发生变化5、若封闭曲线22220x y mx +++=的面积不小于4π,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 )A .(),6,⎡-∞+∞⎣B .⎡⎣C .(][),22,-∞-+∞D .[]2,2-6、有5件产品,其中3件正品,2件次品,从中任取2件,则互斥而不对立的两个事件是( )A .至少有1件次品与至多有1件正品B .至少有1件次品与都是正品C .至少有1件次品与至少有1件正品D .恰有1件次品与恰有2件正品7、已知抛物线C :22y x =上一点P 到y 轴的距离为3,则P 到焦点的距离为( )A .2B .52C .72D .3 8、某市要对辖区内的中学教师的年龄进行调查,现从中随机抽出200名教师,已知抽到的教师年龄都在[)25,50岁之间,根据调查结果得出教师的年龄情况残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利用这个残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该市辖区内中学教师的年龄的中位数大约是( )A .37.1岁B .38.1岁C .38.7岁D .43.1岁9、执行右图的程序框图,任意输入一次x(x ∈Z ,22x -≤≤)与y (y ∈Z ,22y -≤≤),则能输出数对(),x y 的概率为( )A .23B .12C .13D .3410、椭圆22221x y a b+=(0a b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若以12FF 为直径的圆与椭圆有交点,则椭圆离心率e 的取值范围为( )A .1,12⎡⎫⎪⎢⎣⎭B .⎫⎪⎪⎣⎭C .10,2⎛⎤ ⎥⎝⎦D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1、设()3,2,1A ,()1,0,5B ,则AB 的中点M 的坐标为 .13、质检部门对某超市甲、乙、丙三种商品进行分层抽样检查,已知甲、乙、丙三种商品的数量比为3:5:2,已知从全部300件乙商品中抽取了20件,则甲商品应抽取 件.12、右面算法最后输出的结果是 .14、王明接到快递公司电话,说他的包裹可能在11:3012:30送到办公室,但王明按惯例离开办公室的时间是12:0013:00之间,则他离开办公室前能得到包裹的概率是 .15、已知圆C :224230x y x y ++-+=,点A 的坐标是()1,1-,从圆C 外一动点(),x y P 向该圆引一条切线,切点为M ,若PM =PA ,则PM 的最小值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6、直线l 经过两直线240x y -+=与50x y -+=的交点,且与直线1:l 60x y +-=平行.()1求直线l 的方程;()2若点(),1a P 到直线l 的距离与直线1l 到直线l 的距离相等,求实数a 的值.17、甲、乙两个竞赛队都参加了10场比赛,比赛得分情况记录如下(单位:分): 甲队:57,41,51,40,49,39,52,43,45,53乙队:30,50,67,47,66,34,46,30,64,66()1根据得分情况记录,请将茎叶图补充完整,并求乙队得分的中位数;()2如果从甲、乙两队的10场得分中,各随机抽取一场不小于50分的得分,求甲的得分大于乙的得分的概率.18、已知等轴双曲线的顶点在x 轴上,两顶点间的距离是4,右焦点为F . ()1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和渐近线方程;()2椭圆E 的中心在原点O ,右顶点与F 点重合,上述双曲线中斜率大于0的渐近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A 在第一象限),若F AB ⊥A ,试求椭圆E 的离心率.19、已知线段AB 的端点B 的坐标为()4,3-,端点A 在圆()()22434x y ++-=上运动.()1求线段AB 的中点M 的轨迹E 的方程; ()2设()1中所求的轨迹E 分别交x 轴正、负半轴于G 、H 点,交y 轴正半轴于F 点,过点F 的直线l 交曲线E 于D 点,且与x 轴交于P 点,直线F H 与GD 交于点Q ,O 为坐标原点,求证:当P 点异于点G 时,Q OP⋅O 为定值.。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2014—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友情提示: 2.3.1. 根据拼音写汉字,(1)全桥结构y u n chan ()(),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

()失措。

),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 (5)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

(6) 日落的景象和日出同样壮观、绮 ()丽,而且神秘迷人。

2.结合句意,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换成括号里的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A. 他们杀孩子、老师、还有牧师,他们全是纯朴 勤劳的普通市民。

(淳朴)・ ・B. 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 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

(率真)・ ・C. 他们小声议论着,似乎怕惊扰那肃穆.的空气。

(严肃)D. 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冷 1.本试卷6页。

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及所有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题要求见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一、语基(22分)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2) 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 hu d ng(3) 或者是重 lu d n ( )叠zh rng ( 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

(4) 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 zh u ( )足欣赏飞瀑流泉。

淡)①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②北雁南飞,活跃在田 间草际的昆虫销声匿迹③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了下来④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①4.名著阅读。

(6分)(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______ 这个无 产阶级英雄形象,他在 ____________ 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在他的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请写出两种: _______________ (4 分)(2)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评估九年级数学试题(含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评估九年级数学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数学试题注意事项:1. 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2页,为选择题,共36分.第Ⅱ卷2页,为非选择题,共84分.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上面的项目填涂清楚.所有答案都必须涂、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选出来,每小题选对得3分,多选、不选、错选均记零分.)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B. 圆是轴对称图形,每一条直径都是它的对称轴;C. 弦的垂直平分线过圆心;D. 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也相等.2. 如图,A、B、P是⊙O上的三点,∠APB=40°,则弧AB的度数为()A.50°B.80°C.280°D.80°或280°3. 如图,在直径为AB的半圆O上有一动点P从O点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O-A-B-O的路线运动,线段OP的长度d与运动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描述大致是()4. 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A. 正方形的半径等于正方形的边心距的2倍;B.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是三角形的外心;C.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不小于60°”时,第一步应该“假设每一个内角都小于60°”;D. 过三点能且只能作一个圆.5. 如图,⊙O的半径是4,点P是弦AB延长线上的一点,连接OP,若OP=6,∠APO=30°,则弦AB的长为()A .27B .7C .5D .526. 如图所示,在△ABC 中D 为AC 边上一点,若∠DBC =∠A ,BC =3,AC =6,则CD 的长为( ) A .1 B .2 C .23 D .25 7. 下列方程中:①x 2-2x -1=0, ②2x 2-7x +2=0, ③x 2-x +1=0 两根互为倒数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8. 一次函数y 1=3x +3与y 2=-2x +8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的交点坐标 为(1,6).则当y 1>y 2时,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1B. x =1C. x <1D. x >1 9. 在△ABC 中,若()21cosA 1tanB 02-+-=,则∠C 的度数是( ) A. 45° B. 60° C. 75° D. 105°10. 如图,热气球的探测器显示,从热气球A 看一栋高楼顶部B 的仰角为30°,看这栋高楼底部C 的俯角为60°,热气球A 与高楼的水平距离为120m ,这栋高楼BC 的高度为( ) A .1603m B .803 m C .()12031- m D .()12031+m11. 已知反比例函数y =xk的图像经过点P (-1,2),则这个函数图像位于( ) A .第二、三象限 B .第一、三象限 C .第三、四象限 D .第二、四象限 12. 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的图象如图所示,有下列4个结论:①abc <0;②b >a +c ;③2a -b =0;④b 2-4ac <0.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第Ⅱ卷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要求将每小题的最后结果填写在横线上. 每小题3分,满分18分) 13.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的两根为x 1=2,x 2=-3,则二次三项式ax 2+bx +c 可分解因式为 .14. ⊙O 的半径为10cm ,AB ,CD 是⊙O 的两条弦,且AB ∥CD ,AB =16cm ,CD =12cm .则AB 与CD 之间的距离是 cm .15. 如图所示,△ABC 中,E 、F 、D 分别是边AB 、AC 、BC 上的点,且满足12AE AF EB FC ==,则△EFD 与△ABC 的面积比为 .16. 如图,M 是Rt △ABC 的斜边BC 上异于B 、C 的一定点,过M 点作直线MN 截△ABC交AC 于点N ,使截得的△CMN 与△ABC 相似. 已知AB =6,AC =8,CM =4,则CN = .17. 一个足球从地面上被踢出,它距地面高度y (米)可以用二次函数x x y 6.199.42+-=刻画,其中x (秒)表示足球被踢出后经过的时间. 则足球被踢出后到离开地面达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是 秒. 18. 在△ABC 中,AB =AC =5,tanB =34.若⊙O 的半径为10,且⊙O 经过点B 、C ,那么线段OA 的长等于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 共66分) 19. (本题满分10分)市某楼盘准备以每平方米6 000元的均价对外销售,由于国务院有关房地产的新政策出台后,购房者持币观望,房地产开发商为了加快资金周转,对价格经过两次下调后,决定以每平方米4 860元的均价开盘销售.(1)求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2)某人准备以开盘价均价购买一套100平方米的住房,开发商给予以下两种优惠方案以供选择:①打9.8折销售;②不打折,一次性送装修费每平方米80元,试问哪种方案更优惠?如图,晚上小明站在路灯P的底下观察自己的影子时发现,当他站在F点的位置时,在地面上的影子为BF,小明向前走2米到D点时,在地面上的影子为AD,若AB=4米,∠PBF=60°,∠PAB=30°,通过计算,求出小明的身高.(结果保留根号).21. (本题满分11分)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BC是直径,∠BAD=120°,AB=AD.(1)求证: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2)已知AC=6,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过点A 作AE ⊥BC ,垂足为E ,连接DE ,F 为线段DE 上一点,且∠AFE =∠B .(1)求证:△ADF ∽△DEC ;(2)若AB =8,AD =63,AF =43,求sinB 的值.23. (本题满分12分)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kx 4k 1x 3k 30-+++=. (1)试说明:无论k 取何值,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若△ABC 的两边AB 、AC 的长是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第三边BC 的长为5. 当△ABC 是等腰三角形时,求k 的值.AB是⊙O的直径,AD与⊙O相交,点C是⊙O上一点,经过点C的直线交AD于点E.⑴如图1 ,若AC平分∠BAD,CE⊥AD于点E,求证:CE是⊙O的切线;⑵如图2,若CE是⊙O的切线,CE⊥AD于点E,AC是∠BAD的平分线吗?说明理由;⑶如图3,若CE是⊙O的切线,AC平分∠BAD,AB=8,AC=6,求AE的长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选对得3分,满分36分. 多选、不选、错选均记零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CBBDACBDCADB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3. a (x -2)(x +3) 14. 214或 15. 2:9 16. 1655或17.2 18. 3或5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共66分) 19. (本题满分10分)解:解:(1)设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为x , 则6000(1-x )2=4860, 解得:x 1=0.1=10%, x 2=1.9(舍).故平均每周下调的百分率为10%.……………………6分 (2)方案1优惠:4860×100×(1-0.98)=9720(元); 方案2可优惠:80×100=8000(元). 故方案1优惠.…………………………10分20. (本题满分10分)解:设小明的身高为x 米,则CD =EF =x 米. 在Rt △ACD 中,∠ADC =90°,tan ∠CAD =ADCD,即tan 30°=x /AD ,AD =3x --2分 在Rt △BEF 中,∠BFE =90°,tan ∠EBF =EF /BF ,即tan 60°=x /BF ,BF =x 33---4分 由题意得DF =2,∴BD =DF -BF =2-x 33,∵AB =AD +BD =4,∴3x +2-x 33=4 --8分即x =3.答:小明的身高为3米.------------------------------------------------------------------------10分 21. (本题满分11分)⑴证明:∵∠BAD =120°,AB =AD ∴∠ABD =∠ADB =30° ∴弧AB 和弧AD 的度数都等于60°又 ∵BC 是直径 ∴弧CD 的度数也是60° ------------------ --------------2分 ∴AB =CD 且∠CAD =∠ACB =30° ∴BC ∥AD∴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 --------------------------------------------------5分⑵∵BC 是直径 ∴∠BAC =90°∵∠ACB =30°,AC =6∴0cos 30AC BC ===R =∵弧AB 和弧AD 的度数都等于60° ∴∠BOD =120° ---------------------------6分 连接OA 交BD 于点E ,则OA ⊥BD 在Rt △BOE中:0sin30OE OB =⋅=0cos 330BE OB =⋅=,BD =2BE =6----------------------------------------------------8分∴(21201-63602BOD BODS S S⨯⨯=-=⨯阴影扇形ππ ----------------------------------------------------11分 22. (本题满分11分)⑴证明:∵∠AFE =∠B ,∠AFE 与∠AFD 互补,∠B 与∠C 互补∴∠AFD =∠C --------------------------------------------------2分 ∵AD ∥BC ∴∠ADF =∠DEC -------------------------------------------4分 ∴△ADF ∽△DEC ----------------------------------------------------5分 ⑵解:∵△ADF ∽△DEC ∴AD AFDE CD== 解得:DE =12 ----------------------------------------------------7分 ∵AE ⊥BC , AD ∥BC ∴AE ⊥AD∴6AE ==----9分在Rt △ABE 中,63sin 84AE B AB === -------------------------------------------------11分 23. (本题满分12分)解:⑴△=()()243341k k k -++ =2216181212k k k k ++--=2441k k -+ =()221k -≥0 --------------------------------------------------4分∴无论k 取何值,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 -------------------------------------------------5分 ⑵若AB =AC 则方程()2kx 4k 1x 3k 3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此时△=0,即:()221k -=0 解得:12k =当12k =时,AB =AC =3,此时AB 、AC 、BC 满足三边关系. -------------------------8分 若BC =5为△ABC 的一腰,则方程()2kx 4k 1x 3k 30-+++=有一根是5,将5x =代入方程()2kx 4k 1x 3k 30-+++=解得:14k = 当14k =时,解得方程两根为5和3,此时AB 、AC 、BC 满足三边关系. ----------11分 综上:当△ABC 是等腰三角形时,k 的值为1124或. -----------------------------12分24. (本题满分12分) ⑴证明:连接OC∵OA =OC ∴∠OAC =∠OCA ∵AC 平分∠BAD ∴∠OCA =∠CAD ∴OC ∥AD∵CE ⊥AD ∴CE ⊥OC -----------------------------------------------3分 又OC 是半径 ∴CE 是⊙O 的切线。

2014-2015-1工科高数(2-1)期末考试A卷参考答案

2014-2015-1工科高数(2-1)期末考试A卷参考答案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等数学(2-1)》期末考试A卷( 工科类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各章所占分值如下:第一章函数与极限16 %;第二章一元函数的导数与微分16 %;第三章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14 %;第四章不定积分15 %;第五章定积分及其应用26 % . 第六章常微分方程13 % .一.(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2 分)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在 题后的括号内打“√”或“⨯” ,如果正确,请给出证明,如果不正确请举一个反例进行说明 .1.极限xx 1sinlim 0→不存在. ( √ )--------------------------------------------------(2分)证 设x x f 1sin )(= ,取πn x n 21=,221ππ+=n y n ,),2,1( =n0lim =∞→n n x ,0lim =∞→n n y ,但)(lim n n x f ∞→n n x 1sin lim ∞→=02sin lim ==∞→πn n ,)(lim n n y f ∞→n n y 1sinlim ∞→=1)22sin(lim =+=∞→ππn n , 由海涅定理,xx 1sin lim 0→不存在. ---------------------------------------------------------------(2分)2.若曲线)(x f y =在))(,(00x f x 点处存在切线,则)(x f 在0x 点必可导. ( ⨯ )--------------------------------------------------------(2分) 例:3x y =在)0,0(点处有切线0=x ,但3x y =在0=x 处不可导.---------------------------------------------------------(2分)3.设函数)(x f 在],[b a 上连续且下凸,在),(b a 内二阶可导,则),(b a x ∈∀有0)(>''x f . (⨯ )----------------------------------------------------------(2分)例:4)(x x f =在]3,2[-上连续且下凸,但 0)0(=''f .. ---------------------------------------------------------(2分)二.(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18分) 1. 求极限)!sin()11(lim n nnn ⋅-∞→ .解 ,0)11(lim =-∞→nn n,1)!s i n (≤n ------------------------------------------------------(3分).0)!sin()11(lim =⋅-∴∞→n nn n ----------------------------------------------------------------(3分)2.求极限44)1(limxdte t x x t x ⎰-+∞→+.解 44)1(l i mx dtet x xt x ⎰-+∞→+⎪⎭⎫⎝⎛∞∞+=⎰+∞→xx t x e x dt e t 404)1(lim----------------------------(2分)xxx e x x e x )4()1(lim434++=+∞→---------------------------------------------------------------------(2分).141lim 434=++=+∞→x x x x --------------------------------------------------------------------(2分)3.求极限)21(lim 222222nn nn n n n n ++++++∞→ . 解 )21(lim 222222n n nn n n n n ++++++∞→ ∑=∞→⋅⎪⎭⎫⎝⎛+=ni n n n i 12111lim ------------------------------------------------------------------(2分) ⎰+=1021x dx ---------------------------------------------------------------------(2分) 4arctan 10π==x. ----------------------------------------------------------------(2分)1.求函数()xx eex f 11211++=的间断点并判断其类型.解 0=x 是)(x f 的间断点,---------------------------------------------------------------------(3分)又 )(lim 0x f x +→21211lim 11=++=+→xx x ee,)(lim 0x f x -→1211lim 110=++=-→xxx e e , 0=∴x 是)(x f 的跳跃间断点. ---------------------------------------------------------------(3分)2.设⎪⎩⎪⎨⎧=≠-=0,00,1)(2x x x e x f x ,求 .)(x f '解 当0≠x 时,2)1(2)(22x e x x e x f x x --⋅='21222x e e x x --=----------------- (3分 ) 当0=x 时,0)0()(lim )0(0--='→x f x f f x xx e x x 1lim 20-=→201lim2x e x x -=→122lim 20==→x xe xx ,⎪⎩⎪⎨⎧=≠--='∴.0,1,0,12)(222x x x e e x f x x ------------------------------------------------ ( 3分 )3.设方程ln(sin )cos sin x t y t t t =⎧⎨=+⎩确定y 为x 的函数,求dy dx 与22d ydx . 解()sin ()dy y t t t dx x t '==' , --------------------------------------------------------------------(3分)22d y d dy dx dx dx ⎛⎫= ⎪⎝⎭()sin dt t dx =()sin d dt t t dt dx =⋅sin cos ()t t t x t +='sin tan sin t t t t =+. -----------------------------------------------------------------------(3分)1.求不定积分⎰+dx e xx ln 2.解 ⎰+dx e xxln 2⎰⋅=dx e e x x ln 2⎰=dx x e x 2-----------------------------------------------(3分))(2122⎰=x d e x -------------------------------------------------------------------------(2分) .212C e x += ----------------------------------------------------------------------(1分)2.求不定积分⎰dx x x 2cos .解⎰dx x x 2cos ⎰+=dx xx 22cos 1 -------------------------------------------------------(2分) ⎰+=)2(sin 41412x xd x ---------------------------------------------------(2分) ⎰-+=dx x x x x 2sin 412sin 41412 C x x x x +++=2cos 812sin 41412.------------------------------------(2分)3.设)(x f 在]1,1[-上连续,求定积分dx x x x f x f }1sin )]()([{211-+-+⎰-.解1dx x x x f x f }1sin )]()([{211-+-+⎰- dx x x f x f sin )]()([11-+=⎰-dx x 2111-+⎰-------------------------------(2分)dx x 210120-+=⎰(上半单位圆的面积)-----------------------------------(3分)242ππ=⋅=.------------------------------------------------------------------------------(1分)解2dx x x x f x f }1sin )]()([{211-+-+⎰- dx x x f x f sin )]()([11-+=⎰-dx x 2111-+⎰-----------------------------(2分)+=0dx x 2111-+⎰-(上半单位圆的面积)-------------------------------(3分)2π=.-------------------------------------------------------------------------------------(1分)五.(本题8分)设由曲线 x y ln = 与直线 0=-ey x 及 x 轴 所围平面图形为 D (1) 求D 的面积S ;(4分)(2) 求D 绕直线e x =旋转所得旋转体的体积 V .(4分)解 曲线x y ln =与直线 0=-ey x 的交点为)1,(e ----------------------(1分).12-=e------------------------------------------(3分) (2) ⎰⎰---=-=1210221)()(dy e e dy ey e V V V y ππ------------------------------(2分)⎰⎰+---=1221022)2()1(dy e ee e dy y e y y ππ.)3125(6)2212(3222+-=---=e e e e e πππ----------------------(2分)xx ⎰-=1)()1(dyy e e S y 12]2[e ye y -=六.(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12分)1.设有半径为R 的半球形蓄水池中已盛满水 (水的密度为ρ), 求将池中水全部抽出所做的功.解 过球心的纵截面建立坐标系如图,则半圆方程为222x y R +=. --------------------------------------------------(1分).44gR ρπ=---------------------------------------------------------------------------(2分)2.设有质量为m 的降落伞以初速度0v 开始降落,若空气的阻力与速度成正比(比例系数为0>k ),求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时间的函数关系.解 设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为)(t v ,则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有 kv mg dtdvm-=,其中g 为重力加速度,-------------------------------------------(2分) 分离变量,得m dtkv mg dv =- , 两端积分 ⎰⎰=-m dtkv mg dv , 1ln 1C m t kv mg k +=-- , 1ln kC t mkkv mg --=-, t mk Cekv mg -=- (其中1kC eC -=,0>-kv mg )---------------------------------(2分)由已知0)0(v v =,代入上式,得0kv mg C -=,故 .)(0tm ke kmg v k mg v --+=------------------------------------------------------------(2分)y,],0[R x ∈∀所做功的微元:取],[dx x x +(其中g x dx x R g dW ⋅-=)(22πρ分)(3)(32dx x x R g -=πρ23()RW g R x x dxρπ=-⎰故七.(本题6分)求微分方程2106652+-=+'-''x x y y y 的通解.解 特征方程为:,0652=+-r r 特征根:.3,221==r r对应齐次方程的通解为:.3221x x e C e C y +=----------------------------------------(3分) 而0不是特征根,可设非齐次方程的特解为C Bx Ax y ++=21,----------------(1分)B Ax y +='21,A y 21='',代入原方程得, 2106)(6)2(5222+-=++++-x x C Bx Ax B Ax A , 2106652)106(622+-=+-+-+x x C B A x A B Ax ,比较同次幂的系数,得⎪⎩⎪⎨⎧=+--=-=.2652,10106,66C B A A B A解之得,.0,0,1===C B A .21x y =∴故所要求的通解为.23221x e C e C y x x ++=---------------------------------------------(2分)八.(本题8分)设L 是一条平面曲线,其上任意一点)0(),(>x y x 到坐标原点的距离恒等于该点处的切线在y 轴上的截距且L 经过点)0,21(. (1)试求曲线L 的方程;(2)求L 位于第一象限的一条切线,使该切线与L 以及两坐标轴所围图形的面积最小. 解(1)过曲线L 上点),(y x 处的切线方程为:)(x X y y Y -'=-, 令0=X ,得切线在y 轴上的截距:y x y Y '-=,由题意,得y x y y x '-=+22,即dx dy x y x y -=⎪⎭⎫⎝⎛+21,)0(>x ------------(2分)令u x y =,则,12x dx u du -=+)0(>x ,12⎰⎰-=+⇒x dxudu )0(>xC x u u ln ln )1ln(2+-=++⇒,C u u x =++⇒)1(2,将xyu =代入并化简,得 C y x y =++22,由L 经过点)0,21(,令21=x ,0=y ,得21=C ,故曲线L 的方程为:,2122=++y x y 即 241x y -=.----------------------------------(2分)(2)曲线L :241x y -=在点),(y x 处的切线方程为:)(x X y y Y -'=-,即)(2)41(2x X x x Y --=--,亦即 )210(4122≤<++-=x x X x Y , 切线与x 轴及y 轴的交点分别为:)0,241(2xx +,).41,0(2+x -----------------------(2分)所求面积⎰--+⋅=210222)41(2)41(21)(dx x xx x S ,)0(>x)413)(41(41)41(2)41(441)(22222222-+=+-+⋅='x x x x x x x x S ,)0(>x 令0)(='x S ,得)(x S 符合实际意义唯一驻点:63=x , 即63=x 为)(x S 在)21,0(内的最小值点, 故所求切线方程为: 41363632++⋅-=X Y ,即.3133+-=X Y ---------------------------------------------(2分)。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一期末考试.docx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一期末考试.docx

高中数学学习材料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武汉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数学(文) 试题考试时间:2015年2月3日上午10:20-12:20 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 已知复合命题()p q ∧⌝是真命题,则下列命题中也是真命题的是( )A .()p q ⌝∨B .p q ∨C .p q ∧D .()()p q ⌝∧⌝2. 对一个容量为N 的总体抽取容量为n 的样本,当选取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三种不同方法抽取样本时,总体中每个个体被抽中的概率分别为123,,p p p ,则( )123.A p p p =< 231.B p p p =< 132.C p p p =< 123.D p p p == 3. 质点在数轴上的区间[0,2]上运动,假定质点出现在该区间各点处的概率相等,那么质点落在区间[0,1]上的概率为( )A. 14B. 13C. 12 D .以上都不对 4. “102x x -≥+”是“(1)(2)0x x -+≥”的( ) A .充要条件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必要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 从某高中随机选取5名高二男生,其身高和体重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身高x (cm) 160 165 170 175 180 体重y (kg)6366707274根据上表可得线性回归方程y ^=0.56x +a ^,据此模型预报身高为172 cm 的高三男生的体重为 ( ) A .70.09 kgB .70.12 kgC .70.55 kgD .71.05 kg6. 从装有5个红球和3个白球的口袋内任取3个球,那么互斥而不对立的事件是 ( ) A .至少有一个红球与都是红球 B .至少有一个红球与都是白球 C .至少有一个红球与至少有一个白球 D .恰有一个红球与恰有二个红球7. 双曲线9322=-x y 的渐近线方程为 ( )A .30x y ±=B .30x y ±=C .30x y ±=D .30x y ±=8.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T =( ) A .29 B .44 C .52 D .629. 已知F 1,F 2是椭圆和双曲线的公共焦点,P 是它们的一个公共点,且∠F 1PF 2=π3,则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倒数之和的最大值为( )A .433B .233C .3D .210.设函数223()cos 4sin 3(),| t |1,2x f x x t t t x R =++-∈≤其中将()f x 的最小值记为()g t ,则函数()g t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A .1(,]3-∞-和[1,)+∞ B.1[1,]3-- C.1[,)3+∞ D.1[,1]3-二、填空题。

山东省济宁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济宁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济宁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答案在最后)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两千多年来,孔丘一直被世人尊称为孔子,这已是妇孺皆知的常识。

但是,孔丘为什么会被尊称为孔子呢?学者大概有两种见解。

第一种以大名鼎鼎的《论语正义》为代表,认为“子”本指男子,而孔丘是男性,所以就被尊称为孔子。

“子”的本意指婴儿,婴儿有男有女,“子”未必一定就指男子,所以“男子称子说”不可能成立。

第二种是近现代大多数学者的意见。

孔丘因道德崇高,学问伟大,所以其弟子后学都尊称他为孔子,久而久之,成为了后人的思维习惯和语言习惯。

这种意见恐怕也难成立:其一,春秋时代道德崇高,学问伟大者,远不止孔丘一人,例如孔子入室弟子颜回,虽然道德学问都非常了不起,却不能尊称为“颜子”。

根据传世文献,战国时代才尊称颜回为“颜子”,而这是违反春秋礼制的,说明战国时代周礼已荡然无存。

其二,春秋时代华夏大国的一些普通的公卿,例如鲁国的公卿“三桓”,也被尊称为“某子”,但他们并没有什么崇高的道德、伟大的学问。

所以,孔丘被尊称为孔子,“男子说”和“道德学问说”,都难自圆其说。

“子”在西周时代是对部分诸侯的贬称。

据春秋传世文献,大体上,华夏大国诸侯称“公”也称“侯”;诸侯称霸者则称“伯”;华夏小国诸侯和蛮夷戎狄诸侯,则笼统称“子”或称“男”,其中“男”爵的地位似乎更低。

蛮夷戎狄诸侯,则无论大小一律称“子”。

春秋初期出现了新情况,以文明之国、强大之国自居的华夏大国,将自己的公卿视作华夏小国之君和蛮夷戎狄之君,有提高华夏大国诸侯政治地位的意思。

尊称华夏大国公卿为“子”的最早例子是《左传·隐公四年》中卫国君子尊称该国公卿石碏为“石子”,因为石碏选择国家大义。

后来,这就成为惯例。

只要是华夏大国的公卿,不管道德学问如何,对国家有无功劳,都可以被尊称为“某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二(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一.选择题1.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A.y=±B.y=±C.y=±D.y=±2.“2b=a+c“是“a,b,c成等差数列”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即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命题“若a>b,则a2>b2”的否命题是“若a<b,则a2<b2”B.命题“若a>b,则a2>b2”的逆否命题是“若a≤b,则a2≤b2”C.命题“∀∈R,cosx<1”的否命题是“∃x0∈R,cosx0≥1”D.命题“∀∈R,cosx<1”的否命题是“∃x0∈R,cosx0>1”4.△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若a2+b2﹣c2=ab,则角C为()A.30° B.60° C.120°D.150°5.等于()A.B.﹣C.D.﹣6.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z=2x+y的最小值是()A.6 B.3 C.D.17.设S n为等比数列{a n}的前n项和,8a2+a5=0,则=()A.﹣11 B.﹣8 C.5 D.118.数列{a n}的通项公式a n=n2+n,则数列{}的前9项和为()A.B.C.D.9.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若a>b,c<d,则a﹣c<b﹣d B.若a>b>0,c<d<0则ac<bdC.若a>b>0,c<0,则><D.若a>b>0,则a﹣a>b﹣b10.已知双曲线C:=1(a>0,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点P在双曲线的右支上,且满足|PF1|=|,|OP|=|OF2|(O为坐标原点),则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A.3 B.C.5 D.二.填空题11.已知tanα=,则tan2α= .12.△ABC中,AC=,BC=,∠B=60°,则∠A= .13.若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n2+n,则数列{a n}的通项公式a n= .14.已知抛物线C:y2=4x的焦点F,点P为抛物线C上任意一点,若点A(3,1),则|PF|+|PA|的最小值为.15.已知正数a,b满足2a+b=ab,则a+2b的最小值为.三.解答题16.△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asinB=bcosA.(1)求角A的大小;(2)若b=1,△ABC的面积为,求a的值.17.已知p:∀x∈R,x2+mx﹣m+3>0;q:∃x0∈R,x02+2x0﹣m﹣1=0,若p∧q为真命题,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18.已知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且a1=4,S4=30.(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2)设b n=a n•2n+1,求数列{b n}的前n项和T n.19.已知函数f(x)=x.(1)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来源:](2)若f()=,,求cosα的值.20.如图,某学校准备修建一个面积为2400平方米的矩形活动场地(图中ABCD)的围栏,按照修建要求,中间用围墙EF隔开,使得ABEF为矩形,EFCD为正方形,设AB=x米,已知围墙(包括EF)的修建费用均为每米500元,设围墙(包括EF)的修建总费用为y元.(1)求出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及x的取值范围;(2)当x为何值时,围墙(包括EF)的修建总费用y最小?并求出y的最小值.21.已知F1(﹣c,0),F2(c,0)分别是椭圆M:=1(a>b>0)的左、右焦点,且|F1F2|=2,离心率e=.(1)求椭圆M的标准方程;(2)过椭圆右焦点F2作直线l交椭圆M于A,B两点.①当直线l的斜率为1时,求线段AB的长;②若椭圆M上存在点P,使得以OA,OB为邻边的四边形OAPB为平行四边形(O为坐标原点),求直线l的方程.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二(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5分)(2014秋•济宁期末)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A.y=±B.y=±C.y=±D.y=±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专题:计算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由双曲线﹣=1的渐近线方程为y=x,求出a,b即可得到渐近线方程.解答:解:双曲线的a=3,b=4,由于渐近线方程为y=x,[来源:]即为y=±x.故选A.[来源:学科网ZXXK]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的方程和性质,考查渐近线方程的求法,考查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2.“2b=a+c“是“a,b,c成等差数列”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即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考点: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专题:简易逻辑.分析:根据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结合等差数列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由2b=a+c得b﹣a=c﹣b,即a,b,c成等差数列,若a,b,c成等差数列,则b﹣a=c﹣b,即“2b=a+c“是“a,b,c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断,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命题“若a>b,则a2>b2”的否命题是“若a<b,则a2<b2”B.命题“若a>b,则a2>b2”的逆否命题是“若a≤b,则a2≤b2”C.命题“∀∈R,cosx<1”的否命题是“∃x0∈R,cosx0≥1”D.命题“∀∈R,cosx<1”的否命题是“∃x0∈R,cosx0>1”考点:四种命题.专题:简易逻辑.分析:根查否命题和逆否命题的定义即可判断解答:解:选项A,命题“若a>b,则a2>b2”的否命题是“若a≤b,则a2≤b2”故错误,选项B,命题“若a>b,则a2>b2”的逆否命题是“若a2≤b2,则a≤b”故错误,选项C,D命题“∀∈R,cosx<1”的否命题是“∃x0∈R,cosx0≥1”故C正确,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以命题为载体,考查否命题和逆否命题,属于基础题4.△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若a2+b2﹣c2=ab,则角C为()A.30° B.60° C.120°D.150°考点:余弦定理.专题:计算题;解三角形.分析:利用余弦定理表示出cosC,把已知的等式代入求出cosC的值,由C为三角形的内角,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即可求出C的度数.解答:解:∵a2+b2﹣c2=ab,∴根据余弦定理得:cosC==,又∵C为三角形的内角,则∠C=30°.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余弦定理,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利用了整体代入的思想,余弦定理很好的建立了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熟练掌握余弦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5.等于()A.B.﹣C.D.﹣考点: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专题:三角函数的求值.分析:利用tan45°=1和两角和的正切公式化简即可.解答:解:==tan(45°+75°)=tan12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两角和的正切公式,以及特殊角的正切值:“1”的代换问题,属于基础题.6.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z=2x+y的最小值是()A.6 B.3 C.D.1考点:简单线性规划.专题: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分析:先根据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再利用几何意义求最值,z=2x+y表示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只需求出可行域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最值即可.解答:解: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目标函数z=2x+y,画出图形:点A(1,1),z A=3,B(0,1),z B=2×0+1=1C(3,0),z C=2×3+0=6,z在点B处有最小值:1,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简单的线性规划,将可行域各角点的值一一代入,最后比较,即可得到目标函数的最优解,是常用的一种方法.7.设S n为等比数列{a n}的前n项和,8a2+a5=0,则=()A.﹣11 B.﹣8 C.5 D.11考点:等比数列的性质.专题:[来源:学科网ZXXK] 转化思想.分析:由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故==1+q2,由此知,应该有方程8a2+a5=0求出q的值,再代入求值,选出正确选项解答:解:∵Sn为等比数列{a n}的前n项和,8a2+a5=0∴8a1q+a1q4=0又数列是等比数列,首项不为0∴8q+q4=0,又q不为零,故有q=﹣2∴===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等比数列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由8a2+a5=0求出公比q的值,再由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将用q表示出来,即可求出值,本题考查了转化的思想及计算能力,8.数列{a n}的通项公式a n=n2+n,则数列{}的前9项和为()A.B.C.D.考点:数列的求和.专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分析:由a n=n2+n,可得=,利用“裂项求和”即可得出.解答:解:∵a n=n2+n,∴=,则数列{}的前9项和=+…+=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裂项求和”方法,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9.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若a>b,c<d,则a﹣c<b﹣d B.若a>b>0,c<d<0则ac<bdC.若a>b>0,c<0,则><D.若a>b>0,则a﹣a>b﹣b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分析:由不等式的可乘性和可加性,即可判断A;由不等式的可乘性,以及正向不等式的可积性,即可判断B;由不等式的可乘性和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即可判断C;运用举反例的方法,比如a=1,b=,即可判断D.解答:解:对于A.若a>b,c<d,即﹣c>﹣d,则有a﹣c>b﹣d,则A错;对于B.若a>b>0,c<d<0,则﹣c>﹣d>0,则有﹣ac>﹣bd,即ac<bd,则B对;对于C.若a>b>0,c<0,则0<<,即有>,则C错;对于D.若a>b>0,则可举a=1,b=,则a﹣a=1,b﹣b=,显然1<,则D错.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不等式的性质及运用,考查反例法判断命题的真假,考查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和易错题.10.已知双曲线C:=1(a>0,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点P在双曲线的右支上,且满足|PF1|=|,|OP|=|OF2|(O为坐标原点),则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A.3 B.C.5 D.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专题:计算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运用双曲线的定义,结合条件可得|PF1|=8a,|PF2|=6a,再由|OP|=|OF2|,得到∠F1PF2=90°,由勾股定理及离心率公式,计算即可得到.解答:解:由于点P在双曲线的右支上,则由双曲线的定义可得|PF1|﹣|PF2|=2a,又|PF1|=|PF2|,解得|PF1|=8a,|PF2|=6a,由于△PF1F2中,|OP|=|OF2|=|OF1|,则∠F1PF2=90°,由勾股定理得|PF1|2+|PF2|2=|F1F2|2,即有64a2+36a2=4c2,即有c=5a,即e==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的定义、方程和性质,考查双曲线的离心率的求法,同时考查勾股定理的运用,考查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二.填空题11.已知tanα=,则tan2α= .考点:二倍角的正切.专题:三角函数的求值.分析:由条件利用二倍角的正切公式,求得tan2α的值.解答:解:∵tanα=,∴tan2α===,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倍角的正切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12.△ABC中,AC=,BC=,∠B=60°,则∠A= .考点:正弦定理.专题:计算题;解三角形.分析:由已知及正弦定理可得sinA=,又AC=>BC=,由大边对大角即可求∠A.解答:解:∵由正弦定理可得:sinA===,又∵AC=>BC=,∴∠B=60°>∠A,∴∠A=.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大边对大角等知识的应用,属于基础题.13.若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n2+n,则数列{a n}的通项公式a n= 2n .考点:数列递推式.专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分析:由已知条件利用公式,能求出a n.解答:解:∵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n2+n,∴a1=S1=1+1=2,a n=S n﹣S n﹣1=(n2+n)﹣[(n﹣1)2+(n﹣1)]=2n,当n=1时,上式成立,∴a n=2n.故答案为:2n.点评:本题考查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公式的合理运用.14.已知抛物线C:y2=4x的焦点F,点P为抛物线C上任意一点,若点A(3,1),则|PF|+|PA|的最小值为 4 .考点:抛物线的简单性质.专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圆锥曲线中的最值与范围问题.分析:设点P在准线上的射影为D,则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可知|PF|=|PD|进而把问题转化为求|PA|+|PD|取得最小,进而可推断出当D,P,A三点共线时|PA|+|PD|最小,答案可得.解答:解:抛物线C:y2=4x的准线为x=﹣1.设点P在准线上的射影为D,则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可知|PF|=|PD|,要求|PA|+|PF|取得最小值,即求|PA|+|PD|取得最小.当D,P,A三点共线时,|PA|+|PD|最小,为3﹣(﹣1)=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以及简单性质的应用,判断当D,P,A三点共线时|PA|+|PD|最小,是解题的关键.15.已知正数a,b满足2a+b=ab,则a+2b的最小值为9 .考点:基本不等式.专题: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分析:利用“乘1法”与基本不等式的性质即可得出.解答:解:∵正数a,b满足2a+b=ab,∴=1.则a+2b=(a+2b)=5+=9,当且仅当a=b=3时取等号,因此a+2b的最小值为9.点评:本题考查了“乘1法”与基本不等式的性质,属于基础题.三.解答题16.△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asinB=bcosA.(1)求角A的大小;(2)若b=1,△ABC的面积为,求a的值.考点:余弦定理;正弦定理.专题:计算题;解三角形.分析:(Ⅰ)利用正弦定理化简已知条件,通过三角形内角求解A的大小即可.(Ⅱ)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先求c的值,即可直接利用余弦定理求解.解答:解:(Ⅰ)asinB=bcosA,由正弦定理可得sinAsinB=sinBcosA,∵B是三角形内角,∴sinB≠0,∴可解得:tanA=,A是三角形内角,∴A=.(Ⅱ)∵b=1,S△ABC===,∴可解得:c=4,∴由余弦定理可知:a2=b2+c2﹣2bccosA…(9分)=1+16﹣2×1×4×=13…(11分)∴a=…(12分)点评:本题考查正弦定理以及余弦定理的应用,三角形的解法,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7.已知p:∀x∈R,x2+mx﹣m+3>0;q:∃x0∈R,x02+2x0﹣m﹣1=0,若p∧q为真命题,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考点:复合命题的真假.专题:简易逻辑.分析: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集与判别式的关系化简命题p,q,由p∧q 为真命题,则p与q都为真命题,即可得出.解答:解:p:∀x∈R,x2+mx﹣m+3>0,则△=m2﹣4(3﹣m)<0,解得﹣6<m<2;q:∃x0∈R,x02+2x0﹣m﹣1=0,则△1=4﹣4(﹣m﹣1)≥0,解得m≥﹣2.若p∧q为真命题,则p与q都为真命题,∴,解得﹣2≤m<2.∴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2≤m<2.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集与判别式的关系、复合命题的判定,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18.已知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且a1=4,S4=30.(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2)设b n=a n•2n+1,求数列{b n}的前n项和T n.考点:数列的求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专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分析:(1)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前n项和公式即可得出;(2)b n=a n•2n+1=•2n+1.利用“错位相减法”、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即可得出.解答:解:(1)设差数列{a n}的公差为d,∵a1=4,S4=30.∴=30,解得d=.∴a n=a1+(n﹣1)d=4+=.∴a n=.(2)b n=a n•2n+1=•2n+1.∴数列{b n}的前n项和T n=,+…+(7n﹣2)×2n+(7n+5)×2n+1]∴﹣T n=+…+7×2n﹣(7n+5)×2n+1]==,∴T n=.点评: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前n项和公式、“错位相减法”,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9.已知函数f(x)=x.(1)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2)若f()=,,求cosα的值.考点:三角函数中的恒等变换应用;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及其求法;正弦函数的图象.专题:三角函数的求值;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分析:(1)首先利用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把函数关系式变形成正弦型函数,进一步求出函数的正周期.(2)利用(1)的函数关系式,对角进行恒等变形,进一步利用公式的展开式求出结果.解答:解:(1)f(x)=x.==所以:(2)由(1)得:f(x)=所以:则:因为:,所以:则:cosα==cos()cos+sin()sin=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三角函数关系式的恒等变换,利用正弦型函数的周期公式求函数的周期,角的恒等变化,求函数的值.属于基础题型.20.如图,某学校准备修建一个面积为2400平方米的矩形活动场地(图中ABCD)的围栏,按照修建要求,中间用围墙EF隔开,使得ABEF为矩形,EFCD为正方形,设AB=x米,已知围墙(包括EF)的修建费用均为每米500元,设围墙(包括EF)的修建总费用为y元.(1)求出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及x的取值范围;(2)当x为何值时,围墙(包括EF)的修建总费用y最小?并求出y的最小值.考点:基本不等式在最值问题中的应用;函数模型的选择与应用;不等式的实际应用.专题:应用题;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分析:(1)根据面积确定AD的长,利用围墙(包括EF)的修建费用均为500元每平方米,即可求得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函数的特点,满足一正二定的条件,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确定函数的最值.解答:解:(1)设AD=t米,则由题意得xt=2400,且t>x,故t=>x,可得0,…(4分)则y=500(3x+2t)=500(3x+2×),所以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y=1500(x+)(0).[来源:](2)y=1500(x+)≥1500×2=120000,当且仅当x=,即x=40时等号成立.故当x为40米时,y最小.y的最小值为120000元.点评:本题考查函数模型的构建,考查基本不等式的运用,确定函数模型是关键.21.已知F1(﹣c,0),F2(c,0)分别是椭圆M:=1(a>b>0)的左、右焦点,且|F1F2|=2,离心率e=.(1)求椭圆M的标准方程;(2)过椭圆右焦点F2作直线l交椭圆M于A,B两点.①当直线l的斜率为1时,求线段AB的长;②若椭圆M上存在点P,使得以OA,OB为邻边的四边形OAPB为平行四边形(O为坐标原点),求直线l的方程.考点:椭圆的简单性质.专题:综合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1)运用离心率公式和a,b,c的关系,可得a,b,进而得到椭圆方程;(2)①设直线l:y=x﹣,代入椭圆方程,求出方程的根,即可求线段AB的长;②假设椭圆上存在点P(m,n),使得以OA、OB为邻边的四边形OAPB为平行四边形.设直线方程为y=k(x﹣),代入椭圆方程,运用韦达定理,结合=+,则m=x1+x2,n=y1+y2,求得P的坐标,代入椭圆方程,即可得到k,即可判断P的存在和直线的方程.解答:解:(1)由题意,c=,=,∴a=2,b=1,∴椭圆M的标准方程为;(2)①可设直线方程为y=x﹣代入椭圆方程可得5x2﹣8x+8=0∴x=∴弦AB的长为=;②假设椭圆上存在点P(m,n),使得以OA、OB为邻边的四边形OAPB为平行四边形.设直线方程为y=k(x﹣),代入椭圆方程,可得(1+4k2)x2﹣8k2x+12k2﹣4=0,设A(x1,y1),B(x2,y2),由=+,则m=x1+x2,n=y1+y2,x1+x2=,x1x2=,y1+y2=k(x1+x2﹣2)=k(﹣2)=,[来源:]即有P(,),代入椭圆方程可得=1,解得k2=,解得k=±,故存在点P(,﹣),或(,﹣),则有直线l:y=x﹣或y=﹣x+.点评:本题考查椭圆的方程和性质,主要考查离心率公式和方程的运用,联立直线方程,运用韦达定理,考查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