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观察记录1
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一年级语文

但是张老师的指导读缺少针对性的建设或指导操作性示的问题选择和活动组织)
三、朗读指导。
创设情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伊始张老师采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先给学生出示月亮的谜语紧接着给学生展示月亮的图片在孩子们的一片唏嘘声中引出本课的课题小小的船孩子们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如何做到让孩子们对上课感兴趣多媒体手段的应用为我解决了很大的问题
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
学员姓名
靳军凤
4、配乐朗读,加动作进行表演。
感受诗情,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因此我注重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引导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使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快乐学习,收到很好的效果。这节课中,张老师充分结合课后的思考题:弯弯的月亮像( ),蓝蓝的天空像( ),闪闪的星星像(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并鼓励他们踊跃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在交流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板书设计:
小小的船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渗透知识,为学生奠定语言文字基础。
课堂教学中应该融入语文知识的渗透。包括多音字“只”,叠词以及叠词的形象性,叠词的应用,如何训练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等等。
1、找一找,课文中说到了哪些景物,读一读。
“弯弯的月儿 小小的船 闪闪的星星 蓝蓝的天”
2、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图画,把月儿的可爱,想象到的美妙景色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课堂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不只是纯粹的活动记录,它的使命是让教师在对每个学生进行关注时,能更好的遵循新《纲要》的精神,让教师自主、深入的去寻求掌握观察学生的方法,提高观察的敏锐力,真正把“因材施教”落到了实处。
所以它体现的是被观察对象的一系列发展进程,也体现了教师与观察互动、幼儿与观察互动、家长与教师互动、是真正起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今天我听了我校王老师一节语文课,以下是我的课堂观察记录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1)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2)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3)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4)。
课堂观察记录

学优生可以熟读课文,对生字基本掌握,但少部分学困生没有查阅生字,读课文也是结结巴巴。
学习习惯的不同导致一些同学的学习下降,不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当事。
课堂倾听老师的讲课,不到15分钟时,有少部分学生就开始讲小话,走神,不专心听讲。
学困生最大的问题还是听课习惯不好,每节课最多只能坚持15分钟左右就开始走神,不听讲,这是他们最大的问题。
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
老师发言同学们基本能倾听,但是同学发言时,最多只有一半的同学认真倾听了。
在学生心中还是只会以老师为中心,不会从同学身上学知识,这样的观点应该改变。
教学改进建议
怎样从根本上改变学困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有效的转化学困生,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所有教师认真思考,只有从根本上改变学困生的学习态度,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才能真正的改变和转化学困生。
课堂观察记录
观察者姓名
满红灿
观察者学校
龙海乡双箐口小学
授课教师
李永
授课班级
一年级2班
授课题目
小蝌蚪找妈妈
授课科目
语文
负责观察
对象
学生
观察主题
学生准备、课堂倾听
观察维度
观察视角
观察点
观察记录
结果分析
学生学习
学生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
学生课前对生字进行了查阅,熟读了课文。
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大体的了解,对生字有了基本的认识。
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小学语文)

学员姓名
学员单位
观察时间段
观察对象
小学二年级语文
授课内容
《梅兰芳学艺》
观察点
教学过程客观描述
教学实施优缺分析
教学行为调整建议
一、课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创设)
1、播放梅兰芳的旦角扮像照片,让学生猜图片中的人物是男性还是女性;
2、引出对梅兰芳的介绍;
3、进一步导出本文的主人公
1、优点是抓住重点字、词,在讲授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留给学生自己体会字词意义的时间不够;
应让学生先多读多体会关键词、句的意思,再进行启发,而不是直接向学生演示;
三、知识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掌握后的应用与展示(学生表达、展示的问题选择和活动组织)
1、师傅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是因为什么?(用“因为……所以……”说一句话);
2、在学生理解“紧盯”、“注视”两个词的意思的基础上,让学生上台表演;
3、让学生用面部表情表演“喜、怒、哀、惊”,体会文中“眼睛会说话了”的意思;
1、较好的联系课文内容,适时穿插关联词的应用;并让学生通过表演,把对关键词的理解表现出来;
3、学生练习的说话时间安排不充分;
学生在运用关联词说话的时候,安排的时间不充分,应多抽查几个同学;
四、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把握与调整(学生学习反馈的引导确定和教学调整)
1、提出“我觉得梅兰芳是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
2、通过讨论梅兰芳成功的经历,得出成功的秘诀是“勤学苦练”、“天才出于勤奋”等。
1、通过回答问题,从主人公的事迹中进行总结,并揭示课文的主题;
2、不足的是引伸不够
通过主人公的事迹,揭示了课文的主题,得出成功的秘诀,还应该再引伸一步,说说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该怎样去向主人公学习、该怎样去做。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表1

课堂观察表一:学生参与度
说明:
1. 记录学生被单独指名回答问题(或朗读等)的次数;以划“正”字的方式记录,叫到一次,在其相
应的位置上划一笔。
2. 学生之间的自由辩论,小组讨论后的发言人发言,或离开座位的表演和活动,可用符号“▲”表示
发言、表演等活动,还可用符号“→”表示教师在教师里行走的路线图,从而正确反映出教师的顾及面。
课堂观察表二:师生互动方式
总评:
建议:
课堂观察表三:教师评价手段
说明:在“次数”栏,以划“正”字的方式记录;在“具体表达”栏填写如“不错”、“很好”等具体内容,不够可增加。
总评:
建议:
课堂观察表四:课堂教学时间分配
总评:
建议:
课堂观察表五:板书设计
总评:
建议:
课堂观察表六:教学手段的运用
说明:在“教学手段”栏填写所用的教学手段(如:演示实验、教学图片、自制图片、挂图、多媒体课件、自制教具、游戏等),不够可增加。
总评:
建议:
课堂观察表:学生学习投入状态
观察方法: 每5分钟扫视一次。
总评:
建议:
课堂观察表八:教学设计
说明:填写设计意图时指观察者在本堂课中所观察到的被观察者对于各个教学环节处理上表现出来的意图。
总评:
建议:
初中科学课堂教学观察总体评价表。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记录单

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穆老师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
5.详略得当:是否做到了易懂的少讲或不讲、易混的细讲并辨析?
3、“导学式”教学方法。针对教材的特点,教者采用了教师稍加点拨,学生主动自学的“导学式”教学方法.通过一系列教师精心设计的句、段的变换,引导学生体会并理解课文的内容,进行踏实的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
3.内在联系:是否注意建立知识横向或纵向联系,与生活联系?
穆老师在教学中多次将各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在新课开始,老师问学生都去过哪些地方旅游,从而引出庐山的云雾这一教学内容。在理解“飘”、“漂”时,老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得出“漂”是在液体上漂,而不只是在水面上漂;在学习“千姿百态”时,由“千”“百”表示多,引导学生得到“千里迢迢”等含表示多的意思的成语,实现知识的迁移和积累。
2.核心知识:教师是如何呈现给不同学生的?
1、情境教学法: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播放庐山云雾的秀美风光,同时在欣赏美景之时,用相对柔缓的音乐作为背景衬托。使学生更直观、形象地感受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自读自悟法。
采用多种形式的读,以读为主,在读中感悟。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在读中感悟,体会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记录单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教材版本
语文
课题
庐山的云雾
观察视角
一、教什么
观察者:徐志辉
观察视点
观察记录
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而恰当?
能够围绕“学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孩子通过文本的阅读认识到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以及对大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这一目标展开教学,教学目的明确而恰当。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精选10篇)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精选10篇)[第一课]课题:课文《大海的边上》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熟练朗读,并能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学过程:1. 导入:师生问好并进行热身活动。
2. 导入新课:师生共同朗读课文。
3. 分析课文:师生共同回答问题,理解课文的含义与主题。
4. 练习朗读:学生分组读课文,注意音量、语调与感情。
5. 感悟课文:学生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与观点。
6. 总结:师生一起总结课文的主题与重点。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默写课文,写下自己对课文的感悟。
[第三课]课题:阅读理解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熟练运用阅读理解技巧,获取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并回答问题。
教学过程:1. 导入:师生进行阅读理解游戏,学生以小组形式快速回答问题。
2. 分析问题:学生与老师一起分析问题的关键词与答题技巧。
3. 解读文章:学生独立阅读文章,并回答问题。
4. 课堂讨论: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问题的答案,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
5. 核对答案:师生一起核对答案,对正确答案进行解释。
6. 总结:学生总结阅读理解的技巧与方法,并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课后阅读理解题,并写出解题思路。
[第四课]课题:写人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观察并描述人物形象,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写人物特征。
教学过程:1. 引导:师生讨论如何描写一个人的外貌与性格特征。
2. 观察人物:学生观察并描述一位同学或老师的特征,师生进行点评。
3. 练习写作: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图片,用书面语言描写人物。
4. 互评交流:学生交换作文,进行互相评价与修改。
5. 朗读作文: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老师指导语音与语调。
6. 分享心得:学生谈谈自己在写人方面的感悟与体会。
7. 总结:师生总结描写人物的方法与技巧。
8.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人物,写下他们的特征与性格。
[第十课]课题:情景对话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情景对话。
教学过程:1. 导入:师生进行情景对话的引入活动。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记录1

本节课教师导入很新颖,围绕单元主题“爱的教育”谈话之后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7.学法指导:学生用工具、记笔记、抓要领、做小结、做对比等情况
欠缺
补充视点:
教学改进建议:
可考虑改变课堂整个形式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记录表(三)
授课者
陶云霞
授课年级
三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
一次成功的试验
观察视角怎么学ຫໍສະໝຸດ 观察者:观察视点观察记录
1.指导预习:是否布置学生预习和思考练习,从中发现学生的问题
课前教师布置学生预习新课,从中发现学生的问题,在课堂上针对这些问题有效的开展教学。
2.学思结合:是否引导学生思考教学内容,并主动发现、提出问题
引入环节教师从析题入手,教师教学按照学生提问题的思路进行教学。
2.学思结合:是否引导学生思考教学内容,并主动发现、提出问题
能够做到有效组织,学生先汇报交流,教师后点拨指导。
4.聆听心声:教师能否细心聆听学生不同意见,然后灵活积极地回应
教师能细心聆听学生不同意见,通过适切的评价语言的使用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积极地回应。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学员姓名柯莉娜学员单位枫林坡山完小观察时间段 2014年3月观察对象学生及教师授课内容比尾巴观察点教学过程客观描述教学实施优缺分析教学行为调整建议一、课前情境创设情境导入,出示各种各从兴趣入手,把学生置出示图片时结合动物声创设(激发学样的尾巴图片,设计了一个充于活动中,为老师引导音效果会更好。
生学习兴趣的满儿童情趣的动物比尾巴大学生识字、诵读课文做学生很活跃,能迅速分问题情境创设) 赛情境。
辨各种动物尾巴,教师可好了准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马上指出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加深对字词印象二、知识概念指导诵读课文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和识字教学对生字的认记要的理解和深化教师范读,并根据问句的特难点是要指导学生读好采取多种方式,反复认记。
(学生思维的点,给予手势提示,让学生自问句。
让学生在读中理很多学生已经会读拼音,启发和引导过程) 己练习读。
解语言文字,在读中体但不能独立认字。
可以先朗读课文时,采用了多种会感情。
通过这样反复读拼音识字,再去掉拼音形式,如:学生带读读、小组训练,学生对生字的识识字,在游戏中识字,认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合读、记得到了巩固。
字的识记有层次,加强学边拍手边读等生记忆。
三、知识概念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活通过找尾巴这一课堂拓可以设计小游戏,让学生掌握后的应用动。
通过课文中的不同句式进展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学进行角色扮演,开始比尾与展示(学生行说话练习。
课件出示课后的习语言、运用语言的乐巴大赛。
使学生抓住各种表达、展示的问题选择和活“读读画画” 趣,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动物尾巴的特点并通过游动组织)帮小动物们找尾巴。
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戏的形式牢牢记住。
边找边唱儿歌。
极性。
四、对学生学本课教学比尾巴,不仅培养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本课师生互动很多,课堂习情况的把握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的读,使学生从中能感十分活跃,学生通过多种与调整(学生同时在运用积累词语和句子受到语言的节奏美、音读的方式学习和积累字学习反馈的引导确定和教学的过程中感受到动物尾巴的律美、,从而获得美好情词,通过拓展练习表达能调整)可爱,从而对动物充满喜爱之感的熏陶。
课堂观察记录表

希望教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照顾到所有学生,尤其那些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1)
任职学校
邹城市中心店镇中心小学
任教学科
语文
任教年段
四年级
姓名
宋新闻
观察视角
一、教什么
观察记录
观察视点
观察《蟋蟀的住宅》一课教师教了些什么。
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而恰当?
《蟋蟀的住宅》一课教学目标明确、恰当。
2.核心知识:教师是如何呈现给不同学生的?
教师通过课件演示,采用动漫的形式。
教师较好的做到了这一点,仍需努力。
5.问题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
疑难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
6.作业完成:老师分层布置的作业,学生完成的程度。
学生较好得完成了各自的作业。
7.相异思维:学生对同一问题有无独特的思考和创见
多数学生都有独特的思考和见解。
补充视点:
个别学生没有发言,学习积极性不高。
课前设计学案指导学生预习,并发现了学生的问题。
2.学思结合:是否引导学生思考教学内容,并主动发现、提出问题?
设计一些问题引领学生思考课文主要内容,让学生主动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3.合作学习:形式、次数,是否有效组织、汇报交流、点拨指导?
采用小组、大组、同桌二人一组的形式多次汇报交流学习成果。
4.聆听心声:教师能否细心聆听学生不同意见,然后灵活积极地回应?
3.内在联系:是否注意建立知识横向或纵向联系,与生活联系?
教师注重了学生学习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联系了学生的家。
4.学科特点:是否体现了学科特点与本质?
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激发了学生热爱家庭的情感,注重了语文素养的培养。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雨课堂观察记录表单

《秋天的雨》课堂观察记录表单课堂观察记录表单(1) 任职学校 高桥镇中心小学 任教学科 语文 任教年段 中年级 姓名 刘超静 观察视角 一、教什么 观察记录观察视点 解决教什么的问题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而恰当? 明确,恰当2.核心知识:教师是如何呈现给不同学生的? 字词环节分组分类出示,先观察思考再书写;文段研读中,生读-师简评-配乐再读-再品,扎实而有效。
3.内在联系:是否注意建立知识横向或纵向联系,与生活联系?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
注重生活联系,在知识的学习中体现了横纵向联系,形成知识的系统性。
4.学科特点:是否体现了学科特点与本质? 极大地体现了语文课堂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语文味浓厚。
5.详略得当:是否做到了易懂的少讲或不讲、易混的细讲并辨析? 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在对学与互学中解决的不讲,易于混淆的知识点细讲,并加以比较辨析,在详略体现上泾渭分明。
6.教学资源:是否合理使用教材和校内外教学资源? 合理地利用教学资源,网络资源,针对文本资源的挖掘,拓宽学生的生活视野。
7.学法指导:是否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 很注重学法的指导与渗透。
文本解读从词语美、情感美、情态美、修辞美方面进行归结,条分缕析。
补充视点:细节体现标点符号,标点体现出的情感与温度。
“标点符号就是作者留在文章里的表情。
”教学改进建议:重心语段研读解读渗透应再细化;选点细读,让学生在读中读出文字的美,发现写法的美,表达心中的美。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2)任职学校高桥镇中心小学任教学科语文任教年段中年级姓名刘超静观察视角二、怎么教观察记录观察视点解决如何教的问题1.先学后教:能否通过预学,暴露学习中的问题?能。
在学生的先学中,暴露出待解决的问题,发现应该教的问题,有效归结。
2.以学定教:能否针对学生的问题有效教学?能,针对学生的先学,确定教学的有效性。
3.课堂提问:启发式提问的次数,无效提问的次数?3次启发成功,2次徒劳无效。
小学语文学科课堂观察记录表

城关十二小语文课堂教学观察记录表学校: 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授课教师:__________ ___ 年___月___日课题: 《》课时:______ 记录人:___________阶段观察方向观察内容观察结果1、学生饱满的精神状态、对学习有强烈的期待;(2 分)学生2、教材、文具摆放整齐;(2 分)课准备3、课前预习充分(课文读的熟、有相关标注、能提出问题)。
(2 分)前教师准备1、对本课时教材、本班学生、拟采用的教法、相关教具的准备充分;(2 分)2、课前引导学生预习课文、收集相关学习资料;(2 分)3 2、教师有饱满的情绪、得体的教态。
(分)1、根据实际确定三维目标,不唯教参、切合实际;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符合目学情与新课标理念;(3 分)2、学生基本可达到预期目标,多数学生能完成教学任务、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教标所收获( 3 分)1、教学方法灵活并适合课型,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能联系文本进行有价值的拓展;(4 分)方师法2、及时发现学生有价值的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教学中要融入学法指导;(5 分)3、问题设置具有启发性,对学生个性化的表达能适宜的鼓励,错误的表达可巧妙矫正。
(分) 51、无浪费时间与无助于目标达成的教学行为;(3 分)过2、能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思考、交流的时间、空间、不拖堂;(4 分)层3、训练和作业设计合理全面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5 分)课程4、共性问题与目标预设一致,重难点有效达成。
(2 分)1、教态自然亲切、大方得体、不造作;(3 分)基2、语言规范,准确形象、不过多重复、有启迪思路的作用;(2 分)本面功3、板书简洁、有序, 重点突出( 2 分)4、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熟练恰当、不滥用。
(4 分)个性对课堂教学的自信、教学有个性风格特点。
(3 分)1、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课堂风气氛活跃但不失条理;(4 分)参中学与2、自我调控能力强,参与时机与效率恰当。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堂观察记录及分析表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堂观察记录及分析表1. 观察记录在观察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堂时,我注意到以下几点:- 教师使用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解、示范、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 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问、回答问题,并展示彼此的作品,表现出良好的研究氛围。
- 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让学生演讲、朗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课堂上还进行了一些互动游戏和小组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 教师使用了多媒体技术,如投影仪、电子白板等,以增强学生的研究效果和视听体验。
2. 观察分析基于以上观察记录,我得出以下分析:- 教师的教学方法丰富多样,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研究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参与度。
- 学生的积极参与表明他们对语文研究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反映出教师在激发学生研究兴趣方面的有效措施。
- 注重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 互动游戏和小组活动能够锻炼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 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使研究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研究兴趣。
3. 结论从以上观察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堂采用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积极的互动和合作方式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参与度。
注重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研究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这些措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总的来说,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堂的观察表明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得到了良好的实施和应用,学生们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下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教研活动观察拍照记录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2023年3月15日开展了主题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了区教研室专家进行指导,旨在通过观摩、研讨,提升教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二、活动过程1. 观摩课堂活动当天,来自不同年级的语文教师分别展示了他们的课堂教学。
以下是对几堂课的观察记录:(1)一年级《春天来了》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春天的特点。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拍照记录:学生展示春天图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2)三年级《动物王国》教师通过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找出动物的特点。
在讨论环节,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气氛热烈。
拍照记录:教师讲述故事,学生积极参与讨论(3)五年级《美丽的乡村》教师以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乡村的美丽景色。
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体会作者对乡村的热爱之情。
学生通过朗读、表演等方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拍照记录:教师展示乡村景色,学生朗读课文2. 专家点评观摩课后,区教研室专家对几堂课进行了点评。
专家首先肯定了教师们的教学成果,同时也指出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学目标不够明确、课堂环节不够紧凑等。
拍照记录:专家进行点评,教师认真聆听3. 研讨交流在专家点评后,教师们围绕课堂教学策略展开了热烈的研讨。
大家纷纷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探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拍照记录:教师们进行研讨交流,气氛热烈三、活动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观摩、研讨,教师们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以下是本次活动的几点收获:1. 明确教学目标,关注学生需求。
2. 注重课堂环节设计,提高课堂效率。
3.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 加强师生互动,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5. 注重教学反思,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笔记

青云小学语文课堂观察活动一
第二部分
4月1日下午第四课,利用教研组业务学习活动时间,沈旭红老师阐述了她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思路,听课老师们对沈老师的课进行了细致的剖析、再现,对沈老师的课表示肯定的同时又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
活动过后,参加观察的教师认真填写课堂观察记录量表(附后)。
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观察记录
1.关于“时间段”:填写所观察的时间段编号,如第一个五分钟填上“5”。
2.关于“问题类型”:一、有效:1.铺垫型;2.思考型;
3.提醒型;
4.其他。
二、低效:5.过易的;6.过难的;7.无意义重复的;8.表述含糊的;9.其他。
三、无效:问与不问一个样或者问比不问还不好的提问。
3.关于“相关分析”:含问题本身(含提问内容、形式、时机等)的分析及学生回答、教师理答状况的分析。
选择典型的问题进行分析,不必逐个分析。
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观察记录
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观察记录
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观察记录
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观察记录
课堂观察笔记
课堂观察笔记
课堂观察笔记
课堂观察笔记。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

知识概念掌握后的应用方面,主要是通过认读生字、朗读课文、书写生字来展现出来。
优点:教师循序渐进,把识字、朗读、书写教给学生。缺点:识字方法的教学单一,朗读课文教师应引导,书写汉字时,应纠正孩子的书写姿势。
识字方法的教学采取偏旁加熟字的方法,教学生应用到课文中要认读的生字;朗读课文教师应首先范读,在随文理解时,体会鸟儿、鱼儿的欢快,游人的陶醉,再指导带着感情去朗读课文;书写汉字时,应教会孩子正确的书写姿势,可以教儿歌,以及正确书写姿势的图片,形象直观的教孩子,孩子也能较为容易的接受。
可以先提问:同学们喜欢出去玩吗?(喜欢)接着强调聆听,教师再当导游介绍江南的美景
二、知识概念的理解和深化(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引导过程)
教师采用观察图片,随文理解,启发学生思考树木密是什么意思?以及教师示范引导学生观察。
优点:借助图片,直观教学,理解课文的意思。缺点:学习形式,太过单一。
启发学生的思维,可以在观察图片的时候,借助小组讨论,合作学习,集体的智慧是最好的。
四、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把握与调整(学生学习反馈的引导确定和教学调整)
学生学习情况上来看,能认读生字,书写生字,朗读课文,教学任务完成。
优点:按照教学目标实施教学,有条不紊。缺点:教学环节过于套路化,没有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学生书写汉字时,或多或少出现一些观察上的错误。
教学环节上,可以利用喜羊羊划竹排,来接学生去江南游玩这个线索,去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完成喜羊羊的识字任务,以及学会正确的坐姿,才坐上竹排出去游玩。在游玩的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得出江南有哪些美景,体会高兴的心情,再在路上的引导下,带着开心的语调读课文。另外,教师一定要纠正学生的握笔姿势以及书写姿势,还要从长远考虑学生的综合成长。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表

教学设计有效性的观察记录观察分析:我的建议:设计意图:课堂教学结构合理性,具体从各环节时间分配、教学行为时间分配进行观察,更明确的让教师知道自己在课堂中哪些环节无效,哪些有效,哪些能突出重点,时间分配不合理的,根据情况进行调整,使重难点多用时间,给学生充分思考阅读的时间,使课堂结构更合理。
教师评价的有效性的观察记录观察分析:我的建议:设计意图:教师评价的有效性,主要从教师过渡语、教师评价语、教师纠错三个方面进行观察,更明确的让教师知道自己在课堂中使用了哪些评价,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根据情况进行调整,使内容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使学生对教师语言简单、易懂;使课堂顺畅、和谐。
学生自评有效性的观察记录观察分析:我的建议: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记录学生对自我评价的反应,很明确的看出自我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是否有帮助,也就是否有效。
观察记录与分析将有利于教师从学生的反应及目标达成两方面,更好地运用多种评价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表(4)教师提问艺术的观察记录观察分析:我的建议: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记录老师的提问艺术,很明确的看出教师提问对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是否有帮助。
观察记录与分析将有利于教师从学生的反应及目标达成两方面,更好引导学生思考、探索语文知识,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表(5)教学资源有效性的观察记录观察分析:我的建议:设计意图:通过对课程资源使用情况的观察,更明确的让教师知道自己在课堂中使用了哪些教学资源,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哪些是可有可无的,根据情况进行调整,使内容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轻松。
课堂教学学生参与情况统计表使用说明:每小格代表一个学生,学生参与情况用“画正字”方法进行统计。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表(6)教师教学有效性的观察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学思结合:是否引导学生思考教学内容,并主动发现、提出问题
能够做到有效组织,学生先汇报交流,教师后点拨指导。
4.聆听心声:教师能否细心聆听学生不同意见,然后灵活积极地回应
教师能细心聆听学生不同意见,通过适切的评价语言的使用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积极地回应。
5.情境导入:是否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本节课教师导入很新颖,围绕单元主题“爱的教育”谈话之后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7.学法指导:学生用工具、记笔记、抓要领、做小结、做对比等情况
欠缺
补充视点:小学语文课堂观察记录表(三)
授课者
陶云霞
授课年级
三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
一次成功的试验
观察视角
怎么学
观察者:
观察视点
观察记录
1.指导预习:是否布置学生预习和思考练习,从中发现学生的问题
课前教师布置学生预习新课,从中发现学生的问题,在课堂上针对这些问题有效的开展教学。
2.学思结合:是否引导学生思考教学内容,并主动发现、提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