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及课外文言文练习题

合集下载

(完整版)《孙权劝学》课后练习及答案

(完整版)《孙权劝学》课后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练习题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初,权谓吕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 )猎,见往事耳."(1)给加点的字注音。

(2)解释语段中画线的词语。

①谓:②博士:③涉猎: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孙权劝吕蒙读书的原因是“”,而吕蒙却以“"为由推托了.孙权以自己为例,使吕蒙“”。

(2)孙权指出的读书办法是“”。

(3)肃“拜蒙母”,并与吕蒙“结友”的原因是“ "。

3。

下列加点词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见;①见往事耳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B。

以;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C.当; ①但当涉猎②卿今当涂掌事D。

今;①卿今者才略②卿今当涂掌事4。

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

蒙辞/以军中多务B。

蒙/乃始就学C.自以为/大有所益D。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讨5.翻译下面的句子。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6。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

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别”,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7.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想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精品练习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孙权劝学》精品练习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数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
12.材料一中说“许多人的学问都在忙中做成的”,能否用《孙权劝学》中吕蒙读书的经历来证明这个观点?为什么?
13.依据材料三,说说国民利用各种媒介阅读的时长有什么特点?
14.初二同学时间紧、课业重。请你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向同学提出三条阅读建议。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材料二)
现在的书真叫多,读书的可选择范围非常之大,倒容易弄得读书人手足无措,不知该读什么,该取怎么个读法了。面对这一形势,我现在多取“猫式读法”。我家养了三只大猫,注意观察,发现它们进食有几个特点,都足资我读书时借鉴。一是它们进食前先要以目巡查左右,并对食盆中的食物以鼻检验,绝不轻易下嘴,这启发我选一本陌生的书来读时要十分慎重,不能因此白白耗费宝贵的时间,更不能误食腐物影响心灵健康;二是它们吃东西时不仅细嚼慢咽,还往往摆头晃脑,能十分精确地将鱼肉中的小刺剔除,这启发我读书要善于汲取精华、唾其糟粕;三是它们一般都不贪食,胃口大开,却能适可而止,我们常用“猫食儿”形容量虽小而已他足,由此启发我:面对的书越繁杂,越不能贪多求广,还是要先确定好一个时期的读书目的,依次列出必读、可读、可读可不读(即机动安排,时间有富裕则读,无富裕则放弃)的书名,订出相应的计划,配置好时间份额,一周或半月检查一下自己的执行情况。“猫式读法”实践下来,尤有读书乐、乐融融的效益,故不揣冒昧,写出以供读友们参考。

七年级下册语文 4.孙权劝学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下册语文 4.孙权劝学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下册语文 4.孙权劝学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蒙辞/以军中多务B.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答案】B【知识点】孙权劝学《资治通鉴》;文言文断句【解析】【分析】A项应为:蒙/辞以军中多务;C项应为: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D项应为: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故选B。

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但当.涉猎门当.户对B.自以为大有所益.多多益.善C.见往事..耳往事..不堪回首D.卿.今者才略卿.今当涂掌事【答案】D【知识点】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常用文言实词【解析】【分析】A翻译为: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

当:应当翻译为:指男女双方家族的社会政治地位和经济状况不相上下,适宜通婚结亲。

当:相当、恰当、适合、正确B翻译为:自认为有很大的好处。

益:..好处翻译为:一样东西或人等越多越好。

善:好C翻译为:了解历史。

往事:指历史翻译为:不忍再去回忆过去的经历或情景。

往事:过去的经历或情景D翻译为: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翻译为: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

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

3.(2023七下·阜新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孙权劝学》通过吕蒙劝学、孙权就学最终学有所成的故事揭示了读书学习大有好处的道理。

B.在《骆驼祥子》中,祥子失去了第一辆车后,再次回到车场,不等身体养好又拼命拉车,后来祥子去有两个太太的夏先生家拉包月,他忍受不了苛待,又辞职回到车场。

C.《朝花夕拾》中《二十四孝图》开篇以儿童读物、儿童教育入笔,接着讲述自己儿时得到的一本《二十四孝图》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封建孝道虚伪的批判。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孙权劝学专项训练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孙权劝学专项训练

1孙权劝学课内精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2018·日照五莲月考]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卿今者..才略( )(5)卿今者才略..( )(6)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孙权劝学的目的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他是如何成功劝说吕蒙学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8·日照北京路中学检测]文章写吕蒙的学习过程仅用“蒙乃始就学”一句话带过,而写他的学习成效又用鲁肃的见闻和行动来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妙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谈谈你对“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这句话的理解。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4《孙权劝学》同步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4《孙权劝学》同步练习

15《孙权劝学》同步练习
一、解释重点词语: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
当涂
..(),不可不学!”蒙辞.()以.()..()掌事
军中多务
..()。

权日:“孤.()岂.()欲.()
卿治经
..()..()为.()博士
邪!但.()当涉猎
..()耳.()。

..(),见.()往事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
..()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
寻阳,与蒙论议
..(),..(),大惊曰:“卿今者才略
(),大兄何.()见事
..()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
..()而.()别。

二、通假字:
三、古今异义词:
1、
2、
3、
4、
5、
6、
7、
8、
四、一词多义:
1、
2、
()
3、
4、
者()
5、
6、以:蒙辞以军中多务
五、重点句子翻译: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卿言多务,孰若孤?
5、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6、蒙乃始就学。

7、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8、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9、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0、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最新人教部编七下《4孙权劝学》专题练习(答案)

最新人教部编七下《4孙权劝学》专题练习(答案)

人教部编七下《4孙权劝学》专题练习(答案)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文学常识】本文段选自《》,这是一本体通史,记载了从到共1362年间的史事。

编者是时期的政治家、史学家,字君实。

【古今异义】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今义:治理2.即更.刮目相待古义:今义:更加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今义:学位名称4.见往事..耳古义:今义:过去的事【一词多义】1.当(1)但当.涉猎( ) (2)当.涂掌事( )2.见(1)见.往事耳( )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句子翻译】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阅读理解】1.孙权劝学的原因是什么?劝学的结果又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2.文章主要讲“孙权劝学”,为什么还要写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别”这一情节?【对比阅读】【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雍正初,李家洼佃户董某,父死,遗一牛,老且跛,将卖于屠肆。

牛逸至其父墓前,伏地僵卧,牵挽鞭捶,皆不起。

村人闻是事,络绎来视,忽邻叟刘某愤然至,以杖击牛曰:“其父堕河,何预尔事?使随波漂流,充鱼鳖食,岂不大善?尔无故多事,引之使出,多活十余年,致其奉养,死而买棺葬。

且留此一坟,岁需祭扫,为董氏之孙无穷累,尔大罪矣!尔就死,活该!”盖其父尝坠河中,牛随之跃入,牵其尾得脱险也。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

4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基础知识达标1.给以下加点字读音。

卿 (qī ng)岂(qǐ) ..孰 (shú)才略(lüè) ..涉猎(shè) .2.解说以下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当权..(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推托.(3)治经为博士邪治:研究.(4)但当涉猎涉猎:大略地阅读..(5)蒙乃始就学就:从事.3.以下句子中 ,加点词的意义完整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A.B.C.D.【分析】A 项 ,“卿”,均为古代君对臣或朋友、夫妻间的爱称。

B 项,“当”,应当 /相当。

C项 ,“益”,利处 /更为。

D 项,“更”,从头 /再,又。

4.以下句子中 ,加点词的古今词义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D)A.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B.但当涉猎.C.见旧事耳..D.与蒙论议..【分析】A 项,“博士”,古义指专掌经学教授的学官;今义指学位名。

B 项 ,“但”,古义是只 ,不过 ;今义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关系词。

C 项,“旧事”,古义指历史 ;今义指过去的事。

D 项 ,“论议”,古今均指议论议事。

5.以下相关课文的说法 ,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B)A. 司马光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B.本文主要采纳正面描绘的手法来刻画人物。

C.本文经过孙权劝学 ,吕蒙就学且学有所成的故事,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巨大作用。

D. “吴下阿蒙”在文中指吕蒙 ,以后泛指缺乏学问与文才的人。

【分析】 B 项,文中主假如采纳侧面描绘的手法来刻画人物。

6.(宁夏中考 )察看下边这幅图画 ,按要求答题。

(1)这幅图表现了什么主题 ?念书、勤学、少年有志、陶醉、童趣等。

(切合画面主题即可 )(2)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画面内容。

略7.阅读下边一段文字 ,按要求答题。

汉朝人孙敬 ,特别勤学 ,从早到晚地念书。

有时疲备了 ,想睡觉 ,就用一根绳索系住头发 ,另一头拴在房梁上拉直 ,这样假如再打打盹 ,就会被绳索拉醒。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习题(含答案)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习题(含答案)

4、孙权劝学习题(含答案)一、注音卿()涉()邪()孰()遂()岂()二、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一千多年间的史事。

2、文中“治经”中的“经”指:《易》、《诗》、《书》、《礼》、《春秋》等书。

3.古代文言文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列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并用成语写一段文字。

(1)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2)刮目相看: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3)文字示例: 刚从大学毕业的张老师,由于业务知识不熟,教字经验少,在教学中常常捉襟见肘,但是,他勤奋好学,不久,在教学中取得了令人刮目相待的成绩。

人们谈起他时,都喜滋滋地说:“张老师已不是以前的吴下阿蒙啦!”4、宋代诗人刘过曾写过一首题为《书院》的“劝学诗”:“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稳时。

”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格,表达的意思是勤奋读书如农夫耕地,几分耕耘,几分收获,而《孙权劝学》则以对话为主,表达了学习的重要性。

三、阅读课文并答题。

(一)、解释划横线的词。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代王侯的自称,博士:当时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

2、但当涉猎。

但:只,涉猎:粗略的阅读。

3、卿今当涂掌事。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当涂:当道,当权。

4、即更刮目相待。

更:重新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

(二)、揣摩课文。

1、理解下列句中着重虚词所表示的语气。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耳:用在陈述句句尾,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乎:表示感叹的语气,可译为“啊”2、分析下列人物语言的作用。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果断,神态严肃,既严格要求,又充满期望。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语气,不悦神情,责备。

(3)卿言多务,孰若孤?神情激动,语言恳切,现身说法向吕蒙说明学习的可能性。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练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练习题

1.《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时期的家、家。

主持编写的,它是我国第一部体通史。

2.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初(当初) 当涂(当道,当权) 多务(多事务) B.孤(古代王侯的自称) 博士(知识高深的人)辞(推托) C.涉猎(粗略地阅读) 往事(历史)过(到)D.见事(认清事物) 及(到了……的时候)非复(不再是)3.说说下面加点的词表现了说话者怎样的语气?(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翻译句子。

⑴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⑵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5.孙权指导吕蒙读书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方法:目的:6.本文主要通过来刻画人物,表现人物鲜明的性格:孙权是;吕蒙是。

7.鲁肃的话表现他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文末“”更进一步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8.孙权是如何劝吕蒙学习的?答:9.写出自本课的成语:答:10.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11.找出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并指出这里是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答:1.本文《木兰诗》选自宋代编的《》一书。

这首诗是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可汗..()()燕.山()胡骑.()辔.头()3.解释下列括号中字词的意思:⑴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⑵万里赴戎机(赴:)⑶出郭相扶将(郭:)⑷策勋十二转(策:)12.两组“不闻……但闻……”写什么景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

13.选出不是对偶句的一项()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B.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4.画线的第二句是什么描写?表现木兰什么特点?答:15.结尾一段吟唱附文,以兔为喻,赞颂了什么?答:16.对木兰这一形象的意义,怎样贴切评价?答:17.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全诗,你认为是木兰的形象特点是什么?(2).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3).结合具体语句,说说木兰有哪些可敬、可爱之处。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古诗文言文复习专项训练(有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古诗文言文复习专项训练(有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古诗文言文复习专项训练(有答案)一、《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初.,权谓吕蒙曰(当初)(2)蒙辞以军中多务.(事务)(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难道)(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只是)(5)非复..吴下阿蒙(不再是)(6)即.更刮目相待(就)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古时王侯的自称今义:孤单,孤独(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古义:只,只是今义:表转折的连词(3)即更.刮目相待古义:另,另外今义:变更(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古义:知晓今义:看见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A.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解析:“邪”通“耶”;“贴”通“贴”;“扳”通“攀”)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A.蒙辞/以军中多务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C.自以为/大有所益D.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蒙/辞以军中多务)5.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本书是_________时期政治家、史学家_________主持编撰的_________(体例)通史。

宋神宗认为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故赐名。

(2)孙权对吕蒙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文中原句回答)(3)通过鲁肃的语言写吕蒙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宋;司马光;编年体。

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习题-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习题-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习题副标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0分)1.下列对文言语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好处。

)B.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

)C.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岂能让你治理经书充当博士呢! )D.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如今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地的阿蒙了!)2.下列有关课文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 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对他人的爱称、敬称等。

例如,本文中的“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孤”是古时王侯的自称, “大兄”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B. 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

对话言简义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

仅寥寥数语,就能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C. 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D. 鲁肃与吕蒙“结友”,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3.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卿今当涂掌事但当涉猎B. 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C. 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D. 与蒙论议,大惊大兄何见事之晚乎4.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自以为大有所益(好处,益处)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更加)B. 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但当涉猎(只,只是)C.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只)卿言多务,孰若孤(人称代词,你)D. 及鲁肃过寻阳(到,等到)蒙乃始就学(这样,如此)5.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 蒙/乃始就学B. 非复/吴下阿蒙C. 蒙辞/以军中多务D. 见/往事耳6.下列对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卿今当涂掌事。

(朋友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B.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古时王侯的自称)C. 非复吴下阿蒙!(吕蒙的小名)D.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对朋友辈的敬称)7.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古今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A.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B.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专项复习练习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专项复习练习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专项复习练习文言文专项练习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基础过关练习1、文学常识。

《孙权劝学》选自,它是(朝代)政治家、史学家(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记载了从(时期)到(时期)1362年间的史事。

2、重点字音。

卿.()孰.若孤()遂.()即更.刮目()博士邪.()3、划分句子节奏。

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④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4、重点文言现象。

①古今异义:辞:古义:今义:治:古义:今义:但:古义:今义:孤:古义:今义:往事:古义:今义:博士:古义:今义:②一词多义:当.涂掌事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见.事之晚乎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5、重点词义: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当涂掌事..掌事卿今辞以..为博士邪..欲卿治经..军中多务孤岂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孰若孤...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大.惊曰6、重点句子译文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译文:2).卿言多务,孰若孤?译文: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译文: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文: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译文: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译文: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译文:8).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文:7、课文内容回顾:①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孙权劝学的成果是。

(以上均填课文原句)②.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③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④鲁肃的话表现了他的情感,也从写出了吕蒙学有所获;文末的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文章的、两个成语突出表现了吕蒙进步之大。

此故事说明了,突出了④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至少两个):⑤概括文中人物的形象:孙权:吕蒙:鲁肃:⑥本文主要的表达方式有;对人物的描写主要抓住人物的描写,孙权的语言描写主要是从面描写,鲁肃的语言描写是从面表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及课外古诗词前五首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及课外古诗词前五首试卷

文言文一课一测(七下三)班级_____座号____姓名______成绩______一、阅读《孙权劝学》完成以下各题: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填空:(9.5分)(1)、本文选自,它是(朝代)家、家(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记载了从到共年间的史事。

(6分)(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的“经”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分)(3)《孙权劝学》以为主,言简意丰地表达了学习的重要性。

(1分)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3.5分)卿.()涉.猎()孰.()岂.()遂.()邪.()即更.()刮目相待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12分)⑴蒙辞以..军中多务.(辞:)(以:)(务:)⑵蒙乃.始就.学(乃:)(就:)⑶及.鲁肃过.寻阳(及:)(过:)⑷非复..吴下阿蒙(非复:)⑸即更.刮目相待(更:)⑹但.当涉猎..(但:)(涉猎:)⑺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4.解释下列多义词的意思:(4分)⑴当:卿今当.涂掌事()但当.涉猎()⑵见: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5、辨析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4分)⑴博士:古义:今义:⑵往事:古义:今义:6.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12分)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⑵卿言多务,孰若孤?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⑷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⑸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⑹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7. 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回答下列问题。

(4分)①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方法是:“”,目标是:“”。

②孙权为什么要吕蒙学习?③.表现吕蒙自己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语句是哪句?8.朗读文章要注意句子的语气。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与理解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②蒙乃始就学________③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④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努力学习,才略有惊人长进的故事。

【答案】(1)推托;于是;经过;重新(2)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很有好处。

(3)B【解析】【分析】(1)此题注意一词多义词,如,乃:于是。

古今异义词,更:重新。

(2)本题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以为:认为。

益:好处。

(3)B.错误,应该是从侧面,而不是正面。

故选B。

故答案为:⑴推托;于是;经过;重新;⑵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很有好处;⑶ B。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

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意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⑵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翻译一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要通顺们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⑶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及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及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及解析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划线的字词。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②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③卿今者才略________④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2)翻译句子。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孙权劝学时,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法推辞。

B. 孙权要求吕蒙不仅要涉猎广泛,而且要钻研经书。

C. 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 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和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答案】(1)推托;到,等到;才干和谋略;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2)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

(3)B【解析】【分析】⑴注意重点动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同时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①辞:动词,推托;② 及:动词,到,等到;③ 才略:名词,才干和谋略;④ 博士:名词,古今异义词,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⑵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今:当今。

当涂:当道,当权。

掌事:掌管政事。

句意是: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

⑶B项有误,孙权要求吕蒙多读书,要涉猎广泛,文章没有涉及“而且要钻研经书”。

故答案为:⑴① 推托;② 到,等到;③ 才干和谋略;④ 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七下《孙权劝学》练卷(原创含答案)

七下《孙权劝学》练卷(原创含答案)

七下《孙权劝学》练卷(原创含答案)孙权劝学姓名分数一、重点字词注音卿.qīnɡ邪.yé孰.shú遂.suì涉.shè猎.liè即.jí更.ɡēnɡ二、重点字词注解1、通假字: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句末语气词,表反问语气。

2、解释加点字:初.,权谓.吕蒙曰初,当初。

谓,对……说。

卿今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当权自以为..大有所益.以为,认为。

益,好处。

非复..吴下阿蒙非复,不再是。

蒙乃.始就.学乃,于是,就就,从事。

见往事..耳往事,历史。

及.鲁肃过.寻阳及,到了……的时候过,到。

结友而.别而,表顺接关系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大兄,长兄。

之,助词孰若..孤孰,谁。

若,比得上。

肃遂拜..蒙母遂,于是,就拜,拜见,拜望即更..刮目相待即,就更,重新但.当涉猎..但,只是。

涉猎,粗略地阅读蒙辞以..军中多务.辞,推托。

卿今者才略..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以,用。

务,事务。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岂,难道治经,研究儒家经典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3、一词多义A、当但当涉猎应当。

卿今当涂掌事掌管。

B、见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B、事见往事耳事情。

当涂掌事事务。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事物。

C、大大有所益非常。

大惊曰非常。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年长。

4、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所表示的语气。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B、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5、写出文中的两个成语,并分别以之造句。

A、吴下阿蒙——。

B、刮目相待——。

三、重点语句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译: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2、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译: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及解析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及解析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及解析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②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学习的必要性,又现身说法地指出学习的可能性,易于让人接受。

B.从鲁肃的由衷赞叹和结友举动,可见他坦诚、率直、敬才爱才。

C.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吕蒙学有所成。

D.孙权劝学的成功告诉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别人;劝说别人要讲究方式方法。

【答案】(1)经过;擦拭;对朋友辈的敬称(2)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推托。

②只是应该广泛(粗略)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3)C【解析】【分析】(1)本题中的“过”是“经过”;“刮”这里是“擦拭”的意思。

(2)本题①句中的“辞(推托,托辞)、以(用)”两个词是赋分点;②句中的“但(只)、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耳(罢了)”几个词是赋分点。

(3)文章叙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是从侧面表现吕蒙学有所成,不是正面描写。

故答案为C。

故答案为:⑴① 经过;② 擦拭;③ 对朋友辈的敬称⑵ 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推托。

②只是应该广泛(粗略)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⑶ C【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

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

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

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①之.而不为报。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帝每叹日:“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

”(《北史·傅永列传》)
注:①[让]责备。

②[露布]公开的文告。

译文:
傅永,字修期,是清河人。

幼时跟随叔父傅洪仲从青州到魏,不久又投奔南方。

他很有气魄和才干,勇力过人,能够用手抓住马鞍,倒立在马上驰骋。

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却不会回信,就请教叔父洪仲,洪仲严厉地责备他,不帮他回信。

傅永于是发奋读书,广泛阅读经书和史书,兼有文韬武略。

皇上常赞叹说:“战场上能击退贼兵,平时能作文书,只有傅修期了。


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蒙辞.以军中多务不辞.而别
B.自以为大有所益.精益.求精
C.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寻.根问底
D.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品学兼.优
2.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B.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C.策之不以其道 D.愿陛下亲之信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2分)
(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2分)
4.根据文章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

第(1)(2)两题任选一题
....作答,第(3)题必答。

(4分)
(1)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2分)
(2)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2分)
(3)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2分)
参考答案:
1.(2分)D
2.(2分)A
3.(4分)
(1)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分)
(2)有个友人寄给他一封信,他却不能回复。

(2分)
4.(4分)
(1)吕蒙认清了学习的重要性;刻苦学习。

(意对即可)(2分)
(2)傅永遭叔父责备,受到刺激;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意对即可)(2分)
(3)他们二人身份相同,都是武人(武将、武夫);认识到读书意义后都能刻苦学习;都有了惊人的长进。

(意对即可)(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