绦虫病与囊虫病
猪带绦虫医学寄生虫学
(三)猪囊尾蚴:
如黄豆大小或米粒大小,为白色半透明的囊状物,囊内充满 囊液及一内翻的头节,其形态结构与成虫一样。
“米猪肉”或“豆猪肉”:即含囊尾蚴的猪肉,因其 颜色为白色,大小如米粒或豆粒而得名。
二、猪带绦虫生活史:
二、猪带绦虫生活史
(一)猪带绦虫生活史流程图
成虫 虫卵(随孕节排出) 六钩蚴 囊尾蚴 成虫
猪带绦虫(Taenia solium)
误食“米猪肉”,导致患者体表出现许多黄豆大小的皮下结节。
这是什么寄生虫病?
病原体就是猪囊尾蚴!
猪带绦虫(Taenia solium)
又名链状带绦虫、 猪肉绦虫、有钩绦 虫,“寸白虫”, “白虫”,是猪带 绦虫的一个孕节片, 其幼虫寄生则可引 起囊虫病。
一、形态:
(三) 在中间宿主(人、猪)体内的发育
(1)感染的阶段:虫卵 (2)感染的方式:
a:异体感染 误食食物、水中的虫卵 b:自体外感染 肛门-手-口 c:自体内感染 (3)寄居的阶段:囊尾蚴
(三) 在中间宿主(人、猪)体内的发育
(4)寄居的部位:人(皮下、肌肉、脑、眼、心、肝、肺等) 猪(四肢、腰肌、心肌、舌肌等)
六、流行与防治:
(一)猪带绦虫的分布:
(二)流行因素:
1. 生猪的饲养管理不善; 2. 人们食肉的习惯或方法不当; 3. 生熟炊具不分或大锅炒菜; 4. 肉类检疫不严。
(三)防治:
1. 治疗病人: 驱虫治疗:传统疗法:槟榔南瓜子合剂: 现代疗法:吡喹酮
2. 加强猪圈、厕所的管理; 3. 宣传教育,讲究个人卫生,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4. 严格肉类检疫
但一般症状轻微。
(二)囊尾蚴——猪囊虫病
1. 致病机理:占位性病变及死虫引起的变态反应。 2. 临床表现:随寄居的部位不同而不同。
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的危害及有效防治分析
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的危害及有效防治分析猪是人们常见的食用动物之一,但是猪也容易受到一些寄生虫的侵袭,其中绦虫病和囊虫病是较为常见和危害性较大的两种猪病。
本文将对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的危害以及有效防治方法进行分析。
猪带绦虫病是一种由绦虫寄生在猪体内引起的疾病。
绦虫病通过猪吃入寄生虫卵,然后在猪的肠道内孵化发育。
绦虫病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营养损失:寄生在猪的肠道内的绦虫会吸取猪的营养物质,导致猪的营养摄入减少,影响猪的生长发育。
2. 疾病传播:猪带绦虫病的绦虫卵可以通过猪粪便排出体外,从而可能污染饮用水源或者环境,进而引起人体感染。
这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1. 危害人体:囊虫卵会随着猪粪便排出,再通过水源或食物进入人体,引起囊虫病人群的感染。
囊虫病不仅会引起人体消化系统的感染,还可能危害人的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失明、瘫痪等。
2. 经济损失:囊虫病对于养殖业来说也是一大困扰。
受囊虫病影响的猪会出现生长缓慢、毛发粗糙等症状,导致经济损失。
1. 卫生措施:养殖场要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及时清理猪舍、排除污水和排泄物,减少病原体的传播途径。
2. 饲养管理:猪舍要保持通风干燥,避免绦虫或囊虫的滋生。
选择高质量的饲料和水源,避免使用受污染的食物或饮水。
3. 消毒措施:定期对猪舍、饮水设备、饲料槽等进行消毒,杀灭绦虫或者囊虫的卵或幼虫,减少猪的感染风险。
4. 药物治疗:可以采用一些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如福尔马林等,来杀灭或控制绦虫或囊虫的生长和繁殖。
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对于猪的生长发育和人类健康都带来了一定的危害。
通过加强卫生措施、饲养管理、消毒措施以及药物治疗等有效防治方法,可以减少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猪健康和人们的食品安全。
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的危害及有效防治分析
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的危害及有效防治分析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是两种常见的寄生虫疾病,对猪群健康和养殖业发展都带来了很大危害。
本文将从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的危害和有效防治两方面进行分析。
猪带绦虫病,又称猪封闭绦虫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粗棘球绦虫和片状棘球绦虫引起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
该病常见于猪群中,对猪群的健康状况造成了很大影响。
猪带绦虫病的主要危害如下:1. 影响猪的生长发育:猪带绦虫寄生在猪的消化道内,会影响猪的消化功能,使猪对饲料的利用率降低,导致猪的生长发育受到限制。
2. 减少养殖收益:猪带绦虫病会导致猪的体重下降,生长速度减慢,饲料转化率增加,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
3. 传播其他疾病:猪带绦虫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当猪被感染后,会排出大量的虫卵,这些虫卵可以通过粪便传播给其他猪,并污染环境。
猪带绦虫病还可以引起其他疾病,如细菌性痢疾等。
针对猪带绦虫病的防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定期进行疫情监测:对猪群定期进行粪便检测,了解感染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2.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猪舍干燥洁净,定期清理粪便和杂草,并进行消毒,以减少虫卵的传播和感染。
3. 合理用药:对感染带绦虫的猪进行药物治疗,可以选择虫灵等药物进行驱虫,但要注意药物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时间,以避免药物残留和产生耐药性。
2. 损害猪的消化道:猪旋毛虫寄生在猪的小肠内,会对猪的小肠黏膜造成损害,引起猪的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导致猪的营养不良和免疫力下降。
3. 增加宰后肉质问题:囊虫病的感染会导致猪的肠道发炎,引起肠黏膜水肿,从而影响猪的屠宰质量,使猪肉变得松软、发炎,影响肉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1. 控制传染源:及时清除猪群周围的粪便和污水,减少病原菌的传播来源。
3. 加强饲养管理:合理饲养,保持猪舍的干燥洁净,避免饮水受到污染,提高猪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是两种常见的寄生虫疾病,对猪群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发展都带来了很大危害。
归纳十种绦虫病
归纳十种绦虫病绦虫病是一种由绦虫寄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常见于身体弱者或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
绦虫病的症状各异,严重的情况甚至会危及生命。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归纳出十种常见的绦虫病,以提供一些基本信息和预防措施。
1. 单节绦虫病(常见于牛肉)单节绦虫病是由寄生在牛肉中的牛肉绦虫引起的。
感染者可能会出现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和消化不良等症状。
适当烹饪牛肉、避免生食以及提高卫生习惯是预防此病的主要方法。
2. 猪肉绦虫病(常见于猪肉)猪肉绦虫病是由寄生在猪肉中的猪肉绦虫引起的。
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贫血等症状。
加热煮熟猪肉、杀死寄生虫卵和定期服用驱虫药物是预防此病的关键。
3. 绦虫性包虫病(常见于狗、羊)绦虫性包虫病是由饮用被感染寄生在狗或羊体内的包虫虫卵引起的。
症状可能包括腹痛、咳嗽、胸部不适等。
避免与被包虫虫卵污染的水源接触,加强家居卫生,定期给宠物驱虫是预防此病的必要步骤。
4. 猪囊虫病(常见于猪腹腔)猪囊虫病是由寄生在猪脏器内的猪囊虫引起的。
感染者可能会出现发热、肌肉酸痛、头痛等症状。
适当煮熟含有寄生虫的猪肉、避免接触感染源是预防猪囊虫病的关键。
5. 双节绦虫病(常见于鱼肉)双节绦虫病是由寄生在鱼肉中的双节绦虫引起的。
感染者可能会出现腹痛、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
彻底烹饪鱼肉、避免生食以及食用可靠的水源是预防此病的关键。
6. 猪带绦虫病(常见于猪肉)猪带绦虫病是由寄生在猪肉中的猪带绦虫引起的。
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恶心等症状。
杀灭寄生虫卵、适当烹饪猪肉和定期使用驱虫药物是预防猪带绦虫病的重要方法。
7. 绦虫性肉芽肿病(常见于猪肉)绦虫性肉芽肿病是由寄生在猪肉中的绦虫引起的。
感染者可能会出现皮肤肿块、肝脏损伤等症状。
适当煮熟猪肉、避免接触感染源以及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此病的关键。
8. 血吸虫病(常见于淡水区)血吸虫病是由寄生在淡水螺类中的血吸虫引起的。
病症可能涉及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肝脏,同时还会出现疲劳、发热等症状。
牛羊寄生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牛羊寄生虫病的诊断与治疗牛羊寄生虫病是指由各种寄生虫引起的牛羊感染疾病,主要包括钩端螯虫病、绦虫病、囊虫病等。
这些寄生虫会对牛羊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
及早进行诊断和治疗对于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一、牛羊寄生虫病的诊断1. 临床症状牛羊寄生虫病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贫血、消瘦、厌食、发育不良、产奶减少、毛色不佳等。
钩端螯虫病主要表现为贫血、腹泻、厌食等症状;绦虫病主要表现为身体消瘦、视频、贪食等症状;囊虫病则表现为消化不良、发育迟缓、多发性囊肿等。
2. 粪便检查粪便检查是诊断牛羊寄生虫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检查牛羊的粪便样本,可以发现寄生虫及其卵囊等,从而确认是否感染了寄生虫。
1. 药物治疗目前,对于牛羊寄生虫病,常用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驱虫药、生长激素、补血药等。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杀灭寄生虫,缓解牛羊的症状,促进其康复。
2. 生物疗法生物疗法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通过使用寄生虫的天敌来控制寄生虫的繁殖,从而减少对牛羊的危害。
目前已经有一些研究表明,生物疗法对于牛羊寄生虫病的治疗效果很好,可以有效控制寄生虫的传播。
3. 预防措施预防胜于治疗,对于牛羊寄生虫病,重视预防工作至关重要。
首先要做好牛羊的饲养管理工作,保持牛羊的卫生环境,定期清理牛羊的粪便,预防寄生虫的传播。
其次要定期给牛羊进行驱虫治疗,避免寄生虫的滋长。
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饲料,增强牛羊的免疫力,提高其抵抗寄生虫的能力。
牛羊寄生虫病是畜牧业中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了牛羊的生长发育和养殖业的发展。
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在治疗牛羊寄生虫病时,应该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结合预防措施,全面提高牛羊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少寄生虫的传播,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的危害及有效防治分析
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的危害及有效防治分析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是两种常见的寄生虫感染病。
它们对猪的健康产生了严重危害,同时也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对于减少这些疾病的传播非常重要。
猪带绦虫病是由猪带绦虫引起的。
这种虫子寄生在猪的肠道中,会导致猪的消化功能受到影响,出现腹泻、贫血、营养不良等症状。
这种虫子的卵会排入猪粪便中,对环境卫生造成污染。
如果人类将未经充分烹调的感染虫卵的猪肉摄入体内,会引发人带绦虫病,导致胃肠道疾病、肌肉痛、抽搐等严重问题。
囊虫病是由囊虫感染引起的。
囊虫是一种寄生虫,可以在猪的肌肉组织中形成包囊,猪和人类食用未经烹调的感染肉时可引起囊虫病。
这种疾病在人类中可导致肝脏、心脏、眼睛等器官受损,对人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同样,囊虫的传播也与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密切相关。
1. 畜牧场和养殖场的卫生管理:及时清理猪舍和养殖区的粪便,保持环境整洁干净,避免传染源的污染。
2. 病虫害防治:定期进行猪的驱虫和防疫工作,使用有效的驱虫药物,减少感染虫子的机会。
3. 合理的饲养管理:提供适宜的饲料和饲养环境,加强猪的免疫力,减少感染虫子的可能性。
4. 烹饪和消毒措施:对于食用猪肉,要确保充分烹调,避免感染虫卵。
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食用生肉等。
5. 定期体检和及时治疗:对于猪群要定期进行体检和疫苗接种,发现感染虫子的猪要及时隔离和治疗,防止疾病的扩散。
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都是严重威胁猪和人类健康的疾病。
通过加强猪场的卫生管理,合理饲养管理,定期进行预防和治疗,以及加强食品安全和个人卫生措施,可以有效防治这两种疾病的传播。
这对于保障猪肉安全和人类健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猪肉绦虫病和囊虫病比较
注意事项
在诊断过程中,应注意询问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病史,了解是否有生食或半生食猪肉史以 及是否来自流行区等。同时,在采集标本和进行实验室检查时,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避免交叉污染和假阳性结果的出现。
04
治疗方法与预防措施探讨
猪肉绦虫病治疗方法选择
药物治疗
使用驱虫药物,如吡喹酮、阿苯达唑 等,可有效驱除体内的猪肉绦虫。但 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使用方法。
对于脑囊虫病等严重病例 ,可考虑手术治疗,切除 囊虫结节。但手术风险较 高,需慎重选择。
对症治疗
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如 癫痫、颅内压增高等,采 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预防措施制定和实施效果评估
通过宣传栏、宣传册、讲座等形式,向群众普及猪肉 绦虫病和囊虫病的防治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我防护意
识。
输入 加强标食题品卫
传播途径
人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活囊尾蚴的 猪肉而感染,或由于囊尾蚴污染 手后再经口感染。
囊虫病定义及传播途径
囊虫病定义
囊虫病又称猪囊尾蚴病,是由猪带绦 虫的幼虫(囊尾蚴)寄生人体所致的 疾病,为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
传播途径
人因吞食猪带绦虫卵而被感染,如患 者粪便中的虫卵污染水源或食物,便 可造成囊虫病的传播。
手术治疗
中医治疗
采用中药驱虫方剂,如槟榔、南瓜子 等,也可达到驱虫效果。但需在医生 指导下使用。
对于肠道内绦虫较多、形成团块或引 起肠梗阻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囊虫病治疗方法选择
01
02
03
药物治疗
使用抗囊虫药物,如阿苯 达唑、吡喹酮等,可杀死 囊尾蚴,缓解症状。但需 注意药物疗程和剂量。
手术治疗
猪肉绦虫病主要通过生食或半生食含活囊尾蚴的猪肉而感 染,而囊虫病则主要通过误食猪带绦虫卵而感染,此外, 也可因自体感染而复发。
肠绦虫病及囊虫病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肠绦虫病及囊虫病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一)肠绦虫病本病为猪肉绦虫或牛肉绦虫的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的寄生虫病。
人群普遍易感。
【诊断提示】1.流行病学有食含活囊尾蚴的猪、牛肉史。
2.临床表现潜伏期2~3个月。
肠道寄生者多无临床症状,可从大便中排出虫体节片,部分可有上腹隐痛、腹泻、食欲亢进、体重减轻。
3.实验室检查患者粪便中大多可找到绦虫卵或妊娠节片。
肛拭子涂片可查到虫卵。
血象: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
【治疗措施】1.驱虫疗法吡喹酮:15~20mg/kg,清晨空腹顿服。
甲苯达唑(甲苯咪唑):成人和儿童均为每次300mg,2次/d,连服3d。
阿苯达唑:疗效优于甲苯达唑,每天8mg/kg,疗程3d,孕妇忌用。
南瓜子、槟榔联合疗法:成人先服南瓜子仁60g,嚼碎后咽下,2h后,再服槟榔煎剂(槟榔60g,用水煎1h),30min后服50%硫酸镁40~50ml。
氯硝柳胺(灭绦灵):成人清晨空腹1次口服,2g,儿童1g,嚼碎后小量开水送服。
2.注意事项驱猪肉绦虫时,应防止恶心、呕吐反应,以免妊娠节片因逆蠕动反流至胃或十二指肠,使虫卵内六钩蚴孵出,产生自身感染,可用氯丙嗪于驱虫前服用。
驱虫治疗后应留24h粪便寻找虫头,未获虫头不一定表示治疗失败,因虫头不一定在当日排出或虫头变形不易辨认等。
3~4个月后未发现体节或虫卵,一般认为治愈。
(二)囊虫病囊虫病是猪肉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寄生于人体所致的疾病。
【诊断提示】1.流行病学有生食或食用不熟猪肉史,尤其患者粪便中曾发现过成虫节片或虫卵者。
2.临床表现囊虫病的症状因囊尾蚴寄生部位不同,可有皮下结节、癫疴、瘫痪、视力障碍、共济失调等表现。
3.实验室检查若有皮下结节,可做活体组织检查。
血清学及皮内注射试验均有助于诊断。
【防治措施】1.囊虫治疗吡喹酮:每次10~20mg/kg,3次/d,连服2d,总量60~120mg/kg。
阿苯达唑(肠虫清):每次300mg,1~2次/d,儿童酌减,孕妇及肝、肾、心功能不全者忌用。
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的危害及有效防治分析
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的危害及有效防治分析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分别是由绦虫和囊虫引起的疾病,常常发生于食用肉类过程中,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两种疾病的危害和有效防治方法。
一、猪带绦虫病的危害及症状猪带绦虫病是由带绦虫寄生在猪的肠道内引起的疾病,主要存在于猪的肉质中,会影响人的健康。
感染人体后,猪带绦虫的虫卵将在人体内孵化,因此人体内的猪带绦虫越多,它们对人体的危害也就越大。
猪带绦虫主要会引起胃肠道症状,例如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
严重的情况下,还有可能导致肝、胰、肺等多个器官的损害和病症。
此外,猪带绦虫还可能导致血液中含有少量的维生素B12,导致维生素B12缺乏症。
囊虫病是由囊虫寄生在猪的内部,并通过肉类食品传染给人,引起的疾病。
囊虫病结构比较特殊,它的头部具有吸盘和吸壳,能够附着在猪的肠道、肌肉等部位。
人们食用未熟透、未煮熟或未加工的猪肉,便会直接感染囊虫病。
囊虫病最主要的症状为流行病学特征里的“三多一少”,即大便次数增加、消化不良、食欲降低和体重减轻。
严重的感染还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症状,例如头痛、视力下降、行动不便等。
三、有效防治方法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上述两种疾病,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猪的饲养环境卫生应得到保证,饲养场的环境应清洁干净,保持空气流通。
2. 猪的饲养应文明规范,避免猪间互相感染,定期对猪进行全面的检查。
3. 在生活、饮食、储存等各个环节上,应做好肉类的消毒和加工,避免直接食用未经煮熟或未经熏制的猪肉。
4. 定期进行干净消毒,杀死可能存在的病菌和虫卵,尽可能减小二次污染。
5. 对于已经感染的猪群,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隔离和治疗,避免疾病扩散和传染。
总之,对于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的预防和治疗,我们应该加强肉类的消毒和加工,保证食品的健康安全,同时也应关注猪的饲养环境卫生和健康情况,及时发现并治疗病症。
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命质量。
猪囊虫病的临床症状 猪囊虫病的防治及检疫措施 - 养猪技术
猪囊虫病的临床症状猪囊虫病的防治及检疫措施-养猪技术囊虫病属于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之一,主要是由于感染能够在人体内寄生的猪带绦虫的幼虫,即猪囊尾蚴,也就是说猪囊虫病是猪囊尾蚴存在于猪体内的一种形式。
主要中间宿主是猪。
人感染绦虫病,不仅可能导致自身发生囊虫病,还能够经由粪便以及病猪肉而导致他人或者其他猪只发生传染,导致反复发病。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猪囊虫病的临床症状猪囊虫病的防治及检疫措施。
1、流行特点猪绦虫的中间宿主是猪,主要是由于食入污染有人类排出的绦虫虫卵或者孕节的饮水或者饲料,进入肠道后,存在于卵内的六钩蚴就会逸出,经由血液循环转移到全身各处。
虫体主要是在猪的肌肉内寄生,比较常见的是舌肌、肩腰部肌肉、股内侧肌以及心肌,病情严重时会寄生在全身肌肉以及脑、眼部、肝脏,甚至能够寄生在脂肪内。
虫卵在8~10周之后发育成一个囊包体,里面含有大量的液体,接着在囊上形成凹陷,并在该处形成头节,相继长出顶突和吸盘,发育成为成熟的囊尾蚴。
猪绦虫成虫的终末宿主是人,而其又能够作为幼虫的中间宿主。
如果人类食人生的或者没有煮熟的寄生有囊尾蚴的猪肉后,囊尾蚴就会在小肠内继续生长发育,成为成虫,此时人即为终末宿主。
猪绦虫具有2~3个月的潜伏期,并能够在人体内生存3~10年,少数甚至能够数十年,并在此阶段内持续排出孕节,成为该病的主要感染源。
如果人食人污染有绦虫卵的饮水和食物,或者具有呕吐、恶心等症状,就会导致存在于小肠内的孕卵节片随着肠道的逆蠕动侵入到胃,里面的六钩蚴就会逸出而侵入肠壁,通过血液循环移行到肌肉等组织内,继续发育成为囊尾蚴,此时人即为中间宿主。
2、临床症状通常情况下,病猪在临床不会表现出非常明显的症状。
如果感染严重,就可能出现营养不良、生长发育缓慢、水肿和贫血等症状。
如果囊尾蚴侵入到某些器官,就会表现出与该器官相应的临床症状。
例如,虫体在与呼吸有关的肌群、喉头以及肺内寄生,病猪就会表现出呼吸困难,发出嘶哑声音,且吞食困难等;如果虫体在脑内寄生,病猪就会表现出急性脑炎、癫痫的症状,严重时甚至发生死亡.3、实验室诊断间接凝集试验。
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的危害及有效防治分析
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的危害及有效防治分析猪作为我国人们常见的家畜之一,肉、骨、皮等均可食用,受人们喜爱。
但是,猪身上存在多种寄生虫,特别是绦虫和囊虫,这些寄生虫可对猪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并可能传染给人类,增加了公共卫生风险。
因此,对于猪的绦虫病和囊虫病,它们的危害及有效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是常见的猪寄生虫病,绦虫主要寄生于小肠壁,囊虫寄生于肝和肉。
它们会严重危害猪的健康,导致猪体弱多病、生长缓慢,增加猪养殖的成本,同时,也给人类带来潜在的健康风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猪的健康造成危害。
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会使猪的消化功能减弱,引起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营养不良、驼背、骨骼畸形等症状,影响猪的正常生长发育。
2.易感染疾病。
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会削弱猪的免疫力,降低猪的抵抗能力,容易感染各种细菌和病毒性疾病,极大影响了猪的生存和发展。
3.对人体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是人畜共患病,病原体会蔓延传播,如果生猪背部、上腹、四肢等带虫部位的肉被食用时未经彻底煮熟,就会使人类感染,进而导致十多种疾病,如囊虫病、多发性囊腔、肺包虫、棘球蚴等。
有效防治措施为了预防和有效控制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猪场卫生管理。
定期清理猪舍和设施,清除污物,消毒,保持场区内环境清洁卫生。
2.加强猪的营养管理。
合理饲养方法,科学喂养,保持猪的营养充足,增强其抵抗力。
3.定期输虫。
在猪定期输虫、除虫的基础上,加强猪的巡回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有感染的猪。
4.加强人畜交替区域卫生管理。
严格控制进入猪场的人员和车辆,设立酸碱浸泡池和喷淋器等,对外来人员需进行消毒和更衣等措施。
5.加强对猪肉的监管。
对于市场上销售的猪肉,应保证其安全和卫生,及时清除有问题的猪肉。
总之,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的存在对人类健康带来了威胁,因此加强对猪场卫生及生猪肉品质的监管、科学喂养、输虫除虫等措施显得尤为必要。
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的危害及有效防治分析
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的危害及有效防治分析
猪是人们常食用的家畜之一,但同时也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宿主。
猪带绦虫病和囊虫
病是两种常见的寄生虫疾病,它们对人类和猪的健康都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下面将对猪带
绦虫病和囊虫病的危害以及有效防治进行分析。
猪带绦虫病是由猪绦虫的幼虫繁殖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口腔摄取寄生虫卵传播
给猪。
猪带绦虫病对人类的主要危害是感染寄生虫卵后引起的症状,如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
严重的病例还可能导致贫血、脓肿、脑膜炎等严重后果。
对于猪来说,猪带绦虫病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影响其生长发育、肉质和繁殖能力,降低了猪的经济效益。
针对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的有效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要加强消毒工作。
定期对猪舍、
饮水设施、饲料器具等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以减少寄生虫卵的传播风险。
要做好环境
改善。
保持猪舍的干燥、清洁,注重通风和排水,以减少寄生虫生存的环境。
定期除虫也
是非常重要的防治措施,可以选用安全有效的除虫药物对猪进行驱虫。
要加强养殖管理,
合理饲养猪只,避免过度饲养和过密饲养,以减少感染疾病的风险。
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对人类和猪的危害都是严重的,给人们和养殖户带来了经济损失
和健康问题。
加强对病情的预防和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减少疾病的传播和控制病情发展非
常重要。
通过加强卫生消毒、环境改善、定期除虫等手段,可以有效地控制和预防猪带绦
虫病和囊虫病的发生,保障人畜健康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的危害及有效防治分析
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的危害及有效防治分析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是两种常见的猪类寄生虫疾病,在养猪业中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以下是对这两种疾病的危害及有效防治措施进行分析。
猪带绦虫病是由绦虫寄生在猪的肠道内引起的,主要通过猪粪污染的饲料、水源和环境传播。
该疾病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猪的生长发育:绦虫可吸收猪的营养物质,导致猪营养不良,生长缓慢,体重下降,影响肉质品质。
2.降低养猪效益:绦虫寄生在猪的肠道内,通过吸收猪的营养物质,从而导致饲料资源的浪费,增加饲养成本。
3.传播人畜共患病:人类食用受感染的猪肉或未煮熟的猪肉制品,可能感染人类绦虫病,造成人类健康威胁。
有效防治猪带绦虫病的措施包括:1.合理用药:选择安全、有效的驱虫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如多西环素、伊绦虫胺,按照兽医指导进行用药。
2.加强卫生管理:定期清洁猪舍,及时清理猪粪,消毒饮水设备、饲料槽等,减少绦虫寄生的机会。
3.改善饲养条件:提供清洁的饮用水源,注意饲料的质量和卫生状况,避免使用污染的饲料和水源。
2.影响猪的养殖效益:囊虫寄生在猪的肌肉内会导致肌肉组织发生囊肿,影响猪肉的质量和市场价值。
1.加强检疫和监测:对活体猪、猪肉和相关产品进行检疫检查,及时发现携带囊虫的猪只,防止感染传播。
2.采取科学的加工技术:对猪肉进行腌制、煮熟等加工处理,确保囊虫幼虫被有效杀灭,避免造成人类感染。
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是养猪业中常见的寄生虫疾病,对猪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有较大的危害,同时也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有效的防治措施包括合理用药、加强卫生管理、改善饲养条件、加强检疫监测和科学的加工技术等。
实施这些措施可以控制寄生虫的传播和感染,保障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维护人类健康。
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的危害及有效防治分析
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的危害及有效防治分析【摘要】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是两种常见的寄生虫病,对猪群健康和生产造成严重危害。
猪带绦虫病主要通过粪便传播,可导致肠道炎症,影响猪的消化吸收,甚至引起贫血和生长发育迟缓。
囊虫病则通过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水源传播,可引起神经系统症状和肌肉萎缩。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可采取定期驱虫、保持环境清洁卫生、避免食用生熟不分的食物等措施。
合理使用驱虫药物和定期进行健康监测也是重要的防治方法。
建立健全的预防控制制度、提高猪场卫生管理水平和加强兽医监管能力是有效防治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的关键措施。
【关键词】猪带绦虫病,囊虫病,危害,传播途径,防治措施,有效防治方法,综合防控策略1. 引言1.1 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概述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是影响猪畜健康的重要疾病,也是人畜共患疾病中的一种。
猪带绦虫病是由猪肉绦虫寄生在猪体内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侵害猪的消化道,导致消化道疾病和影响生长发育。
而囊虫病则是由囊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囊虫寄生在猪体内会影响其健康状况并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的传播主要通过猪与猪、猪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以及食用感染了囊虫的猪肉等途径传播,因此在猪场和猪产品加工环节的卫生防疫工作尤为重要。
这两种疾病的防治工作需要全面加强,包括定期对猪进行检疫和驱虫、加强生态环境管理、控制传染源等方面的工作。
有效防治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需要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药物进行治疗和预防,同时也需要加强科普宣传,增强兽医和养殖户的防控意识。
通过综合防控策略,可以有效控制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的传播,保障猪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2. 正文2.1 猪带绦虫病的危害和传播途径猪带绦虫病是由绦虫寄生在猪肠道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这种病害对猪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猪带绦虫病会影响猪的消化系统,导致猪食欲下降,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
长期受到感染的猪会出现发育迟缓,生长缓慢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猪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
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的危害及有效防治分析
X u m u s h o u y i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的危害及有效防治分析梁文艳一、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的危害1、猪带绦虫病的危害猪带绦虫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之一,它的成虫在人体的小肠中寄生后,便会引起猪带绦虫病。
当人感染猪带绦虫病之后,会成为该病的传染源,由于我国部分地区的猪采用散养的方式,猪在圈外觅食时,若是误吞了感染猪带绦虫病人的排泄物,绦虫的虫卵便可能会在猪的体内寄生,从而使猪染病。
猪带绦虫病会对人体造成以下危害:恶心、腹痛、腹泻,消化不良,体重逐渐减轻。
2、猪囊虫病的危害猪囊虫病不但会危害猪的健康,而且还会通过食物链对人体造成危害,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仔猪感染囊虫病后,会对生长发育速度造成一定的影响;若是人食用了染有囊虫病的猪肉,囊虫会寄生在人体的组织和器官当中,从而会引起各种疾病。
如,囊虫会寄生在人的脑组织中,轻则引起呕心、头晕等不适症状,严重时会引发癫痫;寄生在人体眼部组织中,会导致视力下降,严重时会致人失明。
二、猪带绦虫和囊虫病有效防治措施1、猪带绦虫病的防治措施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为对猪带绦虫病进行有效预防,降低发病率,应当加大养猪场的管理力度,具体措施如下:(1)选择科学的饲养方式,如全进全出、分单元进出等,一批猪出栏之后,应当将猪圈空置一段时间,以14天左右为宜,并在这段时间内,对猪圈进行全面地消毒,尤其是要对角落等隐蔽部位进行消毒,借此来消灭病原,防止下一栏猪进圈后遭到感染。
养殖区除饲养人员之外,闲杂人等禁止入内,不得在养殖区域内,饲养其它动物;采购饲料时,要保证质量;种猪的引进应当避开疫区,在引进之前,要做好检疫工作,先将种猪在隔离舍中饲养一段时间,以14天左右为宜,观察其有无明显的病症,确认无病后,方可将其与猪群放到一起。
(2)消毒是预防猪带绦虫病较为有效的途径之一,这种方法的成本低、效果好,在消毒的过程中,应结合养猪场的实际情况,对消毒药物进行合理选择,保证剂量适当,避免消毒药物使用过量对猪的健康造成影响。
绦虫病与囊虫病
脑囊虫病:脑膜炎型
n
n n
以急性或亚急性脑膜 刺激征为特点,长期 持续或反复发作 发热,38°C左右 脑脊液:
压力 ↑ 细胞数
(×106/L)
蛋白 ↑
糖 大多正常
10-100
脑囊虫病:颅内压增高型
n
n n n
以急性起病或进行性加重的颅内压增高 为特征 头痛,常伴呕吐、复视、视乳头水肿 多由于颅底验证粘连所致 布伦斯征(Bruns sign)
囊虫病
囊虫病
概论
n n
n
为较常见的人畜共患病 是猪带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寄生人体各组 织器官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囊尾蚴可侵犯人体皮下组织、肌肉、脑、 眼、心脏等部位,引起相应的症状和体 征,临床表现各异,轻重不一,其中以 侵犯脑部最为严重
囊虫病
病原学
n
n
n
猪带绦虫的虫卵 自 粪便排出 时 以 成熟, 内含六钩蚴 六钩 蚴在 十二指肠 内 孵化 , 钻入肠壁, 由血液及淋巴循环输送至全身 一般幼虫侵入宿主组织中3周内发育为16mm大小,至10周时发育为成熟的囊尾 蚴
绦虫病
病原学
成虫寄生于 人体小肠上部
妊娠节片 排出体外
虫卵被牛 或猪吞食
六钩蚴脱出后随血和 淋巴循环到达全身, 以横纹肌为主要终点, 发育成囊尾蚴
人进食未煮熟、含囊 尾蚴的牛肉或猪肉
经2-3个月 发育为成虫
颈节逐渐分裂 形成连串的体节 人囊虫病
囊尾蚴 吸附于肠壁 或侵犯脏器
绦虫病
流行病学
n n n n n
1. 眼囊虫病者服用驱虫药后局部炎症反应加剧,有致失明的危 险,因此应列为禁忌 2. 有精神障碍与痴呆表现的脑囊虫病患者,常易诱发精神异常, 亦不宜采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绦虫病与囊虫病
【概述】
成虫寄生人体小肠,一般多为1条,囊尾蚴病俗称囊虫病,其危害程度大于绦虫病。
危害程度因囊尾蚴寄生的部位和数量而不同。
1.皮下及肌肉囊尾蚴病:囊尾蚴位于皮下或粘膜下,肌肉中,形成结节。
2.脑囊尾蚴病:由于囊尾蚴在脑内寄生部位与感染程度不同,以及囊尾蚴本身的情况与宿主对寄生虫的反应也不同,脑囊尾蚴病的临床症状极为复杂,可全无症状,但有的可引起猝死。
3.眼囊尾蚴病:可寄生在眼的任何部位,但绝大多数在眼球深部,玻璃体及视网膜下寄生。
通常累及单眼。
症状轻者表现为视力障碍,常可见虫体蠕动,重者可失明。
【诊断】
1.猪带绦虫病的诊断: 询问上述吃肉习惯对发现病人有一定意义。
由于该虫孕节蠕动能力较弱,检获孕节和虫卵的机会较少,对可疑的患者应连续数天粪便检查,必要时还可试验性驱虫。
将检获的头节或孕节夹在两载玻片之间轻压后,观察头节上的吸盘和顶突小钩或孕节的子宫分支情况及数目即可确诊。
2.囊尾蚴病的诊断一般比较困难,询问病史有一定意义,但主要根据发现皮下囊尾蚴结节,手术摘除结节后检查。
眼囊尾蚴病用眼病镜检查易于发现;对于脑和深部组织的囊尾蚴可用X线、B 超、CT等影像仪器检查并可结合其它临床症状如癫痫、颅压增高和精神症状等确定。
近年采用核磁共振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率。
免疫学
试验具有辅助诊断价值,尤其是对无明显临床体症的脑型患者更具重要参考意义。
3.目前经实验证明有效的免疫学方法有:①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阳性检出率为73%~88%,为临床上常规应用;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好,阳性检出率为
88.4%;③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特异性和敏感性更好,且简便易行,适于基层使用,阳性检出率为95%以上。
其它还酶标记抗原对流免疫电泳(ELACIE)和单克隆抗体检测患者循环抗原如McAb(4F4)、抑制性ELISA等。
【治疗措施】
要抓好“驱、管、检”的综合防治措施。
治疗囊尾蚴病习用的方法是以手术摘除囊尾蚴。
眼囊尾蚴病唯一合理的治疗法是手术摘取虫体,如待虫体死亡,引起剧烈的炎症反应,最近不得不摘除整个眼球。
但在特殊部位或较深处的囊尾蚴往往不易施行手术,而仅能给予对症治疗。
如脑囊尾蚴病时给抗癫痫药物等。
国内有用中药和针灸治疗囊尾蚴病取得疗效的报导。
近年证明吡喹酮、丙硫咪唑和甲苯咪唑可使囊尾蚴变性和死亡,特别是前者具有疗效高、药量小,给药方便等优点,但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呕吐、发热、头晕、皮疹等毒副作用。
【病原学】
猪带绦虫病是由于吃了生的或未煮熟的“米猪肉”(即患囊尾蚴病的猪肉)所致;人患囊尾蚴病是由于误食了猪带绦虫的虫卵所致。
【病理改变】
绦虫病偶有因头节固着肠壁而致局部损伤者,少数穿破肠壁或引起肠梗阻。
囊尾蚴病:1.皮下及肌肉囊尾蚴病时囊尾蚴位于皮下或粘膜下,肌肉中,形成结节。
2.脑囊尾蚴病时可对组织造成机械性压迫。
3.眼囊尾蚴病时可眼底异常、视神经乳头水肿、视神经萎缩等。
囊尾蚴一旦死亡可造成眼内组织变化,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视神经萎缩,并发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等终致眼球萎缩而失明。
【流行病学】
猪带绦虫在全世界分布很广,主要流行于欧洲,中、美一些国家及印度等。
患者以青壮年为主,农村多于城市。
该病的发病与流行均与其当地的生活习惯及卫生条件有直接关系。
【临床表现】
肠绦虫病的临床症状一般轻微,少数患者有上腹或全腹隐腹、消化不良、腹泻、体重减轻等症状。
偶有因头节固着肠壁而致局部损伤者,少数穿破肠壁或引起肠梗阻。
囊尾蚴病:1.皮下及肌肉囊尾蚴病:感染轻时可无症状。
寄生数量多时,可自觉肌肉酸痛无力,发胀、麻木或呈假性肌胎大症等。
2.脑囊尾蚴病:癫痫发作,颅内压增高,精神症状是脑囊尾蚴病的三大主要症状,神经疾患和
脑血流障碍症状如记忆力减退,视力下降及精神症状,其他可有头痛头晕、呕吐、神志不清、失语、肢麻、局部抽搐、听力障碍、精神障碍、痴呆、偏瘫和失明等。
3.眼囊尾蚴病:症状轻者表现为视力障碍,常可见虫体蠕动,重者可失明。
有时出现视神经乳头水肿、视神经萎缩等。
囊尾蚴死亡时,可造成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视神经萎缩,并发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等终致眼球萎缩而失明。
常见并发症囊尾蚴病。
【辅助检查】
询问吃肉习惯对发现病人有一定意义。
由于该虫孕节蠕动能力较弱,检获孕节和虫卵的机会较少,对可疑的患者应连续数天粪便检查,必要时还可试验性驱虫。
收集患者的全部粪便,用水淘洗检查头节和孕节可以确定虫种和明确疗效。
免疫学方法有:1.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阳性检出率为73%~88%,为临床上常规应用;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阳性检出率为88.4%;3.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特异性和敏感性更好,且简便易行,适于基层使用,阳性检出率为95%以上。
其它还酶标记抗原对流免疫电泳(ELACIE)和单克隆抗体检测患者循环抗原如McAb
(4F4)、抑制性ELISA等。
【鉴别诊断】
将检获的头节或孕节夹在两载玻片之间轻压后,观察头节上的吸盘和顶突小钩或孕节的子宫分支情况及数目即可确诊,并与牛带绦虫相鉴别。
【预防】
1.治疗病人在普查的基础上及时为患者驱虫治疗。
2.管理厕所猪圈发动群众管好厕所、建圈养猪,控制人畜互相感染。
3.注意个人卫生必须大力宣传本病的危害性,革除不良习惯,不吃生肉,饭前便后洗手,以防误食虫卵。
烹调务必将肉煮熟。
肉中的囊尾蚴在54℃经5分钟即可被杀死,切生熟肉刀和砧板要分开。
4.加强肉类检查搞好城乡肉品的卫生检查,尤其要加强农贸市场上个体商贩出售的肉类检验,在供应市场前,肉类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查和处理。
猪肉在-12~-13℃环境中,经12小时,其中囊尾蚴可全部被杀死。
在防治中要加强领导,农、牧、卫生、商业部门密切配合,狠抓综合性措施的落实,切实做到防治见效。
【治愈标准】
服药后应留取24小时粪便,仔细淘洗检查有无头节。
如未得头节,应加强随访,若3~4个月内未再发现节片和虫卵则可视为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