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食用油脂肪含量对比表

合集下载

各种食用油脂脂肪酸含量对比表

各种食用油脂脂肪酸含量对比表

ND-0.1 ND-0.1 7.9-12.0 ND-0.2 ND-0.2 ND-0.1 4.5-6.7 34.4-45.5 36.9-47.9 0.2-1.0 0.3-0.7 ND-0.3 未规定 ND-1.1 ND ND-0.3 ND 未规定
ND-0.2 0.6-1.0 21.4-26.4 ND-1.2 ND-0.1 ND-0.1 2.1-3.3 14.7-21.7 46.7-58.2 ND-0.4 0.2-0.5 ND-0.1 ND-0.1 ND-0.6 ND-0.3 ND-0.1 ND-0.1 未规定
ND-0.3 ND-0.3 8.6-16.5 ND-0.5 ND-0.1 ND-0.1 ND-3.3 20.0-42.2 34.0-65.6 ND-2.0 0.3-1.0 0.2-0.6 ND-0.1 ND-0.5 ND-0.3 未规定 ND-0.5 未规定
ND-0.1 ND-0.1 8.0-14.0 ND-0.2 ND-0.1 ND-0.1 1.0-4.5 35.0-67.0 13.0-43.0 ND-0.3 1.0-2.0 0.7-1.7 未规定 1.5-4.5 ND-0.3 未规定 0.5-2.5 ND-0.3
各种油品脂肪酸含量对比表
油品名称 脂肪酸组成 十四碳以下脂肪酸 豆蔻酸 棕榈酸 棕榈一烯酸 十七烷酸 十七碳一烯酸 硬脂酸 油酸 亚油酸 亚麻酸 花生酸 花生一烯酸 花生二烯酸 山嵛酸 芥酸 二十二碳二烯酸 木焦油酸 二十四碳一烯酸 C14:0 C16:0 C16:1 C17:0 C17:1 C18:0 C18:1 C18:2 C18:3 C20:0 C20:1 C20:2 C22:0 C22:1 C22:2 C24:0 C24:1 含量% 大豆油
核桃油
油茶籽油

脂肪酸对比表1

脂肪酸对比表1
12.0-28.0
1.0
12.0-30.0
13.0-39.0
10-13
天山香牌胡麻籽油
39.0-62.0
12.0-30.0
13.0-39.0
10-13
作用
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作用大为广泛
具有一定保护心脑血管作用,而当摄入过量时则对人体产生损害
既不明显升高血脂
也不明显降低血脂
6-35
天山香牌番茄籽油
4.8(检)
35-70
18-30
8-10
天山香牌核桃油
6.5-18.0
50.0-69.0
11.5-25.0
20-30
天山香牌南瓜籽油
2.7(1.7检)
35-75
≧20
14
天山香牌红花籽油
ND-0.1
67.8-83.2
8.4-21.3
17-18
天山香牌葡萄籽油
ND-1.0
58.0-78.0
常用食用油脂肪酸对比表(%)
油脂名称
多不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
(油酸、芥酸)
饱和脂肪酸
ω-3脂肪酸
(α-亚麻酸)
ω-6脂肪酸
(亚油酸)
深海鱼油
20-26
1-7
20-45
6-8
橄榄油
0-3
10-15
68-75
10
山茶油
0-3
5-10
75-86
9-11
天山香牌哈密瓜籽油
2.4(0.4检)
40-80
≧15
引起血脂增高

常见食用油的脂肪酸含量比例

常见食用油的脂肪酸含量比例

罕见食用油的脂肪酸含量比例之蔡仲巾千创作01、猪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42%、单元不饱和脂肪酸48%、多元不饱和脂肪酸10%。

食用太多,体内胆固醇易增加,易导致罹患心血管疾病,但可供长时间高温的烹调。

02、羊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54%、单元不饱和脂肪酸36%、多元不饱和脂肪酸10%。

03、牛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54%、单元不饱和脂肪酸2%、多元不饱和脂肪酸44%。

牛油含有多种饱和脂肪酸如棕榈酸和肉豆蔻酸等,使用过多容易导致血脂过高,也可使全身动脉硬化,其中包含脑动脉。

04、鸡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31%、单元不饱和脂肪酸48%、多元不饱和脂肪酸21%。

05、深海鱼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28%、单元不饱和脂肪酸2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49%。

06、棕榈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35%、单元不饱和脂肪酸15%、多元不饱和脂肪酸50%。

棕榈油的饱和度较高,为工厂和快餐店经常使用之油炸油。

07、花生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21%、单元不饱和脂肪酸49%、多元不饱和脂肪酸30%。

花生油因为含有特此外香度风味,有一定喜爱的消费群,为各类脂肪酸成份比较平均者,油质较稳定适合高温油炸。

08、芝麻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16%、单元不饱和脂肪酸54%、多元不饱和脂肪酸30%。

自古以来,麻油就是国人烹调时不成或缺的调配油,它与其他油品分歧之处,在于麻油含有较多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抗氧化剂,如维生素以及独特芝麻醇,但麻油最好不要高温烹调,且麻油的发烟点较低也不适合炒菜。

9、大豆油(色拉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15%、单元不饱和脂肪酸24%、多元不饱和脂肪酸:61%。

含丰富卵磷脂(卵磷脂食品)、胡萝卜素。

但不宜高温油榨,发烟点低(180℃)容易发生油烟,精制时须添加许多抗氧化剂。

10、橄榄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15%、单元不饱和脂肪酸7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12%。

具有较高稳定抗氧化成份与抗热性,可降低胆固醇及预防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发生。

常见食用油的脂肪酸含量比例

常见食用油的脂肪酸含量比例

01、猪油:脂肪酸成分:饱和脂肪酸42%、单位不饱和脂肪酸48%、多元不饱和脂肪酸10%.食用太多, 体内胆固醇易增加, 易招致罹患心血管疾病, 但可供长时间高温的烹调.02、羊油:脂肪酸成分:饱和脂肪酸54%、单位不饱和脂肪酸36%、多元不饱和脂肪酸10%.03、牛油:脂肪酸成分:饱和脂肪酸54%、单位不饱和脂肪酸2%、多元不饱和脂肪酸44%.牛油含有多种饱和脂肪酸如棕榈酸和肉豆蔻酸等, 使用过多容易招致血脂过高, 也可使全身动脉硬化, 其中包括脑动脉.04、鸡油:脂肪酸成分:饱和脂肪酸31%、单位不饱和脂肪酸48%、多元不饱和脂肪酸21%.05、深海鱼油:脂肪酸成分:饱和脂肪酸28%、单位不饱和脂肪酸2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49%.06、棕榈油:脂肪酸成分:饱和脂肪酸35%、单位不饱和脂肪酸15%、多元不饱和脂肪酸50%.棕榈油的饱和度较高, 为工厂和快餐店经常使用之油炸油.酸49%、多元不饱和脂肪酸30%.花生油因为含有特另外香度风味, 有一定喜爱的消费群, 为各类脂肪酸成分比力平均者, 油质较稳定适合高温油炸.08、芝麻油:脂肪酸成分:饱和脂肪酸16%、单位不饱和脂肪酸54%、多元不饱和脂肪酸30%.自古以来, 麻油就是国人烹调时不成或缺的调配油, 它与其他油品分歧之处, 在于麻油含有较多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抗氧化剂, 如维生素以及共同芝麻醇, 但麻油最好不要高温烹调, 且麻油的发烟点较低也不适合炒菜.9、年夜豆油(色拉油):脂肪酸成分:饱和脂肪酸15%、单位不饱和脂肪酸24%、多元不饱和脂肪酸:61%.含丰富卵磷脂(卵磷脂食品)、胡萝卜素.但不宜高温油榨, 发烟点低(180℃)容易发生油烟, 精制时须添加许多抗氧化剂.10、橄榄油:脂肪酸成分:饱和脂肪酸15%、单位不饱和脂肪酸7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12%.具有较高稳定抗氧化成分与抗热性, 可降低胆固醇及预防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发生.11、玉米油:脂肪酸成分:饱和脂肪酸14%、单位不饱和脂肪酸29%、多元不饱和脂肪酸57%.含丰富维他命E与F, 可降低血中胆固醇, 增进新陈代谢功能, 具抗氧化作用, 耐高温发烟点可达245°C, 尚含有卵磷脂及生育酚为一高级食用油.。

常见食用油的脂肪酸含量比例

常见食用油的脂肪酸含量比例

常见食用油的脂肪酸含量比例01、猪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42%、单元不饱和脂肪酸48%、多元不饱和脂肪酸10%。

食用太多,体内胆固醇易增加,易导致罹患心血管疾病,但可供长时间高温的烹调。

02、羊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54%、单元不饱和脂肪酸36%、多元不饱和脂肪酸10%。

03、牛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54%、单元不饱和脂肪酸2%、多元不饱和脂肪酸44%。

牛油含有多种饱和脂肪酸如棕榈酸和肉豆蔻酸等,使用过多容易导致血脂过高,也可使全身动脉硬化,其中包括脑动脉。

04、鸡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31%、单元不饱和脂肪酸48%、多元不饱和脂肪酸21%。

05、深海鱼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28%、单元不饱和脂肪酸2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49%。

06、棕榈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35%、单元不饱和脂肪酸15%、多元不饱和脂肪酸50%。

棕榈油的饱和度较高,为工厂和快餐店常用之油炸油。

07、花生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21%、单元不饱和脂肪酸49%、多元不饱和脂肪酸30%。

花生油因为含有特别的香度风味,有一定喜爱的消费群,为各类脂肪酸成份比较平均者,油质较稳定适合高温油炸。

08、芝麻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16%、单元不饱和脂肪酸54%、多元不饱和脂肪酸30%。

自古以来,麻油就是国人烹调时不可或缺的调配油,它与其他油品不同之处,在于麻油含有较多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抗氧化剂,如维生素以及独特芝麻醇,但麻油最好不要高温烹调,且麻油的发烟点较低也不适合炒菜。

9、大豆油(色拉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15%、单元不饱和脂肪酸24%、多元不饱和脂肪酸:61%。

含丰富卵磷脂(卵磷脂食品)、胡萝卜素。

但不宜高温油榨,发烟点低(180℃)容易产生油烟,精制时须添加许多抗氧化剂。

10、橄榄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15%、单元不饱和脂肪酸7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12%。

具有较高稳定抗氧化成份与抗热性,可降低胆固醇及预防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发生。

常用油的营养对比表

常用油的营养对比表

41 A、D 健康人群 热食
54 10
36
健康人群 热食
31 21
48
健康人群 热食
原料 类别
优势
陆上 动物 类
规模饲养、量大 、香、常食肉就 伴随食用
13
55
7
25
卵磷脂 大豆异 黄酮
广泛 女性
烹饪
10 10 10 60
80 30 A、E
高血脂人 群老人、儿 童
烹饪 煎炸
14
63
5
63
胡萝卜 素
广泛
油品
猪油 牛油 羊油 鸡油 大豆油 菜籽油 玉米油 葵花籽油 花生油 芝麻油
南瓜籽油
橄榄油
茶树油
亚麻籽油
棕榈油
常用食用油综合指标分析对比表
饱和 脂肪 酸%
亚油 亚麻 单不 酸 酸 饱和 ω-6 ω-3 脂肪 % % 酸%来自微量 元素适宜人群
适用方法
41 11 0.1 47 A、E 健康人群 热食
52 7
1
84
A、D E、K
老年、儿 童
烹饪、凉拌 直饮美容
天然环境生长 无
10
12
1
A、B 孕婴、儿 77 D、E 童、中老
蛋白质 年
烹饪、煎炸
木本 植物
施肥农药 无溶 剂残留 营养 价值高 人体需
求匹配
8
15
59
18
亚麻酸
孕妇、老 人
低温烹饪、 凉拌、直饮
42 12
44
慎用
工业、食品 加工
木本 植物
热带木本植物 量大便宜
烹饪
草本 植物
规模化种植 工
业化生产 产量

常见食用油的脂肪酸含量比例

常见食用油的脂肪酸含量比例

罕见食用油的脂肪酸含量比例之老阳三干创作01、猪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42%、单元不饱和脂肪酸48%、多元不饱和脂肪酸10%。

食用太多,体内胆固醇易增加,易导致罹患心血管疾病,但可供长时间高温的烹调。

02、羊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54%、单元不饱和脂肪酸36%、多元不饱和脂肪酸10%。

03、牛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54%、单元不饱和脂肪酸2%、多元不饱和脂肪酸44%。

牛油含有多种饱和脂肪酸如棕榈酸和肉豆蔻酸等,使用过多容易导致血脂过高,也可使全身动脉硬化,其中包含脑动脉。

04、鸡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31%、单元不饱和脂肪酸48%、多元不饱和脂肪酸21%。

05、深海鱼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28%、单元不饱和脂肪酸2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49%。

06、棕榈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35%、单元不饱和脂肪酸15%、多元不饱和脂肪酸50%。

棕榈油的饱和度较高,为工厂和快餐店经常使用之油炸油。

07、花生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21%、单元不饱和脂肪酸49%、多元不饱和脂肪酸30%。

花生油因为含有特此外香度风味,有一定喜爱的消费群,为各类脂肪酸成份比较平均者,油质较稳定适合高温油炸。

08、芝麻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16%、单元不饱和脂肪酸54%、多元不饱和脂肪酸30%。

自古以来,麻油就是国人烹调时不成或缺的调配油,它与其他油品分歧之处,在于麻油含有较多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抗氧化剂,如维生素以及独特芝麻醇,但麻油最好不要高温烹调,且麻油的发烟点较低也不适合炒菜。

9、大豆油(色拉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15%、单元不饱和脂肪酸24%、多元不饱和脂肪酸:61%。

含丰富卵磷脂(卵磷脂食品)、胡萝卜素。

但不宜高温油榨,发烟点低(180℃)容易发生油烟,精制时须添加许多抗氧化剂。

10、橄榄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15%、单元不饱和脂肪酸7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12%。

具有较高稳定抗氧化成份与抗热性,可降低胆固醇及预防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发生。

常见食用油的脂肪酸含量比例

常见食用油的脂肪酸含量比例

常见食用油的脂肪酸含量比例01、猪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42%、单元不饱和脂肪酸48%、多元不饱和脂肪酸10%。

食用太多,体内胆固醇易增加,易导致罹患心血管疾病,但可供长时间高温的烹调。

02、羊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54%、单元不饱和脂肪酸36%、多元不饱和脂肪酸10%。

03、牛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54%、单元不饱和脂肪酸2%、多元不饱和脂肪酸44%。

牛油含有多种饱和脂肪酸如棕榈酸和肉豆蔻酸等,使用过多容易导致血脂过高,也可使全身动脉硬化,其中包括脑动脉。

04、鸡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31%、单元不饱和脂肪酸48%、多元不饱和脂肪酸21%。

05、深海鱼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28%、单元不饱和脂肪酸2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49%。

06、棕榈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35%、单元不饱和脂肪酸15%、多元不饱和脂肪酸50%。

棕榈油的饱和度较高,为工厂和快餐店常用之油炸油。

07、花生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21%、单元不饱和脂肪酸49%、多元不饱和脂肪酸30%。

花生油因为含有特别的香度风味,有一定喜爱的消费群,为各类脂肪酸成份比较平均者,油质较稳定适合高温油炸。

08、芝麻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16%、单元不饱和脂肪酸54%、多元不饱和脂肪酸30%。

自古以来,麻油就是国人烹调时不可或缺的调配油,它与其他油品不同之处,在于麻油含有较多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抗氧化剂,如维生素以及独特芝麻醇,但麻油最好不要高温烹调,且麻油的发烟点较低也不适合炒菜。

9、大豆油(色拉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15%、单元不饱和脂肪酸24%、多元不饱和脂肪酸:61%。

含丰富卵磷脂(卵磷脂食品)、胡萝卜素。

但不宜高温油榨,发烟点低(180℃)容易产生油烟,精制时须添加许多抗氧化剂。

10、橄榄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15%、单元不饱和脂肪酸7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12%。

具有较高稳定抗氧化成份与抗热性,可降低胆固醇及预防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类食用油脂肪含量对比表
各类食用油脂肪含量对比表2016-07-01
品名
饱和脂肪酸 %
单和不饱脂肪酸 %
ω-9 油 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 %
ω-6:ω-3≤4 : 1
ω-6亚油酸
ω-3亚麻酸
黄金亚麻仁油
5-9
20-24
13-16
:1
深海鱼油
20-30
20-44
1-7
20-26
:1
火麻油
10
12
53
25
:1
一定条件下降脂、降压,但过量将引发多种慢病。
现代多种疾病与α-亚麻酸缺乏有直接关系
菜籽油含芥酸2-41,危害心脏
15
41
45-50
1-3
:1
核桃油
8
17
55-65
6-8
:1
红花油
6
21
75-85
0-1
85: 1
棉籽油
23-27
15-40
50-55
0
55: 1
棕榈油
51
39
10
1
10: 1
猪油
41-43
47-49
9-11
45 : 1
对人体产生的
一些影响
可能引起高血脂、高血压、
肥胖等现代病。
对健康影响不突出,
既不明显升血脂,也不明显降血脂。
橄榄油
9-11
84-86
4-7
1
7 :1
菜籽油
5-7
61
10-20
5-8
: 1
山茶油
9-11
79-87
9-10
20 : 1
花生油
17-18
50-68
22-38
95: 1
大豆油
10-13
20-25
50-60
4-6
15: 1
玉米油
10-13
29
57
1
57:1
葵花籽油
14
18
65-70
0-1
65: 1
芝麻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