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格马利翁效应与幼儿自信心培养问题研究

合集下载

试论“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教育学生中的应用

试论“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教育学生中的应用

试论“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教育学生中的应用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善雕刻。

他不喜欢塞浦路斯的凡间女子,决定永不结婚。

他用神奇的技艺雕刻了一座美丽的象牙少女像,在夜以继日的工作中,皮格马利翁把全部的精力、全部的热情、全部的爱恋都赋予了这座雕像。

他像对待自己的妻子那样爱抚她、装扮她,并向神灵乞求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

他的真诚终于打动了爱神阿芙洛狄忒,赐予雕像生命,并让他们结为夫妻。

“皮格马利翁效应”留给我们的启示是: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就会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状态的连续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实行了一项有趣的研究: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

”事过半年,罗氏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的确超过一般,长进很大,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

这个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

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教师期望的影响:教师认为这个学生是天才,因而寄予他们更大的期望,在上课时给予他们更多的注重,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们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注重,因而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学习时加倍努力,从而取得了好成绩。

这种现象说明教师的期待不同,对学生所用的方法不同,学生受到的影响也不同。

借用希腊神话中出现的主人公的名字,罗森塔尔把它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亦称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

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不同,对他们施加的教育方法不同,学生受到的影响也不一样。

皮格马利翁效应被总结为:“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不"扶"不行。

”把“皮格马利翁效应”应用学生教育中,就是要遵循平等与尊重这个教育的最根本原则。

也就是把学生当人,尊重人的本性,以人为本的教育学生。

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学实践(3篇)

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是指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这种效应在教育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将探讨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二、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理论基础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

以下是对其理论基础的分析:1. 心理学基础:皮格马利翁效应源于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的实验研究。

他们认为,教师的期望会影响学生的表现,因为学生的行为受到教师的关注和评价的影响。

2. 教育学基础: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教育学家认为,教师的期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1. 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皮格马利翁效应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给予他们充分的关注和关爱。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关心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成长。

通过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 传递积极的期望教师应将积极的期望传递给学生,让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取得好成绩。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传递积极的期望:(1)鼓励学生:教师应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勇敢面对挑战。

当学生取得进步时,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2)信任学生:教师应信任学生的能力,给予他们自主学习和发展的空间。

让学生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从而激发他们的潜能。

(3)期望具体化:教师应将期望具体化,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例如,教师可以对学生说:“我相信你在这次考试中会取得好成绩,只要你努力。

”3. 调整教学方法皮格马利翁效应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调整教学方法。

以下是一些具体措施:(1)因材施教: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人之初,性本善------“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教学中的运用

人之初,性本善------“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教学中的运用

人之初,性本善------“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教学中的运用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

这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

在教学中,我一直坚信,人之初,性本善,只不过有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晶莹剔透的心灵蒙上了灰尘,没有被及时冲洗掉,抑或是冲洗的方式太过暴力,而给心灵留下了伤害。

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对待这些伤害,这是需要每个教育者终其一生漫漫求索的问题。

开学伊始要交班费了,生活委员按惯例每个同学收十块钱,一切都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可是下午两点生活委员一脸慌张的来到了办公室,收上来的班费不见了,顿时我也紧张了起来,毕竟对孩子们来说这不是一个小数目。

怎么办?这也难住了没有经验的我,但是我是班级干部的坚实支柱,我要慌了,学生们更不知道怎么办了,于是我安慰生活委员,没有什么大不了,一切问题都能解决。

私下找来几个同学调查了情况,很快事情就有了眉目,好几位同学都反映班里有个同学有这方面的问题。

哲学家马尔卡斯说:“生活是由思想造成的”。

他在《力量心理学》里指出,人的精神状态对身体和力量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影响。

他请了三个人,实验生理受心理的影响程度。

他要求三个人在三种不同的情况下,尽全力抓紧握力计。

在一般的清醒状态下,他们平均的握力是45千克;第二次实验则将他们催眠,并告诉他们,他们非常虚弱。

实验结果,他们的握力只有13千克,还不到他们正常力量的1/3。

然后哈德飞再让这些人做第三次实验:在催眠之后,告诉他们说他们非常强壮,结果他们的握力平均达到64千克。

当他们在思想里认定自己有力量之后,他们的力量几乎增加了50%。

哈德飞实验告诉我们,心理的力量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作为一名老师我绝不能让我的主观臆断害了一个花季少年。

对于小偷小摸的几种心理我做了了解:一是偷窃癖,长久以来养成的坏习惯,主观无恶意。

基于皮革马利翁效应的幼儿自信心培养问题研究

基于皮革马利翁效应的幼儿自信心培养问题研究
近几 年 来 , 诸 多理 论 工作 者 和 幼 儿教 师 对 幼儿 自信心 问题 进 行 了大 量 的研 究 。 王 晓 艳 ( 2 0 0 6 ) 认 为儿童 缺乏 自信 心 主 要 是 由于家 长 过 度 溺 爱 、 过 于
儿自 信心的发展 ; L 5 高兰慧 ( 2 0 0 9 ) 提出培养幼儿良 好的心理素质需 要幼 儿 园、 家庭 和社会 的共 同努 力; 。 。 尹志英 ( 2 0 0 9 ) 经过调查研究 发现, 通过音乐
2 0 1 3 年6 月
第1 6 卷第 3 期
西安文 理学 院学报 ( 社会科 学 版 )
J o u na r l o f X i h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A r t s a n d S c i e n c e(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
文章编号 : 1 0 0 8— 7 7 7 X ( 2 0 1 3 ) 0 3— 0 1 1 4— 0 5
文献标志码 : A


问题 的提 出
的影响; - 2 孟海虎 ( 2 0 0 9 ) 提出从 幼儿 日常生活、 教 育人手 , 提高幼儿 自信心 ; E 3 ] 戴晓静 ( 2 0 0 8 ) 提 出通 过在角色游戏 中采取积极 、 适宜的教育方法和措施 , 不仅有助于培养幼儿乐观 向上 、 积极 向前的人格品 质, 而且有助于培养幼儿 的想象 力和 自信心 ; C 4 ] 王 红艳( 2 0 0 8 ) 认为在活动前重激发儿童兴趣 、 在活动

1 1 4・
Hale Waihona Puke 超( 2 0 1 2 ) 结合 自己的教学实践 , 提出幼儿教师应 当 给予幼儿充分 的肯定和鼓励 , 为幼儿创设成功的机

《幼儿自信心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幼儿自信心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幼儿自信心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近几年来,幼儿自信心的培养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因为它能够为小孩建立一个健全的人格架构,使他们能够自我调节,勇于应对挑战,增强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

为了解幼儿自信心培养的现状及其有效方式,我们组织了一项有关“幼儿自信心培养的实践研究”的课题,并初步完成了采样的工作,以下是我们课题研究的中期报告。

实验样本分析结果发现,参与研究的幼儿自信心值差异很大,其中,有18.4%的孩子自信心值较高。

同时,家庭教育、学校影响和专业知识熟练度等也会影响幼儿自信心的变化,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家庭教育,此外,父母缺少认知和家教知识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根据实验分析可知,给孩子留有多种选择的空间有助于孩子形成自我价值观,激发他们的自信心,而且,鼓励孩子尝试、勇于面对挑战,帮助他们在潜在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经过实证研究分析,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方法主要有四种:一是掌握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识,从正确的方向给孩子指导正确的价值观;二是多向孩子提供参与实践性机会,如运动、游戏等,帮助孩子增强自信心;三是夸奖和鼓励,有助于孩子建立自信;四是提高孩子对自己能力的认知,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课题研究的中期报告,分析了幼儿自信心培养的现状,探讨了培养自信心的有效方法,帮助孩子增强信仰,坚持做正确的事。

另外,研究还发现,运动、游戏活动,以及鼓励和夸奖可以促进幼儿自信心的发展,但是,家长在家教方面仍然需要加强。

未来,我们还将继续深入研究,以求丰富这一课题,为社会带来更多正面成果。

小学数学论文“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浅析

小学数学论文“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浅析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文/陈乃双一、什么是“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据古希腊神话传说,塞浦路斯一位善于雕琢的国王皮格马利翁,爱上了自己雕塑的一个少女像,并且把这种至诚的情感全部倾注到了雕像上,期望少女能同自己成为爱侣,这种真挚的爱情期望感动了爱神阿芙狄罗忒,就给了雕像以生命。

爱创造了奇迹,木刻的少女成了活生生的姑娘,有情人终成眷属。

虽然这只是一个神话传说,但它所说明的期望对于人行为的巨大影响力却是人类心理的重要规律。

心理学因此将之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也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因为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罗森塔尔和雷诺尔·雅克布森进行了一项著名的实验,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效应,他们在奥克学校里,对小学一至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一次名为“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

然后,在这些班级中随机抽取约百分之二十的学生,并让教师认识到“这些儿童的能力今后会得到发展”,使教师产生对这一发展可能性的期待。

八个月后又进行了第二次智力测验。

结果发现,被期望的学生,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学生,比其他学生在智商上有了明显的提高。

他们的实验证实了“皮格马利翁效应”这一心理规律。

研究者认为,其作用机制就是:由于教师认为这个学生是天才,因而无形中寄予他很大的期望,在上课时也给予他更多的关注,并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学生能感受到教师的期望与厚爱,因而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学习时也加倍努力,因而取得了好的成绩。

二、“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教师在理解每个学生的基础上,会对每个学生未来发展的潜力有所推测,这被称为教师对学生的期待。

教师对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期待,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就是“教师期待效应”也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也发现,“人类本性中最深刻渴求的就是赞美”,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一样,没有一个学生不想得到老师的赞美和期待。

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幼儿班级常规管理中的探究

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幼儿班级常规管理中的探究

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幼儿班级常规管理中的探究周晓彩1 问题的提出一个人得到他人传递积极的期望,他会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

在幼儿园中,有调皮好动、安静内向、活泼开朗等不同类型的孩子,老师在活动中会有多表扬乖巧的孩子,批评总是闯祸的孩子,在无形之中会降低个别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要想幼儿养成良好的班级常规,最重要的是激发孩子的内心需求,让孩子能乐于去养成良好的常规。

若是在班级常规管理在中能很好的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必将对我们的教育起很大的促进作用。

从幼儿教育的方式特点以及3~6岁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特点来看,在幼儿教育中,运用期待心理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尤为重要。

2 概念的界定“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当一个人得到了他人的热切期待,发自内心的认可与赞美,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增强了自身的自我效能感,获得了积极向上的动力,并朝着他人期待的方向表现和发展,最终实现期待的目的。

班级常规管理:班级常规管理即指在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环境中,老师帮助和指导幼儿建立相应的规则,保证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的顺利开展。

3 研究目的为了了解幼儿的常规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非智力因素影响,让幼儿教师能更明确的了解到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幼儿常规学习的积极影响和作用,在一日活动中真正做到关注、面向每一个幼儿,增进师幼关系,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以此问题作为研究。

4 研究内容(1)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幼儿在自主的环境学习常规。

(2)让幼儿参与规则的制定。

(3)创设给予期望的时机,积极恰当的期待的使用。

5 研究措施5.1 创设自主环境5.1.1 心理环境要想以幼儿快乐轻松的心情进行一日活动,首先必须要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平等、受尊重的心理环境。

在活动中,教师不能用“不”字去束缚幼儿,让幼儿在其间被束手缚脚,成天惶恐不安,从教师的表情和神态中察觉到自己似乎又犯错了。

我们应从幼儿的角度入手,一个微笑,一次点头肯定,一句“相信你可以的”等,激发幼儿的兴趣,增强其自信心,朝着教师所期待的方向努力去做。

“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浅析

“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浅析

“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浅析
皮格马利翁效应可以定义为一种心理模式,其中小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会使用自己的思考过程来想出最佳解决方案。

当面对挑战时,小学生会首先将其看作是一个机遇,以达到自己的目标。

该效应研究表明,小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思考,找到满足当前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小学生的心理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小学生在面对挑战时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态度,会寻求最佳解决方案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另外,它让小学生拥有了更加自信,让他们认识到这一理念——在面对困难时,一切皆有可能,只要勤
奋努力,总能收获最佳结果。

同时,皮格马利翁效应还能够激励小学生克服沮丧情绪,并鼓励小学生要勇敢去追求自己的目标。

此外,皮格马利翁效应还能够帮助小学生增强自我意识,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此外,它还能够增强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他们主动探索和学习新的知识。

最后,皮格马利翁效应还能够帮助小学生了解不同情境,学会如何去应对复杂的体验。

在总结上,皮格马利翁效应能够助小学生增加自我认知,增强自信,激励独立思考,培养学习能力,以及应对复杂情境,让小学生受益匪浅。

幼儿自信心培养的调研报告

幼儿自信心培养的调研报告

幼儿自信心培养的调研报告调研背景:自信心是指幼儿对自己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能力和信心。

自信心的培养对幼儿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方式及其对幼儿的影响。

调研目的:1. 了解目前幼儿自信心的现状;2. 分析影响幼儿自信心培养的因素;3. 探讨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方式;4. 分析自信心对幼儿的影响。

调研方法:1. 问卷调查:通过向家长和教师发放问卷,了解他们对幼儿自信心的认识和培养方式;2. 面谈:与幼儿进行面谈,了解他们对自信心的感受和自信心的培养方式;3. 文献研究:阅读相关的学术文献和专家观点,收集关于幼儿自信心的理论框架和培养方式。

调研结果:1. 幼儿自信心的现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家长和教师认为幼儿的自信心存在一定的缺乏现象,尤其是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幼儿常常表现出胆怯和不自信的态度。

2. 影响幼儿自信心培养的因素:调研结果显示以下因素会影响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家庭环境:家长的教养方式、家庭氛围等会对幼儿自信心的形成产生影响;- 学校环境:教师的教育方式、学习氛围等会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产生影响;- 社会环境:社会的评价和期望会对幼儿的自信心造成影响;- 个人特质:幼儿的性格、个人经历等因素也会对自信心产生影响。

3. 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方式:调研结果显示以下方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提供支持和鼓励: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表扬和鼓励,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 培养兴趣爱好:让幼儿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培养他们的才能和自信心;- 提供适当的挑战:在幼儿的能力范围内给予一定的挑战,让他们逐渐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自信心;- 增强社交能力:培养幼儿与他人交流、分享和合作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鼓励积极思考:教育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积极思考的态度,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4. 自信心对幼儿的影响:调研结果显示,拥有自信心的幼儿更能够克服困难和挑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活动。

操弄幼儿问题行为发展的影响者——皮格马利翁效应

操弄幼儿问题行为发展的影响者——皮格马利翁效应

操弄幼儿问题行为发展的影响者——皮格马利翁效应春暖花开知道吗,孩子未来地样子、成长的方向,与照顾者及重要他人总是有斩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而且,照顾者、重要他人如何看待孩子,将影响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于1968 年,心理学家Rosenthal和Jacobson曾先对孩子们进行标准化认知测验后,将一批认知能力平均水准差不多的孩子交给老师带领学习。

但交给老师时,却对老师宣称这些孩子中有某些孩是认知能力明显优于其他孩子的“资优生”,而其他孩子则只是“一般生”。

而在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重新再对所有的孩子们进行认知测验,却发现“宣称是资优生”的孩子们,表现明显较“一般生”要好,且在年龄越小的班级差异表现得越大。

显示了他人对于孩子的预期表现,将影响他人对孩子所做出的努力及付出,也就是心理学中着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 ion Effect)”(Rosenthal & Jacobson, 1968)。

皮格马利翁效应,重要他人与孩子表现交互影响的操弄师而为什么对孩子的预期表现会造成影响孩子表现如此大的差异呢?心理学家认为,当人对孩子有了预期,人就会在自己的行为模式上出现自动调整,由此让自己的预期成为现实,形成了“自我验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Merton, 1948)。

也因此,当老师被灌输了“他们是资优生”的预期后,自然便会对于孩子有更多的引导或是提供更多的资源以符合“资优生的需求”,进而导致“宣称的资优生”最后真的变成“资优生”的结果。

而这样的效应,显示了在儿童发展领域,无论是老师、照顾者或是各专业,对于孩子的预期(请注意,是“预期”而非“期待”)是有多重要。

然而,不可讳言的,在现今社会的我们,很容易对于孩子表现出现过度负面的预期。

只要有好预期,平凡生也能成为资优生那么,对于孩子的预期是怎么产生的呢?心理学家曾对于我们思考的模式进行探究,发现人并不是一种理性思考的生物,常会为了节省认知资源(脑力),而有着反射性的自动化思考模式。

“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浅析

“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浅析

“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浅析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一种心理现象,指的是一个人的预期和
信念能够影响其行为和表现。

在小学生中,这种效应的影响非常明显。

首先,小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表现有着强烈的预期,他们认为
自己能够完成一项任务或者取得好成绩。

如果这种预期没有被实现,他们就会感到失落和沮丧。

而如果他们的预期得到了实现,他们就
会感到自信和满足。

这种预期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一种体现。

其次,教师的预期和信念也会影响小学生的表现。

如果教师对
学生的能力和表现持有高期望值,学生也会感受到这种期望并努力
去实现。

反之,如果教师的预期和信念比较低,学生就会感到缺乏
动力和自信。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注意自己的预期和信念,尽量
给予学生高期望值的评价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动力,并帮
助他们实现自身的期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研究

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研究

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研究摘要:自信心不管是对于成功人来说,还是对于普通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品质之一,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在对青年科学家进行教育指出:“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

所以,不管对于家长,还是学校、社会,培养孩子相信自己、拥有自信的心理品质,对其一生的在事业等方面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影响。

对于学前的幼儿来说,正处于一个无论生理还是心理都急速变化的时期,尤其是其自我意识的萌发,这时候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个关键期,因此,本文首先探讨了自信心的含义,并结合幼儿的具体特征和年龄特点,分析影响幼儿自信心形成的生理因素、社会因素(幼儿园教育)、心理因素和家庭因素等,进而对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等在培养幼儿自信心方面,提出幼儿园老师应采取的方法与态度,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角色和应该承担的责任,希望在多方面的共同的努力下,能够有效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使幼儿能够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下获得成长。

关键词:幼儿;自信心;家庭;幼儿园一、引言不管对于任何人来说,自信心都是作为人应有的心理素质,更使人成功的前提,尤其是处于成长中的孩子,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自信心可以帮助他们获得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心理素质,让孩子在学习和生活当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克服自卑、懦弱的心理。

所以,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的自信心是指由积极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并期望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倾向。

通过科学研究表明,自信心总是与主动、独立、创新、勇敢、坚强、乐观、开朗等健康心理相联系,由此可认为自信心是儿童发展的推动力和调节力。

所以,如何在幼儿的学习和生活过程当中树立起自信心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自信心和幼儿自信心问题研究概述2.1 自信心的概念从心理学角度,自信心讲是属于人格特征中自我意识的重要内容,由于其抽象性等特征,到现在为止学术界对此也没有一个统一认同的概念。

有人将其定义为积极地、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等这些内在的情感。

关于皮格马利翁效应的调查报告

关于皮格马利翁效应的调查报告

关于皮格马利翁效应的调查报告Investigation report on Pygmalion effect关于皮格马利翁效应的调查报告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

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本教案根据心里健康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问题的提出皮格马利翁实验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与雅各布森于1968年进行的。

结果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影响著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一结果当时在美国教育界引起轰动。

此后,布罗菲等人又作了一个实验,把教师的期望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做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教学成功的个人期望与学生学业成绩是相辅相成的。

克雷纳等于1978年对4300名儿童进行了4年的纵向研究,幷进行了一系列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教师期望明显地引起了学生成绩的变化,其程度比学生成绩影响教师态度的程度大得多。

所谓教师期望即教师对学生所做的关于当前与未来学业成绩与一般课堂行爲的推测和预测。

教育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过程,如果教师能够合理地预测学生的行爲,这对教育工作的意义非常重大。

教师根据对不同学生所观察获得不同的资讯,就形成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期望,因而,自觉不自觉地影响不同学生的行爲。

教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态度和行爲,一旦爲学生所认识、所理解,就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努力程度,进而影响学习成绩。

在日常教学中,每个教师都可能有这种体会,学生对自己喜欢程度不同,对自己所教学科努力学习的程度也不同;在学生中也经常听到:某科老师喜欢过,某科老师讨厌我的议论,在这些学生身上可能出现偏科的现象。

由此可见,进一步研究教师期望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对其进行调查幷进行数量化分析,虽然有重复实验的性质,但它正是在“本土化”过程中前进了一大步,因此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教育实践中都有重大意义。

幼儿自信心培养的调研报告

幼儿自信心培养的调研报告

幼儿自信心培养的调研报告
调研目的:了解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方式和效果,为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提供参考和指导。

调研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观察的方式进行调研。

调研结果:
1. 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家长和教师的积极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2. 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资源:提供适合幼儿发展的游戏和玩具,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让幼儿有机会体验成功和自满足感。

3. 开展多样化的活动:设置不同的活动和任务,让幼儿有机会尝试不同的角色和身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

4. 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教育幼儿学会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引导他们养成积极乐观、勇于尝试的思维方式。

5. 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在合适的场合设置适量的竞争,让幼儿在游戏和学习中有机
会与他人竞争,从中学会面对失败和挫折。

6.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教育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和沟通,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信
任感。

总结:
通过调研可以得知,幼儿自信心的培养需要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合作。

在家庭中,家长要给予幼儿积极的肯定和鼓励,提供一个温暖和支持的环境。

在幼儿园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环境和资源,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引导和教育幼儿培养自信心。

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应该加强沟通和合作,共同为幼儿的自信心培养而努力。

幼儿自信心培养的调研报告

幼儿自信心培养的调研报告

幼儿自信心培养的调研报告一、问题产生背景:自信心也称自信感,是对自己的能力是否适合所承担的任务而产生的自我体验。

良好的自信心是相信自己的能力,能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缺乏自信心则会产生自卑心理,退缩不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

《让孩子喊出:我能行!》的作者卢勒的亲身经历也证实了自信的重要价值。

他谈到:“我发现‘我能行’三个字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让那些平日在父母身边‘软弱无能’的孩子变得十分能干。

”研究表明:4—5岁时期是人的自尊心、自信心培养的关键期,从幼儿期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形成其健康人格的关键。

德国行为学家认为,现代社会的三种冲突,使得现代人更多地面对冲突和挫折,因此,从社会的发展来看,未来需要具有迎接竞争挑战的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而自信心是核心要素。

因此,对幼儿进行自信心培养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理论依据:《纲要》中明确指出“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课题研究方法本次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总体上形成了比较积极的价值观,对未来怀有希望,向往城市生活,家庭关系良好。

有92.1%的留守儿童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91.9%对自己生活在中国感到满意;有82.4%的留守儿童对未来抱有希望,77.7%希望以后在城市生活;有90.2%的留守儿童与母亲关系很好,89.4%与父亲关系很好,大多数留守儿童将母亲视为最重要的支持来源。

1.观察法: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的个性特征、典型行为,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培养。

2.行动研究法:将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对有关的情况和问题作充分的了解,认真思考,发挥一定的灵活性。

3.榜样激励法:创设相关的情境,引导幼儿探索解决困难和矛盾,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4.个案分析法:对有典型行为的幼儿进行个案分析,确定有效的途径、方法。

四、课题研究内容及过程:综合以上几点,如何发挥农村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生力军力量,如何实现农村的综合发展,应首先从帮助、改变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开始。

别让一句话毁掉了你的孩子(解析皮格马利翁效应在现代教育中的意义)

别让一句话毁掉了你的孩子(解析皮格马利翁效应在现代教育中的意义)

别让一句话毁掉了你的孩子(解析皮格马利翁效应在现代教育中的意义)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到了一所小学,给校长和老师们一份名单,告诉他们这些学生在IQ测试中表现优异,更有发展潜力。

事实上,这些学生的名字是他们随机从班级名单里抽取的,与IQ 测试毫无关系。

那么若干个月后,这些孩子的智力果真得到了较快、较好的发展。

相比之下,没有得到教师这种积极期望的孩子智力的发展并不明显。

而两类孩子原来并没有什么差别。

原版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来源传说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里的塞浦路斯国王,他爱上了自己雕塑的一个少女像,并且真诚地期望自己的爱能被接受。

这种真挚的爱情和真切的期望感动了爱神阿芙狄罗忒,就给了雕像以生命。

最终雕塑变成了真正的少女,成为了皮格马利翁的妻子。

期待和信任是一种力量,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向孩子传递积极的期望,这样孩子会获得向上的动力,变得更加自信。

孩子小的时候,很容易受到父母语言的暗示,慢慢变成父母期待的样子。

父母常使用积极的语言,孩子就会朝着积极的方向前进;父母若使用消极的语言,孩子也会怀疑自己,甚至放弃努力,自暴自弃。

你真的很没用,你到底能做什么啊?天天都把衣服弄这么脏,看看你,跟个叫花子似的。

你将来就配给人家刷盘子吧!你是猪吧?即便是父母,也无权侮辱孩子的人格“笨得跟猪一样!”“你简直一点用都没有!”家长气极的时候,这样的带有侮辱性质话极易脱口而出。

孩子是自己的,大人觉得有权骂,而且口不择言,有时故意说恶毒的话来解气。

做父母做到这个份儿上,扪心自问一下是否该好好反省一下呢?孩子再怎么错,也请尽量不要否定和侮辱他的人格。

是的,也许孩子还没有人格意识,但是他会为这样的话感到屈辱,会觉得自己的心灵被刺伤了。

这样的伤痕也许一留就是一辈子。

孩子做了错事,就事论事已经能够教育他,为何要牵扯到人格尊严上去?让幼小的心灵受到不可预估的打击,说这些话对孩子真的是有害无益,还请三思!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格马利翁效应与幼儿自信心培养问题研究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要想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取得优势,除了要具备
较强的专业知识能力,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样也很关键。

因此,在幼儿阶段,教师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2012年教育部针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作出相关建议,要求幼儿园要以培养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出发点开展教学活动。

近年来,众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纷纷就自信心培养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研究。

然而就目前的整体研究水平来看,内容大多都很宽泛,鲜有针对性的研究。

本文在对已有文献的研究基础上,具体探索了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构想和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正确、科学地开展幼儿指导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一、皮革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一种心理效应,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最早对其进行了研究,所以又称罗森塔尔效应或者期待效应,具体指:在特定情境下,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识形态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他人影响,并且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会不由地接受自己信任、喜欢人的暗示和影響,形成一种期待或者语言效应。

1968年,罗森塔尔在其所著的《课堂中的皮革马利翁》一书中指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当教师对学生表现出期待时,学生会萌发出更加强烈的求知欲望,并且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智力发展倾向,这说明学生在接受教师的期望后,会朝着被期待的方向变化发展,这便是课堂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目前,皮革马利翁效应被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尤其是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学生个人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教师在教学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对学生的正面期待或者负面评价均会对其自信心、学习成绩、学习行为、师生关系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近年来,皮革马利翁效应一直都是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二、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性
自信心是指个体对自身价值的充分估价和对自身能力的客观认知,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时代也赋予了儿童新的心理素质要求,自信心是培养幼儿健全人格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儿童个体的终身发展问题。

奥尔波特认为,安全感是衡量健康人格的标准之一,包括对自身的自信,对事情的把握,对他人的信任等复杂的情感态度,能够支撑个体忍耐生活中的种种挫折与不幸。

由此可见,从幼儿时期起就开始培养个体自信心对其今后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1世纪市场竞争激烈,学生如果缺乏自信,在与他人的比较过程中很容易就产生自己一无是处的消极想法,导致即便原本能够顺利完成的任务也会半途而废,最终一事无成,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尤为重视幼儿自信心的培养问题。

三、运用皮革马利翁效应培养幼儿自信心的策略
受皮革马利翁效应启示,教师应从幼儿自信心的现状出发,利用态度、语言、行为等方式将自己的期望传递给幼儿,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使其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具体地,可以采取以下几点策略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一)适度的期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幼儿创造出自由灵活的教学情境,为其提供充分展示自我能力的机会,感受到成功的自豪感与喜悦感,这种方法侧重幼儿的感受,能够显著提高其自信心。

考虑到不同幼儿的表现能力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应尽可能地提供丰富的教学材料,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鼓励所有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满足每一位幼儿的自我表现欲望,激发他们的活动兴趣。

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适度的期望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的适度是指教师在对幼儿提出期望之前先考虑幼儿的实际情况,仔细观察每一位幼儿的优缺点,选择与其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相符合的活动材料,提出适度的期望,满足幼儿不同层次的发展要求,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适时的肯定
科学研究表明,适时的正面肯定对于个体潜能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于幼儿来说,积极的评价能够令他们产生更为强烈、直接的满足感。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妨多使用一些带有赞美、肯定口气的语言,慢慢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幼儿不用担心失败后会受到指责,所以在进行活动时,往往会选择一些难度更高的挑战性活动,有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

教师和家长对幼儿进行适时的肯定时,幼儿的学习兴趣能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对于今后的学习更加充满信心。

(三)真心的呵护
教师自身应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在充分了解并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征的基础前提下,作出合理的期望,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真心来呵护幼儿,关注他们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应对每次活动进行反思总结,分析活动内容设计是否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相贴合,满足他们的学习与发展需求。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拉近与幼儿之间的距离,使其感受到来自于教师的关心和鼓励,从而对自己更加具有自信心,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

限制幼儿自信心发展的因素很多,教师在培养过程中要仔细分析成因,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无论学生的能力强弱如何,都应该对其满怀信心,推动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教学活动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既要扮演好期望者这一角色,也要引导学生成为自己人生的皮格马利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灌输给学生正确的学习观,重视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关注自己的进步和成长,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暗示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