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课堂实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英语中有一句谚语,是从汉语中的一条谚语翻译过去的:speak of the devil,and he appears。(课件展示)谁能说说它的意思?

(有学生在下面小声地说出了答案)

师:我请我们班英语科代表来回答吧。

英语科代表:我觉得是“说曹操曹操到”。

师:你说对了,也就是说“devil”这个单词是“曹操”的意思,是么?生:不知道,我是根据大意推测的。

师:很好,你很注重词的语境意。老师来告诉你,其实“devil”这个词是魔鬼的意思。

(学生先发出惊叹声后似乎又理解了)

师:谁能根据你的理解来说明一下为什么?

生1:因为曹操是个奸臣的形象,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所以称他是“魔鬼”。

生2:我知道他的一个小故事:他在逃跑途中因为多疑误杀了救他性命的吕伯奢一家,知道真相后他不但没后悔还说“宁叫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由此看出他是个心狠手辣的“魔鬼”。

师:我们所了解的曹操的“魔鬼”的形象大都来自一部影响深远的作品……

生:(齐)《三国演义》。

师:那同学们知道《三国演义》第一回就引用许邵的一句话评价曹操,非常经典,大家知道么?

生: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师:“能臣”、“奸雄”。看来这个“魔鬼”还有其“英雄”的另一面?哪位同学了解曹操英雄的一面呢?

生1:他曾经独自一人借献刀刺杀董卓,可见他很勇敢,能舍生取义。生2:曹操还是个文学家,我们在初中时学过他的《观沧海》。

师:能否回顾一下《观沧海》这首诗?

生:(齐背)

师: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2:作者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师:也就是说他不仅是个会写诗的文学家,还是一个胸怀大志的政治家。那么你还了解他的哪些事呢?

生3:曹操还是个军事家,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就是他领导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师:曹操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物呢,下面让我们客观、全面地认识一下历史上的曹操。(课件展示曹操简介)

师:我们让一名同学给大家读一下屏幕上关于曹操的简介。

(一学生大声朗读)

师:曹操当之无愧是个英雄,今天我们就来听听这位英雄的慨叹,学习他的《短歌行》(板书标题)

师:课前我给同学们留了预习作业,就是熟读这首诗,同学在读的过程中注意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你们认为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生:(齐)忧愁

师:哪位同学能根据你对诗歌情感的把握给大家示范朗读一下

生1:(举手并朗读)

(读完同学鼓掌)

师:我们来给他的朗读点评一下吧

生2:我觉得他读得很好,声音洪亮,感情很投入,节奏把握的很好。师:我也和同学们的感受一样,他朗读的很好。能否指出美中不足之处?

(沉默片刻)

生3:我觉得他读的过于忧伤。

师:那你认为应该怎样把握忧的程度呢?

生3:我也说不好,就觉得不应该太忧伤了。

师:同学们和他有同感么?

(大多数回答“有”)

师:到底该怎样理解作者“忧”的思想呢?我们需要先来回答一个问题?

(同学在下面回应“作者为什么而忧呢?”)

师:对,作者到底为什么而忧呢?下面同学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生:(讨论)

师: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讨论的成果吧,哪位同学首先发表一下看法?

(学生纷纷举手,教师指一生回答)

生:我认为作者主要是因为特别希望贤才能到他这里来而产生的忧愁。

师:用一个成语概括就是?

生:求贤若渴

师:求贤若渴。(板书)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生:作者在文中多处用了《诗经》中的句子,像“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都是表达求贤若渴的心情。师:也就是说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手法来告诉我们他忧愁的内容呢?生:用典。(板书)

师:引用典故是诗歌中常见的手法,作者一共引用了几次典故?(思考片刻)

生:四次。还有一处是“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一句。

师:四个典故都是为了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么?

生:是的。

师:那是否重复了呢?

生:……

师:请坐,其他同学帮他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共同思考:文中共用四处典故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是否重复呢?

(生静静思考之后纷纷举手)

生1:不重复,这四个典故表达了作者的具体情感是不同的。

师:你能否给同学们具体解释一下呢。

生1:“青青”二句原诗是写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的爱人,作者在这里应该是表达对贤才的思念之情的。

师:思念之情,(板书)是呀,求贤若渴的心情必然要日思夜念。其实这两句诗后面还有两句“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意思是“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同学们想一下,作者为什么不主动去找贤才呢,如果你是贤士,会不会觉得作者心不诚呢?

生1:不会,因为作者不可能一个一个去找,这不现实,只能他表示出求贤的思想,贤士们主动来投奔他,这样说反而让人觉得他为这些贤士想得周到。

师:看来同学们能从内心深处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谁能分析一下另外的两处?

生2:我分析“呦呦”两句。这两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的。这里体现了作者对待贤士到来的热情。

师:热情。(板书)先是表示思念,又表示出热情来欢迎,接下来呢?生3:“周公吐哺”的典故,是说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曾中断数次。这里先表现作者对渴望贤士到来的热切殷勤的态度。

师:热切殷勤。(板书)

生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形解》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