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评课稿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说课稿

高一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说课稿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说课稿一、说教材 1. 本节地位及作用本节安排在新课标人教版教材必修1第二章,从学科内容方面讲是学生认识化学学科的起始章,是连接义务教育阶段化学与高中化学的纽带和桥梁,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高中阶段化学学习,具有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

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是高考的热点,同时对化学反应中能量观点的建立十分重要。

因此,本节是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与技能学会运用化合价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理解。

2.2 过程与方法从狭义的定义入手上升到广义的定义,由简单到复杂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以“问题”为主线,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学习品质。

(2)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透过现象看本质等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2.4 教学重、难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二. 说学情学生知识状况:初中已学习电子得失、化合价等知识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但不系统。

学生能力情况:学生通过初中一年的化学学习,已具备一定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不能主动参与到知识获得的过程中。

三、说教法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任务或问题的提出开始的,即“不憤不启,不悱不发”。

本节课我以“问题教学法”为主导,综合各种教学方法,完成任务。

通过设“障”立“疑”,造成学生对所学内容时时有疑难问题可思,有各种矛盾待解决的境地,促使他们参与到教学中,运用所学知识去探求和解决遇到的各种新问题,使学生处于“愤”与“悱”的状态。

四、说学法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已有经验基础上的生长,是由同化和顺应构成的平衡过程”。

学生从得氧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基础上,在老师提出问题的指引下,积极思考,自主探究,从狭义的认识上升到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广义角度。

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节优秀教案

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节优秀教案

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节优秀教案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节优秀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本店铺收集整理的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节优秀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节优秀教案 1教学目标1.使学生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来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

2.学会用化合价升降法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掌握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3.理解得失电子、氧化还原的相互依存和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教学过程【板书】氧化还原反应一、化合价升降和氧化还原反应【提问】CuO+H2Cu+H2O1.在以上反应中,氧化铜发生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依据是什么?2.标出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从中分析三种元素化合价各有什么变化。

小结初中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知识后,引导学生把氧化还原反应跟化合价联系起来。

【讨论】2Na+Cl22NaCl H2+Cl22HCl这两个反应没有氧的得失,但也是氧化还原反应,为什么?哪种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哪种物质发生还原反应?【讲解】小结上述讨论后,得出:【板书】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这一类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

【巩固性提问】下列反应中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各是什么物质?2NaBr+Cl2===2NaCl+Br2 2NaOH+H2SO4===Na2SO4+2H2OMnO2+4HClMnCl2+2H2O+Cl2↑Ca(ClO)2+CO2+H2O===CaCO3↓+2HClO【板书】二、电子得失和氧化还原反应1.电子得失和化合价升降以钠跟氯气反应为例,讲清钠原子为什么失去1个电子,氯原子为什么获得1个电子以及得失电子跟化合价升降的关系后,再举铁跟稀硫酸、铁跟氯气、氯化亚铁跟氯气的反应中化合价的变化情况。

高中化学_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必修1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安排在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中的第三节,有其重要的意义。

因为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应都是氧还原反应。

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

学生对本节教材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以后对化学的学习。

本节教材安排在这里是承前启后,它既复习了初中的基本反应类型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

氧化和还原是一对典型矛盾,它们既是相反的,又是相依存的,通过认真引导使学生逐步理解对系统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又会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

二.学情分析在初中化学学生已经学习了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也具备了化合价的知识,初步认识了化合价的变化跟电子的转移有一定关系,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实施提供了可能。

通过学习教育心理学,我们知道高中生思维具有更高的概括性,辩证思维也迅速发展, 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前期, 但学生的抽象理解能力还稍弱, 需要借助一些具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从化合价的变化,认识并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2、通过对典型化学反应的分析,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学会怎样从特殊到一般规律,再从一般规律到特殊的认识问题的科学方法;2、通过对氧化剂和还原剂这一矛盾体的学习,具有能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3、通过“思考与交流”、“问题探究”等活动,增强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态度、勇于探索的品质学习化学;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高中化学_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氧化复原反响第一课时》教课方案一、教课目的1、知识技术目标 :(1)知道氧化复原反响的特色。

(2)会判断一个反响能否为氧化复原反响。

(3)理解氧化复原反响的本质。

2、过程与方法:(1)体验氧化复原反响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色到化合价起落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由层层推、,逐渐深入的发展过程。

(2)经过对氧化复原反响的特色和本质的剖析,学习由表及里以及逻辑推理的抽象思想方法。

3、感情态度目标:经过氧化和复原这一对典型矛盾,它们既相反又相互依存的关系的认识,深刻领会对峙一致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表现,建立用正确的看法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

二、教课重难点氧化复原反响的本质三、教课主线得失氧→ → 化合价起落→ →电子转移四、教课实行过程【课前准备】 1. 取出笔录本、练习本、笔,并翻开课本35 页。

2.回想初中学习的元素化合价知识,标出以下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

NaCl 、HCl 、H2O、CO 2、CO 、CuO 、Fe 2O3Na 、 Cl2、H2、 C 、 Cu、 Fe【旧知回首】工业炼铁的原理:高温Fe 2O3 + 3CO=====2Fe + 3CO2在这个反响中,氧化铁里的氧被_______________ 夺去,铁被复原出来,我们说氧化铁发生_____________ 反响。

总结: Fe2O3失掉氧发生复原反响, CO获取氧发生氧化反响。

【导入】好多高中阶段的知识,都是初中知识的延长和发展,今日我们持续学习氧化复原反响的知识。

[思虑与交流 1]①请列举几个初中学过氧化反响和复原反响,指出什么是氧化和复原反应。

①氧化反响和复原反响是分别独立进行的吗?【温故知新】 1、从得氧、失氧剖析(1)氧化复原反响: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被复原的反响。

(有得氧、失氧的反响)(2)氧化反响和复原反响是同时发生的。

教师:能否是全部的氧化复原反响都是得氧失氧的呢?【学习指导一】请用 2 分钟时间标出以下两个反响中各元素的化合价,(1)2CuO + C ═ 2Cu + CO2↑(2)H2O+C ═H2+CO[思虑与交流 2]1.剖析:各元素化合价在反响前后有无变化?找出变价元素。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分析与评价.doc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分析与评价.doc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分析与评价一、教材分析:1.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氧化一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基本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章内容是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

它贯穿中学化学学习的全过程,是学习中学化学的主线和关键之一。

在已学的课程中,燃料的燃烧,金属的冶炼等都涉及到氧化一还原反应。

通过这一节内容的学习,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认识从反应中反应物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来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就是从本质上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同时也为高三后部电化学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

1.2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在理解初中氧化还原反应(特例)概念的基础是,理解高中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特征。

【评价】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分析比较恰到,氧化还原反应同时也是对初中学习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加深,体现知识的学习是螺旋式上升的,一点没有在教材的分析上体现出来,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分析比较到位,注重了重点和难点的区分,在实际教学中,难点并不定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师在课堂处理的时候要特别的注意。

二、教学目标分析:2・1知识与技能:1•理解氧化一还原反应有关概念;2.理解氧化一还原反应的特征及氧化一还原反应的本质。

2.2过程和方法:通过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分组合作,揭示氧化一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培养学生从微观角度准确理解概念的能力。

2.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交流、讨论,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2.了解氧化一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并理解化学这门学科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3.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科学的态度、探索的精神学习化学;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评价】基本上将本节课要达到的日标表述清楚,但是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中,表述有点笼统,行为动词的选择不够恰当,理解比较难以测量,建议使用在课堂上可测量的行为动词。

高中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高中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二设计思路㈠指导思想以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为依托,在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勤于思考,乐于合作的精神。

㈡设计理念根椐新课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念,关注学生主体参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讨论、独立思考、教师精讲等多样化教学方式,利用导学案从学生已掌握的有关概念入手,采用多媒体手段,将抽象概念形象化来组织课堂教学。

㈢教材分析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氧化还原反应》安排在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中的第三节。

安排在这里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复习了初中的基本反应类型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又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

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2 本节特点:⑴涉及到的初中知识多,有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合价、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

⑵概念多,比较抽象。

⑶难度大,特别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3 教学目标⑴知识目标:①通过对初中典型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的分析,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并能利用化合价判断氧化还原反应;②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③通过分析化合价变化与电子转移的关系,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⑵能力目标:①思维能力的培养:由表及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由此及彼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②表达质疑能力的培养:通过小组互相质疑的环节,锻炼学生的质疑和表达能力。

⑶情感目标:①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态度、勇于探索的品质学习化学;②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理解,体会事物的对立统一原理。

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含核心素养)

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含核心素养)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一课标依据:新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要求“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安排在第二章教材介绍了分类方法之后,需要学生对初中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及元素原子结构的知识加以理解应用。

从已有的知识层面进一步扩展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从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深入到本质。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化学知识储备上在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分类和一些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初步具备分析总结的能力,可以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复习引导学生进行新课,在学习特点上比较被动,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灵活转变教学。

四教学与评价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生活中存在的氧化还原现象。

2、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认识过程,初步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模型。

3、通过设计汽车尾气治理方案的活动,感受氧化还原反应的价值,初步形成绿色环保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评价目标:1、通过探究小车为什么会动,化学反应与电子转移的关系,诊断对原子结构的理解,建立宏观现象与微观层面间的关系(微粒水平、内涵水平)。

2、通过对具体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和分析,诊断开发展学生对氧化还原本质的认识进阶(物质水平、元素水平、微粒水平)和认识思路的结构化水平(视角水平、内涵水平)。

3、通过对84与洁别灵的混合使用事实的交流和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实验探究水平和辩证思维(定性水平、定量水平)。

4、通过对汽车尾气净化处理方案的讨论和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化学价值的认识水平(学科价值视角、社会价值视角、学科和社会价值视角)。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从化合价升降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难点: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六课前准备小车(小车构造,车身,加装马达并用导线连接铜片和锌片,将铜片和锌片插入小车顶部的凹槽中),84消毒液,洁厕灵,稀盐酸,ppt五教学过程当堂检测有效练习1.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判断下列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1)CaCl2+Na2CO3 = CaCO3↓+2NaCl(2)Zn+CuSO4=Cu+ZnSO4(3)2FeCl2+Cl2=2FeCl3(4)2Na+2H2O=2NaOH+H2↑2.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CaCO3+2H+=Ca2++CO2↑+H2OB.2Fe2++Cl2=2Fe3++2ClC.HCO3-+H+=CO2+H2OD.2Na+2H2O =2Na++2OH+H2↑。

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探究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会同时发生的原因,以及氧化还原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有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从而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2)能正确描述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弄清楚各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2.过程与方法(1)体验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

(2)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的分析,学习由表及里以及逻辑推理的抽象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氧化和还原这一对典型矛盾,它们既相反又相互依存的关系的认识,深刻体会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树立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

(2)形成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思想,知道化学概念源于生活源于社会,化学知识又服务生活服务社会,体验化学概念从生活经验到理性规范的演变过程。

【学习理念和方法】1.合作式学习——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开展生生间、师生间教学活动。

2.探究性学习——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3.阶梯式学习——通过课题设计的“由浅到深、由低到高、由现象到本质”课堂活动,给学生搭建“认知过程的知识自我构建”之桥。

【学习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学习难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学习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图片:碳、硫、铁等单质在氧气中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铜在氧气中燃烧①3Fe+2O2Fe3O4;②S+O2SO2;③2Cu+O22CuO.【设问】在九年级,我们把以上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做什么反应?【观察、思考、回答】氧化反应。

①从学生最熟悉的反应入手,为本节课内容的展开提供素材。

本节课素材的选择充分依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原则.②复习九年级教材中氧化反应的概念,为本节课的提升做铺垫.【过渡】还有两个反应我们也很熟悉。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说课稿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说课稿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5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①本节课内容在整个中学化学教材中所处的地位;②本节课内容对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所起的作用;③本节课内容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氧化还原反应是鲁科版化学必修1第2章第3节的内容。

氧化还原反应理论是中学阶段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初中所学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知识的深化和拓展。

这部分理论的重要作用:氧化还原反应理论既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电化学等知识的理论主线,又对中学化学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还是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反应类型,所以了解和学习氧化还原反应,能更好地指导化学学习、生产和生活。

二、说学生学情设计这部分内容要考虑:①学生的知识储备已经到达何种程度;②学生的思维认识水平已经到达何种程度。

从知识储备上看:初中学生已经从得氧失氧的角度认识了几个典型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如:镁条的燃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等。

对化合价和原子结构也有了初步认识,知道电子带负电荷,原子得到电子后变为阴离子,失去电子后变为阳离子。

从认知水平上看:学生对这些知识还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同时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要想学好本节课,就要注意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客观事例到规律归纳、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的横向拓展与纵向深入。

三、说教学目标制订教学目标要依据:①课程标准的要求;②学生知识储备基础和认知水平。

本部分内容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从课程标准可以看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了让学生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我们要从微观角度,比如观察思考中的钠与氯气、H2与氯气反应的事实分析,然后再通过实验事实---Zn与CuSO4溶液的原电池实验,证明有电子转移。

高中化学_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设计说明】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的核心概念之一,贯穿于高中化学学习中,是系统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与用途的基础,也为今后学习电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发展了对化学变化分类认识的角度,认识到电子转移是此类化学反应的实质,发展了学生从核心元素化合价预测物质性质的角度,从氧化剂,还原剂对物质分类的角度。

因此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体系有利于化学教师对整体高中化学教学的把控,带给学生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更是对化学基本思维和基本观念的渗透和培养,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本节教学内容共分为3课时,第1课时从化合价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并建立电子转移与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关系,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第2课时认识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依据氧化性、还原性对物质分类,初步建立基于核心元素化合价升降趋势预测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思路方法;第3课时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探究陌生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分析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本节教学设计对应于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并具备了化合价的知识,初步认识了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知道化学电池就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了解过化学能是怎样转化为电能的。

本课时利用三重表征思维,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本课时的教学流程如下:【教学及评价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新旧知识对比,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2、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明确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3、通过自学方法引导,学会两种表示电子转移数目和方向的方法。

评价目标:1、通过建立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间的模版和判断正误,诊断学生能否从化合价升降的宏观表征厘清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间的关系。

2、通过完善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间的模版和判断正误,诊断学生能否从电子转移的微观表征厘清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间的关系。

3、通过书写表示次氯酸钠与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目和方向的方法,诊断学生能否用符号表征厘清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间的关系。

高中化学_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从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角度判断、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内容分析】本节包括两部分内容: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

教材首先设置了"思考与讨论",以初中学过的三个化学反应为载体,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①得氧物质、失氧物质及其发生的反应,②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③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关系)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并将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升降联系起来。

然后,教材以Fe与CuSO4。

的反应为例,将氧化还原反应的内涵从得氧、失氧扩展到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并说明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特征。

最后,教材从微观角度引导学生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这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教材以Na 与Cl2、H2与Cl2的反应为例,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共用电子对偏移的情况,引导学生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存在着电子转移,从而形成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微观视角。

同时,教材给出4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示意图,将依据不同标准对化学反应进行的分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起到了帮助学生巩固概念和提高认识的作用。

本节内容的特点是概念多、抽象,理论性强。

在呈现方式上,教材一方面注意初、高中的衔接, 结合具体的化学反应实例,以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发展过程为线索,即"得氧、失氧→元素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从宏观视角(元素)到微观视角(电子),由表及里,环环相扣,逐步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引导学生建构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模型。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氧化还原反应的社会价值,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视角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化学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课前预习】【自主预习】1.从得氧和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初中化学中把得氧的反应称为________反应,失氧的反应称为________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及评价(表格式)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及评价(表格式)

,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是个氧化还原反应。

钠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在反应中易失去一个电子,成为稳定的钠
表格式教案评价:
对于氧化还原反应这一节的知识介绍,使用表格式教案更能清楚、醒目的将主要内容进行呈现,并方便记忆,由浅入深,而其他形式的教案则不能起到这样的效果。

教案中主要框架为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

在形式上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学目标非常明确,从而使设计思想有一个明确的指导,采用了从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来具体确定本节课教案的教学目标,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还注重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整个教案的设计全面而注重细节,依照教材的安排和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复习初中的常见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着手,迎合高一新生的逻辑思维,自然而然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而且在教学中以学生掌握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常见反应为主。

然后以氧化还原反应这一系统概念的建立为主线,从得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的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层层推进,逐步深入。

并以基本类型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等为辅线来充实基本概念。

同时加以一定量的应用、练习来巩固和深化概念。

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勇于探索的品质来学习化学。

以电子转移观点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由于知识本身较为抽象复杂,且高一学生缺乏对事物结构的认识、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都较弱,所以学习此内容时会感觉到困难,而此表格式教案正是可以使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等多组易混淆的概念易于理解与记忆。

【精编范文】氧化还原复习课,评课-实用word文档 (7页)

【精编范文】氧化还原复习课,评课-实用word文档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氧化还原复习课,评课篇一:氧化还原反应评课稿2氧化还原评课稿一清晰的教学过程该课的特点是操作环节多素材要求大,对老师的系统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田桂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复杂的内容中整理出了清晰的教学思路,一条贯串始终的主线将整个课文连为一体,并且主要内容层层递进,亦步亦趋,表现出了较强的逻辑上的严密性,使课堂呈现出了既轻松活泼,却又掌控得当的局面。

田桂君老师开始教授环节时,学生们立刻将视线转向了老师,眼睛里充满了强烈的求知欲,不用老师任何的催促,学生们已经进入了"我想学"的心理状态。

显然,这样的课堂效果是归功于缜密的教学设计。

这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二。

训练有素的学习过程《新课标》表现出了对创新能力的极大关注,要求我们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怎么样学习,要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向建构主义的现代化课堂转变。

在田桂君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田老师的学生们不但会看书,而且看得很好很认真。

有的学生还动手在书上做了各种各样得标记,以记下自己得心得体会。

这种良好得看书习惯决非一日之功,从学生们自然得看书习惯中,我们能够发现不但是这节课学生们在看书,以前得课上她们也会看,这是田老师长期训练得结果,也成为课堂上得一个亮点。

三活跃的课堂氛围在这节课上,我们作为听课的老师,都能很明显的感受到愉快的课堂气氛:学生们的欢笑声不绝于耳,能在一个轻松的氛围里学习,是最好不过的了,在这里,田老师做了有意义的尝试。

五准确的教师定位在整节课中,我们的教师都不是在做个说教者,没有刻意的去进行任何知识的讲授,而是借用书本和学生的探索来进行知识的传授。

可以说,田老师在本节课中不再是一名导演,而是剧中的一个组织者,带着学生一起来学习,很好的发挥了教师引导的作用。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评课稿.docx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评课稿.docx

“氧化还原反应“评课稿这位老师的这一节课主要分为三个课时完成,充分地使同学通过认识氧化反应到了解氧化反应再到逐步掌握氧化反应的本质。

第一课时主要由化合价升降揭示了一般情况下如何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再由此带出双线桥的表示方法。

第二课时主要由化合价升降引导岀氧化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从而带出单线桥的表示方法, 自然而然的给出还原剂与氧化剂的概念,由此开始进入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性,还原性等成对出现的一系列概念。

课堂三个课时,以抛出概念与方法,同学逐个练习,再评讲加强对概念与方法的掌握的教学方法,使同学在课堂上有效的参与,逐一的思考,避免了同学一时无法接受众多化学理论性知识弱点。

一・从教学设计思路上分析教学设计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定与达成是衡量一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

教学目标体系主要分为“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现课程应当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这位老师的课堂准确的把握了这一点。

通过简单平实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有氧字,我们可以猜想肯定与氧气有关系,那么与空气中的氧气的反应有哪些呢?”提问,使学牛通过这一简单的问题走入氧化还原反应的世界。

再由“硫,氯参加的反应是否属于氧化反应呢”引出化合价的升降是判断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方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这位老师总是由较为简单浅显,同学们可用现学知识稍加判断给岀答案的问题,给予解答后带出课堂重点知识。

整个教学设计由浅入深,引导训练,提问学生给出答案,正确讲解再训练巩固的思路,使同学们一边思考问题,一边有序做课堂训练,整个课堂以学生为主,培养了学生从疑问中解答,从解答中获取知识,再把知识为我所用的习惯。

二・从讲解上分析讲解好与坏的评判标准除了教师是否能表达清晰流利连贯以外,最主要的还是在于学生是否听懂。

而听懂与否又在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教师讲解的好与坏了。

怎样能够将讲解的重点难点内容,不仅让学习能力好的同学理解,也能够使程度较低的同学理解呢?这位老师在该课题中给我们做出了良好的示范。

高一化学公开课《胶体》《氧化还原反应》评课稿

高一化学公开课《胶体》《氧化还原反应》评课稿

高一化学公开课《胶体》《氧化还原反应》评课稿一、级别:区级化学公开课二、课题《胶体》三、授课人:四、授课时间:五、听课教师人数:32人六、评课人:《胶体》是通过分类思想来研究物质、观察物质的新切入点。

学生过去比较熟悉研究物质特有的性质,而胶体知识是物质聚集状态所表现出来的性质,胶体是本节的难点,胶体的本质特征是难点中的重点。

对难点的突破,刘老师通过对比实验(丁达尔效应、能否通过滤纸使学生在观察对比中抓住粒子直径大小这一关键,认识溶液、浊液、胶体的本质特征。

整节课的教学设计,有层次,温故知新,重视教材的研读,重点突出。

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小组合作,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活动以学生形成能力为核心,以学生自主科学探究为核心的思想。

教学效果好。

不足之处:书上没有的实验,用幻灯片打出实验步骤,更方便学生对照操作;由于学生动手能力差,使老师的教学受阻,最后教学任务未能按设计意图完成。

高一化学公开课《氧化还原反应》评课稿一、级别:区级化学公开课二、课题《氧化还原反应》三、授课人:四、授课时间:五、听课教师人数:32人六、评课人: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中的一个难点。

本节的重、难点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叶芳老师通过实例,层层引导,从得氧失氧、化合价升降到电子的转移,一环扣一环,由表及里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从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突出分类思想,并将初高中知识进行衔接。

叶老师对教材重难点的突破处理得当,层次清晰,动画直观形象。

电子白板的应用使教学真正无尘化,课容量大。

但题型对新授课来说有一定难度;一节课中难点过于集中,氧化剂、还原剂这一组概念能否放在下一节课完成。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评课稿.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评课稿.

第三节氧化复原反响(第一课时)评课稿上周二在中教老师老师的率领下,我有幸倾听了绵德中学老师的一节课,在此我对这位老师的讲堂教课说说自己的理解。

本节教材是高一年化学第三节氧化复原反响(第一课时),要点是指引学生用有关知识从化合价的起落和电子的转移的看法认识氧化、复原、氧化复原反响等看法,进而鬼乃出氧化复原反响的特色和实质。

绵德中学老师的讲堂教课目的制定全面、详细、适合,能从知识与技术、过程与方法、感情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来确立;教课目的明确,重视讲堂教学中的多媒体教课,表现化学学科的特色;切合学生的实质和认知水平。

从目标完成来看,教课目的很好地表此刻讲堂教课每一环节中,讲堂教课中经过老师的课件演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议论,讲堂的教课手段都牢牢地环绕着教课目的,讲堂教课的要点突出。

在教材的办理上,绵德中学老师在深入研究教材、学生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充分与处。

他从初中学到的化学反响的分类法知识引出化学反响能够分为氧化复原反响和非氧化复原反响,由此回首初中知识剖析有氧参加的氧化复原反响,再进一步启示学生思虑无氧参加的氧化复原反响,最后经过沟通和议论,是学生认识到氧化复原反响的特色和实质。

该老师着重初高中知识的连接、初高中知识的逐渐提高、逐渐过渡。

在指引、练习中逐渐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

且在讲堂中,不停进行知识点小结,进而对讲堂教课内容进行提高,使学生从更高的角度去认识本节的知识内容。

教课过程中思路的层次、脉络清楚,讲堂上教课思路运作的成效较好。

讲堂教课各环节的构造谨慎、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派合理。

本节讲堂中师生的互动时间充分,讲堂中有学生个人独立思虑,且学生的参加踊跃性高,师生的互动流利,表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教课中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掌握,优秀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能力的培育。

教师在教课过程中教课方法的运用灵巧、多样,有问题解决、剖析与议论等,做到“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一致。

校级公开课氧化还原反应评课记录

校级公开课氧化还原反应评课记录

在校领导的关怀下,学校教研组对我们进行了一期的培训。

20xx年10月25日是我的公开课汇报,讲授内容为《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针对这节课的教学,各位老师给我许多建设性的意见,总结如下:校长的评价:(1)本节课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主要是问题解决法贯穿着整个课堂。

让学生在设问回答的氛围中愉快的学习,适合本班学生特点,课堂效果良好。

(2)导课方面简单直接,以我们所熟悉和感兴趣的画面呈现生活处处有化学的道理,吸引学生眼球。

(3)学生提问环节表现很好,能够对回答正确的学生予以及时的肯定,并且对回答错误的同学给予积极地引导。

(4)讲解透彻,分析耐心,不断总结,使学生记忆深刻。

(5)建议总结时可以放手给学生,落实到每一位同学,而不是集体回答,避免学会了的学生失去耐心,而尚未掌握的学生就在那偷懒。

(6)学案设计时,可以对关键字打点来进行着重强调。

(7)既然是自己班级的学生,座位班主任可以要求学生穿校服,以体现班级积极向上的整体风貌。

教研组老师的评价:(1)本节课设计思路清晰,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的分析,使学生学习了由表及里以及逻辑推理的抽象思维方法。

(2)学生到黑板上进行化合价升降练习时,能够及时的将学生回答不标准的地方予以改正,严肃认真。

(3)本节课在时间上安排的非常好,预设的问题都能得到很好的回答,并且在回答中完成了设定的教学目标。

(4)重点突出,习题处理的适当。

难点用几个小问题搭以“化合价变化”的这座桥梁给以顺利的渡过,不显突兀,学生易于理解。

(5)学案,课件和教学内容相符,学案的设计起到了为学生提前预习的作用,并且为课程难点的突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亲和度好,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进行讨论交流,并认真听取教师讲解。

(7)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口头语突出的问题,“对不对?”(8)注意学生的学习效率,应予以个别提问使其掌握情况进行反馈。

氧化还原反应评课稿

氧化还原反应评课稿

氧化还原评课稿一清晰的教学过程该课的特点是操作环节多素材要求大,对老师的系统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田桂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复杂的内容中整理出了清晰的教学思路,一条贯串始终的主线将整个课文连为一体,并且主要内容层层递进,亦步亦趋,表现出了较强的逻辑上的严密性,使课堂呈现出了既轻松活泼,却又掌控得当的局面。

田桂君老师开始教授环节时,学生们立刻将视线转向了老师,眼睛里充满了强烈的求知欲,不用老师任何的催促,学生们已经进入了"我想学"的心理状态。

显然,这样的课堂效果是归功于缜密的教学设计。

这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二。

训练有素的学习过程《新课标》表现出了对创新能力的极大关注,要求我们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怎么样学习,要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向建构主义的现代化课堂转变。

在田桂君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田老师的学生们不但会看书,而且看得很好很认真。

有的学生还动手在书上做了各种各样得标记,以记下自己得心得体会。

这种良好得看书习惯决非一日之功,从学生们自然得看书习惯中,我们能够发现不但是这节课学生们在看书,以前得课上她们也会看,这是田老师长期训练得结果,也成为课堂上得一个亮点。

三活跃的课堂氛围在这节课上,我们作为听课的老师,都能很明显的感受到愉快的课堂气氛:学生们的欢笑声不绝于耳,能在一个轻松的氛围里学习,是最好不过的了,在这里,田老师做了有意义的尝试。

五准确的教师定位在整节课中,我们的教师都不是在做个说教者,没有刻意的去进行任何知识的讲授,而是借用书本和学生的探索来进行知识的传授。

可以说,田老师在本节课中不再是一名导演,而是剧中的一个组织者,带着学生一起来学习,很好的发挥了教师引导的作用。

以上是本节课的亮点之处,下面我再谈谈有待商榷的地方1. 在教师的语态上如果能够将语言在和缓一些,语速相对慢一些,可能可以将本节课的几个高潮处的气氛推向更高的境界,使气氛更为热烈。

2. 在表现的细节如果能再仔细一些,能够让本节课的情感目标推进地更为明确,例如: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讨论时,让学生体验更多地快乐和成功。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从得氧和失氧的分类标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从化合价的变化的分类标准来认识氧化还原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推理能力。

通过探究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特征,形成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两种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

在化合价升降与氧化和还原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对立的关系上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与发展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关系。

三.教学发法讲解法与启发法相结合四.课型:新授课五.课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八.教学反思教学过程:[导课]同学们回忆一下初中学过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根据什么标准来划分的?[生]思考回答[师]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把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师]3CO+Fe2O32Fe+3CO2属于四个中的哪一类型?[生]四不像[师]它不属于四个基本反应类型的范畴。

它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

在初中我们也学过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请同学们举出两例。

[生1]2Mg+O22MgO氧化反应[生2]H2+CuOCu+H2O还原反应[板书]一、氧化还原反应1.得失氧的角度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师]以H2+CuOCu+H2O为例分析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生3]CuO→Cu失去氧还原反应H2→H2O得到氧氧化反应[小结]同学们观察这个反应,CuO失去氧,H2得到氧。

是说一种物质失去氧必有一种物质得到氧,也就是说在同一个反应中既有还原反应又有氧化反应,因此将这个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引导]怎样定义氧化还原反应呢?[生4]回答[板书]定义:既有物质得到氧又有物质失去氧的反应称作氧化还原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评课稿
我有幸听取了周老师的一堂课——氧化还原反应。

在此我对周老师的本堂教学谈谈自己的理解。

一、教学思想符合新课程理念
从本节课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来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比如学生阅读、交流讨论,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经历探究活动,真正的将教学的重心和立足点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上,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周老师具有良好的课改意识。

二、教学设计、教材处理较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本节重点是引导学生用相关知识从化合价的升降和电子的转移的观点认识氧化、还原、氧化还原反应等概念,从而引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

在教材的处理上,周老师在深入研究教材、学生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充实与处理。

他从生活中的氧化还原现象——苹果变色、铁钉生锈,引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本来氧化还原反应是非常枯燥的理论知识,这样的引入方式一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新颖又深刻。

然后由此回顾初中知识分析有氧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再进一步启迪学生思考无氧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使学生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然后设计了大
量的练习,既很好的巩固了这个知识点,又引出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这个新知识点,设计合理巧妙,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该重点知识。

最后通过让学生阅读教材、交流讨论、观看动画视频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内容。

周老师注重初高中知识的衔接、逐步提高、逐步过渡。

在引导、练习中逐步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

且在课堂中,不断进行知识点小结,从而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提升,使学生从更高的角度去认识本节的知识内容。

教学过程中思路的层次、脉络清晰,课堂上教学思路运作的效果较好。

这一点是很值得我学习的。

三、教学过程较好体现三维目标
周老师的课堂教学目标制订全面、具体、适宜,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来确定;教学目标明确,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多媒体教学,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

从目标达成来看,教学目标很好地体现在课堂教学每一环节中,课堂教学中通过老师的课件演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学生的阅读活动和观看动画视频,课堂的教学手段都紧紧地围绕着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的重点突出。

四、课堂教学结构条理清楚
课堂教学各环节的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

本节课堂中师生的互动时间充足,课堂中有学生个人独
立思考,且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高,师生的互动流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掌握,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能力的培养。

五、师生配合好,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运用灵活、多样,有问题解决、分析与讨论等,做到“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统一。

在教学中能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同时充分利用书本、板书等多种媒体手段开展教学,使课堂教学充满感染力,又富有艺术性。

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板书设计科学合理,简洁、重点突出。

教态自然,声音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举止大方,师生情感融洽。

在声音、语言方面,我也得多向周老师学习。

然后能够熟练的利用各种媒体,并达到良好效果。

课堂中,学生在宽松自主的课堂氛围中,思维活跃,气氛热烈,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所有得。

六、建议
之后我也上过这一节课,因为我带的是平行班,基础较差,有的学生甚至不知如何标化合价,所以在化合价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练习中我花了更多的时间。

然后在ppt的数量上我有所减少,尽量做到ppt与板书不重复。

最后那个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图我是一个关系就出来一张图的,做成的一个动画,也是考虑到平行班的学生基础及注意力问题。

(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浅看法,如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专家批评与指正。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