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政区沿革
我国行政区划称谓沿革
我国行政区划称谓沿革
我国行政区划的称谓沿革历史相对复杂,下面是一些主要的变革:
1. 古代: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郡县制,将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6郡),郡下设县。
汉代时,设立了13州作为行政区划。
唐代初期,设立了州、县两级,后来又在州之上设立了道,全国被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
宋代时,改道为路,全国被分为15路(后增至18路)。
2. 元明清时期:元朝是建省的开始,全国被分为中书省(直隶中央的一级政区)和其他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行省下设有路、府、州、县。
明代时,行省又被称为布政使司。
清代沿用了省级行政区划,并简称为“省”。
3. 民国时期:沿袭了清代的省制,但区划数量多次调整增加,并增设了直辖市建制。
4. 新中国成立后:初期,全国被划分为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六大行政区,代表中央管辖所属的省级行政单位。
1954年,撤销了大行政区,设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等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
这些是我国行政区划称谓沿革的一些主要阶段,具体的变革和细节可能因历史时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演变
辽金时期
据《辽史·地理志》记载,辽朝行政区划大体上是道、府 县三级。共有5京、6府,156州309县。辽分5个道,每个 道有一个政治中心,称为京,并以京的名称来命名道合称 五京道:上京道、东京道、中京道、南京道、西京道。
金行政区域实行路、府、县三级管理,路为一级行政区。 西夏等为其属国。金采宋制,曾分境内为17路、20路,分 别置于皇统二年和大定二十九年。泰和五年金章宗并临潢 路于北京路,是为19路。路下辖府、州,府、州下领县。 泰和五年时,金国境内有府、州179,县683。
东晋南北朝
东晋政区袭承西晋,也是实行州郡县三级制。但是其州郡 越分越多,辖区缩小。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后,晋室南迁, 偏安江左,宋、齐、梁、陈先后承袭,社会局势一直不安 宁,北方在十六国统治之下更是兵戈扰攘,各国在统治所 及的较小区域中分置了许多州,并且变幻无常,州制又陷 于混乱。
据《通典·州郡典》等记载,东晋时南方有十多个州,南 朝宋、齐时增至20多个州,到梁朝后期竟增至一百零七州。 以疆域相差无几的南朝陈国和三国吴相比较,陈国的州数 是吴国的16倍。北魏统一北方后,太武帝真君元年(440 年)有实州15,孝文帝太和中增至38州,太和末年则达80 余州。至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北方的州竟达211个。 州置如此之滥,郡、县的设置也就可想而知,据《南齐 书·州郡志》记载:南朝后期的郡达380余个。真是“百室 之邑,便立州名,三户之民,空张郡目”。
西晋
西晋行政区划,继续承袭了东汉末年奠定的州、郡、县三 级制。晋武帝结束了三国时期近百年的战乱,于是对天下 州郡重新进行合并划分,但是基本保留了三国的州制,对 于原蜀汉和辽东等较难管控的地区实行进一步的划分,建 立了十九个州。但是西晋的统一十分短暂,仅三十多年后 就面临灭亡的局面,在此期间又分出了两个州,最终灭亡 时共有二十一州。
中国地理——历代行政区的划分与沿革(读史必看)
中国地理——历代行政区的划分与沿革(读史必看)中国地理,自大禹划分天下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共九州,历经夏、商、周三代至春秋战国。
一、秦朝秦吞六国,废封建,行郡县。
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三川、河东、南郡、南阳、九江、鄣郡、会稽、颖川、砀郡、泗水、东郡、薛郡、瑯琊、齐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代郡、巨鹿、邯郸、上党、太原、云中、九原、雁门、上郡、陇西、北地、汉中、巴郡、蜀郡、黔中、长沙、广阳。
后又置十郡:南海、象郡、桂林、东海、九原、常山、济北、胶东、河内、衡山。
二、汉朝(西汉、东汉)汉朝置十三州刺史部:徐州、青州、豫州、冀州、并州、幽州、兖州、凉州、益州、荊州、扬州、交州、雍州。
,三、晋朝(西晋、东晋十六国)晋朝一统三国,置二十一州:司州、豫州、兖州、青州、徐州、冀州、幽州、并州、雍州、凉州、荆州、扬州、益州、梁州、秦州、宁州、平州、交州、广州、江州、湘州。
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东晋十六国,南北朝纷争扰攘,行政区域混乱,不胜枚举。
四、唐朝唐朝分天下为十道: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
历经五代十国乱世,历年短促。
五、宋朝(北宋、南宋)北宋分天下为十五路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淮南、江南、荆湖南、荆湖北、两浙、福建、西川、峡西、广南东、广南西。
靖康之难,高宗中兴,南宋置十六路两浙东、两浙西、江南东、江南西、淮南东、淮南西、荆湖南、荆湖北、京西南、成都、潼川、巕州、利州、福建、广南东、广南西。
六、元朝元朝统一华夏,分天下为十一省:中书省、岭北省、辽阳省、河南江北省、陕西省、四川省、甘肃当、云南省、江浙省、江西省、湖广省。
七、明朝明朝分天下为两京十三布政司:京师、南京、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浙江、江西、湖广、四川、广东、福建、广西、云南、贵州。
八、清朝清朝入关定鼎,分天下为十八个省,五个将军辖区,两个办事大臣辖区。
直隶、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湖南、湖北、安微、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甘肃、云南、贵州共十八省盛京、吉林、黑龙江、伊梨、乌里雅苏台共五个将军辖区。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第一篇: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大纲一、行政区划层级的变化1、秦汉的两级制向魏晋南北朝的州、郡、县三级制转变2、隋唐前期的州、县二级制向唐后期至宋辽金的道、州、县三级制转变3、元代的多级制向明清的省、府、县三级制转变二、行政区划幅员的变化1、县级政区的幅员变化2、统县政区的幅员变化3、高层政区的幅员变化三、行政区划边界的变迁1、山川形便的原则2、犬牙相制的原则知识点汇总T01:郡县制的起源知识点说明:介绍了郡和县的历史起源及发展,指出郡县制并非老早就有,也非起于秦始皇统一中国。
T02:分封制和郡县制知识点说明:介绍了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不同形式和性质,应避免将两者混为一谈,两者虽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物,但郡县制并非直接继承分封制,两者之间有个延续的过程。
T03:基层政区、统县政区、高层政区知识点说明:介绍了行政区划的不同层级政区的特点以及各自演变的规律。
T04:山川形便、犬牙相制知识点说明:介绍了历史上行政区划边界划定的两个基本原则,以及中央政府在不同时期对于这两个原则的运用以及背后所体现的政治背景。
正文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今天我们讲的这一讲是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一定的行政区划当中生活,但是不一定有人会注意到行政区划变迁的历史,因为这其实也是一个比较专门的学问。
我们今天大概把中国两千五百年以来的行政区划变迁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始皇刚刚统一中国就召开了一个重要的会议。
这个会议有两项议程,一是议帝号,二是定制度。
议帝号就是秦始皇把自己的称号定为皇帝,他认为自己功过三皇五帝,所以就把三皇五帝的称号合起来,叫做皇帝,他就称为秦始皇帝。
这个帝号的议定就是表示皇权专制的出现,另外一个定制度,就是确定如何来划分全国的行政区划。
最终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每个郡之下设若干县。
这个制度虽然在秦统一之前就已经在局部地区实行,但是在统一的国家中却是第一次实行。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州府制度的演变 与作用
行省制的设立与 意义
行政区划变革对 国家统一和发展 的贡献
对现代行政区划改革的启示
尊重历史传统:借鉴古代行政区划的演变过程,为现代行政区划改革提供 历史依据。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经济、文化等特点,合理划分行政区划,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精简高效:减少行政层级,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为经济发展提 供更好的服务。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 概述
THEME TEMPLATE
行政区划定义与演变
定义:行政区划是国家 为便于行政管理而分级 划分的区域。因此,行 政区划亦称行政区域。
演变:中国古代行政区 划的演变经历了多个阶 段,包括郡县制、州制、 府制、省制等。在各个 历史时期,行政区划的 划分标准和层级都有所 不同,但总体来说,都 是为了便于国家管理和 维护地方治安。
民主法治:加强民主监督,完善法律法规,保障行政区划改革的科学性和 公正性。
感谢观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THEME TEMPLATE
行政区划的形成与演变:介绍了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形成背景、 演变过程及其与文化传承的关联。
行政区划对文化传承的挑战:分 析了行政区划在文化传承中可能 带来的挑战,如文化同质化、文 化断层等问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行政区划对文化传承的促进:阐 述了行政区划在文化传承中的积 极作用,如促进文化交流、推动 文化创新等。
行政区划与民族融合的未来展望:在新的历史时期,行政区划与民族融合将继续发展,促 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行政区划与地方风俗习惯
行政区划对地方风俗习惯的影响 不同行政区划下的特色风俗习惯 行政区划变迁与风俗习惯的演变 当代行政区划与地方风俗习惯的融合发展
历代行政区划演变
历代⾏政区划演变夏朝:⽅国商朝:⽅国约150周朝:诸侯国周初分封71国(53姓姬),后增五六⼗,县数为756县县有⼤⼩,⼤县置县令,⼩县置县长,县令、县长之下有县丞、县尉县下设乡,乡下设亭(相当于现在的管区),亭下设⾥西楚霸王:分封制西汉:郡国并⾏制,后加州(不是⼀级政府,只是监察区),州、郡、县、乡、亭(⾥)新朝:郡国并⾏制先改12州,裁撤朔⽅、司⾪部,改凉州为雍州、交趾为交州,后改9州东汉:郡国并⾏制,东汉末年州郡县三级制州(14)、郡国(105)、县(⾢、道、侯国)、乡、亭、⾥、什、伍三国:州郡县魏有司、豫、兖、青、徐、凉、雍、冀、幽、并⼗州全境以及荆州的南阳、南乡、江夏、襄阳、等四郡65县。
扬州的九江、庐江等⼆郡⼗四县。
东吴有荆州的南郡、武陵、长沙、零陵、桂阳等五郡102县。
扬州的丹阳、会稽、建安、吴郡、豫章、庐陵、庐陵南部等七郡146县。
交州的全境。
晋朝:设州郡县乡亭五级东晋⼗六国:州郡县制,州郡数量激增东晋领有扬、北徐、豫、江、北青、司、荆、北雍、东益、宁、交、⼴、北并、北冀、梁、徐、北兖等⼗七州,及幽、冀、东秦、青、并、兖、秦、雍等侨州,共⼆⼗五州南北朝:州郡县制侨州、侨郡、侨县数量激增,⾄南北朝末年灭亡前有30州、100郡、400县。
隋朝:废郡制,以县直⾪于州,后⼜改为郡县制,州(郡)、县、乡、亭(⾥)583年⾄607年实⾏州县制共24年,607年(⼤业三年)复改州为郡,在郡上设置司⾪、刺史15员,司监察之职,郡县制11年,⾄618年。
隋初共有州241,郡680,县1524。
隋⽂帝末年,全国有297州1348县,607年,隋炀帝增设冀州、兖州、青州、徐州、豫州、扬州、荆州、梁州及雍州等九个监察州(按古名),⼤业五(609年)年的⾏政区划,隋郡为190,县1255,郡分九等,后缩减为三等。
唐朝:州县制,道、州(府)、县、乡、⾥(保、邻、坊)州分7等辅、雄、望、紧、上、中、下,县分六级京(⾚)、畿(望)、上、中、中下、下体制较尊的地区设府,⽐如开封府、临安府、绍兴府等州称知州,军⼀般是军事重镇或要冲,监设在⼀些主要的⼯矿牧盐等重要物资产区,领县的军监与府、州同级,都⾪于路,但实际地位则要低于府和州,不领县的军、监与县同级,同⾪于府或州。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汉代州的职能
最初州只是朝廷的派出机构,与郡没有行政 隶属关系,刺史不是常设官员,没有固定的治 所。 西汉末刺史(或称州牧)权势有所增大 。 东汉初刺史常驻地方,有了治所,但东汉 大部分时间里,州是监察区而不是行政区,刺 史仍然不直接干预地方行政。
中央
刺史部 长官:刺史
郡:太守
县:令
汉武帝之后
东汉末年州成为地方一级政区
2、畿服说
《国语·周语》作甸、侯、宾、要、荒五服, 以五百里为差; 《禹贡》作甸、侯、绥、要、荒五服,以五 百里为差; 《逸周书·职方》称方千里内为王圻(qí), 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藩九服。
3、分封制
(1)夏、商的封国
(2)西周的分封制
夏的方国
商的方国
西周形成比较完备的等级分封制。 宗周、成周为王畿区,由周王直接统治;王 畿区以外的广大地区分封给诸侯。周王在王畿内、 诸侯在封国内,又按宗法制度把土地和人民分封 给卿、大夫,卿、大夫又对士进行分封,这样天 子、诸侯、卿大夫均有直接统治区和间接统治区, 形成多层次有不同隶属关系的政权和政区系统。
保留着分封制的残痕
春秋战国时期的县 县的规模相差悬殊
5、郡的出现 春秋时代仅见的郡名两例: 鲁僖公九年(前651年),晋国公子夷吾对秦公 子挚讲, “君实有郡县”。 ——《国语· 晋语》 鲁哀公二年(前493年),赵简子曰:“克敌 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左传》战国时各Biblioteka 已普遍置郡,且多置于各国的边远地区。
郡 长官:守 县(道): 令
诸侯王国
侯国(邑)
支郡:
县
汉 初
汉代郡国分布
西汉时期103郡国中,秦岭淮河以南只有 29个,而关东地区达50郡,说明西汉时黄河 中下游仍是非常重要的政治经济区。 问题:关东的地域范围?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沿革
(三)分封制( )
分封制、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 「封建」,所谓分封,即周天子将王畿以 外的地和民,分别授给同姓子弟、异姓亲 戚及所谓先圣后裔,让他们建立封国,拱 卫周室。《左传》:“天子建国,诸侯建 家”,在西周版图之中就形成了天下—— 国——家三个基本的地域层次,这就是 《大学》“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地理背景。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是国家为了进行统治,行使行政权力, 管理居民而划分的区域。按地域划分居民是 国家的特征之一。我国古代自国家形成以后, 就把领土划分为若干政区,采取某种组织形式 对这些政区进行统治,管理。
行政区划的四要素
(一)层次 (二)幅员 (三)边界 (四)行政中心
一、先秦的行政区划
(一)九州说
高帝六年(201BC),铲除异性王,代之异同姓王。经12年完成这一 任务,分封同姓十王国,集中于东部,可以“自置吏”,“得敛赋”掌握财 权、政权、军权。又分萧何、张良等100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侯国 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
(道、邑、侯国)
汉 初 封 国
州制的产生
由于对内削蕃,对外拓地,汉朝郡(国)数 逐渐增多,到汉武帝时多达109个。中央政府直 接管理这样多的郡国比较困难。于是,元封五年 (前106),汉武帝将京畿及附近各郡以外的郡 国分为13个区域,称为部,除朔方、交趾外,其 余11部采用《尚书·禹贡》和《周礼·职方》所列 之州名,俗称十三州。每部置刺史一人,监察吏 治与地方豪强。征和四年(前89)又在京畿及附 近七郡置司隶校尉,称司隶校尉部,于是全国共 为十四部:司隶、豫、冀、幽、并、凉、徐、兖
(1)都督府 ,设于国内要地。都督“掌督诸州兵马、甲 械、城隍、镇戍、粮廪,总判府事”。
(2)都护府,设于沿边诸少数民族地区。都护之制,本 源于西汉,唐从贞观年间陆续设置的都护府主要有六个:安 西、北庭、单于、安北、安东、安南。
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
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历史专题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萌芽时期(先秦)、郡县制时期(秦、汉)、州制时期(魏晋南北朝、隋)、道(路)制时期(唐、宋)、行省制时期(元、明、清)。
1.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的发展演变(1)秦:郡县制。
(2)汉:由郡、县两级制变成了州、郡、县三级。
(3)隋:州、县两级制。
⑷唐:道、州、县三级。
宋:道(或称路)、州(或称府)、县三级制。
⑹元: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⑺明:承宣布政司(习惯仍称行省)以下设府、县。
⑻清:省、道、府、县2.演变特点:(1)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变化多发生在混乱时期;一级行政区变化较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
(史实: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史实:东汉时期的刺史制度逐渐演化为州一级行政机构。
发生在政权交替混乱时期的史实:唐朝的藩镇;元朝的行省制。
一级行政区变化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史实:一级行政区秦汉为郡,元为行省;县级基本未动。
)(2)原则:山川形便;犬牙相入;依经济和人口变化不断调整。
元代以前与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或山川形便);元代以后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或犬牙交错)。
(元以前: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元后:“犬牙交错”原则,避免行政区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的吻合。
各自的优点: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顺应了封建社会的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区域内部经济的交流发展和形成独立的经济体;有利于形成文化认同。
“犬牙交错”原则:有利于削弱地方经济实力和文化认同感;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的出现,强化中央集权。
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和抗御自然灾害;对内部交通、文化交流产生了不良影响。
)(3)深层特征: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地方主动性与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
地方权力越来越集中到中央。
(4)整体特征:二级三级制是古代地方管理制度的主体;局部而言:县是中国历史最稳定的一级政区;州的地位不断降低。
古代行政区划沿革
古代行政区划沿革节选自《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萌芽时期(先秦)、郡县制时期(秦、汉)、州制时期魏晋南北朝、隋)、道(路)制时期(唐、宋)行省制时期(元、明、清)。
古代行政区划沿革萌芽时期这个时期约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即从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一一夏朝开始,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确立郡县制为止。
国家的产生,是形成行政区划的先决条件。
在原始社会,人们按氏族、部落进行生产和生活,根本不需要行政区划,也没有地域区划的概念,正如《礼记•礼运》篇所述,那时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逐步出现了私有制,产生了阶级,形成了国家。
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地位,有效地控制被统治阶级,需要实行分区分级管理,于是产生了形成各种各样行政区划的可能性。
但是,并不是产生国家的同时也必然出现行政区划。
夏、商两代和西周,都还没有完善的地方行政制度,当时也不可能对整个国家进行全面的行政区划,无论是“五国”,还是“诸侯国”,都是一个个独立的国家,与夏、商、周王朝之间都只是松散的臣属关系。
春秋以后,县、郡的出现才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肇始。
古代行政区划沿革------ 州服制说在本世纪以前,人们普遍认为夏、商、西周王朝存在着“十二州”、“九州”、“五服” 等行政区划。
最典型的如《汉书・地理志序》所云:“昔在黄帝,……方制万里,画野分州。
…… 尧遭洪水,怀山襄陵,天下分绝为十二州,使禹治之。
水土既平,更制九州,列五服,任土作贡。
”即说黄帝时已有州制,尧因洪水之灾,分中国为十二州,禹治水后更改为九州,以后又把中国分为五服。
实际上,所谓夏、商、周代的“十二州”、“九州”、“五服”之说都仅是种种传说而已。
古代行政区划沿革------ 十二州说它是传说中的尧舜氏族社会时代的行政区划制度,起于《尚书・尧典》的“肇十有二州”。
西汉学者谷永(前?一前4年)最先把“肇十有二州”解释为“尧遭洪水,天下分维十二州” o 东汉史学家班固(32—92年)撰《汉书》即从其说。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表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表一、古代行政区划1. 夏、商、周时期:以封建制度为基础,国家行政区划主要以封邑为单位。
2. 秦朝: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国家行政区划分为郡、县两级。
3. 汉朝:行政区划仍采用郡县制,但增设州、郡两级。
4. 魏晋南北朝:行政区划由州、郡、县三级组成,州为最高行政单位。
5. 隋朝:行政区划继续沿用州、郡、县三级制度,加强了地方行政管理。
6. 唐朝:行政区划中的州设有刺史,郡县设有县令,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7. 宋朝:行政区划采用路、州、县三级制度,增设经略使、路都总管等职位。
8. 元朝:行政区划设路、行省、州、县四级,实行行省制。
9. 明朝:行政区划采用路、府、州、县四级制度,府为地方政府的最高级别。
10. 清朝:行政区划继续沿用明朝制度,但对地方行政进行了一些调整。
二、近代行政区划1. 中华民国:行政区划设省、道、府、州、县五级,但在内战期间,行政区划发生了多次调整。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行政区划设立省、市、县三级,后来逐渐调整为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县五级。
三、现代行政区划1. 省级行政区:中国现行行政区划设立了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2. 地级行政区:省级行政区下设地级行政区,包括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等。
3. 县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下设县级行政区,包括县、市辖区、自治县、旗、自治旗、市辖县等。
4. 乡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下设乡级行政区,包括乡、镇、街道办事处等。
5. 村级行政区:乡级行政区下设村级行政区,包括村、居民委员会等。
总结: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反映了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
从封建制度到现代行政体制的建立,行政区划的演变体现了国家管理能力的提升和国家统一的需要。
随着国家的发展,行政区划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明清之前)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先秦:实际上出现早期郡县雏形:如赵国上党郡。
秦国: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西汉:郡国并行。
始设州刺史,并无实权,监察地方官吏。
西域都护制度。
东汉:前中期基本维持西汉行政区划,后期由于地方混战,刺史始掌地方军政大权。
曹魏:开始实行稳定的州郡县三级制。
西晋:州国并行。
北方十六国:由于政权更替频繁、战争不断,州郡县三级制出现混乱。
东晋南朝:由于北方居民南迁,设侨郡,保持迁来居民的原有郡望。
沿袭州郡县三级制。
(南北朝时期始现行台制度,为行省制度雏形。
)隋朝:州县、郡县二级制更替。
唐朝:始设州县制,后出现府制,如太原府(732年)。
边疆设“军”、“监”制。
为了监察方便,将全国划为“十道”,设“十道巡察使”等官,类似于西汉刺史制,负责监察,无实权。
边疆有都护府和羁縻府州制度,在征服的少数民族地区和军事重地设都督府,如黑水都督府。
中唐后因军事需要出现节度使制度,后全国被迫实行三级制:边疆为都督府—州—县,内地为方镇(藩镇)—州—县。
中央权力极度削弱。
宋朝:节度使无实权。
将全国的府州军监划为15路(后数量有变,至北宋末年划为24路)。
路的长官初为转运使,后经权力分割化为四大“监司”(漕司【转运使(民财)】、宪司【提点刑狱使(司法、监察)】、帅司【安抚使(军事)】、仓司【提举常平使(物价)】)宋代府州以上的路权力分化,未形成像郡守、刺史一样的集中权力,因此成为二级半制。
辽朝:五京道制,但道一下采取宋朝路制,有三大监司(仓司和帅司合为师司【总管府】)金朝:沿袭北宋路制、辽朝道制。
全国分为20路,计1都、5京府、14总管府,无监司,权力尽归总管府长官府尹。
后为战争需要,始设行省制。
西夏:州县二级制,全国划为12监军司,每监置都统军、副都统、监军使。
元朝:实行省(行中书省【行省】)、路(府、州)、县三级制。
行省类似于刺史,初为中央派出机构,后逐渐演变为地方行政机构。
「地图视界」中国行政区划沿革(1949~1999)
「地图视界」中国⾏政区划沿⾰(1949~1999)1949~1951年1949年1949年10⽉1⽇中华⼈民共和国成⽴。
1949年9⽉27⽇第⼀届全国政协会议通过决议:“中华⼈民共和国⾸都定于北平,⾃即⽇起北平改名为北京。
”延续建国前⼣设置的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政区。
内蒙古⾃治区(1947年5⽉1⽇成⽴)⾸府由乌兰浩特市迁驻张家⼝市;4⽉21⽇东北⾏政区公布新的区划,成⽴沈阳、抚顺、鞍⼭、本溪4直辖市和辽东、辽西、吉林、⿊龙江、松江、热河6省及旅⼤⾏署区。
4、5⽉成⽴苏北、苏南、皖北、皖南4⾏署区。
1949年8⽉1⽇华北⼈民政府通令成⽴平原省,8⽉20⽇平原省正式成⽴,驻新乡市。
1952年11⽉15⽇撤销平原省,分别划归⼭东、河南2省。
1949年8⽉1⽇察哈尔省成⽴⼈民政府,驻张家⼝市。
1952年11⽉15⽇撤察哈尔省,分别划归⼭西、河北2省。
1950年撤旅⼤⾏署区,设旅⼤直辖市;四川省划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4⾏署区,10⽉19⽇西康省的昌都地区解放,1951年1⽉2⽇成⽴⼈民政府,直属中央⼈民政府领导。
撤宝源县,复设宝昌、沽源2县。
撤汲县城关区、聊城城关区、濮阳城关区、菏泽城关区、单县城关区。
1951年皖南⾏署区⾏政中⼼由芜湖市迁驻合肥市,与皖北⾏署区合署办公;西康省⾏政中⼼由康定县迁驻雅安市。
5⽉23⽇西藏地⽅和平解放。
撤四海县。
1952~1953年1952年撤苏北、苏南2⾏署区,合并为江苏省;撤皖北、皖南2⾏署区,合并为安徽省;撤川东、川南、川西、川北4⾏署区,合并为四川省;撤平原省,分别划归⼭东、河南2省;撤察哈尔省,分别划归河北、⼭西2省;南京市降格地级市,划归江苏省;内蒙古⾃治区⾏政中⼼由察哈尔省张家⼝市迁驻绥远省归绥市。
1953年哈尔滨、长春2市升格直辖市;迪化市更名乌鲁⽊齐市。
1954年1954年撤华北、东北、西北、华东、西南、中南六⼤⾏政区,所属各省级单位由中央直辖;撤辽东、辽西2省,合并为辽宁省;撤松江省,并⼊⿊龙江省;撤宁夏省,并⼊⽢肃省;撤绥远省,并⼊内蒙古⾃治区;沈阳、旅⼤、鞍⼭、抚顺、本溪、哈尔滨、长春、武汉、⼴州、西安、重庆11直辖市降格地级市,分别划归辽宁、⿊龙江、吉林、湖北、⼴东、陕西、四川7省;归绥更名呼和浩特;吉林省⾏政中⼼由吉林市迁驻长春市,⿊龙江省⾏政中⼼由齐齐哈尔市迁驻哈尔滨市,河南省⾏政中⼼由开封市迁驻郑州市。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
历史专题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萌芽时期(先秦)、郡县制时期(秦、汉)、州制时期(魏晋南北朝、隋)、道(路)制时期(唐、宋)、行省制时期(元、明、清)。
1、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的发展演变(1)秦:郡县制。
(2)汉:由郡、县两级制变成了州、郡、县三级。
(3)隋:州、县两级制。
⑷唐:道、州、县三级。
宋:道(或称路)、州(或称府)、县三级制。
⑹元: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⑺明:承宣布政司(习惯仍称行省)以下设府、县。
⑻清:省、道、府、县2、演变特点:(1)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变化多发生在混乱时期;一级行政区变化较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
(史实: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史实:东汉时期的刺史制度逐渐演化为州一级行政机构。
发生在政权交替混乱时期的史实:唐朝的藩镇;元朝的行省制。
一级行政区变化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史实:一级行政区秦汉为郡,元为行省;县级基本未动。
)(2)原则:山川形便;犬牙相入;依经济与人口变化不断调整。
元代以前与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或山川形便);元代以后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或犬牙交错)。
(元以前:与经济区、自然区与文化区相吻合;元后:“犬牙交错”原则,避免行政区与经济区、自然区与文化区的吻合。
各自的优点:与经济区、自然区与文化区相吻合:顺应了封建社会的自然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区域内部经济的交流发展与形成独立的经济体;有利于形成文化认同。
“犬牙交错”原则:有利于削弱地方经济实力与文化认同感;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的出现,强化中央集权。
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与抗御自然灾害;对内部交通、文化交流产生了不良影响。
)(3)深层特征: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地方主动性与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
地方权力越来越集中到中央。
(4)整体特征:二级三级制就是古代地方管理制度的主体;局部而言:县就是中国历史最稳定的一级政区;州的地位不断降低。
3、对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整体评价:⑴积极: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便于征发徭役、兵役,征收赋税,管理地方治安;有利于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
中国行政区划沿革
中国行政区划沿革一、先秦及秦《尚书·禹贡》记载,古代中国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
不过,九州在当时并非一个确定的行政区划,真正的行政区划设置,当从秦朝实行郡县制起始。
春秋以后,诸侯国之间的征战、兼并不断,领土属地变化极快。
国君为了集中权利,在征战中夺得的土地不再分封给属下,而设置县、郡,直接掌握在自己手中。
直辖地长官由国君直接任命和控制,职位不得世袭。
到了战国后期,这种郡县制行政区划形态基本形成。
只有齐国例外,齐国将全国划分为五都,直至秦灭齐统一六国后,秦始皇采纳李斯的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才正式标志着在全国范围内政区建置的开始。
秦代(前221年--前207年)实行的是以郡统县的二级行政制度。
全国由最初分为36郡增加到后来的46郡。
二、两汉刘邦立汉(前206年--公元8年)后,实行郡国并行的制度。
全国设置郡国6 2个,到了孝平二年(公元2年)全国共有郡国103个。
经“七国之乱”的调整,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106年),全国分为14个行政监察区,该机构除京畿范围的称做司隶校尉部,其余13个称为十三刺史部,每部设一名刺史。
由于十三刺史部有十一部是以《禹贡》和《周礼》中的九州予以调整后命名,所以又通称十三州。
东汉时期(公元25年--220年)全国重新划分郡县,但仍分天下为13部,降司隶校尉部为十三部之一,裁去朔方刺史部,改十三州为十二州。
中平五年(188年)改刺史为州牧,掌一州军政大权,十三州正式成为郡、县之上的一级政区。
此时全国设13州、105个郡国。
三国时期(公元220年--265年),魏国在地方行政区划上承袭东汉,仍实行州、郡(国)、县三级制,在全国设有12个州、91个郡国。
三、两晋、南北朝西晋时期(公元265年--316年),疆域和地方行政区划一如前朝,只是州的数量增多,辖区变小,全国分为19州及西域长史府,工173郡、国,1132个县。
这一时期州郡设置激增,不少郡名重复。
历代政区沿革
第六章历代政区沿革主要分为几个历史时期:春秋中期——秦汉,为郡县制的萌芽与确立时期,魏晋南北朝为州郡时代,(包含了东汉末年),隋唐五代两宋为道路时代,元明清时期为行省时代。
了解历史时期的政区沿革,需要知道今天的行政区划的情况。
省(自治区)——州(地级市、盟)——县(县级市、旗)。
这些区划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怎么出现的……行政区划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国家疆域越来越广大时,对地区的直接控制就越来越难,甚至道、路是什么,道是唐代的行政区划,路是宋代的行政区划,道路是如何产生的呢?道,在唐代,全国的行政区划已经设置有300多个府州,1600多个县,面对如此庞大的数字的府州,中央很难进行直接控制。
对比今天,我们的省一级行政区划也就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而当时中央下辖300多个一级行政区划(相当于省),如何进行有效控制?解决的方法就是在府州一级再增设一级行政机构,但是中央却又害怕增设的行政区划数目少,地域大从而地方权势会与中央进行抗衡,不利于巩固统治,因此想出了另一种办法,设计了一种又中央直接控制的监司机构,每一种机构只负责一项事务,直属于中央,互相之间可以进行牵制,于是产生了道路制度。
唐代所设的即是道。
唐初所划分的道主要是依据自然的山川形势进行划分为十道:关内(潼关以西,秦岭以北,包括了河套)、河南(黄河以南,淮河以北)、河北(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河东(黄河以东,太行山以西)、陇右(陇山以西)、山南(秦岭以南,长江以北)、淮南(江淮之间)、江南(长江以南)、岭南(五岭以南)、剑南(剑阁以南)十个区域。
从名称上也可以看出其与地形的关系。
河:黄河,陇:陇山,江:长江,淮:淮河,剑:剑阁,岭:五岭。
唐开元年间(开元二十一年733),分为15道,增设黔中道(贵州一带),又在原有的基础上分析出京畿道(长安附近)、都畿道(洛阳附近)、山南东道、山南西道、江南东道、剑南西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历代政区沿革
主要分为几个历史时期:春秋中期——秦汉,为郡县制的萌芽与确立时期,魏晋南北朝为州郡时代,(包含了东汉末年),隋唐五代两宋为道路时代,元明清时期为行省时代。
了解历史时期的政区沿革,需要知道今天的行政区划的情况。
省(自治区)——州(地级市、盟)——县(县级市、旗)。
这些区划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怎么出现的……
行政区划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国家疆域越来越广大时,对地区的直接控制就越来越难,甚至
道、路是什么,道是唐代的行政区划,路是宋代的行政区划,道路是如何产生的呢?
道,在唐代,全国的行政区划已经设置有300多个府州,1600多个县,面对如此庞大的数字的府州,中央很难进行直接控制。
对比今天,我们的省一级行政区划也就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而当时中央下辖300多个一级行政区划(相当于省),如何进行有效控制?解决的方法就是在府州一级再增设一级行政机构,但是中央却又害怕增设的行政区划数目少,地域大从而地方权势会与中央进行抗衡,不利于巩固统治,因此想出了另一种办法,设计了一种又中央直接控制的监司机构,每一种机构只负责一项事务,直属于中央,互相之间可以进行牵制,于是产生了道路制度。
唐代所设的即是道。
唐初所划分的道主要是依据自然的山川形势进行划分为十道:关内(潼关以西,秦岭以北,包括了河套)、河南(黄河以南,淮河以北)、河北(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河东(黄河以东,太行山以西)、陇右(陇山以西)、山南(秦岭以南,长江以北)、淮南(江淮之间)、江南(长江以南)、岭南(五岭以南)、剑南(剑阁以南)十个区域。
从名称上也可以看出其与地形的关系。
河:黄河,陇:陇山,江:长江,淮:淮河,剑:剑阁,岭:五岭。
唐开元年间(开元二十一年733),分为15道,增设黔中道(贵州一带),又在原有的基础上分析出京畿道(长安附近)、都畿道(洛阳附近)、山南东道、山南西道、江南东道、剑南西道。
每道设置了采访处置使,有固定治所,专事监察,很想汉朝的刺史制度也就是增设了15个监察区。
根据《新唐书·地理志》的记载,唐贞观末年,全国有10道,360个府州,1557个县,开元二十年共有15道,328府州,1753县。
总的来说,行政区划变化不大,比较稳定,体现当时的社会状况,政局也是比较稳定的。
唐朝在公元8世纪以后(中唐以后)开始在边区设置方镇,并设节度使进行管理,最初这些区域只是具有军事区的性质,后来道与节度使管理的地区部分重合,道成为虚设,形成了方镇、府州、县这样的地方行政格局。
由于唐朝节度使在玄宗开元之后权势逐渐加重,天宝年间更是囊括了边州所有的军政财监大权,最终形成尾大不掉之势,爆发了安史之乱,造成了唐末的藩镇割据。
所以宋初吸取了这个教训,革除了藩镇的实权,罢掉了节度使所辖的支郡,节度使成为了空衔,不理州事,各州直接由中央控制,并在当时将全国分为若干个路的区域,每路设置转运使负责征收和转输各地财物和赋税。
以后转运使职权逐渐扩大,控制了地方行政事务,于是形成了分路而治的局面,宋真宗时(宋统治者心思很多,比较会玩弄权术),考虑到转运使职位太重,于是又设置了提点刑狱使(管司法、监察),安抚使(管军事),提举常平使(粮食储备、平抑物价),转运使这时只管一路的财政赋税和民政,因此,宋代一个路有4个长官,也即是转运使(漕司)提点刑狱使(宪司)安抚使(帅司)提
举常平使(仓司),总称为监司。
四个长官,孰轻孰重,各有职权,不过北宋分路主要以转运使为主,最初十分不稳定,至道三年,才最终确定为15路: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淮南、江南、荆湖南、荆湖北、两浙、福建、西川、峡、广南东、广南西,后来又分置为17路、18路、23路、24路等,其中就北宋一代而言,18路、23路时间最长,为分路时期数量上的代表。
不过北宋所谓的18路23路都是针对转运使分路而言,其他的的诸司,诸如帅司、宪司分路则不同,如河北地区的按照转运使分为东西二路,按照帅司的话则因为防御契丹的需要而分为四个路,宪司则合为一路。
全国普遍设置的是漕司、宪司,,帅司多因军事需要而设,所以未必普遍设置。
南宋时期的分路标准较之北宋有所不同,因为军事防御的需要,抗金斗争非常激烈,所以分路在这个时期主要以安抚使(帅司)为主,共分为16路,于北宋相同的,转运使、提点刑狱使的分路又各有所不同。
比如两浙地区,安抚使分为东西两路,漕司则合为一路。
因此对于路这一级的设置,长官总共有三人,也即是三种监司,漕司、宪司、帅司(提举常平使(仓司)设置较少),三种监司各司其职,并没有集权于一个人,府州虽然位于路之下,但如果有事仍然可以直达中央,因此他与此前的州以及此后的行省又有所不同,大部分学者认为它还不能算作以及行政区划,也就是说宋代实行的行政区划仍是府(州)——县二级制,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应当是二级半(如谭其骧)或者虚三级更为妥当。
除此之外,在五代两宋时期的地方行政区划中还出现了监和军两种形式。
军一般在军事重地设立,五代时军事活动频繁,军不仅管兵马,还要管辖土地民政,宋代沿袭五代制度,于是军演变成为地方行政区划,大多设在山西、河北、陕西的沿边地区。
监始于五代,宋朝承袭,主要设置于工商业的重地,因其与国家财政收入关系很大,地方官无法兼管,于是划出一定区域由监官进行管辖。
军监通常有两种,一种领县,与府州同级,一种不领县,与县同级。
领县的军监虽然与府州同级,但是一般地位要略低于府州。
总之,在县以上,宋代的政区有府州军监四种。
县级则除了县之外,还有城镇堡寨等军事单位,大多设在西北的边防地区。
根据《元丰九域志》的记载,在元丰年间,宋代共设置了23路14府242州37军4监1135县。
辽所实行的是道——府(州军城)——县(州军城)三级制。
道一级是沿袭唐制,将全国分为五道,但是在具体的统治方法上,每道设总管府(帅司)、处置使司(宪司)、转运使司(漕司)也是三权分立。
因此辽在形式上沿袭了唐代的道制,但在具体统治方法上采用的却是宋代的路制。
同时由于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因此仍保存有部落、头下军州等制度。
西夏腹地主要的是州——县两级制,不过在边地多设有郡、城等,并派宗室进行镇守。
金实行的是路——府州军——县三级,女真族在东北故地,仍实行的是附属路——猛安——谋克三级制。
在这个时期,新出现的了两个行政区划制度,一是唐代的道,二是宋代的路,这两种行政区划虽然名称不同、性质也有所不同,但二者都是由监察机构演变而来,这是二者相似的地方,不过对于这二者是否属于一级行政区划学界仍有一些争论。
行省时代——元明清这三个时期均是三级制
从元代开始,中国最高一级行政区划为行省,从而开始了行省时代。
行省制度为金时所创立,当时称为行尚书省,元世祖时将尚书省并入中书省,故此时称为行中书省,最初也是临时措施,后来因为军事征伐时间太长,逐渐成为定制,职能也从原来的只管军事开始兼管民政,长官也从原来的由中书省宰执官系衔出领某处行省事演变为某处的行省某官,不再带有中书省宰相职衔,平章政事为最高长官。
元代行省的设置和辖区最初都不太稳定,12世纪才逐渐稳定下来,全国除了吐蕃归中央宣政院管辖之外,分为了11个区域:中书省,即都城及中央机构的直辖地区,又称为腹里、都省,包括了北京、天津全部以及山西、山东、河北、河南部分及内蒙古部分地区。
另还有1辽阳行省,主要包括今天的东三省以及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地区,2陕西行省,包括了今天陕西、甘肃东南部和内蒙古部分地区3甘肃行省,包括了甘肃河西走廊、宁夏大部以及内蒙古部分地区。
4、河南江北行省,包括河南黄河以南以及湖北、江苏、安徽三省的长江以北地区5、江浙行省,包括上海,安徽和江苏长江以南地区,浙江福建两省,江西部分地区。
6、江西行省,包括了江西大部分以及广东省7、湖广行省,包括了湖南、广西二省,贵州大部以及广东雷州半岛和海南省8、四川行省,包括四川大部,重庆市以及湖南湖北部分地区9、云南行省,包括云南全省,四川部分地区以及缅甸、泰国北部一些地方。
10、岭北行省,包括蒙古共和国全境以及我国内蒙古、新疆部分地区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
另外在高丽国设置征东行省,长官由高丽国王担任,但性质与内地行省有所不同,独立性很强,可以自由任免官员,财政赋税由自行处理,不需要交纳中央。
元末,为镇压农民起义,各地又分出许多行省,最后,行省的设置已经变得十分混乱了。
(注:元的地方行政区划:省——路(府)——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