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合集下载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第一篇: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大纲一、行政区划层级的变化1、秦汉的两级制向魏晋南北朝的州、郡、县三级制转变2、隋唐前期的州、县二级制向唐后期至宋辽金的道、州、县三级制转变3、元代的多级制向明清的省、府、县三级制转变二、行政区划幅员的变化1、县级政区的幅员变化2、统县政区的幅员变化3、高层政区的幅员变化三、行政区划边界的变迁1、山川形便的原则2、犬牙相制的原则知识点汇总T01:郡县制的起源知识点说明:介绍了郡和县的历史起源及发展,指出郡县制并非老早就有,也非起于秦始皇统一中国。

T02:分封制和郡县制知识点说明:介绍了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不同形式和性质,应避免将两者混为一谈,两者虽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物,但郡县制并非直接继承分封制,两者之间有个延续的过程。

T03:基层政区、统县政区、高层政区知识点说明:介绍了行政区划的不同层级政区的特点以及各自演变的规律。

T04:山川形便、犬牙相制知识点说明:介绍了历史上行政区划边界划定的两个基本原则,以及中央政府在不同时期对于这两个原则的运用以及背后所体现的政治背景。

正文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今天我们讲的这一讲是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一定的行政区划当中生活,但是不一定有人会注意到行政区划变迁的历史,因为这其实也是一个比较专门的学问。

我们今天大概把中国两千五百年以来的行政区划变迁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始皇刚刚统一中国就召开了一个重要的会议。

这个会议有两项议程,一是议帝号,二是定制度。

议帝号就是秦始皇把自己的称号定为皇帝,他认为自己功过三皇五帝,所以就把三皇五帝的称号合起来,叫做皇帝,他就称为秦始皇帝。

这个帝号的议定就是表示皇权专制的出现,另外一个定制度,就是确定如何来划分全国的行政区划。

最终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每个郡之下设若干县。

这个制度虽然在秦统一之前就已经在局部地区实行,但是在统一的国家中却是第一次实行。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州府制度的演变 与作用
行省制的设立与 意义
行政区划变革对 国家统一和发展 的贡献
对现代行政区划改革的启示
尊重历史传统:借鉴古代行政区划的演变过程,为现代行政区划改革提供 历史依据。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经济、文化等特点,合理划分行政区划,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精简高效:减少行政层级,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为经济发展提 供更好的服务。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 概述
THEME TEMPLATE
行政区划定义与演变
定义:行政区划是国家 为便于行政管理而分级 划分的区域。因此,行 政区划亦称行政区域。
演变:中国古代行政区 划的演变经历了多个阶 段,包括郡县制、州制、 府制、省制等。在各个 历史时期,行政区划的 划分标准和层级都有所 不同,但总体来说,都 是为了便于国家管理和 维护地方治安。
民主法治:加强民主监督,完善法律法规,保障行政区划改革的科学性和 公正性。
感谢观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THEME TEMPLATE
行政区划的形成与演变:介绍了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形成背景、 演变过程及其与文化传承的关联。
行政区划对文化传承的挑战:分 析了行政区划在文化传承中可能 带来的挑战,如文化同质化、文 化断层等问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行政区划对文化传承的促进:阐 述了行政区划在文化传承中的积 极作用,如促进文化交流、推动 文化创新等。
行政区划与民族融合的未来展望:在新的历史时期,行政区划与民族融合将继续发展,促 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行政区划与地方风俗习惯
行政区划对地方风俗习惯的影响 不同行政区划下的特色风俗习惯 行政区划变迁与风俗习惯的演变 当代行政区划与地方风俗习惯的融合发展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是指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在治理行政上的
地域划分。

中国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可以追溯到夏朝时期,最早的行政区划是夏朝的九州,后来的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也都有不同的行政区划。

在中国的历史上,行政区划的划分方式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变化。

在古代,一般是按照地理位置、人口数量、文化传统等因素进行划分。

例如,夏朝时期的九州就是按照地理位置划分的,周朝时期的封建制度也是按照人口数量和地理位置划分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行政区划的划分方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到了明清时期,行政区划已经比较完善,主要是按照地理位置和行政管辖范围进行划分。

清朝时期,中国境内划分为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等行政区划单位,这种行政区划方式一直延续到现在。

总体来说,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划分方式主要是按照地理位置、人口数量、行政管辖范围等因素进行划分,这些划分方式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特点,也为中国的治理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制度基础。

- 1 -。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沿革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沿革

(三)分封制( )
分封制、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 「封建」,所谓分封,即周天子将王畿以 外的地和民,分别授给同姓子弟、异姓亲 戚及所谓先圣后裔,让他们建立封国,拱 卫周室。《左传》:“天子建国,诸侯建 家”,在西周版图之中就形成了天下—— 国——家三个基本的地域层次,这就是 《大学》“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地理背景。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是国家为了进行统治,行使行政权力, 管理居民而划分的区域。按地域划分居民是 国家的特征之一。我国古代自国家形成以后, 就把领土划分为若干政区,采取某种组织形式 对这些政区进行统治,管理。
行政区划的四要素
(一)层次 (二)幅员 (三)边界 (四)行政中心
一、先秦的行政区划
(一)九州说
高帝六年(201BC),铲除异性王,代之异同姓王。经12年完成这一 任务,分封同姓十王国,集中于东部,可以“自置吏”,“得敛赋”掌握财 权、政权、军权。又分萧何、张良等100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侯国 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
(道、邑、侯国)
汉 初 封 国
州制的产生
由于对内削蕃,对外拓地,汉朝郡(国)数 逐渐增多,到汉武帝时多达109个。中央政府直 接管理这样多的郡国比较困难。于是,元封五年 (前106),汉武帝将京畿及附近各郡以外的郡 国分为13个区域,称为部,除朔方、交趾外,其 余11部采用《尚书·禹贡》和《周礼·职方》所列 之州名,俗称十三州。每部置刺史一人,监察吏 治与地方豪强。征和四年(前89)又在京畿及附 近七郡置司隶校尉,称司隶校尉部,于是全国共 为十四部:司隶、豫、冀、幽、并、凉、徐、兖
(1)都督府 ,设于国内要地。都督“掌督诸州兵马、甲 械、城隍、镇戍、粮廪,总判府事”。
(2)都护府,设于沿边诸少数民族地区。都护之制,本 源于西汉,唐从贞观年间陆续设置的都护府主要有六个:安 西、北庭、单于、安北、安东、安南。

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

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

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历史专题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萌芽时期(先秦)、郡县制时期(秦、汉)、州制时期(魏晋南北朝、隋)、道(路)制时期(唐、宋)、行省制时期(元、明、清)。

1.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的发展演变(1)秦:郡县制。

(2)汉:由郡、县两级制变成了州、郡、县三级。

(3)隋:州、县两级制。

⑷唐:道、州、县三级。

宋:道(或称路)、州(或称府)、县三级制。

⑹元: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⑺明:承宣布政司(习惯仍称行省)以下设府、县。

⑻清:省、道、府、县2.演变特点:(1)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变化多发生在混乱时期;一级行政区变化较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

(史实: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史实:东汉时期的刺史制度逐渐演化为州一级行政机构。

发生在政权交替混乱时期的史实:唐朝的藩镇;元朝的行省制。

一级行政区变化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史实:一级行政区秦汉为郡,元为行省;县级基本未动。

)(2)原则:山川形便;犬牙相入;依经济和人口变化不断调整。

元代以前与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或山川形便);元代以后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或犬牙交错)。

(元以前: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元后:“犬牙交错”原则,避免行政区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的吻合。

各自的优点: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顺应了封建社会的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区域内部经济的交流发展和形成独立的经济体;有利于形成文化认同。

“犬牙交错”原则:有利于削弱地方经济实力和文化认同感;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的出现,强化中央集权。

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和抗御自然灾害;对内部交通、文化交流产生了不良影响。

)(3)深层特征: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地方主动性与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

地方权力越来越集中到中央。

(4)整体特征:二级三级制是古代地方管理制度的主体;局部而言:县是中国历史最稳定的一级政区;州的地位不断降低。

中国古代行政区

中国古代行政区

中国古代行政区
中国古代行政区是指中国古代所划分的地理行政区划,其发展历程和演变过程悠久,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来了解。

第一步:封建时期的行政区划
在中国封建时期,政治中心地位逐渐由周王朝转移到其他王朝,诸侯国开始逐渐独立,称霸一方。

这时期出现的行政区划可以从诸侯国的划分来看。

在春秋时期,中国各个地区的社会形态开始转变,小规模的封建诸侯国出现,以土地为基础的封建社会开始形成。

战国时期,中国分为七个大国,分别是齐、楚、秦、韩、燕、赵、魏,这七个国家分别对应当时的行政区划。

第二步:统一的行政区划
秦朝建立后,开始实行严格的行政区划系统,将全国分为三十六个郡,直接由皇帝统治,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统一的行政区划。

汉朝时期,中央逐渐削弱了地方的权力,八年之后,汉武帝颁布了一个范围更广的行政区划系统,将中国划分为十三个州和二十六个郡,实行“郡县系统”。

这一时期的行政区划系统延续了两千多年,直到清末民初的变革才被彻底改变。

第三步:清朝时期的行政区划
清朝时期,中国行政区划经历了一次巨大的变革。

1644年清朝创立后,开始将地方划分为省、直辖市、县等行政区划,这使得各地的管理更加集中和规范化。

康熙年间,全国被划分为十八个省,后来慢慢增加到二十二个省。

清朝时期的行政区划系统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也体现出中国行政管理的卓越水平。

总之,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演变历程是一个充满曲折和发展的历程,总体来说,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制度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为后来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明清之前)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明清之前)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先秦:实际上出现早期郡县雏形:如赵国上党郡。

秦国: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西汉:郡国并行。

始设州刺史,并无实权,监察地方官吏。

西域都护制度。

东汉:前中期基本维持西汉行政区划,后期由于地方混战,刺史始掌地方军政大权。

曹魏:开始实行稳定的州郡县三级制。

西晋:州国并行。

北方十六国:由于政权更替频繁、战争不断,州郡县三级制出现混乱。

东晋南朝:由于北方居民南迁,设侨郡,保持迁来居民的原有郡望。

沿袭州郡县三级制。

(南北朝时期始现行台制度,为行省制度雏形。

)隋朝:州县、郡县二级制更替。

唐朝:始设州县制,后出现府制,如太原府(732年)。

边疆设“军”、“监”制。

为了监察方便,将全国划为“十道”,设“十道巡察使”等官,类似于西汉刺史制,负责监察,无实权。

边疆有都护府和羁縻府州制度,在征服的少数民族地区和军事重地设都督府,如黑水都督府。

中唐后因军事需要出现节度使制度,后全国被迫实行三级制:边疆为都督府—州—县,内地为方镇(藩镇)—州—县。

中央权力极度削弱。

宋朝:节度使无实权。

将全国的府州军监划为15路(后数量有变,至北宋末年划为24路)。

路的长官初为转运使,后经权力分割化为四大“监司”(漕司【转运使(民财)】、宪司【提点刑狱使(司法、监察)】、帅司【安抚使(军事)】、仓司【提举常平使(物价)】)宋代府州以上的路权力分化,未形成像郡守、刺史一样的集中权力,因此成为二级半制。

辽朝:五京道制,但道一下采取宋朝路制,有三大监司(仓司和帅司合为师司【总管府】)金朝:沿袭北宋路制、辽朝道制。

全国分为20路,计1都、5京府、14总管府,无监司,权力尽归总管府长官府尹。

后为战争需要,始设行省制。

西夏:州县二级制,全国划为12监军司,每监置都统军、副都统、监军使。

元朝:实行省(行中书省【行省】)、路(府、州)、县三级制。

行省类似于刺史,初为中央派出机构,后逐渐演变为地方行政机构。

中国行政区域划分 历史

中国行政区域划分 历史

中国行政区域划分历史中国行政区划体系自古以来就有了一定的基础,不过在各个朝代的变迁中也有不同的体系和划分。

从古代到近代,中国的行政区划不断发展和演变,经历了诸多变化。

古代的中国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分为州、郡、县等,不同朝代还有不同的划分和称呼。

在近代,中国的行政区划经历了清朝的州县制、民国时期的省直辖市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等划分。

如今,中国的行政区划体系已经比较完善,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的层级划分,下设市、县、自治县等。

在不断的改革和调整中,中国的行政区划体系也在不断优化和完善,以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

中国的行政区划调整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旨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行政区划的划分可能会发生变化,以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城乡发展差异、人口迁移等现实情况。

除此之外,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中国还会进行行政区划的调整和改革,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

此外,中国还将一些特别行政区的成功经验运用于其他地区,推动行政管理体制和能力现代化。

总的来说,中国的行政区划体系将会随着国家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以适应新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提高行政管理效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

抓紧中国现代化的脚步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需要,行政区划体系也将随之不断优化。

通过深化改革,加强协调,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各地区均衡发展,中国将不断完善行政区划体系,以更好地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

此外,中国还将继续推动行政体制改革,注重探索符合国情和地方特色的行政管理模式,提高地方政府的服务水平和治理能力。

同时,加强行政区域间的合作交流,共同推动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互补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的行政区划体系将会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不断适应和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行政区域变革地图(1949-1999)

中国行政区域变革地图(1949-1999)

中国行政区域变革地图(1949-1999)1949-1951年,中国共有29省、1自治区(内蒙古)、13直辖市、8行署区、1地方(西藏)、1地区(昌都)共53个省级行政区划。

49年成立苏北、苏南、皖北、皖南行署区。

50年四川划为川东、川西、川南、川北行署区。

1952-1953年,皖北皖南行署区在1952年合并为安徽省;苏北苏南行署区在1952年合并为江苏省;1952年川东、川西、川南、川北行署区统归四川省管辖。

撤平原省,分别划至山东、河南2省,撤察哈尔省分别归山西、河北,南京降为地级市,归江苏。

53年哈尔滨、长春升格直辖市,迪化更名乌鲁木齐市。

1954年,松江省、察哈尔省、平原省、绥远于1952年撤销,分别并入黑龙江省、河北省(山西省部分)、河南省和内蒙古;宁夏也并入甘肃省。

沈阳、旅大、鞍山、抚顺、本溪、哈尔滨、长春、武汉、广州、县西安、重庆11个直辖市降级地级市。

1955-1958年,55年热河省撤销,其中热河中北部划归内蒙古;西辽河以南划入辽宁省;承德地区划归河北省;撤西康省并入四川,新疆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57年设立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额济纳旗和阿拉善旗划入内蒙古自治区。

58年天津由直辖市改为河北省辖市,河北省会由保定迁往天津。

广东省的合浦、灵山、钦州、防城和北海划归广西1959-1965年,65年9月9日成立西藏自治区,广西僮族自治区更名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3个区划至四川的渡口市。

1966-1968年,66年河北省会由天津市迁往保定市,67年天津市升格直辖市。

68年河北省会由保定迁往石家庄市。

1969-1978年,1969年内蒙古的行政区划经历了巨大规模的变更。

巴彦淖尔盟的阿拉善右旗和额济纳旗划归甘肃省、阿拉善左旗划归宁夏回族自治区;而昭乌达盟、哲理木盟和呼伦贝尔盟则分别归属辽吉黑三省。

73年河北蓟县、宝坻、武清、静海、宁河归天津市。

1979-1988年,79年划至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4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各盟重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

中国历代的行政区划

中国历代的行政区划

中国历代的行政区划
中国历代的行政区划,其实就是指中国历史上各朝代的行政区划情况。

从公元前2205年夏朝开始,中国历代的行政区划一直在不断地变化着。

夏朝时期,主要分为五个部落:黄帝、炎帝、殷、周、南蛮。

随着后来西周的建立,《尚书》出现了,将五个部落的地域划分成西四方和东四方。

每个方的地域,又由多个诸侯国组成,形成“诸侯制”的行政区划。

春秋时期,大齐统一,建立了国家制度,将地域划分成八个国:齐、楚、燕、赵、魏、秦、韩、鲁。

每个国家内部,又按地方分为郡县,这就是“郡县制”。

秦朝统一全国后,采取了“郡县制”,将全国领土划分为36个郡,每个郡又被分为许多县。

唐朝时期,继承了秦朝的郡县制,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将郡县分为“三级一县”的行政区划,即省、郡、县、乡。

宋朝时期,根据国家实力的不同,将全国划分为许多节度使,每个节度使都有自己的行政区划。

元朝时期,对历代行政区划作了大的改革,将全国分为十二个省,每个省内部又分为两个特殊行政单位——议
会府和衙门府,而每个衙门府又分为县、乡、村、堡、庄等行政区划。

明清时期,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将全国划分为两个行政单位:直隶、海外卫等省级行政区划,以及县、乡、村等地方行政区划。

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采取了“省、市、县”的行政区划,这一行政区划模式一直延续至今。

「地图视界」中国行政区划沿革(1949~1999)

「地图视界」中国行政区划沿革(1949~1999)

「地图视界」中国⾏政区划沿⾰(1949~1999)1949~1951年1949年1949年10⽉1⽇中华⼈民共和国成⽴。

1949年9⽉27⽇第⼀届全国政协会议通过决议:“中华⼈民共和国⾸都定于北平,⾃即⽇起北平改名为北京。

”延续建国前⼣设置的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政区。

内蒙古⾃治区(1947年5⽉1⽇成⽴)⾸府由乌兰浩特市迁驻张家⼝市;4⽉21⽇东北⾏政区公布新的区划,成⽴沈阳、抚顺、鞍⼭、本溪4直辖市和辽东、辽西、吉林、⿊龙江、松江、热河6省及旅⼤⾏署区。

4、5⽉成⽴苏北、苏南、皖北、皖南4⾏署区。

1949年8⽉1⽇华北⼈民政府通令成⽴平原省,8⽉20⽇平原省正式成⽴,驻新乡市。

1952年11⽉15⽇撤销平原省,分别划归⼭东、河南2省。

1949年8⽉1⽇察哈尔省成⽴⼈民政府,驻张家⼝市。

1952年11⽉15⽇撤察哈尔省,分别划归⼭西、河北2省。

1950年撤旅⼤⾏署区,设旅⼤直辖市;四川省划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4⾏署区,10⽉19⽇西康省的昌都地区解放,1951年1⽉2⽇成⽴⼈民政府,直属中央⼈民政府领导。

撤宝源县,复设宝昌、沽源2县。

撤汲县城关区、聊城城关区、濮阳城关区、菏泽城关区、单县城关区。

1951年皖南⾏署区⾏政中⼼由芜湖市迁驻合肥市,与皖北⾏署区合署办公;西康省⾏政中⼼由康定县迁驻雅安市。

5⽉23⽇西藏地⽅和平解放。

撤四海县。

1952~1953年1952年撤苏北、苏南2⾏署区,合并为江苏省;撤皖北、皖南2⾏署区,合并为安徽省;撤川东、川南、川西、川北4⾏署区,合并为四川省;撤平原省,分别划归⼭东、河南2省;撤察哈尔省,分别划归河北、⼭西2省;南京市降格地级市,划归江苏省;内蒙古⾃治区⾏政中⼼由察哈尔省张家⼝市迁驻绥远省归绥市。

1953年哈尔滨、长春2市升格直辖市;迪化市更名乌鲁⽊齐市。

1954年1954年撤华北、东北、西北、华东、西南、中南六⼤⾏政区,所属各省级单位由中央直辖;撤辽东、辽西2省,合并为辽宁省;撤松江省,并⼊⿊龙江省;撤宁夏省,并⼊⽢肃省;撤绥远省,并⼊内蒙古⾃治区;沈阳、旅⼤、鞍⼭、抚顺、本溪、哈尔滨、长春、武汉、⼴州、西安、重庆11直辖市降格地级市,分别划归辽宁、⿊龙江、吉林、湖北、⼴东、陕西、四川7省;归绥更名呼和浩特;吉林省⾏政中⼼由吉林市迁驻长春市,⿊龙江省⾏政中⼼由齐齐哈尔市迁驻哈尔滨市,河南省⾏政中⼼由开封市迁驻郑州市。

【2019年整理】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

【2019年整理】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大纲一、行政区划层级的变化1、秦汉的两级制向魏晋南北朝的州、郡、县三级制转变、秦汉的两级制向魏晋南北朝的州、郡、县三级制转变2、隋唐前期的州、县二级制向唐后期至宋辽金的道、州、县三级制转变、隋唐前期的州、县二级制向唐后期至宋辽金的道、州、县三级制转变3、元代的多级制向明清的省、府、县三级制转变、元代的多级制向明清的省、府、县三级制转变二、行政区划幅员的变化1、县级政区的幅员变化、县级政区的幅员变化2、统县政区的幅员变化、统县政区的幅员变化3、高层政区的幅员变化、高层政区的幅员变化 三、行政区划边界的变迁1、山川形便的原则、山川形便的原则2、犬牙相制的原则知识点汇总T01T01:郡县制的起源:郡县制的起源:郡县制的起源知识点说明:介绍了郡和县的历史起源及发展,指出郡县制并非老早就有,也非起于秦始皇统一中国。

也非起于秦始皇统一中国。

T02T02:分封制和郡县制:分封制和郡县制:分封制和郡县制知识点说明:介绍了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不同形式和性质,应避免将两者混为一谈,两者虽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物,两者虽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物,但郡县制并非直接继承分封制,但郡县制并非直接继承分封制,但郡县制并非直接继承分封制,两者之间两者之间有个延续的过程。

有个延续的过程。

T03T03:: 基层政区、统县政区、高层政区基层政区、统县政区、高层政区知识点说明:介绍了行政区划的不同层级政区的特点以及各自演变的规律。

T04T04:: 山川形便、犬牙相制山川形便、犬牙相制知识点说明:介绍了历史上行政区划边界划定的两个基本原则,以及中央政府在不同时期对于这两个原则的运用以及背后所体现的政治背景。

府在不同时期对于这两个原则的运用以及背后所体现的政治背景。

正文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今天我们讲的这一讲是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一定的行政区划当中生活,但是不一定有人会注意到行政区划变迁的历史,因为这其实也是一个比较专门的学问。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

历史专题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萌芽时期(先秦)、郡县制时期(秦、汉)、州制时期(魏晋南北朝、隋)、道(路)制时期(唐、宋)、行省制时期(元、明、清)。

1、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的发展演变(1)秦:郡县制。

(2)汉:由郡、县两级制变成了州、郡、县三级。

(3)隋:州、县两级制。

⑷唐:道、州、县三级。

宋:道(或称路)、州(或称府)、县三级制。

⑹元: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⑺明:承宣布政司(习惯仍称行省)以下设府、县。

⑻清:省、道、府、县2、演变特点:(1)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变化多发生在混乱时期;一级行政区变化较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

(史实: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史实:东汉时期的刺史制度逐渐演化为州一级行政机构。

发生在政权交替混乱时期的史实:唐朝的藩镇;元朝的行省制。

一级行政区变化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史实:一级行政区秦汉为郡,元为行省;县级基本未动。

)(2)原则:山川形便;犬牙相入;依经济与人口变化不断调整。

元代以前与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或山川形便);元代以后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或犬牙交错)。

(元以前:与经济区、自然区与文化区相吻合;元后:“犬牙交错”原则,避免行政区与经济区、自然区与文化区的吻合。

各自的优点:与经济区、自然区与文化区相吻合:顺应了封建社会的自然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区域内部经济的交流发展与形成独立的经济体;有利于形成文化认同。

“犬牙交错”原则:有利于削弱地方经济实力与文化认同感;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的出现,强化中央集权。

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与抗御自然灾害;对内部交通、文化交流产生了不良影响。

)(3)深层特征: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地方主动性与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

地方权力越来越集中到中央。

(4)整体特征:二级三级制就是古代地方管理制度的主体;局部而言:县就是中国历史最稳定的一级政区;州的地位不断降低。

3、对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整体评价:⑴积极: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便于征发徭役、兵役,征收赋税,管理地方治安;有利于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

中国行政区划变更

中国行政区划变更

中国行政区划变更中国行政区划的雏形从夏朝建立国家就开始了。

《尚书》中的《夏书·禹贡》记载,大禹的时候,天下分为九州,分别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豫州。

豫州是中心,其他州环绕豫州。

到了商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建立了诸侯国。

真正的地方行政区划制度则是萌芽发展于春秋时期,到秦朝建立后才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

中国历代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制度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州郡时期(先秦、秦朝、西汉、东汉、三国、晋朝、南北朝、隋朝)道路时期(唐朝、宋朝、辽国金国)行省时期(元朝、明朝、清朝、民国)中国历代的行政区划,在不同的朝代同一政区其管辖范围并不见得相同,即使是同一朝代,也可能会发生变化。

我国行政区域划分的原则有:有利于现代化建设,有利于行政管理,有利于巩固国防,照顾到自然条件和历史状况。

中国宪法和法律严格规定了行政区划变更的法律程序:第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设立、撤销、更名、报全国人大审议决定。

第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行政区域界限的变更,报国务院审批;自治区、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设立、撤销、更名和隶属关系的改变,报国务院审批;自治区、自治县的行政区域接线的变更,县、市的行政区域界线的重大变更报国务院审批。

第三,县、市、市辖区的部分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国务院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

第四,乡、民族乡、镇的建立撤销、更名和行政区域界限的变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

古代--州郡时期先秦在夏商周时期,中国逐渐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在原始社会,人们按氏族、部落进行生产和生活,根本不需要行政区划,也没有地域区划的概念。

直到夏朝建立,中国行政规划才渐渐萌芽。

对于先秦时期行政规划有"十二州"、"九州"、"五服"之说,其中以"九州"之说较为有名。

它是传说中夏朝大禹时代的中原地区的行政区划制度,起于春秋、战国时代。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划分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划分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划分一、背景介绍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划分是指在古代中国历史上,为了更好地管理辽阔的疆域和满足行政需要,将国土按照一定的规则划分为各级地方行政区域的系统和制度。

这种行政划分制度的演变和发展,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形成与演变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行政区划的演变1.诸侯国时期在中国古代,周朝衰落后,进入了分封制时期。

诸侯国时期,地方行政划分主要以封建制度为基础,国家权力较弱,各个诸侯国管理着自己的封地,形成了一种分散的行政格局。

2.夏商周时期夏商周三代,中国地方行政划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周朝实行郡县制,国家中央派遣官员在各地设立郡县,进行政务管理。

郡县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地方行政划分进入了统一集权的阶段。

3.两汉时期在两汉时期,行政区划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郡县制度逐渐完善。

各地设立的郡县逐渐规范,形成了以郡为中心、以县为基础的地方行政制度。

这一制度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期沿用,对后世的行政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权的动荡和分裂,地方行政划分出现了多样化的变化。

各种地方行政区划的划分与调整频繁进行,这个时期地区划分的变化反映了政权更迭和战乱时期的局势。

5.唐代唐代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划分的一个重要时期。

唐朝进行了一系列的行政改革,建立了完善的地方行政制度。

唐朝的地方行政划分主要以州县制为基础,实行官员巡视、督察和赋税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行政的控制。

三、行政区划的影响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划分的变迁不仅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国家管理能力的提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还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1.地方政权的建立与巩固通过地方行政划分,中国古代政权得以在广大的疆域内建立和巩固自己的统治。

中央政权通过派驻官员、设置行政机构等方式,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了各个地方,提高了行政效率。

2.社会经济的发展地方行政划分促进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地方政府管理土地、税赋和农业生产等事务,为社会的稳定和繁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代州的职能
最初州只是朝廷的派出机构,与郡没有行政 隶属关系,刺史不是常设官员,没有固定的治 所。 西汉末刺史(或称州牧)权势有所增大 。 东汉初刺史常驻地方,有了治所,但东汉 大部分时间里,州是监察区而不是行政区,刺 史仍然不直接干预地方行政。
中央
刺史部 长官:刺史
郡:太守
县:令
汉武帝之后
东汉末年州成为地方一级政区
2、畿服说
《国语·周语》作甸、侯、宾、要、荒五服, 以五百里为差; 《禹贡》作甸、侯、绥、要、荒五服,以五 百里为差; 《逸周书·职方》称方千里内为王圻(qí), 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藩九服。
3、分封制
(1)夏、商的封国
(2)西周的分封制
夏的方国
商的方国
西周形成比较完备的等级分封制。 宗周、成周为王畿区,由周王直接统治;王 畿区以外的广大地区分封给诸侯。周王在王畿内、 诸侯在封国内,又按宗法制度把土地和人民分封 给卿、大夫,卿、大夫又对士进行分封,这样天 子、诸侯、卿大夫均有直接统治区和间接统治区, 形成多层次有不同隶属关系的政权和政区系统。
保留着分封制的残痕
春秋战国时期的县 县的规模相差悬殊
5、郡的出现 春秋时代仅见的郡名两例: 鲁僖公九年(前651年),晋国公子夷吾对秦公 子挚讲, “君实有郡县”。 ——《国语· 晋语》 鲁哀公二年(前493年),赵简子曰:“克敌 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左传》战国时各Biblioteka 已普遍置郡,且多置于各国的边远地区。
郡 长官:守 县(道): 令
诸侯王国
侯国(邑)
支郡:

汉 初
汉代郡国分布
西汉时期103郡国中,秦岭淮河以南只有 29个,而关东地区达50郡,说明西汉时黄河 中下游仍是非常重要的政治经济区。 问题:关东的地域范围?
3、州制的产生
州产生的缘由 汉代100多个郡(国)相对秦朝的 40多个郡,数量上有很大的增加,为了 加强对郡的管理而设置监察区。
贞观元年设十 道
安史之乱,节度使的辖区也 叫道
开元年间改为十 五道
置采访处置使 道—州—县三级行政制 形成
中央
道 长官:采访使、节度使 州 长官:刺史

(二)唐后期、五代道、州、县三级制
“道”
唐初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依“山河形便”(《通 典· 州郡二》)分全国为10道: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 北道、陇右道、山南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 道。 开元21年(733)分山南道为山南东西两道,分江南 道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道,另将关内道首都长安 附近诸州划为京畿道,将河南道东都洛阳附近诸州划为都 畿道,总计15道,南方8,北方7。
唐初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区设置
唐朝初年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置都护府:安东、 安北、单于、安西、北庭、安南6个,都护府下管辖若 干羁縻府州,羁縻府州的都督或刺史由当地少数民族首 领担任,内部行政事务自主,朝廷很少直接干预。
隋、唐前期行政区划结构图
中央 州(郡) 县
隋炀帝改州为郡, 设部监察
唐初改郡为 州
中央 州:刺史、太守、牧

2、唐前期的政区
唐前期的州县二级制
唐朝前期继承隋制,实行州县二级制。 唐初因安置归附的将帅和疆域扩大新设置了不少 州县,州县的数量比隋代多,贞观年间全国有358个 府州、1557个县。 唐中期由于疆域的扩大和南方开发,增设新县。 至开元、天宝年间有328个府州、1573个县。
南北朝时期的州郡县设置
到南北朝末年,南、北方共有州253个、郡617个。 与西晋相比,州增加了10几倍,郡增加了6-7倍。 大量设州郡使州郡县各级之间的管理极不合理,平均 1州领2-3郡、1郡领2-3县,还有1州领1郡、1郡领1县或2 州合管1郡、两郡合管1县(双头州郡),或者州不领郡、郡 不领县。
问题:在地图上指出唐15道的大致位置?
唐代道的职能
道最初只是地理区域,中央派出的监察官员也不 以10道为依据,天授2年(691)以后10道才成为监察 区。 开元21年增至15道后,“每道置采访使监察非法, 如汉刺史之职”(《旧唐书·地理志》),道有了固定的治 所。此后道有了固定辖区和治所,监察涉及政事处理 和官员任免,道逐渐向州的上一级政区转化。
东汉末年为了镇压黄巾起义,朝廷给州牧、 刺史以兵权、行政权,州成为郡的上一级行政 区划,郡、县二级制转化为州、郡(王国、属国)、 县(邑、道、侯国)三级制。
中央 州 长官:牧 郡:太守
县:令
东 汉
4、魏晋南北朝的州郡县三级制
三国时曹魏有司、豫、冀、兖、徐、青、雍、 凉、并、幽10州全境和荆、扬二州江北一部。 吴占有荆、扬、交3州(与魏荆、扬二州隔江相对)。 蜀仅占有益州1州。 魏灭蜀后分益州置梁州,吴分交州置广州。 三国末年有州18,领郡国158,县1190。
行省时代。
一、先秦时期的行政区划和地方控制
1、九州说 2、畿服说 3、分封制 4、郡县的起源
1、九州说
九州指的是冀州、兖州、青州、扬州、 荆州、豫州、雍州、凉州、徐州。
兖州:今河北东南部、河南东北部、山东西北部; 青州:今山东中部及东部;
徐州:今山东东南部、江苏和安徽北部; 扬州:今江苏和安徽南部、河南东南部、湖北东部、 江西北部; 荆州:今湖南、湖北两省大部分和江西西部; 豫州:今河南大部及湖北北部; 梁州:今四川、重庆及陕西、甘肃两省秦岭以南; 雍州:今陕西西北部和中部、内蒙古南部、甘肃及 其以西。 冀州:今山西、河北西北部、河南北部、辽宁西部;
1、秦代郡县制的确立
秦初设郡36个,后随着疆域的扩大,到秦 末郡增加到40多个。秦郡主要分布在黄河中 下游经济比较发达、政治地位重要的地区。淮 河、秦岭以南只有12郡,仅占1/4。
秦 朝 疆 域
《 汉 书 地 理 志 》
秦 京 师 为 内 史 , 分 天 下 作 三 十 六 郡
·
中央 郡 长官:守
道一级政区的确立
唐初在沿边和内地重要地区设置都督府,都督可兼驻 地的刺史,但不干预其他州的行政事务。 永徽(650-655)以后都督称节度使,其辖区称镇 (道)。 天宝年间节度使几乎掌握了边州所有军、民、财、监 察大权。安史之乱后内地普遍设置节度使,都督制逐渐废 弃。 乾元元年(758)肃宗改采访使为观察使,以观察使 兼任节度使,使军区道和监察区道合一,节度使观察使掌 握一道(镇)军、民大权,道(方镇)成为府州的上一级 政区,州、县二级制转变为道(方镇)、州(府)、县三 级制。
西晋的州郡设置
州郡县的设置:西晋分雍、凉、梁三州置秦州,分益州 置宁州,分幽州置平州,灭吴后将南北荆、扬州分别合一, 全国共19州,162郡国,1232县。平均每州领8-9郡,每郡 领7-8县。州郡数量比汉代有所增加。 州郡的分布:南方州增加到9个,约占全国的1/2;全 国162郡中,秦岭淮河以北86郡,以南76郡(汉代29个),南 方的郡数量有较大的增加,南方州、郡数量的增加,与南 方人口增长、经济的发展有较大的关系。 西晋末年州郡的激增:永嘉之乱后,南北分裂,南、北各朝 大量增置州郡,东晋南朝为了安置北方流民设置了大量侨 州郡县。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历史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春秋初到秦始皇统一全国这段时期,约 500年,称为萌芽时代; 第二阶段是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约800年, 可称为州郡县时代; 第三阶段是隋、唐、五代、宋、辽、金时期,约700年, 可称为道路时代; 第四阶段是元、明、清、民国时期,不到700年,可称为
县:令
2、汉代的郡国并行制
西汉初年设郡县制,同时分封子弟为王、侯 后经不断削藩,到汉武帝时王国、侯国地位大致 和郡县相当。
汉初郡、国并存制 “异姓七国” ( 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燕王臧荼 、长沙王吴芮、韩王信) “同姓九国”
(楚、荆、代、齐、赵、梁、淮阳、淮南、燕)
中央
汉代州的设置情况
汉武帝时先后设置有冀、豫、徐、青、兖、 幽、并、荆、扬、益、凉11州和朔方、交趾2 部,共计13州、部,后又在京畿及附近七郡设 置司隶校尉,全国分为14州、部。
问题:对照地图指出13州部的地域范围?
14州、部的辖区:
司隶校尉部:今陕西中部,山西西南部,河南开封以西及登封、内乡以北;
郡 中央 州 国
县 县
三、隋唐五代两宋时期-道路时期
(一)隋、唐前期州(郡)二级制 (二)唐后期、五代道、州、县三级制 (三)宋代路、府(州、军、监)、县三级制
(一)隋、唐前期州(郡)、县二级制
1、隋代州(郡)县二级制 2、唐前期的政区
1、隋代州(郡)县二级制
隋文帝时对地方行政制度进行改革,废除侨州郡 县,实行以州领县的二级行政制度,隋炀帝时改州为 郡。 隋代有190郡、1255个县。 郡县的分布:主要在黄河流和江淮地区,江淮地区 郡的设置明显增多。
西周分封的诸侯国
4、郡县的起源
最先出现的是县。楚国最先设县。 晋国最先设郡。战国时期,郡县制初步形成。

我国最早出现的
行政区划单位名称
始于春秋初期,最初 设置在边地,带有国 防作用
《史记· 秦本纪》曰:
武公十年(前688年)“伐邽、冀戎,初县之”;
武公十一年(前687年)“初县杜、郑”。
春秋后期,各诸侯国普遍置县,且从边远之地 发展到内地。战国时期,县已成为较普遍的地方行 政区划单位。
豫州刺史部:今河南东部、南部,安徽北部,江苏西北部; 冀州刺史部:今河北西南部,山东西北及河南东北部; 幽州刺史部:今北京、天津两市,河北东北部,辽宁东部和南部,吉林西南部以及 朝鲜北部; 并州刺史部:今山西大部,内蒙古、河北一部; 凉州刺史部:今甘肃大部,宁夏中南部,青海东部; 徐州刺史部:今江苏长江以北,山东东南部及安徽东部; 兖州刺史部:今山东西南部,河南东部; 青州刺史部:今山东北部和东部; 荆州刺史部:今湖北湖南两省,河南南部,贵州东部,广东西北部,广西东北部, 江西西端一小部分; 扬州刺史部:今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江西、浙江、福建三省; 益州刺史部:今四川、重庆、云南三省市大部,贵州中西部,陕西南部,甘肃东南 部,广西西北部及越南西北部; 交州刺史部:今广东、广西大部,越南中北部,福建东南部,湖南南部,贵州东南 一小部分; 朔方刺史部:今陕西北部,山西西部,甘肃东北部,宁夏北部,内蒙古河套至阴山 南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