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总额预算表”编制说明
工资总额计划方案模板
工资总额计划方案模板
一、目的
为确保公司工资总额的合理分配,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制定本工资总额计划方案。
二、工资总额构成
1. 基本工资:根据员工岗位等级、工作年限、技能水平等因素确定。
2. 绩效工资:根据公司业绩、部门业绩、个人业绩等综合因素确定。
3. 奖金福利:包括年终奖、节日福利、社保福利等。
三、工资总额分配原则
1. 公平性原则: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技能水平、岗位责任等因素,合理确定工资水平。
2. 激励性原则:通过合理的绩效工资和奖金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3. 成本控制原则:在保证员工合理收入的前提下,控制公司的人工成本,保持公司经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四、工资总额分配方案
1. 基本工资分配:根据公司岗位等级标准,结合员工的工作经验、技能水平等因素,确定员工的基本工资水平。
2. 绩效工资分配:根据公司业绩、部门业绩、个人业绩等因素,制定绩效工资标准。
根据员工绩效考核结果,确定员工的绩效工资额度。
3. 奖金福利分配:根据公司经营情况和利润水平,制定年终奖金标准。
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确定员工奖金福利的额度。
同时,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度,为员工提供必要的福利保障。
五、工资总额计划的执行与调整
1. 本工资总额计划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公司将按照计划执行工资发放工作。
2. 在执行过程中,如遇到特殊情况或需要进行调整时,公司将及时通知员工并说明调整的原因和调整方案。
3. 公司将定期对工资总额计划进行评估和调整,以确保计划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工资总额预算说明集团
山东鲁华能源集团有限公司2009年度工资总额预算编制说明集团公司领导:根据《山东省省管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及《关于做好2009年度省管企业工资总额预算工作的通知》的相关要求,现将集团公司2009年度工资总额预算情况报告如下:一、2008年度及2009年上半年工资总额实际发放情况集团公司2008年度实际发放从业人员工资总额为2865.60万元,2009年上半年工资总额实际发放额为1473.62万元。
二、2009年度主要生产经营计划和经济效益预算安排及上半年实际情况2009年集团预算全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1088万元,利润预算完成954万元。
2009年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093万元,实现利润-339万元。
三、2009年度工资总额预算方案方案一以2008年度各权属企业实际发放的职工工资总额做为预算基数,依据权属企业2009年较去年利润总额增长情况测算各单位工资总额的增资额,综合考虑翘尾工资、新建扩建项目增员增资等影响因素,合理确定各单位工资总额并进行汇总。
各单位具体情况如下。
(一)工资总额增长的企业根据《办法》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持续盈利且较去年增长的,预算利润每增长1%,工资总额按照0.2-0.5%增长的规定,工资总额增长的企业如下:1、山东华能大厦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山东华能大厦有限责任公司实际发放工资总额为606.52万元,实现利润110.28万元,2009年预算利润127.0万元,与2008年相比增长率为15.16%,工资总额按照7.58%的比例增长,增资金额为606.52×7.58%=45.98万元。
该单位工资总额预算为606.52+45.98=652.50万元。
2、山东华能建设项目管理公司2008年,山东华能建设项目管理公司实际发放工资总额为220万元,实现利润58.81万元,2009年预算利润71万元,与2008年相比预算利润总额增长率为20.73%,工资总额按照10.36%的比例增长,增资金额为220×10.36%=22.80万元。
工资总额预算方案
工资总额预算方案在企业管理中,工资总额预算方案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管理工具。
通过合理编制工资总额预算方案,企业能够有效地控制人力成本,提高员工满意度,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本文将通过分析工资总额预算的重要性、编制过程和实施策略,探讨如何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工资总额预算方案。
一、工资总额预算的重要性工资总额预算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首先,工资是企业的重要成本之一,占据着企业运营成本的相当比重。
通过预算化管理工资总额,可以有效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盈利水平。
其次,工资直接关系到员工的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影响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合理的工资总额预算方案不仅可以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还可以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有利于减少员工流失,保持员工稳定性。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工资总额预算方案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二、工资总额预算方案的编制过程1. 收集信息在编制工资总额预算方案之前,需要收集相关的信息资料。
这些资料包括企业的财务报表、人事档案、员工工资标准、行业工资水平及趋势等。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可以为工资总额预算的编制提供依据。
2. 确定预算目标在制定工资总额预算方案时,需要明确预算的目标和要求。
例如,确定工资总额的上限和下限,确保工资总额在企业的财务承受范围内。
3. 制定预算方案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和确定的目标,逐步制定工资总额的预算方案。
在确定各项预算指标时,应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经营目标,确保各项指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4. 审批和执行完成工资总额预算方案的编制后,需要经过企业领导层的审批,确保预算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之后,需要组织相关部门按照预算方案的要求执行,并及时进行预算执行情况的跟踪和监督。
三、工资总额预算方案的实施策略1. 合理设计薪酬结构在制定工资总额预算方案时,需要合理设计薪酬结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奖金、福利待遇等,确保员工在获得奖励的同时,也能够体现其价值和付出。
2. 定期调整预算方案随着市场环境和企业内外部因素的变化,工资总额预算方案也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
2008年中央企业工资总额预算报表编制说明
附件5编制说明一、编制范围工资总额预算报表编制范围与企业财务决算合并报表范围一致,包括省属企业集团本部及其所属全资或控股的子企业。
二、报表组成工资总额预算报表包括:(一)省属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申报表(附表1):本表为企业申报工资总额预算方案的主要报表,反映企业当年工资总额预算情况以及支持当年工资总额预算的主要经济效益指标预测情况。
(二)省属企业工资总额预算分解表(附表2):本表为企业申报工资总额预算方案的附表,反映企业工资总额预算分解情况,重点反映企业各层级人员工资总额、平均工资水平预算情况。
(三)省属企业工资总额预算调整表(附表3):本表为企业调整工资总额预算方案的主要报表,反映企业当年工资总额预算调整情况以及支持当年工资总额预算调整的主要经济效益指标预测情况。
(四)省属企业工资总额预算调整分解表(附表4):本表为企业调整工资总额预算方案的附表,反映企业工资总额预算调整分解情况,重点反映预算调整后企业各层级人员工资总额、平均工资水平预算情况。
三、编制方法(一)表内“上年实际”有关指标根据上一会计年度实际完成数(或快报数)分别填列,有关财务指标应与经国资委批复的企业财务决算数据一致。
(二)表内“本年预算”有关指标根据企业上年实际并结合企业本年预计情况填列。
(三)表内“本年调整”有关指标根据2015年度省属企业工资总额清算结果、利润总额预计完成值的变动、2016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和2015年行业平均工资等情况,对“本年预算”有关指标进行调整。
(四)表内“增减率”反映“本年预算”或“本年调整”与“上年实际”的增减变动比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二位。
即增减率=(“本年预算”或“本年调整”/上年实际-1)*100四、指标解释和编制要求(一)从业人员:指劳动关系或工作岗位在本企业并由企业直接支付劳动报酬的人员,包括在岗职工和其他从业人员,不包括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和劳务派遣工。
(二)在岗职工:指在本企业工作并由企业支付劳动报酬的职工。
工资总额预算汇报
工资总额预算汇报一、背景介绍工资总额预算是指企业在特定时间范围内,根据员工的工资标准、工作岗位、工作时长等因素,预先确定的用于支付员工工资的总额。
工资总额预算的编制和汇报对于企业的管理和运营至关重要,能够帮助企业合理控制人力成本,确保员工薪酬体系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同时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二、目标和目的本次工资总额预算汇报的目标是向公司管理层和相关部门介绍工资总额预算的编制情况,并详细解释预算的依据、方法和假设。
通过此次汇报,旨在确保工资总额预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三、预算编制依据1. 员工薪酬政策:根据公司制定的员工薪酬政策,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奖金、津贴、福利等各项福利待遇。
2. 员工人数和组成:根据各部门的人员编制和招聘计划,确定员工的数量和组成。
3. 员工工作岗位和级别:根据公司的组织结构和岗位职责,确定员工的工作岗位和级别。
4. 员工工作时长:根据员工的工作合同和工时管理制度,确定员工的工作时长。
5. 薪酬调整和涨幅:考虑通货膨胀率、市场薪酬水平以及公司财务状况,确定员工薪酬的调整和涨幅。
四、预算编制方法1. 基本工资预算:根据员工的工作岗位和级别,结合市场薪酬水平和公司薪酬政策,确定每个员工的基本工资。
2. 绩效奖金预算:根据员工的绩效评估结果和公司绩效管理制度,确定每个员工的绩效奖金。
3. 津贴和福利预算:根据公司规定的津贴和福利政策,结合员工的实际情况,确定每个员工的津贴和福利。
4. 社会保险和公积金预算:根据国家规定的社会保险和公积金缴纳比例,结合员工的工资基数,确定每个员工的社会保险和公积金缴纳金额。
5. 其他费用预算:考虑到员工培训、离职补偿、劳动争议等因素,预留一定的金额作为其他费用。
五、预算假设1. 经济环境稳定:假设经济环境相对稳定,没有大的通货膨胀或通缩。
2. 公司业绩增长:假设公司的业绩能够保持一定的增长,以支持员工薪酬的调整。
中央企业工资总额预算报表编制说明
中央企业工资总额预算报表编制说明省属企业工资总额预算报表编制说明一、编制范围工资总额预算报表编制范围包括省属企业集团总部及其全资或控股的子企业,以及其他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事业单位或基建项目等,与企业财务决算合并报表范围一致。
二、报表组成工资总额预算报表包括三个部分:省属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申报表、省属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申报分解表和省属企业工资总额预算执行情况表。
三、省属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申报表一)编制方法1.表内“上年实际”指标根据上一会计年度实际完成数分析填列,财务指标应与XXX批复的企业财务决算数据一致。
涉及兼并收购行为的企业应进行追溯调整。
2.表内“本年预算”指标根据企业上年实际并结合企业本年预计情况填列。
3.表内“本年应付工资余额”反映企业上一会计年度或预算年度12月31日累计结存的应付工资余额,根据资产负债表填列。
企业预算年度应付工资余额相比上年有减少的,应与省国资委审核意见一致。
4.表内“增减率”反映该指标“本年预算”与“上年实际”的增减变动比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二)表内有关指标解释和编制要求1.企业总户数:反映省属企业实行工资总额预算管理的企业总户数,与财务会计合并报表范围保持一致。
“二级子企业户数”应单独列示。
2.职工:是指劳动关系或工作岗位在本企业并由企业直接支付劳动报酬(含生活费)的人员,包括在岗职工、为本企业提供服务的人员、离岗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不包括劳务派遣人员、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
3.在岗职工是指为企业提供生产经营服务并由企业直接支付劳动报酬的职工。
不包括由于各种原因已经离开生产或工作岗位,但仍与本企业保留劳动关系的内部退养人员、待(下)岗人员、长期病休人员等。
4.平均人数的本年预算按照企业预计的年初和年末人数的平均值进行统计。
平均人数的上年实际按照企业12个月内人数的算术平均值填列。
5.工资总额是指企业在一个会计年度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包括在岗职工工资总额、离岗职工生活费和其他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不含劳务派遣用工劳动报酬。
“工资总额预算表”编制说明
“工资总额预算表”编制说明第一篇:“工资总额预算表”编制说明监管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编制说明一、编制范围监管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编制范围与企业年度财务决算合并报表范围一致,包括企业集团本部、所属全资或控股子企业以及其他各类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事业单位或基建项目等。
二、报表的组成1、企业年度工资总额预算表(表一)本表为企业集团申报工资总额预算方案的附表,主要反映企业工资预算基数、年度工资总额预算、预算增长、支持工资总额预算的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和人工成本的投入产出预测情况。
2、企业集团本部年度工资总额情况表(表二)本表反映企业集团本部预算年度不同类别人员的工资水平情况。
3、年度新增工资基数表(表三)本表反映企业集团预算年度因新建、扩建、成建制划入以及招收大中专毕业生和退伍军人等新增工资基数的情况。
4、企业工资总额预算半年执行情况表(表四)本表反映企业集团上半年工资预算执行和经济效益指标完成进度情况。
5、年度工资总额预算清算表(表五)本表反映企业工资总额预算执行的清算情况。
三、主要指标解释1.职工人数:指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并由企业直接支付劳动报酬的人员,包括在岗职工和不在岗职工。
平均职工人数=报告年内12个月平均职工人数之和/12。
2.在岗职工:指在本单位工作并由本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以及有工作岗位,但由于学习、病伤产假(六个月以内)等原因暂未工作、仍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
包括使用的临时职工。
不包括离开本单位但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和企业内部退养职工。
3.全年工资总额:是指企业在一个会计年度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1)计时工资;(2)计件工资;(3)奖金;(4)津贴和补贴;津贴指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劳动消耗的津贴及岗位性津贴,包括保健性津贴、技术性津贴、年功性津贴及其他津贴。
补贴指为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上涨或变动影响而支付的各种补贴。
包括节日补助、午餐补贴和已实行货币化改革按月按标准发放或支付的住房补贴、交通补贴或车改补贴、通讯补贴。
工资总额预算汇报
工资总额预算汇报一、引言工资总额预算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到员工薪资的分配、企业经济效益的评估以及财务资源的合理利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公司工资总额预算的编制过程、相关数据分析以及预算执行情况。
二、工资总额预算编制过程1. 收集基础数据在编制工资总额预算之前,需要收集以下基础数据:- 公司员工总数- 各部门员工人数和薪资水平- 员工薪资调整幅度和时间节点- 公司福利和奖励计划2. 制定预算目标根据公司的战略目标和经营计划,制定工资总额预算的目标。
预算目标应该具体、可衡量和可达成。
3. 分析薪资结构通过对公司薪资结构的分析,确定各级别员工的薪资比例和薪资差异。
同时,考虑市场行情和竞争对手的薪资水平,确保公司的薪酬具有竞争力。
4. 计算员工薪资根据各部门员工人数和薪资水平,计算出每个部门的薪资总额,并结合员工薪资调整幅度和时间节点,预测未来期间的薪资支出。
5. 考虑福利和奖励将公司福利和奖励计划纳入预算,包括但不限于社保、公积金、年终奖金等。
根据相关政策和规定,计算出相应的福利和奖励支出。
6. 编制预算报告将以上数据整理成工资总额预算报告,包括各部门的薪资支出、福利和奖励支出以及总体工资总额预算。
三、相关数据分析1. 员工薪资构成分析根据公司薪资结构和预算数据,分析员工薪资的构成,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奖金、津贴等。
通过对薪资构成的分析,可以评估员工薪资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2. 部门薪资分析对各个部门的薪资支出进行分析,比较不同部门之间的薪资差异,评估薪资分配的合理性。
同时,分析薪资支出与业绩指标之间的关系,判断薪资支出是否与业绩相匹配。
3. 薪资调整效果评估根据薪资调整的时间节点和幅度,评估薪资调整对员工满意度和绩效的影响。
通过对调整效果的评估,及时调整薪资策略,以提高员工激励和绩效。
四、预算执行情况1. 实际支出与预算比较对实际支出与预算进行比较,评估预算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如果实际支出超出预算,需要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工资总额预算汇报
工资总额预算汇报一、背景介绍工资总额预算汇报是为了对公司的工资支出进行合理规划和控制,确保公司的财务稳定和员工的合理收入。
本文将详细介绍工资总额预算的编制过程、数据来源和计算方法,并提供相关数据和分析。
二、工资总额预算编制过程1. 采集数据:首先,需要采集公司上一年度的工资支出数据,包括各部门的工资总额、员工人数、平均工资水平等信息。
此外,还需要考虑员工的薪资调整情况、福利待遇和奖金发放等因素。
2. 分析数据:在采集到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各部门的工资支出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
例如,某个部门的工资支出占比过高,可能需要调整该部门的人员结构或者薪资水平,以降低成本。
3. 制定预算目标:根据分析结果和公司的经营策略,制定工资总额预算的目标。
预算目标应该合理、可行,并与公司的财务目标相一致。
例如,预算目标可以是控制工资总额的增长率在10%以内,同时提高员工的薪资水平。
4. 编制预算计划:根据预算目标,制定具体的预算计划。
预算计划应包括各部门的工资总额预算、员工人数预算、平均工资水平预算等。
在编制预算计划时,需要考虑员工的晋升和离职情况,以及可能的薪资调整。
5. 审批和执行:完成预算计划后,需要提交给相关领导进行审批,并在获得批准后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实际支出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控制,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
三、数据来源和计算方法1. 数据来源:工资总额预算的数据来源主要包括公司的财务报表、人力资源部门的人事档案和薪资体系等。
通过采集和整理这些数据,可以得到准确的工资支出信息。
2. 计算方法:工资总额预算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部门工资总额预算:根据各部门的工资支出历史数据和预算目标,计算每一个部门的工资总额预算。
可以根据部门的人数、平均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等因素进行计算。
- 员工人数预算:根据公司的业务规模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每一个部门的员工人数。
可以考虑员工的晋升、离职和招聘等因素进行计算。
工资总额预算编制说明
工资总额预算编制说明1、首先要确定上年度的工资执行情况,然后根据新年度里工资的预计增长幅度,预算工资总额;2、依据公司薪酬制度,确定工资的分配办法;3、根据各部门的具体情况确定各自的工资发放办法,有的是月工资,有的是计件工资,有的是绩效工资,都要明确;4、按照工资的增长幅度与公司的效益增长幅度作对比,体现正确的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利益分配关系,以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企业的经济利益远远大于工资的增长幅度。
5、简要说明工资的分配原则与理由,既要考虑到公司决策层的承受能力,又要考虑到员工的接受程度,总的原则就是企业与员工双赢,通过工资杠杆,激活企业,形成强大的合力,把企业搞得有声有色,红红火火。
基本要素就这些,当然了,每个企业有自己的特殊情况,编制工资预算时,要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标准编制说明》主要包括以下十方面内容: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等;二国家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国家标准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修订国家标准时,应增列新旧国家标准水平的对比;三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以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七国家标准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或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建议;八贯彻国家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等内容;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工资是工钱的一种类型,即员工的薪资,是固定工作关系里的员工所得的薪酬,是雇主或者法定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或行业规定、或根据与员工之间的约定,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
是劳务报酬劳酬中的一种主要形式。
工资报表编制说明概要
工资报表编制说明一、统计目的和批准单位为全面了解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状况,以便为劳动工资管理和工资制度改革提供依据,特制定《二○○五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统计报表》。
本表的制表机关:人事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函[2005]202号;有效期至2007年10月。
二、统计范围和对象本表只统计机关、事业单位劳动工资计划管理所涉及到的各独立核算单位的全部职工。
三、统计方法根据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管理的需要,职工工资关系在哪个单位,就由哪个单位按现任职务(含专业技术职务)进行统计,担任两种以上行政职务的按最高职务统计(①在职务项统计中,实际担任职务与享受的工资标准不一致的,按实际享受的职务工资的标准统计,如副处长享受正处级工资标准,按处长统计;②军转干部报到后尚未确定职务工资标准的,暂按“其他人员”统计)。
在事业单位中,管理人员兼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分两种情况进行统计:1、以职员工资等级制套改的人员,按管理人员统计;2、以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制套改的人员,暂按专业技术人员统计。
在报告期内,由于特殊原因,职务变动而工资标准未变时,仍按原工资标准所对应的职务进行统计。
兼职人员,由发放其基本工资的单位负责统计;在外单位兼职,不了解其工资发放情况的,由掌握其档案关系的单位负责统计进“职工年末人数”,并按其在该单位的工资实际发放数进行统计。
事业单位招(聘)用的编外长期用工,工资实行协议制,无工资档次(级别)的,统计时按最低档(级)。
四、部份指标解释1、年末人数:指年末最后一天的实际人数(包括临时用工和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下的短期用工)。
已经招用但到年末尚未报到的人员和尚未用完的招工指标,不得作为年末人数统计。
2、工资总额: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
包括计时工资(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岗位工资、各种专业技术等级(职务)工资;体育基础津贴等)、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和其他工资。
工资的预算方案怎样写
工资的预算方案怎样写资集体协商应成为企业工资决定的主要方式。
与企业行政单方决定工资相比较,工资集体协商的有序开展有助于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推动企业长期可持续开展。
下面是爱汇给大家的工资的预算方案怎样写,供大家阅读!工资总额清算说明一、企业经济效益完成情况二、工资总额预算执行情况(一)执行工资预算总额单位范围变化情况(二)执行工资总额预算企业人员变化情况1.工资预算人员增减变化情况:(1)新增人员情况:(2)人员减少情况:2.工资预算总额执行情况(1)当年新增预算工资情况:(2)减人减资情况:3.全员年人均工资增幅情况三、关于工资总额预算执行情况的说明1、确定公司战略目标和经营方案首先,需要确定明年公司的战略是快速扩张、适当收缩、稳步增长还是转换领域,这决定了公司整体对资源的需求,同时也会影响公司总额预算。
其次,还要确定公司明年的经营目标,例如收入、利润、增加值、产值等指标,这是决定薪酬总额的根底。
一般的,如果有可能,还应将目标分为根底目标、努力目标和最低目标,以分别计算对应的薪酬总额。
最后,还应该确定明年的组织结构、岗位设置,因为一方面组织结构的变动会影响人数,另一方面组织结构的变动也会带来员工岗位工资局部的变动。
2、确定企业薪酬策略薪酬策略是指将企业战略和目标、文化、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从而制定的对薪酬的指导原那么,薪酬策略对薪酬的设计与实施提出了指导思想。
它强调的是相对于同规模的竞争性企业来讲其薪酬支付的标准和差异。
企业的薪酬策略既要反映组织的战略需求,又要满足员工期望。
薪酬与组织及其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依存关系,与企业的开展战略是契合的。
薪酬策略对企业开展战略的支持作用表现在通过薪酬策略向员工发出企业期望的信息,并对那些与企业期望一致的行为进行奖励。
薪酬策略一方面是薪酬水平策略,即领先型、跟随型还是滞后型;另一方面是薪酬鼓励策略,即重点鼓励哪些人群,采用什么样的鼓励方式;第三是薪酬结构策略,即薪酬应当由哪些局部构成,各占多大比例;薪酬分多少层级,层级之间的关系如何。
工资总额预算汇报
工资总额预算汇报一、背景介绍工资总额预算汇报是为了对公司的工资总额进行预算和汇报,确保公司在财务方面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本次汇报旨在详细说明工资总额预算的编制过程、数据来源、预算分配及其合理性,并提供相关数据和分析,以支持管理层做出决策。
二、编制过程1. 数据收集:通过与各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的沟通,收集相关数据,包括员工薪资、福利、奖金、津贴等信息。
2.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员工人数、薪资水平、福利待遇等方面的分析,以了解公司的人力资源状况。
3. 预算目标设定:根据公司的战略目标和财务状况,确定工资总额的预算目标。
4. 预算编制:根据预算目标,结合历史数据和市场情况,制定工资总额的预算计划,包括每个部门的预算分配和员工薪资调整等。
5. 预算审核:将预算计划提交给财务部门和管理层进行审核和审批。
6. 预算执行:在预算周期内,根据预算计划执行薪资发放和福利待遇,并及时记录实际支出情况。
三、数据来源1. 员工薪资:通过人力资源部门提供的员工薪资档案和相关协议,获取员工薪资数据。
2. 福利待遇:通过人力资源部门提供的福利政策和员工福利档案,获取福利待遇数据。
3. 奖金和津贴:通过财务部门提供的奖金和津贴发放记录,获取奖金和津贴数据。
四、预算分配1. 部门预算:根据各部门的业务需求和人员规模,合理分配预算,确保各部门能够正常运营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2. 薪资调整:根据市场行情和员工绩效,对员工薪资进行调整,以激励员工积极工作并提高工作效率。
3. 福利待遇:根据公司的福利政策和员工需求,合理分配福利预算,提供员工满意的福利待遇。
五、数据分析和合理性评估1. 员工人数:对员工人数进行分析,包括总体人数、各部门人数、新员工招聘和离职情况等,以了解公司的人力资源状况。
2. 薪资水平:对员工薪资进行分析,包括平均薪资、最低薪资、最高薪资等,与市场行情进行比较,评估薪资水平的合理性。
3. 福利待遇:对公司提供的福利待遇进行分析,包括员工参与率、满意度等,评估福利待遇的合理性。
工资总额预算汇报
工资总额预算汇报一、背景介绍根据公司的经营战略和发展目标,工资总额预算是一个重要的管理工具,用于合理分配和控制公司的人力资源成本。
本次汇报将详细介绍工资总额预算的编制过程、数据分析和预算执行情况,以便管理层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公司的人力资源成本情况。
二、工资总额预算编制过程1. 数据收集:通过部门经理、人力资源部门和财务部门的协作,收集相关的人力资源数据,包括员工人数、薪资水平、福利待遇等信息。
2. 数据分析:根据历史数据和市场调研,对员工薪资水平进行分析,考虑通胀率、市场竞争情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薪资调整幅度。
3. 预算制定:根据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计划,制定工资总额预算,包括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福利等各项费用的预算金额。
4. 预算审核:将预算方案提交给财务部门和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审核和审批,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5. 预算执行:在预算周期内,财务部门按照预算方案进行工资发放和费用报销,并及时跟踪和监控实际支出情况。
三、工资总额预算数据分析1. 员工人数:根据公司的组织架构和业务发展需求,预计下一年度员工人数将增加5%,达到150人。
2. 薪资调整:根据市场调研和员工绩效评估,计划对员工进行平均5%的薪资调整。
3. 福利待遇:考虑到员工福利的提升和市场竞争力,预计福利待遇将增加10%。
4. 奖金发放:根据公司的业绩目标和员工绩效评估结果,预计奖金发放总额将增加15%。
5. 其他费用:包括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费用,预计将保持稳定,按照现有标准执行。
四、工资总额预算执行情况1. 实际支出情况:根据财务部门的统计数据,上一年度的工资总额实际支出为X万元,与预算金额相比,超支Y万元。
2. 原因分析:超支的原因主要包括员工薪资调整幅度超过预算、员工人数增加超过预期等因素。
3. 控制措施:针对超支情况,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提高绩效评估的准确性、加强预算执行监控等,以确保下一年度的工资总额预算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工资总额预算汇报
工资总额预算汇报一、背景介绍工资总额预算汇报是为了对公司的工资支出进行合理规划和控制,确保公司在财务方面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本次汇报将详细介绍工资总额预算的编制过程、预算指标和数据来源,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
二、工资总额预算编制过程1. 收集相关数据:首先,我们需要收集公司过去一年的工资支出数据,包括每个岗位的工资标准、员工人数和薪资调整情况等。
2. 制定预算指标:根据公司的战略目标和财务状况,制定工资总额的预算指标,如年度工资总额、平均工资水平等。
3. 分析预算需求:根据公司各部门的业务发展计划和人力资源需求,分析每个部门的工资预算需求,并结合公司整体预算情况进行协调。
4. 编制预算计划:根据以上数据和分析结果,编制工资总额预算计划,包括各部门的工资预算分配、调整幅度和时间节点等。
5. 审批和调整:将工资总额预算计划提交给财务部门和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审批,并根据审批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三、预算指标和数据来源1. 年度工资总额:根据公司的财务报表和人力资源部门提供的数据,计算出公司过去一年的工资总额,并结合业务发展计划和薪资调整政策,制定本年度的工资总额预算。
2. 平均工资水平:根据公司各部门的工资标准和员工人数,计算出公司的平均工资水平,并与行业平均水平进行对比,以评估公司的薪酬竞争力。
3. 工资调整幅度:根据公司的绩效考核结果和市场行情,制定工资调整幅度,确保员工的工资水平与绩效相匹配,并提供良好的激励机制。
四、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和评估1. 预算执行情况:根据每个部门的实际工资支出和预算计划进行比较,分析工资预算的执行情况,包括超支或节约情况,并找出造成差异的原因。
2. 差异分析:对超支或节约的原因进行分析,如人力资源需求变化、薪资调整政策调整等,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
3. 预算调整和优化:根据差异分析的结果,对工资总额预算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更好地满足公司的业务需求和财务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监管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编制说明
一、编制范围
监管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编制范围与企业年度财务决算合并报表范围一致,包括企业集团本部、所属全资或控股子企业以及其他各类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事业单位或基建项目等。
二、报表的组成
1、企业年度工资总额预算表(表一)
本表为企业集团申报工资总额预算方案的附表,主要反映企业工资预算基数、年度工资总额预算、预算增长、支持工资总额预算的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和人工成本的投入产出预测情况。
2、企业集团本部年度工资总额情况表(表二)
本表反映企业集团本部预算年度不同类别人员的工资水平情况。
3、年度新增工资基数表(表三)
本表反映企业集团预算年度因新建、扩建、成建制划入以及招收大中专毕业生和退伍军人等新增工资基数的情况。
4、企业工资总额预算半年执行情况表(表四)
本表反映企业集团上半年工资预算执行和经济效益指标完成进度情况。
5、年度工资总额预算清算表(表五)
本表反映企业工资总额预算执行的清算情况。
三、主要指标解释
1.职工人数:指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并由企业直接支付劳动报酬的人员,包括在岗职工和不在岗职工。
平均职工人数=报告年内12个月平均职工人数之和/12。
2.在岗职工:指在本单位工作并由本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以及有工作岗位,但由于学习、病伤产假(六个月以内)等原因暂未工作、仍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
包括使用的临时职工。
不包括离开本单位但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和企业内部退养职工。
3.全年工资总额:是指企业在一个会计年度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
(1)计时工资;
(2)计件工资;
(3)奖金;
(4)津贴和补贴;
津贴指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劳动消耗的津贴及岗位性津贴,包括保健性津贴、技术性津贴、年功性津贴及其他津贴。
补贴指为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上涨或变动影响而支付的各种补贴。
包括节日补助、午餐补贴和已实行货币化改革按月按标准发放或支付的住房补贴、交通补贴或车改补贴、通讯补贴。
(5)加班加点工资;
(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指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因病、工伤、产假、计划生育假、婚丧假、事假、探亲假、定期休假、停工学习、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等原因按计时工资标准或计时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资;
4.利税总额:指企业在会计年度内实现的净利润与应缴税金之和。
利税总额=净利润+应缴税金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5.应交税金:反映企业在会计年度内应交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土地增值税、关税、企业所得税及其他各税的合计数额。
6.营业收入:反映企业在会计年度内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
7.增加值:反映企业生产过程中产出超过中间投入的价值。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规定按收入法计算: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为企业提供服务获得的全部报酬。
包括会计年度内企业在成本费用中列支的工资(薪金)所得、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费、公益金以及其他各种费用中含有和列支的个人报酬部分。
固定资产折旧:指企业当年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
生产税净额:指国家对企业生产、销售产品和从事生产经营
活动所征收的各种税金、附加和规费扣除生产补贴的净额。
8.劳动生产率: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
全员劳动生产率=增加值/全年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9.人工成本总额: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而支付的所有直接和间接费用的总和。
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工会经费和其它人工成本支出。
10.总成本:指企业在会计年度内为生产和销售所有产品而花费的全部费用。
根据年度财务决算“利润表”中有关数据计算填列:
总成本=营业成本+应缴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准备
11.劳务派遣用工:指企业通过与劳务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合同,由劳务公司指派到企业提供劳务的人员。
劳务派遣人员与企业没有聘用合同关系。
12、劳务派遣费用: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因使用劳务派遣人员而支付给劳务派遣组织的全部费用。
13.预算基数:各项指标按上年度经审计后的合并会计报表口径填列。
其中,工资预算基数按上年工资清算审核确认数填列。
14、本年预算数:各项指标按本年预算数填列。
其中:
工资总额预算数=预算基数+预算增(减)量
15.本年实际数:各项指标按本年经审计后的合并会计报表有关数据填列。
其中:
“营业收入”根据经审计后的财务决算“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项填列。
“利润总额”根据经审计后的企业年度财务决算“利润表”中“利润总额”填列。
“应缴税金”根据经审计后的年度财务决算“应上交应弥补款项表”中“本年应交税金总额”项填列。